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领导人的六不怕
任弼时的“三怕”
任弼时的“三怕”作者:姬建民来源:《领导之友》2014年第10期任弼时是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6岁投身革命,去世时只有46岁,在我国革命斗争和创建新中国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他生前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同时,他还赢得三个绰号:“骆驼”“被子”“党内的妈妈”。
不论“三怕”还是“三个绰号”,皆体现了任弼时一生“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的高风亮节与伟大情怀。
一怕工作少,甘当人民的“骆驼”任弼时身患严重高血压,长期抱病坚持繁重工作。
他从苏联治病回国后,医生规定他每天工作不能超过4小时,实际上他经常超出8小时。
他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任,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叶剑英曾写道:“他是我们党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
”同志们也把他的表现喻為“骆驼精神”。
二怕麻烦人,愿做同志的“被子”任弼时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五位常委”之一,但他为人厚道,公正热情,不讲“牌子”,不摆“架子”,对待干部就像“冬天盖了一床棉被,让大家感到十分舒服、暖和”。
翻译家师哲在苏联时因“肃反”而失去了工作,任弼时不仅为他找到了“饭碗”,还为他找到失散多年的妻女。
任弼时曾与周恩来住同一个窑洞的东西两间,每天早晨他出去时,怕开门声“吵醒”周恩来,便蹑手蹑脚地从窑洞的窗户跳出去。
他在工作中坚持亲力亲为,对自己慎独慎微,对同志则如避寒保暖的“被子”,严己宽人、亲爱同志,形象体现了他难能可贵的“被子精神”。
三怕用钱多,犹若一位“党内的妈妈”任弼时艰苦朴素,珍惜革命的每一个“铜板”。
对同志却像“妈妈”一样给予关爱。
面对行政部门分给自己的小轿车,他不让去领,坚称旧车还可以坐;他住房临街不安静,但拒绝搬迁或整修,直到逝世还住在原房;他穿着老围巾改织的旧毛衣,盖着30年代所用的旧毯子,理所当然地认为“在国家大业初创、人民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一分钱也不应多花。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排名 看看谁最大谁最小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排名看看谁最大谁最小(19)本排名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职位地位排名,是政治与军事综合的排名,并非是按照七大和八大的委员排名。
而且有几位大将和政治人物没有上榜,也有一些在解放前因为带病、请辞、出国等等原因无缘榜单。
值得需要注意是党外人士也不在榜单,比如宋庆龄、傅作义、程潜、李济深等。
第一名:毛主席(1893-1976);湖南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主席第二名:朱德(1886-1976);四川人,书记处第四书记;国家副主席;朱德解放军总司令;后任委员长;1955年授第一元帅。
第三名:刘少奇(1898-1969);湖南人,书记处第二书记;新中国第二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后任国家主席。
刘少奇第四名:周恩来(1898-1976);江苏人(原籍浙江);书记处第三书记;周恩来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
第五名:任弼时(1904-1950);湖南人;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任弼时第六名:高岗(1905-1955);陕西人;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高岗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第七名:董必武(1886-1975);湖北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华北政府主席。
董必武第八名:陈云(1905-1995);江苏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陈云国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
第九名:彭真(1902-1997);山西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北京市委书记;后任委员长彭真第十名:彭德怀(1898-1974);彭德怀湖南人;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二元帅。
第十一名:林伯渠(1886-1960);湖南人;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林伯渠第十二名:林彪(1907-1971);湖北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主席兼书记;林彪1955年授第三元帅;后任党副主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5课 《七律长征》精品课件完美版
长征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 “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 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 “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新长征
如今:“长征”已成了我们 日常生活中频频使用的一个词 语, 那就是要不停步,要前进, 前进,更前进。•恰如我们学习 的长征,万里长征只迈开了第 一步,同学们任重而道远啊!
