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物流学》各章要点汇总

合集下载

自考物流计划各章要点汇总

自考物流计划各章要点汇总

第一章物流与现代物流学1、哪本高作中第一次提出logistic的概念:1927《流通时期》美国2、依照物流的作用与属性分类:(p10)按空间范围分:地域、国内、国际。

按系统性质分:社会、行业、企业。

2、进展现代物流的作用:(p8)费者提供全数或部份物流效劳。

(P11)程。

5、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要紧区别:(P12)6、物流产业的特点:多行业性、基础性、效劳性、综合性。

7、如何明白得物流性质第二章物流系统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区别与彼此联系的要素,为了达到必然目的而形成的整体。

2、系统的特点: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P20)3、系统的三要素:输入、处置、输出。

4、物流系统:指在必然的时刻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效劳的物、提供效劳的设备、组织效劳的人和信息等假设干彼此制约的动态要素所组成的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置等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的大系统。

(P22)5、运输为物流系统制造了:场所效用。

保管制造:时刻效用。

(P26)6、物流系统的内部环境:销售系统、生产系统、财务系统。

(P23)8、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治理。

(P26)9、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法规;标准、标准;10、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要素):五个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P27)11、一个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如何,取决于生产、流通模式。

(P27)12、物流系统的功能结构:运输、贮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置等。

13、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对物流系统资源配置进行治理和操纵的机制和方式。

14、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点状图、线状图、圈状图、树状图、网状图。

(P29)15、物流系统的产业结构:四个特点:多行业性、基础性、效劳性、综合性。

16、物流系统的延伸功能:增加便利性的效劳、加速反映速度的效劳、降低本钱的效劳、拓展空间的效劳。

现代物流学重点

现代物流学重点

现代物流学第一章概述P4物流的概念: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P5物流的作用: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P7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物流设施、设备、信息系统、人员及组织管理五个P10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P11 物流管理的原则1. 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整体优化 2 宏观上,完善支掌要素建设之外,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 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优良的印象、价格和商品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P21仓库管理原则五点: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讲究科学、提高效率、确保安全P23 按照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四点:1经常库存2在途库存3安全库存4投机库存(重点):指为了满足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P26:库存管理与仓库管理的区别:仓管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装卸搬运及存储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

库存管理:对像是库存项目,即企业组织中的所有物料如,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产品及辅助等。

库存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在供与需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达到缓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内部的部门、生产厂家需求与原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矛盾第三章现代包装P32产品包装基本原则五点:适用、科学、经济、可靠、美观P33包装容器定义: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以及预防安全事故,按照一定技术规范而选用的包装器具、材料和其他辅助物的总体名称第四章装卸搬运P49装卸搬运合理化: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装卸搬运工作P51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1.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3.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书本错误)4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5.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6.创建复合终端第五章现代运输P54运输的定义:指的是运输主体人或物品通过运输工具或运输路径,由始发地移动到目的地,达到经济目的行为P60 运输管理原则四点:及时、准确、经济、安全P66 运输合理化途径: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同运输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P74配送定义: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P78配送合理化定义:指对配送设备配置和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配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要点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要点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要点现代物流学重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概念对物流概念的提法主要有两大典型看法:一是美国少校晾西·贝尔在1905年从事后勤的角度提出名为“logistics”的物流概念;二是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萧在1915年从市场分销的角度提出物流的概念。

20世纪50~60年代Toyota的即时化生产,以及相应的看板技术是生产领域物流技术的另一个奇葩。

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贮存、卸载、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现在物流的特征(一)电子化(二)网络化(三)社会化(四)集约化(五)系统化(六)国际化第二节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概念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位构成的,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结合。

