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合集下载

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预防学卫生学案例及解析

实习一环境砷污染案例分析【实验目的】根据提供的实际调查资料,熟悉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暴露-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步步深入,能根据调查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

【实验原理】环境流行病学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是人群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是剂量与效应依存性的重要依据,是对暴露剂量和所产生的效应之间的一种定量描述,可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法规及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资料】某市为一南北走向盲状峡谷小盆地,人口12万,市区西北侧有一锡冶炼厂。

常年风向频率以南风为主,下风侧有二个居民区,约13个居民点,该厂以生产精锡为主,主要污染物有铅、砷和氟等。

该厂每年排入环境中的砷大约9.5吨,砷排出量占投入量19%如以污染面积3诟计算,环境中砷负荷约3.18吨/km2/年。

据当地卫生部门资料介绍,该市曾数次发生急性、亚急性人畜砷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试问:1.为了解该市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2•如何选择调查点?3.如果经过调查得到下文资料,你应该如何评价该地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实验方法】1.环境砷暴露状况的调查1.1环境中砷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采集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分别测定其中砷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1,试问该市是否存在明显的环境砷污染?若有,其污染的途径可能是什么?答:是的,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

途径:可能是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的耕作层。

通过表1和续表1的数据来看,在大气、地表水、土壤耕作层的砷含量,污染区A、B 都远远大于对照区,至于室内空气、地表水、土壤深层、砷含量、污染区A、B和对照区差别都不大,尤其是地下水和土壤深层,说明污染区的砷污染并非来自土壤深层或大自然本身,而是来自表层的、人为的排放因素表1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中砷的含量大气(卩g/m3)室内空气(卩g/m3)调查区日均浓日均超标年均浓度厨房卧室度范围率(%秋秋冬污染区A0.1~6.830.0 2.3 3.0 2.7 1.2污染区B0.0~8.020.0 1.2 2.0 1.00.9对照区0.0~1.00.00.20.00.00.0续表1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砷含量调查区水源水(mg/L)地下水(mg/L)土壤(卩g/g)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污染区A50.5321.330.0030.002221.480.70污染区B52.3725.400.0030.002238.095.19对照区0.070.030.0050.00226.485.431.2居民砷摄人量的调查结果在距污染源不同距离的5个居民点和对照区,随机抽取10户作为砷摄入量调查对象,以户为单位逐日连续调查5天,调查其空气、水及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同时采集各种食物、水及空气等样品,分别测定其砷的含量,计算不同途径每个标准人每天平均砷摄入量(见表2)。

卫生学职业病案例分析——李益锋

卫生学职业病案例分析——李益锋

卫生学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职业中毒案例分析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 目的要求;1、 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2、 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价的方法;3、 掌握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案例一】 患者赵xx ,男性,42岁,今年来常感全身乏力、关节酸痛、右上肢发麻、食欲减退、腹部隐痛。

因数日未解大便,并出现腹绞痛,收治入院。

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1℃,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心电图、X 线胸片均未见改变。

【问题讨论1】1、 上述资料中,你认为患者的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入院日期;现在及过去职业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既病史;血铅、尿铅测定结果;2、 当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铅中毒;胃溃疡、癌瘤、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急性肠溃疡、局部肠炎、腹膜炎3、 可以引起腹绞痛的生产性毒物是什么?哪些行业可接触该毒物?铅(铅矿的开采及冶炼、熔铅专业、铅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生活性接触)、汞(汞矿开采及冶炼、仪器仪表和电器器材的制造与维修、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以及贵重金属加工作业、颜料工业、生活性接触)、二氯乙烷(化学合成、纺织、石油、电子、植物油提取等行业)、有机磷农药(农药生产车间,施用农民)、百草枯(除草工人,生产车间)进一步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患者在某私人铅酸蓄电池厂工作12年,每天工作10小时。

疑为慢性铅中毒。

【问题讨论2】4、 慢性铅中毒患者可能出现哪些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对血液系统的危害。