作者简介
毛泽东是 我国第一代领 导人核心,是 我国著名的革 命家、外交家、 诗人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简称。七律是律诗 的一种,每首8句,每句7字,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包括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 尾联。
我读《长征》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体会远征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 红军穿过了——11个省 翻过了——18座大山 跨过了——24条长河 行程——二万五千里 这就是红军走过的行程二万五千里 的长征,如果把这条线路拉直,那就跨 过了半个地球呀。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 就是——远征。
课后探究
• 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 •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
课外作业
1、搜集毛泽东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 绘长征的诗词。 2、课外阅读《沁园春 雪》(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清平乐 六盘山》《忆秦娥 娄山关》
3、写一写对长征的认识和感受。
1935年5月3日,红军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 里,当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 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 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及夫人们挣多少工资
新 中 国 第 一代 领 导 人 及夫人们 挣多少工资
席 , 是孙 中 山的夫人 宋 庆龄 。 而 :
j
1 7 年9 9 6 月9日, 纪伟 人毛泽 东 与世长 辞 。 世 吴 旭君 对毛 泽东 的生死 观一 辈子 都记忆 犹新 。 旭君 动情地 吴
回忆 说 :他 曾经说 过 , 不 要我 看见 他死 时 的痛 苦样 子 。 17年 “ 他 96
党步 骤 , 中包 括 “ 目张 胆地 正式 成立 一个 中国共产 其 明
_ ” 党 。
根 概 然 你 判 :泽 是 看 这 判 是I 据 念,后 作出 断 毛 东 人,来 个 断
两 前 武 见 哥 利 我 对 讲 。 一有 开 苣 年 在 汉 蒙 马 时 也 他 过 第 ,人 乌
枪把 我打 死 。 第二 , 火车 翻车 、 车难 免 。 三 , 每年 都 .. 乘 撞 第 我
j ”后 来才 改称 为 “ 党 , 共产 党 ” 。
的 在 的 合多 谈 生 题。 中 谈 最 拿 人,不同 场 次 起 死问 其 , 得 透◆
里 , 们感 受 到 了一个 伟 大 的唯 物主 义者 无 所畏 惧 的乐 观 . 人 最早 提 出 “ 国共 产 党 ”这 一 名称 的是 蔡 和森 。 主 义精神 和博 大 的胸怀 。 中 爿 i 9 0 8 1 日和 9 1 2年 月 3 1 月 6日, 在 留法 勤 工俭 学 的他 , 正 在 毛泽 东坦 坦 荡荡 地 说 :人 都是 要 死 的 ,这 是 个概 念 。 “ 给 毛泽东 写 的两封 信 中 , 详细 地研 讨 了共 产党 问题 , 提
j
在此 前 后 , 陈独 秀 在上 海 , 大钊 、 申府 在北 京 李 张
; 也通 过 信 函讨 论 了党 的名 称 问题 , 定采 用 “ 产党 ” 死 , 不能轻 视这 些 眼睛看不 见 的小东 西 。第 五 , 决 共 可 飞机掉 下 . 作 为 中 国无 产 阶级政 党 的名称 。 来 摔死。 毛 笑 ” 泽东 着说: 给 立了 条 “ 中央 我 一 规矩, 许我 乞 不 F
我心目中的第一代领导人宋庆龄
我心目中的第一代领导人——宋庆龄她并不是一鸣惊人的英雄,更不是生就成为的神奇人物,而是长期辛勤为国忧劳的战士。
她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
在她身上可以看到,中华胞族的骄傲,正义和最终目标的希望,她能称得上是时代的英躯、妇女的楷模、团结友爱的象征。
她以自己的风度,在泥泞的道路上,艰辛的渡迈,勤劳的忍受着。
她心中有着火红的向往,向往那不灭的太阳,敏锐地感到了太阳的希望,那是中华胞族的希望。
在孙中山处于革命征途的危难时刻,宋庆龄勇敢地站出来,积极地帮助孙中山工作。
那是多么紧张而又多么快活的日子哟。
每天,当太阳从那苍茫无际的大海里涌了出来的时候,她就开始忙碌起来。
不是整理文件,处理东西方各国爱国侨胞和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山西等地发来的函电,就是寻觅和提供孙中山急需的资料或从事其他许多繁重的日常上作。
这些事情,常常使她从日出忙到日落。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
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她关于全国团结抗战的思想,与克服了“左”倾教条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是相一致的。
她并且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我相信党一定会越来越好”,充分表达了宋庆龄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信赖之情,事实上,正是这种热爱和信赖之情,才使得她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密切的合作。
宋庆龄为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她以自己的独创精神,反抗着封建的束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她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人类造福,心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为了理想,为了信仰,她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但他没有失去如金的青春。
她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实现了青春的使命,整个一生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001班韩同阳摘要:近期参加了党校的学习,使我获益匪浅。
我不仅对党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了更高的觉悟。
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一名争取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人,我对党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有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党的建设、新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不懈探索和顽强奋斗,经历和战胜了种种艰难曲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其中,最基本的经验之一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民的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党,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不怕一切困难,艰苦奋斗,自立更新,把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逐步的向工业国靠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道路。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围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开展了一系列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工作,对保证党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特别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到了第三代领导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建设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
