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7ee5352f01dc281e53af03e.png)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ernterspiratorytractinefctions,RRTI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1987年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上,制定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2007年在“慢性咳嗽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学术研讨会”上,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名诊断理解为“临床概念”;将“诊断参考标准”修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
[1][定义]: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内収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一、病因:多与护理不当、人托幼机构起始阶段、缺乏锻炼、迁移住地、被动吸入烟雾、环境污染、微量元素缺乏或其他营养成分搭配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
对鼻咽部慢性病灶,必要时请耳鼻咽喉科协助诊断。
由于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系病毒感染,故不应滥用抗菌药物;2. 注意营养和饮食习惯以及增强体质方面的指导;3.护理恰当;4.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交叉感染;5. 必要时给予针对性的免疫调节剂。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和处理原则][2]反复气管支气管炎一、病因:多由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当,使病情向下蔓延所致。
大多也是致病微生物引起,少数与原収性免疫功能缺陷及气道畸形有关。
二、处理原则1.寻找致病因素幵给予相应处理;2.注意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复収性痉挛性喉炎等鉴别;3.抗感染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机体的免疫状态而定,合理应用抗生素;4. 对症治疗同反复肺炎。
反复肺炎:对于反复肺炎,除必须考虑何种致病微生物,更重要的是认真寻找导致反复肺炎的基础病变。
1、免疫缺陷病(特异性与非特异性)?2、先天性疾病(气道、肺及血管、心脏畸形)?3、纤毛运动障碍(原収与继収)?4、管腔内阻塞或管外压迫?5、反复吸入?(一)病因:(1)原収性免疫缺陷病:原収性抗体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吞噬功能缺陷病以及其他原収性免疫缺陷病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bc27b8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5.png)
微量元素及钙的缺乏
钙剂能增强气管、支气管纤毛运动,使呼吸道清除能力增 强,同时又提高肺巨嗜细胞的吞噬能力。缺钙患儿易患呼吸道 感染,并使病情加重。因此,适当补充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 D缺乏病,对降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免疫功能低下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婴 幼儿时期特异性免疫功能不成熟,原发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 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重要原因。
谢谢!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必思添:含有两个从克雷伯肺炎杆菌中提取的糖蛋白,是一种 生物免疫调节刺激剂,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和使白细胞 介素1分泌增加,从而提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 疫, 增加T 、B 淋巴细胞活性, 提高NK 细胞、多核细胞、单核 细胞的吞噬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泛福舒:提取自8种呼吸道常见致病菌(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 球菌、肺炎和臭鼻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和绿 色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 是一种口服免疫调节剂,具有特异 和非特异免疫刺激作用, 能提高RRI 患儿T 淋巴细胞反应性及 抗病毒活性, 能激活黏膜源性淋巴细胞( MALT) ,刺激补体及细 胞活素生成及促迚气管黏膜分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实验表明, 口服泛福舒后能提高IgA 在小鼠血清中的浓度及肠、肺中的分 泌。
感染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90%的患儿呼吸 道感染有病毒引起,常见病毒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 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则以已型链球菌、流感噬血杆菌、肺炎 链球菌等多见。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有2种或2种以上病毒、 细菌混合感染。另外、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患儿病 原体感染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临床抗生素滥用,可导致细菌产 生耐药,给治疗带来困难,而疗程不充分特别是体温恢复正常 就立即停药,这些情况常使致病菌暂时受抑制,一旦受凉、过 劳或抵抗力下降就会再次发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https://img.taocdn.com/s3/m/960761ede53a580216fcfe82.png)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一、概述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
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一)中医诊断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
(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
