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
外国教育史【定稿】杜威-儿童观-文献综述
约翰·杜威儿童观文献综述目录一、学界对杜威儿童观的研究现状 (3)1.文献观点简述 (3)2.文献评析 (4)二、关键问题:对于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讨论 (6)1.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观点的背景 (7)2.学界对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批判 (7)3.为杜威的儿童中心观点辩护 (8)三、杜威儿童观与他人之比较 (10)1.杜威与卢梭的儿童教育观之比较 (10)2.杜威与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之比较 (11)3.杜威与斯宾塞儿童教育思想比较 (11)4.杜威与尼尔的儿童观比较 (12)5.杜威与陶行知 (13)四、杜威儿童观的启示 (14)1.杜威儿童观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14)2.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4)五、小结 (15)约翰·杜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被称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代名词,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和民主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创办人。
杜威关于儿童的教育观点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根据搜集到的文献所分类梳理的杜威儿童观的研究现状。
一、学界对杜威儿童观的研究现状约翰·杜威有关儿童的观点的论述,主要反映在其著作《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明日之学校》(1915)、《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之中。
1.文献观点简述首先,将所搜集文献中对杜威儿童观本身进行解读的文章进行述评。
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篇:胡碧霞(2008)在《重新解读杜威的儿童观》1中,以儿童的“生长”为着眼点,从未成熟状态、本能、兴趣和习惯四个方面对杜威的儿童观进行解读.她认为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生长”,也是我们理解杜威儿童观的关键概念。
而未成熟状态、本能、兴趣和习惯这四个概念成为了“生长”的具体表现形式。
1)未成熟状态是儿童生长的前提。
作者认为杜威眼中的“不成熟状态”具有相当成份的积极因素,未成熟状态所代表的并不是缺乏或一无所有,而是表明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生长的可能性。
对杜威“儿童观”的认识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对杜威“儿童观”的认识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作者:张喜阶伍双梅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7期[摘要]“儿童观”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长时间以来,人们对其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
有的对其持否定的态度,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而降低了教师的重要作用。
而实际上,杜威强调的是: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儿童的发展。
因此,他的这种观点对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儿童中心兴趣天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46-01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持有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即我们怎么看待儿童,如何认识儿童。
这种观点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者用怎样的方式影响和引导下一代,继而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得到更全面、更协调的发展。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
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1]这是杜威《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的一段话,这段话一直以来被视为是杜威挑战传统教育,提出“儿童中心论”的宣言书。
实际上,这种尊重儿童发展的观点,早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里就有了。
他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以及比金银珠宝还要珍贵的“无价之宝——上帝的灵魂”等。
在杜威看来,当时教育弊病的根源在于“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的本能和活动之中。
”[2]为此,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强调儿童从书本记诵中解放出来,要求重视儿童的兴趣和给儿童自由,把儿童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
然而,杜威这种尊重儿童的观点并不被人们所赞同,甚至有部分人认为这种观点过于放纵学生,导致学生无法学到系统的知识,而时间又在他们慢慢的摸索中流逝了。
另一方面,这些人认为这种观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摈弃了教师的重要作用。
杜威教育哲学视阈中的“以儿童为本”等
杜威教育哲学视阈中的“以儿童为本”等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教育学家的身份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作出了深远的贡献。
他的教育哲学视阈强调“以儿童为本”,注重学生的主动性, 提倡实践、经验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为社会生活服务。
以下将从杜威教育哲学视阈中的“以儿童为本”、实践与经验教育以及教育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阐述。
杜威的教育哲学强调“以儿童为本”。
他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个体的整体发展而存在的,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
