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7酵母菌
生物实验报告_发酵现象
一、实验背景发酵现象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通过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
发酵现象在食品、药品、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现象,并分析其代谢产物。
二、实验目的1. 观察酵母菌发酵现象;2. 分析酵母菌发酵产物的性质;3. 掌握发酵实验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四、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锥形瓶、胶头滴管、玻璃棒、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架、培养皿、培养箱等;2. 实验试剂:葡萄糖、酵母粉、蒸馏水、pH试纸、澄清石灰水、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葡萄糖和酵母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2. 将混合好的葡萄糖和酵母粉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均匀;3. 将溶液分装于锥形瓶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杀死微生物;4. 冷却锥形瓶,将溶液转移至烧杯中;5. 将烧杯中的溶液用pH试纸检测,记录初始pH值;6. 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锥形瓶中,用胶头滴管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7. 将锥形瓶放入培养箱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8.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锥形瓶中的溶液变化,记录气泡产生情况;9. 培养结束后,将锥形瓶中的溶液转移至试管中,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含量;10.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初始pH值:实验开始时,溶液的pH值为6.5;2. 气泡产生:在培养过程中,锥形瓶中的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3. 澄清石灰水反应:在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碳;4. 酒精含量:通过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现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
七、结论1.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说明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了气体;2. 澄清石灰水反应结果表明,溶液中含有二氧化碳;3. 酒精含量检测结果显示,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4. 本实验验证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气体、二氧化碳和酒精,证实了发酵现象的存在。
实训报告微生物酵母菌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酵母菌的基本特征、培养方法及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技术的操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微生物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酵母菌的基本特征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
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土壤、植物体、动物体及空气中。
酵母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细胞结构:酵母菌细胞为单细胞,呈椭圆形或圆形,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繁殖方式:酵母菌主要依靠出芽繁殖,即母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质逐渐分裂,形成子细胞,最后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
(3)营养需求:酵母菌为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
2. 酵母菌的培养方法(1)培养基配制:根据酵母菌的营养需求,配制适宜的培养基。
常用培养基为酵母膏葡萄糖培养基。
(2)接种方法: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培养条件:酵母菌培养温度一般为20-30℃,pH值在4.5-6.5之间,需氧或厌氧条件根据酵母菌种类而定。
3. 酵母菌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1)食品工业:酵母菌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面包、啤酒、白酒、酱油、面包酵母等。
(2)医药领域:酵母菌在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生产抗生素、维生素、酶制剂等。
(3)生物工程:酵母菌在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
五、实训过程1. 培养基配制(1)称取酵母膏5g、葡萄糖10g、琼脂15g,加入1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煮沸5分钟,加入1滴酚红指示剂,观察pH值,如pH值过高或过低,可适量调整。
(3)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加入少量无菌水,使培养基凝固。
2. 接种(1)将酵母菌菌种从保藏瓶中取出,用无菌接种环轻轻挑取菌种。
(2)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上,用无菌接种环划线或涂布。
微生物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分离,接种和培养摘要:200人类认识和利用酵母菌的历史悠久,早在史前时期,先人们就学会酿酒。
约在6000年前,就发明发面的方法。
直到十九世纪有了显微镜,人们才窥探到醉母菌的真面目。
对酵母菌做纯系培养分类研究的是与巴斯德同时代的丹麦人汉斯,他是为寻求酿造高品质啤酒的途径才去深入研究酵母菌的。
本文将在实验室酵母菌的分离,接种和培养方面做详细论述。
关键词:酵母菌;分离;接种;培养前言:酵母菌属真菌。
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
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进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种类能产生子囊孢子。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
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酵母菌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作为发酵和繁殖的供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了解酵母菌的分离,接种和培养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及玻璃器皿手提式不锈钢蒸汽消毒器DF205电热鼓风干燥箱SW-CJ-2FD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DHP-500型电热恒温培养箱(酵母菌30°左右)1.2方法1.2.1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葡萄糖酵母培养基:蛋白胨10g,葡萄糖20g , 酵母膏5g琼脂15~18g ,蒸馏水1000ml1.2.1.1称量药品根据培养基配方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琼脂不要加入。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1.2.1.2溶解用量筒取一定量(约占总量的1/2)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以防液体溢出。