(1) 神经系统:中毒性类神经征是铅中毒的早期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乏力、肌肉与关节的酸痛、失眠和食欲缺乏等。

卫生学案例分析

卫生学案例分析

卫生学案例分析【篇一:卫生学案例分析】历年案例【200204】 1.一个五岁孩子,其身高103 厘米,体重28公斤。

试分析阐述:(1)用粗略评价方法估算,该儿童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2)根据该儿童的发育现状,你有哪些教育建议? 2.案例:某园中班发生一例甲型肝炎病人,该园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1)将病儿进行隔离,时间为30 (2)对病儿使用过的玩具、食具进行消毒。

(3)对该中班儿童进行医学观察。

请分析以下问题: (1)该园采取的措施哪些是恰当的?哪些不够明确?(2)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200304】47.某幼儿入睡不久,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叫他则不予理睬。

醒后完全遗忘。

试回答:(1)该小儿发生了哪一种睡眼障碍?(2)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3)应怎样预防?【200404】 47.某一3 岁男孩其体重为11 公斤,身高为92 厘米。

问:(1)用粗略的评价方法(按公式推算)评价该儿的身高、体重指标是否正常?(2)影响其体格发育的因素可能有哪些?【200504】 47.某幼儿园准备盖一座新的教学楼,设计的建筑方案如下:为了增加生活用房的面积,走廊净宽度小于生活用房,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设有台阶。

楼梯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为0.9 米,栏杆垂直线之间的净距小于0.11 米。

疏散通道中使用了弹簧门。

请指出这样的设计哪些方面符合要求,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以及应如何加以改进。

【200507】 38.丽丽是一个爱哭闹的女孩子,试问如何用消退法来减少她的哭闹。

【200604】 47.根据幼儿膳食安排原则和制定膳食计划的要求对幼儿一周食谱(如题47 表)进行分析:在所选食物、食物相互搭配和烹调方法等方面哪些符合要求?哪些尚需改进?题47 幼儿一周食谱表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米饭米饭水饺菜饭米饭绿豆芽红烧排骨(猪肉、白菜、胡萝卜、虾皮)(青菜、花生米、香肠丁)肝末烩豆腐炒肉丝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素炒芹菜青菜汤紫菜虾皮汤海带冬瓜骨头汤【200607】 47.某一新生儿依次出现以下症状:(1)体温低于36,呼吸困难,哭声微弱,皮肤发凉;(2)皮肤变硬,由大腿外侧延及臀部、躯干、上肢及面颊;(3)呼吸困难。

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发展 ——改善环境 ——杀虫灭菌 ——预防接种 ——卫生法规
特征:群体疾病防治
20世纪
工业、社会发展-环境变化 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原变化:除生物性
——化学性 ——物理性 ——社会环境 *疾病谱变化 *医学模式变化: 生物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健康观变化: 一维健康观 三维健康观 四维健康观 全面健康观 特征:综合预防对策与措施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
食物营养
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需要 不断从食物中获得营养以保持人体与外界 环境的能量和物质代谢的平衡,从而维持 人体的健康。
预防营养性疾病;
食物安全
食物中的健康有害成分,如病原体、生物 毒素、食物变质、毒物污染等,同样可以 发生食源性疾病。
4、社会、心理、行为与健康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全面健康观 社会、心理、行为-健康的影响
8、预防医学的方法学研究
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 实验方法 社会学研究方法 行为干预方法
四、预防医学的核心
健康的群体观念: 内涵----群体健康是基础 从群体中去发现问题、规律、特点 制定对策措施更重要是针对群体
预防第一的观念 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
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
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即消除或减低 发病影响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的频 率;比如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中, 减少环境污染、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等;在传染病的预防中采取的免 疫接种、环境(或疫源地)消毒等。
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基础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环境卫生学
儿童少年卫生学
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传染病学(中级312)专业实践能力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传染病学(中级312)专业实践能力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传染病学(中级312)专业实践能力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案例分析题(总25大题,75小题,共100分)第一题【临床案例】患者李某,男,45岁,农民,因持续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入院治疗。

