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已有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研究背景建筑物沉降是指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或施工完成后由于地基变形或松弛引起的下沉现象。

沉降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建筑物沉降观测必不可少。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种科学可行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二、观测目标本观测方案的目标是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包括建筑物整体的沉降情况和各个局部区域的沉降情况,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为建筑物的维护、修复和加固提供支持。

三、观测方法1. 使用水平测量仪:选择合适的水平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或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等,将其安装在建筑物的关键位置,进行连续的水平位移测量。

2. 使用竖向测量仪:选择合适的竖向测量仪器,如测斜仪或水准仪等,将其安装在建筑物的不同层面,进行连续的竖向位移测量。

3. 安装地基沉降监测设备:在建筑物的地基上布设一定数量的地基沉降监测设备,如沉降点、沉降管等,定期测量地基的沉降情况。

4. 建立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周围设置一定数量的沉降观测点,将水平测量仪和竖向测量仪等设备统一安装在这些点上,定期进行观测,以获得更全面的建筑物沉降数据。

四、观测频率与时间1. 设定观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重要性等因素,确定观测频率,如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观测。

2. 观测时间:观测时间应覆盖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于新建的建筑物,观测应始于施工完成后;对于已存在的建筑物,观测应从启动阶段开始进行,并持续到使用寿命结束。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对于连续的观测数据,采集频率应根据观测设备的规格和要求进行设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补偿,消除或减小误差,得到可靠的沉降数据。

3.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沉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结果应用1. 建筑物维护:根据观测结果,定期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及时修复和加固建筑物。

第二章 路基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

第二章  路基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
施工方:数据精准、可靠、及时、按频次”,元器件埋设 规范、保护到位, 观测“三固定” 监理方:全程旁站、数据验算检查、平行抽检观测 咨询方:提供观测过程的全方位技术支撑,评估观测数据 (阶段性和最终结论) 设计方:提供设计上的技术支持(设计原则、设计变更) 建设单位:协调各方工作,完善沉降管理工作
继续教育培训资料
路基沉降观测目的: 一是用来指导现场路基施工填筑速率; 二是用来推算路基工后沉降。
继续教育培训资料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应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 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水平位移和沉 降观测,控制填土速率,测定地基沉降值,同时作为验交时 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 《时速300-350公里新建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要求: “软土及松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应在边坡坡脚外设置 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基底地面设置沉降观测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土速率。控 制标准应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1.0cm/每昼夜,坡脚 水平位移速率≤0.5cm/每昼夜。应根据沉降观测情况进行综 合分析,以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并及时调整工艺、工法 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制要求,同时应作为验交时控制工 后沉降量的依据。”
继续教育培训资料
横剖面沉降观测方法
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测出 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测量初值,然后 用横剖仪测量各测点。区间每2.0m 测量一点,车站内测点间距可为3.0m。
继续教育培训资料
位移边桩:采用C15 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 正方形,长度 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Φ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 1) 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0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10cm。 2) 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或开挖埋设,桩周以C15 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 桩埋置稳定。完成埋设后采用全站仪测量边桩标高及距基桩的距离作为初始 读数。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

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一、引言建筑物沉降是指由于地下土壤的压缩或沉积、荷载作用等原因,建筑物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下沉变形。

沉降是建筑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沉降观测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二、沉降观测设备和方法1.观测设备本次沉降观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沉点、测墩、水准仪、测斜仪等。

其中,测沉点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测墩用于测量地表的沉降情况,水准仪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程变化,测斜仪用于测量建筑物倾斜情况。

2.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基准期观测,即在建筑物完工后,对建筑物进行首次观测,确定建筑物的初始沉降情况。

第二阶段是日常观测,即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定期对建筑物进行观测,监测沉降的变化情况。

三、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1.基准期观测数据在基准期观测中,我们选取了不同位置的测沉点和测墩进行观测。

观测周期为每个月一次,观测时间为1年。

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月),沉降值(mm)--------,----------------,--------------A,0,0B,0,0C,0,0D,0,0E,0,0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基准期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建筑物在基准期观测范围内未出现明显的沉降情况,表明建筑物在初始阶段的沉降较小。