物流系统的特点1、目的性2、整体性3、协调性4、专业性5、先进性6、开放性第四节物流标准化一、物流标准化的特点(一)复杂性(二)固有化(三)科学化(四)民主化(五)经济化(六)国际化二、物流标准化的意义(一)物流标准化能够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二)物流标准化是实施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三)物流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四)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五)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六)物流标准化是加速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三、物流标准化的内容(一)物流系统标准化(二)物流技术标准化(三)管理组织工作标准化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第一节仓库概述二、仓库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自用仓库2、营业仓库3、公用仓库(二)根据保管形态分类1、普通仓库2、保温仓库3、特种仓库4、水上仓库(三)根据建筑形态分类1、按建筑构造不同分类2、按建筑材料不同分类(四)根据功能及其他分类!、贮存仓库3、流通仓库4、配送中心5、保税仓库第四节库存管理三、库存管理模式(一)现代库存管理模式1、按物品需求计划系统(MRP)管理库存2、按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管理库存第三章现代包装第一节包装概述一、包装的概念物流包装是指物流服务提供方为了保证客户完整、方便、正确地获得并享有产品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而进行的产品封装设计、制造和使用等系列活动的总和。

现代物流学1知识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1知识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1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物主要求的过程。

●现代物流的特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下游的物流需求反应速度越来越快,配送间隔越来越短,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

●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服务系列化●除传统的运输储存等服务外,还提供物流咨询,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一系列服务。

●作业规范化●规范的作业标准和服务标准●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整体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力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

●手段现代化●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

●组织网络化●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相结合,快速灵活高效。

●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选择服务—成本最佳组合。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单一物流模式●现代物流强调系统整体优化,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对物流系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强调供应链管理,核心业务的管理,全程物流●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支持●物流科技●现代物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虚拟企业取代有型实体,要压缩有形的仓储设施和商品分销中心,要削减分销网络。

●分类●业务性质●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相对范围●企业物流●社会物流●综合物流●国际物流●物流系统●实体流动●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流动●物流信息设施建立,物流信息的收集,物流信息的加工和传输●物流系统的功能模式●输入●指通过提高资源、能源、机具、劳动力和劳动手段等,对某一系统发生的作用●输出●物流系统对环境的输入进行必要的处理使之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或位置的转移及提供其他服务等●处理●从输入到输出过程中所进行的物流业务活动●限制●由于外部环境因其他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反馈●信息反馈●地位与作用●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现代物流学2知识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2知识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2-知识点整理●第五章●包装●是为流通加工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或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或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保护商品在装卸、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不受损害。

这也是包装的基本功能●便利功能●便于装卸、储存和销售,也便于消费者使用●促销功能●良好的包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诱导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作用●包装的分类●目的●运输包装、销售包装●形态●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包装方法●缓冲包装、防锈包装、真空包装、充气包装、灭菌包装、贴体包装、组合包装●包装材料●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和陶瓷类、木材和复合材料类●包装使用次数●一次性包装、复用性包装●托盘/集装箱包装●托盘包装:将货物堆码在托盘上,利用捆扎包装或胶粘等方式进行固定,形成一个搬运单元,以便用机械设备搬运。

●集装箱包装:将包装物或货物放入具有一定规格,强度符合长期周转使用的重大包装容器内,形成一个合适的包装技术。

●包装技法●一般包装技法●合理放置、固定和加固●对松泡物进行压缩体积●合理选择外包装形状尺寸●合理选择内包装形状尺寸●包装外的捆扎●缓冲包装●利用缓冲材料的缓冲作用,减少或避免被包装物在装卸、搬运、运输过程中受外界的冲击力、震动力等作用而造成的损伤或损失。

●防潮包装●采用防潮材料对产品进行包封,以防止包装内部水分的增加,达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内装物的存储期的目的。

●防锈包装●在运输储存金属制品或零部件时,为防止因腐蚀而降低价值或性能所采用的包装技法和方法。

其目的是:消除和减少制锈的各种因素,采取适当的防锈处理。

●防霉腐包装●为防霉菌侵袭而采用的包装方法。

实质是劣化某一环境因素,以达到抑制或灭杀微生物,防止内装物霉变、腐烂,保护物品质量的目的。

●包装的标准化管理●对产品包装的类型、规格、容量、使用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的结构造型、印刷标志及产品的盛放、衬垫、封装方式、名词术语、检验要求等加以统一规定,并贯彻实施。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 .doc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 .doc