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排名本排名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职位地位排名,是政治与军事综合的排名,并非是按照七大和八大的委员排名。
而且有几位大将和政治人物没有上榜,也有一些在解放前因为带病、请辞、出国等等原因无缘榜单。
值得需要注意是党外人士也不在榜单,比如宋庆龄、傅作义、程潜、李济深等。
第一名:毛泽东(1893-1976);湖南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
第二名:朱德(1886-1976);四川人,书记处第四书记;国家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后任委员长;1955年授第一元帅。
刘少奇(1898-1969);湖南人,书记处第二书记;新中国第二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后任国家主席。
第四名:周恩来(1898-1976);江苏人(原籍浙江);书记处第三书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
任弼时(1904-1950);湖南人;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第六名:高岗(1905-1955);陕西人;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董必武(1886-1975);湖北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华北政府主席。
第八名:陈云(1905-1995);江苏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国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
彭真(1902-1997);山西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北京市委书记;后任委员长第十名:彭德怀(1898-1974);湖南人;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二元帅。
林伯渠(1886-1960);湖南人;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第十二名:林彪(1907-1971);湖北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三元帅;后任党副主席。
饶漱石(1903-1975);江西人;中央委员;华东政府主席兼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上海市委书记。
第十四名:刘伯承(1892-1986);四川人;中央委员;西南政府主席兼西南局第二书记;1955年授第四元帅。
纪念白求恩练习题(附答案和分值)
《纪念白求恩》随堂练习题文学常识填空(共4分)本文作者,(1893-1976)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的讲话稿收在(共5卷)里。
一.语基填空(共24分)1.给加点字注音(9分)热忱.()鄙薄...()()()派遣.()..()()晋察冀漠.()不关心拈.轻怕重()2.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形近字的比较(11分)xùn 职狭ài jì实纯cuì八guà阵xùn 私洋yì牢jì憔cuì大guàxún 问3.解释下列成语的含义(4分)精益求精:见异思迁:三.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
(6分)1.概括文章第一部分(1~3)内容。
2.概括文章第二部分(4)内容。
四.分析原文,回答问题(9分)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1.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军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人物?作用是?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3.写出这段文字表现人物的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五.名著阅读小练:(6分)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者是著名文学家,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2.《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编撰而成。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变迁
作者: 陈志良
出版物刊名: 北京社会科学
页码: 4-12页
主题词: 思维方式变革;邓小平;毛泽东;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第二代;发展生产力
摘要: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和第二代领导人的核心,在他们身上凝聚着整个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风风雨雨,汇集着中华民族历史探索中的优秀成果,分析这二位历史巨人思维方式的继承和变迁,对于正在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21世纪的中国人,是十分必要和十分宝贵的。
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演革而言,毛泽东代表着中国从落后中奋起,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早期探索,他奠定了思维方式走向现代的一切基础,这便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矛盾特殊性的认识方法,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辩证思维方法,以及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所创导的思维方式,使之具有了新的历史特点和现代意义,这便是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唯物主义,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思维框架,以改革和开放为根本方针的现代活动方式,以战略发展三部曲和走一步看一步的操作方式相结合的现代行为方式,等等。
沿着毛泽东和邓小平所开创的历史道路前进,中国人民必将在21世纪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