2.日常观测数据在日常观测中,我们每季度对建筑物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数据如下表所示:观测点,观测时间(季度),沉降值(mm)--------,------------------,--------------A,1,2B,1,1C,1,3D,1,2E,1,1A,2,4B,2,3C,2,6D,2,5E,2,3A,3,6B,3,5C,3,9D,3,8E,3,6注:观测点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测沉点。

通过对日常观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观测点A、B、C、D、E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说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沉降;b) 观测点C的沉降值最大,达到9mm,说明该处土壤的沉降较明显;c)建筑物沉降值的变化趋势并不平稳,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土壤的压缩特性和荷载作用有关。

最新建筑物沉降观测培训讲义

最新建筑物沉降观测培训讲义

相邻地基沉降
相邻地基沉降是由于毗邻的建筑间的荷载差异引起的相邻地基土应力 重新分布而产生的附加沉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建筑荷 载力在不断增加,建筑物的密集日益加剧。新建建筑物的荷载差异造 成的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为了检测 和评估新建建筑物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以保证这些建筑和用户 的安全,相邻地基沉降的观测也越来越重要。
连续水准测量
前进方向
h1=a1-b1 h2=a2-b2 …… 则: h AB = h 1 + h 2 +…… + h n = Σ h = Σ a - Σ b 结论: A 、 B 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90年代开展的“昆明市地面沉降研究”是我省到目前为止开展的最大规模的 城市地面沉降观测研究项目。研究区包括昆明 4个城区及呈贡县城在内的面 积约 2500KM2的范围。
本项目承担单位是云南省地震局,采用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进行监测,以期 查明昆明市地面沉降的分布范围、总体状况及沉降的量级和速率。
1、水平形变监测是为了探讨监测区内活动断裂是否对昆明地面沉降有直接或 间接的制约作用,测量作业采用美国K+E公司生产的RM-Ⅲ型精密激光测距 仪。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及内业数据处 理。
难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和内业数据处理。
2.1高程测量的概念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测量工作, 称为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分为:
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流体静力 水准测量和GPS 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具有观测精度高、观测和计算处理方法简单 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2.2水准测量原理

某桥沉降观测方案

某桥沉降观测方案

某桥沉降观测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激发了我对这座桥梁的无限想象。

这座桥梁,跨越了城市的繁华与宁静,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

而我,将用我的经验和智慧,为它量身打造一份沉降观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这座桥梁的建设,是城市交通布局的重要一环,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桥梁在投入使用后能够稳定运行,防止因沉降导致的安全隐患,我们需要对桥梁进行沉降观测。

这份方案,旨在为桥梁的沉降观测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步骤。

二、观测目标1.确定桥梁的沉降量,了解沉降速度和沉降趋势。

2.分析沉降原因,为桥梁的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3.确保桥梁在沉降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观测方法1.水准测量法:使用高精度水准仪,定期对桥梁的沉降点进行测量,记录沉降数据。

2.钢尺测量法:在桥梁两侧设立钢尺,定期测量钢尺的长度变化,以此计算沉降量。

3.三维激光扫描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桥梁进行整体扫描,获取桥梁的精确三维坐标,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扫描数据,分析桥梁的沉降情况。

4.遥感观测法: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桥梁进行定期观测,获取桥梁的形变信息。

四、观测步骤1.前期准备:成立沉降观测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采购相关设备,确保设备精度;制定观测计划。

2.布设沉降点:在桥梁的关键部位布设沉降点,确保沉降点的数量和位置满足观测需求。

3.开展观测:按照观测计划,定期对沉降点进行测量,记录沉降数据。

4.数据分析:将观测数据整理、分析,绘制沉降曲线图,预测沉降趋势。

5.结果反馈: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桥梁管理部门,为桥梁的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五、观测周期沉降观测周期为每月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观测频率。

六、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要确保观测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失真。

