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 抗原的加工与递呈

合集下载

C11 APC(医学免疫学)

C11 APC(医学免疫学)

2.加工和提呈抗原,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将其膜表面的抗原肽-MHC Ⅰ类分子复合物、抗原肽-MHCⅡ 类 分子复合物提成给相应的CD8+T细胞和CD4+T 细胞,直接激 活T 细胞应答。
高表达CD80、CD86、CD40 等共刺激分子,为T细胞活化提供 了第二信号。
DC产生的细胞因子进一步诱导活化T 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完整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染的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肿瘤细胞合成的 肿瘤抗原和某些胞内的自身成分等。
通过胞质蛋白酶体由MHC I类分子递呈给 CD8+T细胞。
MHC I类分子抗原提呈途径
1.内源性抗原的加工与转运 (1)内源性抗原首先被泛素化而呈线性进入蛋白酶体
(Proteasome),被降解为抗原肽。
(2)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TAP)与抗原结合,以ATP 依赖的方式主动转运抗原肽进入内质网(ER)内。
思考题
• 成熟与未成熟DC的生物学特征及DC 的生物学功能。 • 试述内源性抗原递呈途径的过程。 • 试述外源性抗原递呈途径的过程。
1.属于专职性APC的是 E A. 巨噬细胞 B. 树突状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A和B E. A, B和C
2. 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是 B A. 巨噬细胞 B. 树突状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A和B E. A, B和C
专职性APC:DC、MΦ、B细胞(抗原提呈能力最强) 非专职性APC:在通常情况下不表达MHCⅡ 类分子,但 在炎症或INF-γ刺激时,可表达MHCⅡ 类分子和粘附分 子以及共刺激分子。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表达MHCⅡ 类分子,主要提呈外源性抗原给CD4+T 细胞
掌握
APC的分类
专职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抗原的概念稍后会介绍,这里通俗的说,就是机体认为不是自己的,外界来的大分子物质.比如输血,如果输的血型与自身的血型不同,机体就认为这种血是外来的“抗原”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⒈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⒉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因需要细胞的活化、增殖等较复杂过程,故所需时间较长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和组织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一、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㈠骨髓的功能⒈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⒉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⒊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㈠胸腺的结构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㈢胸腺的功能⒈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⒉免疫调节⒊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一、淋巴结1。

文档: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文档: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发生活化、增殖、分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自稳】即人体处理老化,损伤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时,可导致自身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并能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以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还可以与其它抗原所诱生的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可能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

【交叉抗原】含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

【佐剂】将其预先或与抗原一起注射给机体可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的类型的物质.作用机制:1.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2.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3.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抗体】抗体是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丝裂原】可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进而增殖。

丝裂原可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故可将丝裂原视为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剂【中枢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免疫细胞定居、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指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

参与局部免疫应答、口服耐受和分泌SIgA。

【淋巴细胞再循环】外周免疫器官、输出淋巴管、胸导管、上腔静脉、血液循环、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越HEV、返回外周免疫器官。

医学免疫学-11[APC]

医学免疫学-11[APC]
MHCⅡ类分子
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
CD4+T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及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第一节 抗原递呈细胞的种类和特点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提呈
一、MHCⅠ类分子途径(内源性) 二、MHCⅡ类分子途径(外源性) 三、非经典抗原递呈途径(交叉递呈现象) 四、脂类抗原的CD1分子递呈途径
抗原递呈
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ing)——指抗 原递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antigen processing)、降解为多肽片段,并及 MHC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的TCR 结合,从而被递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内源性抗原
LMP2 LMP7 低分子量多肽
(low molecular weight peptide)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递呈过程
tapsin Calnenix/calreticulin
二、MHCⅡ类分子途径(外源性)
• 从细胞外摄入的抗原(异种抗原、自身抗原)— —外源性抗原
• 外源性抗原由吞噬细胞吞噬或胞饮,在吞噬体或 胞内体内降解为肽片段,及粗面内质网新合成的 MHCⅡ类分子、变异链一起在分泌小泡中结合成复 合物 ,进而转移到细胞表面,递呈给CD4+Th细 胞,因此CD4+Th细胞识别抗原受MHCⅡ类分子的 限制。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递呈过程
外源性抗原 在胞内降解成13~18个aa的肽段
MHCⅡ类分子-非变异链复合体
移行到内体/溶酶体,形成MⅡC(MHC class II compartment)、 及非变异链解离
MHC Ⅱ类分子装载肽段 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体
递呈给CD4+T细胞
九聚体 (αβIi)3

