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已成为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及其周围病变的重要方法。
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是尿路疾病中的一种,对尿液引流会产生较大阻力,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结石等病变。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是利用多层次扫描技术,将切面和重建技术相结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清晰准确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诊断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狭窄。
检查准备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
1.饮食方面:检查前2-3天,患者需要遵守无渣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肉类等食物。
2.药物方面: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美托洛尔等β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等有影响的药物。
3.心理方面:检查前需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过度紧张。
检查步骤1. 静脉注射造影剂先要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通常采用地高辛或者碘造影剂等物质来辅助检查。
注射完后,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让其药物充分分布至全身,以保证检查效果。
2. CT扫描扫描在注射完造影剂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CT扫描,通常采用螺旋扫描模式。
扫描结束后,通过图像重建技术,将图像还原为肾盂、输尿管等内部器官及其周围的三维立体图像。
医生可通过此图像来观察尿路结构和可疑的异常病变等信息。
3. 建立模型在获得尿路的三维图像后,需要通过数字成像方法将其转变为数字模型,以便于医生更好的进行贴合分析。
建立模型的两个关键步骤是分割和重建。
•分割:利用软件将图像中的尿路等结构分离。
•重建:根据分割后的立体结构,建立其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以及体积信息。
4. 分析结果分析结果主要包括结构解剖学、病理和功能。
结构解剖学主要是观察尿路的内部结构,包括肾盂、输尿管等内部器官及其周围的结构和组织。
病理则是观察尿路存在疾病的部位、类型和范围等信息。
功能则关注尿路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如输尿管周围压迫等。
5. 诊断患者的CT图像是通过数字化表达肾盂输尿管交界部的构造,并生产窗口以显示该部位的形态。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结构特点
02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疾病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能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手术损伤等原因导致。
病因
症状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等。
03
02
01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可能是由于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沉积形成。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等。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
其他疾病
病因
其他疾病可能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炎症、粘连等。
症状
其他疾病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
治疗
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3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积水等并发症。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
病因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状。
症状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手术等。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可能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
病因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肿瘤可能导致腰部疼痛、血尿、腹部肿块等症状。
症状
心理支持
家庭成员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护理。
家庭护理
康复与护理
05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研究进展
研究现状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是肾脏尿液排入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其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尿流梗阻和肾积水等病症。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诊断与治疗PPT

超声检查:可显 示肾盂、输尿管 扩张和积水情况
静脉肾盂造影:可 显示肾盂、输尿管 扩张和积水情况, 还可显示梗阻部位 和程度
逆行肾盂造影:可 显示肾盂、输尿管 扩张和积水情况, 还可显示梗阻部位 和程度
磁共振尿路造影: 可显示肾盂、输尿 管扩张和积水情况, 还可显示梗阻部位 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等指标 尿液生化检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电解质等成分 尿液细胞学检查: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CT等检查,观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形态和功能
症状:腰痛、血 尿、尿频、尿急
诊断:肾盂输尿 管连接部梗阻
治疗方案:手术 治疗,解除梗阻
治疗效果:症状 缓解,肾功能恢
复
随访观察:定期 复查,预防复发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患者A,男性,45岁,因 尿频、尿急、尿痛就诊,诊断为肾 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经手术治疗 后症状缓解。
案例三:患者C,男性,58岁,因 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就诊,诊断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经手术治 疗后症状缓解。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早期诊断:开发更敏 感、特异的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探索更有 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预后研究:评估治疗 效果,预测疾病进展
并发症管理:研究并 发症的发生机制和预 防措施
患者教育:提高患者 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 管理能力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 其他学科的合作,共 同推进研究进展
THANKS
汇报人: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保持尿道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预防结石:多喝水,保持尿液通畅,避免结石形成 预防肾功能损害:定期检查肾功能,及时发现并治疗肾功能损害 处理并发症:如出现感染、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和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