2.观测人员要严格遵守观测规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观测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桥梁的沉降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

沉降观测测量学习资料

沉降观测测量学习资料

沉降观测学习内容:1 工作流程与工作内容1.0.1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工作分为准备阶段、观测阶段与评估阶段。

1.0.2 各方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各阶段成果报告内容要符合细则要求。

1.1 准备阶段1.1.1 准备阶段的工作流程如图1.1.1所示。

准备阶段图1.1.1 准备阶段工作流程图1.1.2对应工作流程图1.1.1中编号工作内容如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人员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评估单位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从事沉降变形观测的测量技术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方法主要为授课和答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自身对测量技术人员进行测量要求技术培训。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设计单位提供给建设单位的设计资料主要有●全线设计地质纵断面图(电子文档);●沉降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线下工程沉降计算值。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技术交底: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明确沉降变形观测的如下技术要求●观测断面和观测点设置要求;●观测设备埋设要求;●对线下工程变形观测频次提出明确要求;●对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各施工单位编制线下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人员、设备情况;●观测组织机构,按单位工程落实到负责人;●明确线下工程观测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法;●明确资料整理与提交文件的技术要求;●特殊工点与特殊情况需单独制定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监理、评估单位核查包括以下内容监理单位主要核查:●观测人员、设备是否能够满足观测要求;●观测断面与观测点设置是否满足细则要求;●观测设备埋设是否满足细则要求;●观测组织是否能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

评估单位主要核查:●观测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法是否满足细则要求;●测量内业资料整理与提交文件是否满足细则要求;●特殊工点与特殊情况的观测方案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施工单位建立变形观测网●观测网平面布置示意图,应明确基准点、工作基点与线下工程结构物相对位置,明确路基、桥梁、隧道、过渡段等结构物观测点的里程,如图1.1.2所示;●填写观测断面及观测点位置与工程属性信息,详见附表;●填写基准点与工作基点信息表,详见附表。

沉降观测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通用版

沉降观测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通用版

沉降观测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通用版一、选择题1. 沉降观测是指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和测量,以下哪项不是沉降观测的目的?A. 判断地面沉降的稳定性B. 提供基础工程设计参考数据C. 监测建筑物变形情况D. 预测地震发生概率2. 以下哪项不是进行沉降观测前的准备工作?A. 设计观测方案B. 确定观测点位C. 确定监测时间D.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3. 沉降观测可以使用哪种仪器进行测量?A. GPS定位仪B. 激光测距仪C. 地面测量仪D. 水平仪4. 下列哪项不是沉降观测的常用方法?A. 持续测量法B. 间断测量法C. 概率统计法D. 空间变形法5. 对于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通常使用以下哪种方法?A. 水准测量法B. 精密水准测量法C. 激光测距法D. 建筑物倾斜仪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 √ 沉降观测主要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2. ×沉降观测只需要在地面固定点位上进行测量即可。

3. √ 持续测量法适用于长期监测沉降情况。

4. √ 水平仪可以用于测量地面的水平变化。

5. × GPS定位仪不能用于沉降观测。

1. 请简要介绍沉降观测的步骤和流程。

2. 什么是持续测量法?请简述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3. 沉降观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列举并简要解释。

四、案例题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沉降观测,选择了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

观测结果如下:观测时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观测点位:A点、B点、C点观测数据:A点:1月1日,沉降量为0.2mm;6月30日,沉降量为1.5mm B点:1月1日,沉降量为0.5mm;6月30日,沉降量为2.0mm C点:1月1日,沉降量为0.1mm;6月30日,沉降量为1.0mm 请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计算A点、B点、C点的总沉降量以及平均沉降速率。

2. 根据观测结果,判断该市政工程项目的地基是否存在沉降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斜射在桌面上,我的手指轻轻敲打着键盘,思绪如流水般涌动。

想起过去十年,那些关于方案写作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眼前。

今天,我将用我的经验,为大家详细阐述一份高铁大桥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高铁大桥作为我国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大桥在运营过程中不出现沉降,我们需要对桥梁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二、观测目的1.掌握桥梁沉降发展趋势,为桥梁安全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2.确保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事故风险。