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80ccc55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04.png)
儿童呼吸道多重感染用药指南2024(附图表)目前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可引起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可见千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那么,儿童吸道多重病原体感染,如何用药呢?特殊人群如何选用呢?流感病毒感染的用药对高热、有较多合并症、全身症状明显、婴幼儿、体弱人群建议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等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可用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
奥司他韦可用千婴幼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通过口服给药。
扎那米韦可用千7岁及7岁以上儿童甲、乙型流感的防治,可通过吸入方式给药。
帕拉米韦可用千新生儿、婴儿、儿童甲、乙型流感的治疗,不推荐为甲、乙型流感的预防用药,可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用千重症流感及因怀疑或已知胃涨留、吸收不良、胃肠道出血而不耐受或吸收口服的奥司他韦、不耐受扎那米韦吸入的患儿。
药物剂豆推荐<1岁:贮8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mg/(kg·次)、2次i d。
9-11月龄治疗剂量建议3.Smg/(kg 次)、2次d。
习岁:体质量<15kg治疗剂量建议30mg/次、2次奥司他韦d;体质爱15-23kg治疗剂呈建议45mg/次、2次I d;体质量24-40kg治疗剂量建议60mg/次、2次I d;体质量>40kg治疗剂量建议75mg砍、2次/d。
一般疗程为5d.治疗用药建议吸入10mg/次,2次I d,间隔约12h,疗程扎那米韦5d,重症患丿抚汗呈可适当延长。
<30d新生儿建议6mg/k g,31-90d婴儿建议8mg/k g,帕拉米韦91d一17岁儿童建议10mg/k g,1次/d,疗程1-5d,最大剂量建议600mg,重症疗程可适当延长。
特殊人群:奥司他韦不推荐用千肌酐清除率<lOmL/min、因严重肾衰竭而需定期血液透析与持续腹膜透析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资料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364f603b3567ec102d8abc.png)
首席医学网 2009年03月17日 11:23:30 Tuesday∙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 风湿关节炎作者: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虞舜,倪光夏,赵霞,李燕宁,艾军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3诊断3.1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见表1。
表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2 732~5 622~14 522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②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实践指南
![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实践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42d3cda312b3169a551a485.png)
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实践指南1范围本指南适用于18周岁以下的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可单用中医药治疗,但混合感染时可采用中医药联合抗生素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各等级医院儿科专业或小儿呼吸内科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和药师也可供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3术语及定义[1-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in children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编码:J06.903)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4流行病学特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季较,门诊发病率在61%。
在幼儿期发病最多,5岁以下小儿平均每人每年发生4-6次,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7岁,男女之比约为3:2,学龄儿童逐渐减少。
通过飞沫传播及直接接触,偶尔通过肠道,可流行或散发[1]。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感冒”范畴。
据统计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的中医症状为发热(100%)、流涕(64.3%)、鼻塞(55.2%)、咳嗽(51.8%),常见的中医证候为风热感冒(50.8%)、风寒感冒(37.09%)和暑湿感冒(7.3%)。
中医治未病“推拿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
![中医治未病“推拿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45c79578cc22bcd127ff0c21.png)
1 适用范围
本共识提出了推拿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的年龄、判断依据、体质类型、干预方法及调护建议。
本共识适用于 1~6周岁人群反复呼吸道感染 非急性感染期的推拿。
心、儿童保健中心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1 推拿(Tuina)
推拿是运用特定的手法作用于特定部位,调整 人体脏腑、气 血、经 络 功 能,从 而 达 到 防 病、治 病 目 的的一种外治法。 2.2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in fection,RRTI)
·专家共识·
中医治未病“推拿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专家共识
刘丰 李敏 张凡 曹明璐
