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详细版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及相关防护措施培训资料

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及相关防护措施培训资料

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及相关防护措施培训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暴露于一定的危害因素下,可能导致职工患上的各种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等。

在进行相关工作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防护措施的培训资料。

一、化学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防护措施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毒物质、有害气体、粉尘等。

在接触这些化学物质时,可引起中毒、过敏、损害内脏器官等健康问题。

1.有毒物质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接触过多会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采取常规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2)控制作业环境,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

(3)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中毒症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2.有害气体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人体健康有害。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排除室内有害气体。

(2)采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随时检测室内气体浓度。

(3)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等。

二、物理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防护措施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音、振动、辐射等。

长期暴露于这些因素下,容易导致耳聋、震颤病、放射性损害等。

1.噪音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长时间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下会引发聋哑症等问题。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对于高噪音环境,应建立隔音措施,减少噪音的传播。

(2)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2.振动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持续接触振动会导致手臂震颤病、腰椎损伤等。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对于振动设备,应采用减振措施。

(2)限制长时间使用手持振动工具,采取轮班制度。

3.辐射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长时间暴露于辐射下会导致放射性损害、癌症等健康问题。

相关防护措施包括:(1)通过屏蔽或隔离措施,减少辐射的暴露。

(2)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用防护装备。

三、生物因素的职业病危害及相关防护措施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病原体、致病微生物等。

第六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六章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carcinogens&Occupational tumors研究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Pott首先报告扫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开始,至1895年德国医生Rehn发现染料业工人的膀胱癌---发现肿瘤的职业线索。

德国的扫烟囱工人第二阶段:1915~1918年日本人山极与市川用煤焦油涂布家兔耳朵,诱发出皮肤癌---开创了实验性肿瘤研究的先例。

第三阶段:1945年英国医生Case通过对英国染料业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β-萘胺、联苯胺具有致癌性---开始了职业肿瘤的病因研究。

第四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开展大规模致癌筛选实验;★建立了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制度;★对肿瘤的发生过程、机制、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逐步建立了预测制度。

★我国1981年开始成立全国肿瘤协作调查组,对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到1987年提出将以下八种职业性致癌因素导致的肿瘤作为法定职业性肿瘤。

第一节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s人们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或职业癌。

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可包括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因素等三类,其中最常见的是化学性致癌因素。

我国目前确定的职业病名单中职业肿瘤有8种:①联苯胺所致膀胱癌;②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③苯所致白血病;④氯甲醚所致肺癌;⑤砷所致肺癌、皮肤癌;⑥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⑦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⑧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

职业性致癌因素(occupational carcinogen):指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的能够引起肿瘤的因素。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1.按性质分为物理性(5%)化学性(90%)生物性(<5%)2.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芳香烃☆多环烃☆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氨基偶氮染料类☆亚硝胺类☆其他四、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典型作用特征1. 潜伏期肿瘤的发生通常有一定的时间过程。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第六章+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

潜隐期(年)
20~24 50~54 15~18 20~24 25~48 20~30 15~23 11~17 10~15 25~40 20~40 10~24 40~50 11~15
2. 致癌阈值
大多数毒物来说其毒性作用存在阈值或阈剂量,即超过这个 剂量时才可引起健康损害。 在预防工作中,阈剂量可作为安全接触剂量的依据。 职业性致癌物来说,是否存在阈值尚有争论。
一般为2年);
(1)动物实验
4)在实验组中,施加的剂量至少有2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 剂量应接近最大耐受剂量;如条件允许最好设3个剂量组;
5)结果的确定要有足够量的病理学检查; 6)用恰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将动物致癌实验外推到人的时候要考虑: ①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该化学物质也能引起人类癌症。 ②引起动物致癌的剂量是否对人也同样致癌。 满足以上2点,表明动物实验结果与人类致癌有较好的相关性。 如砷已在人类证明可致皮肤癌和肺癌,但动物实验未能成功。 如联苯胺可使大鼠、苍鼠及小鼠发生肝肿瘤,但对人和狗则发生膀 胱癌。
3.剂量-反应关系
• 大多致癌物都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即暴露于同一致癌物总剂量大(累加上 非职业途径接触剂量)的人群比接触剂量小的人群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
• 接触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奶油黄)30mg/d,34天诱发肝癌,接触总量为 1020mg;若1mg/d,700天发生肝癌,接触总量为700mg,说明职业肿瘤发生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第一节 概述
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又称职业癌(occupational cancer),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carcinogen),经过较 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在职业上,许多工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这些危害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方法。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高温、低温、高空和电离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感觉不适、致病或职业病。

