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合集下载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金融职务犯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利用其从事融资活动的便利或滥用职权、不尽职责,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或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众所周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不仅损害金融机构自身的合法利益,更严重地损害广大存款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极易诱发金融风险,危害社会稳定。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将在分析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其特点,分析其成因,并为更好地预防金融机构犯罪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复杂性金融职务犯罪是一种特定身份犯罪,是公共权力异化为私人权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种主体的特定性带来了犯罪分子的“自我保护”功能。

犯罪前他们打着“公平”、“合法”执行金融职务的身份进行,理所当然的不易受到阻碍;犯罪过程中他们实施的是以权谋利、将公权暗化为私权,可以骗取领导和同行的支持;犯罪后他们往往利用职权地位所形成的影响,公开或秘密地对抗司法机关的侦破活动,利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开脱罪责,无形中增加了司法机关的追诉难度。

(二)隐蔽性一般犯罪如杀人、放火、抢劫等,是以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侵害对象的,受害者与犯罪者利益冲突激烈,揭露犯罪的积极性高。

而职务犯罪是金融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其侵犯的对象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公共财产,一般不是以公民个人利益为直接侵害对象。

因此,别人既不容易了解贪污者的职务内幕,又不容易与之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故不易被察觉和揭露。

(三)智能性犯罪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智能化。

随着金融系统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多种多样,且不断翻新,向智能化、技术化方向发展。

有的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往往将多种犯罪交织在一起,制造“案中案”,作案手段比较高明,反侦察能力增强。

金融工作中职务犯罪及预防

金融工作中职务犯罪及预防

2、涉案金额都比较大

金融机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这一特点大家也非常清 楚,因为早年发生在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工商银行南 海支行的案件所涉及的金额都非常巨大。我所参考的 100多宗案件,案值普遍是上百万、上千万的,这些案 件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这些案件除了直接给国家造成损失外,更可能因这些 职务犯罪引发金融机构的呆坏账,造成更大的损失。 可以认为,我国金融机构上世纪80、90年代所形成2-3 万亿呆坏账,相当多同职务犯罪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现在这些银行大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上市,一旦再发 生相同的案件,除了给国家造成损失外,也可能给广 大公众造成直接的损失。
2.消极腐朽思想严重

极少数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素质低,有赌博的嗜 好,甚至长期沉迷于赌博,易受消极腐败思想的侵 蚀和影响,贪婪欲望膨胀。在金融队伍中,极少数 员工本身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就不高,缺乏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与社会上消极腐 败思想一拍即合,同流合污。随着拜金主义、享乐 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滋长和膨胀,于是部分 金融从业人员贪婪成性,不顾政策、法律的约束, 公然走贪污、受贿、挪用、侵占公款等犯罪道路。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极少数基层员工赌博是基 层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主要诱因。
3、什么是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4、什么是从事公务?
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 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 监督、管理等职责。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 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 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国有公司 的董事、经理、监事、会计、出纳人员等管理、 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 不具有职权内容的劳务活动、技术服务工作, 如售货员、售票员等所从事的工作一般不认为 是公务。

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

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

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第一篇: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文章标题:浅谈职务犯罪的特点及侦查取证的特殊性职务犯罪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了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侵犯了国家管理公务的职能和声誉,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重大损失的各种犯罪的总称。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历来以立案难、取证难、追逃难而成为一类难度较大的侦查工作,其中,取证难更是成为了困扰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难中之难。

笔者认为,要解决职务犯罪取证难的问题,其基础性的前提就是掌握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了解职务犯罪侦查的规律,在证据法一般原则和证据规则的指导下,全面系统地构建对职务犯罪侦查更具实际意义的职务犯罪策略体系。

一、职务犯罪特点剖析(一)职务犯罪主体的特点1.职务犯罪主体的反侦查能力强。

职务犯罪大多数是故意犯罪,犯罪主体明知故犯,因而一般都有反侦查的主观愿望。

再者,犯罪主体的文化、法律水平较高,社会阅历丰富,关系网复杂,有一定的地位和职权,容观上具有反侦查条件。

针对犯罪主体反侦查能力强的特点,侦查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要么阻止行为人实施反侦查,要么使反侦查行为欲盖弥彰,引出线索,获取证据。

