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政 讲 堂1

合集下载

第4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

第4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讲义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

第40讲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战国①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②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汉朝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③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隋唐①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②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

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元朝①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

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①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②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清朝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②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③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1.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乡三老、啬夫、游徼里里正亭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1)特点: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演变时期内容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唐朝实行邻保制度,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制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1.举措形式内容储量赈灾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优抚弱势群体秦汉时期,皇帝会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唐朝开始,政府设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宗族救助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慈善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组织(1)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46讲课时2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件(共40张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46讲课时2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件(共40张

(1)(改学堂)通令各省书院一 官制度进行部分更新,规定凡 (1)1905 年 废 除
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 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 科 举 制 度 后 ,
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 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 学 堂 选 官 、 留
蒙养学堂;
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 学 毕 业 生 选 官
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
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
清政府
(C)
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 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清末科举考试侧重对经世致用的学问考查, 说明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有所变革,C项正确;当时人才的选拔方式仍 然是科举制,排除A项;B项是在1905年清末新政上废除的,排除;D项 与材料无关,排除。
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主干梳理·理思路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变化 (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废八股,改试___策__论___,以时务策命题。
③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④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 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⑤___1_9_0_6__年起,科举制度被废除。
4.(2021·山师附中)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 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
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 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 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 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
——中华民国叁拾陆年叁月日

答案

答案

判断 1. 在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上,摩尔根的分析模型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分析模型(错) 2. 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对) 3. 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对) 4. 西周王室与诸侯国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 5. 中国上古时王权的直接来源是部落酋长制(对) 6. 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对)7. 商代内服与外服将国家分成中央和地方两个部分(对)8、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谥号”,死后要加“尊号”。

错 9、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对 10、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对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

对 12、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对 13、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

对 14、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三司”主军政,“枢密院”主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错 15、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对 16、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战国是“客卿制度”。

对 17、清代言谏制度的特点是:言谏机构逐渐失去了谏正、封驳的权力,转而以纠劾权为主,完成了由宋朝开始的“台、谏合一”;建立了多元的监察轨道,监察网络更加细密。

对 18、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为标准,在才能方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为标准。

对 19、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

对 20、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错 21、 19世纪40至60年代,整个中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民族危亡感。

错22、绝大多数早期改良主义者在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的同时,却对旧制度的思想信仰基础儒学大肆捍卫,这反映了改良思想对传统的妥协性。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ppt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朝代 西汉 东汉
隋唐
中央行政(强化君主专制)
①汉初:汉承秦制, 三公九卿 制 ②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从而使外朝 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 尚书台 权力增大 尚书台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三省六部制 :新阶段 ①三省:三省长官并称 宰相,分掌宰相 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 政事堂 。 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③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
总结: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三公九卿制 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二府三司制 废宰相,设内阁

西汉
东汉
隋唐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一省两院制
军机处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总趋势)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或分割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直到废除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的演变
第 贰 部分 秦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文书制度
概念解释 皇帝
集中
中央权力
集中
地方权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 制 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

皇权与相权

央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

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与地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朝代
制度
(2)(依据)宗法制: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概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概要

中央政府
读书人的政府
太守 地位与
九卿平等 (全国一百 多个郡)
郡 县
太守

(地方任职)
刺史
御史大夫
中央特派专员
(全国十三个区)
汉代
太学(甲科为郞、乙科为吏)
(选举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策存心在 引导民间聪明才智者,不准为 私家财力打算无限发展,只鼓 励人为大学者,当大官,却不 奖励人为大商人,发大财




土地问题没有解决, 为着财政收支以及
形成兼并,减轻租 征收手续方便,牺
税,惠及地主而非 牲了土地平均分配
农民
的理想
军队到地方派差, 地方没有兴家
门第消失,农户散 漫,舞弊取巧规制 赋役的黄册与鱼鳞
册最终废弃。
差役,田租分分合 合,地丁合一,实
际税赋还是增加
全国皆兵制,数量 多,操练简,有名
无实

第一因:在中国,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儒家抱负即是修齐治 平,这既是文化追求,也是一种政治抱负。要想客观地来检讨传 统中国文化,自该检讨传统政治。
第二因:政治制度,必得自根自生。我们专求模仿西方的制度, 但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结果还要追随他人的人事,十分愚蠢。
心得
汉,唐,宋,明,清政府组织
入仕
自由报名,由尚书 礼部举行考试,吏 部分发任用,培养 在于门第,考察律

