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 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 克。
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 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 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 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 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氢氟酸又称氟化氢(HF),俗名氟酸、白骨酸、化骨水、洗钻水、除锈 剂、酸洗等,具有刺激气味及剧毒性,属于中等强度偏弱的酸,具腐蚀 性。 最小的口服致死剂量为1.5gm (或20mg/kg)。病患口服氢氟酸后,可在数 十分钟内,在没有明显前兆的状况下,突然心脏停止,因此予以积极的 治疗,在这类病患就易发显得重要。口服氢氟酸除可产生口咽刺痛、灼 伤、肠胃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吐血等局部症状外,亦可造成全 身性症状如头晕、倦怠、抽搐、躁动、意识混乱、昏迷、心律不整、甚 至心脏停止。 呼吸道吸入氢氟酸可产生咳嗽、局部刺痛、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气 管或支气管出血、肺出血、肺塌陷、及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等, 严重病患可在吸入30分钟内快速死亡。
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氨气,可以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惊厥、抽搐、嗜睡和昏迷。吸入极高浓度的氨可以反射性引起心搏骤停 、呼吸停止。
接触氨后会嗅到强烈刺激气味,眼流泪、刺痛。过浓的氨水溅入眼内可 损伤角膜,引起角膜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角膜穿孔、晶体混浊、虹膜炎 症等,可导致失明。 甲醇又称木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烧的液体,容易挥发,气味与乙 醇相似,多用作化学助剂,可经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而致中毒。 甲醇的中毒病因和途径,主要是误服甲醇或吸入甲醇蒸汽。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职业性甲醇中毒多是由于生产中吸入甲醇蒸气 所致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 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 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 、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 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 速等。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 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 吸入中毒潜伏期一般为 1~72小时,也有96小时的。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 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 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二零一三年编‎制目录1.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32.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43.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4.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5.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6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及防护措施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特定工作环境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危害因素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和温度等。

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因素,高强度的噪声会导致听力损害,并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预防噪声危害可以采取隔音措施、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体防护措施。

震动是指机器设备造成的振动,长期接触震动会引起手臂、脊柱和内脏等方面的损伤。

防护措施包括加装减震装置、改进工作技术、合理安排工作等措施。

辐射是指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危害,如X射线、紫外线、粒子辐射等。

防护措施包括加强辐射源的封闭和屏蔽、规范操作规程、佩戴防护设备等。

高温、低温和高压等极端温度和压力也会造成人体伤害,预防措施包括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间隔、改善工作环境等。

化学因素是指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各种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农药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进入人体,引起急、慢性中毒和致畸。

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和标识、加强通风换气、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等。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微生物、病原体和动植物等。

职业性感染是生物因素的主要危害。

接触病人、动物、垃圾处理等工作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加强卫生和消毒措施等。

心理因素是指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紧张工作环境可能导致工作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改良工作环境、推行工作休息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措施引言职业病是在特定工作岗位上长期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下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工作者自身健康带来重大风险,也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病危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帮助工作者了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职业病危害类型1.1.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工作者的听力、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具体的物理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噪声: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为了预防噪声伤害,工作者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控制噪声源的音量。

•振动:长期接触振动可能导致手臂、手指和背部问题。

工作者应使用带有减振装置的工具,并定期休息以缓解振动造成的负面效应。

•辐射: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等可能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工作者应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接触辐射源。

1.2. 化学因素许多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毒性气体和蒸汽:工作者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并戴上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

•有害液体和固体: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腐蚀性物质:接触腐蚀性物质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工作者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护手套,并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1.3.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

以下是常见的生物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病原体:在与病原体接触时,工作者应遵循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程序,并正确佩戴口罩和手套。

•有害生物:在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与有害生物接触是常见的。

工作者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和面具。

2. 防护措施为了防范职业病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如增加通风设备、减少噪音等,来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因素的影响。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危害因素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甚至会致命。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需要了解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险因素:
1.化学危险因素:如有机溶剂、氨气等。

2.物理危险因素:如噪声、辐射、震动等。

3.生物危险因素:如细菌、病毒等。

4.粉尘危险因素:如煤尘、石棉等。

5.心理危险因素:如工作压力、紧张等。

二、职业病的防范措施:
1.控制危险因素:对于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通风换气、戴口罩、保持清洁等。

2.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职工应该了解自己所在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做好职业病防护:对于一些高危职业,如矿工、焊工、化工等,需要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4.定期体检: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职业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大的,防范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相关单位和职工能够重视职业病预防,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场所的职业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在职业上,许多工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这些危害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威胁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方法。