杜威反对机械教育,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主动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应该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育。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
杜威提出了实践与经验教育的理念。
他认为,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而应该通过参与实践和积累经验来进行。
杜威主张将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强调了学生通过实际经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加持久和深刻。
教育者应该创造出有利于学生参与实践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发展自己的技能,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杜威的教育哲学强调教育要为社会生活服务。
在他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个体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生活服务,使教育的成果能够促进社会的繁荣、进步和和谐。
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精神,使他们成为积极的社会公民。
他也提倡教育要走向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实践,为社会提供智力、技术和道德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教育者应该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公民。
杜威的教育哲学强调“以儿童为本”,注重学生的主动性, 提倡实践、经验教育,并强调教育要为社会生活服务。
这在当今教育实践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育者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实践与经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而努力。
论杜威的过程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论杜威的过程思想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杜威是20世纪初期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其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影响深远。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是过程教育,也被称为经验主义。
其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过程中对幼儿个体需求、个人价值理念、个人成长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从杜威的过程思想与幼儿教育、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师角色以及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杜威对幼儿教育的启示的探讨。
杜威的过程思想与幼儿教育过程思想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
杜威认为,孩子们是通过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从而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和机会来展示他们的能力。
在早期的幼儿教育中,杜威强调了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过程。
不仅仅是教育中的最终产品或结果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幼儿教育中的过程,这一环节也决定了最终是否会实现成功。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过程思想是很重要的。
教育目标杜威的过程教育思想奠定了非常重要的教育基础。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一些具体的知识,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性。
换句话说,杜威认为学生的个人价值和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人们意识到教育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时,教育的目标变得更为广阔,此时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并使他们学会自学。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探究,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就是过程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学方法杜威强调了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教育中,学生需要开放的方式来接受知识和信息。
通过创造性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教育中,杜威提倡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得知识,通过互动来强化信息的吸收,从而实现知识的消化和转化。
在幼儿时期,一些认为幼儿不适宜学习的观点将学习作为宝贵的时间浪费,杜威的过程教育思想要求以幼儿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杜威时代的儿童观
杜威时代的儿童观《杜威时代的儿童观》杜威那个时代啊,对儿童的看法可是有了挺特别的转变呢。
在以前啊,小孩就像是小大人似的,被要求规规矩矩,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可杜威时代就不一样喽。
就拿我邻居家来说吧。
邻居家有个小男孩叫小豆子,那孩子可调皮了。
在杜威时代的儿童观影响下啊,他爸妈对他的教育方式就很有趣。
以前呢,小豆子要是在墙上乱涂乱画,那肯定是要挨一顿揍的。
但是现在呀,他爸妈觉得这是小豆子创造力的一种表现。
有一次我去他们家串门,一进门就看到墙上那幅“大作”。
那墙上啊,五颜六色的,有歪歪扭扭的房子,房子旁边还有几个奇形怪状的小人儿。
要是搁以前,这墙肯定得重新粉刷一遍,小豆子也得被好好教训一顿。
可他爸妈呢,就蹲在小豆子旁边,听小豆子讲他画里的故事。
小豆子手舞足蹈地说:“这个房子是我以后要住的,那些小人儿都是我的朋友,我们在开派对呢。
”他爸妈就笑着点头,还夸他画得有创意。
杜威时代强调儿童是有自己的思维和感受的个体。
就像小豆子,他虽然小,但他的小脑袋里装着一个大大的世界。
他爸妈不再把他当成啥都不懂、只需要听话的小不点。
而是尊重他的想法,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这个世界。
小豆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有一回他在院子里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就趴在地上看了老半天。
