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综合训练套题集-高考复习-综合训练 (4)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A、B、C是位于匀强电场中某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现将电荷量的电荷P从A移动到B,电场力做功;将P从C移动到A,电场力做功,已知B点的电势,则( )A.将电荷P从B移动到C,电场力做的功为B.C点的电势为C.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由C指向AD.电荷P在A点的电势能为第(2)题核能的利用可有效减少碳排放。

某次核聚变实验中向目标输入了2.05兆焦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的聚变能量输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核反应的方程可能是B.生成物比反应物更稳定,因此生成物的比结合能更小C.产生3.15兆焦的能量只需要质量为的反应物D.该核反应必须使核之间的距离达到以内,因此需要极高的温度第(3)题图示为氢原子能级图。

用光子能量为12.75eV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大量氢原子,氢原子辐射出不同频率的光,其中有几种频率的光可以使逸出功为6.20eV的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 )A.4B.3C.2D.1第(4)题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下列假设与该实验原理有关系的是( )A.油膜中分子沿直线均匀排列B.油膜看成单分子层且分子成球形C.油膜中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隙D.油膜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忽略第(5)题如图所示,一长玻璃圆管内壁光滑、竖直放置。

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以速率沿逆时针方向从管口上端贴着管壁水平射入管内,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底部离开圆管。

若再次重复该过程,以相同速率进入管内,同时在此空间加上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磁场。

设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带电量不变,空气阻力不计。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加磁场后小球离开管口的速率与没加磁场时的速率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B.加磁场后小球离开管口的时间小于没加磁场时的时间C.加磁场后小球对玻璃管的压力一定不断增大D.加磁场后,小球在玻璃管中运动时,只有重力做功,故小球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第(6)题2024多哈游泳世锦赛中,“中国蛟龙”浙江运动员潘展乐获得4枚金牌并打破男子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震撼了世界。

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专题04 径赛问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

高考物理最新模拟题精选训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应用)专题04 径赛问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

专题04 径赛问题1. 〔2007·全国理综1〕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m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一样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

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分析】根据题述情景可画出示意图如下:根据题述物理情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位移关系列方程组联立解得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和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2)在追上乙的时候,乙走的距离为s,如此:s=12at2,代入数据得到 s=13.5m所以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s=20-13.5=6.5m.【点评】此题以接力赛中交接棒训练切入,意在考查追击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注解:接力赛,集个人素质、团体合作为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中学生喜爱的团体竞技体育比赛。

对于比拟复杂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可画出示意图,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列出相关方程联立解答.。

2.〔2014·全国新课标理综II 〕 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奥克斯·鲍威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 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 的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 2。

〔1〕假设忽略空气阻力,求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km 高度处所需的时间与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kv 2,其中v 为速率,k 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与空气密度有关,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 —t 图像如题1-5图所示,假设该运动员和所有装备的总质量m =100kg ,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的阻力系数。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可达米级。

如图所示,P是北纬(即)地球表面附近的近地卫星,质量相同的北斗导航卫星A、B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B是同步地球卫星。

某时刻P、A、B、O在同一平面内,其中O、P、A在一条直线上,且OA垂直AB,则()A.三颗卫星中角速度最小的是A卫星B.三颗卫星中线速度最小的是P卫星C.卫星A、B的加速度之比为4∶3D.卫星A、B的动能之比为3∶4第(2)题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第(3)题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A、B是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C为AB的中点。

其中A点的场强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B点的场强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如图所示。

