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作业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关建字摘要:学生,知觉,策略,思维,课堂,语言,情绪,过程,学习,教师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4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3)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与注意品质的好坏关系不大。
A.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oA.感觉一知觉一表象B.编码一存储一提取C.存储一编码一提取D.感觉一知觉一思维4.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出现客观事物形象的过程叫做()A.想象B.再认C.回忆D.表象5.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oA.新颖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精致性6.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7.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oA.从众B.合作C.竞争D.捐赠8.下列因素中,哪些能够影响人际吸引?()A.相似性B.互补性C.差异性D.熟悉性9.下列活动中,哪些容易出现沉浸体验?()oA.运动B.逛街C.做家务D.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10.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中包括()。
A.与自己的大家庭保持频繁来往C.保持和大白然的亲密接触B.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D.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I: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
12.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3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心理学》在线、纸质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答: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 。该原则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巳存储的信息又决 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巳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当提取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 时,
(3)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剌激的干扰所致。
(4)应抑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答:(1)及时复习。
(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开 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理。另外,团体心理离不开个体心理,同时,团体对个体心理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 展。所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个体心理也有社会心理。
.试述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
答: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
(1)临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剌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意识: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剌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2024年秋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
国开大学、各地开放大学形考、终考、期末复习资料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答案由【电大题园】微信公众号提供,禁止复制盗取。
2024年秋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一1.观察学习答案: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 的行为,进行的学习2.认知结构或图式答案: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3.同化与顺应答案: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
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4.最近发展区答案: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5.社会生态系统论答案: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 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 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6.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可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发展三大领域。
B.情感和社会性7.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
A.十九世纪末期8.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C.普莱尔9.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C.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10.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观察、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的形式出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是()。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
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参考答案(一)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是考察学生对于该学科的理解程度,而相应答案的提供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自己的考试。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个人经验2. 交叉验证3. 心理治疗4. 觉醒梦5. 策略性行为6. 自我制约要求7. 非符号解释8. 心理障碍二、选择题1. A2. C3. A4. C5. B6. D7. B8. A9. B10. C三、简答题1. 学习记忆:学习是指在接受外部刺激或信息的基础上,心理过程通过编码、存储、再现等过程形成个体知识的过程。
记忆是指动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它能保存和再现过去经验的信息。
2. 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在特定时刻,由特定的对象、事件和情境所激发并影响个体身心活动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感性体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情绪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3.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物发育过程中,其感知、思考、语言、判断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综合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其主要理论包括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认知发展理论等。
4. 人格:人格是指个体持续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与情境相对独立。
四、分析题1. 心理诊断:心理诊断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观察、评估和判断,确定个体心理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和不利影响的过程。
心理诊断工具有结构式和非结构式两种,其中结构式心理诊断工具又分为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测验两种。
2. 正性心理学:正性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幸福感、美好体验和优异功能等方面的心理学分支。
其主要理论包括恢复、流畅、幸福、意义等。
正性心理学将人类的幸福感与心理问题联系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难题。
以上就是国家开放大学《心理学》形考任务的参考答案,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正在准备该科目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帮助,加油哦!。
电大考试试心理学答案