1.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高温、低温、高空和电离辐射等。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感觉不适、致病或职业病。

预防方法:1)在符合安全标准的环境下工作,并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2)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3)加强劳动保护,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和传播;4)加强环境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并采取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2.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包括有害气体、毒性物质、化学品等。

有些化学物质会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的器官、内分泌系统进行损害,导致职业病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预防方法:1)强制涉及化学危害职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2)对可燃、爆炸危险的化学品进行专门的存储、管理和运输;3)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它们是可以引发传染病疫情的危险因素。

在一些行业领域,如医疗、畜牧业、养殖业等,这种危害更加常见。

预防方法:1)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系统,加强对工人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2)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指的是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预防方法:1)建立健康管理机制,对从事在工作中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员工进行心理评估;2)进行职业心理援助,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提高员工的心理抗压能力。

职业健康问题是一个兼顾人和企业双方的问题。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企业要在职业危害预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减少职业危害。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二零一三年编制目录1. ------------------------------------------------------------------------------------------------------------------- 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2. ------------------------------------------------------------------------------------------------------------------- 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43. ------------------------------------------------------------------------------------------------------------------- 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54. ------------------------------------------------------------------------------------------------------------------- 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55. ------------------------------------------------------------------------------------------------------------------- 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6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物理因素主要包括:1.噪声: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对听力会造成损伤。

防范措施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对噪音源进行隔离、控制噪声源的声压级等。

2.高温和低温:高温环境会引发中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低温环境会引发冻伤、低体温等问题。

防范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工作服装、安排适宜的工作时间、提供休息空间等。

3.振动:长时间接触震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血管疾病。

防范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工作设备、减少震动源、提供合适的座椅等。

化学因素主要包括:1.有毒气体和蒸气:接触有毒气体和蒸气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通风设备、合理储存和使用化学物品、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2.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吸入、皮肤和食物中毒,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防范措施包括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危险废物处理等。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传染病:在特定职业中,接触到病毒、细菌、真菌等可能传染病原体。

防范措施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卫生措施、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测等。

2.人为动物咬伤:一些职业需要与动物接触,咬伤会引发狂犬病等。

防范措施包括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加强动物健康监测等。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并掌握相关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定期检查:及时对工作环境、设施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预防潜在的危险。

3.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口罩、手套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4.建立安全制度:制定和贯彻相关安全政策和程序,明确各岗位责任和安全标准,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和管理。

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6.定期健康检查:安排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是指为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工作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对职工的影响。

这些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等。

一、化学物质的防治措施1.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在工作环境中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选择替代品来降低危害。

2.严格控制接触:通过工艺改进、工作方式设计等措施,尽量减少职工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

3.加强通风排风:在作业场所中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工作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4.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面具、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有害化学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危害。

二、物理因素的防治措施1.噪声防护:设置隔音设备,尽量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对职工的影响,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2.光照控制: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合理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职工视力的影响。

3.温度调控: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确保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职工的危害。

4.粉尘控制:使用防尘设备、清洁措施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对职工的危害。

三、生物因素的防治措施1.职业病疫苗接种:对于接触生物危害的职工,提供相应的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个人防护措施: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生物危害的传播和感染。

3.定期体检:定期对接触生物危害的职工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人因因素的防治措施1.职业培训:对从事特定工作的职工进行相关职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2.健康监测:对职工的身体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职业危害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

3.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职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

以上是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措施,但具体的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的特点来制定和实施。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

常见职业危害的类别及防护1. 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物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噪声、震动、辐射、气候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噪声:戴耳塞或耳罩;远离噪声来源;安装隔音设备。

- 震动:使用减震器材或黑胶隔振垫;改善工作条件,如增加提供个人护具等。

- 辐射:使用屏蔽设备,如铅板或防护屏;远离辐射源;减少辐射暴露时间。

- 气候:穿戴适宜的防护服装;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休息时间。

2. 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化学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有毒气体、蒸气、粉尘、溶剂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有毒气体和蒸气:保持通风良好;佩戴呼吸器具;避免长时间暴露。

- 粉尘:使用排尘设备,如排尘罩;佩戴口罩或防尘面具;保持工作环境清洁。

- 溶剂:使用低挥发性溶剂;减少接触面积;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生物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细菌、病毒等: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定期消毒工作区域;遵循个人卫生习惯。

- 真菌:保持工作环境干燥和清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定期检查空气质量。

- 寄生虫:使用虫媒防护装备,如防蚊网、防蜱衣;清理工作区域,避免滋生虫害。

4. 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人因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人体姿势不良、长时间待机、劳动强度过大等。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可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人体姿势不良: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椅;定期休息和做适宜的体操活动;学习正确的工作姿势。