若粒子只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电荷Q带负电B.AB两点电势差是AC两点电势差的2倍C.该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D.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在B点加速度大小的3倍第(4)题如图,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过程中,两表的示数情况为( )A.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少B.电压表示数减少,电流表示数增大C.两电表示数都增大D.两电表示数都减少第(5)题制造某型芯片所使用的银灰色硅片覆上一层厚度均匀的无色透明薄膜后,在自然光照射下硅片呈现深紫色。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B.光在薄膜的下表面发生了全反射C.薄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发生了干涉D.薄膜厚度发生变化,硅片总呈现深紫色第(6)题2023年9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力学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力学综合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力学综合训练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一小题6分,共48分.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错选得0分)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下列图,在0~t 0时间内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B .甲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 .t 0时刻甲、乙相遇解析:选A. v -t 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故A 项正确; v -t 图象中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一直减小,故B 项错误;由于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而时间一样,所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 项错误;甲乙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t 0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所以t 0时刻甲在乙的前面,故D 项错误.2.假设我国宇航员在2022年,首次实现月球登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了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假设在地面上测得小球自由下落某一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 1,在月面上小球自由下落一样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 2,地球、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 1、R 2,不计空气阻力,如此地球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A.R 1t 22R 2t 12 B .R 1t 1R 2t 2 C.t 1t 2R 1R 2D .t 2t 1R 1R 2解析:选D.对小球自由下落过程有:h =12gt 2,又天体外表上有G MmR 2=mg ,第一宇宙速度v =gR ,如此有v 地v 月= g 地R 地g 月R 月=t 2t 1R 1R 2,故D 项正确. 3.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是下落高度的2倍,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π6B .π4C.π3 D .5π12解析:选B.物块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有x =v 0t ,竖直方向有h =v y t2,又x =2h ,如此有tan θ=v y v 0=1,即θ=π4,故B 项正确.4.一串质量为50 g 的钥匙从橱柜上1.8 m 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落,掉在水平地板上,钥匙与地板作用的时间为0.05 s ,且不反弹.重力加速度g =10 m/s2,此过程中钥匙对地板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 )A .5 NB .5.5 NC .6 ND .6.5 N解析:选D.钥匙落地时的速度v =2gh =6 m/s ,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钥匙与地面作用前后由动量定理得:(F N -mg )t =0-(-mv ) ,解得F N =6.5 N ,故D 项正确.5.如下列图,质量分别为0.1 kg 和0.2 kg 的A 、B 两物体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在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6 N 的拉力F 作用下以一样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cm ,取g =10 m/s 2.如此弹簧的形变量为( )A .1 cmB .2 cmC .3 cmD .4 cm解析:选D.此题考查了连接体问题的分析.对AB 两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A +m B )g =(m A +m B )a ,对B 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 B g =m B a ,又F T =kx ,解得x =4 cm ,故D 项正确.6.如下列图,P 、Q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Q 的上外表水平,如此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Q 处于失重状态B .P 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其重力C .P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 .Q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解析:选AD.由于P 、Q 一起沿着固定光滑斜面下滑,具有一样的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该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所以Q 处于失重状态,故A 项正确;P 也处于失重状态,所以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故B项错误;由于P的加速度有水平向左的分量,所以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即P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故C项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P对Q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D项正确.7.如图甲所示,有一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m=1 kg的物体静止于斜面底端固定挡板处,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用x表示物体从起始位置沿斜面向上的位移,F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如此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在x=3.2 m处,物体机械能最大B.机械能一直增大,在x=4 m处,物体机械能最大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在x=2 m处,物体动能最大D.动能一直增大,在x=4 m处,物体动能最大解析:选AC.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 f=μmg cos θ=4 N,所以当F减小到4 N 之前,物体的机械能一直增加,当F从4 N减小到0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在减小,由F­x图象可知,当F=4 N时,位移为3.2 m,故A项正确,B项错误;当F=mg sin θ+μmg cos θ=10 N时动能最大,由F­x图象知此时x=2 m,此后动能减小,故C项正确,D项错误.8.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传送带的v­t图象如下列图.t=0时刻质量为1 kg的楔形物体从B点滑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做匀速运动,2 s后开始减速,在t =4 s时物体恰好到达最高点A点.重力加速度为10 m/s2.对物体从B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sin 37°=0.6,cos 37°=0.8)( )A.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为0.75B.物体重力势能增加48 JC.摩擦力对物体做功12 JD.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2 J解析:选AD.物体前两秒内沿传送带向上匀速运动,如此有mg sin θ=μmg cos θ,解得μ=0.75 ,故A项正确;经分析可知,2 s时物体速度与传送带一样,由图象可知等于2 m/s ,2 s 后物体的加速度a =g sin θ+μg cos θ=12 m/s 2>1 m/s 2,故物体和传送带相对静止,加速度为1 m/s 2,所以物体上滑的总位移为x =vt 1+v 22a=6 m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E p =mgx sin θ=36 J ,故B 项错误;由能量守恒得摩擦力对物体做功W =E p -12mv2=34 J ,故C 项错误;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产生的热量为Q =μmg cos θΔx 1,结合图象可得Δx 1=x 带1-vt 1=2 m ,Q =12 J ,选项D 对.二、非选择题(此题共3小题,共52分)9.(9分)某同学用如下列图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上方沿斜面向下推一下滑块A ,滑块A 匀速通过光电门甲,与静止在两光电门间的滑块B 相碰,碰后滑块A 、B 先后通过光电门乙,采集相关数据进展验证.(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1)如下所列物理量哪些是必须测量的______. A .滑块A 的质量m A ,滑块B 的质量m B .B .遮光片的的宽度d (滑块A 与滑块B 上的遮光片宽度相等)C .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D .滑块AB 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E .滑块A 、B 上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2)滑块A 、B 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A 、μB ,质量m A 、m B ,要完本钱实验,它们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A .μA >μB m A >m B B .μA >μB m A <m BC .μA =μB m A >m BD .μA <μB m A <m B(3)实验时,要先调节斜面的倾角,应该如何调节?________________.(4)假设光电门甲的读数为t 1,光电门乙先后的读数为t 2,t 3,用题目中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写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解析:(1)本实验中要验证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需要验证m Ad t A 甲=m A dt A 乙+m Bdt B 乙,应当选项A 、E 正确. (2)由于滑块A 匀速通过光电门甲,如此有mg sin θ=μmg cos θ,要通过光电门验证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需要滑块B 也满足mg sin θ=μmg cos θ,即μ=tan θ,所以有μA =μB ,又因为碰后两滑块先后通过光电门乙,所以A 的质量大于B 的质量,故C 项正确.(3)实验过程要求两滑块匀速运动,所以调整斜面的倾角,当滑块下滑通过两光电门所用时间相等时,表示滑块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4)由第(1)问解析可得两滑块碰撞前后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m A dt 1=m A d t 3+m B d t 2. 答案:(1)AE (2)C(3)滑块下滑通过两光电门所用时间相等 (意思相近的表示均可给分) (4)m A d t 1=m A d t 3+m B d t 2(或m A t 1=m A t 3+m Bt 2)10.(20分)如下列图,一质量为m 1=1 kg 的长直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木板最右端放有一质量为m 2=1 kg 、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现给木板左端施加一大小为F =12 N 、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经时间t 1=0.5 s 后撤去推力F ,再经过一段时间,木板和物块均停止运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始终未脱离木板,取g =10 m/s 2,求:(1)撤去推力F 瞬间,木板的速度大小v 1和物块的速度大小v 2; (2)木板至少多长;(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解析:(1)假设木板和物块有相对滑动,撤F 前, 对木板:F -μ1(m 1+m 2)g -μ2m 2g =m 1a 1 解得:a 1=8 m/s 2对物块:μ2m 2g =m 2a 2 解得:a 2=2 m/s 2因a 1>a 2,故假设成立,撤去F 时,木板、物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a 1t 1=4 m/s v 2=a 2t 1=1 m/s(2)撤去F 后,对木板:μ1(m 1+m 2)g +μ2m 2g =m 1a 3 解得:a 3=4 m/s 2对物块:μ2m 2g =m 2a 4 解得:a 4=2 m/s 2撤去F 后,设经过t 2时间木板和物块速度一样: 对木板有:v =v 1-a 3t 2 对物块有:v =v 2+a 4t 2 得:t 2=0.5 s ,v =2 m/s撤去F 前,物块相对木板向左滑行了 Δx 1=v 12t 1-v 22t 1=0.75 m撤去F 后至两者共速,物块相对木板又向左滑行了 Δx 2=v 1+v 2t 2-v 2+v2t 2=0.75 m之后二者之间再无相对滑动,故板长至少为:L =Δx 1+Δx 2=1.5 m(3)解法一:物块与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1=μ2m 2gL =3 J共速后,两者共同减速至停止运动,设加速度为a ,有:a =μ1g =1 m/s 2全过程中木板对地位移为:s =v 12t 1+v 1+v 2t 2+v 22a =4.5 m木板与地面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2=μ1(m 1+m 2)gs =9 J故全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Q 1+Q 2=12 J解法二:由功能关系可得:Q =Fx 1x 1=v 12t 1Q =12 J答案:(1)4 m/s 1 m/s (2)1.5 m (3)12 J11.(23分)如下列图,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圆心为O ,O 点正上方固定一根竖直的光滑杆,质量为m 的小球A 套在圆环上,上端固定在杆上的轻质弹簧与质量为m 的滑块B 一起套在杆上,小球A 和滑块B 之间再用长为2R 的轻杆通过铰链分别连接,当小球A 位于圆环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当小球A 位于圆环最右端时,装置能够保持静止,假设将小球A 置于圆环的最高点并给它一个微小扰动(初速度视为0),使小球沿环顺时针滑下,到达圆环最右端时小球A 的速度v A =gR (g 为重力加速度),不计一切摩擦,A 、B 均可视为质点,求:(1)此时滑块B 的速度大小;(2)此过程中,弹簧对滑块B 所做的功; (3)小球A 滑到圆环最低点时,弹簧弹力的大小.解析:(1)由于此时A 、B 速度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即此时它们与轻杆的夹角大小相等,又因为A 、B 沿轻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所以此时滑块B 的速度大小为:v B =v A =gR .(2)对系统,由最高点→图示位置有:(W GA +W GB )+W 弹=⎝ ⎛⎭⎪⎫12m A v 2A +12m B v 2B -0其中:W GA =m A g ·Δh A =mgRW GB =m B g ·Δh B =mg ·(3R -3R )解得:W 弹=(3-3)mgR .(3)图示位置系统能够保持静止,对系统进展受力分析,如下列图kx 1=(m A +m B )g x 1=Δh B =(3-3)R小球A 滑到圆环最低点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2=2R ,所以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 弹=kx 2解得:F 弹=6+23mg3答案:(1)gR (2)(3-3)mgR (3)6+23mg3。

2023年高考高效提分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高效提分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高效提分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轻质细线绕过两个等高、光滑定滑轮P、Q,两端分别连接着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已知P、Q间细线水平,间距为l,A、B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C,通过光滑的轻挂钩挂在细线上与两定滑轮等间距的位置O,静止释放后向下运动。

若A、B始终没有与P、Q相碰,重力加速度为g,则C物体在下降过程中( )A.下降的最大高度为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最大动能时细线夹角恰好为D.小球C的动量变化率一直在增大第(2)题如图,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到间距为d的双缝上,双缝到屏的距离为,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现将屏向右平移,则移动前和移动后,屏上两相邻亮条纹中心的间距之比为( )A.B.C.D.第(3)题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是介质中的质点,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已知该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0m/s,则(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B.再经过0.6s,质点P运动的路程为6mC.t=1.0s时质点P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D.质点P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5m第(4)题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其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所接电源为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电压,且不计电源内阻。

原线圈接有定值电阻,副线圈接有定值电阻、,以及滑动变阻器,四个理想交流电表的连接如图所示。

现将的滑动触头向下滑动少许,电表的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减小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D.第(5)题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物块A和B左右中心开有小孔穿在粗糙的细杆CD上,细杆绕过O点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A、B之间用轻质细线相连,物块中心与圆心距离分别为,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同,当细杆转速缓慢加快到两物块刚好要发生滑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此时细线张力为B.此时A所受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OC.此时细杆的角速度为D.此时烧断细线,A仍相对细杆静止,B将做离心运动第(6)题根据理论分析表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决定式,其中k是静电力常量,εr与电介质性质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εr的单位是B.公式中εr没有单位C.公式中k的单位是N/mD.公式中k的单位是第(7)题一束平行单色光照射不透明的小圆板,在其阴影中央可以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泊松亮斑。

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选修3_4)