《现代物流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述论本章重点难点1、现代物流的概念;2、现代物流与流通的关系;3、现代物流的功能及其分类;4、物流活动;5、物流合理化的含义、作用及其模式;学习目的认识现代物流及物流活动,了解物流的发展和物流科学的产生,掌握物流的概念和物流的功能。

考核要求识记:现代物流的概念,现代物流活动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物流合理化的含义。

领会:现代物流与流通的关系,现代物流的分类,物流活动创造价值,物流学的主要观点,物流合理化的作用。

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物流合理化四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

一、单项选择题1、物流学产生的基础是发现了各物流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证明它们是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因此物流学的最基本特征是()A、系统性B、综合性C、复杂性D、应用性2、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称为()A、物流质量B、物流成本C、物流价值D、物流服务3、物流的概念起源于()A、日本B、中国C、美国D、德国4、物流()A、是交通运输业B、是货物运输C、是仓储业D、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5、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称为()A、物流B、商流C、流通D、信息流6、物流合理化首先保证率物流经营的()A、权力B、效益C、利润D、通畅7、物流合理化的目的是达到以(),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A、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B、尽可能通畅的物流运输C、尽可能高的顾客满意度D、尽可能少的运输时间8、“第三利润源泉”的说法主要出自于()A、日本B、中国C、美国D、德国9、物流合理化是指()和一切活动趋于合理化的物流过程A、物流装置B、装置配置C、物流管理D、物流过程10、回收物流是()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A、故障品B、不合格品C、残次品D、呆滞品11、“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利润源泉”分别是()A、物流领域、人力领域、资源领域B、资源领域、人力领域、物流领域C、人力领域、资源领域、物流领域D、能源领域、人力领域、物流领域参考答案1、A2、D3、C4、D5、A6、C7、A8、A9、B 1 0、B 11、B二、多项选择题1、物流活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A、时间价值B、使用价值C、剩余价值D、空间价值E、加工附加价值2、下列属于流通活动的有()A、商流B、物流C、资金流D、信息流E、流通辅助性活动3、现代物流包括了从()到产成品销售全过程的物资流通活动。

现代物流学重点整理

现代物流学重点整理

一、物流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物流网络是指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和设施的集合。

物流网络是指运输线路和节点组成的体系。

3、七大子系统:1、运输子系统:运输是物流业务的活动中心,是物流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又可以看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凡物质资料在流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运输或搬运。

2、配送子系统:配送是物品位移的一种形式,它与运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认为,运输一般是指远距离、大批量、品种较单一,从生产厂家到批发商、商业企业或大型商店和用户的货物运输;而配送则是近距离、小批量、品种比较复杂,按用户需要搭配品种与数量的服务体系。

3、装卸搬运子系统:从物流过程分析,装卸搬运子系统是各项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输、仓储、配送过程中几乎都离不开装卸搬运。

而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又应根据其服务的对象、作业场所、使用设备及物流业务的多少,综合考虑其系统工艺、硬件与软件等设计问题。

4、包装子系统:包装分工业包装、商品包装以及在运输配送中为保护商品所进行的拆包、再包装和包装加固等业务活动。

5、仓储子系统:仓储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是物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也是许多货运站、货运中转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货物运输(配送)网络中也是一种典型的节点类型。

仓库是物流活动不不缺少的基地。

6、流通加工子系统:所谓流通加工主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方便销售、组织合理运输、提高物理效率而对物料、产品进行的加工作业。

7、物流信息子系统:物料信息贯穿于物流系统内外及各个子系统业务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是沟通各个子系统的“脉络”和“神经”,是物流各项业务活动系统化的最重要的支持。

4、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它是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产物。

优势:可减少或控制经营成本,充分利用现有资金,产生现金流入,降低风险,确保获得内部没有的资源。

现代物流学(考纲)

现代物流学(考纲)

现代物流学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一章;次重点章为: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二章;一般章节为:第一章、第十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能运用系统的观念认识物流的内涵,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现代物流的特征、现代物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物流管理的原则,理解物流概念的内涵、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标准化的内容及意义,了解物流概念的发展、发展物流的作用、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物流标准化的特点。