- 长时间待机:定期休息和活动;进行体能训练,增强耐力;分配合理的工作时间。

- 劳动强度过大:采用合理的工作工艺和工具;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避免超负荷工作;关注员工的身体状况。

5. 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心理因素类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不良、工作不满意等。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时,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素所产生的身体和心理损害。

职业危害的存在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 常见的职业危害2.1 物理性危害•噪音: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工作会引起听力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噪音水平等。

•振动:频繁接触强力振动会引起手臂、手腕、肩膀等部位的振动伤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带有减振器的工具、减少振动暴露时间等。

•辐射:长期暴露在放射性辐射源旁会对健康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防护措施、控制辐射源的使用等。

2.2 化学性危害•挥发性有机物:吸入大量挥发性有机物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重金属: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产生毒性。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有害气体:与有害气体接触会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气体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2.3 生物性危害•病原体:与病原体接触会导致传染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加强个人卫生等。

3. 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3.1 个体防护•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耳塞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可能的职业病。

3.2 工作环境改善•控制噪音、振动等物理性危害源的产生,如增设隔声物、减振器等。

•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3.3 岗位培训和教育•向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提高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定期举办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个人行为和习惯改变•吸烟和酗酒会加重职业危害对身体的影响,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酒量。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1、焦炉煤气(1)健康危害:焦炉煤气吸入人体后,健康危害主要来自一氧化碳,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特别是大脑层细胞,就会丧失活动能力,以至丧失生命。

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无害但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昏、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2)理化特性: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易发生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3)应急处理:救护者采取自保措施进入煤气区域,将伤员移到空气流动处;松解伤者衣扣及裤带,盖好衣物及被子,注意保暖;若喝水给予热糖茶水,必要时可针刺人中穴;对呼吸困难或刚停止呼吸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术;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得送往较远的医院。

(4)注意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加强通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需有人监护。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注意通风、戴防毒面具(5)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限值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限值30mg/m3,实测值mg/m3(6)图标:当心有毒气体2、粉尘(1)健康危害: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引发尘肺病。

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皮炎、眼结膜损害等。

(2)理化特性: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3)应急处理: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4)注意防护: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图标标识:穿防护服、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

(5)限值:总尘4mg/m3,呼尘2.5mg/m3,实测值mg/m3(6)图标:注意防尘。

3、噪声(1)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在服装厂生产作业活动中,充斥着各种有害因素,其中包括物理化因素及其他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有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严重威胁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这些危害因素及预防伤害的措施。

气体检测仪1、服装面料本身对人体的损害。

这种损害主要表现为化学刺激和变-态反应,可致使人体皮肤发炎、湿疹等。

2、缝纫机转动产生噪声危害。

机器愈密、噪声愈强,长期下去容易对人体听力及神经造成损伤。

3、空间密集,照明不足,可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4、缝纫工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

熨烫工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的工人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

以上就是服装厂作业常见的几种危害因素,下满我们针对这几种危害因素,来谈谈预防呼减轻职业病危害的办法。

工人在进入生产作业车间时,要佩服好专门的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防护服、眼罩、耳塞等,做好全面的身体防护措施。

必要时还可安装气体检测仪,对车间内空气环境质量做好检测。

保持作业车间卫生良好,经常消毒,开窗通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企业可适时地组织员工在休息期间做做保健操,预防职业病危害发生。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安全情况,如个人防护用品是否佩戴,车间通风是否良好等。

常见职业病危害及预防 [篇2]企业职工对职业病的预防及措施一、电、气焊、气割中毒事故及其防止措施:电、气焊、气割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有毒气体,蒸气和烟尘,常见情况有:1、电、气焊接有色金属有时会产生有毒蒸气和烟尘。

焊铅时会产生铅蒸气,引起铅中毒。

焊黄铜时会产生锌蒸气,引起锌中毒;焊铝及铝合金时要用铝气焊熔剂,会产生氟化物烟尘,也会引起急性中毒。

阅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2、在狭小的作业空间焊接有涂层(涂漆、塑料或镀铅、锌等)的焊件时,由于涂层物质在高温作用下蒸发或裂解形成有毒气体和有毒蒸气等。

3、在有毒介质的容器或环境中焊接时,没有采取通风和个人防护措施时,造成急性中毒。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一、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危险源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包括化学品、物理因素(噪音、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人为因素(操作不当、失误等)等。

2.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基于危险源的评估结果,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危害源的风险。