他爸妈没有催他说“哎呀,看什么蚂蚁,多脏啊,快起来”。
而是陪着他一起看,还给他讲蚂蚁的生活习性呢。
这要是在以前的观念下,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小孩就应该去读书写字才对。
在杜威时代的儿童观看来,儿童的成长就像是一场独特的旅行,他们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小木偶。
就像小豆子,他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对这个世界也充满了热爱。
他的那些奇思妙想也没有被打压,而是被鼓励。
他可以自由地去画画、去探索院子里的小昆虫。
这种儿童观啊,真的让像小豆子这样的孩子能够更加快乐地成长。
在这个时代,儿童不再是被忽视想法的小群体,而是被尊重、被给予自由发展空间的小天使呢。
简述杜威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
简述杜威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
杜威的儿童观主要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活动性,认为儿童应该通过自我探索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他提出了“体验教育”的理念,认为儿童应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
他认为,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与他们生活和兴趣息息相关的,应该是一种有意义和具体的经验。
在杜威看来,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和自主的。
他强调儿童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系列孤立的事件。
他认为,儿童应该通过参与社会和与他人互动来学习,而不仅仅是通过书本和教师的指导。
他强调学校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提供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
杜威还强调了儿童的社会性。
他认为,儿童应该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并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和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在社会中获得成功。
杜威还强调了儿童的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需求,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来设计,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他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包括他们的身体、情感、社交和认知方面的发展。
杜威的儿童观强调了儿童的自主性、活动性和社会性,并主张通过体验和实践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他的观点对现代教育仍然具
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教育儿童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通过实践和互动来获取知识和经验。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中幼儿劳动教育启蒙的意蕴与启示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中幼儿劳动教育启蒙的意蕴与启示杜威“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中幼儿劳动教育启蒙的意蕴与启示一、引言幼儿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对个体的生理、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被越来越多地重视起来。
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强调儿童对于环境的亲身参与和积极探究的作用,这种教育理念对于幼儿劳动教育的启蒙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在幼儿劳动教育中的意蕴与启示。
二、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强调从幼儿自身经验和发展中构建知识和价值观念。
他认为,儿童需要通过亲身参与、实践和探索来获取知识和成长,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发展需求。
他的教育观对于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幼儿劳动教育的意蕴1. 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中,孩子们通过亲身参与劳动实践,不仅能够了解事物的本质和价值,更能够培养积极动手的能力。
劳动教育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等。
2. 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劳动教育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到生产和劳动的过程,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价值。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孩子们可以学会分享、互助和团结。
在杜威的教育观中,他认为合作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基础,而劳动教育恰恰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杜威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认为教育者应该提供给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和探索。
劳动教育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和参与劳动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幼儿劳动教育的启示1. 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和机会幼儿劳动教育需要为孩子们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和机会。
杜威《儿童与课程》的主要观点
杜威《儿童与课程》的主要观点
杜威这老头儿,他的《儿童与课程》可真是教育界的一股清流。
咱们就来聊聊他书里的那些个主要观点,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
首先,杜威说啊,这教育得围着孩子转,不是孩子围着教育转。
这就好比做饭,得根据孩子的口味来,不能光顾着自己做得开心。
他强调,课程得是孩子的“菜”,得让他们觉得好吃,愿意吃。
接着,杜威提倡“玩中学”。
他可不是让孩子瞎玩,而是说学习得让孩子觉得有趣,得像玩游戏一样,边玩边学。
你想想,谁不喜欢边玩边长知识呢?这老头儿真是懂孩子的心啊!
