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09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09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09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

(2009年3季度)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编写说明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延续了2008年11月以来的下降态势,外需不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以及政府出台的一揽子“稳外需、促出口、保份额”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我国外贸进出口下降幅度逐渐收窄,利用外资出现增长。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国内经济增长持续加快,国内外需求将明显提高。在外贸支持政策进一步显效的作用下,预计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个别月份甚至可能出现正增长,进口增速将先于出口走出负增长。但同时必须看到,世界复苏的态势尚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较大影响了人们对于消费与储蓄的态度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这些因素对我国贸易形势进一步转好将构成风险。

2009年1~9月,我国进出口规模逐月扩大,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加工贸易降幅明显收窄,一般贸易出口降幅扩大;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持续下滑,进口有所回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较小,部分资源产品进口保持增长;稳定出口政策力度加强,我国海外市场份额提高;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正增长,累计降幅逐步缩小。

当前,我国外贸进出口依然处于下降状态,但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走向复苏,我国经济持续加快增长,国内外需求日益提高,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明显回升,将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实现保市场、保份额的目标。预计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不排除出现月度小幅增长的可能。

初步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出口将下降18%左右,上年为增长17.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个百分点左右;进口将下降16.5%左右,上年为增长18.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百分点左右;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200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25%左右,净出口继续成为经济减速的最大因素。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目 录

Ⅰ 2009年前三季度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1 一、进出口规模逐月扩大,同比降幅持续收窄..........................1 二、加工贸易降幅明显收窄,一般贸易出口降幅扩大....................3 三、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持续下滑,进口有所回升........................4 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较小,部分资源产品进口保持增长..........5 五、稳定出口政策力度加强,我国海外市场份额提高....................8 六、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正增长,累计降幅逐步缩小......................9 Ⅱ 2009年全年我国外贸发展趋势预测..................................10 一、我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分析.................................10 二、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14 Ⅲ 对策建议........................................................14 一、继续落实好一揽子稳外需、保出口、保份额政策...................14 二、着力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15 三、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灵活性.....................................15 四、积极化解国际贸易摩擦.........................................15 五、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开拓市场稳定外需. (16)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07年以来各月我国出口总额情况...........................................................2 图表 2 2007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口总额情况...........................................................2 图表 3 2007年以来各月我国贸易顺差额情况.......................................................3 图表 4 2009年1~9月按贸易方式分进出口及贸易顺差情况...............................4 图表 5 2009年1~9月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5 图表 6 2009年1~9月主要商品进口情况...............................................................6 图表 7 2009年1~9月主要商品出口情况...............................................................7 图表 8 2009年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月度金额及增长速度. (10)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Ⅰ 2009年前三季度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延续了2008年11月以来的下降态势,外需不足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随着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以及政府出台的一揽子“稳外需、促出口、保份额”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我国外贸进出口下降幅度逐渐收窄,利用外资出现增长。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国内经济增长持续加快,国内外需求将明显提高。在外贸支持政策进一步显效的作用下,预计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个别月份甚至可能出现正增长,进口增速将先于出口走出负增长。但同时必须看到,世界复苏的态势尚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较大影响了人们对于消费与储蓄的态度以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这些因素对我国贸易形势进一步转好将构成风险。

一、进出口规模逐月扩大,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下降,出口下降幅度持续超过15%,进口下降幅度超过13%(9月除外)。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出口月度增长速度最低也在-11%左右,除1998年1月份出现-13.1%外,其他月份进口增长也只是-3%以及更高。1~9月累计进出口总值15578.25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49亿美元,同比下降21.3%,而上年同期为增长22.2%;进口7111.75亿美元,同比下降20.4%,而上年同期为增长29.0%。累计贸易顺差1354.74亿美元,同比减少455.16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6.7%,下拉GDP 增长3.6个百分点。

随着稳定外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见效以及国际市场逐渐回暖,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逐月转好态势:进出口规模逐月扩大,同比降幅收窄。1~9月,我国单月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17.98亿美元、1249.48亿美元、1620.20亿美元、1707.34亿美元、

1641.27亿美元、1825.71亿美元、2002.11亿美元、1917.02亿美元、2189.44亿美元,总体上呈现逐月扩大趋势。各月同比降幅不断收窄,由1月份下降29.0%逐渐回升到9月份下降10.1%,一、二、三季度降幅分别为24.9%、23.5%、20.9%。内需扩大推动进口回升势头明显。1~9月进口规模逐月扩大,单月进口额分别为513.44亿美元、600.54亿美元、717.29亿美元、788.00亿美元、753.69亿美元、871.60亿美元、947.91亿美元、879.95亿美元、1030.06亿美元。降幅缩减幅度较大。进口下降幅度从一季度的30.9%缩小到上半年的25.4%及前三季度的20.4%,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其中9月份降幅首次缩至个位数3.5%,比1月的43.1%大幅度收窄,环比增长速度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世界经济回暖遏制出口大幅下滑趋势。1~9月出口降幅逐步收窄,单月出口额分别为904.54亿美元、648.95亿美元、902.91亿美元、919.35亿美元、887.58亿美元、954.11亿美元、1054.20亿美元、1037.07亿美元、1159.38亿美元,已连续3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规模回升迹象显现。出口下降幅度从一季度的19.7%逐渐缩小到上半年的21.8%及前三季度的21.3%,环比增长速度3~9月连续6个月保持正值,出口大幅减速趋势得到初步扭转。

图表 1 2007年以来各月我国出口总额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整理

图表 2 2007年以来各月我国进口总额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整理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图表 3 2007年以来各月我国贸易顺差额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整理

二、加工贸易降幅明显收窄,一般贸易出口降幅扩大

1~9月,一般贸易出口下降24.5%,高于出口平均降幅3.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51.4个百分点,与一季度、上半年降幅18.3%、23.3%相比,下滑速度进一步加快;加工出口下降19.8%,低于出口平均降幅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5.4个百分点,与一季度、上半年降幅23.5%、22.3%相比,下滑速度持续放缓。一般贸易对国内上下游相关行业生产的影响明显大于加工贸易,其出口的加速下滑对经济回升及工业生产将造成较强压力,同时也体现出世界经复苏进程缓慢。

金融危机以来,加工贸易出口受阻,相应进口需求放缓。1~9月,一般贸易进口下降16.4%,与一季度、上半年降幅27.6%、21.9%相比,下滑速度明显放缓;加工贸易进口下降23.9%,与一季度、上半年降幅35.7%、29.9%相比,放缓程度相对较小。一般贸易进口下降速度低于加工贸易7.5个百分点,显示出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渐走出经济衰退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加速回升居于领先地位。

1~9月,一般贸易逆差26.8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顺差449.83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1842.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8.73亿美元。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图表 4 2009年1~9月按贸易方式分进出口及贸易顺差情况

单位:亿美元,%,百分点

出口 进口 项目

出口额

增速

增速变化

进口额

增速

增速变化

贸易 差额

上年贸易差额

总值

8466.49

-21.3 -43.6 7111.75-20.4 -49.4 1354.75 1809.91一般贸易 3785.03-24.5 -51.4 3811.87-16.4 -63.7 -26.84 449.83加工贸易 4085.15

-19.75 -35.35 2242.97

-23.89

-34.69 1842.18 2140.9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整理

三、对发达经济体出口持续下滑,进口有所回升

当前,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经济初步遏制了经济衰退势头,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双边贸易下降幅度有所放缓。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600.5亿美元,同比下降19.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美国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118.8亿美元,同比下降15.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8个百分点;日本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622.2亿美元,同比下降2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1个百分点。