2.职务犯罪主体关系网复杂,且多具有一定的职权,故侦查的干扰多,阻力大。

职务犯罪主体的特定性决定了其行为人不仅与其它犯罪的行为人一样需要进行日常的交往活动而且还与有关单位和部门业务上的往来,因而其关系网比其它犯罪人的关系网更为复杂。

关系网的复杂以及犯罪主体多具有一定的职权和地位等原因,使某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关系人向司法机关说情,或者不与司法机关配合,极个别职务高的关系人甚至以权压法,阻挠侦查。

3.从事公务的人员之间,从事公务的人员与非从事公务的人员往往相互勾结,共同犯罪。

据统计,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一般占立案总数的10-25%,且官商勾结型职务犯罪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

(二)职务犯罪时间的特点1.大多数职务犯罪的预谋、持续时间较长。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

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探析及预防建议去年,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导地方检察院一举查处了一起职务犯罪窝案、串案。

该案中嫌疑人的犯罪特点、原因等具有一般性和全局性意义,对此作一分析,期望能起到警示作用。

一、犯罪特点:1、犯罪嫌疑人年纪轻、学历高。

在查处的这批案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34岁,呈低龄化趋势。

这些嫌疑人的学历除一人系大专学历外,其余人的学历均是全日制本科以上。

年纪轻、学历高是本案的显著特点,在近年来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犯罪嫌疑人都是业务骨干,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该窝案串案的嫌疑人在单位中都担任一定职务,或主管某项重要工作,既有所、处、局负责人,也有一般工作人员,均系所在单位、部门的业务骨干。

3、受贿数额巨大。

近几年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涉案数在十万元以下的居多,而该案中,除一人犯罪数额在十万元以下外,其他人的涉案数额都在十万元以上,其中三人涉案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

4、受贿方式多样化,一次性受贿数额越来越大。

以前受贿人受贿的对象以现金和购物卡居多,而现在发展到信用卡、银行借记卡、房产、股份等多种方式,受贿数额也从一次几百元、几千元上升到一次上万元甚至是十万元。

这也是近年来受贿案的一种趋势,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5、结伙犯罪。

在以往的受贿案件中,行贿和受贿行为多是暗中进行,行贿方与受贿方单线联系。

但在该窝案、串案中,由于嫌疑人在同一系统工作,在同一事项的决策过程中,互有联系,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因而互相关照,结伙犯罪。

6、多头行贿,多头受贿。

在审批同一事项过程中,要经过多个环节。

为疏通每个环节,行贿人多头行贿,不同的受贿人因同一事项多头受贿。

如一行贿人为了一件事先后向三人一次行贿共计20万元。

二、犯罪原因:(一)主观原因1、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

本窝案、串案中的涉案嫌疑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可以称得上是业务上的好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不注重学习,特别是不注重政治学习,不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个人工作、生活上的一些挫折,迷失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推荐】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推荐】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小编希望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现如今,人们不会把大量的现金放在家中,而是选择投资或把钱存入银行。

但是,如果银行的工作人员监守自盗,那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主要特点具备现金来源,接受现金十分便利,所以方便作案。

银行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具备现金来源和接受现金的便利,打“现金”的主意。

银行一线工作人员,每天从早到晚都和现金打交道,工作中手里整点的钱。

和班后自己兜里消费的钱反差特别大,环境的熏染和金钱的诱惑,往往会使个别从业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治思想上的免疫功能。

于是,个别人在“钱来钱去”中寻机作案。

如某支行出纳负责人辛某利用职务之便做阴阳帐,盗用密码,互划帐款等手法,使帐款相符、帐面假平,掩盖库存余额实存数。

6年中辛在其岗位,累计窃取库房现金256万元,已被法院无期徒刑。

(二)具备资金划拨和业务*作的便利,打“票据”的主意。

银行业务*作流程更换代较快,特别是综合处理系统和储蓄(3、0版)处理系统上线后,“5031辖内往来”科目的核算和管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个别人在系统升级后钻“5031辖内往来”报单当日未达到空子,在“报单往来”中寻机作案。

