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作业

合集下载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试 答
提示: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5.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试 答
提示: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 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 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 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 图片中的文字为何种字体?秦汉瓦当具有怎样的史学 价值?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 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 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史料三反映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什么
四 及群生也。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思考 4 试 答
史料解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 守意识。
史料四反映出儒学什么功能?
归纳总结 辩证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 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 护中央集权, 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 应当 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解析
汉武帝的推恩令实质上是削弱王国,加强中央
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也是通过思想统一以 维护政治统一,故选 B 项。
通史综合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 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 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 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 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 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 2 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第2单元 2 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23
【史论归纳】 董仲舒新儒学产生的影响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对汉代政治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 对民族精神
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
10
3.绘画 (1)概况: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2)代表:《夫妇宴饮图》。 4.书法 (1)小篆:创始于秦国。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2)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9
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殷商时期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 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术, 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14
【构图解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核心观点:(1)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2)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 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15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考点归纳整理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考点归纳整理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秦汉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秦汉时期的政治: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郡县制、汉武帝的集权措施2、秦汉时期的经济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秦始皇复习建议秦汉时期的政治。

一般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考查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基本特点。

复习时要注意把握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一般高考会考查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措施。

秦汉时期的思想,注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我们要将其放在整个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进行掌握。

知识清单秦朝两汉时间秦朝(公元①年~公元前207年)西汉(公元前202~9年)东汉(25~220年)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②制、③制、④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与加强(⑥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政和战乱又严重破坏经济通过统治者对政策的调整(⑦),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丝绸之路开辟文化通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⑤,加强了思想控制经过董仲舒的发展,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⑧思想参考答案:1、①前221,②皇帝,③三公九卿,④郡县,⑤焚书坑儒,⑥推恩,⑦休养生息,⑧正统。

考点聚焦考点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至高无上的皇帝制秦王嬴政将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由皇帝控制。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诸卿;以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监察百官;又设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54张)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54张)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命题点一 儒学官方化的确立——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实证——董仲舒的新儒学 史料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探究】 依据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 思想特征。 【解读】 省略号前后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大一统”思想提出 的原因及思想统一后的效果。 【提示】 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探究】 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表中体现的中国科技 特点及原因。 【解读】 史料为后世对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统计表,解读表 格中类别及数量,可知中国科技分布的主要领域是在与农业生 产有关的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提示】 特点: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 医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 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了发展。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 验。 (3)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4)科技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 学等领域。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
2.措施 (1)政治上:重用儒生。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 职务。 (2)思想上: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__天__人__感__应__”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3)教育上:设置_太__学__,培养政治人才,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 制度化。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2单元 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2单元 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2019/8/2019/8/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讲课内容——对实际材料的讲解课可能需要做大量的笔记。 最讲授的主题是否熟悉——越不熟悉的学科,笔记就越需要完整。 所讲授的知识材料在教科书或别的书刊上是否能够很容易看到——如果很难从别的来源得到这些知识,那么就必须做完整的笔记。 有的同学一味追求课堂笔记做得“漂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常常为看不清黑板上一个字或一句话,不断向四周同学询问。特意把笔记做得很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包括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楚汉战争时期(公元前206—前202 年)、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东汉(公元25—220年)等几个阶段,是我国的 “大一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秦汉时期实现了“大一统”,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局基 本稳定;秦朝建立了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期得以巩固;皇权与 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斗争由此开始。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高效作业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时期 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高效作业

第2讲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滨州调研)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解析:选D。

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了道家的“黄老之术”,即“无为而治”的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的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项正确。

2.(2020·某某省长郡中学调研)汉初,陆贾告诫X邦,守天下与夺天下不同,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在《新语·本行》中,还提出了“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

据此可知,陆贾( )A.告诫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B.反对汉初黄老思想的治国方略C.阐述了社会教化的必要性D.治国理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解析:选D。

材料强调了“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的观点,未体现汲取秦亡教训,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陆贾反对黄老之学,故B项错误;材料意在强调守天下应“文武并用”“道德为上”,与社会教化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文武并用,长久之术”“治以道德为上”,说明陆贾的思想深受儒学“为政以德”理念影响,故D项正确。

3.(2020·某某省长郡中学月考)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D.主X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解析:选D。

董仲舒的话语的意思是:百姓没有从上天接收到实现善的本性,退一步从天子那里接受实现本性的教化。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 专题二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通史版 专题二第2讲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作业.doc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衡水金卷)“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