行开放或经腹腔镜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ICD-9-CM-3:55.87)。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 疾病编码(ICD-10:N13.000)。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血型、尿常规、
疗
期注意事项
及注意事项
工 □ 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输血 □ 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及手术记
作
同意书
录
□ 观察病情 □ 观察引流量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嘱患者可以下地活动,
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长期医嘱: □ 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三级护理 □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 10-14 天
时间
住院第 1-3 天
住院第 4 天 (手术日)
住院第 5 天 (术后第 1 天)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 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主 □ 完成医嘱
□ 术后标本送病理
诊 □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围手术 □ 术后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1
但无扩张; (3)如有条件可行肾核素扫描检查,进一步明确肾功
能和梗阻肾引流情况; (4)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用于肾盂输尿管显影不佳病
例,可明确积水程度、病变部位、显示远端输尿管通畅情况; (5)CT 和 MRI 可用于积水较重及复杂病例检查; (6)有尿路感染史者需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排除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 总结诊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方法。
方法:UPJ梗阻患者20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CT、逆行肾盂造影和利尿性B超检查。
外科治疗采用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
结果:B超和逆行肾盂造影对UPJ梗阻的确诊率分别为80.2%和100%。
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后吻合口更通畅,无狭窄或漏尿并发症。
结论:在UPJ梗阻的术前诊断中,逆行肾盂造影明显优于IVU,B超检查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离断式肾盂壁瓣肾盂成形术疗效满意。
【关键词】尿路梗阻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肾盂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284-02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引起原发性肾积水的常见病因。
我院自2004-2010年共手术治疗由连接部狭窄所致肾积水患者20例。
现将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进行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共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7~36岁,病程5天~4个月。
临床表现:腰腹部胀痛或肾绞痛10例、腹部包块5例、肉眼血尿3例、体检发现肾积水2例;其中左侧12例、右侧8例。
肾积水轻度3例、中、重度17例,合并马蹄肾畸形1例。
1.2 手术方法取健侧卧位,升起腰桥,取患侧第十二肋缘下斜切口,充分暴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及输尿管上段,观察病变输尿管的长度,在远端离断输尿管,距肾门外2~3cm处将肾盂环形完全切断,切除病变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根据肾盂扩张程度设计剪裁多余肾盂,输尿管斜行切开1.5cm,向上牵拉输尿管,应保持与肾盂吻合无张力,若有张力,可向下游离输尿管。
然后用5/0号微乔线做肾盂输尿管无张力漏斗状吻合。
在未完全吻合之前肾盂输尿管内放一适当型号的双J管做内支架及内引流,双J管上端送入肾盂,再吻合输尿管和肾盂之前壁。
留置腹膜后引流管1根,关闭切口,保留导尿管。
1.3 术后处理卧床休息,并予抗生素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离断与非离断肾盂成形术式比较

[文章编号]1000-2057(2008)05-0373--02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离断与非离断肾盂成形术式比较吴卫星.姜海林(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如东226400)【摘要】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早期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近年来采用A n.der s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结果:42例均获得随访,其中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肾积水明显减轻8例(47.O%),没变化6例,加重3例,A nder s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肾积水明显改善23例(92.0%)。
肾积水改善不明显但未加重2例。
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尿路肾盂造影及M R I检查,A nder s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 ndem on—H 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93+.2f文献标识码1B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原发性肾积水的常见原因。
我院于1996—2007年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42例,效果良好。
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45岁,平均15岁,病程1个月~2年。
病变均为单侧,其中右侧31例,左侧l l例,对侧肾均完好。
临床表现为腰痛或腰不适25例,肉眼血尿6例,腹部肿块2例,尿路感染5例,无症状经B超检查发现4例,其中并发肾结石5例。
本组42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行排泄性尿路造影(I V U) 39例,逆行性尿路造影11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 R U)3例。
均显示程度不等的肾积水及梗阻部位。
42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
1.2手术方法(1)行A nder s on—H yne 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5例;(2)行非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7例,其中单纯纤维索条松解术3例。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PPT精品课件

内镜治疗——经皮肾镜UPJ梗阻内切开术
手术关键:
1、成功跨过梗阻部位 2、穿刺通道选择最好能够直对UPJ——中后盏或上外盏, 有时可选择外下盏。
3、选择2根导丝:1根为工作导丝,另1根为安全导丝 4、做到全程切开, 5、外侧放切开能避免损伤异位血管,前方或后方切开? (输尿管高位进入肾盂)此时可能会发现异位血管。(治疗 效果不佳)
内镜治疗——输尿管内切开术
优势:直视下看到UPJ,精确的定位以及直视下 全层切开。发现异位血管,避免严重出血。
缺点:输尿管硬镜不能处理合并肾盂、肾盏结石, 严重积水患者不适用。
内镜治疗——输尿管内切开术
软镜下钬激光 内切开术
开放手术
总体原则:
切口选择:前方经腹膜外/后方背侧(合并其他畸形如马 蹄肾、异位肾/比较瘦的患者),腰部切口(熟门熟入路, 不受胖瘦影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
《坎贝尔泌尿外科学》第38章
尿液从肾盂输送到输尿管的过程受到干扰
先天性(临床发现多在 中年或老年时)
后天因素:
结石 炎症 医源性狭窄 肾盂输尿管外的病变压迫
发病机制(先天性)
部分输尿管存在异常蠕动
正常的输尿管螺旋形走行的肌肉组织被异常的纵行肌束或纤维组织所代替—— 输尿管正常的蠕动波消失
异位血管压迫(争议?)