如某银行上半年通报的6起案件中,多数是利用职务及综合柜员*作之便,通过储蓄与对公“5031辖内往来”票据挪用资金,累计涉案总金额1518、3万元。

(三)具备“贷款发放权”和参与(三查)的便利,打“回扣”的主意。

随着世行项目的开发运用,银行的信贷业务进一步趋于完善,贷款*作的安全系数明显提高。

但由于贷款生效后,贷款资产质量在帐面反映存在滞后性,潜在风险形成的最终损失,要在贷款发放若干年后才能为显现出来。

这样,给心存侥幸见钱眼开、“胳膊肘往外扭”录求既得利益的个别从业人员,利用其职务帮助企业对付银行,套取银行信用。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知⼈知⾯不知⼼,有时候我们容易被⼈的外表所迷惑,根据⼈的外表来判断这个⼈的好与坏这是⼀种肤浅的判断⽅式,就例如有些⾼管利⽤职务来进⾏犯罪活动,不被⼈所知,那么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就这个问题店铺⼩编整理了⼀下内容为您解疑答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职务犯罪有哪些特征职务犯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个⽅⾯:(⼀)犯罪动机的伪装性国家⼯作⼈员利⽤职务进⾏犯罪活动时都要经过⼀系列复杂的思想⽃争,年龄越⼤,职权越⾼贸然⾏事的就越少。

他们既想利⽤职务或⼯作之便,索取⾮法利益或侵占公共财物,以满⾜⾃⼰的⾮法占有欲,但⼜希望不被别⼈发现以保持其现有地位的巩固,在这种思想动机下,他们就千⽅百计的打扮⾃⼰,给⾃⼰的犯罪⾏为套上⼀副假⾯具,正是由于这种伪装性所以他们很容易⿇痹⼀些领导和群众,从⽽看不清他们的真实⾯⽬,在其“先进”、“⽴功”的假⾯具的掩盖下,在⼴⼤⼲部群众⼀时认不清的伪装下,他们便有恃⽆恐,胆⼤妄为,不断强化其犯罪动机,毫⽆顾忌地进⾏职务犯罪活动。

(⼆)谋略上的“合法性”他们企图利⽤法制不健全或政策不够稳定的空⼦,打着合法的旗号以合法的⾝份进⾏⾮法活动,企图既进⾏了职务犯罪⼜能障⼈⽿⽬,以达到不受法律追究的⽬的,所以他们往往采取“领导批准”、“业务需要”、“搞活经济”、“招商引资”等合法的形式,巧⽴名⽬,化公为私,这种犯罪形式,在贪污犯罪和受贿犯罪中表现的⽐较明显。

(三)占有上的贪婪性犯罪的意念产⽣后⼀旦付诸⾏动,想再收回很难的,特别是职务犯罪,趋向性决定了拿钱欲望越强,胃⼝越⼤,逐步使个⼈私款极剧膨胀起来,这从⼀些经济案件中可以充分反映出来,有些国家⼯作⼈员在经济犯罪⾏为上表现出极⼤的贪婪性,原有的法律震慑、⼼理压⼒会被侥幸⼼理所代替。

(四)对社会腐蚀危害性国家⼯作⼈员往往在作案前后会⽤职权和⾦钱去拉拢腐蚀有关领导和知情⼈员或者是⽤⼩恩⼩惠去拉拢有关⼈员,或者⽤⾦钱收买他们作为“⽤得着”的⼈,或者充当⿊恶势⼒保护伞扩⼤势⼒,或者请客送礼,拉有关领导到⿊恶势⼒盘踞的场所,娱乐消费腐蚀领导等等。

10-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10-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10-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职务犯罪的特点不包含()(20 分)
✔ A
犯罪主体基层化
✔ B
犯罪手段隐蔽化
✔ C
犯罪危害严重化
✔ D
犯罪行为跨国化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1、银行员工因为有()的权力,对其管理的资金会进行非法侵占或挪用(20 分)
A
动用资金
B
审批贷款
C
发放贷款
D
拆借资金
正确答案:A B C
∙2、职务犯罪年轻化的原因主要包括()(20 分)
A
工作经验少
B
自律能力差
C
防范意识低
D
腐朽思想侵蚀
正确答案:A B C
∙3、职务犯罪手段的特点主要包括()(20 分)
A
隐蔽性
B
专业性
C
复杂性
D
间接性
正确答案:A B C D
判断题
∙1、职务犯罪案件多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为主()(20分)✔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金融机构职务犯罪是指在金融机构中担任职务的人员,以满足非法个人利益为目的,通过违反法律法规或操作规范,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种犯罪形式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具有隐蔽性。