【摘要】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病病因复杂,具有反复感染、迁延难 愈的特点,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且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防治,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也给家 长和国家带来了较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儿科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推拿疗法是一 种外治法,在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方面应用广泛,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推拿手法的干预,能够调整小儿 脏腑、气血、经络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可以避免长期服药的痛苦和副作用。本共识为 2015年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儿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 督下实施,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经过多次专家论证,并结合临床评价,最后经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成稿。
LIUFeng,LIMin,ZHANGFan,CAOMing-lu (Beiji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1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d6b7c676edb6f1aff001fcb.png)
收稿日期:2008-09-10作者简介:王力宁(1963-),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小儿肺系疾病。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虞舜,倪光夏,赵霞,李燕宁,艾军(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 p irat orytract infecti ons,RRTI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3诊断3.1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见表1。
表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2 732~5 622~14 522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d 以上;②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
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④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3.2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4辨证4.1肺脾气虚证反复外感,面黄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少气懒言,气短,食少纳呆,口不渴,多汗,动则易汗,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
4.2营卫失调证反复外感,恶风、恶寒,面色少华,四肢不温,多汗易汗、汗出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无力,指纹淡红。
4.3脾肾两虚证反复外感,面色萎黄或面白少华,形体消瘦,肌肉松软,鸡胸龟背,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四肢不温,发育落后,喘促乏力,气短,动则喘甚,少气懒言,多汗易汗,食少纳呆,大便溏烂,或五更泄泻,夜尿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健脾开胃合剂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8例临床分析论文
![健脾开胃合剂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8例临床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0f42dbc1c708a1284a4470.png)
健脾开胃合剂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健脾开胃合剂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和预后评价。
方法:10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8例口服健脾开胃合剂合捏脊法,对照组42例口服健脾开胃合剂治疗。
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半年内反复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2007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进行诊断和临床分类[1]。
纳入标准符合反呼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0~12岁。
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及有明显兼夹证或合并症者,如心肌炎、肾炎等疾病;皮肤溃破或有皮疹者;不能按治疗方案完成疗程者。
2 治疗方法2.1 观察组口服“健脾开胃合剂”(广西欢宝药业公司,批号:b20020390),0~2岁每次5ml,3~5岁每次8 ml,6~12岁每次10 ml,每日2次口服,4周一疗程。
同时配合捏脊推拿辩证治疗。
捏脊疗法是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指和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沿督脉和膀胱经施行于脊背部的一种推拿手法。
每次约30分钟,每天一次,4周一疗程。
2.2 对照组单纯口服“小儿健脾开胃合剂”,用法同上。
3 结果3.1 疗效判定治愈:一年内未发病或发病不超过2次且病情较以往发病时明显减轻,病程少于3天;有效:一年内发病3~5次,病情较以往发病时减轻,病程治疗前缩短;无效:一年内发病超过5次,症状较治疗前无改善,病程没有缩短,同时伴有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和并发症。
3.2 治疗结果观察组58例,显效44例(76%),有效16例(19%),无效3例(5%),总有效率95%;对照组42例,显效21例(50%),有效13例(31%),无效8例(19%),总有效率81%。
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况与思考
![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1fc25f5700abb68a882fb0d.png)
辨证论 治法是将复感儿按证 型分类,针对不同证型采用 不 同治 法,而辨 体质论治法则是 按AJ 体 质加 以分类,王力 ,L
宁将其分为正常质、 气虚质、 痰湿质、 气阴两虚质、 内热质五类。
发病 机制 也 尚未 明确 ,治疗 缺 乏针对性 ,疗 效 往往 不显著, 患儿 复发率较高 ; 中医则强调整体调节和辨证施治,注重 “ 治 本” ,从而 在控 制反 复 发作 方 面有 明显 优 势。上 自《内经 》 , 下 至明清,再 到 现代 中医学 ,历代 医家 在 R T 的认识 和 防 RI
