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角的度量说课稿

合集下载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

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二、说学生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量角器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线,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

而且,在实际中,学生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的目标: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的度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能够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而本节课的学习则是让学生从直观比较角的大小过渡到通过度量来精确比较角的大小,为后续学习角的分类、画角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过程,理解并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角的度量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不同类型的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经历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度量原理,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直观地展示角的度量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角的度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情况?”(如折纸、拼图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角的度量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角的含义,认识量角器,学习如何度量角的大小,以及通过实例加深对角的度量的理解。具体涉及以下知识点:
1.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所形成的图形。
2.认识量角器,了解其结构和刻度表示的意义。
首先,对于角的定义,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其内涵把握不够准确。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打算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角的存在,以加深他们对角的理解。
其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一个技能性的内容,需要反复练习。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使用量角器时,仍然存在误区。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我计划在课后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熟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所形成的图形。它是几何图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比较三角板上的不同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和角的度量的准确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能够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

角的度量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角的度量”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后,对角这一几何概念进行定量研究的开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度量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1)作用与地位角的度量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位于几何知识板块。

它是学生在掌握了直线、线段、射线、平面图形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角进行定量研究的起点。

角的度量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角的性质,还为学习圆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等知识打下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角的度量单位:度2.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3. 角的度量方法:通过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4.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5. 角的度数关系:如补角、余角等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2)熟练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3)了解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判断各种角;(4)理解角的度数关系,如补角、余角。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角的度量单位“度”;(2)量角器的使用方法;(3)角的分类及度数关系。

2. 教学难点:(1)量角器的正确使用;(2)角的度数关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说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学亮点。

1. 启发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如剪刀、钟表等,让学生发现角的普遍存在,从而引出角的度量概念;(2)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需要量角?”、“如何准确地量出角的度数?”等,激发学生的思考。

《角的度量》说课设计(精选12篇)

《角的度量》说课设计(精选12篇)

《角的度量》说课设计(精选12篇)《角的度量》说课设计篇1《角的度量》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部分第二节课的内容.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本课教学将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角作为研究对象,从中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数学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2)能力目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到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已有初步的体验,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本着“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阵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 体验数学”的思想,我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特点,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因此,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地创设了一个“到游乐场游玩”的情境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这是三种角度不同的滑梯,请大家说一说:你喜欢玩哪种滑梯?为什么?”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此时我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直观地演示小朋友玩三种角度不同的滑梯的过程。

角的度量教案(精选7篇)

角的度量教案(精选7篇)

角的度量教案(精选7篇)《角的度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讲师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讲师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一个120度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3.学生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度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

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叫经?由此,你想到什么?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角的度量)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1.观察: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2.汇报交流:谁来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1)1°的角。

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让学生说,教师作总结。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

(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

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度~180度。

同桌相互指一指。

3.找一找。

(教师或学生示范找与学生自己找相)(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刻度线。

2024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

2024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

2024角的度量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角的度量》,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度的基本概念以及角度的度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数学几何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角度的度量在几何图形的测量和比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角度的度量方法,掌握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②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地测量已知角度,并使用角度大小进行比较和分类。

③情感目标:在角度的度量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合作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角度的度量方法,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

难点是:准确地测量已知角度,并运用角度大小进行比较和分类。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角度的度量方法,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示范法,启发式引导法;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量角器、直尺和练习纸等教学辅具,以帮助学生实际操作和测量角度。

同时,我还将准备教学PPT,以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和理解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我将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角度,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角度的特点和分类。

例如,直角、锐角、钝角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角度的存在和重要性。

2、引导探究接下来,我将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如何准确测量已知角度?如何比较和分类角度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和思考,我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到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和比较角度的重要性。

3、示范操作在学生对角度的度量方法有一定了解后,我将进行示范操作,展示如何使用量角器进行角度的测量和比较。

2024年《角的度量》说课稿

2024年《角的度量》说课稿

2024年《角的度量》说课稿《角的度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角的概念、度量和计算。

在这一章节中,同学们将学习如何认识角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测量和计算角度。

这是一篇关于《角的度量》的说课稿,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章节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角的概念、角的度量和角的计算。

其中,角的概念是本章节的基础,通过学习认识角的概念,可以为后续学习提供清晰的概念框架。

而角的度量和角的计算则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角的度量和计算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如何测量和计算不同角度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角的基本概念,了解角的度量方法和计算技巧。

2. 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计算不同角度,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同学们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和计算技巧。

2. 教学难点:帮助同学们理解角的度量方法和计算技巧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特殊的图形,如直角、钝角和锐角等,引导同学们讨论这些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然后,引出角的概念,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角的概念和角的度量方法。

2. 角的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事物的例子,解释角的概念,并介绍角的三要素:顶点、边和两条射线。

然后,阐述角的分类:零角、直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通过比较不同角度的特征和性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角的度量方法。

3. 角的度量方法(20分钟)讲解度量角的方法,首先介绍角度的单位—度和弧度,并阐述度和弧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然后,通过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并用直尺等工具辅助度量角度。