预防方法:1)在符合安全标准的环境下工作,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3)加强劳动保护,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和传播;4)加强环境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毒性物质、化学品等。

有些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的器官、内分泌系统进行损害,导致职业病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预防方法:1)强制涉及化学危害职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对可燃、爆炸危险的化学品进行专门的存储、管理和运输;3)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是可以引发传染病疫情的危险因素。

在一些行业领域,如医疗、畜牧业、养殖业等,这种危害更加常见。

预防方法:1)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系统,加强对工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2)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的是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预防方法:1)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对从事在工作中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员工进行心理评估;2)进行职业心理援助,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提高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

职业健康问题是一个兼顾人和企业双方的问题。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企业要在职业危害预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

职业性肿瘤(2016版)2

职业性肿瘤(2016版)2

职业性肿瘤(2016版)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又称职业癌,是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罹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且能发展为可检出肿瘤的与职业有关的致病因素,称为职业性致癌因素。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石棉,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肺癌、胸膜间皮瘤。

从接触石棉至发病的潜伏期约20年,呈明显的接触水平-反应关系,石棉致癌作用的强度与石棉的种类及纤维形态相关。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联苯胺是一种白色或淡红色的粉状或片状晶体,可与亚硝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此盐与芳香胺或酚偶联可得多种联苯胺染料。

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联苯胺,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膀胱癌称为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苯所致白血病多见于长期、高浓度接触作业者,发病时间短者为4个月,长者可达23年,个别作业者在停止接触多年后仍可发生苯中毒所致造血异常。

苯所致白血病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初期刺激骨髓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分裂,引起核型异常或多倍体,最终发展为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氯甲醚、双氯甲醚均为无色液体,具有高度挥发性,多用于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职业环境中长期反复接触低剂量或高剂量的氯甲醚、双氯甲醚可导致肺癌。

职业性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常见的组织类型为燕麦细胞型癌(未分化小细胞),恶性程度高。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砷及其化合物的职业接触所致肺癌常见于含砷采矿业、冶炼业及农药砷接触工人,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主要组织类型表现为腺癌,燕麦细胞癌亦有所增加。

长期反复暴露在砷及其化合物的职业环境中可致手或脚掌角化过度或蜕皮,典型表现为手掌的尺侧缘、手1 / 3。

【职业卫生】三 职业肿瘤

【职业卫生】三 职业肿瘤
1、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 、CT检查 、MRI(磁共振) 、放射性 核素扫描 、放射免疫显像 、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超声 波检查 、介入放射学 ;
2、内镜检查:纤维鼻咽镜、喉镜、支气管镜、纵隔镜、食管 镜、胃镜、结肠镜、直肠镜、胆管镜、阴道镜、官腔镜、输 卵管镜、肾盂输尿管镜、膀胱尿道镜等 ;
2020/11/20 Friday
22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原发性膀胱癌诊断明确,生产或使用联苯胺人员累计 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潜隐期3年以上(含3年),联 苯胺接触人员所患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可参照 本标准。
3.苯所致白血病:
经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苯作业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 上(含1年),潜隐期1年以上(含1年),如有慢性苯中毒史 者所患白血病即可诊断。
皮肤癌:原发性皮肤癌诊断明确,无机砷作业接触工龄 5年以上(含5年),潜隐期5年以上(含5年),有慢性砷中 毒病史者所患皮肤癌即可诊断。
2020/11/20 Friday
24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病理组织学诊断为原发性肝血管肉瘤,从事聚氯乙烯
生产,有明确的氯乙烯单体接触史,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 上(含1年),潜隐期1年以上(含1年)。 7.焦炉工人肺癌:
2020/11/20 Friday
12
3、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线索: ⑴出现非正常集群肿瘤病例: ⑵癌症高发年龄提前:一般提前10-15年 ⑶肿瘤发病性别比例异常: ⑷肿瘤发病均与某一因素有关: ⑸存在着接触水平-反应关系: ⑹出现罕见肿瘤高发现象:
2020/11/20 Friday
13
3、流行病学调查
2020/11/20 Friday
34
15
职业性致癌物分三类: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什么是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生产过程中,能够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引起职业病或不适的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具体如下:1.化学因素:有害化学物质包括有毒、致癌、致畸形、致变异等物质。