二、考试内容第一节物流概述(一)物流概念的发展(3阶段)(二)物流的概念(三)现代物流的特征(6个)(四)物流的作用(4个)第二节物流系统(一)物流系统概念(二)物流系统的特点(5个)第三节物流管理(一)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5阶段)(二)物流管理的定义与内容(三)物流管理的原则(4个)第四节物流标准化(一)物流标准化的特点(6个)(二)物流标准化的意义(6个)(三)物流标准化的内容(3方面)三、考核知识点1、物流的概念、物流系统的概念、2、现代物流的特征3、物流的作用4、物流系统的特点5、物流管理的发展流程6、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7、物流管理的原则8、物流标准化的特征与意义9、物流标准化的内容四、考核要求识记:物流、物流系统的涵义,物流的作用,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物流管理的原则,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领会:物流概念的内涵,物流系统的特点,简单应用: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标准化的特征。

综合应用:运用案例分析标准化在物流活动中的作用,分析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仓库的功能、库存的作用,理解仓库管理的内容、仓库管理的原则,了解仓库的分类、库存的分类。

二、考试内容第一节仓库概述(一)仓库的功能(4个)(二)仓库的分类第二节仓库管理(一)仓库管理原则(5方面)(二)仓库管理内容(6方面)第三节库存(一)库存的分类(二)库存的作用(9方面)三、考核知识点1、仓库的功能2、仓库的分类3、仓库管理的原则4、仓库管理的内容5、库存的分类6、库存的作用四、考核要求识记:仓库的功能,仓库管理的内容,库存的分类。

《现代物流学》1-5章专升本

《现代物流学》1-5章专升本
流、国际运输) • 互联网物流战略(简化流程,减低交流
成本) • 绿色物流战略
第三章 运输
目录
1.运输概述 2.物流运输方式 3.运输管理业务 4运输决策
运输概述
• 运输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置变化 •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的活动。物流的运输则专指“物” (运输再加上搬运和配送的等活
的载运及运输。
第二章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目录
1.物流战略概述 2.物流战略内容 3.物流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4.现代物流战略新模式
物流战略的概念
• 物流战略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 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 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 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 企业物流战略的五个重要层次: • 1.物流战略层 • 2.物流经营层 • 3.物流结构层 • 4.物流职能层 • 5.物流执行层
动实现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 运输与搬运配送的区别:运输活 动范围较大,搬运和配送的活动 范围较小。
• 运输是社会物质产生的必要条件 之一(没有运输就没有办法链接 生产的各个环节)
•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应”
• 同种“物”由于空间场所不同, 其使用的实现程度不同,其效益 的实现也不同。由于改变场所而 最大限度发挥使用价值,最大限 度提高投入产出比,这就是场所 效应。
货物
• 租船运输:通常用于大宗货物运
• 集装箱:适用于运输精密、贵重、 输。(定程租,定期租,光船租)
易损的货物。
运输管理业务
合理化运输
• 根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原则, 选择合理的路线、车型、营运形 式和组织方式的运输。
不合理运输
• 现有的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 平而没有达到,或由于运输的不 合理增加时间和成本。

07114自考现代物流学历年真题章节复习题

07114自考现代物流学历年真题章节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综合物流(201701)2、社会物流(201304)3、销售物流(201104)4、国际物流(201501/201604)5、物流(201801)6、回收物流(201404)7、逆向物流(201501)二、简答题1、对配送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基本问题。

(201101/201801)2、简述对运输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201301/201704)3、简述对储存系统进行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201804)4、简述物流信息子系统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201501)5、简述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01204)6、简述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201501)三、判断题1、运输与仓储分别是物流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作业方式不同,应各自优化。

(201701)2、物流业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但物流业的发展却无法改变经济发展状况。

(201601)3、物流管理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物流设备的现代化。

(201701)(类似的有:物流管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对物流信息采集和处理的现代化。

(201704))4、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只是不同阶段的不同术语,二者并不存在根本区别。

(201401)5、商流是保证物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基础。

(201801)四、论述题1、试述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201701)(类似的有:试述现代物流与传统仓储运输之间的区别。