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水分。
如果配方中有淀粉,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并在火上加热搅拌,然后加足水分及其它原料,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水分。
1.2.1.3调节pH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
测定pH可用pH 试纸或酸度计等。
1.2.1.4溶化琼脂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须加入一定量琼脂。
观察酵母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生长特点以及繁殖方式,了解酵母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真核微生物。
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进行出芽生殖,即通过产生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使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
此外,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在食品、酿酒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酵母菌培养基- 培养皿- 显微镜- 显微镜玻片- 接种环- 酒精- 美蓝染液- 碘液2. 实验方法(1)酵母菌培养将酵母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使其生长繁殖。
(2)酵母菌形态观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包括细胞大小、形状、细胞壁结构、细胞质结构等。
(3)酵母菌繁殖方式观察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过程,记录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的时间、数量和速度。
(4)酵母菌生长情况观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记录其生长曲线。
四、实验结果1. 酵母菌形态观察酵母菌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壁厚,细胞质均匀。
在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内含有一定数量的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
2. 酵母菌繁殖方式观察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进行繁殖。
在适宜的条件下,母细胞在细胞壁上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
观察结果显示,子细胞从母细胞上分离出来的时间为10-15分钟,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子细胞。
3. 酵母菌生长情况观察(1)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
实验结果显示,在28-30℃的温度范围内,酵母菌生长速度最快;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时,酵母菌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2)pH值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酵母菌在pH值为4.5-5.5的环境中生长最佳。
实验结果显示,当pH值低于4.5或高于5.5时,酵母菌生长速度明显减慢。
酵母菌实验报告
酵母菌实验报告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常见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域和植物表面。
它们在
生物学和食品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对其生长的影响因素。
实验一,酵母菌在不同营养液中的生长情况。
我们选取了葡萄糖、蔗糖和淀粉为不同的碳源,分别配置成培养基。
实验结果
显示,酵母菌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生长最为迅速,其次是蔗糖,淀粉培养基中的生长最为缓慢。
这表明酵母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葡萄糖是其最佳的碳源。
实验二,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我们将培养皿分别置于25摄氏度、30摄氏度和37摄氏度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结果显示,酵母菌在30摄氏度下的生长最为迅速,25摄氏度次之,37摄氏度下的
生长最为缓慢。
这说明酵母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在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
实验三,酵母菌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我们调节培养基的pH值分别为4、7和9,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
显示,在pH值为7的培养基中,酵母菌的生长最为旺盛,pH值为4和9时生长情况较差。
这表明酵母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为狭窄。
综上所述,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我
们应该根据其生长特性,合理选择培养条件,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酒、产酵素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同时,本实验也为酵母菌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酵母菌大小的测定及计数实验流程
酵母菌大小的测定及计数实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酵母菌大小的测定及计数实验流程详解酵母菌,作为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实验6-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目的要求: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及出芽生殖。
2、掌握酵母菌的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
3、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细胞核,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园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和产生掷孢子;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染料,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由于细胞中新陈代谢的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而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
但美蓝的浓度、作用时间等均有影响,应加注意。
三、实验器材1、酿酒酵母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2、0.05%、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四、操作步骤1、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液滴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盖上盖玻片时,溢出或留有气泡。
然后按无菌操作法取在豆芽汁琼脂斜面上培养48小时的酿酒酵母少许,放在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中,使菌体与染液均匀混合。