医学免疫学复习问题

医学免疫学复习问题

1.蛋白质抗原的加工处理与递呈→内源性抗原递呈途径指在胞质内蛋白质在胞质内被蛋白酶体裂解为小肽段并通过MHC-I 类分子递呈于细胞表面的途径;→外源性抗原递呈途径指在进入细胞之前就合成了的蛋白质被细胞捕获以后在吞噬溶酶体的作用下裂解为小肽段并通过MHC-II类分子递呈于细胞表面的途径。

2.个体免疫反应性与种群繁衍环境改变,微生物进化导致新抗原体的出现,种群中部分个体由于不能产生特异性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而被淘汰。

种群中至少有些个体拥有能够结合病原体抗原肽的MHC分子,从而能生存下来,维持繁衍。

3.T细胞在胸腺的分化胸腺上皮细胞与双养性前T细胞通过HLA分子相互作用,阳性选择,可结合的T细胞继续分化为单阳性T细胞4.调控NK细胞功能5.引起移植排斥反应同种异体的HLA抗原可以作为非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

6.与自身免疫耐受MHC可以识别来自于病原体的非己抗原,也可以识别来自自身细胞的自身抗原。

当唔感染发生时,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并不是处于空载状态,来自自身抗原的表位肽占据MHC分子地点抗原结合槽。

正是因为MHC分子能够递呈自身抗原,机体免疫系统能够是被自身抗原并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

过程:在细胞免疫中蛋白类抗原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成多肽,它与MHC结合并移至APC表面,产生活化TCR信号;而抗原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有关受体结合就产生第二膜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在双信号刺激下,T淋巴细胞才能被激活就是Bretcher-Cohn双信号模式。

T淋巴细胞被激活后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并迅速增殖、分化,其中一部分在中途停下不再分化,成为记忆细胞;另一些细胞则成为致敏的淋巴细胞,其中Tc有杀伤力,使外源细胞破裂而死亡。

TH细胞分泌白介素等细胞因子使Tc、Mφ以及各种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集中于外来细胞周围,将外来细胞彻底消灭。

在这一反应即将结束时,Ts开始发挥作用,抑制其他淋巴细胞的作用,终止免疫反应。

医学免疫学PPT第十二章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课件

医学免疫学PPT第十二章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课件

★ DC的生物学功能
1. 对T细胞递呈抗原。
谁能激活 Naïve T?
唯一能将Ag递呈给童贞T细胞启动、
递呈功能最强大的细胞
激发初次免疫应答
2. 分泌IL-12 诱导Th1的分化; 3. 参与T细胞胸腺分化发育 4. 诱导免疫耐受 5. IDC和FDC可能参与免疫记忆 6. pDC分泌I型干扰素参与固有免疫
一、抗原的摄取 摄取方式:
胞吞作用(endocytois):细胞外的细菌等颗粒抗原或可溶性 蛋白抗原与APC的膜接触时,胞膜将其包围并吞 入胞内的过程——内化作用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单核吞噬细胞对细菌等 胞饮作用(pinocytosis):DC对蛋白分子的摄取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B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分子
表达MHC-II类分子并与抗原结合成MHC-抗原肽 复合体表达B7等协同刺激分子递呈抗原给CD4+T 细胞-TCR识别结合,并使T细胞活化
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
靶细胞:提呈抗原给CD8+T细胞 非专职APC
抗原提供细胞:提供抗原给B细胞
专 职
APC
一、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 cells)
非淋巴组织的非成熟DC,分布在心脏、肾 脏、肝脏、肺脏等实质器官间质的毛细血 管附近 ;黏膜DC(哨兵细胞)
②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LC)
表皮和胃肠粘膜上皮的非成熟DC,高 表达FcR, 补体受体和MHC Ⅰ、Ⅱ类分子
3)体液中的DC(循环DC)
淋巴液中的隐蔽细胞、血液DC,淋巴DC
CD8+T CD4+T
外原性抗原递呈途径
APC与T细胞 间粘附分子的 相互作用