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模块综合检测(含解析)(选修3_4)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全反射现象B.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调制C.一简谐横波以速度v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传播到坐标原点,此质点正从平衡位置以速度v0向下振动,已知质点的振幅为A,振动角速度为ω,则x轴上横坐标为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 ω(t-)(t≥)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解析: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亮是光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选项A 正确;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解调,选项B错误;波由坐标原点传播到x=λ处所需时间为,故x=λ处的质点的起振时刻为,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则x=λ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sin ω(t-)(t≥),选项C正确;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选项D错误;由光速不变原理知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选项E正确.2.下列五幅图分别对应五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BCE )A.图A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则由图像测得简谐运动的周期较大B.由图B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C.图C中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D.图D中泊松亮斑是小孔衍射形成的图样E.图E中若简谐波的波速为200 m/s,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经0.01 s通过的路程为0.4 m 解析:演示简谐运动的图像实验中,若匀速拉动木板的速度较大,会导致图像的横坐标变大,但对应的时间仍不变,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固有周期相同,选项A错误;由图B可知当驱动力的频率f跟固有频率f0相同时,才出现共振现象,振幅才最大,距固有频率f0相差越大,振幅越小,选项B正确;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选项C正确;泊松亮斑是光绕过圆形挡板后衍射形成的图样,选项D错误;由图E可知,该波的波长是4 m,则周期T== s=0.02 s,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经 0.01 s,即半个周期,a恰好到达负的最大位移处,通过的路程为0.4 m,选项E正确.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波上有P,Q两点,其纵坐标分别为y P=2 cm,y Q=-2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E )A.P点的振动形式传到Q点需要B.P,Q在振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总相等C.在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20 cmD.经过,Q点回到平衡位置E.在相等时间内,P,Q两点通过的路程相等解析:由图看出,P,Q两点所对应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因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在一个周期内传播一个波长,则P点的振动形式传到Q点需要半个周期,P,Q两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所以在振动过程中,它们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故选项A,B正确;若图示时刻P点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在T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s=5A=5×4 cm=20 cm,而实际上图示时刻,P 点不在平衡位置或最大位移处,所以在T内,P点通过的路程不是20 cm,故选项C错误;图示时刻,Q点向下运动,速度减小,所以从图示位置运动到波谷的时间大于,再从波谷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为,所以经过T,Q点没有回到平衡位置,故选项D错误;由于P,Q两点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所以在相等时间内,P,Q两点通过的路程相等,故选项E正确.4.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 )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解析:水面波是由水面的水机械振动形成的;九个波峰传播时间为15 s,则波的周期T= s=s,即频率f==0.6 Hz;由v=λf得λ= m=3 m;由于波向外传播时振动质点并不随波迁移,因此水面波不会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故选项A,C,E正确.5.由波源S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Q两质点位于波源S的两侧,且P,Q和S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Q的平衡位置到S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14.6 m,P,Q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E )A.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P,Q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Q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在波峰E.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解析:根据题意可得T= s=0.05 s,v=16 m/s,故波长为λ=vT=0.8 m,找P点关于S点的对称点P',根据对称性可知P'和P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P',Q两点相距Δx=(-)λ=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所以两点为反相点,故P',Q两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反,即P,Q两点振动方向始终相反,选项A错误,B正确;P点距离S点x=19λ,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P点在波峰,同理Q点相距S点x'=18λ,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Q点在波峰,选项C错误,D,E正确.6.一列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图(乙)表示质点L的振动图像B.该波的波速为0.5 m/sC.t=8 s时质点M的位移为零D.在4 s内K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为3.2 mE.质点L经过1 s沿x轴正方向移动0.5 m解析:如果图(乙)是L点的振动图像,由图(乙)知,t=0时刻质点L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由图(甲),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得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A正确.由图(甲)读出波长λ=2 m,由图(乙)读出周期T=4 s,则该波的波速v==0.5 m/s,故B正确.t=8 s=2T,所以t=8 s时质点M的位移与开始时的位移相同,为负向最大值,故C错误.T=4 s,所以在4 s内K质点所经过的路程为4倍的振幅,为3.2 m,故D正确.横波中,各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不可能沿x轴的方向运动,故E错误.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E )A.图(甲)是一束复色光进入水珠后传播的示意图,其中a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b 束光在水珠中传播的速度B.图(乙)是一束单色光进入平行玻璃砖后传播的示意图,当入射角i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不会再有光线从bb'面射出C.图(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减小屏到挡板间的距离l,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减小D.图(丁)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E.图(戊)中的M,N是偏振片,P是光屏.当M固定不动缓慢转动N时,光屏P上的光亮度将会发生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解析:(甲)图中a束光折射角大,折射率小,根据v=知a束光在水珠中的传播速度大,选项A 正确;(乙)图中,光束在aa'面的折射角等于在bb'面的入射角,bb'面的入射角一定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选项B错误;(丙)图中,根据Δx=λ,若只减小l,则Δx减小,选项C正确;(丁)图中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凹陷的,选项D错误;光波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波为横波,选项E正确.8.在透明均匀介质内有一球状空气泡,一束包含a,b两种单色光的细光束从介质射入气泡,A为入射点,之后a,b光分别从C,D点射向介质,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入射角为30°,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n 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E )A.在空气中,光的波长λa<λbB.在该介质中,光传播速度v a>v bC.a光射出空气泡后相对于射入空气泡前的偏向角为30°D.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 a>C bE.a,b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屏上的条纹间距Δx a<Δx b解析:由A点的折射可知,a光的偏折角大于b光的偏折角,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根据c=λf得,在真空中,光的波长λa<λb,故A正确;由v=得在该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传播速度小,即v a<v b,故B错误;设光线在A点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分别为r a,r b,由折射定律得,sin r a=n a sin i=sin 30°,解得,r a=45°,根据光路可逆性和几何知识可知,a光线从C点射出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等于A点折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则偏向角为θ=2(r a-i)=2×(45°-30°)=30°,故C正确;由临界角公式sin C=,因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临界角比b光的临界角小,即C a<C b,故D错误;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根据Δx=λ,知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Δx a<Δx b,故E正确.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A.振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C.调谐是电磁波发射应该经历的过程,调制是电磁波接收应该经历的过程D.寒冷的冬天,当人们在火炉旁烤火时,人的皮肤正在接受红外线带来的温暖E.照相机等的镜头涂有一层增透膜,其厚度应为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解析:由T=可知,振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A正确;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是以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这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B正确;调制是发射过程中应有的过程,而在接收时要进行调谐,C错误;寒冷的冬天,当人们在火炉旁烤火时,人的皮肤正在接受红外线带来的温暖,D正确;增透膜可以使光线更多地进入镜头;而偏振片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反射光的干扰,E错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E )A.一根长为L的长杆相对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L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强D.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变大E.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解析:只有当沿着杆长方向,相对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L,故A错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光是横波,故B错误;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强,故C正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重力加速度变小,其振动周期一定变大,故D正确;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发生衍射,则容易绕过障碍物,故E正确.11.如图所示,一水平长绳上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振动的固有频率为2 Hz,现在长绳两端分别有一振源P,Q同时开始以相同振幅A上下振动一段时间,某时刻两个振源在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先后间隔一段时间经过弹簧振子所在位置,观察到小球先后出现了两次振动,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且振动并不显著,而小球第二次发生了显著的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E )A.由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B.由Q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C.两列波可能形成干涉D.由Q振源产生的波的波速接近4 m/sE.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2A的点解析:P振源起振方向向上,Q振源起振方向向下,小球第一次振动时起振方向向上,故由P振源产生的波先到达弹簧处,A正确,B错误;机械波的波速相同(由介质决定),波长不同,故频率不同,不会形成干涉,C错误;Q晚到达弹簧振子处,且小球产生显著的振动,根据共振的条件,Q的振动频率接近2 Hz,波速v=λf=4 m/s,故D正确;两列波频率不同,不会干涉,可以叠加,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两列波相遇时,绳上会出现振动位移大小为2A的点,故E正确.1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和(t+0.2 s)时刻,在x轴上(-3 m,3 m)区间的波形完全相同,如图所示.并且图中M,N两质点在t时刻的位移均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E )A.该波的最小波速为20 m/sB.在(t+0.1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一定是aC.从t时刻起,x=2 m处的质点比x=2.5 m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D.从t时刻起,在质点M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质点N恰好到达波峰E.该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宽度为d=3 m的狭缝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解析:由题意知,0.2 s=nT(n=1,2,3,…),传播速度v==20n m/s,所以该波的最小波速为20 m/s,故A正确;当n=2时,T=0.1 s,在(t+0.1 s)时刻,x=-2 m处的质点位移是-a,故B错误;由t时刻波形图知,x=2 m处的质点在波谷沿y轴正方向振动,x=2.5 m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振动,所以x=2 m处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故C正确;由于质点的振动是非匀变速运动,所以当质点M 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时,质点N还没有到达波峰,故D错误;该波的波长大于狭缝的尺寸,故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所以E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 (8分)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O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A,B两个光点,读出OA间的距离为20.00 cm,AB间的距离为6.00 cm,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d1=10.00 cm,玻璃砖厚度d2=4.00 cm.则玻璃的折射率n= ,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v= m/s(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0×108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得入射角i=45°,由于AB之间的距离等于CE之间的距离, 所以折射角r=37°,故折射率n=≈1.2,故v==2.5×108 m/s.答案:1.2 2.5×108评分标准:每空4分.14.(8分)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某同学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实验装置进行调节并观察了实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正确的是.A.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B.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C.干涉条纹的疏密程度与单缝宽度有关D.干涉条纹的间距与光的波长有关(2)当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条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读数为 mm.(3)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丙)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来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时,测量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解析:(1)为了得到相干光源灯丝与单缝和双缝必须平行放置,A正确;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B错误;干涉条纹的间距Δx=λ与单缝宽度无关,C错误,D正确.(2)手轮的读数为0.5 mm+20.0×0.01 mm=0.700 mm.(3)条纹与分划板中心刻线不平行时,实际值Δx实=Δx测cos θ,θ为条纹与分划板间的夹角,故Δx实<Δx测.答案:(1)AD (2)0.700 (3)大于评分标准:(1)问2分(2)(3)问各3分.15.(8分)波源S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由此产生的简谐波向右传播,已知波上两点S,P相距1.5 m,如图(乙)所示,波速v=6 m/s.(1)作出t=0.25 s时S,P间的波形图;(2)求在t=0到t=0.5 s内,P点运动的路程.解析: (1)由图(甲)可知该波的周期为T=0.2 s(1分)所以该波的波长λ=vT=1.2 m,又=1波由S点传到P点用时t1==0.25 s(1分)则当t=0.25 s时,P点开始振动(向下振动),SP间的波形图如图所示.(2分)(2)在0~0.5 s内P点振动的时间t2=t-t1=0.25 s(2分)运动的路程为x=×4A=5A=25 cm.(2分)答案:(1)见解析图(2)25 cm16.(8分)一条长直光导纤维的长度l=15 km,内芯的折射率n=1.6,在内芯与包层的分界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60°,一细光束从左端面中点射入内芯,试求:(1)为使射入的光在内芯与包层的界面恰好发生全反射,光在左端面的入射角θ为多少?(2)若从左端射入的光能够不损失地传送到右端,则光在光导纤维内传输的时间最长和最短各为多少?(真空中光速c=3.0×108m/s;取sin 37°=0.60,cos 37°=0.80;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设光从左端面射入时的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α,则α=90°-C=30°(1分)由折射定律得n=,(1分)则sin θ=nsin α=1.6sin 30°=0.8,解得θ=53°.(1分)(2)光在内芯的传播速度v=,当光射向左端面的入射角为0°时,光传输的时间最短,最短时间t min===8.0×10-5 s,(2分)当光射到芯层与包层分界面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时,光传输的时间最长,此时光传播的路程s=(2分)则最长时间t max===≈9.2×10-5 s.(1分)答案:(1)53°(2)9.2×10-5 s 8.0×10-5 s17. (10分)如图所示是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D,光在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4×108 m/s,一束光线在纸面内垂直AB面射入棱镜,发现光线刚好不能从AD面射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108 m/s,sin 53°=0.8,cos 53°=0.6,求:(1)透明物质的折射率和直角三棱镜∠A的大小;(2)光线从BD面首次射出时的折射角α.(结果可用α的三角函数表示)解析:(1)由折射率与光速间的关系n=解出透明物质的折射率n=1.25,(1分)由题意可知,光线从AB面垂直射入,恰好在AD面发生全反射,光线从BD面射出,光路图如图所示.(1分)设该透明物质的临界角为C,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C=(2分)解得∠C=∠A=53°.(2分)(2)由几何关系知β=37°(2分)由折射定律知n=,解得sin α=.(2分)答案:(1)1.25 53°(2)sin α=18.(10分)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1)若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3T<t2-t1<4T,求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多大;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多大;(2)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解析:(1)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满足Δx=kλ+λ(k=0,1,2,3,…)(1分)由Δt=,波速v=知传播时间满足Δt=kT+T(k=0,1,2,3,…)(1分)由3T<t2-t1<4T,可知k=3,故Δt=3T+T,解得T= s,(1分)由波形图知λ=8 m,解得v=54 m/s.(1分)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传播距离Δx满足Δx=kλ+λ(k=0,1,2,3,…),(1分)由波速v=,知传播时间满足Δt=kT+T(k=0,1,2,3,…)(1分)由3T<t2-t1<4T,可知k=3,故Δt=3T+T,解得T= s,(1分)由λ=8 m,解得v=58 m/s.(1分)(2)波速大小为74 m/s时,波在Δt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Δx=vΔt=74×0.5 m=37 m=4λ+λ,所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2分)答案:见解析。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人们认识量子论的第一步始于对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解释,下图画出了、两种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C.随着温度升高,波长短的辐射强度增大,波长长的辐射强度减小D.爱因斯坦提出的能量子假说很好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第(2)题剪纸艺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将如图所示具有对称性的剪纸平放并固定在水平圆盘上,剪纸中心与圆盘中心重合,圆盘匀速转动,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10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暗室中静止不动的观察者观察到剪纸相对静止,则圆盘的转速至少为( )A.0.02r/s B.2r/s C.4r/s D.第(3)题如图所示平面内,在通有图示方向电流I的长直导线右侧,固定一正方形导线框abcd,ab边与直导线平行。