电大考试试心理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 心理现象B. 生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交叉科学D. 边缘科学答案:C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弗洛伊德B. 冯特C. 华生D. 詹姆斯5.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6.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动物心理D. 以上都是答案:D7. 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答案:D8.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发展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9.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B. 实验法C. 个案研究法D. 历史研究法答案:D10.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认知心理学B. 情感心理学C. 动机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感觉B. 知觉C. 记忆D. 思维答案:ABCD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ABCD3.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
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答案:ABCD4.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包括()。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教育性原则答案:ABC5. 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
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答案:ABCD6.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动物心理D. 社会心理答案:ABCD7.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2024年秋国开电大《发展心理学》形考任务1-5+大作业
2024年秋国开电大《发展心理学》形考任务1-5+大作业形考任务一1.发展心理学对个体发展的研究,综合起来看,不包含哪个领域()。
【答案】意识形态发展2.以下()不是遗传的作用主要表现。
【答案】关键期3.以下()不是环境作用的主要表现【答案】成熟4.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答案】成熟5.胎儿发展不包括哪个阶段()【答案】胚泡期6.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答案】受精后2—8周7.在下列哪个时期,如果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损伤()【答案】第8周8.下列因素一般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的是()【答案】暂时的惊吓如踩到老鼠9.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需要约()天。
【答案】27010.新生儿的反射可以分为两大类,生存反射和原始反射。
其中,()属于原始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
【答案】游泳反射形考任务二1.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遵循头尾原则和()原则。
【答案】近远2.大脑()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言语加工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右侧。
大脑()半球包括空间视觉中枢、非言语声音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左侧。
【答案】左半球,右半球3.“我们跟狗狗一起玩”,会被幼儿表达为“狗狗玩”;幼儿在亲吻妈妈时会说:“亲亲妈妈”,而当要求妈妈抱她时,她会说:“妈妈抱”。
这种句子被称为()。
【答案】电报句4.18-24个月时,婴儿能逐渐理解,即便看不到妈妈,妈妈也存在,只是他不知道她在哪里。
说明这时婴儿获得了()能力。
【答案】客体永久性5.()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
它是由神经类型所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答案】气质6.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是()【答案】延迟满足7.如果儿童知道自己小时候是男孩子,长大了也是男孩子,说明儿童具有()【答案】性别稳定性8.儿童的首次反抗期出现在()【答案】两岁左右9.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答案】儿童的游戏是自发、自愿、自由的活动10.下列哪项叙述符合幼儿的记忆特点()【答案】认为自己昨天去了外太空形考任务三1.关于学龄儿童期的身体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电大健康心理学考试答案
电大健康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健康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体的()。
A. 身体健康B. 心理健康C. 社会适应D. 心理疾病答案:B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完好状态,还包括()。
A. 心理状态B. 社会适应良好C. 道德健康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A. 疾病预防B. 健康促进C. 疾病治疗D. 心理咨询答案:D4. 健康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对其健康有重要影响。
A. 生活习惯B. 社会环境C. 心理状态D. 以上都是答案:D5.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理论推导答案:D6. 健康心理学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不包括()。
A. 提高个体的健康意识B. 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C. 减少疾病的发生D. 治疗疾病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A. 提高生活质量B. 预防疾病C. 治疗疾病D.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答案:C8. 健康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通过()来改善。
A. 改变生活习惯B. 改变社会环境C. 心理咨询D. 以上都是答案:D9. 健康心理学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不包括()。
A. 提高治疗效果B. 减少复发率C. 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D. 预防疾病答案:D10.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B. 群体C. 社会D. 以上都是答案:D11. 健康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对其健康有重要影响。
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心理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12.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定量研究B. 定性研究C. 混合方法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D13. 健康心理学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包括()。
A. 提高个体的健康意识B. 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C. 减少疾病的发生D. 以上都是答案:D14.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心理学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A. 提高生活质量B. 预防疾病C. 治疗疾病D.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答案:C15. 健康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通过()来改善。
国开电大心理学基础第1章自测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心理学基础第1章自测参考答案
以下是国开电大心理学基础第1章自测题的参考答案:
1.甲:心理学是研究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心理现象的科学。
乙: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正确答案是甲。
2.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心理过程、思维活动和运动活动。
正确
答案是心理过程。
3.哲学提供了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正确答案是真。
4.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主张“感官经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来源”。
正确答案是错误。
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人类和动物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等心理现象。
正确答案是真。
6.经验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日常经验和事实上,利
用实验等方法来观察和研究心理现象。
正确答案是真。
7.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和测验法。
正确
答案是真。
8.心理学在教育、医学、社会管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正
确答案是真。
9.行为主义是一种强调观察行为的心理学学派。
正确答案是真。
