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9课《植物与能量》|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植物与能量_冀教版

9植物与能量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科学知识目标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9 植物与能量第1课时教案 冀教版(1)

第九课植物与能量(两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作了哪些物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认知目标]1、能说出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作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STSC目标]能提出保护绿色措施,并能说明提出这些措施的依据.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活动1:植物的能量来源.[重、难点]能理解海尔蒙特实验的意义,推测与验证植物体中能量的来源。
[教学准备]课件、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淀粉、燃烧匙[教学过程]一、引入:人和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得,而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二、形成假设,出示课件,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的营养大部分不是来源于土壤.请同学们猜想,植物体内的能量来源于哪里?三、实验验证。
怎样证明淀粉中贮藏着能量呢?指导学生做燃烧淀粉的实验,一要让学生观察淀粉燃烧时的现象,还要提示学生实验注意酒精灯使用的安全。
四、交流结果。
活动2:光能与化学能[教学重难点]从叶子加工厂的图片,理解光合作用中原料和产品各是哪些物质,以及同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教学准备] VCD《植物的世界》[教学过程]一、引入: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那么,光能通过绿色植物是怎样转化成化学能的?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认识能量在植物叶片中的转化过程.观察植物合成(淀粉)时,是在什么能量作用下进行的?需要的原料和生产的产品各是什么?淀粉中贮存着什么能量。
三、指导学生围绕着“在上面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一问题进行讲座整理获得的信息。
通过讲座帮助学生对绿色植物折光合作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四、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植物与能量》说课稿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与能量》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植物与能量》。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植物与能量》是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第二课内容。
通过上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和其他动物靠食物链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设计活动:活动一、通过阅读有关材料,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进行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能力。
活动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
活动三、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3、归纳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2、观看课件,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认识植物光合作用是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淀粉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说教法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定位在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科学,以学生生活中的科学为学习的起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能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能认识科学的真面目,因此我采用了假设法、观察法、归纳法。
同时,本节课是植物能量的转换,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而且学生平时接触得也很少,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我制作了有关的课件,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能量转换过程和光合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植物与能量》说课稿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与能量》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九课《植物与能量》。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植物与能量》是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第二课内容。
通过上一节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和其他动物靠食物链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3、归纳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2、观看课件,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我制作了有关的课件,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能量转换过程和光合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说学法:本节课是植物能量的转换,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而且学生平时接触得也很少,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以观察法为主(观察书上的图片和课件图片)(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我们人类和动物的能量从哪里获得?(靠食物链获得)食物的最终来源是什么?(植物)导入:植物体的能量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二、新授让学生观察教材43页的图片,可以得出(植物中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叶片的淀粉中。
)1、太阳的能量形式是怎么通过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2、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学生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么?假如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小结:课件图片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4、通过课件图片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2019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9课《植物与能量》word说课稿

2019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9课《植物与能量》word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植物与能量》是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
通过第8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定需要能量最终来源是植物。
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来设计教学步骤。
步骤一、通过观察熟悉的植物,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进行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能力。
步骤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
步骤三、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大胆提出能量在植物体内贮藏形式的假设。
2、能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3、理解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释放氧气化碳。
4、归纳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燃烧试验,帮助同学们对能量在植物体内贮藏形式的假设。
2、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3、观看课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二、说教法科学课的核心理念是:观察与实验。
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首先共同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引入淀粉燃烧实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能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能认识科学的真面目。
因此,我还采用了假设法、观察法、归纳法。
同时,本节课是植物能量的转换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而且学生平时接触得也很少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我制作了有关的课件,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能量转换过程和光合作用。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9植物与能量》word教案

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六上册《9植物
与能量》word教案
第二课时
一、光能和化学能
1.太阳的能量形式是怎么通过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
2.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
么?
4.讨论:
假如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二、保护绿色植物
1.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2.讨论:绿色植物是怎么样被破坏的,提出保护的建议。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植物与能量_冀教版-精选学习文档

