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上古音研究
音韵学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第十章上古音的声调第一节清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上古声调的研究象上古韵部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例如他在《毛诗古音考》中于“怒”字下这样注道:上声。
颜师古《匡缪正俗》曰:‚怒,古读有二音,但知有去声者,失其真也。
今除‘逢彼之怒’、‘将子无怒’、‘畏此谴怒’、‘宜无悔怒’皆去声,不录,录其上声。
‛愚谓颜氏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且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派。
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
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
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一、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顾炎武对上古声调的主张是“四声一贯”,他在《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中说: 四声之论虽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
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
‚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合、軜、邑、念‛四字皆平而韵‚骖‛。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发、烈、褐‛三字皆去而韵‚岁‛。
今之学者必曰:此字元有三音,有两音,故可通用(吴才老《韵补》实始此说),不知古人何尝屑屑於此哉?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今一一取而注之,字愈多,音愈杂,而学者愈迷,不识其本。
此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
……平上去三声固多通贯,惟入声似觉差殊。
然而‚祝‛之为‚州‛,见于《榖梁》;‚蒲‛之为‚亳‛,见于《公羊》;‚趋‛之为‚促‛,见于《周礼》;‚提‛之为‚折‛,见于《檀弓》。
若此之类,不可悉数。
迨至六朝,诗律渐工,韵分已密,而唐人功令犹许通用,故《广韵》中有一字而收之三声四声者。
上古音声调研究概述
上古音聲調研究概述關於上古音的研究,主要起源于宋代而發展於明代,清代則是上古音研究更為發達的時期。
但是以往有關上古音研究的重點都在於上古的韻部以及聲類,相比之下,上古聲調的研究顯得薄弱一些。
有關上古音聲調的一些基本問題更是眾說紛紜,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定論。
一般認為研究上古音聲調始於明代學者陳第,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例如周祖庠先生在《新著音韻學》一書中便提到宋代吳棫在《韻補》中便提到上古平上去入四聲可以“通轉”,即可以通押;南宋程迥《古韻通式》提出“四聲互用,切響同用”的觀點。
但是詳細論述上古聲調,提出明確觀點並產生一定影響的卻是始於明代陳第,至今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在這四百多年的時間中上古聲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上古語音中究竟有沒有聲調?另一方面就是上古聲調到底有哪幾個調類?下面便大體以時間先後為順序對歷代學者研究上古音聲調的情況加以評述。
1、陳第的“古無四聲”說。
明代學者陳第持有“古無四聲”說,他在其《讀詩拙言》中說:“四聲之辨,古人未有。
中原音韻,此類實多。
雖說必以平旪平、仄旪仄也,無異以今泥古乎?”又在《毛詩古音考》中說:“四聲之說起於後世,古人之詩取其可歌可詠,豈屑屑毫釐若經生為耶?且去入二音,亦輕重之間耳。
”(見卷一,“怒”字下)由以上兩條可見陳第是不承認上古有聲調的,他這樣認為可能是出於以下方面的考慮:四聲既然“起自江左”當然不會是古己有之。
顯然,陳氏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四聲是六朝人的發現,而非他們的創造。
因此.事實上聲調並非“起自江左”,而是“古己有之”的一種語言現象。
而且後代學者的研究也證明瞭上古聲調是確實存在的。
當然,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認為陳氏“去入二音亦輕重之間”實際上便是承認上古具有聲調的,只是認為某些字的聲調與後世不盡相同而已(見王延模《上古聲調研究綜述》,現代語文,2008)。
2、顧炎武的“四聲一貫”說。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持有“四聲一貫”說,他在其論著《音學五書·音論》中說:“四聲之論,雖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詩已自有遲疾輕重之分,故平多韻平,仄多韻仄。
再思考:上古音与清代古音学的研究对象——以姚文田古音学研究为例
再思考:上古音与清代古音学的研究对象——以姚文田古音
学研究为例
陈芳
【期刊名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4
【摘要】本文以姚文田的古音研究为例,分析了清代古音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古音学研究对上古音这一研究对象界定模糊的事实。
通过对上古音研究资料的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上古音没有可参考的韵书,韵文也很缺乏,选择《诗经》韵文作为音系的代表,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而众多古音学家不约而同的"无奈"选择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清代古音学虽然无法严格界定上古音的范围,却在相同的对话空间中将上古音的研究不断推向鼎盛阶段。
但要保持上古音研究的发展与壮大,就不应停留于对《诗经》的研究,而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争论、不断去开拓,延伸汉语研究的理论深度与生长空间。
【总页数】7页(P117-123)
【关键词】上古音;《诗经》;姚文田;研究对象
【作者】陈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