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说明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之前已经存在,故D项正确;材料未说明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A项错误;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是与汉代社会初期的社会状况有关,不是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史记》有记载,并不是受司马迁的影响,故C项错误。

2.(2019·宜宾诊断)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解析:选A。

题干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化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

3.(2019·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B.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C.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D.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解析:选A。

据材料“《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可知,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故A项正确。

4.(2019·苏州、无锡等四市调研)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

(通史版通用)新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 【导学号:61600008】A.国家管理制度化B.从人治到法治C.礼仪与政治分离D.为民主政治奠基A[根据材料“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可知,秦朝用官僚政治取代原来的贵族政治,这种制度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之上,通过法律等手段使国家的管理趋向制度化,故A项正确;从宗周时代到大秦帝国时代都实行人治,故B项错误;在管理国家时,秦朝注重礼法并用,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专制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本框架,故D项错误。

]2.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谧法被追封为庄襄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

秦始皇此举意在( )A.维护皇权尊严B.弘扬三纲五常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A[根据题目中“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得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是皇权至上,而秦始皇此举之意正是维护皇权尊严,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三纲五常的提出是在西汉由董仲舒提出,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与周代分封制相对应的是郡县制,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A.导致秦短命而亡B.有利于君主专制C.不利于巩固政权D.更有利于百姓D[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导致秦短命而亡的是其暴政,故A 项错误;郡县制是有利于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由材料“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可知,郡县制也可能不利于巩固政权,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即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更有利于百姓,故D项正确。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秦汉思想文化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秦汉思想文化

发挥“仁政”, 主张限田,轻徭 薄赋
材料五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 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 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他 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 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 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 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 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 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他大力提倡孝 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 料中说的是贫富程度与治国难易的关系,但材料中 没有强调怎么达到贫富有度,B、C、D三项都是 在强调怎么达到这个度,扩大了材料的信息。所以 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4.(2014·江苏单科·1)在对天、君、民关系 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 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对董仲舒思想的态度和 表现是什么,对以后的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态度:认可采纳。 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启用儒学之士;创建太学; 等等。
教育+选官
政治管理人才 中央官学—— 太学 ……
地方官学——郡国学……
做官
汉代 学校 系统
官学
察举制
私学
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 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汉代察举所有的科 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一、千古一劫:“焚书坑儒”的批判 探究一:汉代以来人们是如何看待“焚书坑儒”的? 探究二:秦往汉来,汉初治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实施的效果 和结果如何?

备考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秦汉思想文化(解析版)-文档资料

备考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秦汉思想文化(解析版)-文档资料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1.(2019云南省昆明市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遭到排斥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哲学【答案】B【解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材料认为,秦汉以后儒学吸收其它学说的精要,加以融合,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

“此非各家尽被排斥”,表明儒学并非完全排斥异己,故A项错误;秦汉以后,儒学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得到丰富和更新,故B项正确;佛教在西汉末年才传入,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代儒学融合其它学说,而不是其主流地位的确立,故D项错误。

2.(2019·湖北武汉模拟)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C【解析】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C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3.(2019·湖北武汉模拟)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言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B.“独尊儒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家思想专制原则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木”特色D.法家学说被蓝仲舒全面吸收【答案】B【解析】董仲舒新儒学。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后作业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江苏丹阳高三期中)下面是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出西汉()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 D解析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农民生活比较困难,D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男耕女织,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仅是生活成本,C项错误。

2.(2019·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月考)汉代赵过发明了代田法。

先在田上挖深宽皆为一尺的甽(沟),甽旁堆土成高广各一尺的垄,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幼苗出土后,除草时再把苗旁的垄土逐次锄下,培植苗根。

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

由此可知,这种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B.广种薄收C.休耕轮作D.少种多收答案 C解析据材料“代田法……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代田法利用沟和垄进行轮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材料强调的是代田法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广种薄收、少种多收的特点,故B、D 两项错误。

3.(2019·安徽六安市一中高三返校考)下表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情况由此可以推知()A.西南农业普遍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领先全国答案 C解析通过材料可知,东汉末年铁器已在西南地区使用,故C项正确。

仅仅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A项错误;仅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铁器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生产工具这一结论,故B项错误;表中内容看不出西南地区冶炼技术水平领先全国,故D项错误。