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比均出现明显下降,但与上半年相比,1~9月我国对欧、美、日三大贸易伙伴出口下降幅度分别收窄0.4、0、1.5个百分点;从欧、美、日进口降幅分别收窄4、3.2、4.3个百分点。相对而言,亚洲经济恢复明显好于世界其他地区,我国对东盟、香港、台湾地区的出口降幅比上半年分别收窄3.2、2.5、5.3个百分点,进口降幅分别收窄7.0、2.9、7.5个百分点,均明显好于对三大经济体。但对韩国出口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6个百分点,进口降幅收窄4.6个百分点。

1~9,我国外贸主要顺差来源地顺差规模缩小,而逆差来源地逆差规模也出现缩小(除韩国外)。对美国、香港、欧盟顺差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240.2、258.4、435.6亿美元;对台湾、日本、东盟逆差比上年同期分别减少182.4、83.2、67.9亿美元,而对韩国逆差扩大31.5亿美元。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图表 5 2009年1~9月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百分点

出口 进口 国别

出口额

增长

增速变化

进口额

增长

增速变化

贸易 差额

上年 同期

总值 8466.49 -21.3 -43.6 7111.75-20.4 -49.4 1354.74 1809.91欧盟 1674.57 -24.1 -49.7 925.96-9.2

-35.9 748.61 1184.2

美国 1573.10 -16.9 -28.1 545.65-12.4 -34.5 1027.45 1267.65日本 697.72 -18.8 -34.8 924.52-20.8 -40.0 -226.81 -310.02东盟 731.14 -16.1 -44.5 738.78

-20.9 -39.2 -7.64 -75.56

香港 1144.63 -20.6 -29.5 62.43 -38.5 -48.6 1082.20 1340.58韩国 377.49 -34.0 -75.8 727.81-18.3 -36.4 -350.32 -318.78台湾 139.19 -31.6 -50.0 597.11

-29.2 -45.5 -457.92 -640.3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整理

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较小,部分资源产品进口保持增长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导致我国进出口金额明显下降,但进出口数量下降趋势不太明显,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反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1~9月,在出口商品中,主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普遍较小,均小于同期总体出口降幅21.3%的水平,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785.4亿美元,下降10.2%;纺织纱线及织物出口431亿美元,下降13.7%;鞋类出口208.9亿美元,下降5.6%;家具出口177.3亿美元,下降8.5%。同期,机电产品出口4963.7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063.8亿美元,下降19.5%;机械设备出口1647.7亿美元,下降18%。这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需求弹性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出较强的出口竞争优势,而机电产品出口需求弹性较大。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衰退,机电产品出口好转加快,出口额从年初的1月份491.4亿美元下降到2月份的408.5亿美元后开始上升,7月份超过600亿美元,9月份达到685.4亿美元。在出口产品中继续保持第一地位,占出口的比重保持在58%以上,9月份占比接近60%,呈现上升态势。

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1~9月,我国进口初级产品2013.2亿美元,同比下降31.6%,上年同期为增长69.5%,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5个百分点。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由于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普遍大幅下跌,进口金额与进口数量出现背离。其中铁矿砂进口4.7亿

吨,增长35.7%,进口均价为每吨77.7美元,下跌45.5%;原油进口1.5亿吨,增长8.2%,进口均价为每吨401.1美元,下跌48.6%;大豆进口3236万吨,增长12.8%,进口均价为每吨434.8美元,下跌28.5%。同期,进口工业制品5098.5亿美元,同比下降14.8%,上年同期为增长15.4%,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9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进口3459.3亿美元,下降16.8%;汽车进口25.7万辆,下降16.8%;钢材进口1338万吨,增长8.6%。

图表 6 2009年1~9月主要商品进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中国经济信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1~9月 上年同期 同比增长 商品名称 计量 单位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未锻造的铜及铜材

吨 3367072163.721901942151.16 77.0 8.3

废铜 万吨 299 38.76

444 50.14 -32.6 -22.7

氧化铝 万吨 410 9.90 352 13.99 16.6 -29.2未锻造的铝及铝材

吨 1997277

42.95

689225

29.56 189.8 45.3

废铝 万吨 182 17.84168 20.34 8.4 -12.3金属加工机床 台 50747 45.1070153 57.25 -27.7 -21.2汽车和汽车底盘

辆 257879

92.97

309712

116.91 -16.7 -20.5

飞机 架 230 68.68209 65.76 10.0 4.4*机电产品 - - 3459- 4158 - -16.8*高新技术产品

- 2174

- 2655 - -18.1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

图表 7 2009年1~9月主要商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1~9月 上年同期 同比增长

商品名称 计量

单位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活猪 万头 114 2.25 116 2.77 -1.6 -18.9

大米 吨 571466 3.88 825432 3.92 -30.8 -0.8玉米 吨 861770.21 1868660.53 -53.9 -59.7

食糖 吨 48841

0.25 41569

0.19 17.5 29.7

煤 万吨 1685 18.803572 37.90 -52.8 -50.4

焦炭及半焦炭

万吨 36 1.32 1114 52.66 -96.7 -97.5

原油 万吨 395 15.71322 23.84 22.9 -34.1成品油 万吨 1704 78.31

1236 102.36 37.9 -23.5

塑料制品 吨 4823818103.015570425111.78 -13.4 -7.8锯材 万立方米43 2.70 52 3.04 -17 -11.1生丝

吨 6362 1.54 11016 2.76 -42.2 -44.1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 - 431.03- 499.55 - -13.7箱包及类似容器 - - 91.50- 101.28 - -9.7服装及衣着附件

- - 785.40- 874.28 - -10.2鞋类

- 208.88

- 221.33 - -5.6

中国经济信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1~9月 上年同期 同比增长

商品名称

计量 单位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首饰

千克 391913

17.15

468162

17.43 -16.3 -1.7

钢坯及粗锻件

万吨 1 0.09 113 11.67 -98.9 -99.3钢材 万吨 1571 154.394851 498.08 -67.6 -69

未锻轧铝

吨 167935

2.69 685853

18.02 -75.5 -85.1

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

- - 373.77- 414.85 - -9.9彩色电视接收机 万台 3652 72.32

3654 78.42 -0.1 -7.8

集成电路 万个 3905215160.593726383185.15 4.8 -13.3集装箱

万个 41 13.86260 75.09 -84.2 -81.5摩托车及有动力装置的脚踏车

万辆 525 22.23956 39.01 -45.1 -43 自行车 万辆 3559 16.884510 19.55 -21.1 -13.7

手表 万只 37721

7.89 40003

9.09 -5.7 -13.2

玩具

- 56.03- 63.19 - -11.3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万台 90556

823.36108693

996.43 -16.7 -17.4电动机及发电机 万台 197783

37.35

295120

50.92 -33 -26.6

家具及其零件 - - 177.32- 193.77 - -8.5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

