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得千姿百态》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这件雕塑是出自于罗丹之手的《巴尔扎克》,大家一起来看,雕塑中的巴尔扎克不是一个手持文明棍身穿燕尾服的谦谦君子,而是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身穿睡袍的狂傲之士。
这是为什么呢?罗丹认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表现所有这一切。
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个夜间漫步的形象。
文豪习惯于夜间穿着睡衣工作,所以罗丹让他披着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
据说原来作的小稿中,巴尔扎克有一双智慧的手。
罗丹在征求他的学生、助手布尔德尔的意见时,布尔德尔赞美地说:“他这双手雕得太好了!”罗丹听后拿起锤子就砸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这双手过分突出而让人忽略了主要的部分。
现在人们看到的巴尔扎克,面部精神被突现了出来,在月光下好像独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看来艺术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某种意图来创作美术作品的,所以,有什么样的意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作品。
这种艺术家想要在作品中表达的意图我们都把它称之为创作意图。
可是创作意图来源与何处呢?有哪些因素影响到创作意图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理解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徐悲鸿,汉族,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
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
1939至1940年,应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举办画展宣传抗日,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油画写生,但最重要的成果却是这幅《愚公移山图》》国画。
其故事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一个神话传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两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
有人因此取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结果终于感动上天,两座山被天神搬走了。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和内容表明了艺术家创作的意图。
画家在处理这个故事时,着重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来传达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就空间布局,他作了数十幅小稿反复修改,最终以从右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面。
画面右端有几个高大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
其姿势表情不一,或膛目,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力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
这群呈弧形分布的人物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人物顶天立地,有撑破画面之感。
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面的人物排列较为松散,人物或高或低,树丛小景置于其间。
一挑筐大汉和倚锄老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而左半部是后方的感觉。
老翁似乎正在语重心长地对下一代人叙述自己的愿望和信心,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
这组人物显得神情自然逼真,姿态生动自如。
背景青山横卧,高天淡远,翠叶修篁。
在绘画笔法和色彩方面,这幅画,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中国传统技法和西方传统技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功底。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勾勒手法被运用于人物外形轮廓、衣纹的处理和树草等植物的表现上,而西方传统绘画强调的透视关系、解剖比例、明暗关系等,在构图、人物动态、肌肉表现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人物造型方面,作者借用了不少印度男模特形象,并直接用全裸体人物进行中国画创作,这是徐悲鸿的首创,也是这幅作品另一颇为独特之处。
可以说,徐悲鸿在这幅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有机地融会贯通成一体,独创了自己"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
看来,徐悲鸿的创作意图不仅来源于现实的触动也是他在绘画技法上的探索。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是西方的艺术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以愚公移山这个神话传说来作为他表达信心团结的题材吗?
可能不会。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可能会通过宗教题材表达他对现实的态度和处理明暗、透视的能力,而中国的文人画家的创作意图则可能是通过梅兰竹菊或山水来表达他的个人情操和笔墨情趣。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和形式都是有文化依据的。
同是处于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的年代,由于李桦成长于国民党统治区,受到到的是鲁迅传播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的影响,因此他的早期作品就意在以表现主义的风格揭示和批判现实,而古元是成长于延安解放区的民主环境中,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他的早
期作品则意在以朴实、和平的写实风格呈现和歌颂延安人民的生活景象。
所以,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成长过程、环境、家庭、个性、知识水平等也造就了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当艺术家有了创作意图,就会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前面几课中我们学习了有哪些艺术形式呢?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具象艺术的特点,再现性、典型性、情节性,对的,他是通过视觉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情节性,意象表现性艺术主要侧重于作者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具体时空和形象的典型性,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就可以直接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抽象艺术主要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来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
现在大家看,艺术家的创作是不是任意的呢?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这种创作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
而且都会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艺术家的个性经历、知识水平也会对创作意图产生影响。
说课稿
《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是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第七课。
本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理解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
在它前面几课中学生接触到的是美术的语言、艺术美和形式美等,还是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还有不少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学生觉得美术神秘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创作意图又都是具有其现实依据的,教学难点是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基于对本课的分析,我会以图片导入课堂,运用提问法,发现法,引导探究法,比较分析法,将欣赏、美术常识,技能结合并融入课堂。
在讲解本科重点时,对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进行详细欣赏,引导学生发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源于何处。
在讲解本课难点时,我将会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是学生了解到创作意图和美术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当面对同一件美术作品,不同的学生由于知识面,个性情感的差异,对作品的理解也就不同。
充分发挥学生在美术课中的主体地位是我坚持的教学理念,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欣赏到古今中外的美术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并获得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