(201804))一、名词解释1、次优化(201704补充)2、第三方物流(201101/201204/201701)3、物流一体化(201601)4、钟摆式运输(201301)5、供应链(201104/201404补充)6、供应链管理(201301/201401补充)7、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201201)二、简答题1、企业物流实现方式有哪些?如何在各种方式之间进行选择?(201304补充)2、对于被服务的企业而言,采用第三方物流有何优缺点?(201404补充)3、简述第三方物流经营的内容。

自学考试物流技术复习重点

自学考试物流技术复习重点

《物流技术》复习重点第一章现代物流技术导论一、要点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

针对某一种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也是微观物流。

我们经常涉及的下属物流活动,即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链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物流等等都属于微观物流。

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链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一般物流: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具有普遍性。

物流技术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科学。

现代化物流包括: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加工机械化/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物流的特点:综合性交叉学科/系统科学/应用科学系统性是物流技术的最基本特性。

物流的一般理论:商务分离论(产生物流学科)/黑大陆学说(德鲁克)/物流冰山说(西泽修)/第三利润源/效益背反说/后勤学说/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成本中心学等美国的物流发展史:物流观念的启蒙和形成(1901-1949)/ 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推广阶段(1950-1978)/物流理论的成熟与现代化(1978-1985)/物流的纵深化发展(1985 至今)我国20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物流,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自动化立体仓库。

物流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必要的商品按必要的数量、以必要的方式、在必要的时间供应到必要地点的高效率的问题。

物流的发展趋势:流通的系统化,信息化,物流中心/批发中心/配送中心的社会化趋势,仓储/运输的现代化和综合系统的趋势,物流和商流,信息流一体化趋势我国物流的发展现状: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能力以及散装水泥装载率、集装箱运输率、包装标准化率大大提高。

2由于国家对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不高,配送中心、集装箱运输、散装水泥等发展还比较慢,商品在物流过程中得破损率高,流通费用大。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

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物流的三个基本要素(1)流体:指物流中的“物”。

(2)载体:指物流借以流动的设施和设备(3)流向:指流体从起点到止点的流动方向3 现代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1)物流的标准化;(2)物流的信息化;(3)物流的网络化;(4)物流的一体化;(5)物流的柔性化;(6)物流的绿色化。

4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1) 商流与物流的统一1)商流是物流的前提2)物流是商流的保证(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1)商物分离的特点a.保管:取消总公司仓库和营业仓库分散保管方式;b.输送:由三段运输改为两段运输;c.配送:由分别送货改为回路配送。

5 商物分离的优点a.回路配送,提高了运输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运输费用,对用户服务质量也可改善。

b.使各部门的职能单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c.可以缓和市内交通拥挤现象。

d.物流作业集中,便于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6 企业中按照物流作用不同的分类(1)供应物流 supply logistics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料时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销售物流 distribution logistics企业在出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3)生产物流 production logistics企业生产过程发生的涉及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所进行的物流活动。

(4)回收物流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5)废弃物物流 waste material logistics将经济活动或人民生活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

7第三方物流(3PL,Third Party Logistics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1。

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的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主要求得过程。

2。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3。

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成为搬运。

4。

配送: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5。

共同配送: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6。

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是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7。

第三方物流: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8。

仓库: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9。

物流信息:反应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10。

第四方物流:是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活动。

11。

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是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完成一项进出口货物运输任务的综合运输方式。

12。

驮背运输:一种载货工具在某一段运程中,又承载在另一种交通工具上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简答①*¥*物流系统按照物流活动业务性质分类?1、生产物流2、供应物流3、销售物流4、回收物流5、废弃物流②*¥*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1、加强物流计划性2、组织物流直达化3组织物流短距化4、组织物资调运钟摆式运输5组织物流调运集中化6物流企业社会化7实现物流标准化8提高物流服务质量③*¥*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现代物流要注意的问题?1、以现代物流理念来经营交通运输2、开拓物流市场,调整交通运输哈妮业务3、做好核心业务④*¥*集装箱应具备的条件?1、能长期反复使用、具有足够的强度2、各种运输方式联运中途中转时,箱内货物无需倒装3、具有便于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4、便于货物装满与卸空,能充分利用箱内容器5箱内集合容积在1立方米以上。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汇总