- - 54.57- 66.84 - -18.4*机电产品

- - 4963.74- 6175.53 - -19.6*高新技术产品

- 2558.38

- 3109.11 - -17.7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

五、稳定出口政策力度加强,我国海外市场份额提高

自去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外贸形势,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外需、促出口、保份额”的政策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一是自2008年8月以来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取消或降低部分产品出口关税;二是出台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政策,降低费率,扩大覆盖面,截至9月29日,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支持出口突破600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是2008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全年承保规模的1.5倍,刷新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在促进外贸出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大力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暂停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保证金台账实转,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鼓励和支持信贷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提供担保,落实扩大信保覆盖面、降低保险费率政策;四是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出口品牌、建立自主营销网络。五是稳定人民币汇率,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实施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人民币互换协议范围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降低出口企业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困难,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在外贸鼓励政策支持下,虽然我国进出口贸易额有所下降,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相对上升。根据WTO 公布的季度数据来看,上半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9.38%,超过德国和美国,出口份额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上半年中国进口占全球的7.41%,与德国仅差0.63个百分点,与第一位的美国相差5.47个百分点;上半年中国进出口占全球的8.38%,与德国仅差0.16个百分点,与第一位的美国相差2.57个百分点。从2009年3月份起,中国单月出口额持续超过德国和美国,特别是第三季度的三个月出口连续超过1000亿美元,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2009年4月份起,中国单月进口额持续超过德国,但落后于美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

六、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正增长,累计降幅逐步缩小

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缩减,自2008年10月份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连续10个月持续下降,其中2008年12月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降幅达到54.35%,此后降幅逐月缩小(2009年4月份除外),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逐渐明朗,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8、9月份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正增长,增幅分别达到7%、18.9%。1~9月累计,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348家,同比下降21.4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7.66亿美元,同比下降14.26%,而上年同期为增长39.9%。1~9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370.77亿美元)、台湾省(50.77亿美元)、日本(32.35亿美元)、新加坡(26.63亿美元)、美国(26.2亿美元)、韩国(19.81亿美元)、英国(9.51亿美元)、德国(9.44亿美元)、加拿大(6.56亿美元)和澳门(6亿美元),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7.5%。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1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8.7亿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三季度当季对外直接投资2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较上季环比增长135.3%,超过了前两季度的总和,这也是今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首次出现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地区)17个,较上年同期增加4个;以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143亿美元,占到我国同期投资总额的43.5%,收购领域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等。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图表 8 2009年1~9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月度金额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经网整理

Ⅱ 2009年全年我国外贸发展趋势预测

当前,我国外贸进出口依然处于下降状态,但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走向复苏,我国经济持续加快增长,国内外需求日益提高,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明显回升,将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实现保市场、保份额的目标。预计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不排除出现月度小幅增长的可能。

一、我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从国际环境来看,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有助于改善我国外贸发展环境。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下,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全球各经济体经济指标先后触底回升,许多国家已经逐步迈上了复苏道路。从美、日、欧国家经济增长情况看,美、日、欧GDP 环比均出现快速回升,美国从一季度的环比增长-6.4%回升至二季度的-1.0%,预计三季度可能回升至正增长水平;欧洲从一季度的-2.5%回升至-0.1%;日本从一季度的-2.6%回升至-0.2%,均好于市场预期。从领先指标看,各国领先指标都显示稳步回升态势,其中,美国经济咨询局公布的领先指标已连续4个月稳步回升,至7月份同比增速已回升至0.2%;欧洲委员会公布的商业景气指数领先指标已连续5个月出现回升,从3月份的-3.3%的低点回升至8月份的-2.21%;日本的企业景气领先指标亦已连续5个月回升,从2月份的-19.6%的历史低位回升至7月份的-8%。各国领先指标的快速回升,预示着未来经济将逐步回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在2009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年将收缩1.1%,这一数据较7月份预测的1.4%有了较大提高。其中,2009年美国经济将下降2.7%,欧元区经济将下降4.2%,日本经济下降5.4%;亚洲将是经济表现最好的地区,经济增长率达到5%;非洲经济增速将降至1.7%;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消极因素正在逐渐消退,有望于今年第三季度恢复经济增长。欧、美、日三大发达经济体市场占我国实际外需的60%以上,这三大经济体经济触底回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促使出口贸易需求在年底前得到进一步恢复。但同时,一方面,世界经济仍然处在衰退之中,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是曲折缓慢的,我国外部需求并没有出现根本好转,出口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消费模式出现转变,美国居民的储蓄率由负储蓄回升到5%,欧洲居民家庭储蓄率也在上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我国商品的需求。

二是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将导致进出口增速降幅减缓。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是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金额明显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个月,受经济回暖预期增强、美元持续贬值、市场需求逐步提高、通胀预期强烈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反弹。国际油价也从最低点的每桶30多美元升至目前75美元左右;纽交所Comex-12月期金涨至1065美元/盎司左右,连创历史新高;基本金属价格自2009年初以来平均上涨了72.8%;玉米、大豆和小麦等农产品期货价均达到高位。从发展趋势看,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经济体普遍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救市,资产价格全面上涨。而目前全球经济尚未稳定,停止动用公共财政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为时尚早,未来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另外,自2009年3月份以来,美元总体持续贬值,美元指数在3月份达到89.29的年内高峰后便一路震荡下行,进入9月以来美元加速跌势,美元指数下探至75.8左右,跌幅超过13%,创下去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以来的最低值。这些因素势必刺激大量投机资金和避险资金涌进商品市场,国际商品价格波动将明显增加。预计四季度国际商品价格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下将继续波动向上走势,带动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回升。商品价格上涨会使我国外贸进出口额有所增加,特别是我国外贸进口初级品较多,受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直接影响较大。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危机往往与保护主义相伴生。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提高关税、滥用救济措施等各种贸易摩擦急剧增多。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国,随着美国、欧盟等国不断加大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力度,目前正在面临空前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压。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包括57起反倾销、9起反补贴,总金额约有102亿美元规模。在今年我国遭遇的贸易救济措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施涉案金额中,美国占到57%。除了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阿根廷、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氯甲烷、离心泵、螺杆压缩机、皮下注射器等多种商品。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从急剧下滑到缓慢复苏”的特殊时期,我国外贸发展形势有所好转,但外需低迷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贸进出口在趋稳向好的大势中将不乏波动。

四是美元持续贬值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美元走势对人民币汇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美元弱势格局难以改变。一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明显使美元受到严重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报告表明,截至第二季度末美元在全球货币储备中所占比重从上一季度65%降至62.8%,这不仅是1999年以来美元占全球外储比重的最低水平,

2.2%的美元比重下跌也是2002年第三季度以来最大幅度。二是日益攀升的“双赤字”令美元承压。双赤字始终是决定美元走势的长期性因素,2009财政年度的美国财政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1.84万亿美元,约为上一财年赤字规模的4倍,而美国贸易逆差的形势长期内将无法得到好转。三是美联储明确表示,在美国经济没有彻底走出收缩周期之前,宽松政策退出的速度不会早于经济复苏的速度,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巨额的货币供应量导致的美元持续贬值。

在一定的名义汇率水平下,如果美元贬值,人民币币值就相对提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加大。同时,随着国内经济增速加快,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储备持续提高,市场对于人民币在升值预期显著上涨。海外NDF (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的报价显示,一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 价格报6.6左右,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10月3日召开的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与央行行长会议,重新将汇率问题作为讨论重点,指出人民币升值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与全球经济实现更加平衡的增长,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正在卷土重来。人民币不断加强的升值预期将对我国本已脆弱的出口形成掣肘。

从国内因素分析,多种因素共同支撑我国外贸进一步回暖。一是外贸扶植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为稳定外需,国家在出口信用保险、出口税收、贸易融资、加工贸易、清理不合理收费等方面出台了大量外贸扶植政策。“稳外需、保市场、保份额”政策措施会继续有利于进出口持续回暖。