制度愈加严格,防 县考-省试—会试, 部族政权下的考试
止作弊,考察经义 进士及第,满三年
制度
考试,入翰林院,
成为大官。考察八
股文
节制资本,土地归 租庸调制—两税制, 两税制,差役制度
农民私有,允许自 随地摊派,改收货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烧灼牛的胛骨或龟的腹甲,因为受热,胛骨或腹甲的正面便裂成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

这说明()A.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宗教色彩较为浓厚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

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郡国并行制的实行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3.学者冯天瑜指出,东亚大陆跨入文明门槛以后,大略经历了“宗法封建社会”和“宗法皇权社会”两大阶段。

在这一转型中,王与宗亲共治天下的“众治”向“君治”转化,“君—民”关系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A.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B.君主的家事和国事逐渐分离C.嫡长子继承制渐趋制度化D.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4.下图《废井田,开阡陌》是当代画家张友仁的作品。

他根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史实创作出该作品。

该作品()A.创作源于画家的生活实践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C.是对历史的一种艺术表达D.体现写意传神的特点5.北魏大臣拓跋澄在与孝文帝讨论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B.减少阻力,继续推行封建化改革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唐朝建立后,沿用隋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必须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

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

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

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7.下表是秦朝至唐太宗时期各阶段的地方行政区划数量表(单位:个),据此可知()B.政权更迭不利于有效的基层治理C.魏晋南北朝的行政档案保存最好D.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危害中央集权8.据某话本记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狱政管理常识

狱政管理常识

狱政管理常识290、分类管理:是指监狱在对罪犯分类关押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罪犯实行不同程度的管理并给予不同待遇的管理制度。

291、罪犯分类关押的标准:我国监狱法规定:“监狱对成年男犯、女犯和未成年犯实行分开关押和管理,对未成年犯和女犯的改造,应当照顾其生理、心理特点。

监狱根据罪犯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改造表现等情况,对罪犯实行分别关押,采取不同方式管理。

”根据这一规定,我国监狱对罪犯的分类标准具体包括两个层次:(1)以罪犯的年龄和性别为标准,对成年犯和未成年犯,男犯和女犯分开关押。

(2)在对罪犯分开关押的基础上,以罪犯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改造表现等情况为标准,将罪犯分别关押。

292、分开关押:是按罪犯的姓别、年龄予以分类,分别由不同的监狱收监关押的一种分类关押形式。

293、分别关押:是对不同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改造表现的罪犯实施的一种分类关押形式。

294、分级管理:是指将罪犯划分为不同的管理级别,并给予不同待遇的管理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一般可参照罪犯的犯罪性质、刑罚种类、刑期、恶习程度、改造表现进行分级。

当前我国监狱一般将罪犯划分为从严管理、一般(普通)管理、从宽管理三个级别。

295、选用罪犯小组长的条件:(1)认罪服法,接受改造,学习认真,劳动积极,能圆满完成生产任务;(2)情绪稳定,一贯表现较好,能自觉遵守监规纪律;(3)能积极主动地向监狱人民警察反映罪犯中的真实情况,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以及违反监规纪律行为斗争;(4)认真负责,办事公正,在罪犯中有一定威信和组织能力;(5)已服刑两年以上的一般刑事犯、渎职犯、过失犯或初犯。

296、罪犯改造积极分子委员会的任务:(1)在监狱人民警察的领导下,维护监规纪律;(2)协助监狱人民警察搞好罪犯的学习、饮食、卫生和文体活动;(3)带领罪犯积极劳动,努力完成生产任务。

297、四固定的具体内容:一是罪犯睡觉铺位固定;二是罪犯学习座位固定;三是列队位置固定;四是罪犯劳动岗位固定。

演讲的基本知识(一)

演讲的基本知识(一)


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 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 听众以及读者,使 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 共鸣。 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
演讲的基本知识

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具有一定社会角色的现实 的人,而 不是演员)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 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 (不是 舞台)的听众(不是观看艺术表演的观 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不是艺术 表演),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 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 向交 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 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 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 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 流。