例如:化学品、重金属、毒气等。

2.物理因素:主要有噪声、震动、辐射、高温、低温、高压、电离等。

3.生物因素:各种微生物、昆虫、病菌、致病因子、病毒等。

4.粉尘和纤维:包括矽尘、石棉、化纤等,可以引起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等。

职业病的危害健康是人类生命最重要的财富,而职业病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威胁不可小觑。

根据《中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职业病都在7万例以上,工人残疾率和死亡率也较高。

职业病不仅伤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还会产生影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后遗症,给工人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也给企业带来了工业生产的不稳定和不可预估的风险。

职业病的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治是确保工人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国家及企业应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职业病的防治。

1.掌握职业危害因素:根据现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本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并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实验室及现场检测,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风险。

2.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职业健康档案。

严格操作规范,实施工程防护、人身防护等措施。

督促工人每天佩戴防护设备,减少工业危害。

3.健康体检:企业应该按照国家标准对工人进行职业卫生体检,依据检查结果,对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就行预警、或者提出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建议,及早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4.职业健康教育:要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逐步了解职业病的相关知识,让工人自觉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培养工人自觉抵御职业危害因素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职业病防治已经成为了人类生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现有的职业病种类和本行业实际情况,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实验室及现场检测、规范操作以及督促工人佩戴防护措施等方法来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对减少工业危害和维持工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危害一: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1 肺部疾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矽肺等。

1.2 中毒性疾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会引发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1.3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二、危害二:职业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1 生产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劳动者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减低,从而影响生产力。

2.2 医疗费用增加:治疗职业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3 劳动力流失: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劳动力流失,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预防措施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3.1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3.2 职业病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预防措施二: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

4.1 职业病知识普及: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2 健康检查和培训:加强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同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防护技术和工艺。

五、预防措施三:加强监督和管理。

5.1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

5.2 处罚机制:建立健全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职业性皮肤癌是怎么回事?

职业性皮肤癌是怎么回事?

职业性皮肤癌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职业性皮肤癌的病理病因,职业性皮肤癌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职业性皮肤癌病因*一、发病原因1.化学物质致癌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是引起职业性皮肤肿瘤的主要化学物质。

包括沥青、焦油、煤烟、炭黑、石蜡及矿物油等。

长期接触这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可诱发皮肤癌。

苯并芘(3,4-benzpyrene)是一切含碳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在体内通过环氧化酶、微粒体羟化酶等一系列作用,转变为环氧化物即烃化剂,与核酸结合,干扰遗传信息,导致转录时生成异常的碱基对或妨碍完全解离而发生癌变。

砷剂致癌可能是长期接触砷及砷的化合物所致。

潜伏期达15年以上。

实验证明砷剂主要封闭DNA聚合酶作用而引发肿瘤。

诱发皮肤癌的化学物尚有烷基化物、芳香胺类、氮染料、吖啶黄、氨基甲酸酯、烟草、二甲基亚硝基脲、氯丁二烯、硝酸胍、乙酰氨基芴及二甲基联苯胺等。

2.光化作用致癌日光照射可增强多环芳香烃的致癌作用。

光化物质也能激发紫外线(UV)的致癌作用。

UV的致癌光谱为240~320nm,以290~300nm致癌力最强。

3.离子辐射致癌在原有放射线皮炎基础上,接受量相当于3000cGy。

可致皮肤癌。

潜伏期约25~30年。

4.创伤致癌有些职业创伤发生在原来正常的皮肤上,经过相当时间在原创伤部位发生肿瘤。

*二、发病机制1.长期接触多环芳香烃碳氢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可诱发皮肤癌。

苯并芘(3,4-benzpyrene)是一切含碳物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在体内通过环氧化酶、微粒体羟化酶等一系列作用,转变为环氧化物即烃化剂,与核酸结合,干扰遗传信息,导致转录时生成异常的碱基对或妨碍完全解离而发生癌变。

