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之我见
□梅军李鹏飞丁洁宁双艳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贫困地区产生贫困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贫困地区脱贫的最有效方式是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完善扶贫工作体制与机制。
【关键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扶贫开发;贫困人口
【基金项目】本文为冯兵旺主持的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编号:20110102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梅军(1968 ),河北出版集团高级政工师;李鹏飞(1985 ),石家庄市公安局
丁洁(1971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经济师;宁双艳(1978 ),石家庄日报社经济师
开发式扶贫是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据了解,当前在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帮助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进而脱贫致富,这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力度,解决好贫困群众出行、就医、教育、饮水等方面的难题。扶贫部门要在充分发挥扶贫部门职能的同时,整合各方面资源,使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惠农政策有机结合,互为支撑,优势互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自觉贯彻开发式扶贫这一战略,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曲折,避免好心做坏事,动机与效果相背离。
扶贫工作从主要抓救济救助到主要抓开发式扶贫,是我国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丰富。完整的减贫战略应该是相关政策的组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替代或选择。目前实行的开发式扶贫为主,配合救济救助、社会保障等综合措施,是我国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丰富,表明我们对发展理论和扶贫模式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如果我们在扶贫过程中淡化、弱化甚至否定开发式扶贫,就会步入歧途。在扶贫领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把开发式扶贫作为消除贫困的根本方针,努力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完善扶贫工作手段和方法,提高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效益,把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一、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分析
贫困地区,特别是那些长期不能脱贫的地区,一般说都有背景: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仍、整体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压力过大,人力素质较低;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一产二产水平低下,三产基本上为空白,无支柱产业、无经济增长点,靠天吃饭,靠卖苦力谋生,缺乏脱贫致富改变落后的人才和本领等等。这些硬件要素从战略上妨碍和制约着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改变这些硬件要素,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序渐进,良性互动,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警惕坠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恶化的生态环境既是造成贫困落后的基础性原因,也是开发不当造成新的更严重贫困的起点,而后者既有前车之鉴又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虽然贫困人群中的绝大多数付出了比富裕地区人民更多的劳动,但得到的只是非常少的回报,甚至是负回报,贫困的客观原因绝大多数是过度发展(开发)和掠夺式开发(发展)所致。所以开发式扶贫必须保护自然、改良生态、合理利用资源,以此作为开发式扶贫、消除贫困的钢性目标。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一般都是脱贫心切急于致富,常想能够毕其功于一役。于是,有树则卖树,有石则采石,有矿则开矿,无树、无石、无矿便想出让土地,靠土地出让一夜致富。凡是背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方,非但不能脱贫,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些贫困山区看到发展畜牧业效益好,盲目大上牛羊养殖,开始几年农民手里有了钱,几年之后,面对的却是一片荒山秃岭,水土流失,畜牧业被迫下马,农业和林业也走向下坡路,不仅没能脱贫,还把发展的道路堵死了。这种地方不在少数,山区有,牧区则更多些。不少牧区因为盲目大上牛羊,造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草场萎缩,使牧民不仅未能脱贫,生活反而更加困难。更有不少地方,开矿致富,“有水快流”,在富过几年之后,发现整个山场变得千疮百孔,尾矿遍地,水源污染,已是非宜居之地,整个致富过程其实是得不偿失。凡是拼环境、拼资源的地方都是危及当代、祸及子孙,与开发扶贫的初衷背道而驰。
从某种意义上看,贫困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同时又是自然生态问题。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常常与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有着极其密切关系。最贫困的人口常常是生活在自然生态恢复能力最低、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贫困人口相对于富裕人群,获得资源的条件最差,能力低,眼光短浅,观念落后,最易于宰鸡取卵、竭泽而渔,如果没有对非再生资源和自然生态进行投资和科学保护的激励机制,必然会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贫困加剧,与脱贫愿望南辕北辙。世界环境委员会对非洲撒哈拉地区贫困现象进行评估时说:“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比承受这种贫困———环境恶化———进一步贫困的恶性循环的痛苦更悲惨了。”这种警示,我们同样不能漠视。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国西部非常突出。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喀斯特高原区,西北荒漠高寒区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这些地区土层
·
43
·