医学免疫学:免疫应答分子机制

医学免疫学:免疫应答分子机制
• 外源性抗原经MHC-Ⅱ类 分子提呈给CD4+T
• 内源性抗原经MHC-Ⅰ类 分子提呈给CD8 +T
2. 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可逆性结合:
LFA-1/ICAM-1;LFA-2/LFA-3
➢ 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
TCR-CD3双识别肽-MHC分子复合物 CD4分子+MHCⅡ类;CD8分子+MHCⅠ类
调理吞噬作用
靶 细 胞
ADCC
(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 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应答。
再次应答(二次应答或回忆反应): 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产生的免疫
应答。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
B细胞对TI抗原的IR特点: 非抗原特异性; 无MHC限制性; 无回忆反应; 无Ig类别转换
Take a rest!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
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抗原特异性 B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 生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Ag
B

Ab
一、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go 二、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go 三、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go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light zone
high affinity
Somatic hypermutation in centroblasts
dark zone
smablast
Plasma cell
Selection of high affinity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
B细胞提呈抗原功能与mIg有关——浓集抗原, 并使之内化。 再次应答过程中记忆性B细胞作为APC 激活抗原特异性的Th细胞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6
滤泡样DC(FDC)
FDC B cells
FDC express high levels of membrane receptors for
antibody and complement. By these, FDC actives the B
cells in lymph nodes.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 抗原提呈与免疫激活
3. 免疫调节
4.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诱导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29
DC的生物学功能
抗原提呈
*胞饮作用
*吞噬作用
*受体介导的 内吞 (FcR/CR/ 甘露糖受体)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免疫调节
* 激活初始T细 胞,启动免疫 应答
*分泌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细胞 分化发育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7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和特点
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 (一)类型与特点: 根据来源分类 根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 根据组织分布分类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8
DC的分类——根据来源分类
髓系DC: 免疫应答的诱 导和启动 淋巴系DC: 干扰素产生细 胞,抗病毒作 用
浙中医大 微免教研室 刘文洪
19
DC的分类——根据分化成熟状态分类
髓系DC大多为未成熟状态,摄取Ag或接受某些刺激(炎性 信号)分化成熟,成熟过程同时发生迁移。
前体阶段
未成熟阶段
迁移期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部资料)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部资料)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部分1.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

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2.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

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

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3.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见概念。

(2)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整理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整理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整理1、试述内、外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

答:外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第一,外源性Ag被APC摄入(吞噬、胞饮、受体介导等),外源性Ag在内体/溶酶体(低PH、各种酶及HLA-DM)中加工,产生13-18aa短肽(适合与MHCII类分子结合);第二,在内质网新合成的MHCII类与Ii链结合在一起,它在与多肽结合前由内质网转移到内体腔;第三,在腔内Ii被解离或降解后在HLA-DM参与下,MHC II类分子与多肽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肽MHC II类分子复合物,通过胞吐空泡的形式转运至APC表面递呈给CD4T细胞。

内源性抗原的呈递过程:第一,内源性Ag多肽的产生:内源性抗原通常来源于胞内蛋白,核蛋白,病毒蛋白、瘤Pr等。

它们泛生物素化及在蛋白酶体中降解,产生8-12aa短肽(适合与MHC I类分子结合)。

第二,多肽的转运:TAP将内源性Ag肽从蛋白酶体向内质网转运,内质网中MHC I类分子与多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第三,内源性Ag递呈,复合物以胞吐空泡的形式至靶细胞表面递呈给CD8T细胞。

