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诗人蔡其矫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梦。
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
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
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认字,认画。
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那些本头大的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花花绿绿的窗花。
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
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得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难不住我,我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他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我垂头立在他的面前。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一:上周三的读书交流会上,大家都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寒假读过的书并谈了自己读书的收获,那你们还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本书吗?(请几个学生简单介绍)同学们的第一本书内容丰富,蕴涵着无限的趣味,那么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那段往事。
(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但诗人牛汉却对自己的第一本书永志难忘,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牛汉一起去了解他和他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吧!)设计一:上课前首先请大家看一组漫画《吸引人的书》(多媒体播放《父与子》)。
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讲述漫画中发生的故事。
(学生观察。
)哪位同学能把漫画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爸爸陪儿子去买一本书,儿子忍不住在路上看,爸爸也忍不住跟在后面看。
回到家里儿子还在看,爸爸还想看,结果把烧开的水倒进了帽子里。
放洗澡水的时候,儿子还在看,最后爸爸实在忍不住了,坐在浴盆里拿起书和儿子一起看。
)这是漫画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故事,真可谓其乐融融,趣味盎然,让人忍俊不禁。
牛汉先生在谈到自己的第一本书时说:(多媒体出示)“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他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那么牛汉先生为什么说他的故事酷似这组漫画却很难笑起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牛汉去了解他和他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带着以下任务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笔在文中圈、点、勾,划。
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并适当进行指导。
)2、初读交流:(1)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呢?(写到黑板上,南北区)(师生共同正音释词)(2)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事。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学生补充)师生共同归纳:(3)对照提示,复述课文:哪位同学能对照黑板上的提示,给同学们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放暑假,父亲回家,父亲考我背书,得知“我”裁书送人,于是父亲为“我”灯下补书,“我”拿到书后分外珍爱并将另一本送给了好朋友元贞,后来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小学去读书,“我”带着父亲为“我”补全的那本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3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1. 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4.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还记得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请你谈谈当时你读第一本书的感受。
2.今天我们要学习诗人牛汉写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大家猜猜当代著名诗人牛汉所钟爱的第一本书,会是什么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答案可能会出你意料的,那——只是一本普通的小学国语课本。
这么普通的一本书到底有何力量,能让作者历经60年之后仍牵挂在心呢?请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 文章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那么作者的一本书是什么书?复述课文。
2.跟这本书有关的有哪些人?课文写了哪些事呢?3. 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的性格特征?父亲: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我:善良、勤奋、调皮弄不成:忠厚、没本事乔元贞:聪明好学二黄毛:勇敢、带点傻气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作者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是什么样子的?从中发现了什么?“一团纸”,是拦腰截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2.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怀着沉重的心情,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4、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
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
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2023年《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1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
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我的第一本书》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都是名人的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了解社会人生。
《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
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
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__似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耐人咀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篇__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可以通过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去感悟那个时代的生活境况。
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使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进而思考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2.能力目标: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2. 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说学法学习方法: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新人教版(五四制)
经过:父亲问明原因,装订课本成两
本书。
结果:送书转学,到崔家庄念书。
补叙:念书给“我”带来的快乐。
交待与“书”有关的几个 人的命运。
父 亲 敬爱之情
行动
性格
关心“我”的学习 温和
知道原委,没有批评 善良
指责,只是深深地叹 理解孩子
着气。
尊重孩子
在昏黄的油灯下,为 的友情
“我”修补装订课本。 对孩子负责
导入新课
• 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 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 虎的形象。
•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 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 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 个鲜活的话题。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 覆去”等词语。
• 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 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 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 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 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 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 即忘本。
• “本”----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 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既是 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 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 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的 主要是后者。
牛汉(1923- ),诗人,原名史成 汉,出版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 (1951)、《爱与歌》(1954)、 《温泉》(1984)、《海上蝴蝶》 (1985)、 《沉默的悬崖》 (1986)、 《牛汉诗选》 (1998)。
我们曾学过他的诗《: 华 南 虎 》
不屈、不羁、勇于抗争的高贵灵魂(象征)
yōu( 幽 )默
qī( 凄 )惨
磨cèng( 蹭 )
八年级下册课文《我的第一本书》原文
八年级下册课文《我的第一本书》原文《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也被收录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三课。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提供的课文内容,欢迎阅读。
3.我的第一本书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六十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梦。
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
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和一大麻袋红薯。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
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认字,认画。
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看星星。
”那些本头大的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花花绿绿的窗花。
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
我父亲在离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
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得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第几名?”我说:“第二名。
”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
”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
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
”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难不住我,我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
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第一单元 3 我的第一本书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二)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流程设计(一)明确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
(二)检测预习情况:1.认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幽默凄惨(qīcǎn)奥秘酷似掺和磨磨蹭蹭翻来覆(fù)去2.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
(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1.课文围绕书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 课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与书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这些人物与书又有怎样的关系?【方法指导】:1.圈画法、概括法;2.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
【自学时间】:5分钟【明确】:1.看书──逼书──送书──读书2.父亲、乔元贞、我父亲改订书→我送书→乔元贞(四)二读课文,捕捉情感。
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1.说说你从叙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哪些感情?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这一本书的难忘之情?【方法指导】:1.体会情感的角度:父子之情、友谊之情、人与动物的情感。
2.勾画出体现难忘之情的语句。
【自学时间】:5分钟【明确】:1.父子之情:父亲发现那本“凄惨的课本”只是叹气,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可见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温和、善良的人,是一个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对孩子负责的好父亲。
友情的珍贵:元贞的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
在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同学之间淳厚的友情显得弥足珍贵,温暖人心。
人与狗的乐:是我早已调教好的,只要主人下令,大狗便汪汪叫几声,来一个人狗合演“双簧戏”,给恶劣的生活处境带来一丝乐趣。
2.“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幽默,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课件
2019/3/27
思
考
3.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 本书?