现代物流学考试重点汇总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物主要求的过程。

Logistics:In the flow of goods from the supply place to the receiving place, the functions of transportation, storage, loading and unloading, packaging,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other functions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to optimize manage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wner.2.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to comprehensively plan business flow, logistics, information flow, capital flow, etc.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plan, organize, coordinate and control.3.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所有供应链规划的基础,供应链中的所有推动流程(push process)都是根据对顾客需求的预测来进行的。

Demand forecasting: Demand forecasting is the basis of all supply chain planning, and all driving processes in the supply chain are based on forecasts of customer demand.4.仓储:仓储是指通过仓库对物资进行储存、保管以及仓库相关储存活动的总称。

《《现代物流学》期末复习》

《《现代物流学》期末复习》

《现代物流学》期末复习第一章物流概述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2、“黑大陆”说3、“第三利润源”说4、“物流冰山”说5、“效益背反”说重点问题:1、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2、物流活动的构成3、物流的地位和作用一股掌握1、物流概念的产生过程2、物流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特征3、物流的性质4、物流的基本构成要素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社会物流2、城市物流3、企业物流4、供应物流5、销售物流6、回收物流7、废弃物流8、国际物流重点问题:1、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2、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区别与联系3、企业物流的组成一股掌握1、各主要行业物流的特点第三章物流系统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系统2、双重区域处理系统重点问题:1、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原理2、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3、物流系统的特点一股掌握1、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2、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理论和方法第四章包装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包装2、商业包装3、工业包装4、包装标记5、包装标志重点问题:1、包装的功能2、包装合理化的含义与要求一般掌握1、包装技术第五章集装化与集装单元器具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集装化/集合包装2、TEU重点问题:1、集装化的经济意义2、实施集装化的条件一般掌握1、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托盘规格和我国托盘国家标准3、其他常见的集装工具第六章装卸搬运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装卸搬运重点问题:1、装卸搬运的特点2、装卸搬运的合理化措施3、集装箱的装卸搬运方式第七章流通加工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流通加工重点问题:1、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的区别2、流通加工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运输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十线运输2、支线运输3、综合运输4、国际多式联运5、合理运输重点问题:1、运输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3、各类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第九章配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配送2、配送中心3、配送模式4、共同配送模式5、按单分拣6、批量分拣重点问题:1、配送与运输的区别2、配送的分类3、配送的作用4、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及可采取的做法5、配送中心的种类一股掌握1、配送模式的选择2、配送中心作业合理化的内涵第十章仓储与库存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零库存2、安全库存3、ABC分类法4、物流中心5、自动化仓库6、保税仓库7、保管损耗重点问题:1、库存的作用2、仓库相关决策3、库存管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ABC分类法、经济订货批景一股掌握1、库存的分类2、零库存管理的内涵和方法(JIT)第十一章物流信息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信息2、物流信息系统3、条码4、EDI5、POS6、RFID重点问题:1、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功能一股掌握1、各类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2、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第十二章第三方物流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企业2、第三方物流重点问题:1、第三方物流的特点2、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价值(包括社会效益)一股掌握1、物流外包的方式2、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模式3、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模式4、选择物流模式时的考虑因素以及如何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第十三章供应链物流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供应链2、供应链管理3、供应链物流管理4、VMI5、CRP6、QR7、ECR重点问题:1、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与区别?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一股掌握1、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第十四章物流成本管理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成本2、物流成本管理重点问题:1、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2、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一股掌握1、物流成本的分类和构成2、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第十五章物流服务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服务重点问题:1、物流客户服务的构成要素2、物流客户服务的作用3、如何确定合适的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第十六章物流产业和政策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物流产业重点问题:1、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我国物流产业现状2、物流政策的功能一股掌握1、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发展概况2、发达国家物流政策导向和调整趋势3、我国物流政策现存的主要问题第十七章物流发展新趋势重点掌握:名词解释:1、绿色物流2、逆向物流3、电子化物流4、第四方物流5、贸易性国际物流6、报关7、商检重点问题:1、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2、逆向物流的价值3、绿色物流的指标体系4、电子化物流的内涵5、第四方物流的特点6、国际物流的特点一股掌握1、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2、如何看待第X方物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现代物流学总论第一章现代物流学概述1、传统物流:指物品的运输与储存及一些附属业务而形成的功能单一的物流模式。