【相关文献】
1.从《音学五书》、《六书音均表》看清代古音学研究 [J], 万凯艳
2.清代古音学研究新探——评《万光泰音韵学稿本整理与研究》 [J], 王敏;赵晓庆
3.清代古音学研究新探——评《万光泰音韵学稿本整理与研究》 [J], 王敏;赵晓庆;;
4.姚文田《古音谐》古韵分部讨论研究 [J], 陈芳
5.姚文田古音学研究 [J], 谢洁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摘要:传统古音学自吴?B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期间音韵学名家辈出,使古音学理论一步步走向完善,本文特从上古音的古韵分部、声母系统、声调三个方面对上古音的研究历史做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传统古音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
关键词:上古音;韵部;声母;声调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
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
1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
吴??是通转说的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
“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
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
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
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
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
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只研究古音。
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
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
江永根据古音有?m 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两部。
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
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
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
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
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
古音学
韵 缓 说 批 判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针对沈重 ‘协韵说’提出反对意见,即陆氏 所谓的‘古人韵缓,不烦改字’的 说法。陆氏认为古人押韵限制宽泛, 后代读起来不押韵,是因为后人押 韵限制比较严格,不需要改变汉字 读音。 应该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是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认为古(先 秦)今(唐代)读音是相同的。这 实际上否定了‘语音随着历史的演 变而演变’这条真理。因此也是错 误的。
古 无 轻 唇 音
一、古无轻唇音。 ‘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也 就是说唐末以后读轻唇音的‘非、 敷、奉、微’四母在上古音里应和 ‘帮、滂、并、明’合而为一。 1、谐声字 非、诽——辈、排 奉、俸——捧、蓬、棒 汾、分— —盆、扮 复——愎
古 无 轻 唇 音
古 无 轻 唇 音
古 无 舌 上 音
二、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 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 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1、谐声字 周(章、幽):雕、凋、(端、幽) 凋(定、幽) 者(章、鱼):睹、都、赌、堵 (端、鱼) 至(章、质):垤、 、 (定、屑)
上古音系—古音学
本節重點講授上古音的演变
历史,上古音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上古音系。
上 古 音 研 究 小 史
古音学孕育于六朝,萌芽于宋代吴 棫、郑痒,发轫于明代陈第,兴起 于清初康熙年间,清乾隆、嘉庆时 达到顶峰。‘古音学’是清代学者 针对‘今音学’而提出的;是研究 先秦两汉时期语音系统的学科,属 于传统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古 音 学 产 生 的 学 术 背 景
清代的上古音研究
舌头音分化为舌上音知彻澄的原因是受了舌面 元音的同化,而变成舌面辅音。其分化时代大 约在6世纪。(见王力《汉语史稿》)
顧炎武 1613—1682 蘇州昆山
戴震 1724—1777 徽州府休宁县隆阜 今属黄山市屯溪区
上古声母
钱大昕的卓越贡献 古無輕脣音:“凡輕脣之音,古讀為重脣。”
全清 帮 [p] 非 [pf]
次清 滂 [p‘] 敷 [pf‘]
全浊 並 [b] 奉 [v]
次浊 明 [m] 微[ ]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 音讀之與照穿牀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 透定無異。”
錢氏探討古聲母的方法 1、以經典異文為證 2、以古人注音為證 3、以方言為證
段玉裁
1735~1815 江苏金坛人, 龚自珍外公。
王念孙 (1744 —— 1832),字 怀祖。
江苏高邮人。
王引之之父。
钱大昕 1728—1804 江苏嘉定 今上海嘉定人。
顧炎武最先運用這種方法,撰《古音表》, 分古韻為10部。
江永在顧的基礎上做了更細密的考求,分古 韻為13部。
諧聲類推法
在造字之初,諧聲Βιβλιοθήκη (形聲字)的聲符代 表形聲字的實際讀音。從同一聲符得聲的 諧聲字,讀音往往相同或相近。
段玉裁首創“同諧聲者必同部”之法,將 同聲符的諧聲字歸入同一韻部。
此法的好處在於:1、便於將更多的字歸部; 2、初學的古音學的人可按諧聲關係推知韻 部。
清代的上古音研究
周秦古音
清代上古音研究的三个方面
上古韵分部 上古声调 上古声母
上古韵分部
方法: 1、诗经韵脚系联法 2、谐声类推法 3、古今音对比分析,离析唐韵,看语音发展
清代古音学汇总.