调节电流I的大小,使得空间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 )A.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逐渐增大B.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C.导线框的bc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恒定D.导线框整体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第(4)题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在y轴上C点有点电荷,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O点电场强度为零B.D点电场强度方向沿方向C.若将点电荷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D.若将点电荷从O移向C,电势能增大第(5)题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度H的位置自由下落到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弹起,假设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但由于受到大小不变的空气阻力的影响,使每次碰撞后弹起上升的高度是碰撞前下落高度的,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为使小球弹起后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H,在小球开始下落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小球补充能量,应补充( )A.B.C.D.第(6)题顶端装有滑轮的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如图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力F作用于悬挂的物体B上,使其缓慢拉动一小角度,发现A物体仍然静止。

最新【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 综合能力训练》(含答案)

最新【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 综合能力训练》(含答案)

【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含答案综合能力训练(一)(时间:6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化、放大、假说、极限思想、控制变量、猜想、假设、类比、比值法等。

下列关于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B.速度的定义式v=,采用的是比值法;当Δ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C.在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再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D.如图所示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β射线的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B.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氢原子的能量减少D U衰变成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3.如图所示,内壁光滑质量为m的管形圆轨道,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恰好处在两固定光滑挡板M、N之间,圆轨道半径为R。

质量为m的小球能在管内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管的内径忽略不计。

当小球运动到轨道最高点时,圆轨道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圆轨道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大小为8mgB.圆轨道对挡板M、N的压力总为零C.小球运动的最小速度为D.小球离挡板N最近时,圆轨道对挡板N的压力大小为5mg4.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v1。

(京津鲁琼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题型专项练四专项练(一)_(四)(含解析)(选修3_3)

(京津鲁琼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大三轮复习高考题型专项练四专项练(一)_(四)(含解析)(选修3_3)