比如在化学品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密闭操作、通风设备、防护设施等来减少化学品的泄漏和接触。

3.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要求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例如,在高噪音环境下,应提供耳塞或耳罩;在有辐射的场所,应提供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

4.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机制: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包括对危险源的认识、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及设施、正确操作和排放物处理、应急情况的应对等。

5.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通过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评估和监测可以针对空气质量、噪音、振动等进行,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控制措施。

1.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针对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模拟训练,以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应对危险场景。

2.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在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并培训一定数量的急救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及时报警与应对:建立健全的报警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报警并向相关人员求助。

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行动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4.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应急措施。

5.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对于受到职业危害影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以上是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的一些基本内容,每个工作场所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落实。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职业危害问题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工作场所,工人们可能会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威胁,如化学品暴露、物理因素(如噪音和振动)以及心理压力等。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和健康,各行各业都应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对不同方面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化学品危害防范措施化学品在很多行业中广泛使用,但它们可能会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减少化学品的危害,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 替代危险化学品:如果可能,应尽量选用更安全的替代品进行工作,以减少危害的风险。

2.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呼吸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等。

3. 做好储存和处理: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应符合相关规定,保证其不会对环境和员工的健康造成损害。

二、物理因素危害防范措施物理因素,如噪音和振动,也是常见的职业危害源。

以下是对物理因素危害进行预防的措施:1. 合理的工作环境设计:应根据工人工作的具体情况优化工作环境,减少噪音和振动的程度。

2. 工作场所隔音和隔振:采取隔音和隔振措施,如安装隔音罩和隔振垫等,以减轻噪音和振动对工人的影响。

3. 提供耳塞和耳罩:对于长时间暴露在噪音中的员工,应提供适当的耳塞和耳罩,保护他们的听力。

三、心理健康危害防范措施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以下是减少职业环境对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危害的一些措施:1.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公司应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支持,以帮助员工应对工作压力和心理困扰。

2. 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了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公司应鼓励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3. 培训与教育:通过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预防与处理心理困扰。

四、个人防护与培训除了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外,个人防护装备和培训也是保障职工安全的重要手段:1.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和防护服等,以保护其身体安全。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包括有害化学物质、有毒气体和粉尘等。

为了防止劳动者接触这些危害物质,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替换:尽可能替换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减少劳动者接触的机会。

-隔离:设置密封的操作间,防止有害物质散播到劳动者工作区域。

-通风:加强室内通风,排除有毒气体和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配备个人防护设备: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手套、安全眼镜等。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震动、电磁辐射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隔离:将噪声源隔离出来,减少劳动者暴露于噪声环境中的时间。

-隔音:加强场所隔音设计,降低噪声水平。

-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等防护工具,减少对耳朵的损害。

-检测和监测:定期检测和监测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水平,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

3.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传染病、致病微生物等。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健康检查:严格健康检查,确保员工没有传染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手套等。

-环境清洁和卫生:加强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

4.职业性疲劳因素职业性疲劳因素主要包括长时间的工作和工作强度高。

为了控制这些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应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劳动者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轮班和休息时间。

-分配合理的工作量:根据工作特点和劳动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工作量,减少工作负荷。

-提供适当的工作设备和工具:提供适合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减轻劳动者的负担。

除了以上措施,还有一些综合措施可以综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教育: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建立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健康监护:建立健康监护机制,对有高风险的劳动者进行定期体检,并进行职业病检测。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
分类
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机工效因素等。
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
多样性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存在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
潜伏性
职业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健康影响往往需要经过一 段时间才能显现。
不可感知性
有些职业危害因素难以通过感官感知,如电磁辐 射、噪声等。
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
01
02
03
职业病
职业危害因素可导致各种 职业病,如尘肺、噪声聋 、职业性眼病等。
CHAPTER 04
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体防护
职业健康监护
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在员工上岗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以确定员工是否适合从事该职业。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定期对员工进行身体检查,以监测员 工在岗期间是否出现职业病症状。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员工离职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以评估员工离职后是否受到职业危害 的影响。
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在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对相关员工 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以评估员工 是否受到职业危害的影响。
个体防护
呼吸防护
听力防护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呼吸防护设备,如口 罩、呼吸器等,以保护员工免受空气污染 物的危害。
皮肤防护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听力防护设备,如耳 塞、耳罩等,以保护员工免受噪声的危害 。
事故调查与处理
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和 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 人,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 预防
2023-11-12
目录
• 职业危害因素概述 •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 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体防护 •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措施