患者自述近两周内曾有野外劳作经历,期间可能接触过疫水。

查体发现,体温39.5℃,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10/70mmHg。

肝脾轻度肿大,无明显黄疸。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初步诊断为血吸虫病。

为进一步确诊及制定治疗方案,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下列哪项是最有可能的病原体?A. 血吸虫B. 钩端螺旋体C. 登革热病毒D. 伤寒杆菌2、对于该患者的诊断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A. 血常规B. 肝功能检测C. 粪便涂片查找虫卵D. 血清抗体检测3、如果上述诊断成立,首选的治疗方法是?A. 抗生素治疗B. 抗病毒治疗C. 抗真菌治疗D. 吡喹酮口服治疗答案:1、正确答案是 A. 血吸虫。

2、正确答案是 C. 粪便涂片查找虫卵。

3、正确答案是 D. 吡喹酮口服治疗。

第二题患者,男性,45岁,因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5天入院。

患者5天前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伴有咳嗽、乏力、肌肉酸痛,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发病前有外出旅游史,去过东南亚地区。

查体:体温38.2℃,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神志清楚,精神差。

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血沉70mm/h;肝功能正常;病原学检查:实时荧光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核酸阳性。

请根据以上病例,回答以下问题:1、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A、普通感冒B、流行性感冒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D、细菌性肺炎答案:C2、针对该患者,以下哪项治疗措施是不恰当的?A、隔离治疗B、抗病毒治疗C、抗生素治疗D、支持治疗答案:C3、以下哪项措施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关键?A、戴口罩B、勤洗手C、保持社交距离D、以上都是答案:D 第三题【病例材料】患者,男,45岁,因持续性高热伴乏力、干咳一周入院。

《卫生学》(第8版)教案之-矽肺

《卫生学》(第8版)教案之-矽肺

100%
临床表现与诊断
分析该矿工矽肺的临床表现,如 咳嗽、气短等,以及诊断依据和 标准。
80%
治疗与预防
讨论矽肺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 疗、肺灌洗等,以及预防矽肺的 措施和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目的
增强学生对矽肺的认识和理解
01
通过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矽肺的发
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职业卫生意识的提高,矽肺的发 病率已有所下降,但仍需加强预防措施。
02
矽肺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
01
02
03
04
咳嗽
早期矽肺患者常出现咳嗽症状 ,尤其在早晨或接触过敏原时 。
气短
活动后气短是矽肺的典型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静息时也可 能出现气短。
胸痛
胸痛可表现为隐痛或针刺样疼 痛,通常在劳累或活动后加重 。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功能训练、运动疗法等,有助 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
预防措施与建议
控制粉尘暴露
加强粉尘控制,减少工作场所 的粉尘暴露,是预防矽肺的关
键措施。
定期检查
对于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应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 矽肺病变。
个体防护
工人应佩戴防尘口罩、手套等 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粉尘的吸 入。
跨学科合作
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共同开展矽肺相关的基础 和应用研究,促进科研成 果的转化和应用。
学术会议和研讨会
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 会,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 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 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预防和治疗手段研究
针对矽肺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进 行深入研究,包括药物干预、 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方面的 探索。

传染病及预防教学实践(3篇)

传染病及预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传染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挑战。

有效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季节性等特点。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呼吸道传播:病原体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传播,如流感、肺结核等。

2. 消化道传播:病原体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传播,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等。

3.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乙肝等。

4. 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如艾滋病、乙肝等。

5. 虫媒传播:病原体通过蚊子、蜱虫等吸血昆虫传播,如疟疾、登革热等。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控制传染源: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原体扩散。

2.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防护,如勤洗手、戴口罩、消毒等。

3.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力,如接种疫苗、加强体育锻炼等。

四、传染病及预防教学实践在传染病及预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教学:系统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分类、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案例分析、模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传染病的传播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健康教育: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一份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案例:流感防治教学实践1. 理论教学:讲解流感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

