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

《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

你们小队平均每人 收集了多少个?
姓名 小红
小兰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 ng/ PPT下载:/xiaz ai/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试卷下载:/shiti / 手抄报:/shouc haobao/ 语文课件:/keji an/yuwen/ 英语课件:/keji 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 an/kexue/ 化学课件:/keji 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 an/dili/
PPT素材:/s ucai/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小亮
通把要过收想移集解多的决补矿这少泉个可水问 以怎的题看样瓶,出才子我平多能们均的使首每移先4 人个给要
收人知集收道了集的每1的矿人3个矿泉收。泉水集水的了 瓶多子少个数饮一少料样的瓶多人。。
呢?
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9 1 11 1 1 1 1
0 2 3 4数5 量 / 个
PPT模板:www. 1ppt.co m/ mob an/ PPT背景:/beiji ng/ PPT下载:/xiaz ai/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试卷下载:/shiti / 手抄报:/shouc haobao/ 语文课件:/keji an/yuwen/ 英语课件:/keji 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 an/kexue/ 化学课件:/keji 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 an/dili/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课件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课件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交流每名同学设计的调查表和本学期阅读的课外书。 看看谁设计的调查表记录的信息最多。
(1)把全班同学的读书情况分段整理,填到下表中。
读书数 (本)
6以下
人数(人) 4
6~10 11~15 15以上
14
9
3
说说你的调查结果。
(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全班同学读课外书的情况。
人数(人)
整本书一共154页,这本书的总字数大约有: 600×154=92400(字)
估计自己一学期阅读的课外书总共有多少字。
(2)估算自己一学期总共阅读了多少字。 一学期总共阅读字数=每本书的总字数×书本数
选一本中等厚度的书作 为标准算一算。
小明这学期看了6本课外书,《鲁滨逊漂流记》属于中等厚度的书。 那么,小明这学期阅读的总字数大约有多少呢?
8
6
4
2
0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 8 ) 棵; 第( 一 )组和第( 四 ) 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少; 第( 三 )组植树棵数与平均 棵数持平。
3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制作(件)
某小学各年级上交小制作情况统计图
பைடு நூலகம்
24 20 16 12 10
22
20
16
12
12
8
4 0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16
15
14
12
10
9
8
6 4
4
3
2
0 6以下 6~10 11~15 15以上
读书数(本)
估计自己一学期阅读的课外书总共有多少字。
(1)从自己读过的书中任选一本,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字。 一本书的总字数=每一页的字数×页数 用计算器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教学课件(2024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教学课件(2024版)

年份
科普类
教育类
2016
650 600
2015
500 500
2014
350 31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数量/本
(2)四年级购买科普类图书最多的一年与最少的一年相差 _3_0__0_本。
例题讲解
例题4.根据实验小学四年级2014~2016年购买图书情况
跑步
7
C 6
5 4 3 2 1 0
跑步
跳高 跳高
游泳
跳远
游泳
跳远
B
男生 女生
哪幅图是小明调查的结果?
8
D7 6
5
男生
女生
4
3
2
1
0
7 6 5 4 3 2 1 0
跑步
跑步 跳高
男生 女生
跳高
游泳
跳远
男生 女生
游泳
跳远
两个修路队四天修路情况统计图
60 50
长度/米
44 42
57 50 47 40
51 51
【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 多少。
例题讲解
例题1.下面是某纺织一厂和二厂的职工人数统计图。
工种
管理及后勤人员
240 100
一厂 二厂
技术人员
100 150
工人
500 400
(1)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0 100 200 300 400 500 人数
数量/人 工种 工人
25 20
20 16
18
15
19
10
解析:总人数:36+45+58=139(人);

《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下载(第1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下载(第1课时)

16 7
课堂练习
18 17
13
4
8 6
14 13
16 7
(1)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答:喜欢足球的男生最多,喜欢足球的女生最少。
课堂练习
17+13=30 22
18 17
13
28 14
14 13
16
23
8
6
7
4
(2)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少? 答:喜欢乒乓球的人最多,喜欢跑步的人最少。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情境导入
下镇人口数
1980 21
1990 27
2000 35
2010 46
2020 55
农村人口数 58
54
49
43
38
说一说:从上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探究新知
下面是某地区城乡人口数统计表(单位:万人)。
课堂练习
18 17
13
4
8 6
14 13
16 7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答案不唯一 问题:四年级一共有多少名男生?
课堂练习
18 17
13
4
8 6
14 13
16 7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7+18+8+14+7=64(名) 答:四年级一共有64名男生。
课堂练习
在生活中,还能看见下面这样的复式条形统 计图。
探究新知
复式条形统计图, 还可以这么画。
38 55
43 46
49 35