2. 试述免疫缺陷病特征:①反复发生不易控制的感染;②恶性肿瘤发生率增高;③常并发自身免疫病。

●分类:原发性、继发性3. 试述抗原抗体反应特点1.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结合的特异性2.比例性: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3.可逆性:可逆性指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解离,恢复抗原抗体的游离状态。

4.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由Ig的V区特别是HVR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在体内表现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理学效应;在体外可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2)激活补体:IgG(IgG1、IgG2和IgG3)、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gA、IgG4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

(3)与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Ig经Fc段与各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发挥调理吞噬、粘附、ADCC及超敏反应作用。

南医大-医学免疫学-第2章抗原

南医大-医学免疫学-第2章抗原

抗原的剂量
抗原的剂量与免疫原性密切相 关,适量浓度的抗原能更好地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机体的内在因素
机体的生理状态、遗传背景、 免疫水平等因素也会影响对不
同抗原的免疫应答。
增强免疫原性的方法
改变抗原的化学性质
通过修饰和改变抗原的化学性质,可 以增强其免疫原性。
增强抗原的物理性状
通过改变抗原的物理状态,如增加颗 粒大小、提高溶解度等,可以增强其 免疫原性。
抗原特异性
MHC分子与抗原的结合具 有特异性,确保免疫应答 的准确性。
免疫记忆
MHC分子能够将抗原信息 传递给T细胞,形成免疫 记忆,提高二次免疫应答 的效率。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直接识别
T细胞通过TCR直接识别抗 原肽-MHC复合物。
间接识别
T细胞通过识别由抗原激活 的细胞表面表达的炎症因 子。
识别多样性
04 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抗原抗体结合的特点
高度特异性
01
抗原抗体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结合,
这是免疫反应识别和清除外来物质的基础。
不可逆性
02
抗原抗体结合后通常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不易解离,这是免疫
应答过程中发挥持久作用的重要机制。
亲和力
03
抗原抗体结合的亲和力是指抗原和抗体结合的强度和速度,亲
产生免疫记忆
抗原抗体结合后,免疫系统能够记忆这种抗原,并在再次接触时 迅速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
诊断疾病
通过检测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例如 检测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抗体。
05 抗原的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的概念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 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即抗原能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 的能力。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第13章 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医学免疫学》教学课件:第13章 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Cytoplasmic cellular proteins, including non-self proteins are degraded continuously by a multicatalytic protease of 28 subunits
33
Ins of immunopharmo & immunotha
一The、Jou树rnal突of Im状mu细nolo胞gy (dentritic cell, DC)
非成熟DC
成熟DC
Fc受体的表达
++
-/+
甘露糖受体的表达
++
-/+
MHCⅡ类分子的表达
半衰期
约10小时
大于100小时
细胞膜表面数目
-106
-7×106
共刺激分子的表达
-/+
++
抗原摄取、加工处理能力 ++
➢ 抗原提呈 ➢ 功能最强的APC ➢ 激活初始T细胞(唯一)
➢ 免疫调节 ➢ 免疫耐受的维持与调节 ➢ 参与固有免疫 ➢ 免疫激活作用
24
Ins of immunopharmo & immunotha
二The、Jou单rnal核of Im/巨mun噬olog细y 胞 (monocyte/macrophage, Mo/Mφ)
The Journal of ImmTurnaolongsy 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TAP1 & 2)
Lumen of ER ER membrane
Peptide
Hydrophobic transmembrane domain

医学免疫学: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TCR扫描APC表面
若TCR识别相应的MHC/抗原肽,则T细胞与APC发生特异性结合。
(二) T细胞与AP第C一的节特T异细胞性对结抗原的识别 合
1、T细胞经由TCR识别抗原 2、TCR识别抗原的特点
只识别表达于APC表面MHC分子递呈的多肽
TCR识别抗原受到MHC的限制—— CD4+TH只识别与MHC-II分子结合的肽段 CD8+Tc只识别与MHC-I分子结合的肽段
第二信号: CD28 —— B7(B7.1/B7.2)
注:活化的APC等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使T细胞充分活化
T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双信号