同时,引导同学们练习使用量角器和直尺测量角度,并解决一些角度计算题。

4. 角的计算方法(20分钟)讲解角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不同题目的要求,判断使用何种计算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角角的度量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3.1角角的度量说课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课后习题:布置一些角度量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角: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记录下来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
3.预习下节课内容:提前预习下节课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并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的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角的度量单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和角的度量应用。板书风格简洁明了,关键词突出,辅以图形和符号加强直观性。
1.板书的布局:左侧列出角的度量单位,中间展示量角器的使用步骤,右侧举例说明角的度量在实际中的应用。
2.板书的作用: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有助于他们把握知识结构和学习重点。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度量的关键点。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巩固练习中的心得体会,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4.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互相学习。
3.反思和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如增加小组讨论时间,提供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以及强化量角器使用的训练。同时,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角的度量实例,增强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视频、动态角图等,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技术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几何画板等,实现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2023年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

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过程,以发觉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以学生的新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育学生独立思索,主动获得学问和应用学问的实力。

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充溢活力。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学生的自主视察相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并读出度数。

3、通过一系列的视察、操作活动,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主动参加学习、勇于探究的实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相识量角器,并正确运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是:正确运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二、说学情:数学学习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阅历基础上,学生已探究过角的相识,有了肯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新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爱好,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赐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

激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同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索的,决不示意。

本节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问水平创设肯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觉问题、分析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也有利于培育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意识。

《角的度量》 说课稿

《角的度量》 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的度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的基本特征,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会比较角的大小。

这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分类、画角等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了度量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首先通过直观的图示,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然后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以及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教材的编排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在学习角的度量之前,学生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准确测量角的度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度量单位“度”,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量角器的原理,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量角器的结构和测量角的过程;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角的分类、画角和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的基础,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量角的过程。

2、启发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观察量角器,尝试用量角器量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量角的方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的图片,如三角板、扇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角的大小如何度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11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角的大小?12 引发思考:让学生回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尝试类比到角的大小比较。

2、认识量角器21 展示量角器:向学生展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形状和结构。

22 介绍量角器各部分名称:中心、0 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等。

3、探索量角的方法31 教师示范:教师用量角器示范量角的方法,边操作边讲解。

32 学生模仿: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用量角器量角。

4、小组合作,量角练习41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互相量角,并交流量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教师巡视: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归纳总结量角的步骤51 学生汇报:各小组汇报量角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

52 教师总结:总结量角的步骤,“两重合,一看数”。

6、巩固练习61 课本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量角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角的度量》。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会比较角的大小。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角的度量之前,他们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能够比较角的大小。

但是,对于如何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逐步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会用量角器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会用量角器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难点理解量角的原理,掌握量角的方法。

五、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量角器和角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方法。

讲解法: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和量角的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量角的技能。

2. 学法观察法:观察量角器的结构和角的图形,为学习量角的方法做好准备。

动手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和技能。

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量角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角的图形,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

角的度量优秀说课稿(优秀范文5篇)

角的度量优秀说课稿(优秀范文5篇)

角的度量优秀说课稿(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角的度量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是怎样学好角的度量,从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想好的这部分知识,让学生从各种学习方向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他们学习空间的观念。

这样可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角的度量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定以下三点: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学用量角器量角。

2、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度角的表象,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能联系操作结果,发现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和特点,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系。

3、要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四)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精彩的内容编排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运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是:在应用量角器进行度量角的大小情况下,怎样确定量角器对准角的顶点,边上是怎样放置的。

二、说学情:根据学生已经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过角的认识,通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创新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课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我教学角的度量这课内容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二是突出重点,三是突破难点,我放手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一步分析,比一比,量一量,所以,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的同时完成。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5篇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5篇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角的度量》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

教学几何初步知识,不单纯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前几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时,已经注意通过一些操作和作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但是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操作和作图都比较简单,在本册适当提高一些要求,通过教学角的度量、角的分类等知识,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以及操作和作图的技能。

在备课时,我曾经想过把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的知识安排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但发现课堂容量非常大,学生学得不扎实。

在本次教学中,我把教学内容适当进行了调整,在一节课内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后再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懂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

2、能力目标:进行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三、教法与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8篇)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案(优秀8篇)

角的度量《角的度量》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为了加深您对于角的度量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8篇《角的度量》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角的度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二第8一1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度量不同方位的角的度数。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角的量法。

提问:谁来说一说,度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板书:两重合一看数)2、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用投影仪)提问:刚才量角用的是哪一圈的刻度?请你们拿己的量器,沿内圈的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再沿外圈,从0刻度线起,10、20……一起数到180。

3、下面的图形都是角吗?为什么?4、揭示课题。

上面量的角,都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并且向右的,如果把角方向改变一下,像这里图中的角,我们也可以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量出它的大小,这就是今天量角的练习内容。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两重合,一看数”的量角方法,能正确、熟练地量出各种角的度数。

二、量角练习1、量出下面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老师作榜样量角,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再让学生读出角的大小的刻度。