《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

《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
平均数
学习目标
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重点】 会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难点】 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
下载
/jiaoa
预习反馈
n/ PPT
记录本地一周的气温,论:再坛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www.
1ppt.
cn
PPT
课件
/kejia
n/
新课讲解
踢毽子比赛
那该怎么比较呢?
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可以吗?
比较平均成绩实际上就是比较两队 “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不受两 队人数的影响。
课堂探究
例2、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哪个队的成绩好?
求平均数公平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18+17)÷5 =85÷5 =17(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本数
杨欣宇 8
王波 6
刘真尧 9
马丽 8
唐小东 14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8+6+9+8+14)÷5
=45÷5 =9(本) 答:平均每人捐了9本。
下表是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姓 名 刘子涵 李 强 高 风 陈 莉 宋东晓 张思思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语文
课件
21 /k2e1jia 23 24 22 21 22 22 10 nw/1ey0nu/ 11 12 11 11 12 11
数学
课件
/kejia
n/shu
xue/
英语

《认识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认识条形统计图》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PPT课件

1格表示1枚旧
电池。观察说一说这个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
简单、明了。
直观、形象。
上面两种表示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 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 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
算一算: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 (11+19+16+18+16)÷5 =80÷5 =16(枚)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6枚.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
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用 不同方法求平均数的过程。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表示简单 数据,能根据数据特点用合适的方法求平均数。 3.感受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知道可以用 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探究新知 在一次“保护环境”活动中,三(2)班第四 组5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如下:
巩固应用 1. 光明小学三(1)班第一组有5名同学,他们 这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统计如下:
(1)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一格表示几本书?
巩固应用 1. 光明小学三(1)班第一组有5名同学,他们 这个学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统计如下:
(2)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
巩固应用 2. 中华小学二(2)班对全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把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
巩固应用
10 7
12
4 2
4
3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只要你以积极的态度,勇敢的面对,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成功就会与你如影随形!我渴望你能成功!——李慎奇 不会生气的人是愚者,不生气的人乃真正的智者。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想哭的时候就哭出来。 过去不等于未来。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用最多的梦想面对未来。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ppt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ppt
图表标题
在图表上方添加标题,以明确表达图表的 主题或单位。
避免杂乱
保持条形统计图的清晰简洁,避免插入过 多的图表和文字。
数据标签
在图表中添加数据标签,注明每个柱子的 具体数值。
条形统计图的展示方式和技巧
并列排列
将同类数据按照时间顺序并列排列 ,便于比较趋势。
分组排列
将不同类别的数据进行分组排列, 便于了解各组之间的差异。
舆情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舆情数据,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公众对某一事 件的关注程度、情绪倾向等,从而帮助决策者了解民意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市场销售
在商家进行市场销售时,通过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 分析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而制定更加精准的销售策略。
数据分析报告
临床试验
在临床试验中,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分析患者的数据。例如,比较 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等。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社会调查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调查数据。例如,对 社会现象的分布、人口结构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为政策制定和社会管理提供 依据。
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基础
平均数是一种重要的基础统计指标 ,在数据分析中广泛应用。
数据比较
可用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如不同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Fra bibliotek数据分组
可用来对数据进行分组,如按收入 水平将人口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 和高收入人群。
数据分布
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 如一组数据的偏度和峰度。
行业分析
在经济管理领域,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可以用于分析各个行 业的经济状况。例如,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产值、就业人数 等指标,可以反映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和优劣势。

