缺血性肠病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胃肠缺血常继发于其他重危疾病,又常是 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始动因素,多数患者缺 乏特殊症状、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应用 较少等原因,致多数患者失去治疗机会而 死亡。少数急性肠缺血患者经一般支持治 疗后症状缓解或转为慢性,可能终身未能 查出此病。
3
1.病因 1.1 血管病变: 是引起肠道缺血的主要病理基础
5
1.3 血流量不足 各种心脏病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 低血压休克时外周血管的灌注不足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或
β受体激动剂等
降低肠道血液流量,诱发或加重缺血性肠病 的发生。
6
1.4 其他疾病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肠道血管畸形,肠 道及腹部恶性肿瘤,肠梗阻,急性胰腺炎 等。
7
临床分类 急性肠缺血 慢性肠缺血
26
结肠缺血 可分为: ①暂时性缺血性结肠炎; ②缺血性狭窄,又称局灶性结肠炎,为肠
壁非穿壁性缺血未累及肌层,愈合后纤 维瘢痕形成所致; ③结肠坏疽,又称缺血性小肠结肠炎。
27
临床表现为脐周围或全腹部绞窄性疼痛, 部位和程度不定,逐渐固定于左下腹部, 进食后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和/或腹泻、 里急后重感以及黏液血便,中度或轻度发 热。
8
急性肠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 )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局灶性小肠缺血 结肠缺血
9
慢性肠缺血
缺血性肠绞痛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
10
肠缺血影响肠管的范围 节段性或弥漫性; 小肠或大肠; 全层(穿壁性缺血或肠梗塞)或 部分肠壁层(主要为黏膜层和黏膜下层)。
22
局灶性小肠缺血 又称局灶性节段性小肠缺血,指肠缺血的 范围较小,邻近血管可以形成侧支循环, 使肠壁不致发生穿壁性梗塞坏死。由于肠 黏膜的抗感染屏障能力受到缺血损害,故 常发生非穿壁性的感染性梗塞;少量组织 坏死可完全愈合,缺血坏死累及固有层时 可发生纤维化,造成肠管狭窄或肠梗阻。 当严重缺血时可有穿壁性坏死。
18
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发作前数周或数月内常有反复发作腹痛史, 起病较隐袭,发生肠梗塞时与肠系膜上动 脉栓塞相仿。腹部平片早期无异常发现。 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病变常见于肠系膜 上动脉第一段,闭塞的近侧或远侧均可显 示局部性和弥漫性血管痉挛。
19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指经血管造影显示肠系膜血管有不同程度 的收缩,但无闭塞。占急性肠系膜缺血的 10-49%。常在心功能不全、脑外伤、败血 症、应用洋地黄、血管加压素、麦角碱等 情况下发生。当心脏排出量减少时可引起 反射性肠系膜血管痉挛,使血流量减少, 小肠黏膜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缺血。动脉造 影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有多处或弥漫 性的非闭塞性狭窄。
13
早期如能有效解除血管阻塞,缺血性肠病 症状可得以恢复,否则12h后可出现腹膜刺 激征或腹块,肠鸣音消失,发热和中毒性 改变。
14
慢性肠道缺血 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出血,吸收不良。 2 ~6周后出现纤维增生现象。如受累肠壁 较长,肠壁的完整性遭破坏,可出现肠穿 孔。
15
3.诊断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常有心律紊乱、近期心肌梗塞史,伴有其 他脏器栓塞史的老年患者占25-40%。 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位于脐周围或上腹 或右上腹,开始时为阵发性,渐变为持续 性并扩散至全腹部。发生肠绞窄时,梗阻 的体征明显。 常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血性,也可腹泻, 便血或大便隐血。
11
2.2 临床表现 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以男性为主,常 伴有某些基础病变。 腹痛 为本病最突出表现。大多数患者腹 痛由缺血引起,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定位 不确切,程度可轻重不等。缺血后肠功能 紊乱,可导致恶心、呕吐、嗳气、腹胀、 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12
早期有脐周或上腹绞痛、腹胀、肠鸣音增 强,6h~12h后肠肌麻痹,持续性腹痛,肠 鸣音减弱,肠粘膜可发生坏死或溃疡,导 致便血或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
20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原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多有前驱症状,在数日至数周前即有腹部 不适、纳差、大便习惯改变等,以后腹痛 逐渐加重,伴有恶心呕吐、中度发热。如 发生肠血管梗塞,即进入循环衰竭状态。
21
继发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较突然,出现上腹部或脐周围痉挛性 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肠鸣音减弱或消 失、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进入循环 衰竭状态。 腹部平片有小肠梗阻表现。血管造影可见 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痉挛,动脉相延长, 肠壁增厚。
动脉粥样硬化 结节性多动脉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医源性因素(手术误扎肠道血管)
肠道小动脉受累,致使相应肠管血液供 应 不良而出现缺血性改变。
4
来自百度文库
1.2 血液病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长期 口服避孕药、严重感染DIC、化疗、放疗 等情况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 栓或栓子而堵塞肠道血管。
16
化验检查: 早期白细胞升高。肠梗塞时可有代谢性酸 中毒及血液浓缩。血清淀粉酶、谷草转氨 酶等均可升高,应与胰腺炎、心肌梗塞等 病鉴别。
17
动脉造影,包括DSA,有决定性的诊断价 值。当导管经股动脉插入腹主动脉至第一 腰椎平面时注入造影剂,栓子多阻塞肠系 膜上动脉第二、三段,可见圆形、边缘锐 利的充盈缺损。
缺血性肠病
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科 林志辉
1
肠缺血并非少见疾病。缺血性结肠炎为50岁 以上老年人各型结肠炎中最常见的类型,但 多为非穿壁性而大都可以自愈,诊断率低。 急性肠梗塞所致的急腹症约占全部急腹症的 1%,死亡率达50~90%(因病因和肠道缺血的 范围和程度而有较大差异),其年死亡率甚至 较结肠癌的死亡率更高。
23
本病多表现为亚急性肠梗阻,在饭后2 h后 发生腹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腹泻、 腹胀等。病程持续数周至数月后,症状渐 轻,但常再次发作。
24
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手术前常 难明确诊断。常在临床发现有肠穿孔或肠 梗阻而进行手术和病理检查时才得以证实。
25
早期腹部平片无异常,严重发作时有时可 在积气肠曲的衬托下看到拇指印征。小肠 灌肠或结肠灌肠检查有时可见到拇指印、 痉挛、狭窄、溃疡等肠缺血征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