2. 实践教学:- 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流感病毒样本,了解病毒的基本形态。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内容:包括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流行病学、环境卫生、营养与健康、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预防与控制、职业病预防与控制、伤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能力。

4.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实践能力,能够运用预防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预防医学职业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安排4课时。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践表现等,占总成绩的4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节:流行病学基础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基本概念流行病学方法流行病学案例分析2. 第七章节:环境卫生学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基本概念环境卫生学评价方法环境卫生学案例分析3. 第八章节:营养与健康营养学基本概念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营养评价与干预营养与健康案例分析4. 第九章节: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策略传染病案例分析5. 第十章节: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慢性病案例分析七、教学方法1. 第六章节: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卫生学案例

卫生学案例

风景回收各工序的余热,冬季用于取暖、夏季用于制冷动力。 风景回收各工序的余热,冬季用于取暖、夏季用于制冷动力。 回收各工序的余热 把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用来发电, 把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用来发电,发电量已达到自用 40%;水闭路循环达到94%,渣滓利用率达到了9 钢对“三废”开发。每年创造5000多万元的直接效益 多万元的直接效益! 钢对“三废”开发。每年创造5000多万元的直接效益! 如今的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十里钢城天蓝、山青、 如今的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十里钢城天蓝、山青、 水秀,处处鲜花盛开,芳草如茵,绿树成行, 水秀,处处鲜花盛开,芳草如茵,绿树成行,水青鱼 如果不是高高的炼钢炉和隆隆的机器轰鸣声, 跃,如果不是高高的炼钢炉和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根本 看不出这里是钢铁重工业区,完全是生态花园的摸样。 看不出这里是钢铁重工业区,完全是生态花园的摸样。 济钢的循环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济钢的循环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问题 1.如何治理工业“三废”? 1.如何治理工业 三废” 如何治理工业“ 2.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有那些? 2.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有那些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有那些?
案例3 案例3 时至1952年 时至1952年,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英国首都伦 敦仍用煤发电,距市中心不远有许多工厂, 敦仍用煤发电,距市中心不远有许多工厂,居民家 庭用煤取暖, 庭用煤取暖,蒸汽机车拖着列车穿梭于伦敦和各大 城市之间,对卡车和小汽车尾气污染也不加控制。 城市之间,对卡车和小汽车尾气污染也不加控制。 1952年12月 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 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 气温在之间,连续几日无风,空气静止, 气温在-3℃~4℃之间,连续几日无风,空气静止, 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能见度极低, 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能见度极低, 大气呈逆温状态。当时正是冬季,城市大量燃煤, 大气呈逆温状态。当时正是冬季,城市大量燃煤,排 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 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 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 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空

2020卫生事业单位联考E类预防学案例分析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67)

2020卫生事业单位联考E类预防学案例分析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67)

2020卫生事业单位联考E类预防学案例分析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67)1、王女士一家今年喜添千金,医生要求刚满八个月龄的女儿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社区医生为王女士的女儿皮下注射0.2ml的该疾病的减毒活疫苗,并观察30分钟未见异常。

叮嘱王女士接种疫苗后需观察有无发热或皮疹等异常反应,若存在上述反应及时就诊。

接种疫苗期间,医生向王女士叮嘱到:“若儿童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口腔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等症状,一定要按时就医。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王女士女儿接种的是何种病的疫苗?(2)该病应该如何预防?2、某医护人员,在给一名艾滋病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时,由于自身保护措施不当,而导致其自身也引起艾滋病的感染。

请问:(3)医院感染的定义是什么,上述事例是否属于医院感染?(4)如何去预防医院感染?3、12月27日16时10分左右,四川某市卫计委、市食药监局相继接到报告,该市应用高级技术技工学校有多名学生出现呕吐症状,疑似食物中毒,陆续送至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