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生态理念
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生态理念1.引言1.1 概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生态理念概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理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发展轨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的领导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理念和政策。
本文将从第一代领导人到第二代领导人,对他们的生态理念进行概述和探讨。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第一代领导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意识还相对薄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领导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代领导人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理念和政策,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然而,尽管第二代领导人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
现如今,中国正面临着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等严重的环境挑战。
因此,对于未来领导人而言,生态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的生态理念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未来领导人的生态管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将对未来领导人生态理念的展望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中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加积极和有效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明确文章的研究范围和主题,即中国历代领导人的生态理念。
2. 文章的组织结构: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即根据目录所示,本文共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3. 引言部分的内容:指出引言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动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该主题进行概述,并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4. 正文部分的内容:介绍正文部分的内容安排。
根据目录所示,我们将按照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不同代数来阐述他们的生态理念。
对于每一代领导人,我们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坚守初心的名人素材
坚守初心的名人素材①周恩来:周恩来,原名周庆祥,字文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总理。
他是《中国革命的历史》的思想先驱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指挥官,被誉为“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始祖”。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中国,从建设一个新中国到和平发展,周恩来始终坚守初心,毅然走上中国革命道路,坚定不移地奔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他把中国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的抗日精神、反帝精神、民主专政精神融入“两个务必”的行动方针,使国家制度体系、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环境、民生恢复重建的民主专政精神和历史自然融为一体。
他将党的理论精神和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发起来,使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政治气象的张力,彰显了他坚守初心的精神品格。
②马云:马云,字号“马富力”,中国巨头企业家、投资家。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他被公认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首富之一。
马云一直坚守初心,并深信“天下有情人,必相守一生”。
在1997年建立“阿里巴巴”时,他便以“人人都是销售员”的理念,坚持“用户体验”为中心,在中国电子商务新时代的开启下掀起了中国电版时代的第一波红浪,使“阿里巴巴”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商务服务商。
马云凭借实打实的性格、坚守初心的勇气,一步步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受赞誉的企业家之一。
一方面,他携手伙伴持续探索服务用户的谷歌广告、风投、影视娱乐、人工智能等领域,以“用科技和数据升级每一个行业、每一个江湖的未来” 为核心,深刻影响世界工业aber/互联网经济、满足全球用户需求,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他遵照“莫莫法则”,将“让自己与别人获得让自己满足并服务他人” 作为企业家核心目标,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升社会经济,改善全体人民生活,让更多人获得优质体验。
③乔布斯:乔布斯,原名乔纳森·史提夫·乔伊斯,被誉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之父”,曾任苹果公司董事长兼CEO。
小议我党四代领导人的民主法治思想.docx
为纪念中共成立90周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丰功伟绩,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文章对党的四代中央领导人的民主法治思想进行探析,目的在于发扬优良传统、总结经验教训,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民主法治思想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笔者对四代领导人的民主法治建设思想及治国方略进行探析。