人教数学四下《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优质课件

人教数学四下《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优质课件

探究新知 思考:你能直接通过计算解决问题吗? 先总后分法 用总数除以分的份数。
总数
总人数
( 14+12+11+15 )÷4
= 52÷4
= 13(个)
平均数=总数÷总份数
探究新知 踢毽子比赛。
探究新知
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男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19
刘东
15
李雷
16
谢明明女生队
姓 名 踢毽个数
杨羽
18
曾诗涵
20
李玲
19
张倩
19
哪个队的成绩更好?
探究新知 交流:怎样判断两队中哪一队的成绩好?
人数不同怎么比呢?
可以用每队的平均成绩来比较。
探究新知 思考:怎样计算呢?
男生: (19+15+16+20+15)÷5 =85÷5 =17(个)
女生: (18+20+19+19)÷4 =76÷4 =19(个)
课堂练习
下面是小明同学周一至周五上学所花时间的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时间/分 15 17 14 16 18
小明平均每天上学要花多少时间? (15+17+14+16+18)÷5 =80÷5 =16(分)
答:小明平均每天上学要花16分钟。
课堂练习 两个小组做仰卧起坐。
第一小组4人, 一共做了132个。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
情境导入 环保小队的同学们收集了很多废旧的空水瓶。
情境导入
环保小队4人收集的空水瓶如下图,平均每人收集了 多少个?
“平均每人收集 多少个”是什么 意思?你生活中 接触过平均数吗?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例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例
济发展状况。
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机构使用平均数来分析 消费者偏好、产品满意度等,以
指导企业制定营销策略。
行业分析
在行业分析中,平均数用于比较 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以帮助投
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
在健康管理中,平均数被 用于计算平均血压、血糖 等生理指标,以监测和改 善个人健康状况。
04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关系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01
02
03
直观性
条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展 示各类数据的数量和比例 关系,便于比较和分析。
可视化效果好
通过条形的长度或高度来 反映数据的大小,使得数 据呈现更加生动形象。
分类明确
条形统计图按照不同的分 类标准将数据分组,使得 各类数据之间的对比更加 清晰。
在计算加权平均数时,需要将每个数值乘以相应的权重,然后求和得到。加权平 均数的计算方法为:将数据与其相应的权重相乘,再将乘积相加,最后除以权重 的总和。
03 平均数的计算实例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总结词
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所有数值相加后除以数值的数量。
详细描述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frac{总和}{数量}$,其中总和是所有数值的和,数量是数值的数量。例如,如果 一个班级有5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分别是80分、90分、70分、85分和95分,那么他们的平均成绩就是 $frac{80+90+70+85+95}{5}=84$ 分。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总结词
加权平均数是每个数值乘以相应的权重后相加,再除以权重的总和。
详细描述
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frac{sum(数值 times 权重)}{sum权重}$。例如,如果一个 班级有5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分别是80分、90分、70分、85分和95分பைடு நூலகம்权重分别是1、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学ppt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学ppt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学 ppt
2023-10-27
目录
• 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与特点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关联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实践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与参考文献
01
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 法
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通常用这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得到。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01
02
03
易于理解和识别
条形统计图使用直观的图 形表示数据,使得读者能 够快速地理解数据分布和 比较情况。
可视化效果好
通过将数据以条形的形式 呈现,可以清晰地展示数 据的差异和趋势,有助于据
条形统计图可以容纳大量 的数据点,使得它成为一 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
使用PPT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展示数据和图 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的评估与反馈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 、笔记、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方面
的情况。
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的方式, 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 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业评估
布置相关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 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作业进行批改 和点评。
条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
分类数据的展示
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分类数据,尤其是当类别名称过长、数量 过多或类别名称含有特殊字符时。
对比数据的展示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大小和相对位置,适 用于展示对比数据。
发现数据规律和特征
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数据的规律和特征,例如数据的 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异常值等。
增加现代技术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10.4 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10.4 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PPT教学课件

总复习
“亮亮”理发店一周理发人数统计图
顾客(名)
30 25
26 25
29 22
20
15 10
1515 15
10 11 1112
12
912
5
0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女顾客 男顾客
巩固练习
星期 日
合计 51 女顾客 26 男顾客 25
星期 一
21 10 11
星期 二
23 11 12
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人数
113
87
108
92
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平均数=总数÷份数
(113+87+108+92)÷4
=400÷4 =100(人) 答:平均每个年级有100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知识梳理
总复习
根据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班的男生人数最多? 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少?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法 先总后分法
知识梳理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总复习
特点
可以清楚地看出多个物体的统计情况。
可以从图例看出代表每个物体的颜色。
注意: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图例,按照图例画。
知识梳理
总复习
实验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如下表:
答: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42人。
巩固练习
总复习
李兵说得对吗?
李兵说得不对。
因为平均水深1.1m,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 河中每一处的水深数值,有的地方会深一 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以身高1.4m的 李兵要下河游泳是会有危险的。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课件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课件

6. 某水果店的草莓最近7天的销售情况如下图。
销量/kg
(莓多1)少平千均克每?天销售草 14
12 10
8+12+11+9+10+9+11=70(kg) 8
12
11
11
10
9
9
8
6
70÷7=10(kg)
4
2

