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学鉴定
植物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概要

植物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
2、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一)多倍体1、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多倍体可以分为:同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且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AAA,AAAA);异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染色体组且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通常由不相同的种杂交的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而来(AABB,AABBDD)。
2、多倍体是适应恶劣环境条件的结果。
3、自然界多倍体产生的原因:温度骤变,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造成;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分离而细胞没有分裂,导致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没有减数,使生殖细胞染色体加倍。
4、多倍体植物的特性:A巨大性B可孕性低C适应性强D有机合成速率增加E克服远缘杂交的不结实性(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原理及鉴定方法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A、物理方法温度剧变、机械损伤、各种射线处理等B、化学方法各种植物碱、麻醉剂、植物生长激素等。
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秋水仙素的作用A、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抑制细胞板的形成C、无残效3、诱导方法A种子浸渍处理B点滴法(滴定法) C 毛细管法D 羊毛脂法E球根处理F复合处理G离体组织水平上诱导单个细胞内染色体加倍3、鉴定方法A、间接鉴定:观察气孔的大小和花粉粒的体积最为可靠。
B、直接鉴定:直接检查花粉母细胞或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三、实验步骤1、取材:取大蒜(洋葱、蚕豆、小麦等)发根至0.5-1cm,然后转入盛有0.15%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24小时,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
与在水中培养的材料做对照。
2、固定:在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移至70%乙醇中保存或备用。
3、解离:植物的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等需要经过处理以便除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经解离的组织才能使压片步骤顺利进行。
实验二十一 多倍体的人工诱发和鉴定

实验二十一多倍体的人工诱发和鉴定【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及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2、学习植物材料的固定方法和常规压片技术;3、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实验原理】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般是恒定的,在自然因素和人工诱变因素(物理的、化学的)作用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也会发生变异,从而导致生物性状、育性、生活力等一系列改变。
多倍体是指具有了三套或三套以上完整染色体组的个体,分为三类。
同源多倍体(autoploid):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如水稻的同源三倍体、同源四倍体等)。
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的物种(如普通栽培小麦)。
同源异源多倍体;是指使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数再加倍所得个体,如人工合成的八倍体小粒野生稻。
自然发生多倍体的概率很低,如水稻中发生同源三倍体的频率为1/50000~1/30000。
利用一些诱发因素可以人工诱变植物产生多倍体,这些因素包括物理的温度剧变、机械损伤、各种射线处理等,还有化学因素,如植物碱、麻醉剂、植物生长激素等处理方法。
其中,秋水仙素(colchicine)是诱导多倍体形成最为有效和常用的药品之一。
它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属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的种子和鳞茎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对植物种子、幼芽、花蕾、花粉、嫩枝等都可产生诱变作用,其分子式C22H25NO6。
商品秋水仙素为淡黄色粉末,易溶于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但在热水中溶解度较低,不易溶于苯和乙醚。
毒性极强,可导致眼睛暂时失明及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而导致呼吸困难。
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并需做好药品管理工作。
一般认为,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而被阻止在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当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细胞继续分裂,就形成多倍体的组织。
若多倍体组织分化产生的是性细胞,则所产生的配子也是多倍性的,因而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途径把多倍体特性遗传下去。
蚕豆多倍体诱导和鉴定实验设计方案