党的四代领导人的民主法制思想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从毛泽东提出的主权在民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从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充分说明了四代领导人都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是对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从人治向法治转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决择;从法制到法治,一字之差,却走了20年历程,这是一次伟大的观念变革和理论创新。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中虽然没有提到法治二字,却为江泽民的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代领导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江泽民和胡锦涛让中国人民强起来了。
一、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民主法制思想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问过毛主席共产党能否走出历代封建王朝兴衰的周期率?毛泽东主席答说我们是人民的政府,跟剥削阶级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不存在周期率的问题。
毛泽东强调以民为本、以民为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宗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国家实行的是高度的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国家各项事务。
当时的民主法制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走过不少弯路,历经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陈云生平简介
陈云生平简介陈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陈云生平简介,供大家参阅!陈云简介陈云(1905.06.13-1995.04.10),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陈云同志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陈云人物生平早年革命陈云,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
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2岁丧父(陈梅堂)、4岁丧母(廖顺妹),由裁缝出身的舅父(廖文光)抚养。
1919年高小毕业后,因家贫无法升学,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后当店员。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
同年8月任商务印书馆发行所罢工委员会(后为职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取得胜利。
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作为劳工组织者从事共产党的活动。
历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江苏省委兼农委书记,中共上海闸北、法南区委书记和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1930年和1931年先后在中共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
简论开国第一代领导人
成长成功之路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仁。
我辈既非至人、也非神人,更非圣人,所以就名正言顺的有了不去遵守这位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教导的尚方宝剑了,所以弱弱的希冀去击水三千尺,鹏程九万里的时候就不怕落了俗套。
人类文明到了这个就目前来说也是马克思及其追随者所宣称的最高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先以价值中立的观点来看,确实是不容易的。
当然这不仅要靠居庙堂之高的诸位明君贤臣,更要归功于马列毛朱邓等诸公。
若要非得谦虚的说这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结晶,我也无可奈何,毕竟这句话是一件穿着衣服戴着帽子的真理。
这里就先暂不讨论这个,因为本文所主张的是以价值中立这一主义,去追寻设计、建造新中国的那一批堪称人杰的各位导师、伟人的成才、成功的之路。
这条路可以是马路,也可以是水路,在此姑且称为公路吧。
应该委屈不了诸位先人吧,否则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一招倒不是要了他们的命。
可见命是绝对要不了的了,所以我也不怕他们生气了。
就公认的来说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人员配置分别是毛刘周朱任。
五人中毛是当之无愧的核心。
北宋宰辅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这位毛公,可不仅是《论语》,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可是书读数遍了,深谙治国驭人的政治之道与将将统兵之术,且胸怀以天下为己任之大志,在此乱世中呼之即出,乃时代需要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体;再看刘少奇公,其实对于这位共和国的主席的我实在是知之甚少,给我的印象是由几个关键词拼起来的:延安、土改、主席、文革、宪法、王光美、刘源。
这或许是与他个人性格有关,也与他党内特殊地位有关,又或许与他满身的才华有关;接下来便是家喻户晓的亲爱的周总理,他帅气、儒雅、智慧、风度翩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革的时候毛公是保他的,谁都不能动。
朱德公,是五人中年龄最大的,对共产主义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
又说朱毛朱毛,“朱毛是不分家的”。
最后且看任公,享年46岁,名副其实的不可或缺的海归派,虽说英年早逝,但这是福是祸说不清楚,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陈独秀
六 大 历 史 贡 献
章士钊说他回头之草不啮; 章士钊说他回头之草不啮;汪孟邹说他 无法无天; 无法无天;胡适说他终身的反对派;郑 超麟说他不愿被人牵着鼻子走;鲁迅说 他大门上写着“内皆武器,来者小 他大门上写着“内皆武器, 心!”…… 他自己说:不怕打,不怕杀,只怕人对 他自己说:不怕打,不怕杀, 我哭,尤其妇人哭; 我哭,尤其妇人哭;我愿意说极正确的 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 话,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不愿说不 对又不错的话; 对又不错的话;我只注重我自己的独立 思想,不迁就任何人的意见……不受任 思想, 不受任 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 何人的命令指使,自作主张,自负责任