演讲稿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 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 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 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 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 张、见解;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的基本知识

竞职演讲为广大人才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 表现自我的舞台,愿广大竞职者能够克服演讲中 的不良倾向,客观、公正地作好自我评价,科学 合理、切合实际地阐明施政方案,向公众推销一 个真实、客观的自我,通过竞争找到适合自己展 示才华的工作岗位。
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要求 在会场上演讲,有两个基本的要决:一个是 自信与勇气,一个是在众人面前保持从容清 晰的思索能力。关于这两项能力的获得,并 不象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因为这些条 件并不是先天赋予的。那么是否有一个理由, 就是说当你直立在众人面前之时,便不能象 你坐着的时候能思想呢,当然,你知道并非 如此。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汉代
(地方政府组织)
中央政府
刺史
读书人的政府
御史大夫

太守 地位与 九卿平等 (全国一百 多个郡)
太守
中央特派专员 (全国十三个区)
汉代
(选举制度)
太学(甲科为 郞乙科为吏)
光禄勋
(门房)(大内总管)

(地方任职)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策存心在 引导民间聪明才智者,不准为 私家财力打算无限发展,只鼓 励人为大学者,当大官,却不 奖励人为大商人,发大财
明代

从明朝起,没有了宰相,出现九卿,即六部、都察院、通政 司和大理院的整合,直接对皇上负责。皇上统管一切,这对 皇上的素质要求很高。但中国古代似乎有个规律,即刚开始 的当政者都很勤奋,越往后越怠政,哪个朝代都没有挣脱过。 这就是监察制度不完善和法制不健全造成的。当皇上不理朝 政时,矛盾就激化了,接近皇上的人们干预朝政,政府内部 出现不和谐因素,你争我夺。经济改革并不顺利,且对明朝 的武功知之甚少,似乎除“土木堡之变”之外,很少有失利 的记载,使人们觉得明朝的军事还不错。明朝地方政治制度 最大的变革是承袭元代的行省,将省级规划正式确立,形成 省、道、府、县地方四级体系,而非汉唐时的郡县两级体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穆
东华大学 自动化1304
主要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邀
演讲的演讲记录稿稍加修改而成。虽然 该书只选择了汉、唐、宋、明、清五个 代代来分别讲述,但正如其前言所说, 这五个代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代 代,大体可以代表中国历史的全过程。 全书分为五讲,每讲又分别从政府的组 织、考试和选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 役制度四个方面,论述各代的政治制度 及得失、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 揭示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又澄清 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向读 者展现了一部简明的“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史”。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可见中国传统政治,本不全由皇帝专制,不能说中国人绝无法制观念, 可惜没有成文法。
4、尚书省与六部
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分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唐开始是吏礼兵民(户)刑工;太宗时改为吏礼民(户) 兵刑工;宋朝初年吏兵刑民(户)工礼;神宗王安石改 吏户礼兵刑工,此后六部制度推行了一千多年。
政治应该分两方面讲
一是人事,比较变动 二是制度,由人创立、改订,相对比较稳定
讲一代制度,必先精熟一代人事,若离开 人事看制度,制度只是一条条条文,枯燥 乏味 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制 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 任一制度的创立,必有渊源,有前身,渐 渐的创立,同样,任一制度的消失,必然 是渐渐变质
汉代地方政府
共分两级:郡 100多个,每个郡管辖10~20个县 县 1100~1400多个 中国历史上讲到地方行政,一向推崇汉朝。就行政区划而论。 郡长官:太守,地位与九卿平,二千石 县长官:县令 汉代官级分的少,升转极灵活。 汉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监察与被监察) 每郡每年向中央上计簿(各项统计表册),包括财政、经济、教育、刑事、 民事、盗贼,灾荒等 中央派特派员——刺史(六百石)来调查 全国分十三个区,每区一位刺史,每位刺史负责的区域不超过九个郡
中国历史上 国家政体的三次巨变
秦以前,西周、东周为封建“邦国制”:
有共主,无宪法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郡 县制” 辛亥革命后,目标建立“共和制”
殷代官制 见《礼记曲礼篇》
六太掌六典:
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
五官司五众:
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
甲骨文中有:史、尹、籍、小臣、射马、正 等字或官名
可见汉代中央一切实际事权,照法理该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是 主事的,事情管得好与坏,责任在宰相,皇帝可以不负责任。