3.为类似工程提供沉降观测经验。

三、观测内容1.桥梁主体结构沉降观测:包括桥墩、桥台、梁体等关键部位。

2.桥梁附属结构沉降观测:包括桥梁引道、防护工程、排水设施等。

3.桥梁周边环境沉降观测:包括桥梁附近的地表、地下水位、土体位移等。

四、观测方法1.静态观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仪器,对桥梁关键部位进行高精度测量。

2.动态观测:利用加速度计、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桥梁振动、位移等参数。

3.遥感观测: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对桥梁周边环境进行观测。

五、观测频率1.施工阶段:每周进行一次全面观测,关键时期可加密观测频率。

2.运营阶段: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观测,特殊时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密观测频率。

六、数据分析与处理1.建立沉降观测数据库:将观测数据整理归档,便于查询和分析。

2.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沉降发展趋势。

3.预警与评估:根据分析结果,对桥梁沉降情况进行预警,评估桥梁安全风险。

七、观测组织与管理1.成立沉降观测小组:负责观测方案的制定、实施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2.明确观测人员职责:观测人员要严格按照观测方案进行操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定期汇报观测情况:观测小组要定期向项目管理部门汇报观测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观测方案。

八、观测设备与人员培训1.配备先进观测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观测效率。

工程沉降观测方案内容

工程沉降观测方案内容

工程沉降观测方案内容一、背景概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地下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地下土体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地下工程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对周边地表和地下土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包括地表沉降。

因此,对地下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的地面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对评估工程稳定性、保护周边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工程沉降观测方案进行详细讨论,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二、目的和意义1. 目的:通过对地下工程周边地面沉降的监测,实时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土体的变形规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地下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意义:地下工程的施工不仅影响地下土体的稳定性,还可能对周边建筑、交通等造成危害。

因此,通过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可以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地下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观测原理地下工程施工所导致的地表沉降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工程施工方式、地下土体的特性、地下水位变化等。

因此,地面沉降观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土体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地下土体的应力、应变等变化情况,实时掌握地下土体的变形状态。

2.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地下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因此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可以为地面沉降提供重要的依据。

3. 工程施工监测: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挖掘、覆土等工序,以及相关施工设备对地面的荷载影响。

四、观测方案设计1. 观测点设置: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地下土体的特性,设置监测点位,一般包括地表沉降观测点和地下土体变形监测点。

地表沉降观测点应覆盖整个施工区域,以全面监测地面沉降的情况;地下土体变形监测点应根据地下土体的变形特性进行设置,一般应考虑到工程的主要荷载方向。

2. 观测参数:地面沉降观测的参数一般包括沉降量、变形速率等;地下土体变形监测的参数一般包括土体应力、应变等。

此外,还需监测周边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方案

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方案

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施工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安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施工周边沉降观测的方案,以供相关工程参考。

二、观测目的1. 确保工程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防止因施工引起的沉降变形过大导致建筑物损坏。

2. 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3. 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采取措施提供预警。

4. 积累沉降观测数据,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三、观测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 相关设计文件和图纸4. 工程施工周边环境调查资料四、观测内容1. 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 周边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3. 周边道路的沉降观测4. 施工现场本身的沉降观测五、观测方法1.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观测精度。

2. 采用铟合金尺作为水准尺,提高观测的稳定性。

3. 采用自动化观测系统,提高观测效率。

4. 采用连续观测方法,掌握实时沉降情况。

六、观测步骤1. 在施工前,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进行初始观测,获取基准数据。

2.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定的观测周期进行定期观测,记录沉降数据。

3. 当发现异常沉降情况时,及时进行加密观测,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4. 施工结束后,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进行最终观测,评估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观测人员及设备1. 观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培训,熟悉观测仪器的操作和维护。

2. 配备精密水准仪、铟合金尺、自动化观测系统等先进设备,确保观测精度。

八、数据处理与分析1. 观测数据应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进行处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对观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建筑施工测量培训PPT课件