再来说说,杜威认为教育得“接地气”。
啥意思呢?就是说学习内容得跟孩子的日常生活扯上关系,不能让他们觉得学的是天书,得让他们觉得学的东西有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杜威强调,教育得让孩子成为主角。
这就好比演电影,孩子是主演,老师嘛,顶多就是个导演,得引导孩子自己探索、自己思考。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那才叫有独立精神,有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杜威的《儿童与课程》就是告诉我们,教育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习变得有趣、有用、有深度。
这老头儿的观点,真是让人豁然开朗,教育原来可以这么玩!。
杜威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3篇)
第1篇摘要: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其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本位、生活本位和经验本位,主张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教学论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1. 儿童本位: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差异,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2. 生活本位:杜威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使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3. 经验本位: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4. 教学过程:杜威主张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三、杜威教育思想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1.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杜威认为,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注重实践与体验杜威主张教学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
例如,开展实验、参观、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强调教学过程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论杜威的儿童教育观及其启示
无 目的观 的 内在性 能保 证 在教 学 活动 中更 关 注儿 童 的个 体差
异, 充 分发挥 儿童 的兴趣 、 爱好及 特长 , 有 利 于促进 每个 儿童个
过活 动 , 使 儿童 的行动 与结 果联 系起来 , 并发 现它们 之间的关联
性, 从 而促使 其主 观经 验不断 得到 改组 和改造 。经 验是 主客体 的统 一 , 是人 的有机 体与 环境相 互作用 的结果 , 是行 动 、 操作 的
教育无 目的观点在 儿童 教育发 展 中有 着较 大影 响力 , 教育
和需 要 为基 础 , 使 每个儿 童 的天性 和与生俱 来 的能力 得 到健康
生长 , 并引导儿童形成 良好习惯 , 即以教 育促进儿童本性 的生长 。 ( 2)教 育 即经验 的改造 。从 经验 中学 习 , 强调 教育 应该通
人 为等 因素决 定的 , 主要 表现 在 :
( 1 ) 内在 性 。 教育 的 目的应 该 由儿童 的特性决 定 , 存在 于教 育 活动 过程 中 , 而不是 由家长 、 教师 和社会 等外部 力量 强加 的
( 2 ) 灵 活性 。教育 目的是 动态 的 , 不是一 成不变 的, 应该 随 着 儿童 和教育 活动 的发展 变化而 变化 。 ( 3 ) 现 时性 。 教育 的 目的在时 间上是 不断变 化 的 , 教育 活动 发 展 的每一个 阶段 都有其 相应 的 目的。
学校应 该 与社 会密 切 的联 系起 来 , 应 该 以社会 的需要 和价 值 趋 向为导 向来开 展教 学活 动 ,让学 生在学 校里 获得直 接 的社 会 经验 , 即让学 校成 为社会 的缩影 。一方面 , 学校本 身必 须是一 种社 会生 活 , 学校 要基 本包 括社会 生活 的全部 形式 。杜威 提 出 , 学校 主要 是一 种社会 组织 。教 育既然 是一 种社会 过程 ,学校便 是社 会 生活 的一种 形式 。 另一 方面 , 校 内 的学习应 该 与校外 的
简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观点
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上半期儿童中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1896年,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创办了隶属于该系的实验学校(被称为“杜威学校”),招收4~8岁儿童,进行试验,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他的试验被美国学者称为“美国幼儿教育发展史的经典性记录”。
他的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学校与社会》等。
1.儿童中心主义“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是杜威的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是从上面或者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让儿童学习成人为之编好的教材,使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
他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2.教育的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
他提出三个重要的论点来对教育本质进行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教育即生长”,即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
他又指出,儿童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于是,他说:“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认为既然经验是世界的基础,因此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动活动来体验一切和获取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得经验。
这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通过教育去增加儿童的经验,二是通过教育去提高儿童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3.活动课程论杜威反对以既有的知识编写系统教材,更反对用这种教材进行教育。
他要求把课程与教材恢复到它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即把课程和教材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儿童本身的活动就是课程,也是教材。
儿童中心论(杜威7)
⼉童中⼼论(杜威7)杜威⼉童中⼼论——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之7逍遥⾏者2013年9⽉2⽇(⼀)⼉童中⼼主义杜威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的转移。
这是⼀种变⾰,这是⼀种⾰命,这是和哥⽩尼把天⽂学的中⼼从地球转到太阳⼀样的那种⾰命。