1. 顾炎武的《音学五书》
• 顾炎武是清代古音学的开创人,他“潜 心声韵几十年,作《音学五书》,而古音 乃大明于天下”。《音学五书》是研究古 音的奠基之作,其中以《诗本音》、和 《古音表》最为重要,《诗本音》是《古 音表》的根据,《古音表》是《诗本音》 的归纳。
• 第二,谐声声符相同者古韵必同部。 他 说:“六书之有谐声,文字之所以日滋也。考 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不 可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 在某部,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也。许书重作 《说文解字》时,未有反语,但云某声某 声,即以为韵书可也。”“一声可谐万字, 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同部。”
3段玉裁《六书音韵表》
• 清代学者对于汉语的音义关系已经有了理 论上的明确认识,所以卓有成就的语文学家, 大都在音韵学上潜心用功,二以段氏所得 尤多。罗常培先生说:“自明迄清学者研 究周秦古音有六大贡献,而段氏一人居其 二。”
• 段玉裁在音韵学方面的成绩主要有:第一, 把古韵分六类十七部。 段玉裁在顾、江的 基础上,博稽文献,析其异同,进而将之 脂支三部分立,并从真部分出文部,从幽部 分出侯部,创为十七部,按音理使邻韵者 以类相从,划归为六类。从段玉裁创立十 七部说开化寺,我们对上古韵母系统才有 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后来诸家分部的学说, 其实都是对段玉裁的补充。
• 顾炎武将上古韵划分为十类,并没有给韵 部立专有名称,只是用《广韵》平声五十 五个韵目(庚尤不在内)分别给各类命名, 十部之中,六、七、八、九等四个部为江 永以后的古韵学家所接受,另外六个部比 较粗疏。江、段二人的分部“益密于顾氏, 然皆自顾氏之十部导之,故通乎十部之说, 则于求古人之音,思过半矣”。
清代古音学【清代古音研究鸟瞰】
清代古音学【清代古音研究鸟瞰】一序言古音学是一门研究汉语上古音的学问。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当中,上古音到底属于哪一时段的语音,学界还有些分歧,流行的说法认为上古音就是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但有个别学者认为这段时间太宽泛,上古音应该仅限于周秦时期,不包括先周时代以至远古时代的语音(刘晓南,xx:135)。
本文依据清代学者研究上古音使用的材料――《诗经》等先秦韵文和《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采用刘晓南先生的说法。
古音研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末,郑玄的“笺”、“注”或刘熙的《释名》里,一再提到“古音某,今音某”的语言现象。
古音研究的真正开始是在宋代的吴域和郑痒,但他们受制于《唐韵》分部的影响,又加上对古音研究的指导思想没有脱离“叶音说”的窠臼,因而缺乏科学价值。
到了明代的陈第明确提出了“古诗无叶音”的说法,建立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改,音有转移①”的正确语音历史观,古音研究的科学时代才算开始,但陈氏考察古音拘泥于只言片字缺乏系统性,因而古音学的研究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时期是在清代,表现为名家辈出,如顾炎武、江永、戴震、钱大昕、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章太炎、黄侃等;成果丰硕,据耿振声先生统计可达167种②。
为近现代古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清代的古音研究做一个全面的鸟瞰,以便同行们参考。
二古音理论研究清代之前古音研究形成了两种指导思想。
一种以朱熹为代表的“叶音”说,主张用今音改古音以求得读古书的和谐,其精神内核是古今音不变;另一种以唐代陆德明、宋代吴域、明代陈第为代表的“音移”观,主张语音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古有古音今有今音。
清初顾炎武继承了“音移”观的指导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语音发展的阶段理论,顾氏认为:《诗经》“三百五篇,古人之音书也”,“然自秦汉之文,其音已渐戾”,其后“魏晋以下,去古日远,辞赋日繁”“休文作谱,乃不能上据雅、南,旁摭骚、子,以成不堪之典。