9 植物与能量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能根据资料和事实大胆提关于植物内能量的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说出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能和替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学情分析学生对植物与能量的知识比较容易接受,贴近学生的生活。
3重点难点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
难点是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新设计4.1.2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知道人类和其他动物靠食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与能量。
二,新课教学学生活动 :探究植物体内的能量来源。
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生1:从土壤中吸收来的…生2:从水中来的,因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生3:从阳光、空气、水中来…师:大家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这些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科学验证。
分析资料,验证假设:师:怎样能得到科学的结论?生1:做实验生2:查阅资料师:我们今天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验证假设的真伪。
(给学生分发一些关于植物的科学书籍,让学生在资料中寻找关于植物的能量的内容)。
学生阅读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到各小组聆听学生的讨论并做引导。
交流讨论,整理资料:师:通过分析资料你们认为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获得的?我们前面的猜想对不对? 学生集体交流。
生:植物体内的能量可能来自太阳。
师:植物体内的能量和太阳有什么关系?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叶片里产生了淀粉。
师:淀粉又与能量有什么关系呢?生:淀粉中可能贮存着能量。
师:为什么说淀粉中可能贮存着能量呢?生:植物可以燃烧,果实可以为动物提供能量,可能是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生成了淀粉。
师:淀粉中是否含有能量呢?我们用实验来加以验证吧!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师:淀粉中是否有能量存在呢?怎样检验呢?生:燃烧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淀粉、燃烧匙。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植物与能量》教学设计

第9课植物与能量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提出保护绿色措施,并能说明提出这些措施的依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
难点是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有关绿色植物的图片、淀粉、酒精灯、火柴、燃烧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朋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的假设。
2、能大胆提出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3、能用实验证明自己关于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这些能量又是如何获得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来揭开这个秘密。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1、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1.提出问题。
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依据事实形成假设。
教师通过投影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假设。
(1)预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土壤、空气、太阳……,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叶片……中。
(2)在此基础上播放课件:“海尔蒙实验”,说明植物体内的能量不是主要来自土壤,那么又是从哪儿来的,在植物体内以什么形式贮藏起来呢?(3)讨论:结合以上事实及音像资料,完善我们的假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上册 植物与能量教案 冀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植物与能量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2.让学生知道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3.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教学准备】酒精灯、燃烧匙、淀粉【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1.提问: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最终来源是什么?2.植物体的能量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3.看书上的事实,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4.小结:植物中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叶片的淀粉中。
5.学生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1)分小组讨论证明方法。
(2)分小组进行实验。
(3)汇报交流总结。
6.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一、光能和化学能1.太阳的能量形式是怎么通过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2.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么?4.讨论:假如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二、保护绿色植物1.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2.讨论:绿色植物是怎么样被破坏的,提出保护的建议。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科学上册植物博览会1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材料与工具:1.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
2.布置展览台。
教学过程:活动一:参观植物博览会活动过程:1.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2.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
如: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提问: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小结。
2019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9课《植物与能量》word教案

2019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9课《植物与能量》word教案课题:植物与能量课型:新授课时:1 累计课时:2(叶绿素)能量转化:太阳能化学能课后反思附送:2019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9课《植物与能量》word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植物与能量》是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
通过第8课,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定需要能量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来设计教学步骤。
步骤一、通过观察熟悉的植物,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进行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能力。
步骤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
步骤三、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大胆提出能量在植物体内贮藏形式的假设。
2、能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3、理解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释放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4、归纳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燃烧试验,帮助同学们对能量在植物体内贮藏形式的假设。
2、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3、观看课件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二、说教法科学课的核心理念是:观察与实验。
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首先共同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引入淀粉燃烧实验,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能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能认识科学的真面目。
因此,我还采用了假设法、观察法、归纳法。
同时,本节课是植物能量的转换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而且学生平时接触得也很少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能量转换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我制作了有关的课件,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能量转换过程和光合作用。
(冀人版)小学科学教与学·六年级上 (9)植物与能量

9.植物与能量名师点题: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进行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活动2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的。
活动3通过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目标认定: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名师伴你行1.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人和动物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食物获得的,而食物最终来源于植物,那么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资料得出结论;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实验名称: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实验目的:验证植物体中含有能量实验原理:燃烧法实验器材:酒精、面条、粉条实验步骤:将面条、粉条依次放在火焰上烧烤。
实验现象:1、面条、粉条能燃烧;2、燃烧时有糊胶味。
实验结论:面条、粉条能够燃烧,说明其体内含有淀粉。
也就是说植物体内含有能量。
2光能与化学能○1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那么,光能是怎样通过绿色植物转化成化学能?○2仔细观察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么?得出结果;植物绿叶中的叶绿素在阳光的照射下,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输送来的水合成淀粉,同时放出氧气。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植物靠叶绿素吸收太阳的光能来推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使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淀粉中。
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9植物与能量 冀教版