(P3)2、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P3)现代物流强调系统整体优化。

现代物流一定有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支持;现代物流具有选进的物流科学技术。

3、现代物流的特征:(P4)反应快速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

4、物流系统分类:按业务性质分:生产物流;供应物流;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P7)回收物流;废弃物流。

5、按相对围分:(P7)企业物流;(指发生在本企业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社会物流;综合物流;(指物质资料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生产过程各阶段之间流动的全过程。

)国际物流。

主要经营特征是:跨国经营。

6、物流系统功能:输入,输出,处理(或转化),限制(或制约),反馈。

7、物流子系统:运输子系统、储存子系统、装卸搬运子系统、包装子系统、配送子系统、流通加工子系统、物流信息子系统。

(P10)8、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P12)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它联结社会生产各个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前提条件;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物流的改进是提高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9、通过降低物料消耗而获得利润(第一利润源泉);通过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增加利润(第二利润源泉);降低物流费用以取得利润(第三利润源泉)(P13)10、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

11、物流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容:体现在物流业务的科学管理上;预测物流流量;编制物流计划;确定物流最佳成本;合理组织进货、验收、搬运、入库等业务;加强与物流业务有关的法律的执行。

第二章国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1、物流合理化:包括:局部合理化、整体合理化。

(P20)局部合理化:指物流系统中各子系统物流过程合理化。

整体合理化:物流系统整体合理化。

2、物流合理化常用的系统分析方法:总成本法、避免次优化、得失比较分析法。

3、在一定服务水平条件下,在多种物流方案中选择总成本最小的方案:总成本法。

4、在评价各方案时,要比较分析各方案的所得和所失,在保持一定服务水平条件下,选择得大于失的方案:得失比较分析法。

5、实现物流合理化的战略步骤:(P21)制定物流战略、方针和措施;确定物流网络结构;设计物流管理系统;综合评价物流系统并逐步完善物流系统。

6、物流合理化的途径:加强物流计划性;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组织物流直达化;组织物流短距化;组织物资调运钟摆式运输;组织货物调运集中化;物流企业社会化;实现物流标准化;钟摆式运输:强调往复、回程的货物组织,避免发生不满载或空车行程的情况的运输。

组织钟摆式运输的意义:充分利用运载工具,避免发生不满载和空车行程,提高效率和企业效率;节省社会资源,强调组织合理化。

7、国际物流: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P35)8、我国发展国际物流有哪些措施:改革和健全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实现从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

加快建设我国物流设施,畅通物流渠道;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实现物流标准化;开展国际物流研究,加快国际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9、第三方物流: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P43).10、第三方物流经营容有哪些?包括有形的实物物流和无形的物流方案规划、设计和信息流动技术等。

主要有运输、存储、配送、配送战备和物流系统的研制,取货拼装,信息管理等。

11、第三方物流的经营特点: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经营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资产所有关系和组织结构比较复杂;提供的服务项目很多;规划差别较大;与用户的关系在较高水平以上。

12、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13、供应链管理(SCM):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P46)14、供应链管理的目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维护各环节的顺畅,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提高产品品质;规上下游供应链的操作,提升竞争力。

15、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点: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

16、定制物流:是根据客户的特定要求而为其专门设计的物流服务模式。

(P48)17、虚拟物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的物流模式。

(P49)18、精益物流:以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为出发点,剔除物流过程中的一切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要,从而获取高效益的现代物流方式。

(P49)19、物流一体化: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P50)20、物流标准化的意义与作用:要保证系统一统一性,一致性,需要标准化做为前提;对物流成本、效益有重大决定作用;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迅速推行物流管理的捷径;给物流系统与物流外部系统的联结创造条件。

第2篇物流系统的作业与技术管理第三章交通运输技术与组织管理1、运输:通过运输工具和方法,使货物在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或是物流据点之间流动。