2)用镊子夹盖玻片一块,小心地盖在液滴上。
盖片时应注意,不能将盖玻片平放下去,应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液滴接触,然后将整个盖玻片慢慢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3)将制好的水浸片放置3分钟后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换用高倍镜观察酿酒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半小时后,再观察一下死细胞数是否增加。
水产微生物实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七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一、基础知识酵母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霉菌可产生复什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 m),常是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
观察霉菌的形态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下列二种:直接制片观察法:是将培养物置于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中,制成霉菌制片镜检。
用此染液制成的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飞散;染液的蓝色能增强反差。
必要时,还可用树胶封固,制成永久标本长期保存。
载玻片培养观察法:用无菌操作将培养基琼脂薄层置于载玻片上,接种后盖上盖玻片培养,霉菌即在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的有限空间内沿盖玻片横向生长,培养一定时间后,将载玻片上的盖玻片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
二、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及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特征。
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3.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三、实验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les cerevisiae)培养的2d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斜面培养物,曲霉(Aspergillus.sp)青霉、根霉(Rhizopus.sp)和毛霉(Mucor.sp)培养2-5d的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物。
分离观察酵母菌实验报告
1. 学习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酵母菌的分离纯化技术。
3.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本实验通过平板划线法将混合菌液中的酵母菌分离纯化,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形态和特征。
三、实验材料1. 菌种:啤酒酵母菌2. 培养基:酵母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GA)3. 工具:接种环、酒精灯、无菌试管、无菌棉签、培养皿、显微镜等四、实验方法1. 菌种活化:将啤酒酵母菌菌种接种于YGA培养基中,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分离纯化:取活化后的酵母菌菌液,用无菌棉签涂布于YGA平板上,用接种环进行平板划线,划线时注意不要划破菌落。
将平板倒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 观察与计数:观察平板上的菌落,记录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用无菌棉签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新的YGA平板上,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获得纯化的酵母菌。
4. 酵母菌形态观察:将纯化的酵母菌接种于YGA培养基中,在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用无菌吸管吸取少量菌液,滴加于载玻片上,用无菌盖玻片覆盖,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五、实验结果1. 菌落特征:酵母菌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颜色为乳白色。
2. 酵母菌形态:酵母菌为单细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明显,细胞壁较厚。
1. 通过平板划线法,成功分离纯化了酵母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2. 酵母菌在YG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特征明显,便于观察和识别。
3. 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有助于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分离纯化了酵母菌,掌握了酵母菌的分离纯化技术。
2. 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了解了酵母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 平板划线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生物分离纯化方法,适用于实验室研究。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实验七 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
实验七酵母菌细胞大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原理;2.学习并掌握接目测微尺的校正方法及微生物大小的测定方法,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材料1.菌种: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悬液2.仪器或其他用具:显微镜,接目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三、实验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微生物细胞个体较小,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来测定其大小。
测微尺包括镜台测微尺和接目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一张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专门用于校定接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相对长度。
通常,刻度的总长是1mm,被等分为100格,每格0.01mm(即10μm)。
镜台测微尺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
接目测微尺是一块可以放入接目镜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的两种。
在测量时将接目测微尺放在目镜的隔板上,即可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也有专用的目镜,里面已经安放好了接目测微尺。
由于接目测微尺所测量的是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因此,在不同的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接目镜测微尺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