MAPK



醇 途 径
途 径
二、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第二节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三、T细胞活化信号涉及的靶基因
主要涉及与细胞增殖及分化相关的细胞基因
靶细胞
CTL
2、CTL的极化
保证效应分子
仅杀伤靶细胞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3、致死性打击
(1)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2)Fas/FasL途径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第三节 效应性T细胞的应答效应
CTL杀伤作用的特点:
杀伤有针对性,是特异性杀伤; 杀伤受MHC-I类分子限制; 可连续杀伤靶细胞; 不杀伤正常细胞。
CD8+T细胞
外源性抗原 MHCⅡ类分子途径
CD4+T细胞
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二、APC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 第08章--抗原呈递细胞及抗原呈递作用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 第08章--抗原呈递细胞及抗原呈递作用


APC以多肽-Ⅰ类分子复合体递呈给CD8+ T细胞.
2. 外源性抗原-II类分子途径

外源性抗原:是指从细胞外摄入胞内的抗原,如细菌、
外毒素等。

APC 经吞噬或胞饮作用摄入抗原 , 在吞噬体或在内 体被蛋白水解酶作用降解为多肽片段 ( 约 12~20aa) , 至粗面内质网,与 MHCⅡ类分子及非变异链 (Ii 链 ) 结合成复合体,与高尔基体分泌的内体 /溶酶体融合, Ii链解离,移到细胞表面。 以多肽-MHCII类分子复合体递呈给CD4+ T细胞.
肝脏 骨 滑膜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 肉芽肿组织
前单核和单核细胞(Promonocyte and Monocyte) 单核细胞(Monocyte) 定居巨噬细胞/组织细胞(Resident Macrophage/
Histocyte)
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 破骨细胞(Osteoclast) A型滑膜细胞(Type A synovial cell)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Epithelioid cell/
二、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s, Macrophage) 免疫作用:

1)吞噬和杀伤作用;
2)摄取,加工处理 和递呈抗原;
3)合成和分泌各种 活性因子
单核-巨噬细胞成员
---------------------------------------------所在组织、脏器 名称 ---------------------------------------------骨髓 血液 实体组织

IDC的移行和成熟过程:
L细胞(未成熟的DC),分布在皮肤表皮层,摄取 和处理经皮肤进入的抗原。 迁移进入淋巴管,即为淋巴液中的隐蔽细胞, 到达淋巴结深皮质区的T细胞富含区,即为成熟的D 细胞,即IDC,IDC将已处理的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Chapter3 抗原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完全抗原/免疫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不完全抗原:仅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耐受原: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

变应原:能引起变态反应的抗原。

★内源性抗原:在抗原提呈细胞内新合成的抗原。

★外源性抗原:指并非由抗原提呈细胞合成,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

Chapter4 抗体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显示免疫功能。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Chapter5 补体系统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并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补体系统:是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它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

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调节、介导病理性免疫损伤。

Chapter6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由细胞(免疫细胞、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有生物活性(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的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

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启动复杂的细胞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引起细胞基因转录变化的过程。

Chapter7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其编码基因及其分子表达的细胞种类均鉴定明确者,统称CD。

细胞黏附分子:介导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互相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Chapter8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因子★MHC:是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免疫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APC及抗原提呈(新)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第十一章:APC及抗原提呈(新)PPT课件