原创1: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原创1: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①修长城(目的、基础、起止点) (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②大兴土木,建宫殿、陵墓
2、影响:
③北伐匈奴、南征百越
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公元前207年,被农民起义推翻)
◆总体评价: (1)功: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 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 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2)过: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 展。②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的根本原因。 总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
(3)概括这三幅图(三个时期)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 趋势。(2分)
①由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 ②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
秦直秦道驰遗道址遗址
伟大建筑 民族象征 劳民伤财 秦暴皇政陵见兵证马俑
40多万民工 5年
临洮
阿秦房长宫城、,骊全山长墓1万多华里
140多万人/年 辽东
秦皇陵地下宫殿
谢谢观看!

3、秦统一六国有何历史意义? ……
1、秦军为什么能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思考:
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家,以秦始皇为首的封建地主阶级又 如何去巩固统一和加强管理的呢?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措施)
史实之二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
“远交近攻”
2、秦国为什么能顺利统一六国?
(1◆)阅客读观与条思件考::(历史趋势;秦国实力) ①●争社地会以经战济,发杀展人,盈各野民;族争、城各以地战区,间杀联人系加盈强城,”
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贾谊《过秦论》 ②●商长鞅期相频孝繁公的,战为乱秦,开…帝…业人。民渴望统一。 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论衡·书解》 (2★)主你观从条两件则:材料(嬴中政得的到雄哪才些大有略关)秦统一六国的历 ①广史泛信吸息引?各国贤士 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 根本原因:统一条件成熟,秦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原创】《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原创】《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

问题1-2: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夏朝 商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内外服制
西周
分封制与宗法制
1.最高统治者由世袭产生,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
2.血缘关系维系统治
3.中央对地方的集权程度不高,管理较松散
问题1-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政治制度产生哪些影响?
春秋战国之交,是新旧社会制度转变时期。一批有远见 的政治家先后在各国推行改革。战国时期各国都采取了诸多 措施强化王权,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有一套可以 随时任免的官僚机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为郡、县长官的任 免权直属于诸侯国君。
宰相:秦汉以来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 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具体职名、职权 范围因时因人而异,历代不同。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窍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九卿受到削弱
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枢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律》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材 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文书行政在秦朝推行全国的历史条件。
条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统一后,统一车轨,修驰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 的交通网;秦朝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以法治国,文书行 政管理制度十分严密。
政事堂:三省长官 共同议政的场所
【合作探究3】
材料:“以中书、门下较汉代之宰相,以尚书六部较汉代之 九卿,在政制上,不可谓非一种绝大之进步……尚书置左、 右仆射,分判六部,各治三官,可免上述之弊。而尚书惟在 政务之推行,至于出命覆夺,尚有中书、门下。故曰三省之 于宰相,六部之于九卿,不得不说是政制上之一进步。”

政治制度史

政治制度史

制度:古汉语:通过人为的“制”达到某种规模和格局。

现用义来自西方,是institution和system的対译。

定义(道格拉斯·诺斯):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政治制度:人类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形式,政治活动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

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时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取得权力、分享权力、运用权力、限制权力的规则。

政治制度建构了人的社会等级和秩序,搭建了人们政治活动的框架。

具体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吏治,地方行政制度和国家构造形式等,军事制度(相对独立)总理衙门:全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署或译署。

1861年1月20日恭亲王奕 主持成立,1901年7月24日改组为外务部。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历史背景下仿照军机处设置,官员从各中央机构抽调,或大臣指派,主要官员均为兼职,严格讲不是正式的政府部门。

其职权范围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通商、海防、关税等事务,实际总揽整个洋务事宜。

性质是皇帝直接指挥的中枢机构,不能独立行使职权,实际上是辅助皇帝政务的一个办事机构。

它的设置使清政府原有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完整性被打破,政权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垂帘听政:1861年出现,同治继位,政事由赞襄政务大臣公拟,再请懿旨裁决。

“垂帘辅政兼而有之”。

通过辛酉政变,确立了垂帘听政制度。

三次垂帘听政(1)1862—1873年,有慈安太后和奕 (议政王,1865年取消)等的制约(2)1875—1889年,个人独裁正式形成时期(3)1898—1908年,训政。