传 统 中 医 治 疗 R T 遵 循 分 期 治 疗 和辨 证 施 治 的 原 RI 则 ,其 治疗思路 总体上可概括为初则 解表清 热,继则 顺气 益 肺 ,久病则调 和营卫、 固表、健脾益气 、沉疾 则补气益 肾 [ 3 】 。 20 0 8年 中华 中医药学会儿科 分会 制订并发布了 《 小儿反 复呼
难 愈, 易引起并发症 , 还 严重影 ,J 童 的身心健 康和生长发育。 IL  ̄
不生金 , 肺卫不固, 其中肝胆起着枢扭作用, 并据此提出了 “ 肝 枢扭”法则,该法则打破 了传统 中因 f床治疗时大多 围绕肺、 缶
脾、 肾三脏施治的惯例, 强调疏肝 调肝在 R T 防治 中的作用 , RI 并 自拟 了 “ 双屏风散 ”这 杭绔。临床 试验结果显示 ,双屏风
肝 R T) R I是儿 科 临床 常见病 ,尤其 多见 于 3 以下儿童 。凡小 2 “ 枢 扭 ”法则 岁
称为反 复呼吸道感染 ,简称复感儿 “。R T 的临床 特点是常 】 RI 年反 复发 生 ( 年内发作可达 7 8次 以上 ) 1 ~ ,往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 现为上 呼吸 道感染 ,之后多发展为支气管炎 ,部分并发 哮喘,少 数 患儿发 生 肺炎 。R T 在儿 童 的发 病率 高,且 病 程长 ,迁延 RI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中医临床诊治体会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中医临床诊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676d682cc22bcd126ff0cac.png)
l 病 因及 病 机
中 医认 为 ,小 儿为 “ 稚阴稚 阳”之体 ,脏腑娇 嫩 ,肌肤 薄弱 ,防御外 邪能力 差 ,加之不 知 自理 ,寒热失 调 ,六淫 之 邪趁 机入侵 , 从皮 毛或鼻 孔最先入 侵 。肺 失宣肃 , 肺气 不清 。 明 . 万全 中记 载 , ̄ l , J L“ 脾常不 足… 肾常虚” “ 娇 肺遭伤 不 易愈 ” , 脾、 肺、 肾三脏 功能不全 是 R R T I 的病理 基础 】 。且《 诸 病 源候论 》中指 出 : “ t hJ L 气 血脆弱 ,病易动变 ,证候 百端 。 小 儿 发病 后 传变 迅 速 ,初 为感 冒,若失 治 误 治可 迅 速转 化 为 咳嗽 、肺 炎喘 嗽等症 ; 倘 继续调 治不 当 ,可致病 情迁 延 , 时 轻 时 重 ,反 复难 愈 ,损耗 正 气 ,更 易感 受 外邪 ,形 成 恶 性 循环 。此为 R R T I 最基本 的病机 特点 。 笔 者 经 临床观 察发 现 ,R R T I 多发生 在 6个月 至 6岁 的 小儿 [ 2 1 ,其 发生 多 由于对 患儿 护理 不 当 ,营养搭 配不 合理 , 生 活条 件 优 越 ,乳食 失节 ,呵 护过 度 ,缺 乏 锻 炼 等原 因。 中 医认 为 “ 稚 阴稚 阳”是 小儿 的生 理特征 。小 儿脏腑 娇嫩 , 形 气 未 充 ,稚 阴稚 阳 ,机 体 和功 能都 较 脆弱 ,所 以对疾 病 的 抵抗 力 较 差 。 小儿 五脏 六 腑 功 能 皆属 不 足 ,尤 其 以肺 、 脾 、肾三脏 为突 出。d , J L 脾 常不足 , 若护理 失宜 ,乳食失 节 , 可 致脾 胃虚 弱 ,纳运 失 常 ,气血 生 化 乏源 ,土 不 生金 ,肺 气亦虚 ,卫外 功能 薄弱 ,易 受外邪侵 袭 ] 。笔者认 为此为 近 年来 R R T I 的主要病 因。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e10aca6ed630b1c58eeb582.png)
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child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by vir us)。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小儿感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主要特征: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痛。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占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
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属于中医学“感冒”范畴。
3 诊断[1-4]3.1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
本病伴有兼证者,可见咳嗽加剧、喉间有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嗳腐恶心、大便不调、烦躁不宁、惊惕抽风等表现。
3.2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特殊类型3.2.1 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起病急骤,临床以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为特征。
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2~4mm大小的疱疹。
3.2.2 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
临床以发热、咽红疼痛、眼部刺痛、眼红为特征。
3.3 实验室检查3.3.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合并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增高。
3.3.2 病原学检测取鼻咽部分泌物,运用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生物素抗生素ELISA法、单克隆抗体荧光法等方法检测病毒[5]。
3.4 需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鉴别的病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需与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鉴别,可通过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初筛,必要时以病原学检测确定。