所以,在用接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之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校定接目镜测微尺,以确定该显微镜在特定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接目镜测微尺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的接目镜测微尺格数,计算出微生物细胞的实际大小。
图7-1测微尺的安装图7-2目镜测微尺图7-3用镜台测微尺校正接目测微尺四、操作步骤1.装接目测微尺:取下显微镜的目镜,换上专用目镜。
如果没有专用的目镜,则取下显微镜的目镜,旋下透镜,将接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放在接目镜的隔板上,再旋上目镜透镜,将装有测微尺的目镜装回镜筒。
2.接目测微尺的标定:1)放镜台测微尺:将镜台测微尺刻度面朝上固定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注意不可放反。
微生物实验报告--酵母菌和霉菌的观察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酵母菌和霉菌的观察学生信息:姓名:木合塔尔·亚森学号:200911202959实验日期:周三下午同组:郑洁、郑馥荔酵母菌的观察与霉菌的观察一、目的要求1、观察酵母菌、霉菌的个全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2、学会用水浸法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技术。
3、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细胞的构造和繁殖方式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1、接种针、接种杯、酒精杯、载玻片、盖玻片、吸管。
2、0.1%美蓝液、乳酸-石炭酸液(配方见附录)。
3、菌种啤酒酵母、假丝酵母、黑根霉、毛霉、青霉、木霉、曲霉。
三、方法步骤(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酵终菌是单细胞真核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显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有的能形成假菌丝。
繁殖方式较复杂,无性繁殖以出芽生殖为主,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1、酵母菌的形态与出芽生殖的观察在载片上滴一滴蒸馏水,以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许啤酒酵母置于载片上蒸馏水中,取一块盖片,小心地将盖玻片一端与菌液接触,然后缓慢地将盖玻片放下;这样可避免产生气泡。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细胞的形状、大小、构造、内含物及出芽方式。
2、子囊孢子的观察将啤酒酵母接种于麦芽汁液体培养中,于28-30℃培养24小时,连续传代3-4次,最后转接到培养子囊孢子的培养基上(也可用肉法蛋白胨培养基)。
25-28℃培养3天左右,涂片染色(按芽孢染色法)观察子囊孢子开关和特点,并注意每一个子囊内的孢子数等。
3、假丝酵母观察用划线法将假丝酵母接种在麦芽汁平板上。
在划线部分加盖玻于25-30℃培养3天先观察菌落边缘,再取下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树枝状分枝的假菌丝细胞的形状,或将皿盖打开,直接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在低倍镜下观察。
4、酵母菌菌落观察取啤酒酵母、假丝酵母、园酵母以三点点植法接种于麦芽汁平板上,于28-30℃坟3天。
观察菌落表面、高度、边缘、质地和颜色等。
5、酵母菌死活的检查在载片上加一滴0.1%美蓝,把酵母培养液滴加在美蓝液上,加盖玻片观察,死细胞为兰色,活细胞无色。
酵母呼吸方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的检测方法,并验证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式为:C6H12O6 →2C2H5OH + 2CO2 + 能量。
本实验采用液体培养基,分别设置有氧和无氧条件,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检测呼吸产物。
三、实验材料1. 酵母菌菌种2. 液体培养基(葡萄糖溶液)3. 澄清石灰水4.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5. 重铬酸钾溶液6. 酒精7. 试管、锥形瓶、培养皿等四、实验步骤1. 将酵母菌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5-35℃环境下培养24小时,使其充分繁殖。
2. 将培养好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分为两组,分别装入两个锥形瓶中。
3. 第一组锥形瓶敞口,用于模拟有氧条件;第二组锥形瓶密封,用于模拟无氧条件。
4. 将两组锥形瓶放置于25-35℃环境下培养24小时。
5. 分别取两组锥形瓶中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a. 取澄清石灰水适量,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锥形瓶中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b. 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适量,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锥形瓶中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6. 分别取两组锥形瓶中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检测酒精的产生:a. 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加入第一组和第二组锥形瓶中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b. 将酒精滴入第一组和第二组锥形瓶中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中,观察酒精与溶液的反应。
五、实验结果1. 在有氧条件下,第一组锥形瓶中的酵母菌液体培养基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2. 学习掌握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染色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进行繁殖,即在母细胞的一端形成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并与母细胞分离,形成新的个体。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其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活细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活细胞无色,而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
三、实验器材1. 酿酒酵母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2. 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3. 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4. 显微镜5. 载玻片6. 盖玻片7. 接种针8. 烧杯9. 火柴四、实验步骤1. 准备酵母菌培养物:取少量酿酒酵母,接种于土豆平板培养基上,28-30℃培养3-5天。
2. 制备美蓝浸片:a.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b. 用接种针挑取少量酵母菌,均匀涂布在染液上。
c. 盖上盖玻片,轻压使酵母菌与染液充分接触。
3. 制备水浸片:a.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无菌水。
b. 用接种针挑取少量酵母菌,均匀涂布在水中。
c. 盖上盖玻片,轻压使酵母菌与水充分接触。
4. 显微镜观察:a. 将美蓝浸片和水浸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b. 观察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大小、细胞核、芽体等特征。
c. 比较美蓝浸片和水浸片中酵母菌的形态差异。
5. 死活细胞鉴别:a. 观察美蓝浸片中酵母菌的染色情况。
b. 活细胞呈无色,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呈蓝色或淡蓝色。