专项练(一)-(四)选修3­3专项练(一) (建议用时:30分钟)1.(1)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D .内能不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E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分子温度高(2)如图甲所示,一截面积为S 的汽缸竖直倒放,汽缸内有一质量为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气柱的长度为L ,活塞与汽缸壁无摩擦,气体处于平衡状态,现保持温度不变,把汽缸倾斜,使汽缸侧壁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重新达到平衡后,如图乙所示,设大气压强为p 0,汽缸导热良好,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此时气柱的长度;②分析说明汽缸从竖直倒放到倾斜过程,理想气体吸热还是放热.2.(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a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A.ab过程中气体一定放热B.a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C.bc过程中气体内能保持不变D.bc过程中气体一定吸热E.ca过程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的撞击力一定减小(2)如图所示是生活上常用喷雾器的简化图.已知贮液瓶容积为 3L(不计贮液瓶中打气筒和细管的体积),喷液前,瓶内气体压强需达到2.5 atm,方可将液体变成雾状喷出,打气筒每次能向贮液瓶内打入p0=1.0 atm的空气ΔV=50 mL.现打开进水阀门A和喷雾头阀门B,装入2 L的清水后,关闭阀门A和B.设周围大气压恒为p0,打气过程中贮液瓶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不计细管中水产生的压强,求:①为确保喷雾器的正常使用,打气筒至少打气次数n;②当瓶内气压达到2.5 atm时停止打气,然后打开阀门B,求喷雾器能喷出的水的体积的最大值.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B.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C.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的原因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以及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从某个方向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E.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和内能一定大(2)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柱形绝热汽缸,高为30 cm、截面积为4 cm2,一个质量不计、厚度忽略的绝热活塞位于距汽缸底部10 cm处静止不动,活塞上下均为一个大气压、27 ℃的理想气体,活塞与侧壁的摩擦不能忽略,下端汽缸内有一段不计体积的电热丝.由汽缸上端开口缓慢注入水银,当注入20 mL水银时,活塞恰好开始下降,停止注入水银.忽略外界温度变化,外界大气压始终为75 cmH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①假设不注入水银,封闭气体的温度至少降到多少℃活塞才会下降?②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封闭气体,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水银柱上端与汽缸开口相齐,温度至少升髙到多少℃?四、选考题专项练选修3­3专项练(一)1.解析:(1)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永不为零,故A 正确;物体的内能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量、物体的体积及物态有关,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也可能与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相等,也可能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小,故B 错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比如零摄氏度的冰化为零摄氏度的水,内能增加,故C 正确;内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量及物态有关,而分子平均动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故D 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平均动能大,但不一定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大,故E 错误.(2)①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汽缸竖直倒放时,根据平衡条件有p 0S =mg +p 1S ,得p 1=p 0-mg S汽缸倾斜后,根据平衡条件有p 0S =mg cos 37°+p 2S ,得p 2=p 0-mg S cos 37°=p 0-4mg5S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LS =p 2xS ,解得x =5p 0S -5mg5p 0S -4mgL .②由①得出气体体积减小,大气压对气体做功,W >0,气体等温变化,ΔU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知Q <0,故气体放出热量. 答案:(1)ACD (2)①5p 0S -5mg5p 0S -4mg L②放热2.解析:(1)由题图可知,ab 过程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可知,气体放出热量,故A 正确,B 错误;由题图知,bc 过程气体体积不变而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收热量,故C 错误,D 正确;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 c V c T c =p a V aT a,因V c <V a ,T c >T a ,故p c >p a ,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E 正确.(2)①贮液瓶装水后,瓶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 1=V 总-V 液=1 L打气过程瓶内气体做等温变化,有p 0(V 1+V 外)=p 2V 1 V 外=n ΔV将p 0=1.0 atm 、p 2=2.5 atm 代入,解得打气的次数至少为n =30次. ②阀门打开喷水过程,瓶内封闭气体做等温变化,有p 2V 1=p 3V 3最后瓶内气体的压强p 3=p 0 代入数据解得最后瓶内气体的体积V 3=2.5 L因此喷雾器能喷出的水的体积的最大值V 水=V 3-V 1=1.5 L.答案:(1)ADE (2)①30次 ②1.5 L3.解析:(1)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差距越大蒸发越快,人们感觉干燥,差距越小蒸发越慢,人们感觉空气潮湿,A 正确.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的,B 错误.由实验过程知,C 正确.液晶的特点就是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从某个方向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D 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由平均动能、势能和分子数共同决定,E 错误.(2)①活塞恰好下滑时,由平衡条件有:F fm =p ′S 摩擦力产生的最大压强p ′=F fmS=5 cmHg 降低封闭气体的温度,等容变化有p 0T 1=p 0-p ′T 2得T 2=280 K ,即7 ℃.②封闭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缓慢上升直到水银柱上端与汽缸开口相齐的过程:V 1=10S 、V 3=25S 、p 3=p 0+p ′=80 cmHg由p 0V 1T 1=(p 0+p ′)V 3T 3得T 3=800 K ,即527 ℃.答案:(1)ACD (2)①7 ℃ ②527 ℃选修3­3专项练(二) (建议用时:30分钟)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松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B.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C.液体的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有关D.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压缩且吸收热量,则压强一定增大E.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且外界对气体做功,则气体一定放热(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且内壁光滑的导热细玻璃管长L0=65 cm,用长为h=25 cm的水银柱封闭一段理想气体.开始时玻璃管水平放置,气柱长L1=25 cm,大气压强为p0=75 cmHg.不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①若将玻璃管由水平位置缓慢转至竖直位置(管口向上),求此时气柱的压强p2和长度L2;②保持玻璃管沿竖直方向放置,向玻璃管中缓慢注入水银,当水银柱上端与管口相平时封闭气柱的长度L3.2.(1)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 =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 mol-1.则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________;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________.(所有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如图所示,两水平放置的导热汽缸其底部由管道连通,轻质活塞a、b用钢性轻杆相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地移动,两活塞横截面积分别为S a和S b,且S b=2S a.缸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系统平衡时,活塞a、b到缸底的距离均为L,已知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为T0,忽略管道中的气体体积.求:①缸中密闭气体的压强;②若活塞在外力作用下向左移动14L ,稳定后密闭气体的压强;③若环境温度升高到76T 0,活塞移动的距离.3.(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状态a 的温度高于状态b 的温度B .由状态a 到状态b 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正功C .由状态b 到状态c 的过程,气体放出热量D .状态a 的温度低于状态c 的温度E .由状态b 到状态c 的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可沿缸壁自由滑动的活塞把导热性能良好的圆筒形汽缸分成A 、B 两部分,汽缸底部通过阀门K 与容器C 相连,当活塞位于汽缸底部时,弹簧恰好无形变.开始时,B 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A 、C 内为真空,B 部分气体高h 0=0.2 m ,此时C 的容积为B 的容积的56,弹簧对活塞的作用力恰好等于活塞的重力.现将阀门打开,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求B 部分气体高h 为多少?(整个系统处于恒温状态)选修3­3专项练(二)1.解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而松香是非晶体,A 错误;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B 正确;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C 错误;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压缩且吸收热量,则W >0,Q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知,ΔU >0,说明气体的温度升高,又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小,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压强一定增大,D 正确;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说明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即ΔU <0,又外界对气体做功,即W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知,Q <0,即气体一定放热,E 正确.(2)①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即p 1=p 0=75 cmHg ,当玻璃管管口朝上,且竖直放置时,气柱的压强为p 2=p 0+ρgh =100 cmHg ;设水银柱横截面积为S ,由于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S =p 2L 2S ,解得L 2=18.75 cm ;②设注入的水银柱长度为x .当水银柱的上端刚好与管口相平时,气柱的压强为p 3=p 0+ρg (h +x )=(100+x ) cmHg此时气柱的长度为L 3=L 0-h -x =(40-x ) cm则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S =p 3L 3S , 解得x =25 cm 或x =-85 cm(舍), 故此时气柱的长度L 3=15 cm.答案:(1)BDE (2)①100 cmHg 18.75 cm ②15 cm2.解析:(1)水的摩尔体积为 V 0=Mρ=1.8×10-21.0×103 m 3/mol=1.8×10-5m 3/mol水分子数:N =VN A V 0=1.0×103×10-6×6.0×10231.8×10-5个≈3×1025个. 建立水分子的球体模型有V 0N A =16πd 3,可得水分子直径:d = 36V 0πN A=36×1.8×10-53.14×6.0×1023 m =4×10-10m.(2)①活塞a 、b 和钢性轻杆受力平衡,有:p 1S a +p 0S b =p 1S b +p 0S a所以p 1=p 0.②气体初态:p 1=p 0,V 1=S a L +S b L =3S a L ,T 1=T 0 活塞向左移动14L ,稳定后:V 2=S a 34L +S b 54L =134S a L ,T 2=T 0由玻意耳定律:p 1V 1=p 2V 2 所以p 2=1213p 0.③气体温度升高到76T 0时:p 3=p 1=p 0,T 3=76T 0由盖-吕萨克定律:V 1V 3=T 1T 3所以V 3=72S a L活塞向左移动ΔL ,则:V 3-V 1=ΔL (S b -S a ) 所以ΔL =12L故活塞向左移动12L .答案:(1)3×10254×10-10m (2)见解析3.解析:(1)由状态a 到状态b 的过程,压强不变,体积减小,根据pVT=C 可知温度降低,故A 正确;由状态a 到状态b 的过程,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故B 正确;由状态b 到状态c 的过程,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压强增大,根据pV T=C 可知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可知,气体吸收热量,故C 、E 错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p a V a T a =p c V cT c,则有T c >T a ,故D 正确. (2)设活塞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汽缸横截面积为S ,开始时B 内气体的压强为p 1mg =kh 0对活塞受力分析,有p 1S =mg +kh 0=2kh 0设阀门打开后,达到新的平衡时B 内气体的压强为p 2,由玻意耳定律得:p 1h 0S =p 2(56h 0+h )S而又有:p 2S =mg +kh解得:h =h 02=0.1 m(另一解不符合题意,舍去).答案:(1)ABD (2)0.1 m选修3­3专项练(三) (建议用时:30分钟)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M 到达状态N ,有两个过程可以经历,其p -V 图象如图所示.在过程1中,气体始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在过程2中,气体先经历等容变化再经历等压变化.对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经历过程1,其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B .气体经历过程1,对外做功,内能不一定减少 C .气体在过程2中,一直对外做功 D .气体在过程2中,先向外放热后吸热 E .气体在过程2中,一直向外放热(2)如图所示,一开口向上的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均为m 、厚度不计、横截面积均为S 的活塞A 、B 将缸内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在活塞A 的上方放置一质量也为m 的物块,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 0.已知大气压强p 0=2mgS,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且温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计一切摩擦,汽缸足够高.当把活塞A 上面的物块取走时,活塞A 将向上移动,求系统重新达到静止状态时,活塞A 上升的高度.