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1)外表形式不同
在外表形式上,通讯与消息有着明显的区别:
①标题不同
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
需要时,通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一行标题如:
Α、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Β、红场易旗纪实
C、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
两行标题:
A、生命之柱
——张海迪之歌
B、在大海中永生
——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
通讯也少有使用引题的,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行题、三行题都常用。
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②开头形式不同
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XX社X地X月X 日电”或“本报讯”;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附加“XX社X月X日电”,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2)时效性不同
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
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
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3)详尽程度不同
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有情节,可以满足读者知详情的需要。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等),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
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素材还以生活的原生状态,使文章更生动、具有感染力。
通常消息篇幅几十字、几百字最多千字左右,而通讯则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
消息写作中的表达,一般要求记者字用得越少越好。
能用一个字表达,不用两个字;能删除的字,一定要删除;能使用主动语态,绝对不使用被动语态;如果能使用日常词语,绝不使用外来语、科学名词或专业行话。
消息也不主张用长段落、长句子,一个段落最好只表达一个单元的思想,否则就会把读者搞糊涂。
这就是消息体的概括性。
最简单的字最有力。
因此,我们在写消息时,应该遵守直截了当地处理新闻的原则,最重要的或最有意思的永远放在导语里,最没有意思的永远放在故事的最后。
而且要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明。
为了写简,消息多用叙述、说明文字。
从语言来说,消息用语准确、简练、直截了当。
(4)主题结构不同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
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有些消息,如简讯,无需提炼主题。
通讯则不然,通讯必须提炼出主题,主题对通讯来说必不可少的。
作者在采访中收集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粗细庞杂的事实材料组织在一起,有主题贯穿起来进行写作。
结构上。
消息的结构受组成部分的严格限定。
“国外有学者认为,消息是一种…严格的几何结构‟”。
基本特点是把最重要的内容写在文章前面。
即“倒金字塔”写法:导语+正文。
无论哪一种结构的消息,导语几乎都不可或缺,围绕导语的写作,消息形成了特有的较稳定的结构形式。
通讯的结构则随机应变,也是因为通讯面对的新闻事实非常丰富。
常见的如按时间顺序结构、倒叙并穿插背景、多线条交替叙述、按逻辑关系结构,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结构,如蒙太奇结构、时空倒错结构。
并且通讯基本上没有什么导语。
(5)表现手法不同
通讯与消息的表现手法和写作要求有很大区别。
消息多用叙述和描写,而通讯还可以抒情和议论,文学色彩比较浓厚。
出于反映事实信息的需要,消息报道讲究客观报道,与此相应,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让“他”“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
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
通讯通常借助文学手法表现主题,通讯包括报告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是就是在于真实性。
(6)选材不同
从选材来说,消息选材广泛,没有范围边际。
通讯选材严格,需要主题鲜明,含量较大的真实性材料。
消息与通讯侧重点不同,消息重在叙事,,大量篇幅是交代文字,通讯中交代性文字较省略,描写事件发生样式的文字更详细。
消息只要告诉人们发生什么事情就够了,通讯不但要告诉读者发生什么,而且还要揭示事情的社会意义。
(7)材料安排不同
材料安排上,消息的写作要根据事实情况而定,常见的是把新闻事实按照其重要性进行排列,重要的在前,次要的在后,有些不重要的部分甚至可以省略;而通讯必须做到细致深入甚至完整的表现整个新闻事实的情节和过程。
通讯是帮助大众对事实及其意义有深入的了解。
它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看待新闻事件。
正面、侧面或反面,仰视、平视或俯视,从而展现气象万千的社会画卷
(8)结尾不同
结尾。
消息的结尾往往叙述整个消息中较为次要的新闻事实,若版面限制便可以从后向前进行删除。
而通讯结尾的写法是能否形成一个整体的关键,所以写法非常讲究,如点题式、启思式、照应式、展望式及象征式等常见的结尾方式。
但结尾并不需要文采飞扬,只要真正融入通讯的整体结构中,使通讯有一种和谐美,就可以。
总结:消息和通讯是报刊最主要的两种新闻文体,二者在表达形式、语言应用等方面有诸多区别。
消息传递信息,通讯讲述故事,读者看消息看的是新鲜,读者看通讯看的是生动;消息告知新闻发生,通讯描述新闻全貌。
从内容上说,消息写事简明扼要,通常只作概括式的报道,一般不展开过多情节和细节;通讯写事要求完整、详尽、具体,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
通讯要求形象地描述故事,而不是简单地陈述新闻要素;要求记者对新闻加以评判,而不是只做传声筒。
讲述人物事
迹多用叙述,刻画人物性格多用描写,表达人物思想观点转用对话,突出主题多用议论。
人物通讯,应写“凡人伟事,伟人凡事”。