五、实验结果1. 酵母菌细胞形态:a. 酵母菌细胞呈椭圆形、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
b.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呈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晰。
c. 细胞质均匀,无色或淡蓝色。
2. 出芽生殖方式:a. 观察到酵母菌细胞一端形成芽体,芽体逐渐长大。
b. 芽体与母细胞分离,形成新的个体。
04-实验酵母菌观察及计数
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框共分
为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
❖ 计数室的刻度有两种规格:25x16;16x25 。计数室的容积为 0.1mm3(万分之一毫升) 。计数时,先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求 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以25或16,得出大方格的总菌数,再换 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 美蓝染液的氧化型为蓝色,还原 型为无色。由于酵母细胞的新陈 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 原能力,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 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死细胞或 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 色或淡蓝色。
二、基本原理-计数
❖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该计数板是
一块特制的载玻片,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
三、器材
❖ 1.菌种
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平板菌落及菌悬液
❖ 2.溶液或试剂
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 3.仪器及用具
显微镜 血细胞计数板 无菌毛细滴管 载玻片 盖玻片 双层瓶 擦镜纸
四、操作步骤
(一)酵母菌形态观察
❖ 1.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然后按无 菌操作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
❖ 2.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 3.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并掌握用其进行微 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形态观察
❖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细胞大 小约为1~5μmX5~30μm,多数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
如何鉴定死活细胞
以无菌生理盐水将酿酒酵母制成浓Leabharlann 适当的菌悬液。❖ 2.镜检
八年级生物教案: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技巧
前言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内在机制,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植物的生命活动。
其中,酵母菌和霉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微生物。
本篇文章将介绍八年级生物教案中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技巧。
一、酵母菌实验研究方法和技巧1.酵母菌的制备和培养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可以利用其进行实验研究。
在进行酵母菌实验前需要先进行制备和培养。
酵母菌培养需要一个培养基,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是含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海藻酸钠等成分YPAD培养基。
利用无菌技术,将培养基倒入无菌平板中,等待其凝固后,将酵母菌接种于其上,然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进行培养,此时需要保持培养箱的温度在30℃左右,以此来促进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2.酵母菌的观察酵母菌的观察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通常可以选择在100倍或400倍的倍数下观察。
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调整好显微镜的对焦,以确保观察的清晰度。
其次需要保持显微镜与酵母菌之间的距离适当,避免太近或太远导致观察失真。
需要注意培养盘之间的区分,避免混淆记录和数据。
3.酵母菌的实验操作利用酵母菌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相应的仪器和工具。
比如酵母菌的DNA提取需要离心机、酶切酶、热循环仪等器材和试剂;酵母菌营养需求的实验需要精密的量取和加热等操作,这时需要使用到酵母菌营养需求实验装置等工具。
二、霉菌实验研究方法和技巧1.霉菌制备和培养霉菌是一种真菌,与酵母菌一样也可用于实验研究中。
进行实验前需要制备和培养霉菌。
霉菌培养使用的是静置法或霉菌谷法。
静置法是将霉菌接种在培养基上后静置,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便霉菌生长。
霉菌谷法是将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将将其切成一定大小的块,然后将其放置在毛细管中,使其逐渐长成一根细长的霉丝。
2.霉菌的观察霉菌的观察同样需要利用显微镜,通常使用20倍和40倍的倍数进行观察。
霉菌观察需要注意样本的取样和准备,避免采样不当或准备不充分导致观察结果不准确。
酵母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2. 掌握酵母菌的培养和观察方法。
3. 了解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及生长条件。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个体比细菌大。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包括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出芽生殖是酵母菌常见的繁殖方式,即在菌体的一侧长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并从母体分离,形成新的个体。
有性生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啤酒酵母、无菌水、无菌培养皿、无菌接种环、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美蓝染液、碘液。
2. 试剂:无菌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麦芽汁、CaCl2溶液。
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培养- 将啤酒酵母接种于无菌生理盐水中,置于28-30℃的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取适量培养好的酵母菌,接种于麦芽汁中,继续培养24小时。
2. 制片与染色- 取少量培养好的酵母菌,滴于载玻片上,用无菌接种环轻轻涂匀。
-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美蓝染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
- 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3. 酵母菌繁殖方式观察- 取适量培养好的酵母菌,滴于载玻片上,用无菌接种环轻轻涂匀。
-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