二是宏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在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带动内需不断扩大,为进口回升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展望四季度,国际经济环境将继续好转,“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预计我国第四季度经济将继续回升,GDP 增长速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度将达到9.8%,2009年全年增速为8.5%左右,但比前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向好,国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恢复,对于能源资源产品、战略储备产品、装备制造产品的国际需求将相应提高,这对于进口增速止跌回稳具有积极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已不再单纯是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是由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所构成的综合优势,这是当前以至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稳定外部需求的坚实基础。

三是出口先行指数加快回升。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 )中出口订单指数连续11个月上升,9月份达到53.3%,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超过50%的临界点,为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从20个制造业行业大类来看,有11个行业在50%以上,有5个行业甚至超过60%。考虑到上年四季度外贸急剧下滑而导致同比基数较低,在金融危机尚未完全退去的当下,往年三季度订单旺季推移到四季度的可能性较大。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近期发达国家PMI 指数走势也稳定向好,9月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PMI 指数分别为52.6%、49.3%和54.5%,表明经济复苏的趋势明显。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预示着出口形势将呈现稳中有升。

四是企业承接出口订单明显上升。被称为外贸“晴雨表”的第106届广交会第一期境外到会采购商和出口成交实现双增长,境外到会采购商共计9.2万人,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1.4%,比去年秋交会增长5.4%;累计出口成交155.8亿美元,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9.6%,比去年秋交会下降5.3%。其中,机电产品成交134.5亿美元,占比86.4%,比上届增加20%。其中家用电器依旧是成交主力,比上届增长11.7%;电子消费品成为增幅最大的出口商品,比上届增长62.9%。五金工具、运输工具、建筑及装饰材料、电子电气产品成交增长均超过两成。欧盟、中东和美国列成交额前三位,依次为38.2亿、27.7亿和18.1亿美元,共占总成交额的53.9%,分别比上届增长34.7%、7.2%和16.7%。从广交会情况看,随着企业承接出口订单明显上升,我国出口持续复苏值得期待。

五是贸易形式有助于进出口的联动。加工贸易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而加工贸易的特点就是先进口后出口,进口增长有助于带动出口增长。今年以来,我国中国加工贸易降幅明显收窄,进口下降幅度由3月、6月分别下降29%和20%收窄到9月份下降6.9%,表明对国内经济景气和外需定单信心增强,有利于今后出口增长的加快。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二、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综上所述,考虑到圣诞临近、外贸订单集中的因素,预计四季度我国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而且由于2008年11、12月“低基数”的原因,不排除出现月度小幅增长的可能,进口增速将先于出口走出负增长。初步预计,2009年全年我国出口将下降18%左右,上年为增长17.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个百分点左右;进口将下降16.5%左右,上年为增长18.5%,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4百分点左右;全年实现贸易顺差2200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25%左右,净出口继续成为经济减速的最大因素。

我国利用外资下降幅度将明显减缓。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缩减。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2008年全球FDI 流入量下降14%,2009年下降趋势更加显着,预计将下跌30%~40%。在此背景下,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出现下降不足为奇。从发展趋势看,由于我国经济先领于世界经济复苏,引导国际资本加速流入,我国吸收外资降幅正在逐渐收窄并开始出现正增长,在扩大外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预计四季度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出现增长的可能性较大,全年利用外资仍会有所下降但降幅将明显减缓,中国仍将是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

Ⅲ 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应政策,努力实现我国外贸“保市场、保份额”的目标。

一、继续落实好一揽子稳外需、保出口、保份额政策

继续落实包括财税、金融、贸易便利化、促进转型等多方面政策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一是保持现行出口退税政策。尽管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但也不能迫于财政压力下调出口退税,应该继续维持现行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应该足额、及时、稳定,保持政策对于出口的支持力度,逐渐实现出口退税制度化改革。二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继续加大对具有偿还能力、信誉良好的发展中国家进口企业提供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政策力度,扩大国内出口卖方信贷覆盖范围,提高出口信贷在一般贸易中的比重。三是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目前全球贸易额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的支持下完成的,发达国家达到20%-30%左右,有些国家甚至更高,而2009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信用承保规模对出口的支持率仅为4.7%,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国际上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责任总额与风险准备金的合理比例一般为15:1左右。按今年我国出口13000亿美元计算,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率要达到世界12%的平均水平,风险准备金需要700亿元人民币。因此,必须要注重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开放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四是切实落实对外贸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强各种促进贸易便利化服务,加强行业协调和管理。

二、着力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当前应该把握时机,通过采取差别性的财政、金融等政策,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推动我国贸易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商品结构,支持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促进力度,增加先进技术、国内尚不能制造的关键设备及元器件和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优化市场结构,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开拓新兴市场的支持和服务;优化贸易方式,充分发挥一般贸易国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加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灵活性

一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汇率波动状况,调整目前货币篮子中各主要币种的权重,增加欧元、日元等世界货币比重,逐步改变当前人民币实际走势盯住美元的局面,减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压力。二是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中间价浮动区间,在更加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三是加快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既符合当前扩大出口的形势需要,也符合未来我国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需要,应该尽快制定并实施有关人民币阶段的实施细则,适当扩大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区域,并试点一些新的结算形式。四是密切监控外资流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防止人民币汇率受外资冲击。

四、积极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一是加强国际协调。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加强,世界各国有必要通过协同行动,合作面对全球挑战。达成遏止贸易保护主义的共识和承诺,督促尽早取消已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积极倡导通过加强合作和磋商来解决国际贸易中的问题。

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二是充分利用WTO 、双边经济对话等机制,加大对外经贸交涉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针对有关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两反两保”调查,要通过行业协会,组织有关企业积极应诉,力争减少对我国不利的裁决,对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给予一定扶持;必要时采取报复措施反击对我国采取不合理贸易摩擦的国家;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保护我国产业安全。四是健全贸易摩擦监测和预警机制,跟踪、研究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与进口标准调整动向,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加强预警信息通报和出口风险发布,为外贸企业及机构从事进出口活动提供支持。

五、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开拓市场稳定外需

扩大海外能源资源投资规模,推进与资源、能源储备丰裕国家双边互惠贸易活动,提高我国资源保障能力。加大对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支持力度,鼓励我国有竞争力的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和原材料出口。通过增加对外援助贷款,带动工程机械、建筑材料出口;通过鼓励到海外发展加工贸易,带动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通过对海外经营中国产品进口的企业给予人民币贷款,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通过扩大机电产品买方信贷,增加船舶、机床、技术装备出口。调整出口地区结构,着力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改变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加强区域间贸易合作,加快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体系建设,推动东亚地区货币--外储--金融系统建设。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xx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17.69 亿元,同比增长27.51%,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26.78 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17.95 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14.83 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12.46 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手机游戏市场分析报告(含预测数据) 2011-2014年 1 / 1

本报告 ?针对市场:国内外手机游戏市场; ?针对类型:单机游戏、网络游戏、社交游戏;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游戏邦、清科研究、海纳; 一、概述 1.1、手机游戏行业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与3G网络的快速进展,移动互联网的相关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各厂商关注的焦点,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目前仍然以单机版游戏为主,网游版产品所占比重较低。从整体行业来看,中国手机游戏行业处于快速进展期,近两年来,在电信运营商和手机游戏开发商的联合推动下,中国的手机游戏行业,取得了较快的进展。 1 / 1