第九课植物与能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2、让学生知道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3、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教学准备:酒精灯、燃烧匙、淀粉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上一节课中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能量,如:声能,光能,电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也找到了我们周围的一些能量,如:电扇、空调的使用需要消耗电能,扇扇子消耗的是机械能,我们山上发电的太阳能光伏是光能,并且也知道了食物中含有能量,吃完饭,我们贮存能量,不会再饿,我们去学习,玩耍时又把能量消耗了,牛需要吃草才能产生牛奶,猪需要吃粮食或者饲料才能长大,这说明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
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来获取能量的。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食物的能量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二、探究食物能量的来源播放幻灯片:这些食物能量来源于哪儿?生:植物师:那么肉的能量来源于哪儿?播放幻灯片:食物能量来源于植物。
三、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1.植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带着你的思考,我们来看三个事实资料,然后提出你的假设。
播放幻灯片:“植物体能量的相关事实资料”生:观看后提出自己的假设。
预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土壤、空气、太阳……,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叶片……中。
播放课件:“海尔蒙实验”讨论:结合以上事实及音像资料,完善我们的假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中。
(填写书42空)2.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①假设说植物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中,那么怎样证明淀粉中贮藏着能量呢?②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③实验:在做燃烧粉条、淀粉的实验时,要注意什么?生:一要留心观察燃烧时的现象,二要注意用火安全。
3.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得出的结论及理由。
四、情感升华植物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中。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9植物与能量 |冀教版

9、植物与能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六年级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所以本课教学点教学设计,力图使探究活动生动、有趣、有悬念,以此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教学目标植物能量的来源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能量的来源是太阳能,以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实验证明自己关于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教学准备酒精灯、燃烧匙、淀粉教学流程一、导入给学生呈现几幅有关人和动物进食的图片逐渐引导出人和动物实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接着提问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是什么而导入本课——植物与能量。
二、新授教学(一)探究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1、首先给学生呈现海尔蒙的实验,学生们了解到植物体内的能量只有很小部分来源于土壤,其中很大的一部分来源于其他物质。
2、引领学生观察课本中42页的资料。
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而且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有淀粉产生,而且树叶可以被点燃。
通过这个信息,学生提出假设: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3、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1)采取灼烧淀粉的方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小组之间进行实验,用酒精灯来灼烧淀粉。
(2)严格按照实验规则来操作实验,记录下实验结果。
(3)学生发现淀粉可以被点燃,小组之间讨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说明淀粉中存在能量。
(4)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出之前的假设是正确的。
(二)光能与化学能1、教师讲述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2、学生观看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教师提问这一过程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什么?学生逐一回答。
4、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本课小结1、复述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2、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
作业1、查找关于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意义的资料。
2、查找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现状的资料。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9植物与能量教案-教学设计

植物与能量【教学目标】1.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2.让学生知道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3.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教学准备】酒精灯、燃烧匙、淀粉【教学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1.提问: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最终来源是什么?2.植物体的能量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3.看书上的事实,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4.小结:植物中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叶片的淀粉中。
5.学生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1)分小组讨论证明方法。
(2)分小组进行实验。
(3)汇报交流总结。
6.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一、光能和化学能1.太阳的能量形式是怎么通过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2.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么?4.讨论:假如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二、保护绿色植物1.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2.讨论:绿色植物是怎么样被破坏的,提出保护的建议。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 分共20 分)1 、像小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 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
2 、科学家按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动物和()动物。
3 、鸟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都有(),取食靠(),都是用卵繁殖()。
4 、()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 、电磁铁()电后,有磁性; ()电后,磁性消失。
电磁铁是一种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6 、植物中的()来自光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存在()中。
7 、在浩瀚的太阳系里,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8 、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叫(),形成地球上的()现象;另一种是沿着椭圆轨道绕着太阳旋转,叫(),形成地球上的()变化。
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9植物与能量》教案【精品】