2.光化作用致癌光化物质也能激发紫外线(UV)的致癌作用。

UV照射能引起DNA中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使DNA的双螺旋链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诱发细胞突变。

3.离子辐射致癌肿瘤的形成可能取决于电离辐射对毛囊口的不可逆性损害。

致癌的关键因素

致癌的关键因素

致癌的关键因素
致癌的关键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突变和基因缺陷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2.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可增加患癌风险。

这些物质包括化学物质(如烟草烟雾和污染物)、放射线(如紫外线和X射线)以及某些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

3. 行为因素:某些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可增加患癌风险。

例如,烟草使用、饮酒过量、不健康的饮食、缺乏体力活动、暴露于阳光下未经保护等等。

4. 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例如,慢性胃炎与胃癌的风险增加有关。

5. 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系统功能不良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例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患淋巴瘤的风险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致癌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个体的患癌风险是受到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

因此,预防癌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生活中避免致癌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课件

物理性状
如吸入不溶性的镍化物有致病性.而可溶性的镍盐则无;
极细的镍微细粉尘可能有害,而块状的镍金属(如镍币)则 无害。
接触方式
如不溶(极微溶)性的铬盐和镍盐,仅经呼吸道吸入才致癌, 皮肤接触或经口进入都无作用。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壹 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动物实验、 体外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因素对人的 致癌性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人。 但流行病学研究常因条件限制使其具有一定局限性, 需要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的佐证。
职业致癌物分类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确认的致癌物 及生产过程
可疑致癌物
潜在致癌物
要有30次以上的增殖,达到109以上 数目的细胞,重量到数克,才能被发
现或具有临床的意义(体表及浅表肿
瘤易见者除外)。各种肿瘤细胞有一
定的细胞动力学倍增时间,这一过程
大体较长,通常需要15—20年,最短
者要2—5年,长者可达30—40年。
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
B
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
01
强烈、最经常接触的
部位发生。
02
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
肤和呼吸系统。
03
同一致癌物也可能引
起不同部位的肿瘤。
04
少数致癌物引起不同
类型肿瘤。
病理类型
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而各具一定 的病理类型,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以及 高浓度接触所致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 反之则多为腺癌。
物理性状、接触方式与致癌关系
氯甲醚所致 肺癌;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

职业性肿瘤的特点及预防职业性肿瘤是指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特定类型肿瘤。

职业性肿瘤具有一些特点和预防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职业性肿瘤的特点1. 职业暴露历史:职业性肿瘤往往发生在一些长期暴露于特定工作环境的人群中。

例如,矿工长期暴露在有害矿物质的环境中,会增加患尘肺和肺癌的风险。

2. 特定致癌物质:职业性肿瘤与特定的致癌物质密切相关。

不同职业中的致癌物质种类不同。

举例来说,农药生产工人暴露在大量农药中,会增加患肝癌、泌尿系统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

3. 延迟潜伏期:职业性肿瘤的发生与职业暴露的时间累积有关,通常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患者在长期暴露于致癌物质后,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发生肿瘤。

4. 特定肿瘤类型:不同的职业暴露会导致患特定类型的肿瘤。

例如,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容易患上间皮瘤;焊接工人容易患上肺癌;印刷工人容易患上白血病和肺癌等。

二、职业性肿瘤的预防1. 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职业危害监测系统,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源调查和评估,掌握潜在的职业病危害源,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管理:实施有效的工作场所管理和职业危害控制措施,包括改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