建筑施工测量培训PPT课件

②水准路线。在水准测量中,为保证测量成果能达 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必须布设某种形式的水准路线,利 用一定的条件来检核所测成果的正确性。在一般的工程 测量中,水准路线的形式有如下三种:
水准测量步骤:
(1)将水准仪置于已知后视高程点A和前视
转点ZD1中间的Ⅰ站。
(2) 先瞄准后视尺,读取后视读数值
a1,并记入水准测量记录表中。 再照准前视尺, 读取前视读数值b1,并记入记录表中。至此完
微倾式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电子水准仪
S3微倾式水准仪
徕卡自动安平水准仪 DS32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3自动安平水准仪
精密水准仪
徕卡电子水准仪
激光标线仪
拓普康电子水准仪
索佳电子水准仪
天宝数字水准仪
3、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仪在一个测站上使用的基本操作程序为: 1.安置仪器 2.粗略整平(粗平) 3.瞄准水准尺 4.精确整平(精平) 5.调焦照准 6.读数
一、水准测量
测定地面点工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按使用仪器和 实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物理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等。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 常用和精度较高的一种方法,建筑施工中通常采用水准测量 来测定点位的高程。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 面两点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 高程。
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指引下,对首级测量控制网办 理正式的书面移交手续,实地踏勘点位,对已经损坏的点位 作出标记说明。平面控制网是土建、幕墙装修、机电安装、 沉降及变形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 查的基准。布网要求:各级平面控制点可靠、稳定、使用方 便;通视条件好,检校方便,满足施工精度要求。若工程量 大、工况复杂,必须设置多级平面控制网,而且各级控制网 之间必须形成有机的整体。

沉降观测记录表格-完整版

沉降观测记录表格-完整版

沉降观测记录工程名称:编号:沉降观测结果表观测点编号第次第次第次第次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标高(m)沉降量(mm) 标高(m)沉降量(mm) 标高(m)沉降量(mm) 标高(m)沉降量(mm) 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本次累计工程状态观测者记录者见证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物业安保培训方案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1)保安理论培训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 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

沉降观测计划

沉降观测计划

沉降观测计划沉降观测是指对地面或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的工作。

沉降观测通常用于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监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对于保障工程安全和预防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介绍沉降观测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计划编制。

1.确定观测区域,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区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或环境敏感区域等。

2.制定观测方案,根据观测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包括观测点的设置、观测频次、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3.确定观测参数,确定需要观测的参数,包括沉降速率、沉降量、沉降变形等指标,以及观测的时间范围和精度要求。

二、实施方法。

1.观测点设置,根据观测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合理设置观测点,保证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观测方法,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地面测量、卫星遥感、地下水位监测等,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处理,对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三、注意事项。

1.安全防护,在进行沉降观测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观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定期维护,对观测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保存,对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完整的保存和备份,以备日后分析和应用。

通过以上沉降观测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可以有效监测和记录观测区域的沉降情况,为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观测工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培训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培训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培训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在不断增多,工程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沉降观测作为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水平,提升施工人员业务素质,我们特举办此次沉降观测施工技术培训。

二、培训目标1.使学员掌握沉降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沉降观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沉降观测数据的精度分析和处理;4.提高学员在实际工程中的沉降观测施工能力。

三、培训内容1.沉降观测基本原理讲解沉降观测的概念、意义和目的;介绍沉降观测的分类、方法和适用范围;阐述沉降观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沉降观测仪器及使用介绍常用沉降观测仪器及其特点;讲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仪器操作技巧和实际操作。

3.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讲解沉降观测数据的精度分析;介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常见数据处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4.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程沉降观测案例;讲解案例中的施工技巧和经验教训;提高学员在实际工程中的沉降观测能力。

5.沉降观测施工注意事项讲解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强调安全施工和质量控制;分享施工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四、培训形式1.理论讲解:讲解沉降观测基本原理、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2.实践操作:演示仪器操作技巧,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程案例,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4.互动交流:解答学员疑问,讨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五、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5天,其中包括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和互动交流等环节。