而仅按班、张以下诸人之赋,曹、刘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于是今音行而古音亡,为音学之一变。
浅谈上古声调研究
浅谈上古声调研究浅谈上古声调研究自南朝周颙、沈约等人提出四声说,汉语的声调就成为历代诗人和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声调在中古时期被发现,之后的韵书也多以四声分卷,中古时期四声的存在、调类和汉字四声的归属已然清楚。
但在声调还没有发现的上古时期,先秦之前,汉语的声调是否存在及其存在的状况又是怎样?对于此一问题,清代及近现代的学者做过不同的论述,各家自成己说,聚讼纷纭。
站在后人之慧的立场,我们对各家学说予以梳理评述,以助益现在对于上古声调的研究。
一、清代及清以前学者的观点(一)古无四声说对上古声调,首先进行研究的是明朝的陈第,他在《毛诗古音考》中提出四声之辨,古人未有,中原音韵,此类实多,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邪。
可见他是主张古无四声的,他之所以提出古无四声,四声是起于后世,是因为他看到《诗经》用韵,多是仄以承平异调相押的现象,而得出的结论。
(二)古有四声说顾炎武在《音学五书音论古入四声一贯》中提到四声之论虽起于江左,然古人之诗已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
其重其疾,则为入为去为上,其轻其迟,则为平由此可见在顾炎武看来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
他的这个观点是在观察了大量古代诗文用韵情况后得出的。
上古诗文一般情况下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互相压韵的字声调相同。
顾氏在指出古人平多韵平,仄多韵仄的同时,又指出亦有不尽然者他也注意到其中的变例,面对这种情况顾氏提出通为一韵。
所谓的通为一韵是说韵脚属于四声相承的篇章,以该章一个或几个韵脚的声调为基准,其他不同调的字转入这个基准调。
一如顾炎武在《音学五书音论古入四声一贯》所说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这样就出现字在韵中无定调,会走向古无四声的境地,所以他在《诗本音周南葛覃》言告师氏下说古无平上去入,四声通为一音这种语言相对于他的整个声调理论来讲有些极端,没有四声哪里还有所分析的通为一韵呢,或许顾氏对于古代汉字有无固定的声调,本身也不确定。
音韵学:上古音研究概说
陽聲十部 寒(元) 先(真) 痕(文) 青(耕) 唐(陽) 東
冬 登(蒸) 覃(侵) 添(談)
入聲十部 曷(月) 屑(質) 沒(物) 錫 鐸 屋
沃 德(職) 合(緝) 帖(葉)
3、王力
《詩經》分29部,戰國分30部,區別在與冬、
侵是否合併。
王力在《漢語音韻學》裏說“這三十部比黃侃多 了兩部”,即分開了沃、覺(江有誥已經分出覺 部,但黃侃局于古本韻的限制,只在一四等韻範 圍內設置古韻部,覺是二等韻,故在黃侃系統中 不能獨立)及脂、微。
《關雎》之“采友”,《詩本音》“古音以考友字, 詩凡十見,楚辭一見,並同,後人混入四十四有 韻。”
顧炎武把上古音分為十部,每部列舉所 包含的《廣韻》韻目,代表該部的範圍:
第一部:東冬鐘江。
第二部:支半脂之微齊佳皆灰咍尤半,祭泰夬 廢,此部配臻攝、山攝、梗攝的入聲。
第三部:魚虞模麻半侯,配通攝、江攝、宕攝 入聲之半,梗攝入聲大部。
陰聲:歌類、支類、脂類、魚類、侯類、 幽類、宵類、之類、合類。
孔廣森在古韻分部上的貢獻是:東、冬分部
孔廣森將《廣韻》冬韻字和東韻三等字從諸家的 東部中獨立出來,立為冬部。他認為冬類字“古 音與東鐘大殊,而與侵聲最近,與蒸聲稍 遠。……蓋東為侯之陽聲,冬為幽之陽聲”。
《邶風·綠衣》第四章協“風心”;《小雅·何 人斯》第協四章“風南心。”
上去三聲外,其他有平上去入四聲。 2)至、祭:只有去聲和入聲。(後來的觀點認為這
兩部都是入聲:至部(質部)配脂、真;祭部 (月部)配歌、元) 3、入聲:盍部、緝部,只有入聲。(後來分別配陽 聲談部、侵部) 晚年接受孔廣森東、冬分立的觀點,分古韻二十 二部。
江有誥的古韻分部:
1、陰聲:之、幽、宵、侯、魚、歌、支、脂、祭;
清代古音学家对上古音研究的贡献——以朱骏声的古音通转研究为例
作者: 孙强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山东社会科学
页码: 181-185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8期
主题词: 通转;韵部;音系;清代古音学
摘要:清代古音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顾炎武系统地研究了《诗经》的用韵,确立了古韵十部。
戴震精通等韵学理,明确地以阴、阳、入三声相配,以此阐明古韵内部结构关系。
段玉裁的古韵十七部更加精密,进一步确立了上古音系的框架。