这⾥,⼉童是中⼼,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学校⽣活组织应该以⼉童为中⼼,使得⼀切主要是为⼉童的⽽不是为教师的。
因为以⼉童为中⼼是与⼉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致的,所以,在学校⽣活中,⼉童是起点,是中⼼,⽽且是⽬的。
杜威强调,“我们必须站在⼉童的⽴场上,并且以⼉童为⾃⼰的出发点。
”杜威的“⼉童中⼼主义”思想成为他的教育理论甚⾄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个核⼼要求。
杜威针对传统教育弊病尖锐地指出,在传统教育中“学校的重⼼是在⼉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兴的任何地⽅,惟独不在⼉童⾃⼰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
他提出书本、教师应是为⼉童服务的,主张把教育的重⼼转移到⼉童⽅⾯来,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杜威⼗分重视⼉童这⼀环节,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他指出爱好活动是⼉童的天性,⼉童具有强⼤的潜在动⼒,教育必须尊重和利⽤这种动⼒。
⼉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这两点之间形成教育过程。
他批评传统的教育过程强迫⼉童死记硬背,填鸭式地灌输书本知识,这种教育⽆异于⽜不饮⽔强按头,是对⼉童天性的摧残和压迫。
杜威呼吁把⼉童从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提出从⼉童的现实⽣活中进⾏教育,激发⼉童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觉性和积极性。
围绕⼉童组织⼀切教育措施,教师应是⼉童⽣活、⽣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指导者,彻底改变当时压制⼉童⾃由和窒息⼉童发展的传统教育。
(⼆)对传统教师中⼼、书本中⼼、课堂中⼼的批判杜威主张“⼉童中⼼”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
批评传统教育“把教学看作把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理和道德的洞⽳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法”,认为“旧学校”由于单纯依赖课本⽽把师⽣关系弄得如同抽⽔筒与蓄⽔池的关系⼀样,把教和学的关系变成了讲和听的关系;与此同时,他还激烈抨击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权威,置学⽣于完全被动状态的做法。
简述杜威的儿童观
杜威的儿童观尊重儿童个性与自主性
杜威是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杜威的儿童观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威认为,儿童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和需求。
教育的任务不是把儿童变成成人,而是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发展。
因此,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与自主性,让他们在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杜威强调,儿童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事物。
他认为,儿童是有意识的个体,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应该被视为独立的主体,而不是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杜威的儿童观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与自主性,让他们在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其次,教育应该注重实践,让儿童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事物。
最后,教育应该把儿童视为独立的主体,鼓励他们思考和判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杜威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和需求。
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与自主性,让他们在自由和安全的环境中探索和学习。
杜威的儿童教育本质分享
杜威的儿童教育本质一、杜威的教育本质杜威是20世纪上半期儿童中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心理学、教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的本质。
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三个重要论点。
(一)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
它有三个从低到高的层次。
一是指因为儿童从未成年到成年,就其生理方面来看,儿童“有机体”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
二是儿童未成年到成年,他们的智慧与能力是不断发的。
这种发展是个人从经验中学习而获得的。
在个发展过程中,儿童虽然具有“从经验中习的能力”,但是成人和教育者对他们进行“助”也是必要的。
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儿童具有“不断生长”的欲望,学校教育价值怎样,要看他能将这件事办到什么程度。
三是儿童的习惯与道德也是在生活与适应环境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成人和教育者要利用各种条件去促进儿童习惯与品性的形成。
(二)教育即生活杜威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
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
(三)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在杜威看来,经验是世界的基础,教育就是通过儿童自身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
教育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要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
“经验是世界基础”的观点引申出他“一切学习来自经验”的看法。
他认为,教育就是通过儿童的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
人类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必须以旧经验为基础来解决问题。
因此,杜威说:“教育就是继续不断地重组经验,使经验的意义格外增加,同时使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也格外增加。
”二、练习题根据福建历年考情来看,人物部分容易涉及单选、判断、填空题,并且本知识点为2020年福建省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中新增的知识内容。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杜威教育心得篇1杜威教育心得在深入了解杜威的教育理论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