六、培训对象1.从事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2.工程监理和质量检测人员;3.有关院校的师生;4.对沉降观测施工技术感兴趣的其他人员。

七、培训费用培训费为每人1000元,包括培训资料、场地租赁、讲师费用等。

食宿费用自理。

八、培训地点培训地点待定(将在开班前通知)。

九、报名方式1.请填写报名表(附后),并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发送至报名;2.报名:xxxxxx.;3.报名截止日期:2022年8月31日。

建筑沉降差检测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建筑沉降差检测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建筑沉降差检测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题空3分,共60分)1、采用贯入法对砂浆抗压强度检测时,其主要依据为《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2、对建筑沉降差检测实验设备主要有水准仪、全站仪等3、建筑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相对弯曲及构件倾斜。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

4、对于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5、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6、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7、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8、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 01~0. 04mm/d时可认为已进人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沉降观测应提交哪些图表?(1)工程平面位置图及基准点分布图;(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3)沉降观测成果表;(4)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5)等沉降曲线图。

2、沉降差观测时点位布置有哪些要求?(1)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桂基上;(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3)对于宽度大于等于15m或小于15m而地质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应在承重内隔墙中部设内墙点,并在室内地面中心及四周设地面点;(4)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浜(沟)处;。

基坑沉降观测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人员培训8

基坑沉降观测水平位移、竖向位移人员培训8

5监测点布置5.1一般规定5.1.1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最大程度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实际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5.1.2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工作,并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5.1.3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监测点的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

5.1.4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

5.1.5应加强对监测点的保护,必要时应设置监测点的保护装置或保护设施。

6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1一般规定6.1.1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基坑等级、精度要求、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适用性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6.1.2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

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基坑工程至少应有3个稳固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2工作基点应选在稳定的位置。

在通视条件良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情况下,可不设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监测点;3施工期间,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正常使用;4监测期间,应定期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6.1.3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经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6.1.4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3固定观测人员;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6.1.5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对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以及监测元件的检查;应加强对监测仪标的保护,防止损坏。

6.1.6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观测3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

6.1.7除使用本规范规定的各种基坑工程监测方法外,亦可采用能达到本规范规定精度要求的其他方法。

6.2水平位移监测6.2.1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第1篇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土地沉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对工程周边区域进行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沉降观测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观测目标1. 掌握工程周边区域的沉降状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2. 监测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沉降变化,评估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1. 观测范围:以工程主体为中心,向外延伸一定距离的区域。

2. 观测内容:a. 地表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对观测点进行周期性测量,获取地表高程变化数据。

b. 深层沉降观测:采用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等设备,对观测井进行周期性测量,获取不同深度土层的沉降数据。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1. 观测方法:a. 地表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方法。

b. 深层沉降观测:采用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等方法。

c. 数据处理: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观测设备:a. 地表沉降观测:水准仪、全站仪、脚架、测量尺等。

b. 深层沉降观测:分层沉降仪、电测水位仪、测量电缆等。

五、观测周期及频率1. 观测周期: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工程竣工之日止。

2. 观测频率:a. 地表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至少观测1次;遇特殊情况,如降雨、周边施工等,可适当增加观测频率。

b. 深层沉降观测: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至少观测1次;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观测频率。

六、质量控制及成果提交1. 质量控制:a.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b. 建立观测数据审核制度,对观测数据进行审核、分析,确保数据质量。