3. 个体防护:工人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减少对有害物质的暴露。

4. 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工人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应定期对有职业暴露史的工人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和诊断职业性肿瘤。

6. 职业病监测与报告:建立职业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职业病病例,加强对职业病的疫情分析和研究,为职业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7. 职业康复:对患有职业性肿瘤的工人,应提供合理的康复服务,包括手术治疗、辅助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8. 严厉执法: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工人权益和职业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职业性肿瘤具有职业暴露历史、特定致癌物质、延迟潜伏期和特定肿瘤类型等特点。

生产场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

生产场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

生产场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与控制一、职业危害因素概述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环境因素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叫做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1)生产性粉尘。

如砂尘、煤尘、水泥尘、石棉尘、有机粉尘等。

(2)生产性毒物。

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高湿、低温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

如α、β、γ、x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炭痘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

2、劳动过度、精神(心理)紧张。

3、劳动强度过火,劳动安排不当,不能合理安排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相适应的作业。

4、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如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用不良体位和姿势劳动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

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如有毒与无毒的工段安排在同一车间。

3、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

四、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1、应当优先采川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布置。

3、采用与职业危害相适应的防护设施。

4、使用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5、派专人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生产性粉尘的主要来源1、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或粉碎。

如金属的研磨、切削,矿石或岩石的钻孔、爆破、破碎、磨粉以及粮食谷物的加工等。

2、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或被氧化而形成气溶胶。

3、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如木材、油、煤炭等燃烧时所产生的烟。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引起的一类与工作环境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对个体的健康造成损害,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职业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肺部疾病危害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烟尘等职业环境中的污染物,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例如,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矽尘而引起的职业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

1.2 神经系统损害某些职业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引发头晕、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症状,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

1.3 肌肉骨骼疾病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频繁重复动作,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搬运重物等,会导致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

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常见于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

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2.1 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员工应该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增强对自身职业健康的重视。

雇主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病预防意识。

2.2 健康工作环境建设雇主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健康标准。

例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通风设施,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设备等。

2.3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雇主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职业病预防的具体措施3.1 个人防护措施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风险环境中。

3.2 职业病监测和评估雇主应建立职业病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而引起的疾病,是工作环境和职业特性所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有许多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1.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是职业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职业性化学物质包括有毒气体、粉尘、金属污染及有害物质等。

这些化学物质长期地作用于人体,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炎症、癌症及精神障碍等。

解决化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优化工作场所环境、采取隔离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定期体检和早期预防。

2. 物理因素职业性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和高低温等。

这些因素会产生不同的危险效应,比如听力下降、颈椎、腰椎病、白内障等。

防范物理因素主要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提供适宜的工作与生活设施等。

3. 生物因素职业性传染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病。

生物因素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职业病主要由某些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它们能够通过吸入、皮肤接触等方式感染人体。

防范生物因素包括多处工作场所卫生和消毒、使用防护措施和做好个人卫生等。

4. 心理因素职业性心理因素指的是由于工作环境或职业特性等原因,人们的情绪、心理承受能力等产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系列的职业病。

心理因素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心理辅导、提供合适的健康管理等来减轻不良的心理症状。

综上所述,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的制定要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来制订,提供一定的卫生教育,让工作者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减少职业病带来的伤害。

同时,相关机构也要加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研究,提高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通过全面的防范措施使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健康。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条件下,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人患上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气体或烟雾会导致职业性哮喘、尘肺病等疾病。

2. 皮肤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化学品、有毒物质等,容易引发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3. 肌肉骨骼疾病: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容易引发职业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4.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病变,如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职业性中毒性脑病等。

5. 职业性肿瘤:长期接触有致癌物质,如石棉、苯等,会增加患上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如使用密封设备、通风设备等。

3. 个体防护措施:为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4.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与监测:组织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6.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7. 加强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8. 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