通讯感染力远远超过消息,甚至让人伤感、落泪,也可以让人兴奋、欢呼,而消息一般做不到,起到情感传播的特殊功能。
范文:
中央电视台报道我校三名大学生勇救落水少年事迹
(记者胡红霞) 10月 25日下午 5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整点新闻报道了我校三名大学生勇救落水少年的感人事迹。
报道称,昨天下午两点多,湖北长江大学的三名大学生为了抢救两名落水的少年而跳入水流湍急的长江中,孩子得救了,而他们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天下午两点多钟,几个小男孩在长江宝塔河边玩耍,其中两个孩子不幸落水,正在江边散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闻讯后,来不及脱掉身上的衣服,便跳入江水中救人,经过全力施救,两名落水儿童被成功托举上岸,但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名大学生却因水流湍急、体力不支消失在江水中。
事发后,当地消防、海事部门赶到现场组织搜救。
紧急搜救两个多小时后,三名大学生才被打捞上岸,医护人员现场进行全力抢救,终因沉入江中的时间太长,未能生还。
(长江大学新闻网)
爱,不只是路过人间。
——各媒体关于长江大学救人事件
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是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日前,教育部决定授予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新华社记者吴晶)这一刻,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内的唱国歌声格外响亮。
来自首都9所高校的700多名师生正在用这种方式,向湖北长江大学的英雄学生群体致敬。
21日下午,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
行。
已经通过媒体详细了解过英雄集体先进事迹的同学们,早早便来到会场,希望亲眼见到英勇的同龄人。
“九个同学组成的人链,一个人紧紧拉着另一个人。
身处其中的我,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抓住前后两位同学的手,感到身体仿佛要被两边巨大的力量撕扯开了一样……”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9级学生贾云芸的回忆,把人们带入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今年刚刚入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潘昱诺被震撼了。
她说,此时此刻真是心潮澎湃,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更加感到,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是一首永恒的青春之歌。
2009年10月24日,为了拯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的6名同学奋不顾身地跳进了汹涌的江水中,9名不会游泳的同学手拉手结成了伸向江中的人链。
两名少年得救了。
可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位风华正茂的青年,却永远地离开了。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9级学生昌子琪常常沉浸在缅怀同学的悲痛中。
此时此刻,她为三个逝去的同学讲起了他们走后的事。
她告诉陈及时,他的爸爸在得知噩耗后整整沉默了两天,开口后问的第一句话是:“被救的两个孩子还健康吗?”她告诉何东旭,他作教师的妈妈在接回他骨灰的第二天,就强忍悲痛重新走上了教室的讲台。
她告诉方招,他的爸爸妈妈劝慰被救少年的父母:“你们不要有心理负担。
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
” “理智告诉我们,对你们的最好告慰,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勇敢地生活……” 台上,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们抽泣着、诉说着;台下,同学们的眼泪,打湿了刚刚写下的笔记。
北京科技大学08级机械制造专业研究生关金子将已经湿透的纸巾攥在手心,努力克制着心中的悲伤。
“这些英雄学生比我的年纪还小,真是令人感动。
”她说,“听了他们的事迹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当代青年要在学校中学些什么,要在成长中思考些什么,要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
” 15名大学生的英勇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
今年61岁的荆州市沙市冬泳队队员杨天林参与了救人过程,他说:“孩子,我为你们骄傲!有了你们这样的大学生,我们的国家就更有希望。
” 荆州电视台记者官慧一次次感受着送别英雄的感动,她难忘:一群红领巾,迎向灵车敬队礼,用稚嫩的大字写着:“英雄哥哥一路走好”。
“他们的英雄壮举,传递了全社会的人心所向,传递了中国的希望和信心,传递了中华民族血脉里伟大的真与爱。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长江大学副校长李家宝的一番话激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07级学生韩冰一直手持录音笔,希望把报告会的全程完整清晰地录下来。
他说:“我边听边在心中问自己,如果换作是我,我能否这么做?”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9级学生徐彬程用他的肺腑之言回答着同龄人:“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千千万万个大学生中普通的一员。
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会这样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说,人的生命有限,但
精神的传承无限。
大学生英雄集体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再次告诉我们,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人。
15
名大学生的英雄故事,正在全国各地高校校园内传诵。
很多同学在校园网上说:你们是我们心目中最棒的!作为系里的团委副书记,韩冰打算回校后组织同学们,一起分享报告会的内容。
“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
救的不仅是落水少年更是社会道德
(荆楚网记者夏熊飞)在古城荆州,在寒江救人的英雄赵传宇的母校长江大学,又涌现出一个英雄群体。
