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史话——玉门油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门朝圣恩泽千秋

——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

漫步2500米的祁连山上,放眼望去都是戈壁滩——漫山遍野的鹅卵石、随意滚动的沙子,这里没有可耕地;信步城市街头,只见人员稀疏,街道紊乱,破烂的几个招牌迎着风在无力的嘶吼,这是曾经闻名中外的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它已能源耗尽,走向灭亡。

这里的蔬菜、肉类等食品都来自外地,高昂的生活费用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根本不适合建城市。可是它却因为石油红红火火了数十年,而上世纪末,玉门油田产量下降到35万吨,市政府和油田基地开始相继搬离,人员从十万锐减到六万。过去的旺铺如今门庭冷落,过去非常值钱的固定资产,忽然就变成一堆废物。高楼大厦、平民住宅都在贬值,贬到玉门人戏言:“啥都不值钱了,连人也贬值了。”几十年的风光眼见变成了荒凉,人心喟然。站在玉门的这片油土地,不仅感怀追忆。

与天斗与地斗的“玉门精神”

新中国的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位于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东连万里长城的西端雄关——嘉峪关和历史名城酒泉,西敦煌、新疆等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20世纪,石油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争端,美英等国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国对利比亚的侵略,他们无一例外的是对石油的渴望。然而早在20世纪初的日本人就已注意到了这一点。

日本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的时候,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勘探。据曾任满铁地质调查所参事的日本地质专家新带国太郎的回忆,1929年春天,新带国太郎和另一名日本人,同十名俄罗斯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着20匹骡马,沿东清铁路到牡丹江上游的森林地带开始寻找石油,结果无功而返。第二年4月,在俄裔美国人托里斯基的指点下他又带人前往满洲里的扎赉诺尔煤矿,在采集到的石油样品中检测出含有石油类的沥青。于是日本在满铁投入了很大的经费,计划在北满探索石油资源。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在资源调查上就更加肆无忌惮,扎赉诺尔一带始终是最受重视的地区之一。他们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说使用了钻探深度超过1200米的钻机、重力探矿、地震计探矿等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最终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油田。最

后日本人愤愤的接受了美国美孚石油公司所叫嚣的“中国贫油”,把中国的石油判了死刑。

对此李四光先生义正言辞地说:“美孚的失败,并不证明中国没有油田可办……中国西北方出油的希望虽然最大,然而还有许多地方并非没有希望。”之后,一批抱着“科学救国”志向的地质学家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不畏艰险地进行着油气资源的勘察活动。

30年代,抗战爆发,“洋油”断绝。1938底,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爱国学者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抱着救国的信念,风餐露宿,顶风冒雪,用简陋的设备,与一万多名普通劳动者一起白手起家。也正是这个时候,日寇和苏联联手封锁我国国际救援通道后,石油等战略物资极为紧缺,当时有“一滴石油一滴血”的说法,玉门油田筹办之初苦于设备不足,这时周恩来亲自批示将延长油田的老设备紧急调运到玉门油田来。就这样1939年,旧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石油矿场——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同年3月人工挖掘方井见油3月27日,位于老君庙北15米处的1号井打出第一口油井,揭开了中国石油工业开发的序幕。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1940年5月,中国有杆泵采油技术开始用于玉门老君庙油田。1941年,甘肃油矿局成立。同年10月,四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L层,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与采用“茶壶嘴炼油”土办法炼出的第一批汽油,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奋战出辉煌战绩的“玉门人”

1949年10月25日,玉门油矿解放。在此前11年的开发中,玉门油田共产原油50多万吨,占全国同期产量的90%以上,建成了当时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员工最多、工艺技术领先的现代石油矿场。玉门油田从此踏上新的征程。玉门人肩负起恢复生产、支援解放大军西进和志愿军入朝的重任,进而承担了为共和国建设石油基地的使命。1953年,玉门油矿被列入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这一时期,毛泽东主席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五十七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技术专家、工人、学生从四面八方走来,机器设备、物资器材从全国各地运来……解放军官兵带着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油田建设拼搏奉献;爱国知识分子怀着实业救国的豪情壮志,呕心沥血,艰苦创业;油矿员工以对新中国的无比挚爱,披肝沥胆,忘我工作,积淀着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玉门精神,也为后来大庆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底蕴,提供了丰厚源泉。

玉门的老工人——马世昌回忆说:“1949年4月,他和32人因参加工人合理讨薪被国民政府军警逮捕。油矿解放后,解放军把马世昌从酒泉解救出来。再回到玉门,他感到油矿变样了——油矿实行了民主改革,工人真正当家做主了。工人住的大通铺改成了上下床,铺

盖也换成新的了。吃饭是一个车间一个食堂。那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还说,解放前他月工资1万法币,还不够一包烟钱。解放后,五级工的他每月工资70元,吃饭只花10块钱。慢慢地,工人有了房子,虽然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但是很满足。

1954年12月,老君庙油田开始注水试验,康世恩同志曾高度评价,这些经验应用到大庆油田后,又发展成为早期、内部、切割、分层注水,创出了油田开发的高水平。在玉门成立的我国第一个采油科学研究所,开辟了科学开发油田的新路。1957年10月8日,新华社庄严宣告:新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在玉门建成!油田成为拥有地质勘探、采油、炼油科研等门类齐全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1959年,油田原油产量达到了14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撑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半壁江山。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油田摸索实践出了以大修、侧钻加深为主的挖潜技术,以压裂为主的稳油技术,以“封、堵、调”为主的控水技术,以“三次采油”为先导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等十大采油新工艺,为老油田的稳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首创的大功率电脉冲、高能气体压裂当时被誉为“山沟里飞出的两只金凤凰”。纵观玉门油田的中国第一口多底井、第一对双筒井、第一口定向斜井、第一口侧钻井;中国第一次顶部注水、清水钻井、火烧油层、油井压裂、顶部注水实验;中国第一个泡沫驱油实验区、混相驱实验区、自动化油井控制系统……众多的中国第一,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石。“调走旧的造新的,调走洋的造土的”“不守摊子再创业”等,使老油田不断获得新发展。

玉门油田的蓬勃发展也衍生出独特的精神——以无中生有、艰难创业为内容的“老君庙精神”。油田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为国分忧,以苦为荣,忘我工作,报效祖国。大家上班时间拼命干,业余时间回收落地油,战酷暑、斗严寒,多打井、多采油——看开创了中国冬季打井先河的钻井队长——“祁连山下冬青树”郭孟和,看享誉中外的“卫星钻井队”英雄钻井队长——全国劳动模范王进喜,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无私援助的“玉门油田”

在大庆石油开发之前,玉门开采的原油占全国总量的87%。建国以来,玉门为国家上缴税收120多亿元,向全国兄弟油田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石油工人20多万人。70年来,玉门油田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积累了一批中国自己的油田开发经验和技术,为新油田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领导干部、技术专家和管理人才、生产骨干,共有10多万人从玉门走向全国各地,“铁人”王进喜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50年代,国民生产进入了如火如荼地开展阶段,中国经济进入了复苏的重要时期,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