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计划模板(通用1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教学计划模板(通用14篇)
教学计划篇1
一、授课时间:
20某某年6月21日
二、授课学生:
某某班级
三、课时准备:
一课时
四、授课内容:
有表情的弹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五、授课目的任务和要求:
1、正确理解、把握《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创作背景、风格特
点及弹奏中的触键方法。
2、正确表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中细腻、真挚的情感。
3、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用耳朵判断所弹的声音是否达到如歌的地步,是否创造了想要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技术、敏锐的听觉能力。
六、授课重点和难点:
1、切分、附点节奏的准确弹奏。
2、作品中旋律声部及伴奏声部力度的控制。
七、授课过程:
1、学生五级钢琴考级曲目展示(让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学琴程度,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课堂讨论学生弹奏的优缺点(家长、听课教师、学生互相谈论),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
有表情的弹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3、教师范奏乐曲,让学生体会力度在乐曲中的重要作用。
4、节奏训练
(1)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的典型节奏。
(2)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体会到节奏重音在节奏中的作用,听课家长、教师与学生配合进行附点、切分节奏训练。
(家长用脚打出四分音符,学
生用手拍出带重音的附点、切分节奏)
(3)重音在各种节奏中的引申(听课家长、教师与学生配合打出所
学的十种节奏,尤其要打出节奏中的重音)
(4)附点、切分节奏在乐曲中力度的弹奏(学生试弹乐曲中第二、
第三部分左手旋律,教师指导)
5、运用讲授法、示范法、对比法让学生准确感知乐曲中力度的处理
原则
(1)看乐曲背景,掌握乐曲总体情绪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是抒情性的少年叙事歌曲,全曲感情细腻真挚,表现了妈妈(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历经苦难才盼来新社会的内容。
(2)看乐曲中的力度标记(师生共同复习学过的力度记号,学生琴上示范弱、中强、强的力度,教师强调强弱的触键)
(3)无力度标记时乐句的力度处理
按照节奏重音和主旋律的音的走势做出强弱变化(教师以乐曲中的一句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课堂先用手拍出力度变化,再在琴上弹出一句的微小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技术和敏锐的听觉能力。
)(4)典型节奏重音在乐曲中要明显(附点、切分节奏)
(5)双手弹奏中主旋律声音突出些,伴奏声部弱化些,伴奏声部的力度随主旋律力度变化,主旋律强,旋律声部也强,反之亦然。
(学生课堂双手弹奏乐曲第二、三部分)
6、课内练习巩固
学生各练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一部分双手配合
7、课堂测试
两学生合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课家长、教师感受乐曲力度变化,测试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
8、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为例,讲授了一首作品如何弹出来才会打动人,希望大家在课后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每一首乐曲中。
9、布置作业
有表情的背奏《练习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圣诞老人》
教学计划篇2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
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
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
手灵巧地倒水。
7.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
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门的开关。
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
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
1.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
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
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棕色梯。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
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
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工作意见指导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根本,围绕学校“科技特色”这一重点,开展航模社团活动。
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树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二、工作重点:
1、航模普及活动:
(1)、教师培训:教师是上好模型制作课的核心,在本学年中适当安排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工作。
(2)、航模校本教材使用:本组辅导员要合理使用教材,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3)、课程教学:本组辅导员按照教学进度,在学校规定时间切实开展航模校本课,认真备课与组织,充分准备器材,认真教学,合理安排室内与室外课,注意室外课的管理与效果。
(4)、本组活动中,要适当穿插有关知识的介绍与当前前沿信息的传播,使学生不但动手动脑,也有知识的消化吸收。
2、航模提高队的训练、比赛:
(1)、在普及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竞赛队”训练。
(2)、航模专业队训练:校航模队员在每周四早晨训练。
(3)、航模各类竞赛的辅导鼓励优秀辅导员担任。
三、活动内容:
一:橡筋动力飞机
二:四驱动力赛车
三:轮船模型
四:火箭
五:考察评价小结
注:1、如有赛事,则当月为该项目训练月
教学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
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
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教材分析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诵读》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
校实际,自行开发的校本课程,其内容包括《弟子规》、《百家姓》全文,《千字文》、《中华成语千句文》精选和《笠翁对韵》、《古诗词名句诵读》。
《弟子规》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是中华文化精髓,倡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
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
将常见的姓氏
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是中国古代幼儿
的启蒙读物。
以上内容适合三年级孩子认知规律和阅读发展,不仅能弘扬传统文化,还能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具体做法
1、向学生以及家长积极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为学生的阅读提供良好
的读书环境。
2、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通过诵读、理解、观看视频或表演等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规定的内容《弟子规》、《百家姓》。
3、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引导
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精髓。
4、家校结合,让学生每周将诵读内容背诵给父母听,与家长交流孩
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按《弟子规》倡导的去做,将诵读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
教学计划篇5
静物
一:简单几何形体训练(方体、圆球、柱体)
目的:通视原理的认识与应用
二:组合几何形体训练
目的:明暗五调子的应用,对分面、结构交界线、明暗交界线的理解。
三:静物素描训练
1、构图训练:
如何构图、饱满,构图要见空间
目的:了解构图规律,认识美的构图法则
2、造型训练:
目的:锻炼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对形的把握能力
3、结构训练
结构认识与表现:边缘线、转折线、结构线、辅助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等等
目的:运用结构、空间朝向来表现体积,避免依赖明暗、停留表面认识。
4、明暗素描训练(明暗、光影、质感)
目的:对光影的捕捉、材质的表现、光感、质感的表现,黑白灰的对比,整体气氛的塑造与统一
5、默写与半默写训练
目的:训练考生的对物体的想象与记忆能力,通过默写来提高的写生能力,在默写考试中能自由应对。
四:考试针对训练
历届考题训练、偏门考题训练、考题预测训练。
(强对比、强光影、强结构、强造型、强构图)
真人
十:真人头像训练
1、构图训练(头部、脖子、肩膀三大关系)
2、人像结构框架训练
目的:对头部的构造空间骨架的理解
3、真人五官结构或明暗局部训练
目的:进一步深入理解局部构造、并能够表现
4、头发的表现训练
目的:头发与头骨的关系,头发的概括与表现
5、脖子的结构理解与表现
目的:脖子的通视关系、衣领与脖子肩膀的关系和表现。
6、全面头像素描训练(造型、特征、结构、整体感的综合训练。