与其他急性传染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多种急性传染病的早期都有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症状,如麻疹、百日咳、水痘、手足口病、幼儿急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病情演变特点等加以鉴别。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3a08a62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7.png)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是一篇旨在为临床医生和中医爱好者提供关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方法的指导性文章。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中医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实用的中医诊疗指南,对于规范和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基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指南还注重介绍中医特色疗法,如中药汤剂、推拿、针灸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希望通过本指南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推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临床疗效,为广大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病因病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从中医角度来看,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涉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外邪侵袭等多方面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
若父母体质虚弱,或有胎传疾病,则子女多体质不强,易反复发病。
后天调护失当:小儿饮食不知自节,过食生冷、肥甘厚味,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贮于肺,遇感即发。
衣着不当,寒温失调,亦易感受外邪。
外邪侵袭:小儿肺脏娇嫩,卫外功能不固,若调护失当,则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易于侵袭,导致呼吸道感染。
外邪之中,又以风邪为主,因其善行数变,故易致病情反复。
正邪相争:小儿脏腑娇嫩,正气不足,难以驱邪外出,故邪正交争,缠绵难愈,易于反复。
病后正气受损,更易感受外邪,形成恶性循环。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当、外邪侵袭以及正邪相争等方面。
治疗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为原则,结合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三、诊断要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诊疗,其诊断要点主要包括临床表现、舌象、脉象以及辅助检查等方面。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指标的Delphi法评价与结果分析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指标的Delphi法评价与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108c3b31126edb6f1a1027.png)
【 要】 目的 摘
评 价 和 筛 选 中 医 儿科 行 业 专 家 对{ 'L 复 呼 吸 道 感 染 中 医诊 疗 指 南 》 稿 框 架 以及 dJ反 初
诊治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 . 定科学实用 的《 ' L 制 d J 反复 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疗指 南》 。方 法 采用德
尔 菲 ( ep i法 , 文 献计 量研 究 基 础 上 编 制 《 儿 反 复 呼 吸 道 感 染 中 医诊 疗 指 南 专 家 问 卷 调 查 表 》 向全 D lh ) 在 小 , 国 4 余 位 专 家 发 送 3次 问卷 调 查 , 对其 中第 一 、 轮 问卷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O 并 二 两 次调 查 问卷 分 别 收 回
Gu d l e oDig o i a dT e t n rC id e 'Reu r n s ia o yT a tI f cin t eDep i v i iei s a n ss n r ame t h lr n c re t n t fo s Rep r tr r c n e t h lh a- o e
d i1 . 9 9 j is . 6 43 6 . 0 9 0 . 1 o: 0 3 6 /.sn 1 7 —8 5 2 0 . 1 0 4
【 图 分类 号 1 R2 2 【 献 标 识 码 】 A 中 7 文
[ Z章 编 号 】 1 7 — 8 5 2 0 ) 10 4 一 6 3 6 43 6 ( 0 9 O — o 2O
a .’ p rme to Pe a rc , eFis fiitd Hop tl t a g olg f TC , n ig 1 De a t n f ditis Th rtAf l e s ia oGu n xiC l e o M Na nn a e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解读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疗路径(2022版)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b019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f.png)
03
RRTIs的常规评估
病史询问
关注重点
详细记录每次发作的症状及治疗情况 记录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
是否伴有发热、咳嗽、喘息、气促等症 状
病史记录
体格检查
01
检查内容
02 等发育指标:检查口咽 部、扁桃体、淋巴结等 部位是否有异常。
检查呼吸频率、呼吸音 等呼吸系统体征
(5)其他因素
如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也可能导致 RRTIs的发生。
02
RRTIs的临床诊治原则
诊断步骤
• 进行体格检查,关注重点见表3:进行特殊检查,包括免疫学、 过敏原、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确定病原学诊断,如病毒、细 菌和其他病原体等。排除其他潜在病因,如免疫缺陷、慢性疾 病等。
病因明确
确定病原学诊断,如 病毒、细菌和其他病 原体等。
结论
• RRTIs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根据RRTIs的定义确立诊断,需 要医生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询问。进一步明确可能存 在的潜在病因,如免疫系统异常、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等。 急性期治疗根据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用药,如有其他基 础疾病针对病因治疗。管理和预防RRTIs的发生,包括建立 档案、免疫调节剂预防、再次评估等。具体治疗方案可参考 本指南中的流程图。总之,本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RRTIs 的最新诊断和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临床现 象的认识及诊治能力,早期识别其原因及潜在基础疾病,及 时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和随访。同时,也提醒家长关注患儿 的健康状况,及时就诊和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和治疗。
