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就业市场建设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就业市场建设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一)

论文关键词]就业市场建设;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发展至今,高校的就业工作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办理学生毕业分配手续的管理部门,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部门,可以说,随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形成,就业市场专门化的运行模式,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信息共享正在越来越深地浸入到高校就业工作当中。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正在成为全国高校共同面临的使命和难题,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1观念先行是高校就业市场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

传统的就业观念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不相适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与此形势不相适应的是就业观念的滞后。

大学生就业机制是“以市场为导向”,那么无论从工作内容还是工作方式上,高校就业工作都与“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平台。从大学生就业计划分配时代到市场导向的今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很多高校对于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共识。有先行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组织人员开拓市场、走访市场,努力尝试与市场建立相对稳固的联系,到今天已能从具体实践上升到理论构建,而一些高校至今仍然未曾打破坐等用人单位上门的“惯例”。作为发展中事物,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从理论建设到实践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就业市场建设也是高校就业工作性质转变与就业部门角色转换的必然趋势。

2推动就业市场的专门化建设,实现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处于初级市场阶段,现存的矛盾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供需不对接。根源在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

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和运行模式是以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为主要特征,决定了高校的市场触角短,市场反馈不灵,或反馈错误。对于市场的产业结构瞬息万变的调整和变化应接不暇,对于市场近期和远期究竟需要什么专业,需求数量等并不清楚,盲目调整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错位现象,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不就业。

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自发性、自由性和散在性。没有专门化的市场体系,缺乏统一的市场预测和规划,缺乏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基本估计,只管招生不管分配,只管培养不管使用。没有规范、科学、系统的市场信息,培养和生产的市场指向不明,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开发无形市场,加强特色市场建设。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通过专门化培养、专门化配置满足专门化需求。实现市场专门化需求与专门化供给的有效对接。

3努力将就业指导工作专业化、职业化

就业市场建设,对于就业指导人员的市场开拓方面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业工作毕竟已经不是行政管理工作,职业辅导需要专业理论支撑,市场开发同样需要具备专业市场开发素质的人员来担任,而这对于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更是增加了难度。

近几年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激增态势,但就业专职人员并没有随之而增加,到目前为止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还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不低于毕业生500:1的要求配足,从而

使就业指导教师长期处于忙于事务工作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