-
-
胸腺依赖区
胸腺 DC
胸腺
++ + ?
+
朗罕细胞 表皮粒层及基层 ++++ +
+
+
胃肠上皮层
间质性 DC 实质性器官间质 ++++ ?
?
+
的毛细血管附近
隐蔽细胞 淋巴结输入管 +++ ?
?
-
单核/巨噬细胞 全身组织,器官 ++/- +
+
-
B 细胞
外周血,淋巴结 ++
+
+
-
CTL 的靶细胞 全身有核细胞 MHC-I 分子
─────────────────────────────
DC 细胞
滤泡 DC 淋巴滤泡
++/- + +
-
并指状细胞 同上,淋巴组织 ++++ - -
-
胸腺依赖区
胸腺 DC 胸腺
++ + ?
+
朗罕细胞 表皮粒层及基层 ++++ + +
+
胃肠上皮层
间质性 DC 实质性器官间质 ++++ ? ?
+
的毛细血管附近
隐蔽细胞 淋巴结输入管 +++ ? ?
-
单核/巨噬细胞 全身组织,器官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fluenza virus
外源性抗原 (exogenous antigens)
bacteria
指由细胞外进入细胞的蛋白质抗原
细胞摄入的各种病原体和疫苗 在吞噬体和内体中生长的病原体 摄入的自身蛋白
抗原递呈细胞内加工,由MHCⅡ分子递呈
M
M
M
M
二、抗原递呈细胞(APC)
APC:即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摄取、加 工、处理抗原,并把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 的一类细胞群,包括专职APC (DC、巨 噬细胞、活化的B细胞)和其他非专职 APC。
图2-5 呈散在生长的成熟DC(×400) Fig2-5 scattered mature DC(×400)
DC的特点及功能
➢ 通过形态学、组合性表面标志及在混合淋巴细胞 反应中能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鉴定。
➢ 人DC的主要特征性标志为CD11c、CD1a、CD83, 是唯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APC。
The three kinds of Professional APC
Cellular Cooperation and Antigen Recognition
+
APC
Extracellular MHC Class II - CD4+ Helper T
Antigen
antigen peptides Lymphocyte
淋巴组织中的DC ----并指状DC: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次级淋巴组织 ----滤泡样DC:分布于外周淋巴器官淋巴滤泡生发中心 非淋巴样组织中的DC ----间质性DC:分布于实质器官间质毛细血管附近 ----Langerhans’细胞:位于表皮和胃肠上皮部位 体液中的DC ----输入淋巴液中的隐蔽细胞 ----外周血中的血液DC
➢ 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最强的APC,其抗原递 呈功能是巨噬细胞的10-100倍。
DC的发育及迁移
骨髓及外周血中的前体细胞 外周非淋巴组织中的未成熟DC 输入淋巴管及外周血中的移行DC
外周淋巴组织中的成熟DC
未成熟DC和成熟DC
未成熟DC (Immature DC)
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等上皮内及实质器官间质内 摄取抗原并迁移至引流淋巴器官
(CLIP)
Ii链的作用
➢ 阻止MHC II类分子与ER中新合成的肽或内源性 抗原肽结合
➢ 帮助MHC II类分子折叠和装配 ➢ 引导MHC II类分子进入内体
➢ 外源性抗原:由细胞外摄入细胞内的蛋白质抗原 ---MHCⅡ类分子递呈。
内源性抗原 (endogenous antigens)
指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抗原
细胞产生的自身固有蛋白质 胞内寄生病毒或其它病原体产生的蛋白质 细胞恶性转化后产生的突变蛋白,即肿瘤抗原
有核细胞内加工,由MHCⅠ分子递呈
上皮组织中的LC 捕捉外来抗原后即进入引流淋巴结的T细胞区,成为IDC
成熟DC与未成熟DC的区别
➢ 摄取抗原的能力降低 ➢ 抗原加工、递呈功能增强 ➢ MHC、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
粘附分子(LFA-1、ICAM-1)表达上调 ➢ 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
树突状细胞迁移成熟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Exogenous pathway
Cell surface
Uptake
Protein antigens In endosome
Endosomes
Increase in acidity
To lysosomes
Cathepsin B, D and L proteases are activated by the decrease in pH
➢ 两类MHC分子分别将抗原肽递呈给CD8+和CD4+T 细胞所识别。
CD4+T cell(Th)
CD8+T cell(Tc)
T cell Receptor
T cell Receptor
Peptide
CD4
Peptide
CD8
MHC Class II
MHC Class I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Langerhans’ cells (LC) Interdigitating DC(IDC)