事故原因
设备老化、维护不当导致 密封失效。
预防措施
加强设备巡检,定期进行 维护保养,确保安全设施 完好。
案例二:某纺织厂的有害粉尘危害调查
调查结果
纺织厂车间内存在大量有 害粉尘,工人长期接触易 患尘肺病。
危害程度
不同工种接触粉尘量不同 ,危害程度各异。
改进建议
加强通风除尘措施,定期 检测粉尘浓度,提供防护 用品。
高处作业
高处作业可能导致坠落事故和跌伤。
异常气压
异常气压环境可能导致减压病或氧气不足。
03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场所存在的有害因素,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 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手套等。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 防和治疗措施。
分类
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三大类。化学因素包括各种有毒物质、刺激 性气体、窒息性气体等;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等。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危害
急性危害
短期内大量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窒息、损伤 等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疲劳和身体不适;保 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
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 级管理职责,确保各项预防措施得到有
效执行。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员工了解 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预防措施及应
动物与昆虫

十大致癌因素

十大致癌因素

十大致癌因素癌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也就是外在的环境因素;二是内因,也就是个体自身的因素。

可以归结为引发癌症“十大致癌因素”,但其中9个我们是能避开的。

具体如下:1、吸烟酗酒关于吸烟,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

酗酒同样增加患癌风险,主要与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酗酒者患癌风险高于非酗酒。

吸烟又喝酒,错上加错,风险不只是叠加,而是一加一大于二。

2、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是癌症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3、辐射暴露所谓的辐射暴露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都属于物理性致癌因素,具体说就是X射线、伽玛射线等电磁辐射以及质子、a粒子、重粒子等放射性粒子产生的粒子辐射,以及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于自然界以及医学和生活中的各种来源的电离辐射,可发癌症。

4、病毒感染某些细菌与病毒的感染与癌症的发病也相关,比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关,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有关,EB病毒与鼻咽癌、某些淋巴瘤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和胃淋巴瘤有关。

5、缺乏运动久坐,少运动,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不运动或极少运动。

久坐加上饮食无节制,体内积聚多余的脂肪,造成超重肥胖,肥胖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癌等的风险。

6、饮食不当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水果蔬菜吃得少,肉类特别是加工肉吃得多;要么营养不足,要么营养过剩;二是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喜欢吃腌薰烤炸类食物。

7、生活方式很多癌症的发生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除了前面说到的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久坐、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或超重,还有熬夜等。

8、心理因素关于癌症发生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但长期精神萎靡处于负面情绪中,确实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睡眠不好的问题,影响食欲,削弱机体免疫力,有可能间接增加癌症风险。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什么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才能判定该物质的致癌性?
三、流行病学调查
因果关系的判定依据:
相对危险度RR
(1)因果关系的强度 (2)因果关系的一致性 (3)接触—反应关系 (4)时间依存性
极罕见肿瘤的高发 不同接触情况所致
肿瘤是否一致 接触剂量或水平越高 癌症的发病率也越高 接触必须在癌症发生前
有相关生物学理论解释
考虑到其局限性,应重视临床观察和实验 室研究相互佐证
指在流行病学调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查据中表已明有对明人确有证致 癌性的理化物质 或生产过程。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及动物实验结果,
★确认致癌物(proved carcinogen)
★可疑致癌物(suspected carcinogen)
一★类是潜动在物致实验癌证物据充(分p,otential carcinogen)
特点四:病理类型
致癌物不同而具有特殊的病理类型。 例如:腺癌、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等。 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及高浓度接触所致肺 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反之,则多为腺癌。
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的识别与确认
一、临床观察
通过临床诊断和观察,分析和探索肿瘤发生 的环境因素。 例如: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首先报告扫 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1895年德国医 生Rehn发现染料业工人的膀胱癌---发现肿瘤 的职业线索。
吸烟对职业性呼吸道肿瘤有明显的影响或 有相乘作例如用:,吸已烟被与证接触明石是棉肺同癌时存发在生时的最危险 因素。
二、职业性皮肤癌
这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 癌的10%。
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是最直接 、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
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由煤焦油、沥青、 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蜡、氯丁二烯、 砷化物等。以苯煤并焦[油a]类芘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 癌最多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379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职业致癌的因素及预防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职业性致癌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是什么?
所谓职业性致癌因素,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引起劳动者发生肿瘤的各种因素。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害物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证明其中有多种物质有环境致癌物可分为化学、物理和生物三类,其中以化学致癌物的种类最多。