肾动脉分支/主动脉的发出,在输尿管后方跨过, 争议——是否是病因?是否只单纯处理异位血管?(40%/患者;20%正常人) 异位输尿管的存在对UPJ内切开术是个不利的因素。
临床表现
腰部肿块(新生儿,较少见/产前超声检查普及) 肾功能不全(单侧/双侧) 腰痛、血尿 上尿路感染 继发性高血压(少见)
手术讲解模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注意事项:
2.如有炎症性粘连,可于输尿管上段切开 输尿管外膜,找到输尿管与外膜间的分离 平面,用血管钳自此向肾门方向分离,但 要注意异位肾血管。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注意事项: 3.如输尿管狭窄段较长,在施行“Y-V” 成形手术时,为避免吻合口张力过大,可 将肾脏游离并向下移位。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须根据肾积水的程度、肾功能情况、狭窄的 原因和狭窄的程度、位置和长度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若肾积水并非十 分严重,尚保存部分肾功能,应尽量保留患肾,尤其对双肾积水病儿肾切 除应非常慎重。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方法很多,包括狭窄段纵切横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Y-V”成形术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 术
科室:泌尿外科 部位:肾盂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麻醉: 膜外麻醉,小儿则用全麻。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用于肾 积水的手术治疗。 肾积水在儿童是常见 的,无明显性别差异。在单侧病例,左侧 比右侧较为常见,双侧肾积水约占15%, 婴幼儿比例更高。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Y-V”成形术
概述:
引起肾积水的先天性畸形可以发生在肾盂 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膀胱颈及尿道, 造成肾积水和肾功能减退,并能产生感染、 结石和憩室等继发性病变。此处着重介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及邻近的输尿管先天性 狭窄所引起的肾积水的手术(图 12.21.1.1-0-1~12.21.1.1-0-3)。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手术步骤:
3.翻瓣缝合 把舌状肾盂瓣向下翻转,使 舌状瓣接近输尿管切线,将二者的后壁用 3-0铬制肠线间断缝合[图2 ⑵]。作肾切口,将蕈状导尿管及塑料管 经此切口引入,分别放至肾盂及健康的输 尿管内[图2 ⑶]。然后,用3-0铬制肠线 缝合肾盂及输尿管[图2 ⑷]。肾盂外部置香烟引流后,逐层缝合 切口。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手术步骤:
2.肾盂和输尿管的裁剪 斜槽形肾盂成形 术的关键是建立下垂的斜槽。在输尿管狭 窄段之下切断并剪成压舌板形之后,应在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作一切口弯向肾门,然 后向上,弯向肾盂上缘,这将产生一斜槽, 以后向下张开,在下极血管之前,与输尿 管吻合[图3 ⑴]。这种下垂的斜槽有以下 几种优点:①产生一长
肾盂输尿管连 接部成形术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 形术
科室:泌尿外科 部位:肾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概述:
肾盂与输尿管的连接部分,由于有一纤维 肌肉环或偶尔同时存在异位血管,可造成 狭窄,引起肾盂积水。如肾实质尚属正常, 肾功能有恢复的可能者,应用手术方法解 除梗阻。 若肾盂积水严重,肾实质已 萎缩,而对侧肾功能正常时,应做肾切除 术。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手术步骤: 而斜的吻合口;②缓解了吻合口的张力; ③产生一正常的肾盂输尿管口漏斗。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手术步骤:
⑴缝牵引线:在切输尿管和肾盂之前,先 缝三针牵引线:一针是牵引在狭窄段之下 的输尿管内侧;一针是牵引在肾盂输尿管 交界角下面的肾盂壁上;另一针是牵引在 肾盂的上部。
手术资料: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一、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ICD-10:N13.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孙宁、魏光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临床表现:多数新生儿及婴儿以无症状腹部肿块就诊,年龄较大儿童可出现上腹部或脐周腹痛伴恶心、呕吐。
患儿可出现血尿,偶见尿路感染。
或孕检、生后体检超声发现,无临床症状。
2.体格检查:积水严重的患儿患侧腹部可触及肿块,多呈张力较高的囊性包块,表面光滑而无压痛,少数质地柔软,偶有波动感。
部分大龄患儿可有肾区叩痛。
经超声检查发现的患儿可没有阳性体征。