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
4.加强对电焊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进行监测;
1、控制噪声源,在产生振动的设备上安装防震垫或防震圈。
2、个体防护。对从事噪声岗位每月定期发放耳塞;
3、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
4、检测车间噪声,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噪声聋
喷漆作业
甲苯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
5.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6.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天那水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眼部冲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重症者可有燥动、抽、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
1.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接振;
2.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
3.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
其它工作岗位人员进入上述有毒有害岗位或受到相应的危害时,必须采取该有毒有害岗位对应的防护措施,以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采用屏蔽防护,较少辐射对人员造成的危害;
4.作业时,个人佩戴剂量监测仪,及时了解作业环境中的剂量,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放射性肿瘤
激光切割
激光
激光辐射造成的眼伤主要有光致角膜炎、角膜凝固、碳化和穿孔、晶状体混浊、视觉功能性障碍“闪光盲”,以及视网膜凝固、出血和爆裂等。激光辐射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有色素沉着、红斑和水泡等。伤害程度取决于辐射剂量的大小,而这与激光器的输出能量、工作波长和工作状态有关,其中能量是最主要的因素。对人体和工作环境构成危害的不仅有直射光,而且还有反射光和漫反射光。
手臂振动病
酸洗岗位
硫酸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3.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浸朔手套、防护眼镜、防毒口罩和不得穿短袖;
3.对散发热量的部位进行隔离保护;
4.高温作业时,每日派发清凉饮料。
中暑
操作破口机
振动
长期受低频、大振幅的振动时,由于振动加速度的作用,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皮肤与外周血管循环机能改变,久而久之,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早期可出现肢端感觉异常、振动感觉减退。主诉手部症状为手麻、手疼、手胀、手凉、手掌多汗,手疼多在夜间发生;其次为手僵、手颤、手无力(多在工作后发生),手指遇冷即出现缺血发白,严重时血管痉挛明显。X片可见骨及关节改变。如果下肢接触振动,以上症状出现在下肢。
1.采取自动化、半自动化控制装置,减少接振;
2.合理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振保暖手套等;
3.建立合理劳动制度,坚持工间休息及定期轮换工作制度,以利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恢复;
4.坚持就业前体检,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该做作业;
5.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受振动损伤的作业人员,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及时治疗振动病患者。
1、记住激光安全的基本原则是绝对不直视激光束,尤其是原光束。也不看反射镜反射的激光束。
2、为了减少人眼瞳孔充分扩张。和接触激光源的人员一定要戴激光防护镜。
3、对激光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教育,不要对人员发射激光,不要对镜面反射物发射激光。
职业性白内障
切割产生的烟雾
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
4.加强对电焊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进行监测;
6.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甲苯中毒
二甲苯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甲苯中毒
司炉
高温
在高温作业时,受热辐射或热空气的影响,人容易大量出汗消耗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使人口渴、尿少、脉搏加快、体温升高、身体疲乏,并会因精神难集中而导致动作准确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差,从而容易导致误操作。
1.就业及入暑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带走空气中的物质;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口罩;
4.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5.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尘肺
NC冲床
噪声
噪声在80分贝以上,对听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除引起职业耳聋外,还可引发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失明等全身性疾病。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
6.每年安排电焊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电焊工尘肺
有毒气体
氮氧化物
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氮。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内,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氮氧化合物中毒
一氧化碳
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
1.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2.采用机械通风,加速工作环境的气体对流,从而稀释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4.对作业人员加强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
5.每年委托从从化防疫站对喷涂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及时掌握作业岗位有害物质的浓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4.每年安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体检,及时跟踪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和采取相应的治疗。
矽肺病
探伤试验
电离辐射
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
一氧化碳中毒
臭氧
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臭氧中毒
电弧光辐射
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红斑症。主要表现为患者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痉挛,受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出现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水泡、渗出液和浮肿,并有明显的烧灼感
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岗位
职业危害因素
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
采取的防范措施
可能引发的职业病
电焊
金属烟尘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等病症,肺通过气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脱脂剂
接触蒸汽可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可能引起胃穿孔。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中和剂
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烂、出血和休克。
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皮炎
打磨
金属粉尘
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会产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力
1.就业前体检,排除职业禁忌症者从事打磨作业;
2.每年委托从化市防疫站对产尘点进行监测,及时了解产尘的浓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作业人员每月定期发放防尘口罩;
4.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风险防范和处理能力;
5.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6.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
天那水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眼部冲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重症者可有燥动、抽、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
1、控制噪声源,在产生振动的设备上安装防震垫或防震圈。
2、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
4、检测车间噪声,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噪声聋
喷漆作业
甲苯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