孔广森提出了阴阳对转理论。
语音的演变历史是通过系统性的变化规律而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系统,因此,古音通转展示了上古音之间系统的对应关系。
朱骏声采纳前代古音学家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应用了古音通转理论。
朱骏声的古韵十八部和十个入声分部共二十八部,揭示了上古音严密的系统性。
清代古音学
3段玉裁《六书音韵表》
• 清代学者对于汉语的音义关系已经有了理 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明确认识,所以卓有成就的语文学家, 大都在音韵学上潜心用功,二以段氏所得 尤多。罗常培先生说:“自明迄清学者研 究周秦古音有六大贡献,而段氏一人居其 二。”
• 段玉裁在音韵学方面的成绩主要有:第一, 把古韵分六类十七部。 段玉裁在顾、江的 基础上,博稽文献,析其异同,进而将之 脂支三部分立,并从真部分出文部,从幽部 分出侯部,创为十七部,按音理使邻韵者 以类相从,划归为六类。从段玉裁创立十 七部说开化寺,我们对上古韵母系统才有 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后来诸家分部的学说, 其实都是对段玉裁的补充。
清代古音学
• 形成:传统语言学三大部门的发展 是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的。由于顾炎武、江永、段 玉裁、戴震等人在上古音研究方面的重大 突破,并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古音系统使 得整个清代语言学发生了变革。下面将就 其重要的著作及观点予以分析评述。
1. 顾炎武的《音学五书》
• 顾炎武是清代古音学的开创人,他“潜 心声韵几十年,作《音学五书》,而古音 乃大明于天下”。《音学五书》是研究古 音的奠基之作,其中以《诗本音》、和 《古音表》最为重要,《诗本音》是《古 音表》的根据,《古音表》是《诗本音》 的归纳。
5.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
• 清代语言学家在声母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只 有钱大昕一人,他在古声类研究方面有开创之功。 钱大昕的语言学论述多散见于《十驾斋养新录》 和《潜研堂文集》中,而《十驾斋养新录》卷五 完事讨论音韵的,其中以《古无轻唇音》和《舌 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最为著名。他集中解决了两 大问题:一、古无轻唇音。“凡轻唇之音,古读 皆为重唇。”(《四声切韵表凡例》);二、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 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钱大昕还提到“古人多舌音,后代多变齿音,不 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就是说古代“章”、 “昌”、“船”等生母的字也有不少归舌头音。
王力古代汉语课件14常识(二六)
(二十六)上古音简说一、汉语语音发展四个分期:上古音—先秦两汉—《诗经》音中古音—六朝到唐宋—《切韵》音系公元601隋陆法言《切韵》、北宋陈彭年《广韵》近古音—元明清—元代北曲公元1324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现代音—公元1900北京音系二、上古音研究“古音学”之名,是清代学者针对“今音学”而提出的,是研究先秦两汉语音(包括声、韵、调)情况的学科。
古音学孕育于六朝,萌芽于宋代吴棫、郑庠,发轫于明代陈第,兴起于清初康熙年间,清乾隆、嘉庆时达到高峰。
1、上古韵母研究①六朝人已觉先秦韵文如《诗经》《易经》《楚辞》等不押韵、拗口→陆德明、朱熹等提出“韵缓说”古人用韵宽而不严、“叶韵说”临时改变韵脚的读法以求叶韵→南宋吴棫主张“古转声通”改读后相通、“古通”两个以上韵部可通为一部,补充了“叶韵说”的不足,发展了“韵缓说”的思路→明末陈第《毛诗古音考》:“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明末清初顾炎武研究古韵第一人,首创古音研究二方法:诗韵系联法、古今韵(《诗经》韵字与《广韵》)比较法,分古韵为10部→江永13、戴震25、孔广森18、王念孙21、段玉裁首创谐声类推法17、江有诰21→章炳麟23、黄侃28、王力29→上古韵11类30部诗韵系联法:《诗经》1870多个入韵字通过“系联”,即A=B、B=C、C=A归纳成韵部。