)
7、半身带手训练
8、全身素描训练
9:默写训练(半默写与全默写)
目的:训练考生的对物体的想象与记忆能力,通过默写来提高的写生
能力,在默写考试中能自由应对。
10:模拟针对训练(写生与默写)
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教学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
积极参与课程,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
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的是七年级三个班的历史,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
历史是
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
但学习自觉性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学生对历史认识不够,
认为历史只是副科而不够重视;二是部分学生求知欲强,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三是部分学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
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
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
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和发展,共21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
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认真细心备课,耐心辅导。
充分利
用各种教学资源,突出第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以便学生
系统掌握;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延伸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通过
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教学计划篇7
一、班级情景分析:
一(5)班现有的学生50人,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
有必须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本事;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
具有必须的探究交流意识和基本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的学生在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已达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必须兴趣,能较积极主动参与
学习活动。
异常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资料比较感兴趣。
虽然
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不是十分梦想,但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参与学
习的兴趣等方面能够确定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中
充分体现出来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所以,本学期要继续使已基本构成的
兴趣坚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积极性,进一步抓好基础知识。
同时,本学
期重点是培养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从自主
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
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这册教材的重点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的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
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的学生初步理解数位概念,学会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
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所以,应
当让的学生掌握好。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
解决问题的资料,让的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
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的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
同样,除了认数
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
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
有了这些资料的学习,不仅仅使的学生的数学学习
丰富多彩,构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并且有利于的学生了解数学
的实际应用,培养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掌握算理和算法,培养的学
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的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
会有条理地表达自我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课前备课必须对的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本事不一样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的学生的计算本事。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5、鼓励和尊重的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的学生的创新本事。
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的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的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1、认识图形(二)(3课时)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2课时
3、分类与整理(3课时)
4、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5、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3)解决问题……1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7、找规律(4课时)
8、总复习(4课时)
教学计划篇8
一、班情分析
学生进入初中后,其认知水平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
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并结合日常生活,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
地理学知识。
同时,对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也有所了解,学
习兴趣和未知欲望显得非常浓厚。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任务。
通过本期地理课教学,培养学生观察
能力、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
与技巧。
通过地理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能力。
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概况和基本的地理常识,
全面认识地球,掌握经纬网知识,学会辨别方向等。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介绍地理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本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通过
本章的教学,学生可以对国家、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入、更完整地认识,从
而通过现象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理解合作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方向,为做一个“世界中的中国人”奠定基础。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
难点。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
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
图的能力。
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认识。
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和地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好课
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
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
而更好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
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课时安排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课时计划,如有实际情况再加以改变。
教学计划篇9
一、学期教学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