*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天性,让个体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长。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我尝试将课堂变成一个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地方,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习,而不是被强迫接受知识。
2.经验是教育的基础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之上。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从个人经验出发,逐渐积累知识。
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经验获取知识,例如,通过实验、户外考察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个体验都是教育的机会。
我尽力让我的教育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4.教育是不断改进的过程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
我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基础杜威认为,民主社会需要一种开放、宽容的教育。
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思考过程。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总结,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教育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则融入教育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杜威教育心得篇2杜威教育心得:1.儿童有充分的机会去尝试和发现。
2.儿童必须自己思考。
3.儿童在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4.儿童在每一行动中都学到了什么。
5.儿童所获得的行动及思考与成人不同。
6.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新。
7.教育就是生活。
8.教育就是生长。
9.教育是一种继续不断的改造或继续不断的生长。
以上是杜威教育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杜威教育心得篇3杜威教育心得:体验、探究与学校实践在我接触杜威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内涵的丰富与深邃。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Dewey’s View on Children and Its InspirationAbstractDewey’s views on children is particular. He stands on children’s interestsHe plays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education to find children’s potentiality so that it can promote overall education.Key words: Dewey; view on children ; education;inspiration摘要:杜威的儿童观具有很多独到之处,它立足于儿童的个性和兴趣以及实际特点。
强调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掘儿童的潜力和兴趣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杜威;儿童观;启示儿童观指人们对待儿童的看法和态度,即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如何认识儿童。
不同的儿童观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行为。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儿童观。
在古代蒙昧无知的社会张,人们没有儿童的概念,没有认识到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没有儿童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地产生了对儿童的不同的看法。
在西方文艺复新,重新认识人、肯定人性,提倡人性的解放,提倡自由;于是就形成了新的儿童观。
西方儿童观的产生以卢梭为代表。
卢梭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主张儿童的自然发展。
20世纪受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影响,美国产生了进步主义教育,杜威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杜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人类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在阐述的过程中分析了以前的教育家的思想,柏拉图、卢梭,赫尔巴特等等杜威的教育思想至今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分析杜威的儿童观以及对当今社会教育的影响。
一,未成熟性意味着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论述了儿童的未成熟性。
杜威儿童观对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的启示
杜威儿童观对幼小衔接课程设计的启示作者:郝健健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20年第10期摘要:幼小衔接课程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核心,对儿童能否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杜威的儿童观的基本内涵包括:注重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当下生活、重视儿童的活动、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
针对当前幼小衔接课程设计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知识、忽视已有经验;课程内容上忽视兴趣、脱离儿童生活;课程实施上注重讲授、忽视活动;课程评价上重视分数,忽视儿童的问题,杜威的儿童观对当前我国幼小衔接课程设计提供很大启迪:课程目标上促进儿童经验的健康持续生长;课程内容上面向儿童的全面发展;课程实施上注重儿童的活动课程;课程评价上形成以儿童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模式。
关键词:幼小衔接;课程设计;杜威儿童观;儿童主体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8-0006-06幼小衔接,顾名思义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指幼儿在接受幼儿园教育后期到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前期的过渡教育。