综合病人临床表现、症状体征,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有关部门初步判断该事件为食用未熟透扁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该学校所在区管委会已启动市一般食品安全事件(Ⅳ级)应急响应。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5)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分成几级?在什么情况下响应?(6) 假如你是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如何开展处理?4、4月21日,某污水管道维修处接到某地管道泄露的报告,派维修师傅前去维修。

在污水管道维护中,走在最前面的工人忽然晕倒在地。

工友将其送入医院,经询问,其工友说有闻到明显的臭鸡蛋味。

医生怀疑是某气体中毒。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7) 这有可能是哪种气体引起的中毒,该气体中毒会引起何种临床表现?(8) 如果你在现场遇到中毒工人将如何抢救?常用的解毒剂是什么?(1)【参考答案】王女士女儿接种的是麻疹疫苗。

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案例分析 幼儿园卫生

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案例分析 幼儿园卫生

预防工作是幼儿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从卫生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的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卫生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卫生预防工作对于幼儿园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卫生环境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卫生问题一旦出现,就会造成传染性疾病的蔓延,影响园内所有师生和家长的健康。

加强卫生预防工作,不仅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也是为了维护整个幼儿园集体的身体健康。

二、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1.卫生环境不佳:部分幼儿园存在环境脏乱、卫生死角多、垃圾处理不当等问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2.卫生设施不完善:部分幼儿园的卫生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满足日常的清洁消毒需求,给卫生预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卫生教育不到位:在一些幼儿园中,缺乏对师生的卫生教育,导致师生对于卫生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卫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

4.管理制度欠缺:部分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导致卫生工作的责任不清,监督不到位。

以上种种问题,都影响了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要想改进现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三、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的改进措施1.加强卫生环境整治:对于环境脏乱、死角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全面整治和彻底清理,确保园内环境清洁卫生。

2.更新卫生设施:对于老化严重的卫生设施,应当及时更换更新,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完好,提高卫生设施的使用效率。

3.加强卫生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对卫生预防工作的认识,提高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卫生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对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园卫生预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幼儿园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幼儿园安全《预防传染病》教案反思

幼儿园安全《预防传染病》教案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使其认识到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2.提高幼儿的观察与识别能力,学会辨别常见传染病;3.培养幼儿的自护能力,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4.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符合新教材对幼儿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活动围绕《预防传染病》这一主题展开,整个过程让我有了很多思考和收获。在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传染病问题,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孩子们对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传播途径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区分不同传播途径上有些困难。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运用生动的图示和实例进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在讲解预防措施时,我特别强调了正确洗手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操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加深记忆。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时间分配上还有待优化。有些小组在讨论时显得有些拖沓,导致后面的环节略显紧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最后,今天的课堂氛围整体较好,但仍有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入更多有趣的互动环节,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预防传染病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24年预防秋季腹泻教案课件.

2024年预防秋季腹泻教案课件.

2024年预防秋季腹泻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与生活》教材第五章节,主题为“秋季腹泻的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秋季腹泻的成因、传播途径、常见症状、预防措施及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季腹泻的成因、传播途径和常见症状,提高防范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及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重点:秋季腹泻的成因、传播途径、常见症状及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卫生宣传册。

2. 学具:笔记本、笔、卫生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秋季腹泻患者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秋季腹泻对生活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讲解秋季腹泻的成因、传播途径、常见症状。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秋季腹泻预防措施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预防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秋季腹泻的预防2. 内容:成因:细菌、病毒感染,不良卫生习惯等传播途径:食物、水、空气等常见症状:腹泻、腹痛、发热等预防措施: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锻炼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秋季腹泻的成因及传播途径。

(2)列举三种预防秋季腹泻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1)秋季腹泻的成因主要有细菌、病毒感染,不良卫生习惯等。

传播途径包括食物、水、空气等。

(2)预防方法:①勤洗手:通过清洁双手,减少病原体在手上的残留,降低感染风险。

②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食物中毒。

③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秋季腹泻的预防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培养。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医学绪论