•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 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提倡新文化, 年和李大钊创办 宣传马克思主义 俗称“南陈北李” 马克思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陈北李”。是五四新文 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 年 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的帮助下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 •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 年 月 日 陈独秀受陈炯明 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 党。 •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年 月 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 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其后被选为第 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 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 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 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 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
1932年10月,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 年 月 在国民党巨额悬赏多年后, 陈独秀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 陈独秀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中央要求严惩,共产 党也发表消息,骂他为资产阶级走狗、 党也发表消息,骂他为资产阶级走狗、 反共先锋。作为党国要犯, 反共先锋。作为党国要犯,陈被押赴南 京接受审判,在沪宁道上, 京接受审判,在沪宁道上,他依然酣然 入睡。陈被捕后, 入睡。陈被捕后,爱因斯坦曾给蒋介石 拍来电报,称陈独秀是东方的文曲星, 拍来电报,称陈独秀是东方的文曲星, 关于陈独秀,南京沦陷前, 而不是扫帚星 关于陈独秀,南京沦陷前, 陈独秀被提前释放。 陈独秀被提前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政·书海泛舟
第一代领导人的“六不怕”
1.不怕封锁——毛泽东说: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美国在1950年12月3日宣布对新中国实行全面封锁禁运。
面临美国的封锁,毛泽东的态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
早在1949年8月评论美国白皮书时,毛泽东就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吗?”作为应对,中国政府开展了反对封锁禁运的斗争,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使美国封锁新中国的图谋彻底破产。
2.不怕制裁——邓小平说:制裁中国“七十国也没有用”
1989年,美国带头制裁中国,西方七国集团以及20多个发达国家参与。
7月2日,谈到制裁问题时,邓小平说:“不要说七国,七十国也没有用。
”邓小平说,中美关系要搞好,但是不能怕,怕是没有用的。
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的气概和志气。
我们什么时候怕过人?中国的形象就是不怕鬼,不信邪。
9月17日会见日本客人时,邓小平说:中国不怕威胁,不怕孤立,也不怕“制裁”。
老实说,“制裁”十年、二十年,中国也还是存在。
3.不怕孤立——邓小平说:世界上最不怕孤立的就是中国
邓小平1989年10月26日在会见当时的泰国总理时指出:“美国也好,法国也好,他们的决策人至少有两点对中国认识不清。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22年仗建立起来的,建国后又进行了三年抗美援朝战争。
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可能取得胜利。
第二,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
建国以后,我们处于被孤立、被封锁、被制裁的地位有几十年之久。
但归根结底,没有损害我们多少。
为什么?因为中国块头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中国共产党有志气,中国人民有志气。
还可以加上一点,外国的侵略、威胁,会激发起中国人民团结、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的热情,同时也使我们更清醒。
所以,外国的侵略、威胁这一套,在我们看来并不高明,而且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益处。
”
4.不怕包围——新中国在“三次大包围”中崛起
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从朝鲜、台湾海峡、印度支那三个战略方向,形成了对中国的向心迂回进逼之势。
中苏关系破裂后,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苏联对中国也实行了战略包围。
进入21世纪,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崛起,大力构筑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突出表现为在“三海、两链、16航道”的军事布局。
面对国外各种势力的重重包围,中国没有畏惧,反而将其作为发愤图强的第一动力。
邓小平讲过:“我们这个国家是不怕包围的”。
我们“几十年的革命历史就是在包围中生存,在包围中干出革命的胜利。
”
5.不怕破裂——毛泽东说:我们不愿破裂,但也不怕破裂
在1957年12月12日举行的第73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国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使会谈由僵持到中断。
对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指出:“我们愿意谈判,并积极争取成果。
如果美国不愿意谈,我们也可以中断谈判。
我们不愿破裂,但我们也不怕破裂。
美国如想打仗,我们也可以奉陪。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曾经实行联合美国制衡苏联的政策,美国自认为中国在战略上有球员它,因此可以在台湾问题上迫使中国让步。
对此,邓小平表示,宁可中美关系倒退,也决不迁就。
6.不怕战争——新中国向世界宣示:我们天不怕、地不怕
1955年1月,解放军攻克一江山岛后,美国第七舰队主力开始向台湾海峡和浙江东南海面集结,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美国还威胁要使用核武器。
1955年1月28日,毛泽东针锋相对地指出:“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性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
他们侵
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
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
我们对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就是这样进行教育的。
即使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说来,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于整个宇宙说来,也算不了什么。
”1975年10月,邓小平在与基辛格会谈中说:“至于中国,我们是天不怕、地不怕。
”
(摘自《解放军为什么能赢》,人民武警出版社2012年版刘明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