瘠薄、植被稀少、石漠化严重、水旱灾害频仍、水土流失严重,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对于这样的贫困山区的贫困群体,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在对他们进行“输血”的同时,直接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提供脱贫所需的资源和服务,并辅之以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安排,增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造血”发展能力。一是扶贫措施到户到人。发展规划制定到户、扶持项目安排到户、互助资金辐射到户、扶贫搬迁落实到户、科技信息服务到户、各项政策覆盖到户、特困救助保障到户、对口帮扶责任到户。二是实施连片推进扶贫。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制定参与式扶贫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扶持,促进贫困人口、贫困村整体脱贫。实践证明,实施整村推进是开发式扶贫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都还要继续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高标准一次规划,分步组织实施,保证资金投入,建立长效增收支柱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开发式扶贫进程中,保护好自然生态,更自觉贯彻可持续战略,一刻也不能淡忘。贫困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是经济社会落后的结构性特征。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严重不足的“生存型”产业结构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农业仅有种植业,种植业又常常是仅有传统的粮食种植业,缺乏特色,比较效益过低,农民只能维持低水平温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这些地区又往往耕作方式极其落后,刨坡种地,甚至刀耕火种,更谈不到机械化和现代化。这种原始状态的农业即抵挡不住市场经济的风浪,也经受不住自然灾害的考验,特别是一遇严重的自然灾害便颗粒无收,农民群众只能靠救济度日。这种单一的低层次的农业结构,既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滞后的直接原因,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扶贫实践表明,只有逐步建立起特色农业,
逐步走向机械化,现代化农业才有出路,农民才能依靠种植业同样可以致富。立足实际,坚持“办企业、兴产业、带农业、富家业”和“一个产业、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大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三大骨干产业,深入实施“十大产业”推进行动,使特色农业已经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就有市场,特色就有竞争力。近年来,不少地区的农民搞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都取得不错的效益,是一条可靠的致富之路。不少地区的农民注重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同样取得不错的效益。农业自身的革命是一篇大文章,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应当更新观念、拓宽信息、学习
本领,
摆脱单一结构、原始农业的窠臼,学会向现代化农业要效益、要财富,逐步使自己成为现代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新式农民。
贫困地区受自然、历史以及现实条件的限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劣势和困难较为明显。但是,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就能透过劣势看到优势,透过困难看到机遇。实施开发式扶贫,倡导自力更生。其主要措施有,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促进调整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开展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治理的试点,探索深度贫困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开发式扶贫过程中,始终强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贫困人口直接参与扶贫开发项目与资金使用决策,促进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
展能力。最后关键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内外部环境有
一个客观认识,既要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又不照搬,不能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搞建设,或简单充当他人的伙伴,必须立足实际、看清市场、找准特色、另辟蹊径,搞好有地方特色的地域经济,构建起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体系。这样,或特色种植、养殖,或有特色的深加工、制造业,或有地方特色的风光游、民族风情游、古籍文化游等,或其他有自身特色的新兴产业等等。如此,贫困地区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单一而脆弱的被动局面。
人口和人力资源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人口的基数降一点,人口的素质升一点,就能明显促进一个地方的脱贫致富;人口失控、大量缺乏教育培训的低素质人
口就必然制约、
阻碍一地的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近年来,某些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使脱贫扶贫失
去了后劲,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宣传虽然已有40年的时间,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对贫困地区的发展致富的意义,应成为干部群众的明确共识,坚定实行,不能丝毫动摇,让少生娃、学本领、早致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建立好利益导向机制,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进行政策倾斜,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上重点考虑和扶持,帮助他们率先致富,让贫困地区真正走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
二、推进贫困地区脱贫的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更加有利和谐发展的扶贫体制机制。一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人文精神救助、教育援助等系列社会救助制度。设立贫困群体扶贫救助资金,建立扶贫超市、设立扶贫病床,减
轻贫困群体的生存压力;为贫困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保护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群体的精神需求,为
他们提供释放压力的诉求渠道;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为贫困人口群体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努力让贫困人口的子女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二是构建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扶贫职能被肢解分割,扶贫机构设置不统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反贫困资源的浪费和分散。要对现有的扶贫机构和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能够统筹农村和城市反贫困工作
的国家反贫困机构,
研究制定包括农村和城市反贫困在内的全国统一的反贫困战略规划和政策,确定全国统一的城乡贫
困标准,开展全国城乡贫困人口的统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成本,保障农村和城市反贫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三是健全政府主导投入机制。国家要逐年加大扶贫开发投入,专项安排扶贫事业经费,在国家财政
预算中专列老区建设资金,
加大对老区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同时,国家进行农村免征农业税费之后,对过去农民历
欠一律停止收缴,
但没有明确是否全部免除,这是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建议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明
确。四是健全扶贫考核激励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组织和贫困人口等有关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明确各自
职责。在扶贫开发的政策导向和宣传上,要大力倡导贫困地区的政府应当致力于贫困问题的解决,并且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对扶贫开发奖励、惩罚制度,进一步调动广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