10.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活动的心理学学派。
正确答案是真。
以上是国开电大心理学基础第1章自测题的参考答案。
24秋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是国家开放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学校管理)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
课程编号:03119形考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创立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使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中心领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桑代克C.皮亚杰D.加涅2.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是()的基本特点。
A.调查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中,乐群、自信、活跃、积极情绪、热心属于()的人格特质。
A.外向性B.随和性C.尽责性6.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的理论,()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
A.场依存型B.具体型C.场独立型D.抽象型7.提出“学习即联结”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皮亚杰8.提出学习的实质就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以及“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皮亚杰9.提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等概念的是心理学家()。
A.布鲁纳B.班杜拉C.斯金纳D.奥苏贝尔10.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是心理学家()。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心理咨询B.心理治疗C.教学心理12.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
《心理学》(中央电大)形考答案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参考答案(第1—3章)一、名词解释1、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及其活动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2、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3、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4、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5、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
6、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催眠是指对人或动物刺激视觉,听觉或触觉来引起半睡眠状态,对人还可以用言语的暗示引起。
8、感觉是动物及人体接受外界传来的及发自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刺激之特性。
9、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10、绝对阈限是指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物理能量)。
11、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
12、似动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13、三色论是指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光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的色光混合规律,假设在视网膜上有三种神经纤维,每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会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
14、对立过程理论是指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而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是具体的,是实际社会制度的历史反映和理论推断。
二、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 认识内外世界;(2) 调控行为; (3) 预测未来;(4) 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D 4.A 5.C 6.D 7.A 8.C 9.A 10.B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
A .生理心理学B .实验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人格心理学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3.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5.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6.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9.“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10.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3.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电大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电大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学派是心理学的基础学派?A. 泛心理学派B. 行为主义学派C. 结构主义学派D. 功能主义学派正确答案:C2. 数据分析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A. 标准差B. 中位数C. 频率分布D. 正态分布正确答案:B3. 知觉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以下哪个是人体感官系统中负责视觉知觉的器官?A. 耳蜗B. 视网膜C. 味蕾D. 皮肤正确答案:B4.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下列哪个理论主张学习是一种经典条件作用的心理现象?A. 人本主义理论B. 社会认知理论C. 条件反射理论D. 情感智力理论正确答案:C5. 高效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以下哪个学习方法被证明对记忆效果最好?A. 主动复述B. 被动阅读C. 单纯背诵D. 视频学习正确答案:A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理论。
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主要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这些阶段相互衔接、逐渐发展,直到个体达到成人期的心理发展成熟阶段。
2. 请说明教育心理学中的正性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正性心理学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着重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特征和优点,通过培养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来促进人类的发展和幸福感。
实践中,正性心理学可应用于教育环境中,通过教育干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独立性和自我评价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潜力。
三、综合分析题根据你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请分析以下情境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情境:班级中的几个学生经常表现出学习焦虑的情绪,他们对考试紧张、压力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解决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焦虑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创造放松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安全,例如使用幽默的教学方法、组织团队合作学习等。
2024最新国开电大《普通心理学》形考任务1-4答案(陕西)