4.(2019·重庆一中月考)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产地较远,据此可知,汉代() 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开始出现B.民间工商业迅速发展C.官营手工业中出现商品生产D.墓葬等级差别已消失答案 C解析材料中“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说明是官营手工业,“平民墓葬”则体现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故C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二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练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二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练习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考点角度题号秦汉时期的经济汉代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 1 汉代铁业官营的影响 2 汉代田庄经济的发展 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董仲舒“大一统”思想 4 东汉政府社会控制范围的扩大 5 秦汉时期汉字字体演变的意义 6 综合7一、选择题1.(2018·山西太原月考)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

这说明汉代( )A.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B.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C.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D.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向解析:C 跨区域长途贩运发展较快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民间手工业,故B 项错误;平民墓葬中出土的漆、陶器上有“市”“亭”等戳记,表明市场上出售的产品部分出自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作坊和商业机构,说明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故C项正确;贵族和平民在汉代不可能破除身份等级,故D项错误。

2.(2018·福建厦门模拟)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解析:D 汉武帝时期实行铁业官营政策后,大大促进了冶炼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优质铁制兵器的发展,最终取代了青铜兵器,选D项。

A项中“铸币铜料紧缺”与史实不符,排除;铁农具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故B项表述不当,排除;火药在唐末才开始应用于军事,故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3.(2017·湖南十校调研)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

”这反映了当时豪强地主经济( )A.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解析:B 《后汉书》只是描述了东汉时庄园经济的存在,没有说明其在社会中所占的份额,故A项错误;通过“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二课时2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 名师公开课精品课件(31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二课时2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 名师公开课精品课件(31张)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人感应”和“ 君权神授 ”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2. 综合上述史料,分析说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发
展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提示:(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符合
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 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2.书法艺术
①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 书写为形式。 (1)主要特点②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 意境 ,具有特殊 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 的 审美价值 。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2)发展演变
字 体 时 间 特 点
甲骨文、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纸的发明
①西汉早期发明书写用纸。 (1)概述 改进造纸术,独创“蔡侯纸”。 ②东汉 蔡伦
①在四大发明中, 纸的发明 影响最为久远。 (2)意义②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③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2.手工业
①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 (1)经营 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 形态②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代起, 政府 垄断 煮盐、冶铁等行业。
①纺织业:汉代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 (2)主要 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 丝国 ”。 成就②冶铁业: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 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水排 。

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二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作业).doc

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二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作业).doc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广东广州市综测一)汉初刘邦以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将其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还规定只要老百姓能说齐地方语言的,都属于齐国。

当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

这些现象促使( )A.齐地方文化传播B.“独尊儒术”实行C.城市经济繁荣发展D.地方与中央矛盾缓和解析据题干材料“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又封儿子刘肥为齐王”、“时人称楚人‘沐猴而冠’,称齐人为‘齐虏’”,地方名归而实不至,强调加强中央的权威,故选B项。

答案 B2.(2018·山东日照模拟)董仲舒说:“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强调“君权神授”的正当性B.教化民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C.论证“天人感应”的合理性D.主张天子显德以示民的重要性解析董仲舒话语的意思是“百姓从上天接受到没有实现善的本性,退一步从天子那里接受实现本性的教化。

天子秉承上天的意思,以成就百姓善的本性为己任”,强调“善”受之于天,王秉承天意,以成就百姓善的本性为己任,故选D 项。

答案 D3.(2018·四川南充适考三)在汉代儒者看来,春秋战国以来的社会政治变迁严重破坏了三代以来延续已久的“天命有德”的政权合法性理论,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确立了基本的礼制。

这种“礼制”( )A.突出天命的神圣性和绝对性B.以道德教化来稳定统治秩序C.为专制集权提供了理论基础D.儒家天命思想学说开始确立解析据题干汉武帝继承了儒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理念,在董仲舒的建议下,形成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通过确立基本的礼制模式以道德教化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故选B项。

答案 B4.(2018·山东德州期末)董仲舒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

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衡水金卷)“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

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说明汉初实行的“黄老之学”之前已经存在,故D项正确;材料未说明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A项错误;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是与汉代社会初期的社会状况有关,不是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是《史记》有记载,并不是受司马迁的影响,故C项错误。

2.(2019·宜宾诊断)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解析:选A。

题干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化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

3.(2019·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董仲舒曾说:“《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

”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B.说明等级礼仪的重要性C.宣传儒学的独尊地位D.阐述君主专制需要神学解析:选A。

据材料“《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典礼),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可知,董仲舒此言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尊天地而贵君权,故A项正确。