金融机构职务犯罪往往通过操纵账户、伪造交易、虚构资产等手段进行操作,其行为一般很难被发现。

这些犯罪行为并不会对金融机构的运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容易长期积累和扩大犯罪行为。

其次,具有高风险性。

金融机构职务犯罪通常涉及资金往来,一旦犯罪行为被发现,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

此外,由于金融机构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在金融机构职务犯罪行为被揭露后,对公众信心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再者,具有连锁效应。

金融机构通常是一个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发生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反应。

一旦犯罪行为暴露,可能触发连锁倒闭,引发金融风险扩散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成因可以从个体因素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

个体因素方面,金融机构职务犯罪往往涉及到人的贪婪和道德风险。

一方面,职务犯罪者可能因为贪图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存在管理腐败问题,导致监督不力,从而为职务犯罪提供了机会。

制度环境方面,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成因与金融制度的缺陷和监管失灵有关。

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能存在缺陷,监管制度可能存在漏洞,容易被职务犯罪者利用;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意识也是影响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

针对金融机构职务犯罪,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内部监控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防范职务犯罪行为。

2.加强教育和培训: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员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建立员工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奖励和惩罚相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试论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举措

试论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举措

试论银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举措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政策、市场及人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过去银行体制和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不可避免地出现不良资产,从而接受了一定的抵债资产。

抵债资产的特殊性加之处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准确掌握的情况,极易引发银行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域人员的职务犯罪。

2009年在某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就查处了4起员工受贿案件,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易发性和多发性规律,值得认真研究、探讨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强防范。

一、当前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环节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一)犯罪态势严峻近几年,银行业员工收受贿赂案件总体呈上升态势,这类案件主要发生在集中采购和抵债资产处置环节,其中又以后者占比较高。

2009年,在某银行立案查处的6起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案件中,发生在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就有4起,占66.67%。

(二)犯罪主体身份集中受贿犯罪主体多为银行基层行资产处置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

2009年,在某银行查处的受贿案件4名受贿人员中,3人属一级支行不良资产处置部门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另1人属与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有关联的业务骨干。

且在案发时,已有3人离开了不良资产处置岗位,属陈案新发。

(三)作案手法隐蔽在抵债资产处置环节受贿犯罪案件中,受贿犯罪主体与行贿或索贿客户单位存在工作上的长期合作关系,彼此私交较好,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单线联系”,其受贿或索贿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且这些人业务比较精通,平时表现较好,无明显或异常的行为表现,银行在日常管理和排查中难以发现。

(四)受贿数额大、时间跨度长2009年,在某银行立案查处的4起不良资产处置受贿案件中,收受贿赂数额最多累计人民币34.6万元,最少的也有人民币7.08万元。

有的受贿主体受贿犯罪时间长达10年,尽管每次收受金钱数额不大,但累计起来却是不小的数字。

(五)内外勾结共同作案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与关系人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相互利用,甚至勾结抵债资产所在地政府或法律机关和中介机构工作人员,暗箱操作违规处置,从中谋取私利,以收受贿赂获取好处。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吕德赞壹、近年我国金融机构职务犯罪发案的特点和发生的原因1、涉案人员广泛。

金融机构的壹个特点是几乎每个员工都必须和金钱打交道,在特定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存在制度漏洞、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监督制约的情况下,就可能给极少数心怀不轨的人员提供作案的机会。

据笔者参考的媒体所披露的近年金融机构所发生的100多件职务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数发生在银行股份制改造前)所显示,这100多件案件中,涉案人员几乎涵盖了金融机构所有类别的职员,既有身为最高管理层总行的行长,也有最基层分支机构的普通员工,前壹类人员如中国建设银行前行长王雪冰、建设银行前行长张恩照、华夏银行前行长段晓兴等,最基层的员工也不时涉案,如前几年工商银行开平支行发生的职员詹仰东挪用公款壹案,仍有近年发生在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建设银行开平支行、农业银行开平支行的案件,都有普通的员工涉及案件。

笔者所参考的100多宗案件中,由于工商银行的治理结构相对较优,发案数也相对较少,四大银行中,中国银行占发案数25%,排不光荣的第壹,农业银行占23%,建设银行占21%,工商银行占13%。

2、涉案金额巨大,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金融机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这壹特点大家也非常清楚,因为早年发生在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工商银行南海支行的案件所涉及的金额都非常巨大。