形成性考核一1.认为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单选题 (3 分)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2.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 岁-12 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单选题 (3 分)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单选题 (3 分)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吸吮4.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单选题 (3 分)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5.观察学习是指()单选题 (3 分)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6.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单选题 (3 分)A.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B.反抗父母的控制和过度保护C.要求精神自主和人格的独立D.要求社会地位的优越7.社会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个时期称为()单选题 (3 分)A.同一性确立期B.心理代偿期C.危机处理期D.延缓偿付期8.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单选题 (3 分)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3 分)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10.童年期儿童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发展单选题 (3 分)A.掌握守恒、思维可逆性、概括能力的发展B.由一个或多个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C.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脱自我中心化、思维类型过渡D.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11.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单选题 (3 分)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12.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册练习二答案
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册练习二答案“儿童心理学”练习二(本次练习覆盖教材第3-4章的内容, 请在学完第4章后, 约第8周末完成。
)。
一、概念题(每题5分, 共20分)1.遗传力答: 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 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
两种方法:选择性育种及家谱研究。
2.髓鞘化答: 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 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 形成一层髓鞘, 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
3.优势脑半球答: 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 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
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 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
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
强烈的用手偏好反映了大脑某一半球具有更强的功能, 这一脑半球即是个体的优势脑半球。
大约有90%的人是用右手执行高度技巧性的动作。
对他们而言, 语言和手的优势脑半球都是左半球。
4.“补偿性生长”答: 是儿童身体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
营养不良的儿童生长非常缓慢。
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不长, 也不特别严重的话, 这些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 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二、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横线中)1.C是指环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长条件, 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 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
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孩子, 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
a唤起性的互动b主动性的互动c被动的互动d无选择的互动2.B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 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 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
如爱笑、好动的婴儿所接受到的注意以及社会刺激, 比闷闷不乐、消极被动的婴儿多;老师可能更喜欢漂亮的婴儿, 而忽略长相一般的婴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记忆答: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检验了不同时间间隔内遗忘量的变化趋,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3.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答:前摄抑制是先前的学习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后面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
4.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答:意义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机械学习是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
5.原型启发答: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6.算法策略和启发性策略答:算法策略是指按照一定程序逐步进行尝试,寻找不同问题解决的可能途径,最终找到唯一正确答案的办法。
启发性策略是指先确认和评价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保留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尝试,直到获得满意结果为止。
7.复合情绪答:复合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情绪,主要有爱、焦虑、敌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8.情绪调节答: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包括改变情绪的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表现三个层面。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记忆的三个系统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记忆的三个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当感觉刺激停止之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象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第一站,是记忆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前的暂时登记。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一分钟左右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过渡。
长时记忆是存储在一分钟以上,甚至是终生的记忆。
记忆的三个系统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阶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来自外界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这些停止被注意,它们则进行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2.简述学习的含义,以及有关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答: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主要的学习理论有:(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斯金纳。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贯的过程,强调环境的作用,较少考虑内在的心理因素。
(2)认知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有苛勒、托尔曼等。
认知学习理论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更关心刺激—反应之间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刺激是怎样引起反应的,以及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观点有: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造;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完整的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
学习是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着主要作用;学习是渗透性的,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学习的结果应该由学习者自己评价。
3.简述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元认识策略的种类。
答:复述策略主要有:部分学习和整体学习、提问策略或尝试背诵。
精加工策略主要有:划线法、笔记法、卡片法。
组织策略主要有:列提纲、画关系图。
元认知策略主要有: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4.简述思维的特征和构成因素。
答: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思维的构成因素有概念和表象。