评价:是皇权政治的一种特殊形式,仍然是君主通过太后实现的专制独裁统治。

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保持了清朝统治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延长了清朝统治的寿命,却延缓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总税务司:总税务司署,又称海关总税务司署,简称海关税署、关署,是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和行政事务的机构。

依据1858年《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于1859年成立于上海,1861年式得到清中央政府的承认。

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治

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治

第19课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开课教案)主备课顾月仙次备课王赞逸、刘赛帅[内容主旨]1.社会进步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维护民主共和之路艰难而曲折。

本课的重点是袁世凯篡夺权力、背叛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的历程。

2.清末民初,中国处于一个历史社会的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历史特点为新旧交替、进步和倒退并存、历史发展错综复杂。

对于教材中两部分看似矛盾的内容——社会风俗的进步与政治格局的混乱倒退,可以整合起来进行解读。

如何由整体把握对民国头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特定时期)的本质的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民国初年移风易俗改革、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及军阀割据的相关史实。

认识到民初十年中国仍然处于历史社会转型期。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与政局相关史实的了解和梳理,提升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进一步把握客观、辨证的评价历史现象和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典型人物袁世凯的历史演变体味中国近代走向共和之路的艰难曲折,从而认识到新制度、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必经周折反复;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民主共和长期奋斗的史实,进而产生对革命先驱们坚持不懈、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的钦佩景仰之情。

[重点与难点]:重点:袁世凯篡夺权力、背叛民主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维护民主共和的艰难历程。

难点:对于社会转型期新旧交替、进步与倒退并存、历史发展曲折而复杂的现象的认识。

[教学说明]:1.社会进步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维护民主共和之路艰难而曲折。

本课的重点是袁世凯篡夺权力、背叛共和以及革命党人与之斗争的历程。

2.清末民初,中国处于一个历史社会的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历史特点为新旧交替、进步和倒退并存、历史发展错综复杂。

对于教材中两部分看似矛盾的内容——社会风俗的进步与政治格局的混乱倒退,可以整合起来进行解读。

如何由整体把握对民国头十年(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特定时期)的本质的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中国政治制度史4

中国政治制度史4

二、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组织的特点
• 1、国家组织的设立、运转,趋向以君主为 、国家组织的设立、运转, 中心, 中心,增强君主的控制力和国家组织为君 主服务的能力。 主服务的能力。 • 2、逐步改变世官制度,推行君主委任制 。 、逐步改变世官制度, 士、客卿 • 3、神祇官在国家组织中的权力地位逐渐下 、 但史职官逐步与宗教官分离。 降;但史职官逐步与宗教官分离。
六部在行政上节制九寺、诸监事务机关 六部在行政上节制九寺、
隋朝确立了新的中枢决策执行机制, 隋朝确立了新的中枢决策执行机制,并使行政管理 机关尚书六部分工明细化、条理化,把国家组织推 机关尚书六部分工明细化、条理化, 进了完备成熟时期。 进了完备成熟时期。
• 3、唐前期的三省六部制 、
三 三

中枢核心:三省 议 中 诏 会 门 令 议 下 , 书 起 省 、 , 省 章 审 : 草 : 奏 议 参 诏 参 令 与 、 与 。 封 决 。 决 策 驳 策 会
• 4、中唐以后三省体制解体 、
• (1)“中书门下”成为决策机构 ) 中书门下” • 三省分权的弊端:“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 三省分权的弊端: 中书出诏令、 日有争论,纷纭不决” 文献通考卷50 50《 ,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文献通考卷50《门 下省》 下省》)。
唐初宰相:三省长官, 参知政事” 唐初宰相:三省长官,“参知政事”、“参议朝 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三品” 政”、“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 长安四年以后,尚书仆射需加“同三品”方为宰 长安四年以后,尚书仆射需加“同三品” 相 大历二年后,宰相名号基本上统一为“ 大历二年后,宰相名号基本上统一为“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 简称“同平章事” 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
• 魏晋南北朝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门下组织机 构? • 或以为有两个系统:侍中系统;散骑系统。 或以为有两个系统:侍中系统;散骑系统。 或认为西晋改侍中寺为门下省。 或认为西晋改侍中寺为门下省。刘宋分门下 省置集书省。 省置集书省。 • 门下省的主要职能:一、“备切问应对,拾 门下省的主要职能: 备切问应对, 遗补缺” 充当“顾问” 规谏” 遗补缺”,充当“顾问”, “规谏”君主的 违失。 封驳” 违失。二、“封驳”中书草拟的诏书和大臣 的奏章(平尚书奏事)。 )。三 下达诏令。 的奏章(平尚书奏事)。三、下达诏令。 • 门下分割中书决策权,与中书在决策过程中 门下分割中书决策权, 发挥不同作用。 发挥不同作用。