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零摄氏度的物体的内能为零B .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会散开,这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结果C .温度相同的氧气和臭氧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同D .理想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斥力依然同时存在,且分子力表现为斥力E .浸润现象是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2)某物理社团受“蛟龙号”的启发,设计了一个测定水深的深度计.如图,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Ⅰ、Ⅱ内径相同,长度均为L ,内部分别有轻质薄活塞A 、B ,活塞密封性良好且可无摩擦左右滑动,汽缸Ⅰ左端开口.外界大气压强为p 0,汽缸Ⅰ内通过A 封有压强为p 0的气体,汽缸Ⅱ内通过B 封有压强为2p 0的气体,一细管连通两汽缸,初始状态A 、B 均位于汽缸最左端.该装置放入水下后,通过A 向右移动的距离可测定水的深度.已知p 0相当于10 m 高的水产生的压强,不计水温变化,被封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①当A 向右移动L4时,水的深度h ;②该深度计能测量的最大水深h m .3.(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的直径B .为了保存玉米地的水分,可以锄松地面,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C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快,但合力表现仍可能为斥力D .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办法是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E .能量耗散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2)如图甲所示,一圆柱形导热汽缸水平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封闭气体的绝对温度为T (活塞与汽缸底部相距L ),现将汽缸逆时针缓慢转动直至汽缸处于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活塞与汽缸底部相距34L ;现给汽缸外部套上绝热泡沫材料(未画出)且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封闭气体,当封闭气体吸收热量Q 时,气体的绝对温度上升到1615T .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外界环境的绝对温度恒为T ,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活塞与汽缸的摩擦.求:①活塞的质量m ;②加热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选修3­3专项练(三)1.解析:(1)气体经历过程1,压强减小,体积变大,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因气体始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则内能减少,故温度降低,故A 正确,B 错误;气体在过程2中,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T=C ,刚开始时,体积不变,对外不做功,压强减小,则温度降低,对外放热,然后压强不变,体积变大,膨胀对外做功,则温度升高,吸热,故C 、E 错误,D 正确.(2)对气体 Ⅰ,其初态压强p 1=p 0+2mgS=2p 0末态压强为p ′1=p 0+mg S =32p 0,设末态时气体Ⅰ的长度为L 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L 0S =p ′1L 1S 解得L 1=43L 0对气体Ⅱ,其初态压强为p 2=p 1+mg S =52p 0末态压强为p ′2=p ′1+mg S=2p 0 设末状态时气体Ⅱ的长度为L 2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2L 0S =p ′2L 2S 解得:L 2=54L 0故活塞A 上升的高度为 Δh =L 1+L 2-2L 0=712L 0.答案:(1)AD (2)712L 02.解析:(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A 错误;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会散开,这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结果,故B 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相同的氧气和臭氧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故C 正确;理想气体,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只是斥力减小得更快,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只是斥力增大得更快,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所以分子间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表现,故D 错误;浸润现象是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故E 正确.(2)①当A 向右移动L4时,设B 不移动对汽缸Ⅰ内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 0SL =p 134SL解得:p 1=43p 0而此时B 中气体的压强为2p 0>p 1, 故B 不动 由p 1=p 0+p h解得:水的深度p h =p 1-p 0=13p 0,故h ≈3.33 m.②该装置放入水下后,由于水的压力A 向右移动,汽缸Ⅰ内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当压强增大到大于2p 0后B 开始向右移动,当A 恰好移动到缸底时所测深度最大,此时原汽缸Ⅰ内气体全部进入汽缸Ⅱ内,设B 向右移动x 距离,两部分气体压强为p 2,活塞横截面积为S对原 Ⅰ 内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 0SL =p 2Sx 对原Ⅱ内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2p 0SL =p 2S (L -x ) 又p 2=p 0+p h m联立解得p h m =2p 0,故h m =20 m. 答案:(1)BCE (2)①3.33 m ②20 m3.解析:(1)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但由于气体分子中间有较大空隙,无法求出该气体分子的直径,故A 错误;锄松地面,可以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减少水分的流失,故B 正确;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斥力减小得快,但合力表现仍可能为斥力,如分子间距离小于r 0时,故C 正确;非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同性,所以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无法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D 错误;自然界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能量耗散从能量角度反映出自然界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故E 正确.(2)①汽缸水平放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即p 1=p 0 汽缸处于竖直位置时,封闭气体的压强p 2=p 0+mgS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LS =p 2·34LS联立解得m =p 0S 3g. ②设气体的绝对温度上升到1615T 时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L ′对于加热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1615T T=L ′S34LS解得L ′=45L所以气体对外做功为W =p 2·S ⎝⎛⎭⎪⎫L ′-34L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Q -W 由①有p 2=43p 0解得:ΔU =Q -115p 0LS .答案:(1)BCE (2)①p 0S 3g ②Q -115p 0LS选修3­3专项练(四) (建议用时:30分钟)1.(1)如图是密闭的汽缸,外力推动活塞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200 J ,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100 J ,则缸内气体的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将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J.(2)如图所示,绝热汽缸倒扣放置,质量为M 的绝热活塞在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下部空间与外界连通,汽缸底部连接一U 形细管(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初始时,封闭气体温度为T ,活塞距离汽缸底部为h 0,细管内两侧水银柱存在高度差.已知水银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 0,汽缸横截面积为S ,重力加速度为g ,求:①U形细管内两侧水银柱的高度差;②通过加热装置缓慢提升气体温度使活塞下降Δh0,求此时的温度;此加热过程中,若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求气体内能的变化.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小颗粒内部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气体的温度升高,个别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可能减小C.对于一定种类的大量气体分子,在一定温度时,处于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百分比是确定的D.若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一定质量气体温度升高、压强降低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E.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其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为零(2)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放置有一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汽缸的横截面积S=2.5×10-3m2.汽缸内部有一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的活塞,活塞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一根细杆与天花板固定好.汽缸内密封有温度t0=27 ℃,压强为p0的理想气体,此时力传感器的读数恰好为0.若外界大气的压强p0不变,当密封气体温度t升高时力传感器的读数F也变化,描绘出F-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①力传感器的读数为5 N时,密封气体的温度t;②外界大气的压强p0.3.(1)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通过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进行测量的B.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越低越好,使之铺满整个水槽C.使用痱子粉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油膜边界D.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会使计算结果偏大E.重新实验时,不需要再清洗水槽(2)玻璃细管竖直放置,水平细管与左、右两竖直细管相连通,各部分细管内径相同,左侧竖直细管足够长,下端开口并与大气相通,右侧竖直细管上端封有长为20 cm的理想气体B,此时左右竖直细管中水银面距水平细管均为25 cm,水平细管内用小活塞C封有长为10 cm的理想气体A,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5 cmHg,竖直管中水银柱长度远大于细管直径,忽略环境温度变化,现缓慢移动活塞C,使B中气柱长度变为25 cm.求:①左右竖直细管中水银面高度差;②活塞C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距离是多少?选修3­3专项练(四)1.解析:(1)外界做功200 J ,气体放热10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ΔU =W +Q =200 J -100 J =100 J.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内能越多,温度越高,则缸内气体的温度将升高,内能将增加100 J.(2)①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对活塞分析有:p 0S =pS +Mg 用水银柱表达气体的压强p =p 0-ρg Δh 解得:Δh =MS ρ.②加热过程是等压变化h 0S T 0=h 0+Δh 0STT =h 0+Δh 0h 0T 0气体对外做功为W =pS Δh 0=(p 0S -Mg )Δh 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可得ΔU =Q -(p 0-Mg )Δh 0. 答案:(1)升高 增加 100 J (2)①M S ρ②h 0+Δh 0h 0T 0 Q -(p 0-Mg )Δh 0 2.解析:(1)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所做的无规则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 错误.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所以个别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可能减小,故B 正确.对于一定种类的大量气体分子存在统计规律:分子运动的速率很大或很小的分子数,处于一定速率范围内的分子数所占百分比是确定的,故C 正确.若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势能不计,一定质量气体温度升高、压强降低过程中,根据气态方程pVT=C 可知气体的体积一定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得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 正确.气体的压强不是由于气体的重力产生的,而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产生的,所以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不变,故E 错误.(2)①由题图乙可以知道F =t -27 得:t =(27+5) ℃=32 ℃.②温度t 1=327 ℃时,密封气体的压强p 1=p 0+FS=p 0+1.2×105 Pa密封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则p 1T 1=p 2T 2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计算得出p 0=1.2×105 Pa.答案:(1)BCD (2)①32 ℃ ②1.2×105Pa3.解析:(1)利用油酸酒精溶液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将油酸分子看做球形,测出一定体积的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用d =VS计算出油膜的厚度,其中V 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油酸的体积,S 为油膜面积,这个厚度就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即该实验是通过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进行测量的,选项A 正确;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使S 偏小,则算出来的直径d 偏大,选项D 正确;油酸酒精溶液浓度越低,油酸分子占的面积越大,油膜厚度越接近油酸分子直径,但是实验中不可让油酸铺满整个水槽,选项B 错误;使用痱子粉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油膜边界,选项C 正确;重新实验时,需要用少量酒精清洗水槽,并用脱脂棉擦去,再用清水冲洗,保持清洁,选项E 错误.(2)①对B 气体有:p B l B S =p ′B l ′B Sp B =p 0-50 cmHg =25 cmHg p ′B =l B l ′B ·p B =2025×25 cmHg =20 cmHg Δh =75 cm -20 cm =55 cm. ②对A 气体有:p A l A S =p ′A l ′A Sp A =75 cmHg -25 cmHg =50 cmHg p ′A =75 cmHg -(55-20) cmHg =40 cmHg l ′A =p A p ′A l A =5040×10 cm =12.5 cm 水平管中液面向右移动Δl =55 cm -25 cm -25 cm =5 cm 活塞右移Δh 1=l A +Δl -l ′A =10 cm +5 cm -12.5 cm =2.5 cm. 答案:(1)ACD(2)①55 cm ②右移 2.5 cm。