•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 的物质,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在预防RRTIs的发作时,如患儿存在免疫缺陷 等疾病时,可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在经过常规处理和免疫 调节剂预防后,需要对患儿进行再次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是否满意。如治疗 效果不佳,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再次评估的内容包括反复感染的病史、症状 、体征及辅助检查等详细信息,以便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小儿 RR TI 的特色与 优势 ,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依据循证医学的原 则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 (Delp hi) 法 ,编制专家问卷调 查表 ,在对专家进行三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的基础上 ,形成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 指南》初稿 。现将其中第一 、二轮专家调查结果报道 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1 专家调查问卷的来源与组成 遵循循证医学 原则 ,通过文献研究 ,初步收集古今有关小儿 RR TI 的中医药防治疗法 ,并针对研究主题设计了“《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专家问卷调查表”。 其中第一轮问卷调查表是在查阅有关中医药防治 RR TI 的文献基础上形成 ,问卷分为两个方面 :即诊 断指南部分与治疗指南部分[1] 。其中诊断指南部分 包括小儿 RR TI 的诊断标准 、证候分类与辨证三方 面内容 ;治疗指南部分包括分证治法 、辨证选方 、西 医治疗 、其他疗法 、预防护理 、常用的中成药等七个 方面的内容 。在对回收的“第一轮调查表”总结分析 的基础上 ,整理形成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 疗指南”第二轮问卷 。 11 2 专家调查问卷各组成部分的评价及计分 根 据专家对调查问卷各条目在相应部分的重要性进行 评价 ,第一轮疾病诊断部分按无关 、有关 、必须 ,分别 赋予 0 ,1 ,2 分 ;证候分类按无 、少见 、常见分别赋予 0 ,1 ,2 分 ;临床辨证部分按无 、少见 、常见 、主证 ,分 别赋予 0 ,1 ,2 ,3 分 ;治疗指南部分的分证治法按不 用 、备用 、主法 (主方) ,分别赋予 0 ,1 ,2 分 ;西医治疗 按不用 、必要时用 、常规使用 ,分别赋予 0 ,1 ,2 分 ;其 他疗法 、日常管理 、预防护理按不用 、偶用 、常用分别 赋予 0 ,1 ,2 分 。第二轮诊断部分按赞成与不赞成 , 分别赋予 0 ,1 分 ;其余各部分均按不列入 、列入分别 赋予 0 ,1 分 。 11 3 专家遴选办法 参加问卷咨询的专家均来自 于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内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 ,超过了 一定范围 ,即称为 RR TI。RR TI 具有常年反复发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 年 2 月第 1 卷第 1 期 Chin Pediat r Integr Tradit West Med , Feb 2009 ,Vol 1 , No . 1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 ( ZYYS22007002124)
作者单位 :530023 南宁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王力宁 ,刘含 ,艾军 ,杨竞 ,张磊 ,罗梅芳) ;210046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研 究所 (汪受传 ,韩新民) 第一作者 :王力宁 (1956 - ) ,女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小儿哮喘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 。 通讯作者 :刘含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 E2mail : liuhan20021 @126. com 。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中医药疗法 ; 反复呼吸道感染 ; 诊疗指南 ; 德尔菲法 ; 儿童 doi :10. 3969/ j. issn. 167423865. 2009. 01. 014 【中图分类号】 R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3865 (2009) 0120042206
儿科分会 ,长期从事中医 、中西医结合的儿科临床医 师 ,具有高级职称 ,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知名度 。为使 参加问卷调查的专家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遴选时 要充分考虑专家的地区分布 。 11 4 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 Excel 表格录入数据 ,采 用 Delp hi 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 。即 使用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指标 、专家意见协调指标对 问卷中各条目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轮与第二轮专家 意见集中程度的观察指标 ,均采用均数 ( x) 、等级和 ( S) 及不重要百分比 ( R) 进行评价 。x , S 的分值越 大 ,则提示条目在相应部分中的地位越重要 ,专家的 意见越集中 ; R 值越大则提示该条目在相应部分中 的不必要性越大 ,重要性就越小 ,可作为条目删除的 依据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的观察指标 ,两轮问卷均 采用了变异系数 ( CV) 进行评价 , CV 值越小 ,则提示 专家对该条目重要性评价的一致性越高 ,专家协调 程度就越高 。 2 结果 21 1 专家问卷的发送及回收情况 2007205 ~ 09 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专家问卷 ,收回问卷的地区包括 了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黑龙江 、辽宁 、内蒙古 、河 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山东 、江苏、浙江、江西 、福建 、宁 夏 、山西 、陕西、四川、云南 、广东 、广西 23 个省 。其中 第一轮问卷以信函形式寄出 60 份问卷 ,共回收到 47 位专家回信 ,问卷回收率 (专家积极系数) 为 7813 %。 第二轮问卷以信函形式寄出 50 份问卷 ,共回收到 44 位专家回信 ,问卷回收率 (专家积极系数) 为 8810 %。 