笔者所参考的100多件案件,案值普遍上百万、上千万的,这些案件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案件除了直接给出国家造成损失外,更可能因这些职务犯罪引发金融机构的呆坏账,造成更大的损失,能够认为,我国金融机构上世纪80、90年代所形成2、3万呆坏账,相当多同职务犯罪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当下这些银行大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上市,壹旦再发生相同的案件,除了给国家造成损失外,也可能给广大公众造成直接的损失。

3、金融机构职务犯罪中贪污、挪用公款、受贿案占大多数,其中管理层人员涉及的犯罪以受贿、贪污为主,普通职员以挪用公款、贪污为主。

银行职务犯罪有六新-防范经营风险是关键

银行职务犯罪有六新-防范经营风险是关键

银行职务犯罪有六新防范经营风险是关键河南省职务犯罪预防网报道:近年来,商业银行因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作案而发生的重大经济犯罪越来越多,商业银行正在成为很多职务犯罪的主要作案目标,究其原因,这与商业银行是社会资金的集散地这一客观因素分不开.在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频频爆发的各类犯罪案件的回溯中,可以发现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变化呈现六大新趋势或新特点,值得特别关注。

一、预防犯罪首先堵风险商业银行是社会资金的集散地,这也是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频频发生内部人员利用职务犯罪的一个客观因素。

对于银行来说,这些犯罪并非无法避免,因为这些犯罪几乎都与银行的经营业务分不开。

因此,如果商业银行能够了解和堵住经营风险,就可以大大防范内部人利用职务导致的经济犯罪。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或者说内部人犯罪呈现出六大变化。

1、由信用风险向操作风险迁徙。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对公授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对操作风险防控手段还过于简单,经验不足。

"十案九违规",形形色色的操作风险,如同”打左灯向右转”一样,形成了违法、违规、违纪、违章行为。

2、由"明火”向"暗火"迁徙.据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介绍,2005年,某行业金融机构发生的1272件案件中,61。

6%是2004年以前的陈案。

作案人员长期暗箱操作,手段隐蔽,很多风险得不到及时"曝光”而成为"陈案"、"暗火"。

如某行黑龙江分行四马路支行空白票据诈骗案,从2003年3月到今年2月初案件暴露,时间长达两年多,盗用银行承兑汇票96张,滚动金额达9。

146亿元.3、由风险管理水平高向风险管理水平低的银行迁徙。

近年来,一些银行案件多发、群发、骤发,经营风险不断暴露就是例证。

在2004年11月发生的中航油事件中,作为1.6亿美元银团贷款的牵头行-法国兴业银行在事发前及时将1000万美元贷款卖给了国内某国有商业银行,全身而退,而国内某商业银行无端做了”垫背"。

论银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控

论银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控

论银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控作者:朱孜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29期【摘要】本文指出了当前银行业职务犯罪存在的四个主要特点,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分析了银行业职务犯罪高发的原因,进而针对银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以及成因提出四点防控建议,希图对预防银行业职务犯罪有所裨益。

【关键词】银行业职务犯罪特点原因防控金融,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所倚重的神兵利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开足马力全速发展,众多银行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功不可没。

近几年来,在金融业对外逐步开放的压力之下,各大银行纷纷加速了业务创新和制度改革的步伐,突出标志便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

尽管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业务面的扩宽和资金量的扩大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裹挟着更多的金融风险,职务犯罪便是其中之一。

如何找准银行业职务犯罪的原因,进而加强预防和控制,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秩序,是银行业界和犯罪学界都应当高度关注的课题。

一、银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早在2005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便提到我国银行业存在“三个80%”现象和“三个一”现象,即职务犯罪80%,尤其是一把手犯罪问题严重,案发在基层的80%,内外勾结作案的80%;一把手纷纷落马,内部环节一路打通,犯罪分子一跑了之。

[1]从刘主席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窥见,当前银行业职务犯罪存在案件多发基层、一把手职务犯罪严重、内外勾结作案突出、案发后携款潜逃等特点,具体论述如下:(一)案件多发基层由于媒体报道的倾向性,提起银行业职务犯罪,浮现在人们脑海的往往是王雪冰、张恩照、金德琴这些落马的前总行领导的形象。