目前的手机游戏数量众多,然而质量和内容无法满足现有玩家需求,国内手机游戏开发商自主开发能力与国外开发商比较,力量相对薄弱。目前的手机游戏大多来自于国外,日、韩、欧美等地开发的游戏几乎占据了中国手机游戏市场80%的游戏内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手机游戏开发商在我国差不多有上千家,但真正上规模的也只是数十家。目前常见的手机平台有Android,塞班,java,IOS。孰优孰劣没有绝对的界限。 1.2、手机游戏以后进展趋势 1.2.1、手机游戏与其他创意型产业相互融合,呈现“多元娱乐”进展趋势 手机游戏在与其他创意产业融合,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汲取融合优秀的动漫、影视、网络游戏、文学作品等相关创意产业特色内容资源,弥补本行业内容单一、创意不足的缺势;另一方面,融合进展将使手机游戏产品多样化,在进一步融合网络游戏、网页游戏、SNS等娱乐应用特色的同时,成长为“多元娱乐”产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1 / 1

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出口统计报告

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 出口统计报告

目录 1.分月份统计 (2) 图表1: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出口数据统计 (2) 2.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2) 图表2:2019年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2) 图表3:2019年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出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2) 图表4: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3) 图表5: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出口数据按贸易国、地区统计 (3) 3.按贸易方式统计 (4) 图表6:2019年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4) 图表7:2019年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出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4) 图表8: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4) 图表9: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出口数据按贸易方式统计 (5) 4.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5) 图表10:2019年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5) 图表11:2019年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出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5) 图表12: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进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6) 图表13:2019年1-5月中国烟碱及其盐(29397910)出口数据按收、发货地(省市)统计 (6) 声明: (7) 中国产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1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3季度)

中国烟草行业分析报告 (2012年3季度)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 产销协调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2012年3季度,我国烟草制品行业继续落实“控总量、调结构、降库存、稳价格”的调控方针,行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的势头。1~9月,我国卷烟产销协调增长,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重点品牌加快发展,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3季度,随着卷烟生产的平稳运行,我国卷烟产量稳中有升。1~9月生产卷烟19702.83亿支,同比增长2.02%,其中3季度生产6959.99亿支,较2季度增加692.84亿支。同时,卷烟销售规模也保持平稳,1~9月全国卷烟总销量3914.9万箱,同比增长2.80%,其中3季度销售1284.93万箱,较2季度增加121.06万箱。 价格方面,前三季度,全国36大中城市烟草零售价格指数震荡下行,自1月的100.4点降至9月的100.17点。具体看,7~9月分别为100.32点、100.24点、100.17点,虽然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呈现逐月小幅回落的趋势。 进口方面,由于3季度我国卷烟供给较充分,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均有所缩减。7~9月,我国卷烟进口量、进口额分别为501万条、1988.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189万条、777.4万美元。出口方面,3季度卷烟出口量、出口额分别2783万条、10233.6万美元,较2季度分别减少406万条、2235.1万美元,出口规模有所下降。 3季度,尽管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烟草制品行业供销旺盛的局面推高行业盈利水平,利润总额持续增长。1~9月,行业实现利润总额899.32亿元,同比增长28.5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66个百分点;其中3季度当季利润292.33亿元,较2季度增加45.32亿元。 展望4季度及2013年,国家烟草总局将继续把“保持市场良好状态”作为主要调控目标,按照卷烟生产“总量控制、稍紧平衡”的调控方针做好计划安排,对预算进行理性控制,按照效益支出原则进行合理开支,同时,深入推进专项整顿,建立更加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

中国烟草行业新的发展前景

中国烟草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到中国烟草行业的规模,从堪比军费支出的数字便可大概知晓了。如此巨大的规模也使得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而国家的烟草专卖制度,让我国的烟草行业看似高枕无忧。 就企业本身来说,从最近两年烟草行业的改革力度可以看出来,生产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集中,销售企业渠道管理力度不足,都是烟草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有人担心,现在烟草行业基本上已经全面开放以中国绝大多数烟草公司的现状,我们不能抵抗外国卷烟的冲击;更有人担心,走私、假货打击力度不力,会让烟草业遭受重创。就公众消费环节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烟草的消费,特别是前不久的烟草重金属超标事件直接将烟草与癌症和神经系统等疾病联系起来,更是引起了公众对烟草危害的关注。同时消费者对低焦烟有了更多的要求,这样就刺激了高端市场的发展。下面就根据相关资料介绍一下中国烟草行业的现状。 生产:原料与品牌 前些年,全国每年烟叶的产量都是严格按计划种植的,这就意味着有限的原材料资源下,不同品牌的烟草制造企业要抢夺资源,多生产,多销售。最近一些烟草企业采用了采购管理系统,烟厂可以准确了解市场上主辅料价格信息,确定采购对象与规模,提前下订单,提前抢原材料。 中华烟的品牌美誉度毋庸置疑,但是其生产厂一直在为抢不到原材料而苦恼着。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华烟厂经常向国家申请特批手续,一旦上等烟叶产量有问题,那就要求全国烟丝厂支援。 现在的烟厂,多靠自己的力量,将上游生产厂聚集在自己周围。长沙卷烟厂就曾经将20多家主要卷烟材料企业负责人找到厂里,商议共建一条“质量高、成本低、反应快、服务好”的白沙品牌卷烟材料供应链。 之后,长沙卷烟厂建立了面向员工、合作伙伴的企业门户。合作伙伴可以从网上方便、迅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与服务,打通了整个原材料供应链,大大降低长沙卷烟厂的采购

2019年手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手游行业分析 报告 2019年6月

目录 一、国内手游市场进入红利拐点,厂商的全球化突破 (5) (一)好莱坞电影垄断全球市场:国产业在什么情况下能吞噬全球产业 (6) (二)头部国家单产品投入大幅上升 (8) (三)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9) (四)巨头海外市场增速远超国内增速 (11) 二、政策层面:鼓励游戏出海,文化输出 (13) 三、中国手游公司世界排位靠前 (14) (一)中国游戏厂商极具全球竞争力 (14) (二)中国手游出海增速高于各国本土行业增速 (15) (三)中国本土手机、APP全球市占率提升带来发行优势 (16) 四、亚太未来会享受手游高增长红利 (17) (一)亚太市场为中国海外优势票仓 (17) (二)印度市场存在巨大移动的市场红利 (19) 1、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红利 (20) 2、移动支付渗透率红利 (21) (三)东南亚地区移动市场红利 (22) (四)日本手游市场厂商具有较大竞争力 (23) (五)韩国手游市场:从RPG到品类拓展 (26) 五、出海手游厂商发展情况 (27) (一)纯海外业务公司发展情况 (29) 1、亚太王牌发行商:易幻网络 (29)

(二)主打大陆市场厂商已开始强调海外市场重要性 (30) 1、网易出海:强产品力+强推广运营本地化能力 (32) 2、腾讯出海:投资并购+竞技产品出海路线 (33) 3、三七互娱:逐渐熟悉亚太市场 (33) 4、游族网络:以RPG突破欧美市场 (35) 5、完美世界:老牌研发达产IP选择从纯国风到全球化 (36)

手游行业大陆市场增速回到15%一般增长。2018年移动游戏中国市场增速跌至15.4%,让市场对于国内游戏未来增长抱有悲观态度, 估值一路走低。而2019年版号恢复审批预期将带来市场恢复,大概率增速不低于2018年的15%。同时,版号审批的不确定性政策因素倒逼游戏厂商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批量出海,海外收入增速开启了高速增长时代。 手游行业具备制霸全球市场能力,且从2018年开始开启了海外高速增长。手游行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为数不多的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据 主导地位的产业。当前中国手游市场情况类似于1920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行业状态。二者皆为边际成本极低,具有文化属性的行业。我们 根据好莱坞电影发展历史得出发现一个现象:在边际成本极低的产业中,如果一国产业想要垄断全球市场,其基本条件就是本国市场规模就是全球市场最大。只有在这一情况下,才能支撑最高的单产品投入,得到最好的产品质量从而制霸全球反过来摊薄成本。而手游行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唯一满足这一条件的产业。对标好莱坞电影行业本土和海外收入贡献来看,我们预计海外市场将有机会带来超过1000亿的增长空间。 中国厂商在海外增速远超本土公司增速。东南亚、印度等地区仍处于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阶段,其手机设备、移动支付渗透率、通信 网速等基础设施相当于中国3~5年前,因此当前手游行业正开启高速增长,而中国企业于当地增速高于当地平均行业增速水平,预期在未来3~5年中将享受行业beta。此外,中国企业在美股、日韩等发达手