c. 定期对观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2. 成果提交:a. 观测数据:以书面形式提交,包括观测日期、观测值、观测点编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6 拟合曲线的推导一般以三个月为周期反复进 行以不断逼近路基的真实变形状况。具体的说, 在路堤完成填筑、安装沉降观测桩后,按规定的 周期测定三个月后可根据三个月测定的沉降观测 结果推导第一个拟合曲线S1(t)。 根据沉降拟合曲 线可外推(预测)六个月后的沉降S1(t=6个月) 然后继续观测三个月,并检查第一次预测结果是 否合理。然后根据总共六个月观测的结果推导第 二个更接近时间的沉降拟合曲线S2 (t),以这种方 式不断逼近真实的路基变形发展。应当指出,在 推导沉降拟合曲线时后期的沉降测定结果特别重 要,应重点考虑,通常采用的沉降拟合曲线有以 下两种:
• 3.2 观测点的布置
•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点布置:墩台沉降观测点 可在墩顶、墩身或承台上布置,每个墩台的测点 总数根据墩身高度确定>14m时墩身设两个沉降观 测标,位置在墩身两侧距原地面0.5m处,墩身高 度<14m时墩身设一个沉降观测标,位置在墩身小 里程距原地面0.5m处,我项目部为后者。 • 预应力混凝土梁观测点布置:梁体变形观测 点应设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不 少于6个。 • 涵洞观测点的布置:涵洞边墙两侧顶板以下 0.5m处,测点数量不少于8个。
6 测量与观测资料的整理
• 6.1 观测资料应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要求。 • 6.2 人工测试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 算机(指当日测量结果与上次测量结果的差值, 即沉降量),核对无误后在计算机内备份并打印 一份保存;自动采集测试数据应及时在计算机内 备份并打印一份保存。沉降观测资料及时输入沉 降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各相关单位在观测过程 中实时监控。 • 6.3 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整理、汇总、分析, 按《哈大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评估基本程序》 规定整编成册(即95号文),在路基面沉降观测 第三个月末,六个月末或路基沉降达到规范要求 时,以及无碴轨道铺设前,以书面和电子文件的 形式报送哈大公司,由评估单位进行沉降变形分 析、评估。
四、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评估 • 1.2 计算和实测沉降的比较 1.2.1 比较计算的总沉降量与实测总沉降 主要目的是: (1)审核设计阶段的沉降计算模型和参 数是否符合实际。 (2)估算真实的路基压缩模量Es,以便 确定铺设无碴轨道结构(自重)产生的附 加沉降。
• (3)如果施工期观察到的沉降明显大于设计计算 沉降量,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查明原因, 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修改设计,保证 路基的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具体操作时,应对路 基工点每一观测断面的各观测面(特别是路堤底 部地基面)沉降绘制施工过程(包括观察期)沉 降随时间发展的曲线。在此基础上估计各观测面 的最终沉降。对每一路基工点应制作沉降计算和 测量结果比较表。
• 1.3 沉降分析和观测结果比较应按要求及时报送 业主及监理、设计单位,如果发现测定的沉降明 显大于计算沉降,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 及时通知设计方、监理方和业主,由评估方组织 进行分析讨论,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1.4 推导各观测断面沉降变形拟合曲线 1.5 为了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工后沉降,应对基床 表层顶部(沉降观测桩或在超载预压时为沉降板) 观测的沉降进行曲线拟合,对路堤区段可根据路 堤填筑完成后沉降观测桩(或在超载预压时为沉 降板)观测的结果为基准。曲线拟合一般以中心 观测桩结果为主,路肩观测桩为参考。对路基横 断面不对称区段(例如基底地面横坡≥1:5)应 相应考虑路肩观测桩测定结果。