预防医学绪论

营养
垃圾处 理
饮水卫生
卫生服务
生 态 学 模 型
个人的 先天特质
环境的概念
• 环境是相当于某项中心而言的周围。 •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和其他 生物生存的空间,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 外部世界的总和。
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自然环境包括:物理环境 • 化学环境 • 生物环境。 • 社会环境包括:教育环境 • 社会学环境 • 医疗环境 • 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预防医学的观点和基本原则,对不同地区、 不同行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群体及个体, 对病人和健康人,均有指导作用,因而预防医 学具有普遍性。
2. 预防医学以实验和调查为主要研 究方法。
实验——既有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也 有在人群中进行的实验。 调查——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
3. 预防医学措施的超前性和主动性。
预防医学的定义
范畴
工作 对象
• 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 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 失能和夭折。
目的
预防医学的定义
• 应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 社会行为科学等原理和方法 • 分析健康的影响因素 • 有针对性的采取三级预防措施 • 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防治残疾和夭 折的目的。
第一级预防
指针对病因所采取 的预防措施: 个体的措施 环境的措施
第一级预防
针对个体的措施
• 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开展健康教育,注意合 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和方式; • 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 预防遗传性疾病,做好婚前教育和禁止近亲结婚; • 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
预防医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一环境砷污染案例分析【实验目的】根据提供的实际调查资料,熟悉环境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掌握暴露-效应关系的调查与分析,并能根据提供的资料线索步步深入,能根据调查结果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作用。

【实验原理】环境流行病学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是人群暴露剂量的大小与群体中特定效应的出现频率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的存在是剂量与效应依存性的重要依据,是对暴露剂量和所产生的效应之间的一种定量描述,可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法规及进行危险度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资料】某市为一南北走向盲状峡谷小盆地,人口12万,市区西北侧有一锡冶炼厂。

常年风向频率以南风为主,下风侧有二个居民区,约13个居民点,该厂以生产精锡为主,主要污染物有铅、砷和氟等。

该厂每年排入环境中的砷大约9.5吨,砷排出量占投入量19%,如以污染面积3km2计算,环境中砷负荷约3.18吨/km2/年。

据当地卫生部门资料介绍,该市曾数次发生急性、亚急性人畜砷中毒事件,严重影响了该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试问:1.为了解该市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2.如何选择调查点?3.如果经过调查得到下文资料,你应该如何评价该地环境砷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实验方法】1.环境砷暴露状况的调查1.1环境中砷污染现状的调查结果采集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分别测定其中砷的含量,其测定结果见表1,试问该市是否存在明显的环境砷污染?若有,其污染的途径可能是什么?答:是的,存在明显的环境污染。

途径:可能是通过大气、地表水和土壤的耕作层。

通过表1和续表1的数据来看,在大气、地表水、土壤耕作层的砷含量,污染区A、B 都远远大于对照区,至于室内空气、地表水、土壤深层、砷含量、污染区A、B和对照区差别都不大,尤其是地下水和土壤深层,说明污染区的砷污染并非来自土壤深层或大自然本身,而是来自表层的、人为的排放因素。

表1 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中砷的含量调查区大气(μg/m3)室内空气(μg/m3)日均浓度范围日均超标率(%)年均浓度厨房卧室秋秋冬污染区A 0.1~6.8 30.0 2.3 3.0 2.7 1.2 污染区B 0.0~8.0 20.0 1.2 2.0 1.0 0.9 对照区0.0~1.0 0.0 0.2 0.0 0.0 0.0续表1某市污染区和对照区大气、室内空气、水源水、地下水及土壤砷含量调查区水源水(mg/L)地下水(mg/L)土壤(μg/g)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污染区A 50.53 21.33 0.003 0.002 221.4 80.70 污染区B 52.37 25.40 0.003 0.002 238.0 95.19对照区0.07 0.03 0.005 0.002 26.4 85.431.2 居民砷摄人量的调查结果在距污染源不同距离的5个居民点和对照区,随机抽取10户作为砷摄入量调查对象,以户为单位逐日连续调查5天,调查其空气、水及各种食物的平均摄入量,同时采集各种食物、水及空气等样品,分别测定其砷的含量,计算不同途径每个标准人每天平均砷摄入量(见表2)。