3.辅助检查:(1)超声显示患肾的肾盂肾盏扩张,但同侧输尿管和膀胱形态正常;(2)静脉尿路造影(IVU)显示肾盂肾盏扩张,造影剂突然终止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不显影,或部分显影但无扩张;(3)如有条件可行肾核素扫描检查,进一步明确肾功能和梗阻肾引流情况;(4)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用于肾盂输尿管显影不佳病例,可明确积水程度、病变部位、显示远端输尿管通畅情况;(5)CT和MRI可用于积水较重及复杂病例检查;(6)有尿路感染史者需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以排除膀胱输尿管反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小儿外科学》(第5版,蔡威、孙宁、魏光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行开放或经腹腔镜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ICD-9-CM-3:55.87)。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疾病编码(ICD-10:N13.000)。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历史
PUJO
• 1837年,Balliere 描述了肾积水的基 本病理改变
• 1919年,Hinman制 作大鼠肾积水模型, 提出肾脏平衡和废 用性萎缩学说
历史
• 1970年 Foote & 1976年 Hanna • 多数肾积水的原因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平滑肌
细胞异常,引起输尿管蠕动障碍,导致肾盂积水
小儿泌尿外科
• 泌尿 和 生殖系统 • 以先天性畸形为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Ⅰ
尿道下裂
Ⅱ
隐睾症 Ⅲ
小儿泌尿外科
肾盂输尿管连结部梗阻
Pelvi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 PUJO
肾积水
( Hydronephrosis )
先天性肾积水
• 小儿上尿路先天性畸形的典型疾病 • 比较常见 • 治疗效果较好 • 重症晚期后果严重
• 磁共振水成像
(MRU)
DIAGNOSIS
轮廓:包膜亮而光滑 外周:实质呈低回声 中心:肾窦为高回声
• 形态:蚕豆形 • 大小: 长:5~10cm 宽:3~5cm 厚:2~4cm
• 肾盂前后径分离 > 10mm • 形态呈长条形、 圆形、椭圆形 或不规则扇形
肾积水 分级
美国胎儿泌尿外科协会 Society of Fetal Urology (SFU)
手术原则
1. 尽可能保留患肾 2. 双侧肾积水,轻的一侧先手术,严重的一侧先做
肾造瘘引流,改善功能后再做肾盂成形 3. 肾切除指征:在对侧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
a)患肾功能基本丧失,肾实质萎缩至2mm以下 b)脓肾
手 术 方 法
• 1936年, Foley 报道采用Y-V术式治疗肾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的护理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的护理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是指位于输尿管和膀胱交界处的一道狭窄和膜状的部分,它起着防止尿液回流的作用。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的情况,导致尿液回流,引发肾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
因此,对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的护理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患有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问题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和尿流率检查,以了解尿液排出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尿液淤积、尿量减少等情况。
同时,还需要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尿道镜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尿路感染。
其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饮水量,每天至少饮水2000ml,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注意戒除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和饮品的摄入,避免刺激尿道和膀胱。
另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患者需要避免憋尿,尽量保持正常的排尿习惯。
每次排尿时尽量将膀胱彻底排空,避免尿液滞留,以减少对肾脏和尿路的损害。
如果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可以适当延长排尿间隔,减少尿液的刺激。
此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如血尿素氮、肌酐等相关指标的检测,以了解肾功能情况。
如果出现肾功能损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肾脏,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评估手术的风险。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等,及时处理并预防感染。