2019/3/27
作者是怀着敬重、 珍爱的感情追忆“第 一本书”的。因为那 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 生活,也映照着那个 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 而且记忆了那种荒寒 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 点乐趣和温情。
2019/3/27
品析语句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 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 梦幻。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 历,或者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的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 术表达各有特色。 学习本单元,要认真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融入自己的生活体会,了解 和把握文体的特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示的人 物的精神世界。
2019/3/27
“本”是“双关” 的修辞。“本”是 指课本,即“我” 的第一本国语课本; 也指人生成长历程 中最初的、最有价 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作者所指的主要是 后者。
2019/3/27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
课本吗?你还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2019/3/27
“我的第一本书” 不仅仅指那半本课 本,也指“我”人 生的第一课。这人 生的第一课,蕴含 着艰辛,人间温情, 同学的友谊和上学 的乐趣。
2019/3/27
我的第一本书
牛 汉
2019/3/27
简介作者
牛汉,现当代著 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 开始写诗,有诗剧 《智慧的悲哀》、诗 歌《鄂尔多斯草原》、 诗集《彩色的生活》 等。
2019/3/27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作者叙述了哪些事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及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及赏析《我的第一本书》课文原文:我六岁离家到镇江去念小学的时候,背走的是一包衣服,还有母亲特意为我买的一双新鞋。
母亲深知我对这双鞋的喜爱,她深知此时的我不再喜欢穿她做的布鞋。
我们学校是一所半寄宿制的小学,学生们来自四面八方,各个村镇。
每当周末的时候,学生们就会陆续回家,而我只能孤单地留在学校。
我非常羡慕那些回家的同学,因为他们可以回到温暖的家,与亲人团聚。
而我只能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忍受着孤独和寂寞。
一天,班上一个同学拿出一本新书来,在我面前炫耀。
我眼前一亮,这本书正是我渴望已久的《格林童话》。
我非常想拥有这本书,因为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
但是,我知道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为了供我上学已经付出了很多。
所以,我并没有向父母开口要求买这本书。
然而,我的渴望并没有消失。
每当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就会默默地坐在角落,想象着书中的故事。
这种渴望在我心中愈演愈烈,让我无法自拔。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向母亲提起了这件事。
母亲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孩子,我们家现在确实没有多余的钱买这本书。
但是,你可以想办法自己赚钱买啊。
”于是,我开始努力寻找赚钱的机会。
我帮老师整理办公室,帮同学打扫卫生,甚至去捡废品卖钱。
最终,我攒够了买这本书的钱。
当我手捧着这本新书的时候,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满足。
我知道这本书来之不易,我会倍加珍惜。
这段经历让我懂得了许多宝贵的道理。
我明白了幸福需要自己去争取,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这本书不仅仅是我的第一本书,更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赏析:《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作者对自己第一本书的追叙,展现了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同时,这篇文章也启示我们珍惜当下,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人教新课标版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旳对 比,你懂得什么道理?