诱发的肿瘤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20年左右,长的可达40~50年,短的1~2年。

在致癌的环境因素中,有些是可直接引起肿瘤的致癌物,如煤焦油可诱发皮肤癌;还有一些是致癌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以及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而重要的是电离辐射及化学致癌物。

常见的有:铬、镍、砷、石
棉、煤油、煤焦油、煤燃烧及其产物、苯、芳香胺类、氯乙烯、各种电离辐射(x线、放射线)、紫外线等。

环境致癌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空气、水等环境污染水和空气乃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环境要素,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而环境污染物中有许多是属于致癌物或促癌物,如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及工业废气都含有致癌物,主要是多环芳烃类,如二硝苯芘、3,4-苯并芘等。

所以许多资料证明工业城市中肺癌死亡率高于非工业城市及农村。

燃烧木材、垃圾、做饭、取暖,都向空气中排放有害物质。

据估计,大气中苯并芘的浓度增加1/1000000,居民的肺癌死亡率将上升5%。

近50年来,我国一些工业城市的肺癌死亡率为邻近非工业城市的3~4倍,可见空气污染的影
响。

水源污染主要由于工矿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渣所造成,污染水土的致癌物包括排放废水中含有的铬、镉、镍、砷、酚、焦油、石油及其产品、有机氯农药、亚硝胺类化合物以及放射性污水等。

(2)食物食物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密切,现已知食物中的霉菌毒素、食品添加剂、亚硝胺类化合物、某些植物的有毒成分等都有致癌和促癌作用。

(3)职业接触在生产环境中,可以接触许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些是致癌的,由于工人长期接触,可致职业性癌。

但一般来讲,由于职业性癌来源明确,故可通过积极的预防措施而达到有效的预防目的。

(4)药物现已发现有些药物有致癌作用。

(5)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吸烟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尤其是肺癌。

人类经过10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20年来,
已进一步明确肿瘤是一种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互相作用的一类疾病。

大多数的环境致癌因素如饮食、病毒、化学物质、射线的致癌作用都是通过影响遗传基因起作用的。

目前研究的结果已表明肿瘤是细胞中多种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许多致癌物质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弓[发细胞变异,造成日后发生癌症。

据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儿童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25%。

有关研究显示,妇女孕期进行腹部X线照射,则其子女日后发生白血病的可能性要增高近10倍。

孕妇无论是本人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其子女日后发生白血病或其他肿瘤的可能性要增高50%以上。

癌的发病与某些职业虽有关系,但并不可怕。

只要我们认识了,从而做好防护工作,掌握生产、毒理、卫生知识,控制、消除工作环境的污染,就可防
止职业性癌肿的发生。

接触致癌物的工作者,应定期检查身体,做到早发现问题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措施及卫生保健情况。

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l.控制和消除生产性致癌物
(1)限制原材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

(2)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致癌物质。

(3)改革工艺流程,最大程度地减少致癌物质向生产环境中排放。

(4)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自动化、机械化和封闭化,减少致癌物与人体直接接触,
(5)加强通风,以湿式作业代替干式作业,从而减少粉尘排放。

(6)厂房通风应合理安排,使之易被清洁消毒,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7)加速农药新产品的开发,尽快淘汰诸如“六六六”、“滴滴涕”、“杀螨特”等有致癌作用的农药。

同时,严格管理,防止农药扩散,防止农药对农作物及食品的污染。

2.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农民及农业工人喷洒农药时,必须穿长袖杉、长裤、戴口罩。

劳动结束,务必时清洗干净。

对于接触有害物质的职工,要加强个体防护用具的管理,服装要经常清洗,固定存放,专人保管。

3.加强卫生保健首先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致癌物质的特性、对人体的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及防护措施;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定期监测环境中致癌物的浓度和含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检查操作人员的身体情况。

现代文明为我们带来社会的繁荣,也产生了许多
人为的致癌因素。

为了人类健康,需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不良环境因素,降低肿瘤发病率。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