- 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4. 酵母菌生长条件观察- 将培养好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葡萄糖溶液和麦芽汁中,置于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
- 观察并记录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菌形态特征- 酵母菌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明显,细胞质均匀。
- 通过美蓝染色,观察到酵母菌细胞核为蓝黑色,细胞质为无色。
2. 酵母菌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为出芽生殖,即在菌体的一侧长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并从母体分离,形成新的个体。
- 通过碘液染色,观察到酵母菌的芽体为深色。
3. 酵母菌生长条件- 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和麦芽汁中均能生长,但在麦芽汁中的生长速度更快。
- 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不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
初中观察酵母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认识酵母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了解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二、实验材料1. 酵母菌培养液2. 盖玻片3. 载玻片4. 滴管5. 显微镜6. 酵母菌培养基7. 灭菌棉签8. 烧杯9. 玻璃片10. 酒精11. 洗涤剂三、实验步骤1. 将酵母菌培养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洗涤剂,用无菌棉签搅拌,使酵母菌悬浮在液体中。
2. 用滴管吸取少量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
3. 用盖玻片覆盖在载玻片上,确保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没有气泡。
4.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5. 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6. 观察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如出芽生殖。
7. 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酵母菌的形态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酵母菌呈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壁明显,细胞质清晰,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
2.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酵母菌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组成,细胞膜包裹着细胞壁,细胞质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
3.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生殖进行繁殖,即在母细胞的一侧产生一个新的细胞,新细胞逐渐长大,最终与母细胞分离。
五、实验结论1.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具有明显的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
2.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的重要工具,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
3.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酵母菌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六、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我对微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
3.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记录实验数据,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七、实验改进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观察酵母菌,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特征。
酵母菌的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观察实验报告酵母菌的观察实验报告引言:酵母菌是一种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酵母菌的特性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以及对酵母菌的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实验目的:1. 观察酵母菌的生长过程;2. 研究酵母菌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3. 探究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酵母菌培养基、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培养皿等;2. 酵母菌生长观察:将酵母菌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生长过程;3. 酵母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观察:将酵母菌培养液分成几份,分别加入不同的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酸性和碱性环境),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4.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观察:将酵母菌培养液与葡萄糖混合,观察发酵过程中气泡产生和液体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1. 酵母菌的生长过程观察:在酵母菌培养基中,我们观察到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迅速繁殖,形成一个个白色的小圆点,逐渐扩散成整个培养皿;2. 酵母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观察:我们发现酵母菌对高温和酸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而对低温和碱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生长迅速;3.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观察:在与葡萄糖混合后,酵母菌开始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的气泡,液体也由透明变为浑浊的乳白色。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酵母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但对高温和酸性环境的耐受性较低。
这与酵母菌的生存环境有关,酵母菌通常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对酸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可能是因为酸性环境会破坏酵母菌的细胞结构;2.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发酵,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产生能量和其他有用的物质。