5.简述创造性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关系。
答:创造思维与发散、聚合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发散和聚合思维是方向相反的思维活动,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
没有发散思维就不能提出全新的假设和答案,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但有了聚合思维,人们才能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两者的结合才能结成创造之果。
6.决策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是什么?该如何看待?答:决策中两种常见的心理效应是框架效应和损失规避。
框架效应是指问题情境的表述方式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效应;损失规避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尽量避免“失去”的心理现象。
两种效应都是决定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为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对问题情境的表述除需要客观准确外,还应当尽可能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帮助决策者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时,要客观评估得失,正确对待得失,勇于承担决策的风险。
7.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以及三种经典情绪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情绪的功能主要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信号功能。
三种经典的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
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和兰格。
他们强调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外界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2)坎农—巴德理论。
代表人物有坎农、巴德。
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情绪是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活的结果。
(3)沙赫—辛格理论。
代表人物有沙赫特和辛格。
该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中整合的结果。
8.简述情绪过程与认知过程的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1)反映的性质不同。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在联系(规律)的本质的反映,情绪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求(态度)的主观体验(2)发生方式不同。
人的认识过程的发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随意志努力)。
情绪过程的发生方式不具有或很少具有随意性。
联系:认知过程是情绪过程的基础,情绪过程又对认知过程起着调控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28分)1.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为了避免遗忘,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答:影响遗忘的因素有:时间,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记忆材料的位置,记忆者的态度。
有效的复习包括:(1)复习要及时。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
开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3)试图回忆。
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复习时要注意排除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干扰。
在系列学习材料中,中间部分要受到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双重干扰,所以对中间部分要多复习几遍。
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塑造行为。
答: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强调环境的作用。
其中有两种条件作用最具代表性: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
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从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提出来的。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是无须学习、第一次呈现就能诱发反应的刺激。
原来的无关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相应的反应时,就成为条件刺激。
如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时,要塑造其听到铃声或某种特定的音乐时就能按照上课或下课的行为。
学校先呈现铃声或音乐声,学生自然会引起注意,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这种铃声或音乐是表示上课或下课。
如此经过多次反复,学生只要听到铃声或音乐,就知道是该上课还是下课了,从而形成按时上下课的行为。
在这一过程中,铃声或音乐是无关刺激,但在老师的提醒这一无条件刺激的多次重复下,变成了条件刺激。
今后学生再不需要老师的提醒,只需要铃声或音乐为号,就能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经典条件反射的例子。
如广告商利用经典条件反射使人们对他们的产品充满“激情”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产品(条件刺激)在广告中与某些引起人们喜好的事物——美女或婴儿(无条件刺激)联结起来。
斯金纳通过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认为条件反射有两种,即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应答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如果一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之后伴随一种强化物,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
因此,强化物与实施强化的环境,都是一种刺激。
通过控制刺激和环境,人们可以对反应进行控制。
这样,任何作为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例子。
换句话说,通过强化可以塑造行为。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教育就是要塑造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有利的行为。
塑造行为是指应用所设计的强化技术引发个体做出原来所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就是通过不断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塑造某种行为。
如何通过强化去塑造行为,斯金纳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例如,训练鸽子或老鼠头抬到一定的高度,只有当其头朝着实验所需的方向抬起来时才强化,下一次要求再多一点,直到全部达到所需的方向和高度。
这时,新的行为就塑造成了。
在课堂教学中,塑造是一个重要的工具。
假设我们想让学生写一段含有一个主题句和一句总结的英文段落,那么,这一任务包括许多部分:能识别并能写出主题句、佐证材料和总括句;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能正确使用大小写、标点符号和语法;能正确拼写。
如果教师在一节课里教所有这些技能,要求学生写出一段文字,并且根据他们的内容、语法、标点和拼写而评分,那么大多数学生将会失败,学生从练习中将学不到什么。
反之,老师可以一步一步地教这些技能,逐步塑造出最终的技能。
学生可以先学如何写主题句,然后写佐证材料,然后写总括句,在此之前可能专门谈论过如何选题立意。
然后,对段落和标点也提出要求。
最后,拼写也作为一条标准。
在每一阶段,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强化,因为强化的标准都是他们可能达到的。
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反馈帮助学生达到目标行为。
3.结合实例阐述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问题解决的一般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从发现问题开始,分析问题的阶段是确定目标的阶段,形成假设、提出策略的阶段是解决问题中最具创造性的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得出结论的阶段。
验证假设就是将问题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结果与原有的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
如果方案执行的结果导致问题解决,说明原有的假设或方案是正确的;如果不能验证,就需要重新提出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对问题的认知方式。
(2)定势。
定势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会使人们在短暂的时间内采取措施,因而可能会促进同类问题的解决。
但问题情境的变化,定势也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3)功能固着。
指在问题情境中,人们习惯性地赋予某物固定的功能,而忽略该物体的其他功能,导致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