古今韵比较法:唐韵是当时保存下来的唯一的语言材料,离析唐韵以求古韵,变更唐韵结构,还古韵以本来面目,也就是说,从离析唐韵来对比、分析、归纳,拿《诗经》韵字和中古的《广韵》音系比较,从《广韵》往上推,可合的合,该分的分,才能得出古今音的变化,进而确定“古本音”。
——根据《诗》韵和《说文》谐声建立的上古韵部,只是横向描写上古韵,即静态、共时的描写,拿中古音(今音)和古韵对比、分析,就能使上古韵部建立在语音发展演变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把上古韵放在汉语语音史的发展系统之中,确立上古音在语音史上应有的地位。
利用古文字资料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述评
未来研究方向
4、从理论层面探讨清华简上古音声母材料对上古音韵学、古代语言学、古代 历史文化等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未来研究方向
总之,清华简上古音声母材料作为近年来出土文献的重要发现之一,其整理 与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材料的价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解古代音韵、语言、历史等方面的现象,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三、古音研究的历史演变
三、古音研究的历史演变
古音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代。清代的古音研 究以顾炎武、段玉裁、王念孙等为代表,他们在研究古书中的韵脚、谐声、假借 等现象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古音的观点和理论。如顾炎武在《音学五种》中提 出了“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两个著名的古音学观点。Leabharlann 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上古音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过 度解读。对于古汉语语音资料的有限性,需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和谨慎的作风,以 免造成误导和不必要的研究混乱。
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 方向
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也将迎来 新的发展机遇。首先,随着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技术的进步,将会有更多新的 古汉语语音资料被发掘和整理,为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进入中古时期,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将谐声现象运用到辞书编纂中。例如, 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就运用了谐声原则来解释一些异读字。同时,这个时期 的一些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也开始注意到谐声现象的存在。
二、汉字谐声的历史演变
到了近古时期,随着辞书编纂的繁荣,谐声原则在字音解释中的应用也得到 了进一步的发展。例如,朱熹的《诗集传》就大量使用了谐声原则来解释《诗经》 中的一些疑难字词。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对谐声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如元代 的周德清就撰写了《中原音韵》一书,对当时的北方共同语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音韵学发展历程
音韵学发展历程中国音韵学是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传统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学科和基础学科。
回顾中国音韵学的发展历程,自东汉服虔、应劭为《汉书》作音注始,距今已有一千八九百年。
历代千百学者为之殚精竭虑,前赴后继,论著堪称汗牛充栋。
这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古代曾受到梵语语音学的影响,近现代又接受了西学的精华。