4.(2019·苏州、无锡等四市调研)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解析:选A。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将儒家的“德治”思想提升到天意的高度,反映出对君主暴政制约的“民本”思想,故A项正确。

5.(2019·郑州模拟)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

这说明()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解析:选B。

材料所给时间为两汉和魏晋,根据史实可知儒学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根据材料可知儒学的经典著作和尊卑原则影响了法律的实施,故B项正确。

6.(2019·蚌埠质检)“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

正式的“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

这主要是因为,汉代()A.皇帝善于检讨反省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C.君相矛盾趋于尖锐D.封建迷信思想泛滥解析:选B。

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天人感应思想一定程度上对皇帝作为有制衡作用,“罪己诏”就是一种体现,故选B项;“罪己诏”不能作为汉代所有皇帝善于检讨反思的依据,故A项错误;汉代通过设中朝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C项错误;“罪己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迷信思想在汉代的传播,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7.(2019·广州调研)在考古发现的汉代官吏墓葬中,陪葬品除《秦律》等大量律令外,还经常伴有一些用来预言凶吉、卜定疑难的简册,如《日书》等。

这反映了当时() A.沿用了秦代的基本政治制度B.治国思想发生根本改变C.儒学融合了法家、阴阳家思想D.社会生活受神秘主义影响解析:选D。

《日书》是古人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书目,结合材料中“预言凶吉、卜定疑难”,可知汉代社会受神秘主义影响,故D项正确。

8.(2019·北京海淀区期中)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诗》《书》《论语》等七部经典。

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B.我国古代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解析:选C。

熹平石经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说明统治者为了推行儒学,加强思想统一和文化专制,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故C项正确。

9.(2019·怀化期末)河南大学李振宏用数据库方法对西汉、东汉时期各10部名著的关键词出现次数进行了数据分析(如下表,单位:次)。

由此可知两汉强调()C.以孝治国D.外儒内法解析:选D。

据材料表格可知,“仁”“义”“礼”“信”“法”“孝”出现次数较多,符合新儒学强调礼法并施的特点,故选D项;礼乐文明未涉及“法”的思想,故A项错误;以法治国未能体现出儒家仁、义、礼等思想,故B项错误;以孝治国未能体现出法家法治思想,故C项错误。

10.(2019·潍坊模拟)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年、265年、310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

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49年的木简。

由此推知()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解析:选A。

根据“在新疆罗布泊汉烽隧遗址首次发现一片麻纸”和“公元前49年”可判断西汉时期纸已传到西域,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造纸技术的发明地,故B项错误;仅新疆一地纸的出土情况,不能说明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整个新疆的纸的使用情况,因此不能说明普遍使用麻纸,故D项错误。

11.(2019·德州期末)《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

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A.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B.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C.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D.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解析:选C。

根据材料“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可知,政治、经济、军事占星占总数三分之二,表明当时的天文学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故C项正确。

12.(2019·天津河东区模拟)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

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

”由此可知()A.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B.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C.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D.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解析:选C。

根据材料“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得出学者认为蜀锦在东汉末才出名,但是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中就有对蜀锦闻名天下的描述,说明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证实历史事实的某种依据,即文学作品蕴含了历史信息,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梁惠王》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

地事天也,尤下之事上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新哲学的创立者必须建立一套包含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的体系,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

这个新哲学叫作程朱理学。

——张君励《新儒家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孟子对于“忠君”的看法。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思想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何种政治需要?(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所述理学在“宇宙论”“伦理学”和“知识论”上的理论分别是什么?分析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解析:(1)据材料一从君主与臣子的相互的责任方面分析;(2)变化根据材料一结合董仲舒宣扬的“君权神授”分析,这主要是适应了当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3)第一问,据材料“以宇宙论解释宇宙的诞生,以伦理学讨论整个人类问题以及确立人生行事的价值,以知识论确定实然和应然知识的基础”结合程朱理学的措施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程朱理学的影响回答即可。

答案:(1)看法:臣子应当忠于君主;臣子有权反抗独夫民贼。

(2)变化:神化君权,强化忠君思想。

需要:西汉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要求。

(3)宇宙论:理是宇宙的本原;伦理学:三纲五常;知识论:格物致知、先知后行。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压抑人性、扼杀自然欲求。

(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14.(2019·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

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

“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

“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

《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做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

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

“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官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所述历史现象的认识。

(要求:准确概括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根据题意,准确概括历史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