这一过程在食品工业和酿酒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意义:本次实验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酵母菌的特性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酵母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菌的基本特性。
2. 探究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3. 学习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可以迅速繁殖。
本实验通过观察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酵母菌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酵母粉、葡萄糖、蔗糖、淀粉、氯化钠、硫酸铜、琼脂、无菌水、培养皿、试管、酒精灯、镊子、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盐酸、乙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将酵母粉加入无菌水中,搅拌均匀,置于37℃水浴中活化30分钟。
2. 不同碳源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a. 将葡萄糖、蔗糖、淀粉分别加入无菌水中,制成1%的溶液。
b.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均匀接种于各溶液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c. 观察并记录各溶液中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3. 不同氮源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a. 将氯化钠、硫酸铜分别加入无菌水中,制成0.1%的溶液。
b.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均匀接种于各溶液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c. 观察并记录各溶液中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4. 不同温度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a.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均匀接种于无菌水中,置于不同温度(25℃、37℃、4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b. 观察并记录各温度下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5. 酵母菌形态观察:a.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
b. 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碳源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a. 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生长良好,菌落呈白色,边缘整齐。
b. 蔗糖溶液中酵母菌生长一般,菌落呈白色,边缘较模糊。
c. 淀粉溶液中酵母菌生长较差,菌落呈白色,边缘不整齐。
2. 不同氮源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a. 氯化钠溶液中酵母菌生长良好,菌落呈白色,边缘整齐。
b. 硫酸铜溶液中酵母菌生长较差,菌落呈白色,边缘不整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培养及观察实验
刘欣怡0057
生物科学基地班
组别:周一下午三组
同组者:曹平平,周楠,
刘艺,刘希伟
实验完成时间:2012年11月19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方式
2、学习区分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3、掌握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方法
4、巩固显微镜操作技术和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器材
1.菌种:
酿酒酵母7d麦氏培琼脂(产孢培养基)斜面培养物,酿酒酵母2d YPD(酵母合成培养基)液体培养物。
2. 培养基:
酵母合成培养基,麦氏琼脂斜面
3、试剂:
0.01%美蓝水溶液,5%孔雀绿水溶液,0.5%番红水溶液,95%乙醇,蒸馏水、香柏油、去离子水等。
4. 仪器
试管,锥形瓶,酒精灯,显微镜,擦镜纸,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双层瓶,接种环,滴管,滤纸,镊子、培养皿等。
三、实验原理
1、培养基:
酵母菌的能源主要是糖,一般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培养。
但实验要求不是很严格时,可以用由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配置的培养基来培养;但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要用麦氏培养基,其有利于子囊孢子的形成。
2、酵母菌:
酵母菌是多形的、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的分化,菌体比细菌大。
繁殖方式也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3、酵母菌的形态、大小、结构: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为圆形、卵圆形或椭圆形。
也有特殊形态,如柠檬形、三角形、藕节状、腊肠形,假菌丝等;
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微米×5-20微米;
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
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4、美蓝染色液:
美蓝为无毒性染料,其氧化型为蓝色,而还原型为无色。
用它对酵母菌染色时,由于活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区分死、活细胞。
5
该染液将革兰氏染液用碘液用水稀释4倍后得到的,亦可用于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的观察。
6、子囊孢子的观察:
酵母菌形成子囊孢子需要一定的条件。
麦氏培养基有利于酿酒酵母子囊孢子的形成,能否形成子囊孢子及其形态是酵母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孢子染色原理:孢子壁厚不易着色,但是一旦着色就很难被脱色。
因此先用强染色剂(孔雀绿)下染色,使染料进入菌体和孢子,水洗时菌体中染色被洗脱而孢子中染料保留。
在用对比度大的复染色剂染色后,菌体染上复染色剂的颜色而孢子保留原来颜色,这样可将两者区别开来。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形成过程为:
两营养细胞各伸出一个小突起而相接触,使两个细胞结合起来,而后接触处的细胞溶解,经质配和核配后,形成双倍体核,原来的细胞形成合子。
此双倍体细胞可以进行芽殖。
在适宜条件下,合子减数分裂,双倍体核分裂成4-8个单倍体核,核外再围以原生质逐渐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包含在由母细胞壁演变而来的子囊(即原来的二倍体细胞)中。
子囊孢子的形成与否及其数量和形状,是鉴定酵母菌的依据之一。
将酿酒酵母从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移植到含有醋酸钠和葡萄糖(或棉籽糖)的产孢培养基上,于适温下培养,即可诱导其子囊孢子的形成。
本实验即以酿酒酵母为材料观察酵母菌的子囊孢子。
7、酵母菌是少数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较长时间的一种微生物,它属于兼性菌类。
在一般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
如环境中有丰富的糖类,它进行缺氧呼吸。
其过程如下:
(1)C6H12O6+6O2→6CO2+6H2O+2.87×103兆焦(有氧呼吸)( 2 ).C6H12O6→2CO2+2C2H5OH+109×103兆焦(缺氧呼吸)四、实验内容
用酵母合成培养基(液体状)培养酵母菌后,进行制片并用美兰染色,进行酵母菌出芽及细胞死活的观察;用麦氏培养基(固体斜面)培养酵母菌一周后,涂片制片,然后依次用孔雀绿、番红水进行染色并水洗,用油镜进行镜检,观察子囊孢子。
五、实验步骤
1、两种培养基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