请计算居民不同途径砷摄人量对总砷摄人量的贡献率,说明该市环境污染的类型及特点。

答:首先、贡献率=摄入量/总摄入量,所以表中食物、饮水、空气的贡献率计算如表所示。

从计算结果及表中已有的数据来看,两个*P<0.01,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对污染区A来说,食物和空气的贡献率都大于污染区B 和对照区,所以其砷摄入量主要是来自食物和空气。

而对污染区B来说,其砷摄入量则主要侧重于由饮水和空气。

分别从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过量造成污染。

表2 居民砷不同途径摄入量(μg/d·标准人)调查点总摄入量食物饮水空气摄入量贡献率(%)摄入量贡献量(%)摄入量贡献量(%)污染区Aa 526.9** 492.8** 93% 10.0 1% 24.1** 5%B 672.3** 612.3** 91% 45.7 7% 14.3** 2%c 359.5* 346.0 97% 6.3 2% 7.2** 2% 污染区Ba 285.3 259.8 91% 13.9** 5% 11.6** 4%b 392.6 371.9 95% 11.5* 3% 9.2** 2% 对照区262.7 258.4 98% 4.3 2% 0.0 0 *与对照比较p<0.05 **与对照比较p<0.011.3人群生物学砷暴露水平的调查研究者调查了污染区及对照区居民的发砷、尿砷平均水平,测定结果见表3,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何采用中位数?请对表4结果作出相应的解释?答:根据表3的数据,污染区居民发砷、尿砷含量>>对照区,所以污染区居民体内砷含量严重超标。

A、B两地已经收到砷污染。

使用中位数是为了反应资料的集中趋势,因为中位数可用于描述任何分布类型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

人体内砷含量的分布,并非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且资料开口(即属偏态分布)所以不能用平均数,只能用中位数。

从表4来看,U=1.78,P>0.05,使用统计学方法U检验,得P>0.05,尚不能排除吸烟是否为砷污染的暴露因素,不能断然的说吸烟一定导致发砷含量增高。

表3 调查区居民发砷、尿砷测定值发砷(μg/g)尿砷(μg/g)调查人数范围中位数调查人数范围中位数污染区A850 0.00~160.35 13.40** 804 0.07~1.65 0.12** 污染区B346 1.18~113.59 7.76** 586 0.01~0.60 0.13** 对照区351 0.00~18.00 0.98 348 0.00~0.27 0.05 **与对照比较p<0.01表4 污染区居民吸烟对发砷含量影响暴露指标调查人数发砷超常数发砷超常率p吸烟174 120 68.97 u=1.78不吸烟563 346 61.46 p>0.05合计737 466 63.23注:该市发砷正常值为0.69±0.12μg/g2.居民健康效应的调查2.1 1982~1986年居民死亡原因的回顾性调查结果(表5),请计算二个污染区及对照区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相应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目的提供了什么线索答: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计算如表中所示。

肿瘤在理论上说,无论是污染区还是对照区,应当是老年患者多于青年,但经过我们用标准化法,标化年龄以后,排除了“年龄”对肿瘤死亡率的影响,污染区A、B的年龄调整死亡率仍然远远大于对照区。