0 18日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日期
6. 某水果店的草莓最近7天的销售情况如下图。
小明平均每天上学要花多少时间?
(15+17+14+16+18)÷5 =80÷5 =16(分) 答:小明平均每天上学要花16分。
3. 下列的说法正确吗?正确的画“√”,错误 的画“×”。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 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
都是2 m。
(×)
(2)某小学排球队 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 cm,有的队员身高
销量/kg
(的2进)货如员果,你你是准水备果为店25 14
日进多少千克草莓?说 说你的想法。
12 10
8
12
11
11
10
9
9
8
我准备为25日进10千克 6
草莓,因为前7日的平均 4
销量是10千克。
2 0
18日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日期
5. 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如下表。
姓名 刘华 李明 高风 陈莉 王兵 张丽 身高/cm 139 140 135 138 139 137 体重/kg 34 38 35 34 36 33
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五、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一目了然,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18
六、课堂评价
回答课堂提问的情况; 小组合作情况; 本课知识的学习情况;
口头评价:教师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价.
19
七、资源开发
.
5
• 再看例2 ,教材安排了一幅情景图和两个小 朋友关于两队队员踢毽个数的对话及两张 简单的统计表,我们不难看出教材是通过 他们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大小 会受到数据的影响,但是个别数据不能代 表整体情况。其核心就是让学生真正领悟 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 况,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正确理解平均数的 意义和作用。
.
15
5
提巩 高固 拓练 展习
判断、选择、 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力求体现“灵活性、多样性”原则, 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 的发展.
.
16
6
布总 置结 作收 业获

总结收获,如 何应用
设计意图:对学生本节课所学习知识的及时反 馈。达到人人会、堂堂清的效果。并让数学知 识回归到学生生活。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 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 者。”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9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课堂归纳,总结收获
.
10
四、教学设计
1.谈话导入,明确目标。(5分钟)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6分钟) 3.答疑解惑,师生总结 (8分钟) 4.游戏参与,学以致用。(7分钟) 5.巩固练习,提高拓展。(10分钟) 6.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4分钟)
.
13
3
答疑解惑, 师生总结。
后教环节: 教师引导 多媒体演示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 、演示、总结, 明确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从而建构一个准确的 知识点。
.
14
4
游戏参与, 学以致用
拍球大比拼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激发学生的 兴趣,同时也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 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实在意义和作用
.
6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用 语言解释,并掌握求 平均数的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发现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 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游戏中让 学生体验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会 用数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
教 学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
• 首先看例1,教材呈现了全队小朋友收集矿泉水瓶 的统计方法。显然教材选用这样的统计材料和统 计图是有用意的。其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就 在我们身边。其二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平均每人收 集多少个空瓶,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平均数是怎么 得来的过程。其三是利用平均分的思想得到求平 均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不但加强了学生的统计 意识,而且是学生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经历得 到平均数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说课
.
1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
学情分析
说课流程
资源开发
教材分析
.
课后反思
2
一、教材分析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实践与综合
课程 内容
.
3
绘制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 理
数 学 课 程
.
数据分析
4
• 认真分析新教材不难发现,教材其实没有把平均 数这一概念解释得十分深奥,也没有让我们把平 均数所有的特点向学生作详细的介绍,更没有让 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所有特征。
失:1、学科间整合不够。 2、科学评价单一,不够多。 3、对后进生的关注较差。 4、课堂上学习习惯的关注度不够。 5、游戏环节的掌控能力需提升。
.
21
谢谢大家!
.
22
能力分析
四年级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 本班学生多数都是中等水平,反应较慢,需要一再 引导,给与足够的时间才能理清思路。他们中有的 同学不善于表达,再加上表达能力有限,这也对他 们的学习有影响。还有就是自信心不够,即使心中 有了想法也怕说错,羞于表达,今后需努力培养。
.
8
三、教学模式
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目 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 标 意义,并学会灵活运用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
7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 级的学生来讲,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 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 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正是由于 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他们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提出问题, 探究新知 发现生活中的 数学问题
巩固练习、 探究新知 用已有知识 解决生活问题
导入的图片及探
究新知时,呈现
主题图,再通过
表格、动画等方
式生动直观地展
现了书本和课堂
资源。
回答提问
巩固练习
游戏参与



发.
20
八、课后反思
得: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本着这个目的,我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小组合 作交流,学生加强了知识获得的体验,丰富了对新知识的 的感悟。同时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没有运用书上的例题, 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自认为引导得还算到位, 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
11
1.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班级平均分和某位同学的分数做对比 (2)生活中的平均数。如:两公司月薪情 况、各省男子的平均身高、招聘启事、比赛 成绩
.
12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2)从问题出发分析 (3)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尝试主动参与学习, 充分发挥享受的主体性,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 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