最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患者平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的饮食,保持适量的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以上是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瓣膜的护理措施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密切观察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UPJO

出院指导
、目的,嘱咐注 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双J管滑脱或上下移位。 ②每日饮水2 000ml以上,定时排尿,防止尿液逆流 引发的泌尿系感染及双J管附壁结石的发生。 ③术后1个月来院拔除双J管。 ④术后3个月复查KUB+IVU,定期复查B超,了解手 术效果及有无术后再发尿路狭窄。 ⑤如有腰痛、血尿、发热等发生,及时就诊。
治疗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 解除梗阻、保护患肾功能。
开放性手术。主要有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Y-V成形术和肾盂瓣肾盂成形术等; 腔内手术。包括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经皮 肾穿刺肾盂内切开术和输尿管镜肾盂内切 开术、气囊扩张术等。
护理
心理护理。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应取平卧位,以防止呕吐误吸。 观察呼吸、血压、心率,给予氧气吸入。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UPJO
赵艳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 UPJ)梗阻是引起肾积水的一种常见的尿路 梗阻性疾病。 由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梗阻妨碍了肾盂尿 顺利排入输尿管,使肾盂排空发生障碍而导 致肾脏的集合系统扩张。
起初,肾盂平滑肌逐渐增生,加强蠕动,试 图通过远端的梗阻排出尿液;当不断增加的 蠕动力量无法克服梗阻时,就会导致肾实质 萎缩和肾功能受损。
流行病学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可见于各个年龄组, 约25%的患者在1岁内发现,50%于5岁时被 诊断。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发病率在小儿为 1∶1000,男、女发病比例为2∶1。其中2/3 发生在左侧。
病因
1、管腔内在因素:管腔内的内在因素主要 有UPJ狭窄(图1)、瓣膜、息肉和高位输 尿管开口(图2)。其中,狭窄是UPJ梗阻 的常见原因(占87.2%),主要表现为UPJ 处肌层肥厚、纤维组织增生。
输尿管的三个部位名词解释解剖学

标题:深度解析:输尿管的三个部位名词解释解剖学在解剖学中,输尿管是连接肾脏与膀胱的管道,起着将尿液输送至膀胱的重要作用。
而对于输尿管的三个部位——肾盂段、输尿管中段和输尿管下段,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理解。
第一部分:肾盂段肾盂段是输尿管的起始部分,位于肾小管与下通的过渡区域。
它是肾脏的集尿系统的一部分,起到接受肾小管汇集后的尿液,将其传输至输尿管的重要功能。
肾盂段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有益于我们了解输尿管的起始部分结构,有利于研究肾脏疾病及临床诊断的提高。
1. 肾盂肾盂是指由肾小管聚合而成的扁平囊状结构,位于肾脏的肾盂窝内。
其主要功能是接收经过肾小管向集合管输送而来的尿液,并将其传输至输尿管。
肾盂的解剖结构复杂,上端开口称为肾盂凹,与输尿管相连。
2. 肾盂输尿管连接体肾盂输尿管连接体是指肾盂与输尿管相连的部分,也是肾盂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于了解尿液的传输过程和对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第二部分:输尿管中段输尿管中段是肾盂段与输尿管下段之间的部分,具有重要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对于输尿管中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尿液的传输过程和输尿管相关疾病的发生。
1. 输尿管粘膜输尿管中段的粘膜是由上皮细胞和粘膜腺体组成的。
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输尿管的抗感染和输尿管内皮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输尿管粘膜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与输尿管有关的疾病。
2. 输尿管平滑肌层输尿管中段的平滑肌层由平滑肌细胞构成,它的收缩和放松对于尿液的顺利传输至膀胱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输尿管平滑肌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输尿管的生理功能和与输尿管相关疾病的发生。
第三部分:输尿管下段输尿管下段是输尿管的末端部分,也是尿液最后传输至膀胱之前的部分。
对于输尿管下段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输尿管的生理功能和与输尿管相关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