两次参加问卷调查专家的基本情况见表 1 。 21 2 问卷各指标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 21 21 1 对诊断标准指标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与协 调程度 中医原无小儿 RR TI 的中医诊断标准 ,大 多中医研究的文献均引用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 1987 年的全国儿科学会制订的小儿 RR TI 的诊断 标准[3] ,该诊断标准已在国内实施 20 余年 ,在临床 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在文献研究中发 现 ,各医家对该诊断标准含义的理解很不一致[426] , 而对中医防治小儿 RR TI 的疗效评价标准也不统 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判断的真实性与参 考的价值 。因此在问卷表中增设了两个半年内呼吸 道感染次数诊断标准的备选条目供专家选择 ,虽然 以半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定诊断的备选条目专家意 见集中程度不高 ,协调程度也较低 ,但也反映了部分 专家重视提早诊断在防治复感儿中的重要性 。两次 问卷中专家对诊断标准指标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 程度结果见表 2 。
·43 ·
作 ,每次发病症状较重 ,病程较长 ,缠绵难愈的特点 , 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
目前 ,小儿 RR TI 的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以及诊断标准明确 ,中医对 RR TI 的治疗有深入的 研究 ,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疗 RR TI 有助于改善患儿 的症状及机体免疫功能 ,减少复感率 ,其疗效已经得 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 。但由于尚未建立规范的小儿 RR TI 中医诊疗指南 ,对其疗效的评价尚有不同的 反应 ,是不是每一种疗法都确实有效 ,哪一种疗法更 合理 、更科学 ,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
·42 ·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 年 2 月第 1 卷第 1 期 Chin Pediat r Integr Tradit West Med , Feb 2009 ,Vol 1 , No . 1
论 著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指标的 , 汪受传 , 韩新民 , 刘含 , 艾军 , 杨竞 , 张磊 , 罗梅芳
Gui deli nes to Dia gnosis a nd Treat ment f or Chil dren’s Recur rent Res pi r ator y Tr act I n f ection the Delphi eval2 uation of its index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W A N G L i2ni n g 3 , W A N G S hou2chuan , H A N X i n2mi n , et al. 3 De p a rt ment of Pe di at rics , T he Fi rst A f f i li ated Hos pit al to Guan g x i Col le ge of T CM , N anni n g
【Key words】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TCM therapy ; RRTI; Clinic guide ; Delphi method ; Children
反复呼吸道感染 ( Recurrent respiratory t ract infectio n ,RR TI) 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 ,凡小儿 1 年
530023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d screen t he concent ratio n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 he opin2
io ns of t he expert s in TCM pediat rics on t he draft f rame and diagno sis advice of T he Gui deli nes to Di a gnosis an d T reat ment f or Chi l d ren’s Recu rrent Res pi ratory T ract I n f ection for optimization of t his boo k. Methods Delp hi met hod was applied to t his research. All questionnaire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 he biblimet ric re2 search and dist ributed to more t han 40 expert s 3 times. The result s in t he first two times of survey were ana2 lyzed. Results Totally 47 and 4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in t he first and seco nd time respective2 ly. The expert s’ activity index was 78. 3 % and 88. 0 % respectively. The draft of T he Gui deli nes to Di a gnosis an d T reat ment f or Chi l d ren’s Recu rrent Res pi ratory T ract I n f ection was set down. The concent ration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 he opinions of t he expert s o n t his book was o bvio usly high. Conclusion The expert s ’ activity and p rofessional level is high. The expert s are f rom all over China and exp ress t he typical opinions of all expert s in t his field. The items in t he f rame of T he Gui deli nes to Di a gnosis an d T reat ment f or Chi l2 d ren’s Recu rrent Res pi ratory T ract I n f ection are generally recognized , but different opinio ns o n diagno sis standard also ex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