在学生读刻度时,提问学生要从量角器哪一边起,看哪一圈的度数。

指出:量上面这些角的度数,还是要按照“两重合,一看数”的方法来量角。

在看刻度数时要特别注意,先弄清要看哪一圈的刻度,再读出是多少度。

2、练习四第4题。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练习四第4题,先想一想,每个角的度数要从量角器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再告诉大家,每个角是多少度。

指名学生口答角的。

度数。

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里用量角器量角时,量角器的半圆是对着角的哪个方向的?指出:在把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时,量角器的半圆要对着角的“开口”。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

角的度量说课稿一、前置知识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基本性质;•角的基本概念:顶点、两条边、内角、外角等;•角的分类:钝角、直角、锐角;•角的度量单位:度与弧度。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与弧度;2.能够将度数与弧度数互相转换;3.能够正确地计算一个角的度数或弧度数。

三、教学重点1.角的度量单位:度与弧度;2.角的度数与弧度数互相转换;3.角的度数或弧度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弧度的理解与应用;2.角度与弧度的互相转换。

五、教学过程1. 角的度量单位:度与弧度•介绍角的度数以及度数的表示方法;•介绍角的弧度数以及弧度数的表示方法;•强调度和弧度都是角的度量单位;•比较度和弧度的优缺点。

2. 角的度数与弧度数互相转换•讲解度与弧度的互相转换原理;•举例说明如何将角的度数转换为弧度数和如何将角的弧度数转换为度数;•强调转换时需按照换算式来进行计算。

3. 角的度数或弧度数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何计算一个角的度数或弧度数;•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的应用;•强调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

六、教学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实例演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介绍角的度量单位时,通过对度数和弧度数的对比、列举度和弧度的优缺点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度量单位的特点。

在讲解度和弧度的互相转换方法时,通过讲解换算式的原理及举例进行演示,既方便了学生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讲解计算角度或弧度大小的方法时,通过实例讲解法,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表述。

七、教学环节设计1. 自主学习课前自学本章内容,包括角的度量单位、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互相转换以及角的度数或弧度数的计算方法。

2. 演示与讲解•角的度量单位:度与弧度;•角的度数与弧度数互相转换;•角的度数或弧度数的计算方法。

3. 练习与巩固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

角的度量说课稿角的度量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角的度量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角的度量说课稿篇1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

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

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

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

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

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

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2单元“角的度量”,它是本册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第二节课。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的时候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也已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

但是第一学段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感知,而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转折点,所以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抽象出来角的各个特征。

同时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也学习了直线、射线、知道了角是有两条射线组成的。

这节课是学生在此基础上认识量角器,进一步学习角的测量,会用度数来表示角的大小,更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边长的长短无关,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同时这节课的学习是学生下节课学习画精确的角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角的分类以及四年级下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本节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直观演示,旧知过渡,设疑引入,感受新知。

通过师生的画角操作,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认识量角器。

让学生观察,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
第三部分,教学角的度量。

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单位、符号的基础上,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集中教学角的度量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为下几节课教学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打好基础。

(一)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
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
短无关。

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同时在交流汇报时,学会倾听。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以及内外圈刻度线的认识。

量角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但对于量角器上面的内圈与外圈两个刻度线学生很难区分开来。

读度数的时候不知道是看内圈还是外圈,因此我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为较好的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必须认真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学生带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师准备好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

二、教法与学法:
量角器的认识、用量角器度量角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很抽象,掌握起来也很困难。

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在设计本
节课时,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自主探索法,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

3、动手操作法,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建立各种角的表象。

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下面我把这节课的设计教学流程做如下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Array
1.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
请学生来说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创设情境:
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进一步推进说说哪个角大多少。

一方面让学生回顾第一段所学的知识——角的大小跟两边长短无关;另一方面由于角的度数对于多数学生还没接触到,还不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因此不能说出准确的度数来。

此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到底是大多少呢?之后课件演示“那到底角2比角1要大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到底角2比角1大多少了。

(板书: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
1.认识量角器
先让学生自学课本P37页,给予提示:量角的大小要用哪个工具?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观察量角器,你知道了量角器哪些名称。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构建起知识框架。

之后让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介绍量角器,再请学生汇报,与此同时,教师出示PPT演示,并加以辅助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知道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2.观察量角器,找出常见角的大小
在第一段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因此先让学生观察90°的大小,并体会到与直角相联系,得出直角就是90°。

之后再让学生相互之间找一找30°45°60°120°有多大。

3.学生自主探索角的测量方法。

先小组间进行讨论,如何测量角1与角2的度数,并动手尝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之后再组内交流,得出测量角的方法。

最后小组代表汇报并进行演示。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小结测量方法,并板书。

这一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量角器的测量方法,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同时通过小组派代表汇报,集体评价,学生能自主归纳出测量的过程与方法,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必要手段。

本节课的练习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
1、完成“做一做”第二题、第三题,动手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各个角的度数和三角板的度数。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不仅能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又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

2、小组活动,动手,动脑,用一副三角板制作各种各样的角。

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还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让学生自己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小结,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最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角并测一测,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体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四、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零线对一边
边中心对顶点
对边看度数
顶点边内外要分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