中国烟草行业年至年分析报告

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变动态势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 年开始,烟草行业卷烟产销量、工商税利及其它有关经济指标增长率在连续多年的下降之后出现止跌回升,并在随后两年中保持快速增长之势(如图所示)。在2000-2002 这三年间, 全国卷烟产销量分别以年均1.6%和2.5%的速度保持增长,而行业工商税利年均增长率更高达 14.9% 。到2002年,全国卷烟产销分别为17225 亿支和17493 亿支,完成工商税收和利润分别为1050 亿元和406 亿元。从绝对值来看,除了卷烟产量比1995 年稍低之外,其它各项指标在2002 年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面对外部多重压力和内部多种矛盾,是什么因素使得烟草行业能够连续三年保持快速增长?在总量增长的背后烟草行业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变动趋势?经过2002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烟草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如何?立足于现实并着眼于未来,这是行业上下应该思考的几个基本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在第二至四部分逐一进行尝试性回答,在最后部分将提出几点政策性思考。 二、烟草行业三年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烟草行业在连续多年的增速减缓之后,会在2000-2002 年这三年中出现快速增长之 势?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但经过对行业实践进行冷静而客观的梳理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六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在支撑烟草行业保持三年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确起到了最为关键的影响。 1、宏观经济整体趋好,带动了全社会烟草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作为一个生产和经 营消费品的经济部门,烟草行业的增长状况与国民经济的整体态势,尤其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状况、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和居民消费水平等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1991-2002 年的统计数据测算,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名义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 、0.837 和0.692 ,它们之间基本保持着“同升同降”的同步变动趋势(如图所示);如果再进一步进行两个变量的回归分析的话,结果表明,GDP 增长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增长率、社会商品零 售总额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它们拉动烟草行业工商税利增长率的提高幅度分别是0.89 、1.24 和1.03 个百分点(由于所有上述变量都是相互关联的,烟草行业的税利增长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分别测算,只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烟草经济与各个宏观经济指标的相互关系,绝不能把上述测算结果简单相加)。自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家针对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状况,实施了一系列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旨在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观调控措施,致使GDP 在经历了1995-1999 年增速持续减缓之后,从2000 年开始有所回升,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0.9 个百分点。2001 年虽又稍有下降,但2002 年又呈现出加速增长之 势。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都由持续下跌转向略有回升。由于宏

中国汽车行业地PES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的PEST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工作用车到生活用车,随着生活科技化、快捷化等的发展,汽车普及化的势头也越来越汹涌!下面我将用PEST模型来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Political-legal Factors 政治法律因素 所谓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我们可以从以下接个方面来看: 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刺激 “十二五”期间,将通过综合利用金融、税收、经贸等政策,鼓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在国家政策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汽车补贴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还有汽车贷款政策,小排量车的减征购置税等, 2、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 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 过快的势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

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 ●《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 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很 有利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 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完善的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的出台,为汽车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二、Economic Factors 经济因素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经济 结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 等。 ●构成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包括:国生产总值(GDP) 的变化发展趋势、利率水平的高低、财政货币政策 的松紧、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 配的收入水平、汇率升降情况、能源供给成本、市场需 求情况等。 ●自中国加入WTO,国外大的汽车生厂商纷纷进入,形 成了九州分天下的局面,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量超过 1500万,车辆购置税完成1792亿元,同比增长54.0%,汽 车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各项相关税收也有所增长。汽车消

烟草行业现状、特点及前景分析

一、烟草行业概况 1.全国烟草行业规模、地位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生产并消费了全球1/3的卷烟,八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烤烟种植面积第一;烤烟产量世界第一;烤烟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卷烟产销量世界第一;卷烟增长速度世界第一;吸烟人数世界第一;吸烟人数增加数量世界第一;烟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中国有3.5亿烟民,占世界总数的25%,其烟草生产占全球的35%,而烟草销售占全球的32%。 近年来,烟草行业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现已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2011年,我国烟草行业上缴国家财政6001.18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7%。 2.全国烟草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烟草行业“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目标的实施,烟草行业兼并重组不断推进,行业集中度较高,目前我国烟草制品业企业共151家,形成上烟、红塔、红云红河、湖南中烟、浙江中烟、湖北中烟等10大烟草集团以及“云烟系”、“湘烟系”和“沪烟系”三系领军的竞争格局。 (1)云烟系 云烟系占据我国烟草市场半壁江山。以“红塔”“红河”“云烟”三大品牌为核心,产品线丰富,高端品牌有小熊猫、云烟、玉溪、红塔山、红河V6、香格里拉等十几个;中端品牌有红河66、经典1956白红塔山(软包)、新境界美登、钓鱼台、88红河、恭贺新喜、阿诗玛、紫云烟等近三十个;低端品牌有红山茶、新品红梅-春等。目前战略扩张主要集中在西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 (2)沪烟系 沪烟系以“中华”品牌为核心,高端品牌主要有上海、中华、红双喜1906、中南海、普红中南海、太阳中南海、利群等;中端品牌主要有深蓝国际五一、利群、大红鹰等,低端品牌主要有上海红双喜、北京长乐、八达岭、普健等。销售市场主要在江苏、浙江等区域。 (3)湘烟系 相对于云烟系和沪烟系,湘烟系组建时间较晚,在竞争实力方面目前还有一定差距。“湘烟系”主要品牌有芙蓉王和白沙等。其中高端品牌主要为芙蓉王、中端品牌为大白沙,低端品牌为芙蓉。 3.全国烟草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亿元,同比增长%,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外资本开始以组建影视基金的形式,对我国电影、电视剧产业进行投资。从已成立影视基金的LP 群体组成看来,具有影视背景的专业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是国内影视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LP 也可以为影视公司、项目提供更多指导,改善经营,规避项目风险。