在中国境内,除了丰硕的汉语音韵典籍外,还有大量域外对音音韵典籍,对中国音韵学的本体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中国音韵学研究的繁荣。
可以说,中国音韵学研究史就是一部“一本”“多元”“争鸣”“创新”[1]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中国音韵学研究更是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在一代代音韵学人的共同努力下,在音韵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切韵学等韵学、方言语音史、音韵学与汉藏语等方面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局面。
70年中国音韵学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 据若干目录及综述资料(详见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共出版著作500余部,发表论文6 000余篇。
回望这70年所取得的成就,更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做总结、论得失、向未来、谋发展。
总结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划未来,就是为了更迅速、更持久地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的中国音韵学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4个时期:1. 1949-1966年——音韵学研究的发轫期;2. 1967-1976年——音韵学研究的停滞期;3.1977-1999年——音韵学研究的发展期;4. 2000-2019年——音韵学研究的辉煌期。
一、音韵学研究的发轫期(1949-1966)发轫期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初,音韵学家们都满怀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于新中国教学与科研事业中,并建立自己完整的、系统的、统一的课程体系。
建国初期,高校经过院系调整,一些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的高等院校陆续开设汉语史、音韵学等课程,需求量的增大,急需撰写、出版音韵学经典教材,以应音韵学教学之急。
方孝岳、罗常培、王力、魏建功、张世禄、殷焕先、黄典诚、周祖谟、俞敏(1)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编写教材,讲授音韵学课程。
清代古音学研究新探
清代古音学研究新探作者:王敏赵晓庆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03期摘要:张民权教授所著《万光泰音韵学稿本整理与研究》将清代著名诗人、学者万光泰七种鲜为人知的音韵学稿本辑录成册,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加以整理考释,系统发掘万光泰的音韵学思想、方法及研究成果,为学界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该书考释精审,资料丰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万光泰音韵学稿本;考释;价值中图分类号:H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8)03-0006-07宋代吴棫考证《诗经》古音,以《广韵》系统为途径上推古音,尝试为古音分部,奠定古音学的基础[1]。
顾炎武为清代古音学开山祖师,离析《唐韵》建立上古韵十部。
嗣后江永将真元分立、侵谈分立,得古韵十三部;段玉裁把支脂之三分、真文分立、侯部独立,分古韵为十七部;孔广森独立冬部,分出古韵十八部;王念孙、江有诰把侵谈二部入声缉盍独立,各分古韵为二十一部[2];姚文田、刘逢禄分二十六部,黄侃分二十八部,王力受章太炎的队部启发,设立微部,分古韵成三十部。
从顾炎武起,古韵部划分渐为科学精密[3],每一次韵部的划分都是古音学史的一次进步。
然而,张民权教授的《万光泰音韵学稿本整理与研究》一书揭示:在顾炎武与江永之间的乾隆初,秀水诗派中坚诗人万光泰在古音学研究上有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多方面独步一时。