然而,各地统计数据却清晰地表明,职务犯罪在基层更为多发。

据统计,1997年至2000年江西省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中,基层分理处、储蓄所、信用社等负责人作案的占案件总数的39.86%,直接经办人如会计、出纳、信贷、储蓄人员作案的占案件总数的46.41%[2];而2000年昆明地区查处的全部27名金融职务犯罪嫌疑人中,有24名属银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等基层机构负责人和信贷、会计、出纳、储蓄等基层岗位的工作人员[3]。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

当前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金融职务犯罪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利用其从事融资活动的便利或滥用职权、不尽职责,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或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众所周知,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巨大,不仅损害金融机构自身的合法利益,更严重地损害广大存款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极易诱发金融风险,危害社会稳定。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本文将在分析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其特点,分析其成因,并为更好地预防金融机构犯罪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现阶段金融机构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复杂性金融职务犯罪是一种特定身份犯罪,是公共权力异化为私人权力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种主体的特定性带来了犯罪分子的“自我保护”功能。

犯罪前他们打着“公平”、“合法”执行金融职务的身份进行,理所当然的不易受到阻碍;犯罪过程中他们实施的是以权谋利、将公权暗化为私权,可以骗取领导和同行的支持;犯罪后他们往往利用职权地位所形成的影响,公开或秘密地对抗司法机关的侦破活动,利用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开脱罪责,无形中增加了司法机关的追诉难度。

(二)隐蔽性一般犯罪如杀人、放火、抢劫等,是以公民个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侵害对象的,受害者与犯罪者利益冲突激烈,揭露犯罪的积极性高。

而职务犯罪是金融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单位部实施的,其侵犯的对象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公共财产,一般不是以公民个人利益为直接侵害对象。

因此,别人既不容易了解贪污者的职务幕,又不容易与之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故不易被察觉和揭露。

(三)智能性犯罪形式多样,手段隐蔽智能化。

随着金融系统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多种多样,且不断翻新,向智能化、技术化方向发展。

有的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往往将多种犯罪交织在一起,制造“案中案”,作案手段比较高明,反侦察能力增强。

论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成因与防控

论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成因与防控

论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成因与防控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是指我国有金融领域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或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类型主要是国有金融领域内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非法发放贷款、非法拆借、非法出具或承兑票据等犯罪。

一、当前我国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几大特点与成因当前我国国有金融职务犯罪呈现如下几大特点:(1)犯罪的主体基层化;(2)从个人犯罪向集体犯罪和集团犯罪发展;(3)犯罪手段智能化、复杂化;(4)犯罪的隐蔽性增强。

(5)犯罪金额巨大(6)罪犯案发后即携款外逃其他国家;(7)金融职务犯罪的国际化,特别是与洗钱犯罪共生的金融职务犯罪增多。

从当前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成因分析来看,国有金融职务人员的犯罪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犯罪的主观原因1.个人职业道德观念淡化。

当前金融机构偏重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削弱了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由于缺乏职业道德教育,部分银行职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蔓延,生活上寻求刺激,对金钱产生强烈的欲望,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置党纪国法于不顾,铤而走险,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2.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分不清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也认识不到违法犯罪的后果严重性。

(二)犯罪的客观原因1.国企改制过程中资金供求失衡为滋生金融职务犯罪提供了外部环境。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新的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的大量增加,从而对资金的需求大增,势必导致资金供求紧张。

于是一些人就采取非法手段如行贿金融机构主管、主办人员获取贷款,从而达到非法占有信贷资产的目的,这在客观上为金融职务犯罪提供了温床。

2.国有金融企业本身体制改革不完善是产生金融职务犯罪的又一潜在诱因。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尤其是国有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银行除了作为国家计划的执行部门和财政的出纳部门外,还有了一定的市场资源选择权和被选择权。

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与警示教育

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与警示教育

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与警示教育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关键职责。

然而,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内部也面临着职务犯罪的严峻挑战。

职务犯罪不仅损害了银行的经济利益,破坏了金融秩序,更严重影响了银行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因此,深入研究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现象,加强警示教育,对于防范和遏制此类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的常见类型1、贪污受贿这是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中较为常见的类型。

某些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例如,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收受企业的贿赂,违规发放贷款。

2、挪用公款将银行的公款挪作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超过规定期限未还,或者进行营利活动、非法活动。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银行资金的正常流转和安全。