3 桥涵沉降变形观测
• 3.1 一般要求
• 一般情况下,应对每个桥梁墩台、每个涵洞 进行观测,并对每孔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徐变变 形观测。对于岩石地基、嵌岩桩基础的桥涵可选 择典型墩(台)、涵进行观测。对原材料变化不大、 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 徐变变形观测可每30孔选择1孔进行。采用移动 模架施工的桥梁,重点对前三孔进行观测,根据 结果合理设置支架的拱度。
2009年沉降观测培训
2009年12月10日
2009年沉降观测培训
一、沉降观测培训的目的 为了快捷高效的开展沉降观测工作,为来年 沉降评估奠定基础进行本次沉降观测培训。 二、沉降观测培训依据 • 《无砟轨道铺设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指南》 • 《沉降观测实施细则》哈大客运专线88#文 • 《哈大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评估基本程序》 (哈大客专95号文) • 监理、设计、业主及中铁一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 等单位的来文沉降观测培训的目的
4 过渡段沉降观
• 4.1 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 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 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 • 4.2 过渡段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不均匀沉 降观测为主沉降观测期与路基相同,不少于6个 月。 • 4.3 分别在路桥、路涵、路隧过渡段的结构物起 点、距结构物起点5~10m处、20~30m处、50m 处各设一个观测断面,沿涵洞轴线两侧各设一个 观测断面距涵轴线5m。 • 4.4 沉降观测的频次与路基频次一致。当环境条 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
3.3 墩台观测频次
•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备 注 观测期限 观测周期墩台 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 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 墩身或墩顶预制梁桥 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 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 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 制梁前全程1次/ 周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 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 机(运梁车)通过 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进行2次通过 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碴轨道铺设前≥6 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 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 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 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
5.2 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
• 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在沿线已 设水准基点的基础上,两工作基点间距宜小于 100m,工作基点距路基中心的距离应小于100m。 观测工作基点必须布设在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且 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采用顶端圆滑的 Φ28mm长60cm钢筋插入基桩中,基桩应埋入当 地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5m,采用混凝土浇注固定, 并按顺序编号。 • 观测网中,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 校核。当对沉降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进 行复测校核。
三、沉降观测工作的实施及相关标准
•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对路基、桥涵、隧道等线下 工程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设计中对土质路 基、桥梁墩台基础及预应力混凝土梁等均进行了沉 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而影响沉降 变形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变形计算的精度不能满 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 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 系统综合分析评估,保证设计预测沉降与实际沉降 更为接近,使线下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 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 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 铺设质量。
2.3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
• 所有元器件埋设后必须测试初始读数(一般分 三种情况:以初始值为基准,即监测对象未受荷载 前原始状态下的观测值;以首次值为基准值,一般 要求独立测两次,取平均值为基准值;以某次测值 作为基准值);在路堤填筑前必须进行复测,作为 初始读数。 •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 •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填筑或堆 载一般 1次/天沉降量突变 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 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 次/周第2、3个月 1次/10天3个月以后1次/2周6个月 以后1次/月冬季:冻结期与冻融期观测频次比平常 期增加一倍。无碴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 3个月1次/月3~12个月1次/3月
1 . 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内容
• 1.1 路基:根据不同的路基高度、不同的地基 条件及地面横坡, • 主要内容有:路基基底沉降观测、路堤本体的 沉降观测、路基面的沉降变形观测、路堤本体水平 位移观测。 1.2 桥涵:桥各墩、台;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 变上拱变形;涵洞沉降观测。 1.3 隧道:隧道口仰拱、隧道一般地段和不良、 复杂地质区段沉降观测。 1.4 过渡段:路桥、路隧、路涵、堤堑过渡段 沉降观测。
2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 2.1 一般要求
2.1.1 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 为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基条件、 路堤高度以及不同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测点的设 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 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 2.1.2 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 5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观测断 面。 • 2.1.3 一般路基观测桩设在路基基床表层顶面,堆 载预压的路堤观测桩设在基床底层表面以便进行路基面 沉降观测。 • 2.1.5 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及 评估技术指南要求,且沉降观测标埋设准确、稳定。观 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 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
2.2 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 2.2.1 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φ40mm厚 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φ75mm、壁厚 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 50cm×50cm,厚1 cm;具体按设计图样焊接组装。沉 降板应埋入褥垫层顶部嵌入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 实,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再套上保护套管,保 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 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 作。 • 2.2.2 位移边桩:位移边桩采用开挖埋设,埋设深 度0.9米,桩周上部0.3米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完成埋设 后用全站仪测量边桩距基桩的距离(坐标)作为初始读 数(基桩指导线点)。水平位移基桩应布设在路基两侧 能通视水平位移边桩,且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 一般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照准标志应采用强制 对中装置的觇牌或红外测距反射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