“知识变化命运”
课文补述乔元贞旳命运这一情节.引起我 们更进一步地思索生活与人生旳命题,更 深刻地了解“知识变化命运”旳现实说法 。
1、对题目“我旳第一本书”所包括旳意思了解有误旳一项是
(B )
A、指我拥有旳那半本国语课本。 B、我出版旳第一部诗集。
作者是怀着沉重旳心情,敬重、珍爱旳感情追忆 “第一本书”旳,感情复杂,百感交集,因为那本 书里深藏着苦难旳生活和恶劣旳学习条件与环境, 同步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旳命运,以及在那 种荒寒背景下尤其可贵旳一点乐趣和温情。
1、我旳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旳大自然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旳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旳感觉是辛酸旳,因为童年生活是 窘迫旳,是艰苦而沉重旳,哪有幽默可言?然而 与生俱来旳童年旳好奇、天真和调皮,使他们和 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玩起来,就会充 斥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这就是生命最初 旳快乐和幻想。
C、指我上旳人生第一课,里面蕴含着生活旳艰苦,人间旳温情。 D、与书有关旳童年生活、同学友谊,是作者生命最初旳快乐与 梦幻。 2、读了“我旳第一本书”不同寻常旳来历后,你能从中感受 到哪些感情? 爸爸旳深情;同学、朋友间旳友谊;童年旳乐趣(人与狗之 间旳默契、情趣);生活旳苦难。
3、作者是怀着怎样旳感情追忆他旳“第一本书“旳? 敬重、珍爱;复杂、百感交集:爸爸旳宽厚善良、纯真旳友谊、 孩提时代旳快乐……
整体感悟
开头:我旳第一本书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旳国语课本 朋友旳疑惑:课本有什么好写旳? 我旳解释:这是一本“让我一生难”以旳忘书怀。
主体:
① “我旳第一本书”不同寻常旳来历。 ② 爸爸带“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懂得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课件
品析·语言 4.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 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 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 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 指什么?)
这里的“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 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 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 的读书和写书(诗)就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了.因为 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 本了.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 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 ,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 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 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3-9)第一本书的来历。
(11-13)与第一本书相关的人或事。
(14)呼应开头,表达对第一本书 的珍 视铭记之情(不能忘本)。
新课·讲解
1.作者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是什么样子的?从中 发现了什么? “一团纸”,是拦腰截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 封面,没有头尾”
苦难的生活 同学之间的浓浓的友情以及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 的理解——人间的温暖与友情
温和、善良、乐于助人
善良、勤奋、调皮 忠厚、没本事 聪明好学 勇敢、带点傻气
拓展·延伸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 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大器的,可是他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 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 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他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 上挣扎,还能有什么发展可言呢?
我并不比乔元贞聪明,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 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从文中“我”和乔元贞结局的对比,你 懂得什么道理? “知识改变命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课 我的第一本书(牛汉)教案
《我的第一本书》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本课虽然所写的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生活比较遥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课文所展示的生活境况,去想象那个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进而品味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从而教育学生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好好读书,做有用之才。
二、教材分析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②、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2、过程与方法①、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②、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③、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3 、情感与态度①、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②、培养语言表达能力;③、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2、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五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学生朗读查找的关于读书的诗词、格言、警句2 、导入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
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
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
今天我们学习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板书课题)(二)、简单介绍作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3、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4、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重点: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第一本书”的深刻意义。
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3、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本文是诗人牛汉的散文,饱含着诗人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更须让学生自主体悟,与文本对话。
教学设计:一、第一本书,激趣引读。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了胡适对母亲以其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追忆。
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苦难生活境况中浓浓的真挚情意给诗人的精神给养。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
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
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2、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
(教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板书文题、作者)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渎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2、能力目标:⑴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培养正确的语感。
⑵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品评重点语句,深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提及诗人牛汉,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他笔下的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形象。
师引领学生诵出:我羞愧地离开了动物园,/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
二、学生回忆诗人牛汉的创作经历教师明确: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20世纪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
“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
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积累下列词语: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温厚:温和宽厚。
2、学生再读课文,揣摩、理解课文内容:思考: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门著文纪念?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教师提示注意其中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
3、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⑴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⑵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学生合作讨论,老师提示:⑴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
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
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⑵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四、研读探究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⑴“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⑵“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⑴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而且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
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⑵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
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中国,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2、教师导学:阅读本文,我们不仅为第一本书承载的故事所感动,更多的震撼是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遥远的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感受。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具体深入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结:3、学生自由诵读全文,研讨: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
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
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
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
4、拓展延伸:阅读《给我未来孩子的信》,谈谈自己的感触。
给我未来孩子的信张淑梅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当你童年的时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的时候,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
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
理想锻造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
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
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
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
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
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
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个踏实的人。
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伪;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好事太难,但决不要放弃。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
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
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在你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
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像春天一样妩媚。
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
你要懂得欣赏悲剧。
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
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
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
而出类拔萃又往往隐藏在卑琐狂浪之下。
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
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得掩面而去。
世俗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
你每天至少要拿出两小时来读书,要回信给写信给你的朋友。
不要老想着别人应该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人。
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
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
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你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
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
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
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教师提示:阅读文章得到的感触是因人而异的。
《我的第一本书》中一本国语教材给了作者人生成长历程中独特的人生体察,而张淑梅《给我未来孩子的信》中寄寓着作者对未来孩子的关爱和期望,使人感触到的是父母的良苦用心,思考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积极心态。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一所大学。
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
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六、布置作业1、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展开叙述、抒发感情。
那么生活中发生过哪些与书有关的事情令你难忘呢?请选择其中最为亮丽的一件把它写下来,并讲给同学听。
2、围绕读书有哪些有趣的故事、精警的名言佳句,请你搜集整理。
在班级中开展一次“讲读书故事、诵读书名言”的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