3、金融诈骗通过伪造金融票据、信用证、信用卡等手段,骗取银行资金。

或者利用内部信息优势,操纵金融市场,获取非法利益。

4、违法发放贷款在未严格审查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情况下,违规发放贷款,导致银行贷款无法收回,形成大量不良资产。

二、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的成因1、利益诱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金钱、物质等利益的诱惑,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为了追求个人私利,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

2、内部控制薄弱部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存在漏洞,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制约不足,为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3、职业道德缺失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对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置若罔闻,漠视职业责任和社会信任。

4、外部环境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行业竞争压力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增加职务犯罪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的危害1、经济损失职务犯罪导致银行资金流失,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2、声誉损害一旦发生职务犯罪事件,银行的声誉将受到严重损害,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度降低,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业务萎缩。

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与警示教育

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与警示教育

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与警示教育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伴随着业务的拓展和利益的交织,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给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并通过有效的警示教育加强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的常见类型1、贪污受贿这是商业银行职务犯罪中较为常见的类型。

某些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侵吞、窃取、骗取银行的公共财物。

2、挪用公款将银行的公款挪作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3、违法发放贷款银行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

4、金融诈骗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银行资金。

二、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的特点1、隐蔽性强银行的业务操作通常较为复杂,涉及众多环节和流程,这为职务犯罪提供了一定的隐蔽空间,使得犯罪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

2、智能化程度高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复杂的金融工具实施犯罪,增加了侦查和防范的难度。

3、涉案金额巨大由于银行资金规模庞大,一旦发生职务犯罪,往往涉案金额巨大,给银行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内外勾结现象突出不仅有银行内部员工单独作案,还存在内部员工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共同实施犯罪的情况。

三、商业银行职务犯罪的成因1、利益诱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利益诱惑。

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和财富积累,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制度漏洞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如监督机制不健全、风险防控措施不完善、权力制衡机制缺失等,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3、职业道德缺失部分银行工作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对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置若罔闻,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银行和客户的利益。

制度创新之讲座

制度创新之讲座

职务犯罪讲座首先我讲一下什么是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

也就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触犯刑律应受刑法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从主体上看职务犯罪是要求主体具备一定的职务身份为前提的犯罪。

职务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前提和基础。

职务犯罪就是具备一定职务身份者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对其职务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构成的犯罪。

从内容上看,职务犯罪是犯罪行为与行为人的职务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犯罪,这是职务犯罪的最基本的本质特征,职务犯罪的犯罪行为与职务之间的联系,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实施的,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实施犯罪,这种犯罪形式是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象贪污、受贿、私分公款、挪用公款等犯罪。

二是虽然没有利用职权,但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其职务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类犯罪主要是行为人在职务活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而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

如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都是属于过失犯罪。

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来说,与履行职务行为有关的犯罪有两种,一种是贪污贿赂犯罪,一种渎职侵权犯罪,总共涉及56个罪名,其中14个罪属于贪污贿赂犯罪,42个罪属于渎职侵权犯罪。

这56个罪名涉及工作人员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稍不留意就会触犯刑法身陷牢笼。

今天我重点讲一下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

银行是金融管理货币资金的行业,干部员工整天与现金、票据打交道,责任重大。

银行工作的特殊,其工作人员既有各岗位各职级相关职责及权利,同时又存在各岗位各职级人员利用职务进行非法活动的土壤。

因此,在预防高科技、高智能犯罪的同时,仍不能忽视职务犯罪。

下面结合“利用职务”而走向犯罪的点型案例,浅谈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范对策。

一、银行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一)具备现金来源和接受现金的便利,打“现金”的主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
的基本特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10-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职务犯罪的特点不包含()(20分)
A
犯罪主体基层化
B
犯罪手段隐蔽化
C
犯罪危害严重化
D
犯罪行为跨国化
正确答案:D
多选题
1、银行员工因为有()的权力,对其管理的资金会进行非法侵占或挪用(20分)
A
动用资金
B
审批贷款
C
发放贷款
D
拆借资金
正确答案:ABC
2、职务犯罪年轻化的原因主要包括()(20分)
A
工作经验少
B
自律能力差
C
防范意识低
D
腐朽思想侵蚀
正确答案:ABC
3、职务犯罪手段的特点主要包括()(20分)
A
隐蔽性
B
专业性
C
复杂性
D
间接性
正确答案:ABCD
判断题
1、职务犯罪案件多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为主()(20分)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