万光泰在顾炎武古音十部基础上,进一步离合今韵以求古音,分古韵为十九部,其中如支脂之三分、真文元三分、鱼侯幽宵四部划分等都在江永、段玉裁之前,他还从脂部分出至未废三部,这三部相当于王力的质部、物部和月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万光泰率先将-t尾入声韵独立了。
学界一般认为段玉裁将质部合于真部,是入声质部从脂部分出的开始,到王念孙将它完全独立成至部,然而这项研究当以万光泰十九部为嚆矢。
万光泰坚持真谆(文)分立,又将未类独立,较早解决了文部的阴阳对转问题。
由此,可知万光泰之卓识及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顧炎武最先運用這種方法,撰《古音表》, 分古韻為10部。
江永在顧的基礎上做了更細密的考求,分古 韻為13部。
諧聲類推法
在造字之初,諧聲字(形聲字)的聲符代 表形聲字的實際讀音。從同一聲符得聲的 諧聲字,讀音往往相同或相近。
段玉裁首創“同諧聲者必同部”之法,將 同聲符的諧聲字歸入同一韻部。
如闽方言,至今无轻唇音,凡普通话中念 [ f ] 的字,在闽方言里念[p],[p‘],[h]
同样,在闽方言中,也反映了舌头、舌上 合为一体的原始情况:舌上归舌头,凡舌 上字基本上都读[t]或[t‘]
客家话中也有个别知系字,保留着舌头音, 如“知”念[t]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舌头音分化为舌上音知彻澄的原因是受了舌面 元音的同化,而变成舌面辅音。其分化时代大 约在6世纪。(见王力《汉语史稿》)
顧炎武 1613—1682 蘇州昆山
戴震 1724—1777 徽州府休宁县隆阜 今属黄山市屯溪区
段玉裁
1735~1815 江苏金坛人, 龚自珍外公。
“大昕案:今江西、湖南方音读无如冒,即 毛之去声。”
无属微母轻唇字,冒属明母重唇字。
錢大昕未用的其他證據
1、汉字的谐声偏旁中也可以找出大量证据。
如轻唇与重唇同声符: 方—旁,甫—哺、非—裴、分—扮,等等 舌头与舌上同声符: 猪—都、沾—點,籌—濤、重—動,等等
2、从现代方言里的证据。
上古声调
清人對古韻的研究結論比較一致,但對上古聲 調的看法頗為分歧。 顾炎武:古有四聲,四聲一貫。P257 江永:批判四聲一貫 段玉裁:有平上入而無去 孔广森:古有平上去而無入 段孔意見正好相反,但二者都把去入合為一類。 何九盈:古無入聲的說法不可信,孔為山東曲 阜人,其口語中入聲已消失,就誤以為上古也 根本 不存在入聲。
所谓异文是指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钱氏 所举例子如:
扶、伏、服属轻唇字,匍、匐、蒲属重唇。 这是古代轻重唇互为异文的例子。
以古人注音为证,包括读若、直音、反切 等。如:
《說文》:衝,讀若動。
(衝属澄母舌上字,動属定母舌头字)
《說文》:娓,讀若媚。
(娓属微母轻唇字,楣属重唇字)
以方言为证,如
王念孙 (1744 — —1832), 字怀祖。
江苏高邮人。
王引之之父。
钱大昕 1728—1804 江苏嘉定 今上海嘉的人可按諧聲關係推知韻 部。
此法的問題:1、諧聲有時會與詩韻發生矛 盾。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以詩韻為準。因
為詩韻產生晚,更符合春秋戰國實際讀音。 2、諧聲產生的時代有別。3、有些字是否 為諧聲字難以確定。
古今對比,離析唐韻
通過“古今皆押”“古押今不押”“古不 押今押”的情況,觀察古今韻的系統演變, 進而推求“古本音”。
3.。日語、越南語中的很多借音詞,也反映 了古無輕唇、古無舌上,
如:
钱大昕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在提出古无轻唇 音,古无舌上音时,没能探讨后来重唇与轻唇、 舌头与舌上的分化条件及其时代。
重唇与轻唇的分化条件是合口三等。凡合口三 等的双唇字,到了后来一律变为唇齿音。唇音 分化的时期不晚于12世纪。
上古声母
钱大昕的卓越贡献 古無輕脣音:“凡輕脣之音,古讀為重脣。”
全清 帮 [p] 非 [pf]
次清 滂 [p‘] 敷 [pf‘]
全浊 並 [b] 奉 [v]
次浊 明 [m] 微[ ]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以今 音讀之與照穿牀無別也,求之古音則與端 透定無異。”
錢氏探討古聲母的方法 1、以經典異文為證 2、以古人注音為證 3、以方言為證
清代的上古音研究
周秦古音
清代上古音研究的三个方面
上古韵分部 上古声调 上古声母
上古韵分部
方法: 1、诗经韵脚系联法 2、谐声类推法 3、古今音对比分析,离析唐韵,看语音发展
的系统性
诗经韵脚系联法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周南·關雎》
——
詩經是押韻的,把可以相互押韻的字歸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