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2018中国烟草基础知识与烟草行业基本情况 一、烟草的含义 烟草属茄目,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基部稍木质化。花序顶生,圆锥状,多花;蒴果卵状或矩圆状,长约等于宿存萼。夏秋季开花结果。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亚、中国。 二、烟草的起源与发展 1492 年 10 月 12 日,哥伦布率探险队在圣萨尔瓦多岛登陆,欧洲人第一次跳上美洲大地,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在哥伦布早期的航海日记中,只是简单地提到烟草,但以后在其他探险队员的报告中异乎寻常地报道了烟草。这些报道说他们看见“许多男人和妇女手上拿着‘燃烧的炭’(Glowing-coals),以此使自己得到某种香气”。后来才弄清这种燃烧着的“炭”就是卷着的烟叶。人们将这种烟叶的一头燃烧,一头含在嘴里吸烟,然后从嘴或鼻子里呼出烟雾。美洲土著居民有很长的吸烟历史。据考古分析,在 3500 年以前美洲居民就已经有吸烟的习惯。玛雅人曾繁荣一时,那里的古老文化遗迹给历史学家留下了许多谜。在墨西哥南部的奇阿帕斯州(Chiapas)仍保留有玛雅神职人员身着礼服吸着管状烟斗的石刻浮雕,这是被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吸烟图。相传,吸烟同宗教有关。烟草有醉人的香气,具有消除疲乏和提神的作用,甚至能治疗疾病。人们认为烟草得到了“神”的帮助,是一种“神草”。那时,吸烟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由司祭的神职人员执行。随着通往美洲航道的开通,欧美大陆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烟叶和烟草种子被带进了欧洲,并且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后来,人们发现烟草有麻醉作用和其他药用功能,传播日渐广泛。有一位名叫尼古特的法国人,住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一说是驻葡萄牙大使),对美洲的植物很感兴趣,其中有些植物与欧洲的差异很大。他曾听人说烟草可以解乏提神,可以止痛和治疗疾病,尤其是对治头痛病更有疗效。约在 1560 年,尼古特从别人送的礼物中得到烟草种子,精心地栽培在自己的花园。果然,烟草生长茂盛,收获其叶试吸,感觉很好。人们为了纪念尼古特,把烟草碱称为尼古丁。由于世界各国烟草都是直接或间接来

中国烟草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

卷烟经营形势与发展趋势 一、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烟草产业 ●吸烟人口:全球约11亿,中国3.3亿,所占比重为30%。 ●烟叶生产:全球烟叶产量563万吨,中国207万吨,所占比重为 37%;其中全球烤烟产量388万吨,中国202万吨,所占比重为52%。 ●卷烟生产:全球卷烟产量6.03万亿支,中国2.02万亿支,所占比 重为33%。(2007年2.12万亿支)(销量单位简介:箱、万支、件、支) ●卷烟消费:全球卷烟消费总量约5.75万亿支,中国2.01万亿支, 所占比重为35%。(以上为06年数据) 结论和推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中国烟草产业在全球烟草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跨国烟草公司非常渴望进入中国烟草市场,它们强烈要求中国烟草取消专卖、放开市场。 问题:中国放开烟草市场是必然的吗?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必然取消吗? (一)烟草特点与政府政策取向 ●烟草特点:健康危害性、负面外部性、需求低弹性 ●政府角色:公共利益提供者、公共秩序维护者、利益最大化要求的 组织 ●政策取向:控制烟草生产与消费、降低烟草消费的健康危害性、矫 正烟草的负面外部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二)各国烟草体制及主要政策 ●体制类型:国家垄断经营或授权经营、严格管制下的市场竞争、相 对自由的市场竞争、禁止卷烟生产和销售

●主要政策:征收重税(寓禁于征)、计划生产和配额许可、设置严 格的技术标准、干预厂商行为、干预消费行为 ●发展趋势:加强管制、不鼓励跨国投资和贸易、部分国家民营化、 再国有化呼声 (三)中国烟草专卖体制演变历程及主要特征 ●演变历程 1981年5月,国务院印发同意轻工业部《关于实行烟草专营的报告》的通知。 1983年9月,国务院发布《烟草专卖条例》。 199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200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理顺烟草行业资产管理体制深化烟草企业改革的意见》。 2007年1月,财政部、发改委印发《中国烟草总公司章程》; 2007年3月,国家发改委修订《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 2008年2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3月11日, 11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主要特征:法定专卖、国家垄断、计划管理、政企合一 (四)决定中国烟草行业体制安排的主要因素 ●国家法律和政策: ?烟草专卖是法定专卖; ?中国加入WTO没有承诺取消烟草专卖;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低速缓慢发展再到近10年爆炸式发展的过程。2014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2012年提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中国已成为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从增量来看,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也难怪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均将目光瞄向中国,纷纷在中国内地设立办事处,谋求在中国长远发展,许多大片均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期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一、中国电影市场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扶持政策,5年来政府在扶持电影创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财税及融资政策、土地使用、院线建设、提升国产电影国际影响力方面实施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电影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保障。2014年又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作为重点、主流文化产业,首当其冲将受益匪浅。 2.经济环境: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受“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特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均遭遇重大挫折,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效益大幅下滑。2014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 3.6亿元,GOP增速7.3%,创24年来新低;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6.9%。然而,电影市场却未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逆势上涨,屡创票房新高。据统计,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 4.51%。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达到330.09亿元,同比增长50.39%,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97.55亿元,同比增长7 5.24%。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比59.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2015年“十﹒一”黄金周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18.5亿元的总票房,相较于2014年国庆档的10.71亿元,增长率达70%。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投资回报高,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势必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继续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并辐射和带动旅游、动漫、游戏、广告、玩具等周边产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市场还将在很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一、中国网络游戏行业概况 我国网游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实现大跨步的发展。今年我国网游对外出口达4亿美元。截止2012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PC网络游戏市场、移动网络游戏市场、PC单机游戏市场等)达248.4亿,比2011上半年增长了18.5%。 图1 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11年中国网游用户的增长率10%相比2010年有非常大的下滑。并且从2011年开始,中国网游活跃用户增速整体放缓,市场将进入调整期。2013年中国网游用户规模明显放缓,从2012年的59.5%降至54.7%,网游用户规模为3.38亿,增长数量为234万。 图2 中国网游用户数及年增长率 二、细分市场情况 网游市场按服务的终端不同亦可分为:手游、页游、端游、单机游戏。 1、手游市场高速发展 2013年被称为手游元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移动游戏无论是用户,市场占有率还是市场规模方面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最新资料,

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图3 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图4 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 图5 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从8000万上升到3.1亿,增长248.5%,不可谓不多,主要原因还是得力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网速的提升,致使手游用户快速增长;于此同时,整个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1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46.9%;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为13.5%,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自2008年起,移动游戏市场的这三项数据均获得空前高速的增长,2013年表现的尤为突出。 2 、

页游增长明显放缓 2013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收入约127.7亿元,同比增长57.4。相比于2010年的198.9%的爆发式增长,2011年到2013年页游市场的收入增长速度正逐步放缓,但稳重有升。 图6网页游戏用户规模 图7 网页游戏市场占有率 图8 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013年中国页游用户数约为3.3亿人,同比增长21.2%,较2012年有所减缓;市场占有率达到15.4%,仅保持同比1.9%的小幅增长。实际销售收入达127.7亿元,同比增长57.4%。 3、端游市场占有率下降,销售收入依然可观 2013年,端游市场实际收入536.6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64.5%,同比下降10.4%,其中国内自研端游市场手机收入约为476.6亿元人民币,同比

2020年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4月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当月同比 缘起:为什么选择刚需品? 受疫情影响,可选消费快速下滑,而必选消费表现坚挺。可选消费品是指像房地产、汽车、家电、纺服等非刚性需求产品,人们视情况置办或更换;必选消费品是指人们生活中通常必须要满足或使用的消费品,如食品、医药等。受新冠疫情冲击,2020 年2 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当月同比大幅下滑23.7%,为2003 年以来首次增速转负,3 月份同比下滑18.1%。其中,可选消费行业例如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 汽车类等3 月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大幅下滑,分别为-34.8%、-30.1% 与-18.1%,而粮油/食品类与中西药品类等必选消费行业表现坚挺,当月分别同比增长19.2%与8.0%。从4 月开始,国内逐步复工复产,预计各类可选消费会环比有一定好转,而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能仍需要一定时间。 图1: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大幅下滑 资料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市场部 图2:受疫情影响,可选消费下滑明显,必选消费表现坚挺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80% 60% 40% 20% 0% -20% -40% -60% 资料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市场部(统计数据为不同行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当月同 比) 海外疫情蔓延,中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全球可选消费的需求,国内部分可选消费品出口面临一定阻力。受疫情影响,2020 年2-3 月我国商品单月出口金额同比大幅下滑,2 月