2023年高考高效提分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

2023年高考高效提分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

2023年高考高效提分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家做家务时,沿轻质推杆方向斜向下施加力,拖把受到杆的推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且拖把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拖把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 sinθB.地面对拖把的支持力大于拖把的重力C.推杆对拖把的作用力大于拖把对推杆的作用力D.推杆对拖把的作用力小于拖把对推杆的作用力第(2)题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逸出功与ν有关B.E 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第(3)题电子束焊接机的核心部件内存在如图所示的高压电场,K极为阴极,电子在静电力作用下由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压电场中A、B两点电势相等B.高压电场中A点电场强度大于B点电场强度C.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D.电子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第(4)题2023年10月30日,神舟十六号乘组返回地面前先在轨道①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点变轨后进入椭圆轨道②,忽略变轨前后飞船质量的变化,则飞船在点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线速度变小B.加速度变小C.机械能变大D.受地球的引力变大第(5)题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一瓶330ml的矿泉水静止在桌上时具有的机械能约为()A.30J B.3J C.0.3J D.0.03J第(6)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斜梁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设横梁OA和斜梁OB作用于O点的弹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B.C.D.第(7)题发光弹力玩具球因其弹性好,与地面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而深受小朋友喜爱。

新课标高考三轮复习物理综合训练(四)

新课标高考三轮复习物理综合训练(四)

物理综合训练(四)第一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A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 ;C .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

D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奥斯特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5.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滑块从半径为50cm 的半圆形轨道的边缘A 点滑向底端B ,此过程中,摩擦力做功为3J 。

若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则在B 点时滑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210s m g ) A . 3.6N B . 2N C . 1.6N D . 0.4N16.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O 点将弹簧压缩,弹簧被压缩了x 0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

从物块与弹簧接触开始,物块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x 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17.如图所示,重物质量为m ,AB 、BC 两根轻绳与竖直方向都成600角,现将BC 绳缩短并向左移动,但保持B 点位置不变,在移动到BC 绳处于竖直方向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时绳BC 的拉力大小为mg B .绳BC 的拉力有可能小于mg C .绳BC 的拉力有可能大于mgD .绳BC 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但不会超过mg18.电阻为R 的负载接到20V 直流电压上消耗的电功率是P 。

用一个变压器,原线圈接最大值为200V的正弦交流电压,副线圈接电阻R ,要使R 上消耗的电功率为P /2,则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A .120B .1210 C .110D .101 19. 如图所示,R 1,R 2为可调电阻,R 3为一般电阻,R 4为热敏电阻。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

2023年高考全真演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卷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一物体从开始由静止做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在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内,物体所受合力不断减小C.在第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速率最大D.在第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远第(2)题如图甲所示,在同一介质中,波源分别为与的频率相同的两列机械波在时刻同时起振。

波源为的机械波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波源为的机械波在时刚好传到处,且波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为介质中的一点,点距离波源与的距离分别是,。

则( )A.波的传播速度为B.波源为的机械波,振源起振方向沿轴负方向C.波源为的机械波,振源起振方向沿轴负方向D.点为振动加强点第(3)题小明在完成“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后,他想用该实验的原理测量一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但由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太大,伸长量较小,不易直接测量。

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测量。

把弹簧竖直悬挂在支架上,在弹簧下端固定一个托盘,托盘下方连接钢制圆柱体,圆柱体直径小于盛水量筒内壁直径。

调节底座高度,使圆柱体浸入水中。

在托盘中不断增加砝码时,弹簧向下拉伸,圆柱体下移,通过量筒的刻度读出水面上升的高度。

已知水的密度为,圆柱体直径为、量筒内壁直径为,重力加速度g。

对实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他获得了劲度系数的数值。

对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需要用天平测量托盘和圆柱体的质量B.不考虑水的浮力,劲度系数测量值将偏大C.水面上升的高度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为D.砝码的重力与对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成正比关系第(4)题通电矩形线框abcd与长直通电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ab边与MN平行。

关于MN的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相同B.线框有两条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等C.线框所受的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左D.线框所受的安培力的合力为0第(5)题下列四种情况中,不属于光的干涉现象是()A.单色光通过双缝B.用特制眼镜看立体电影C.检测平面的平滑度D.肥皂泡表面有彩色条纹第(6)题我国于2024年1月研发出全球首款民用核电池.该核电池利用半衰期约为100年的镍63来工作,其衰变方程为:Ni→Y+X,则( )A.X是电子B.X是粒子C.Y与Ni是同位素D.Y的中子数为29二、多选题 (共4题)第(1)题如图所示,倾角为的粗糙绝缘斜面处于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在斜面上有一根有效长度为、质量为、水平放置的导体棒,当导体棒中分别通入方向相同的电流、时,导体棒均能沿斜面匀速运动。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知识专题讲解与训练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解析版)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知识专题讲解与训练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解析版)

