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与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考研动机分析与建议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考研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考研动机共5大因素:自我提升因素、就业压力因素、家庭因素、群体效应因素和学校氛围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毕业生考研动机的影响因素,同时给出了适当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当前考研现状,分析自身现状,明确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考研动机;因素结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本科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对不断升温的“考研热”现象进行理性分析和透视是极其必要的。以下我将把涉及考研动机的五个因素逐个分析,并给出合适的建议、意见。

一、考研动机分析

(一)自我提升因素

在大学四年当中,同学们能够学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很多。本科阶段并不是要教会同学们多少专业知识,这个阶段的课程大多会比较宽泛,往往是面广而深度不够。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他们

能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从而对该方向能有清晰的认识、准确地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具备进一步技术开发或学术研究的能力并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这是研究生的本来含义,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考研动机。

大学本科生就业困难重重,尤其是本科专业比较冷门的,毕业之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甚至无法就业,考研成了仅有的出路最终不得不选择考研。从每年考研热门专业来看,最热门的报考专业往往不是就业率最好的专业,而是那些就业率不是很高的,各高校开设比较普遍的专业,本科毕业后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可见每年由于就业困难而被迫走上考研道路的考生不在少数。

现阶段在我们的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学历崇拜,市场对高学历者也有着更大的需求,拥有高学历者在现实中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尤其在就业竞争激励的这个时代,专科生已基本无人问津,本科生就业困难重重,拥有一个研究生学历无疑于在职场中拥有了一把杀手锏。在研究生扩招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获得一个研究生学历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就业,还未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就业压力,拥有高就业期望的他们不满意本科毕业后一两千块的工资收入,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研究生教育不断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的趋势下,专

业型硕士、博士的开办,面向市场型的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些刺激了这部分人读研提高就业起点的渴望。就业型考研者一般对本科毕业后所能找到的工作不尽满意,希望在职场中获得较高的起点。在本科生就业困难的时代背景下,出于这种目的的考研者人数众多,就不言而喻了,毕竟人人都是希望自己有个更好的前途。

(二)家庭因素

1.父母期望

很多学子在家人的期望之下而选择考研之路。中国的父母为孩子付出很多,同样也对孩子期望很多。现在的家庭基本比较富裕了,对于那些本身就拥有较高学历的父母来说,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超越自己,拥有更高的学历,而对于那些没怎么读过书的父母来说,他们更加希望家里出个硕士博士什么的以光宗耀主。因此,从家长角度出发,只要家庭条件还行,大多数家长会希望孩子能继续深造。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大多数孩子是很听话的,所以他们被推上考研这条路。

2.爱情需要

一些本科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在毕业时却受到毕业政策的限制,不能双双一起在理想的单位和地区工作,为了爱情,考研变成了“曲线救国”的最好道路。

3.经济许可

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优厚,本身年龄不大,家庭对其立即就业的要求不太强烈,反倒希望其在学校进一步接受锻炼。

(三)群体效应因素

群体效应中显著影响考研动机的是从众效应,所谓的从众效应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点,在意见和行为上保持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致的现象。而这种效应在考研动机中表现为:最初没有考研的意向,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为了考研而刻苦努力,虽然学习压很大,但生活充实。而自己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压力小,时常感到空虚、无聊,为了面子及能够融入同学之中,而渐生考研意向,反映出一些学生赶时髦、随大流、盲目跟风的心理

二、对毕业生考研的若干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应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高校毕业生热衷于考研,既表明社会对知识和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与尊重,也表明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也必须看到高校生考研动机中的负面因素和某些有悖于高等教育目标的问题。高校生要正确的认识到考研不是回避就业压力的“绿色通道”,按研究生近几年来招生人数的扩张和这种不断增长的趋势来看,研究生的就业难将很快浮出水面。考研只能暂时躲避就业的压力,更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要理性地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道路发展,不盲从、不随大流。

(二)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待考研

高校应重视并指导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他们做好对未来的规划。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环境,对自己的兴趣、专长、性格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对自己的技能、智商、情商等方面进行测试,对自己思维方式、道德水准进行评估,旨在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了解自己。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目标落实成行动。有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面临考研与就业问题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不会将考研作为逃避就业和社会压力的手段。

(三)社会用人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确立科学的人才使用观

用人单位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入人才。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进行攀比,盲目跟风,而在现实的工作中,用人单从工作内容上来说根本不需要高学历层次的人才,这也间接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用人单位应该端正判断人才的标准,文凭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才能,但现实生活中却因种种原因使静态的文凭与实际能力相差悬殊。学历并不等于能力,更不意味着效率。用人单位应该理性、务实的择才,走出“重学历、轻能力”的思维误区,根据企业的需要,设立合理的工作岗位,量才适用,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的人力资源成本,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