(P59)2、运输管理工作的原则: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P68)3、运输管理的主要容:运输计划管理;发运管理;中转管理;接收管理;运输安全管理。

4、编制运输计划的原则:要保证重点,统筹安排;要组织均衡运输;做好运量预测;加强统计分析。

5、合理运输: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走最少的里程,经最少的环节,用最少的运力,花最少的费用,以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P77)6、合理运输的意义:(P77)可加快货物调运时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积极扩大社会再生产;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繁荣城乡市场,发展商品经济,及时供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能改善流通部门特别是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减少货物在途资金的占用压力,加速资金周转;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货物运输中的损失、损耗,提高货物运输质量,节约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可提高车船载量,合理使用运输工具,充分发挥运输工具的效率,节约运输力和社会劳力。

7、合理运输的组成要素: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费用、运输方式、运输环节。

(P78)8、不合理运输有:对流运输:也称相向运输。

指同一种货物或两种可以互相代用的物资,在一条运输路线或平行线上运输,与同对方向的路线全部或部分发生对流。

迂回运输:同一起止点间,不是走最短的近路,而是绕道远路运输。

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动力选择不当9、组织合理运输的主要形式分区产销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合装整车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

(组织轻重配套装、实行解体运输、改进堆码方法)10、运输的质量指标包括:正点运输率;满载率;运力利用率。

(P77)11、复合运输:是通过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合理安排运输计划,综合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充分发挥运输效率的比较好的组织货物运输形式。

(P69)12、集装化运输:将一定数量的货物,根据各种货物的性质、外部形态、包装等情况,利用特别的器具,把零散的货物集装起来,形成一个较大的集装单元的货物运输。

(P90)13、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保证物资的运输安全,减少货物损失;有利于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减少货物包装;降低包装费用;有利于简化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露天存放;减少仓库占用;便于装卸,提高车船周转。

第四章仓储管理1、储存的作用:(P93)时间效用;“蓄水池”作用;降低物流成本;保存商品(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物理变化:只改变商品本身的外部形态,而不改变其本质,不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

如:挥发、溶化、熔化、干燥、变形等。

(P94)3、化学变化:不仅改变物质的外部形态,而且改变物质的性质,并生成新的物质。

如:化合、水化、分解、水解、氧化、聚合、老化、风化等。

4、在仓库中保存的物资,由于技术措施不当,而使物资的性能发生变化。

称为:化学变化。

5、在仓库中保存的物资,由于温度、湿度等因素而使物资的形状发生变化。

称为:物理变化。

6、生物变化:库存商品受到生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所发生的变化。

如:虫蛀、鼠咬、霉变、腐朽、腐败等。

7、有形损耗:库存商品不使用而产生的损耗。

8、无形损耗:由于更新、更好、更廉价的同类产品进入产场,致使库存商品贬值而产生的损耗。

(P95)9、仓库: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P96)10、商品保管的任务:规划和配备仓储设施;定制商品的储存计划;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进行科学的保养与维护;掌握库存商品的信息;建立建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11、仓库中一般应该具备哪些设备:(P98)计量装置;货架;货棚;线路和站台;储存容器。

12、货架:专门用于放置成件物品的保管设备。

13、货棚:供存储某些物品的简易建筑物,一种半封闭的建筑或装置。

(P96)14、存储合理化: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15、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P104)质量标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16、多重ABC分析:是在第一次ABC分析基础上,再进行一次ABC分析。

(P107)17、库存控制系统要素:需求、补充、费用分析、存贮策略。

(P110)第五章包装技术与管理1、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P119)2、包装的功能:保护、便利、促销。

3、包装机械的作用:(P130)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包装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包装成本,减少流通费用。

第六章装卸搬运1、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P139)2、搬运: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3、装卸搬运工作的意义:(P140)加速车船周转,提高港、站、库的利用效率;加快货物送达,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减少货物破损,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

4、装卸搬运的原则:(P146)有效作业原则;集中作业原则;简化流程原则;安全作业原则;系统优化原则。

5、防止无效装卸的方法:(P147)减少装卸次数;消除多余包装;去除无效物质。

6、装卸搬运:在同一地域围,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