[整理版]第2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

[整理版]第2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

第2讲魏晋南北朝至元朝时期阶段特征1.总体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907~1368年)是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时期。

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2.具体表现:(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处于国家分裂时期,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出现九品中正制和三省制。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隋唐至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全面繁荣,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3)思想文化上: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的盛行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一时期书法、绘画、文学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新儒学——理学产生、发展;火药武器、指南针和印刷术等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

考点解读1.政治上:掌握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行省制等制度的基本含义、作用。

2.经济上:掌握均田制的含义、作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成就和特点。

3.思想文化上:掌握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文学成就;以文人画为代表的艺术成就。

高考真题探究考点探究一魏晋至宋元时期的中央和地方官制【例题1】(2013·江苏)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解析】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

高中政治课堂时事政治的有效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时事政治的有效运用

知识 ,通常仅 用课 前 或课 后 一 两 分钟 的 时 间把 时 事 新 闻一 带而 过, 教 学随 意性 强 , 对 学生 没有 说服 力。另外 , 教 师往往 会 忽视 与 教 学 内容相关的时事新 闻在整堂政治课 中所起 的贯 穿作用 , 不 能合理利用这些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 学效果差强人意。
思想 ・ 政 治
课程教育 研究
C o u p e E d u c  ̄o n  ̄s e a r c h
2 0 1 3 年1 2 月 上旬 刊
高中政治课 堂时事政治的有效运用
徐 敏 霞
( 江 苏省常 州市第二 中学 江 苏 常 州 2 1 3 0 0 0 )
【 摘要 】 时事政治教 学 是 高中政治教学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 高中 政 治课 堂教学的补 充, 是 高中学生得 以了解 国内外新 闻 事件的渠道之一。本文从时事政 治教学在现代 高中政治课 堂的应 用现状入手 , 分析 了如何才能将时事政治教 育巧妙 融入到高 中政
的特 点 , 造 成 学 生不 感 兴趣 , 不 愿去 了解 的现 象 。
教育 , 教 师总 是 以 文天 祥 、 岳飞 、 林 则徐 等 古 代 爱 国主 义 英雄 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 对 时事 热点 的 关 注过 于形 式化 为素 材 , 这些人 物 都 与 学 生的 实际 生活 相距 太 远 , 无 法让 学 生从 高中政 治教 师 为 了最 大 限度 的利 用课 堂教 学 时 问教授 课 本 心里产生共鸣。此时 , 教师可 引用诸如钓鱼岛归属问题 、 中印藏
忆。
上述实际高中政治课 堂中时事政 治教育存在的 问题 ,不仅 导 致政 治课 无法 发挥 对 学生 思 想的教 育作 用 ,还 造 成 学生 在 高 考 中政 治这一 学 科 的成 绩 不理 想 。 二、 时 事政 治教 育在 高 中政治 课 堂有 效运 用 的 策 略 1 . 用 时政新 闻导入 新课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兴 趣 。 兴趣 是 最好 的老 师 , 要 想让 学 生 学好政 治 , 首先得 让 学生 对 政 治 感 兴趣 。然 而政 治是 一 门枯 燥 的 学科 , 理 论 性较 强 , 它不像 历史课有历史故事可以讲,也不似地理课本有那么多河流 山川 的 图案 , 因此 每 堂课 的开 始 , 学 生很 难进 入 学 习的 最佳 状 态 。但 是 时政新 闻却是鲜活的,如果教师能在课堂导入部分以与本课 所 要将 的 内容相 关的 、 最近 发 生的 国 内外 新 闻热 点作 为切 入 点 . 就 能 够快 速 的吸 引学 生 的注 意 力 .使 学生 以饱 满的精 神 状 态开 始 学 习。 例 如 教 师在 教授 高 一 思想 政 治 第二 课 《 多变 的价 格 》 时, 可 以以 自2 0 1 1 年开始 , 猪 肉价格持 续上涨的现 象为资料 , 让学生 分 析猪 肉价格 为什 么只 涨不 降 ,猪 肉价格 的 上 涨给 人 们 带 来哪 些影响等 ,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 当中来 , 勇于发表 自己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思考:
• 1、风险意识差,极不负责任。 • 且不说这样的转基因大米试验有没有风险、有 多大的风险等——这些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回答; 单说利用中国儿童做试验,这是不可以的,任 何一种药品都要在动物试验之后,进入人体试 验阶段。 • 2、法律意识差,侵犯公民权利。人权,尤其 是健康权和知情权。 • 3、诚信意识差,隐瞒,撒谎,欺骗(组团)。
书面回复说,塔夫茨大学在各种以人为对 象的试验中,均遵循最高的道德标准。“黄 金大米”的试验目的是针对发展中国家一个 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本试 验就是进一步证实“黄金大米”在补充维生 素 A不足方面的有效性。校方发言人克罗斯曼 强调,这次在中国的临床试验经过了中美 双方有关机构的批准,并且获得了所有参 与试验的儿童及他们家长的同意。该项目 的一部分资金来自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
他们做了什么试验、研究
• 用72名6-8的健康儿童在35天的时间里,分
• 别被喂以“黄金大米”、菠菜和胡萝卜素 胶囊,
• 最终结果显示,“黄金大米”在补充维生 素A方面同胶囊一样有效,同时优于富含胡 萝卜素的菠菜。
谁 发 现
•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
认为,用中国儿童作为转基因大米的试验对象 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深度分析:
• 个别人:过度追逐名和利,见利忘义。 • 职能部门:失职、渎职,反映迟钝 • 民众: 睁开双眼,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 社会:加强监督管理。
• 民族:要清醒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大家的参与!“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的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 一个美国机构用中国儿童的身体测试转基因 大米,我们对这样的试验得以进行感到愤慨 和不可思议。
不同的态度: 美国科研机构: 做过试验但遵循最高道德标准
• 领导该试验的美国塔夫茨大学华裔女教授 唐广文通过校方发言人对此事给予了书面 回应。塔夫茨大学校方回应承认进行了该 项试验,称该试验的目的是针对发展中国 家一个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克罗斯曼同时附上了研究报告的全文。根据
该报告,这些儿童在35天的时间里,分别被
喂以“黄金大米”、菠菜和胡萝卜素胶囊,最 终结果显示,“黄金大米”在补充维生素A方 面同胶囊一样有效,同时优于富含胡萝卜素 的菠菜
衡阳市政府:试验未涉及转基因大 米
湖南衡阳市政府9月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称,
2008年3月,衡南县江口中心小学接受湖南省 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委托的课题“植物中类胡萝卜素在儿童体内转 化成为维生素A的效率研究”,选取了68名学生进行
时政讲堂
关于用中国儿童做转基因
大米人体试验的思考
向秘海
图片解读
• 黄金大米,又名“金色大米”,是一种转 基因 • 大米,由美国先正达公司研发。其不同于 • 正常大米的主要功能为帮助人体增加维生
• 素A吸收。因为色泽发黄,该大米品种被称
引子:
• 2012年8月1日发布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 论文. • 第一作者:唐广文(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华裔女教 授) • 第二作者:胡余明,(即湖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助 理,也就是在衡阳县江口中心小学进行“效率研 究”的总督导) • 第三作者:荫士安,(即中国疾控中心妇幼营养 室主任 ) • 第四作者:王茵,(即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保健食 品研究所副所长 )
分组比较试验,参加实验的学生所食用的全部食品
均在本地采购。
• 1、试验之前,学校两次召开家长会议,分 别签订了告知通知书。 • 2、试验中未涉及转基因大米及其他转基因 食品。 • 3、在衡南县江口中心小学进行的此项试验, 未与美国及境外的任何机构发生直接关系。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
1、“课题实施中没有使用转基因大米及任何 转基因食品. 2、所有原材料全部在当地采购, 3、课题完成后,所有现场资料已上交课题负 责方(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