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对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以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终身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因此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幼小衔接课程是幼小衔接教育的核心,要实现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幼小衔接课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当前国内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背后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追根溯源,儿童观的问题是幼儿园“小学化”背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谓儿童观,即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成人对儿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看法直接影响着幼小衔接课程的设计,杜威作为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中所体现的儿童观对我国幼小衔接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杜威儿童观的基本内涵杜威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有差异的、是需要活动的、是有着不同经验的自由个体,即儿童是生活着的儿童。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摘要]杜威是现代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儿童中心论”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杜威“儿童中心论” 学校体育学生主体作用论杜威(1859-1952)美国教育家。
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教育“从儿童不变的本能、自发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他把儿童比作太阳,认为一切的教育措施都应该围绕这个太阳转,这就是著名的“儿童中心论”。
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对传统教育理论产生了极大冲击,是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种主导的教育流派。
他的“儿童中心论”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有很大影响。
一、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基本观点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确立并进一步发展。
社会生产由机械化进尔发展到电气化。
科学技术逐渐普及,从教育自身发展而言,则在摆脱一般文化教育或古典文化教育,走向生产性、实践性教育,原来的传统教学方式偏重灌输、说教,与新时期所要求的教育、教学以及培养新型的人才,日益发生尖锐的矛盾,要求进行变革。
出现了现代教育的教学体系。
杜威就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他把赫尔巴特作为传统教育的主要代表,给予了激烈的批评,他抨击赫尔巴特主义剥夺了儿童自我活动的余地,实施的是强制的、非民主的、有抽象主义倾向的教育。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就是一种“静听”的教育,学校里的一切都是为“静听”准备的,消极的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方法的划一,概括地说,重心是在儿童以外,重心是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
杜威提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
他提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
“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在教育过程,它要求教师应考虑儿童的个性特征,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他们的特长,尊重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从做中学“是杜威教学理论的基本指导思想,在理论上是以他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
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Dewey’s View on Children and Its Inspiration Abstract Dewey’s views on children is particular. He stands on children’s interests He plays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education to find children’s potentiality so that it can promote overall education. Key words: Dewey; view on children ; education;inspiration 摘要:杜威的儿童观具有很多独到之处,它立足于儿童的个性和兴趣以及实际特点。
强调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掘儿童的潜力和兴趣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杜威;儿童观;启示儿童观指人们对待儿童的看法和态度,即人们如何看待儿童,如何认识儿童。
不同的儿童观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行为。
在历史发展的
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儿童观。
在古代蒙昧无知的社会张,人们没有儿童的概念,没有认识到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没有儿童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地产生了对儿童的不同的看法。
在西方文艺复新,重新认识人、肯定人性,提倡人性的解放,提倡自;于是就形成了新的儿童观。
西方儿童观的产生以卢梭为代表。
卢梭提出了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主张儿童的自然发展。
20世纪受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影响,美国产生了进步主义教育,杜威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杜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人类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在阐述的过程中分析了以前的教育家的思想,柏拉图、卢梭,赫尔巴特等等杜威的教育思想至今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主要分析杜威的儿童观以及对当今社会教育的影响。
一,未成熟性意味着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杜威论述了儿童的未成熟性。
他将儿童的未成熟性作为儿童生长的首要条件。
他认为儿童虽然是未成熟的,但这并不是儿童的弱点。
杜威指责人们因为初生婴儿既无知,又无能,又处于未成熟的状态必须依靠成人的抚育,这便是儿童的弱点。
实际上这里酝酿着儿童成长的能力和要求,因而是儿童具有可塑性。
他说,我们如果不用比较的观点,而用绝对的观点来看,未成熟性是一种潜力,一种积极的势力。
①一般生物初生不久就能啄食、行走,儿童需要长期抚养才能独立生活,表面儿童居于弱势,殊不知这较长的生长时期蕴藏着使他们学习较复杂而高深的学习的可贵的潜能。
因此一般动物仅能被环境所制约,人类则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改造环境。
②这种潜力是的儿童具有各种能力。
儿童具有四种本能,分别是;一种是语言和社交的本能;一种是制作的本能;一种是制作的本能;一种是研究和探索的本能;一种是艺术的能力。