植物与能量
【教学目标】
1.探究植物能量的。
2.让学生知道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3.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
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
【教学准备】
酒精灯、燃烧匙、淀粉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
1.提问: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是什么?最终是什么?
2.植物体的能量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3.看书上的事实,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4.小结:植物中的能量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叶片的淀粉中。
5.学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1)分小组讨论证明方法。
(2)分小组进行实验。
(3)汇报交流总结。
6.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光能和化学能
1.太阳的能量形式是怎么通过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
2.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哪些物质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么?
4.讨论:
假如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二、保护绿色植物
1.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2.讨论:绿色植物是怎么样被破坏的,提出保护的建议。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植物与能量》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植物与能量》教学设计第9课植物与能量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2.能根据图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能发现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了自然界的哪些物质以及制造了哪些物质?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能举例说明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重要意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能提出保护绿色措施,并能说明提出这些措施的依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难点是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教学媒体:多媒体装备、有关绿色动物的图片、淀粉、酒精灯、火柴、燃烧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朋胆提出关于动物体内能量起原的假设。
2、能大胆提出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3、能用实验证明自己关于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
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
动物体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依据事实形成假设。
教师通过投影出示有关资料,让学生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假设。
1)预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土壤、空气、太阳……,并以另一种形式储存在淀粉、叶片……中。
2)在此基础上播放课件:“海尔蒙实验”,说明植物体内的能量不是主要来自土壤,那么又是从哪儿来的,在植物体内以什么形式贮藏起来呢?3)讨论:结合以上事实及音像资料,完善我们的假设:植物体的能量可能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设计意图: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文字及音像资料,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假设,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假设要有依据的科学思想。
)3.设计方案。
1)预设:燃烧淀粉的方法、人吃了淀粉类食物后会产生热量、淀粉加工成酒精可以用作汽车的燃料等等。
这些方法中,最间接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9课《植物与能量》|冀教版

通过上一节课《生活中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和其他动物取食获取生命 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设计理念
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植物与能量》是人教版《科学》六下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第二课,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 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能力。活动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的。活动三通过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 性 ,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老师巡视指导
完成课堂达标测试题
板书设计
植物与能量
阳光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叶绿素)
能量转化:太阳能 化学能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能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关于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通过观察、分析,任职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而来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 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
学习难点
2016秋冀教版科学六上第9课植物与能量word教案

通过上一节课《生活中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和其他动物取食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设计理念
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135互动课堂”统一电子备课格式
课题:植物与能量课型:新授课时:1累计课时:2
主备人:麻永飞审核人:___讲课时刻:____ 年_____月 ____日飞
教材分析
《植物与能量》是人教版《科学》六下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第二课,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能力。活动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的。活动三通过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
学习难点
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自主学习阶段
问题引入
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来获取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
2、怎样证明淀粉中含有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各种资料或事实大胆提出关于植物体内能量来源和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能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关于能量在植物体内储藏形式的假设;通过观察、分析,任职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而来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 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植物与能量》是人教版《科学》六下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的第二课,本课围绕着植物体内的能量从哪儿来,怎样来的,以及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根 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能力。活动二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植物体内的化学能是怎样通过光合作用由光能转化来的。活动三通过阅读资料认识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 性 ,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4讨论:
假如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鼓励学生多想出证明的方法,并从中寻找出最直接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给与引导和指导。
小组合作验证自己假设
巩固达标阶段
一、填空:
1 、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中。
2、燃烧淀粉时发光发热, 说明淀粉中含有()。
3、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
老师巡视指导
完成课堂达标测试题
板书设计
植物与能量
阳光
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
(叶绿素)
能量转化:太阳能 化学能
课后反思
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
学习难点
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自主学习阶段
问题引入
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来获取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植物体内的能量又是从哪里获得的呢?
4、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并通过吸收(),在( )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 质将太阳的()转化为(),储存在()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
5、光能能通过()转化成化学能。
二、简答:
1、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
2、怎样证明淀粉中含有能量?
问题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产生探究欲望
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
合作交流阶段
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1提问: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最终来源是什么?
2、植物体的能量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3、看书上的事实,学生提出自 己的假设。
4、小结:植物中的能量来自阳光,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叶片的淀粉中。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生活中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类和其他动物取食获取生命 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设计理念
启发学生对植物体内能量的来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使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懂得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从中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5、学生想小组合作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1)分小组讨论证明方法。
(2)分小组进行实验。
(3)汇报交流总结。
6、教师总结。
二、光能和化学能
1、太阳的能量形式是怎么通 过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的?
2、学生看书上的图片试着描述光在植物体内转化的过程。
3、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哪些物质 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如果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