高考物理总复习实验题知识专题讲解与训练实验题0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10分)(2020·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一月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乙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 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和P2、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乙中可读出|y1-y2|=____m,|y1-y3|=________m,|x1-x2|=__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2)若已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________m/s.【答案】(1)0.60 1.60 0.60 (2)0.20 3.0【解析】【详解】(1)根据图(2)可解得:|y1-y2|=0.60m,|y1-y3|=1.60m,|x1-x2|=0.60m。

(2)小球经过P1、P2、和P3之间的时间相等,在竖直方向有:h1=0.60m,h2=1.60-0.60=1.00m;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h=gt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x=v0t其中△h=1.00-0.60=0.40m,x=0.60m,代入数据解得:t=0.20s,v0=3.0m/s2.(6分)(2020·山西省高一月考)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取g=10m/s2。

(1)该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

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0cm,则可知该相机的曝光时间间隔为______s,该小球运动到图中“2”位置时的速度大小____m/s(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浙江省2023届高三高效提分物理选考综合测试卷(四)(基础必刷)

浙江省2023届高三高效提分物理选考综合测试卷(四)(基础必刷)

浙江省2023届高三高效提分物理选考综合测试卷(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4月的江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雨水连绵.伴随温柔的雨势时常出现瓢泼大雨,雷电交加的景象,在某次闪电过后约2秒小明听到雷声,则雷电生成处离小明的距离约为:A.B.C.D.第(2)题如图,在天花板下静止不动的小昆虫受到的力有( )A.只有重力B.重力和弹力C.重力和摩擦力D.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第(3)题如图所示,用光电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研究小球经过拱桥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F N的大小与小球速度的关系。

若光电门测得小球的挡光时间t,多次实验,则t越短( )A.F N越小,且大于小球重力B.F N越大,且大于小球重力C.F N越小,且小于小球重力D.F N越大,且小于小球重力第(4)题在对物理学家所做的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下列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哥白尼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B.第谷通过长时间的观测,最后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C.牛顿运用行星运动定律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D.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由此他被称为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第(5)题图中给出某一通关游戏的示意图,安装在轨道AB上可上下移动的弹射器,能水平射出速度大小可调节的弹丸,弹丸射出口在B点的正上方,竖直面内的半圆弧BCD的半径为R=2.0m,直径BD水平且与轨道AB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小孔P和圆心O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º,游戏要求弹丸垂直于P点圆弧切线方向射入小孔P就能进入下一关.为了能通关,弹射器离B点的高度和弹丸射出的初速度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A.B.C.D.第(6)题“战绳”是一种近年流行的健身器材,健身者把两根相同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用双手分别握住绳子的另一端,上下抖动绳子使绳子振动起来(图甲)。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前四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前四章综合训练(含答案)

物理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我国运动员刘翔在亚洲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50顺利夺冠,这是刘翔第三次夺得该赛事的冠军,凭借此次夺冠,刘翔成为亚锦赛110米栏项目中第一个“三冠王”.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 )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 .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 .平均速度大D .起跑时的加速度大2、下列描述的运动中,有可能的是( )A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B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越来越小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 .加速度既不与速度同向,也不与速度反向3、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 、B 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

则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 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4、图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 )A .质点在第1 s 末停止运动B .质点在第1 s 末改变运动方向C .质点在第2 s 内做减速运动D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零5、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胡锦涛主席乘国产红旗牌检阅车,穿过天安门城楼,经过金水桥,驶上长安街,检阅了44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的地面方队。

若胡锦涛主席乘国产红旗牌检阅车是后轮驱动,前轮导向,由此可知A . 检阅车后轮所受摩擦力朝后,前轮所受摩擦力朝前B .检阅车后轮所受摩擦力朝前,前轮所受摩擦力朝后C .检阅车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D .检阅车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车轮发生形变产生的6.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半圆球B ,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

已知A 、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B.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C.B 物体对A 物体的压力小于mgD.A 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大于mg7、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训练
1.关于磁感线和电场线的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磁感线和电场线分别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和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的一些假想曲线
B.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电场线则是不闭合的,它从正电荷出发,或终止于负电荷,
或伸展到无限远
C.磁感线或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或电场方向相同
D.电场线可能跟仅受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点电荷的运动轨迹重合,磁感线可能跟仅受
磁场力作用下运动的电荷的运动轨迹重合
2.a、b、c是三个固定于同一平面内的通电直导
线,通入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的电流。

ab与
bc间距相等,则电流a、b、c受力方向分别是:
A.向右、向左、向右
B.向右、向右、:向左
C.向左、向右、向右
D.向左、向左、向右
3.如图所示,三根长直导线通电电流大小相同,通电方向为b
导线和d导线垂直纸面向里,C导线向纸外,a点为bd的中点,ac垂直bd,且
a b c
ab=ad=ac。

则a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
A.垂直纸面指向纸外
B.垂直纸面指向纸里
c.沿纸面由d指向b
D.沿纸面由a指向c
4.对于通电螺线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表现出来的磁性相当于条形磁铁,一端相当于N极,另一端相当于S极
B.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也是从N极出来,进入S极的C.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与螺线管轴线平行,由S极指向N极
D.把小磁针放在通电螺线管内,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 极指向螺线管的S极
5.固定不动的绝缘直导线MN和可以自由移动的矩形线圈ABCD在同一平面内,MN与AD、BC边平行并较靠近AD边,当导线和线圈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不动
B.向左方移动
C.向右方移动.A B
C D
M
N
D.绕MN为轴转动、
6.一个长螺线管中通有恒定电流,把一个带电粒子沿轴线方向射入螺线管,不计重力,粒子在管中将做:
A.圆周运动B.沿轴线来回运动C.匀加速直线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
7.如图是一个用均匀金属导线做成的圆环,A、B是圆环直径的两个端点,当电流I从A点流入,从B电流出时,在环中心处的磁场方向是:
A.在圆环所在的平面内,且指向B
B.垂直圆环平面,且指向纸外
C.垂直圆环平面,且指向纸内
D.磁感应强度为零:无方向
8.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金属环绕轴
0D’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在环左侧
轴线上的小磁针最后平衡的位置是:
A.Ⅳ极竖直向L B.J7V极竖直向下
C.Ⅳ极沿轴线向左D.Ⅳ极沿轴线向右
9.如图所示,M1与M2为两根原本未被磁化的铁棒,现将它们分别放置于如图所示的位
则被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磁化的情况是:
M1
A.M1的左端为N极,M2的右端为N极
B.M1和M2的左端均为N极
C.M1的右端为N极,M2的左端为N极
D.M1和M2的右端均为N极
10.电磁体用软铁做铁心,这是因为软铁:
A.能保持磁性B.可被其他磁体吸引
C.去磁迅速D.能导电
11.两个相同的圆形扁平线圈,能在一个光滑绝缘的圆柱体上自由滑动,设大小不同的电
流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分别通入两个线圈,则两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A.都绕圆柱体转动
B.彼此相向平动,且电流大的加速度的值较

C.彼此背向平动,且电流大的加速度的值较大
D.彼此相向平动,且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值
12.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条,其中一个有磁性,另一个没有磁性.不用其他用具,怎样
判断哪个钢条有磁性,哪个没有磁性?
13.磁铁的磁极就是磁铁上磁性最强、分子环流最大的地方.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14.如图所示,AB、CD是两条互相平行而又相距很近的直导线,
这两条导线均可以自由移动,在它们的正下方,有一个可以绕竖直轴转动的带正电荷的铜针,问当导线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综合训练:
1.D 2.A 3.c 4.D 5.B 6.D 7.D 8.c 9.A 10.c 11.D
12.用钢条的一端去接近另一根钢条的中点,如果有吸引作用,则手中拿的这根钢条有磁性;反之,则手中拿的这根钢条没有磁性.13.不对.磁铁内部所有分子环流都是相同的,只因为磁铁内部相邻的分子环流产生的N、S极作用相互抵消,所以中间的磁性较弱,两端磁性较强,才称为磁极.14.AB.和cD两条通电导线将互相靠近,铜针保持静止不动.
A B
C D
I2
I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