所以说明砷污染可能导致青年或老年均患上肿瘤死亡,砷污染是肿瘤的暴露因素。

表5 调查区居民死亡率、年龄调整死亡率、肿瘤死亡专率、肿瘤年龄调整死亡专率(1982~1986)调查区人口数总死亡情况肿瘤死亡情况死亡数粗死亡率(‰)期望死亡数年龄调整死亡率(‰)死亡数粗死亡率(1/10万)期望死亡数年龄整死亡率污染9120 37 4.06 40 4.39 11 120.61 7 76.75区A污染97379 558 5.73 559 5.74 52 53.40 110 112.96 区B对照15841 91 5.74 85 5.37 5 31.56 5 31.562.21983~1987年新生儿畸形调查结果(见表6和表7),请对其结果作出解释,下一步应该工作应怎样进行?答:由表6的数据得知,P>0.05尚不能认为砷污染是否为新生儿致畸的暴露因素,需要做统计推断以后才能下结论。

表7虽然有调查数据,但也没有做统计推断,不能盲目下结论,表中有砷接触史的畸形数为2,不能用卡方检验,只能用精确概率法,通过我们的计算,任然是P>0.05,正好与表6的数据交相呼应,所以产母的砷接触史可能是导致新生儿畸形的原因之一。

表6 调查区居民新生儿畸形率(1983~1987)调查区新生儿数畸形数畸形率P污染区A 1461 21 14.37 p>0.05污染区B 151 2 13.25 p>0.05对照区208 1 4.81表7 产母砷接触史与畸形儿发生率的关系砷接触史调查人数畸形数畸形率(‰)有92 2 21.74无1520 21 13.832.3产妇及新生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E)微核测定结果(见表8),根据其结果,说明SCE、微核在判断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健康效应方面有何意义?答:根据SCE、微核的数据,砷污染虽然不能确定是否一定致畸,但由表8得知,其是有致突变的作用的。

表8 调查区产妇及新生儿SCE及微核率调查区产妇新生儿SCE 微核(‰)SCE 微核(‰)污染区A 9.47* 1.57 9.01** 1.46污染区B 8.93 1.77** 9.45** 1.49对照区7.23 1.45 5.27 1.32 *与对照比较p<0.05 **与对照比较p<0.012.4 污染区慢性砷中毒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研究者共调查了污染区无职业砷接触史居民4848人,发现慢性砷中毒患者440例。

临床特点多为起病缓、症状轻.患者主要症状头晕(52.27%)、关节痛(17.68%)、腹胀(17.05%)和腹痛(15.91%)等。

主要体征为皮肤病变。

有皮肤角化过度(85.99%)、色素沉着斑(37.50%)、脱色斑(32.95%)和鼻粘膜充血(16.36%)等。

污染区A和污染区B慢性砷中毒年龄调整患病率分别为8.73%和10.74%。

患者最小年龄12岁,污染区别居住年限最短10年。

3. 暴露-效应关系(见表9),计算二个污染区及对照区肿瘤年龄调整死亡率,相应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目的提供了什么线索?答:污染区调查点a‐m是与污染源不同距离的13个居民区,其中土壤中砷、神摄入量、发砷平均水平是暴露指标,慢性砷中毒年龄调整患病率是效应指标。

其中。

的数据说明由于距污染源距离的远近,患病率不同。

距污染源越近患病率越高,反之亦然。

表9 暴露-效应关系分析资料污染区调查点距污染源距离(km)土壤中砷(μg/g)砷摄入量(μg/d·标准人)发砷平均水平(μg/g)慢性砷中毒年龄调整患病率a 1.75 503.8 526.9 7.76 17.35b 1.25 960.2 672.3 9.09 13.81c 1.75 822.7 12.80 13.67d 1.25 72.1 5.00 3.68e 2.50 591.6 359.5 5.74 4.62f 4.40 104.4 4.08 5.01g 2.50 146.4 3.56 9.56h 3.50 115.7 285.3 3.00 2.55i 3.25 79.7 2.17 4.02j 5.50 32.9 2.75 10.20k 4.75 123.0 4.00 6.17l 8.00 178.6 392.6 4.50 4.40m 0.75 221.4 13.40 12.00【实验结果】1.根据表9资料,求出慢性砷中毒年龄调整患病率和距污染源距离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进行分析,并找出污染源下风侧污染区边缘的参考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