这四种本能最重要的是动手的能力,初生
儿童就禀赋爱好活动的性能,并且依靠活动结果带来的苦乐而调整期活动和控制其活动,借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此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观点。
正是因为儿童是有能力的,反映在教育上应当尊重儿童的天赋,强调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学校生活应该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
二,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需要教育来适应社会生活杜威在多个命题中都提到儿童的未成熟性。
在“儿童与课程的命题中”杜威指出,在教育基本过程中最基本要素是未成熟的、没有发展的人;在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的命题中,杜威指出,这些未成熟的成员,必要不仅在形体方面保存足够的数量,而且要教给他们成员的兴趣目的、知识、技能和实践;否则它将停止群体特有的生活。
杜威将儿童的不成熟性作为教育的前提,儿童要适应社会生活必须通过教育而获得生活的基本技能。
在教育即生长的命题中他提到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
他并没有将儿童的未成熟
性看作成长的弱点而是看作发展的条件之一。
杜威将儿童的未成熟性作为他的理论展开的着眼点,视为实施教育的前提和条件。
在保守的教育和进步的教育这一命题中他再次提到,“从教育上说,儿童未成熟状态的很大优点,就是使我们能解放儿童,使儿童不走过去的老路”。
儿童的未成熟性是理解杜威理论的重要条件,只有理解了这个条件,才能理解为什么要“以儿童为中心”。
三,兴趣是统一的活动,兴趣是儿童教育的起点兴趣是杜威论述的一个重要的命题。
在兴趣与训练中,杜威首先从字面分析了“兴趣”的三种意义,即活动发展的全部状态、预见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个人的情感倾向。
他又分析指出“兴趣”在英文词源上含有居间的的意思,即把两个本来远离的东西联系起来。
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通过使学生了解存在的联系,从而使材料与兴趣,这不过是一种常识。
②在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命题中”,杜威通
过分析兴趣和努力在儿童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全部付出努力的学习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兴趣引起的活动从心理学上说是不可能的③,努力特别是不愉快的努力是能量的分裂,而真正的兴趣是自我通过行动与某一对象融为一体的伴随物,并得出结论;兴趣就是统一的活动。
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杜威全面地论述了兴趣的意义与作用。
他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通过观察儿童的兴趣可以知道他们进入了什么阶段,据此进行的教育将更为有效,而忽视儿童的兴趣,将减弱心智的好奇性和灵敏性,压制了创造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教育格言。
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这句话。
杜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其教学实践所得的兴趣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更深的视角,正视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四,儿童的教育应该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英
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的。
杜威批评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这种学说强把成人的观点灌输给缺乏理解力的儿童,使他们认为观点抑制了儿童的观点,是对儿童的虐待;造成了儿童与课程的分离。
杜威多次批判了传统教育哲学二元论为基础所造成的儿童学校生活与实际生活的分离、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劳动与闲暇的分离、职业与文化的分离等等。
这实际上力图反映儿童实际生活完整统一的思想。
在“教材性质”,“劳动与闲暇”等命题当中都体现了杜威的完整性与同一性的教育思想。
教育应当培养完整的个人。
他指出教育首先应当是人类的,只是随后才是专业的。
③又说教育如果只是传递技能,这种教育是不自的,不道德的。
他极力反对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培养儿童的技能,而忽视儿童作为个人的需要而应接受的相关教育,提出在教育中培养完整的人的要求,这样的人是会工作而且懂得享受自的人,应该是体力拉动与脑力劳动兼顾
的人。
在我国现代教育中仍然有“传统教育”的痕迹。
教育过程中以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老师的需要而替代了学生的自身需要,而造成了学生不能自地发展。
同时也使得儿童身心分离,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
在我国长期以来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使得学生成为了考试的工具而缺乏实际工作的能力,生活的能力,更为严重的现象是学生自己的生活无法自理。
另外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只注重培养儿童的工作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而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培养。
学生虽然是较强的操作能力,但是在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匮乏;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停留在初中的水平。
一些学校只开设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围绕着专业转。
这样会使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
同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违背。
在杜威看来劳动与文化是统一的,,并不是对立的。
在以文化为中心的课堂缺乏对学
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每天上课围绕着书本转,考试考什么学校上课就学什么。
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中,考试就能说明一切,家长、教师都向学生成绩看齐。
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每堂课都向学生传授的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上课教师满堂灌,学生在下面听,记记笔记,这是传统的课堂模式;很少涉及到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课后也缺少训练,除了大学的实习、实训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相关的训练。
这也是当今社会我国许多雇主对学生工作经验的要求的原因。
杜威有关教育过程中实现儿童发展完整统一的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直接、更深刻的视角;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提供参考的方向,只的文更进一步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