昨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该校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3名大学生因救两名落水少年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消息传开,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为他们的见义勇为而感动,却是争论他们这样做究竟是否值得,为了两条生命却付出了另外3个年轻的生命?大学生经过了长时间培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一名大学生的成本比一名少年大得多,因此有不少人认为用3个大学生的生命来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是一起赔本买卖,虽勇气可嘉却相当愚蠢。
上述言论看似有理,也挺符合价值规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其本质却是大错特错,因为它只考虑到了经济价值,却忽略了人性与道德的价值。
虽然如今早已是市场经济,唯利是图也不再是什么丢人的事,可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经济要想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良社会道德价值的支撑,否则只能是为了个人私利勾心斗角,必将会使秩序大乱,最终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3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和许多其他的为了他人献出自己生命的勇士,就是一群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唯金钱利益论社会中的人性与社会道德价值的忠实捍卫者,他们在危急关头考虑的不是自己利益,也不是究竟是否值不值,而是将个人安危抛在一边,毅然选择“拔刀相助”。
这种毅然与坚决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冲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相互碰撞,影响了社会稳定。
虽说这是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种时期,但我们就必须得走他们的老路,就像环境非得要等到污染之后再花大价钱来治理吗?
有前车之鉴,还往同一个可能会导致翻车的坑里行驶,那岂不是傻瓜加白痴,愚蠢之极。
转型期间的矛盾出现只要是由于价值观的混乱造成的,而且往往是唯金钱利益价值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忽略了道德价值,那我们就应该从这点着手,将这种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3名落水
大学生就是一个榜样,一个与这种时期主流价值观——唯金钱利益价值观“相悖”的榜样,我们应该向全社会宣扬这种舍己救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在全社会重塑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打破唯利是图的垄断怪圈。
只有当全社会都接受了这种新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类似的看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救人行为才不会产生争议,我们也才能真正迎来和谐社会。
3名大学生的英勇行为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而且我们坚信必将会有更多的道德价值“捍卫者”涌现。
大学生"结梯"救人90后大有希望
(凤凰网)为解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奋不顾身跃入江中,3名19岁学生因水流湍急被冲入江中,不幸遇难。
英雄的壮举感动无数群众,连日来,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景仰之情。
(10月26日新华网)
这是一条沉重而欣慰的消息。
沉重的是,三个花样年华,沉没于救人义举的瞬间;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90后”大学生用实际行动、用生命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价值。
他们的英勇行为,也让我们为这些被称为“迷失的、自我为中心的、无社会责任感的、垮掉的”“90后”的重新认识。
27年前,大学生张华为救掏粪老农献出生命,引起强烈反响,现在湖北“90后”大学生结梯救人的壮举再次感动中国,并引发人们关于“价值”的大讨论。
有人说,现在世风日下,人情冷漠。
也有人预言“90后”是迷失的、自我为中心的、无社会责任感的,甚至是“崩溃的一代”,但从去年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受阻到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90后”年轻一代表现出来的热情、坚忍、自强和互助的精神,其实并不比以往任何一代逊色。
今天,这些可歌可泣的大学生们舍己救人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为时代交上一份优秀答卷。
一滴水能反射太阳除光辉。
大学生救小学生,老人救大学生,他们用手拉手搭起挽救生命的链条。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冬泳队员,为了救人,他们把生命置之度外,这种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英雄的壮举,怎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中华民族自古重义。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这句不朽名言,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人需要“义利观”,但义应在“利”之上。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困难、痛苦甚至死亡留给了自己。
这种大义与大爱,不正是中华民族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与高贵品格吗?
司马迁说:“人众者胜天。
”爱在彼此间传递,爱能创造奇迹。
我们为这一代大学生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舍己救人、尊重生命必将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我们说,中国的“90”后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