中国汽车行业季度分析报告-Q3(1)

要点提示: ◆1-9月,累计生产汽车319.89万辆,同比增长35.77%,其中第三季度生 产112.21辆车,比二季度增长7.5%;销售汽车311.83万辆,同比增长 30.16%,其中第三季度销售109.15辆车,比二季度增长3.7%。 ◆2003年2月份景气指数创出新高点137.7点,3月份继续攀升至145点, 4月份到达峰值154点,5月份受非典影响回落明显,6月、7月景气指数平稳,8月景气指数再次小幅升至145.8点。由于汽车行业景气指数运行在新的增长通道当中,行业增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轿车、轻型车拉动前三季度的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产销进一步增长, 民间资本和业外资本大举进入,掀起了新一轮的汽车投资高潮。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苗头,主要是市场供求有失衡迹象、产能增长过快、车型分化严重、产品库存增加、价格竞争趋于白热化、消费环境风险加大等,特别是汽车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引起了社会对汽车行业发展是否过热的担忧。 ◆四季度,汽车行业整体将会继续延续今年的增长势头,但增长速度将低 于三季度。预计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2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430万辆左右,轿车销量第四季度可能达到60万辆左右,全年有望达到170-190万辆,整体增长水平预计在35%至45%以上。但车型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库存继续增加。

目录 I基本数据 (1) 一、2003年1-9月汽车产销量 (1) 二、2003年1-8月汽车行业经济指标情况 (4) 三、2003年1-8月15家重点生产企业经济指标 (6) II 汽车行业三季度总体运行情况 (8) 一、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 (8) 二、主要经济指标持快速增长、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 (13) 三、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增势 (19) 四、高档进口车利润大趋向大排量车型 (23) 五、三季度汽车行业增长景气继续攀升 (25) III汽车行业重点问题分析与建议 (26) 一、家电企业转型造车现象增多 (26) 二、库存显著增加,产能快速扩张 (31) 三、保险公司退出车贷险,消费链出现断裂 (34) 四、黄标车、私车受限,消费风险增加 (35) 五、产业政策拟出台,引导汽车投资 (37) IV 汽车行业四季度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43)

关于电影行业的分析报告

关于电影行业的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低速缓慢发展再到近10年爆炸式发展的过程。201x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XX年提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中国已成为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从增量来看,201x年全球电影票房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也难怪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均将目光瞄向中国,纷纷在中国内地设立办事处,谋求在中国长远发展,许多大片均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期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1. 政治环境:早在201x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扶持政策,5年来政府在扶持电影创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财税及融资政策、土地使用、院线建设、提升国产电影国际影响力方面实施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电影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保障。201x年又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作为重点、主流文化产业,首当其冲将受益匪浅。

2. 经济环境:201x年以来,我国经济受“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特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均遭遇重大挫折,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效益大幅下滑。201x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OP 增速%,创24年来新低;201x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然而,电影市场却未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逆势上涨,屡创票房新高。据统计,201x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产片票房亿元,占总票房的%。201x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201x年“十﹒一”黄金周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亿元的总票房,相较于201x年国庆档的亿元,增长率达70%。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投资回报高,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势必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继续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并辐射和带动旅游、动漫、游戏、广告、玩具等周边产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市场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快速发展。 3. 人文环境: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人们的文化、娱乐及精神需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中国人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市场分析调研报告

欢迎阅读【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中国网络游戏行业概况 我国网游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实现大跨步的发展。今年我国网游对外出口达4亿美元。截止2012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PC网络游戏市场、移动网络游戏市场、PC单机游戏市场等)达248.4亿,比2011上半年增长了18.5%。 图1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2011年中国网游用户的增长率10%相比2010年有非常大的下滑。并且从2011年开始,中国网游活跃用户增速整体放缓,市场将进入调整期。2013年中国网游用户规模明显放缓,从2012年的59.5%降至54.7%,网游用户规模为3.38 亿,增长数量为234万。 图2中国网游用户数及年增长率 二、细分市场情况 网游市场按服务的终端不同亦可分为:手游、页游、端游、单机游戏。 1、手游市场高速发展 2013年被称为手游元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移动游戏无论是用户,市场占有率还是市场规模方面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图3移动游戏用户规模 图4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 图5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2013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从8000万上升到3.1亿,增长248.5%,不可谓不多,主要原因还是得力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网速的提升,致使手游用户快速增长;于此同时,整个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1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46.9%;移动游戏市场占有率为13.5%,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自2008年起,移动游戏市场的这三项数据均获得空前高速的增长,2013年表现的尤为突出。 2、页游增长明显放缓 2013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实际收入约127.7亿元,同比增长57.4。相比于2010年的198.9%的爆发式增长,2011年到2013年页游市场的收入增长速度正逐步放缓,但稳重有升。

中国电子烟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2017-202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报告编号:531354 市场价:纸介版7800元电子版8000元纸质+电子版8200元 优惠价:¥7500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在线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665385641.html,/yjbg/dzhy/qt/20170301/531354.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韩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咨询客服。 电子烟是一种非燃烧的烟类替代型产品,它与普通烟的某些特点相似,能够提神、满足吸烟者的快感和多年养成的使用习惯。但又与普通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电子烟不燃烧、不含焦油、不含普通烟燃烧时产生的会导致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460余种化学物质,从而去除了普通烟中的致癌物质。不会对他人产生"二手烟"的危害及污染环境。使用者在吸入烟碱雾气的同时,感受到如同吸传统烟一样的快意感,它是真正从人的心理生理角度完全人性化地模拟了吸烟的整个过程,以真正的高科技手段打造出安全健康的吸烟方法,打造出了面向未来的健康环保人性的吸烟文化。 全球上千个电子烟品牌,大公司、小公司、老牌公司、新公司林林总总,各大烟草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开设新品牌等方式,积极参与电子烟市场的消费者争夺,以期为未来的业务成长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小公司小品牌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销售渠道。由于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消费者不断增加,大烟草公司的加入提升了市场的认知度,越来越多电视和电影的软性推广使电子烟市场一下扩大,产品更是百花齐放。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美国成人吸烟率为15.2%,吸烟人口数量为4848万,仅占中国烟民数量的13.8%,已创下超过10亿美元的电子烟市场需求。面对中国3.5亿烟民,国内电子烟市场前景值得期待。2016年全国卷烟收入是1.41万亿元,最保守以美国现有的1%的替代率测算,即对应上百亿的电子烟市场空间。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从现状推测,依然要看好电子烟产品的增长前景,因为它是多年以来唯一具有替代传统烟草潜质的产业,电子烟也将延长烟草行业持续盈利的时间。不算中国市场,估计2016年全球市场总量为70亿美元左右(零售端),到2020年电子烟产业规模将会是全球烟草总量的10%,利润的15%(高盛数据,不包含中国),如美国的雷诺公司提出的目标是,到2023年,其公司一半的利润必须来自电子烟。英美烟草的目标则是20年后占其营收的40%。 《2017-202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分析了电子烟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并对电子烟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电子烟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发展环境,并对电子烟行业运行数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电子烟产业链进行了梳理,进而详细分析了电子烟市场竞争格局及电子烟行业标杆企业,最后对电子烟行业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给出针对电子烟行业发展的独家建议和策略。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