LCs lie in the epithelia of the skin and gastrointestinal and respiratory tracts, express FcR and C3bR. After uptaking antigens, migrating to draining LN and becoming IDC (high level of MHC-I,II molecules,lack of FcR and C3bR)
MHC-I类分子与MHC-II类分子分布的区别
➢ MHC-I类分子广泛分布于各组织有核细胞及血小板和 网织红细胞的表面,但在神经细胞、成熟的红细胞 和滋养层细胞表面没有表达。
➢ MHC-II类分子主要分布于APC细胞、胸腺上皮细胞 和活化的T细胞表面。
总结
➢ B细胞可识别天然抗原,但T细胞不能识别天然抗 原,它们只能识别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与抗原肽 的复合物。
FDC
B cell
Folicular DC, FDC
FDCs Lie in follicle of LN, no expression of MHC-II molecules, high level of FcR and C3bR, present antigens to B cells
图2-4 呈集落悬浮生长的成熟DC(×400) Fig2-4 Mature DC suspended in media by colony(×400)
Uptake mechanisms direct antigen into in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exogenous antigen processing
Receptor-mediated uptake enhanc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T cell response
APC的分类
1、专职APC:包括DC、巨噬细胞、活化的B细胞 ❖ 表达MHC-II类分子,递呈外源性抗原肽给CD4+T细胞 ❖ 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7,提供第二信号给T细胞 2、非专职APC:
通常指一般情况下不表达MHC-II类分子,不具备抗原提 呈功能,但是在炎症状态下可以被诱导表达MHC-II类分 子、协同刺激分子的一类细胞,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 纤维母细胞等。 3、靶细胞: 表达MHC-I类分子,递呈内源性抗原肽给CD8+T细胞
(一)外源性抗原的加工递呈
➢ 又称为MHCⅡ类途径。 ➢ 分为抗原的摄取、加工、 MHCⅡ类分子的合成
与转运、MHCⅡ类分子荷肽、递呈几个阶段。
1. 外源性抗原的摄取
➢ 通过胞吞外源性抗原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形成 内体。
➢ 内体:胞吞的抗原被质膜包围形成的空泡,是外 源性抗原加工的场所。
➢ 内体经历早期、中期、晚期内体几个阶段,逐渐 成熟,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Proteases produce ~24 amino acid long peptides from antigens Drugs that raise the pH of endosomes inhibit antigen processing
3. MHC Ⅱ类分子的生物合成和转运
➢ 合成场所:粗面内质网 ➢ α/β二聚体与Ii链结合,形成Ii3α3β3九聚体 ➢ Ii链:Ia分子相关的恒定链(Ia-associated invariant
Y
T 抗原肽-MHC复合物
Soluble native Ag
Cell surides
of Ag
Cell surface peptides of Ag
无应答
无应答
无应答
抗原加工、递呈
无应答
T cell response
MHC-I类分子与MHC-II类分子结构的区别
Uptake of exogenous antigens
Membrane Ig receptor mediated uptake
Y
Phagocytosis
Complement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Pinocytosis
Y
Fc receptor mediated phagocytosis
and b chains of MHC class II molecules CLIP
A peptide of the invariant chain blocks the MHC molecule binding site. This peptide is called the CLass Ⅱ 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
complex
1.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
➢ 由美国学者Steinman和Cohn于1973年发现, 因其伸出树枝样突起而得名。1993年Inaba 等用GM-CSF体外扩增获得成功。
➢ 根据来源:分为髓系来源的DC和淋巴系来 源的DC。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
➢ 根据分布:
第十一章 抗原提呈细胞 与抗原提呈
T cells do not recognise native antigens
B
B
BB
B BB
B
B
YYY YY
YY
Y
Y
Y Y
Y Y Y Y
BCR交联
T
活化增殖、产生抗体
T
无增殖
无CK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