蚕豆多倍体诱导和鉴定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初步认识化学诱发植物多倍体的过程,学习利用孚尔根反应(染色)鉴定多倍性细胞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蚕豆根尖三、实验药品及工具:生物显微镜、剪刀、镊子、解剖针、载玻片、小玻璃瓶、小酒杯、培养皿、恒温箱、0.1%-0.2%秋水仙碱溶液、希夫氏试剂(是一种将碱性复红在酸性溶液中以过剩的亚硫酸(亚硫酸氢钠等)脱色的试剂)、纯净水、1mol 1-1盐酸等四、实验原理:多倍体的发生,尤其是异源多倍体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正常细胞的有丝分裂,在中期已复制为两的染色体,都集中于中央赤道板上,染色单体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至后期分别趋向细胞两级。
纺锤丝主要化学组成为蛋白质。
一般认为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可以被细胞中辅酶的-SH(巯基)还原,于是由分子内的二硫键转变为分子间的二硫键,从而使蛋白质分子聚合。
凡是能抑制巯基作用又能保持细胞活性的物质,就能阻止蛋白质分子聚合或使已构成纺锤丝的蛋白质分子间发生解聚作用,致使纺锤丝不能形成或断裂,从而消失,造成染色单体不能分向细胞两极,细胞质也不分离,复制的染色体仍存在于一个细胞中,结果染色体倍增。
如果该细胞在下一次细胞分裂时又经药剂作用,则可产生更高倍数的细胞,(一般成等比级数增加,但也会出现奇数倍或非整倍现象,且由于药物的毒性作用染色体不会无限止的增多),这样就形成了多倍性细胞。
在药剂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同一组织中的不同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步性,而出现加倍程度不一的表现,这种现象称为混倍性(混倍现象)。
经加倍了的细胞,一旦停止药剂作用,仍能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
由此而产生的子细胞,一般说都是多倍性细胞,从这种细胞分化出来的植株,就是多倍体。
人工诱发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分为物理的(变温、机械损伤、射线处理等)和化学的,我们常采用秋水仙素来进行诱导,这是诱发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此外还有六氯代苯、a-溴代萘、对-二氯代苯、申苯磺硫苯胺基苯汞(富民隆的主要成分)等化学物质均有此作用。
豌豆多倍体诱导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豌豆产生多倍体的实验操作。
3. 通过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以及诱导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
二、实验原理1. 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在植物育种中,多倍体可以提高作物的经济性状,克服远缘杂交障碍等。
2. 秋水仙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诱导剂,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秋水仙素、蒸馏水、培养皿、镊子、剪刀、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种子处理:将豌豆种子浸泡在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室温下浸泡24小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 秋水仙素处理:将浸泡好的豌豆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秋水仙素溶液,使种子充分浸泡。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
3. 培养与观察:将处理过的豌豆种子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12小时/天。
每隔一定时间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记录数据。
4. 细胞学观察:选取长出的幼苗,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取根尖分生组织区,制成临时装片。
5. 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等特征,分析多倍体诱导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情况: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豌豆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2. 细胞学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秋水仙素处理的豌豆幼苗根尖分生组织区细胞染色体数目明显增多,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倍体(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倍)。
3. 多倍体诱导效果:秋水仙素处理对豌豆多倍体诱导效果明显,诱导出多倍体细胞。
六、实验结论1. 秋水仙素能够有效诱导豌豆产生多倍体。
2. 通过调整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可以控制豌豆多倍体诱导效果。
3. 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导致豌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和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和鉴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并初步掌握用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细胞学鉴定。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个物种都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
各个物种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都是相对恒定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将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遗传学中把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染色体成为一个染色体组,通常用n来表示。
而一个染色体组中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成为染色体基数,用x表示。
同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基因群都彼此不同,但它们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型有两类: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整倍体变异指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按染色体组的基数(x)成倍数增加或减少的现象。
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成为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整倍体为多倍体。
多倍体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是指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异源多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以上不同类型染色体组的多倍体。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中,动物中的多倍体很少。
多倍体可以在自然条件卞产生,也可以人工诱导形成。
人工诱导多倍体通常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有高温、低温、超声波、嫁接和切断等,化学方法是使用秋水仙素、异生长素、蔡骈乙烷来诱导多倍体。
在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中,以应用化学药剂更为有效,其中以秋水仙素效果最好,使用广泛。
秋水仙素阻碍有丝分裂中细胞纺锤体的形成,这样细胞不能分离,产生染色体加倍的核。
本实验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洋葱或大蒜根尖,待根尖膨人后制片观察,可诱发多倍体。
三、实验材料大蒜根尖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根尖多倍体的诱发将人蒜去掉老根,置于盛水的培养皿上,25°C条件卞培养发根,待不定根长出1cm时取出洗净,把水晾干后移到0.1%秋水仙素溶液中,根尖朝下,使根部浸没在药液中,于10°C 培养箱中低温培养,直到根尖膨大为止。
不同植物同源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设计

不同植物同源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设计要诱发和鉴定不同植物的同源多倍体,可以采用以下实验设计:1. 选择合适的植物材料:选择目标植物的种子、嫩芽或离体培养的组织为实验材料。
确保材料的品种和来源可靠。
2. 细胞处理:将植物材料经过适当的处理来诱导多倍体形成。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 化学处理:使用合适的化学物质,如染色剂(如染色体特异性染料)或化学诱导剂(如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喷洒或处理材料,以促进细胞的多倍化。
- 物理处理:利用离子辐射(如X射线或γ射线)或化学物理处理(如温度、压力)等方法,对植物材料进行处理,诱发细胞的多倍化。
- 生物处理: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如农杆菌)或共生微生物(如植物内生菌)等与植物进行交互作用,诱导细胞多倍化。
3. 培养条件的优化:根据目标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需要,对培养基的成分、光照条件、温度和湿度等进行优化调整,以促进多倍体形成和生长。
4. 细胞倍化检测:使用适当的细胞学方法来检测和鉴定多倍体细胞。
常用的方法包括:- 核型分析:通过染色体制备和染色,观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来确定是否形成了多倍体。
- 流式细胞术: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DNA含量,多倍体细胞的DNA含量会相应增加。
- 核型鉴定:利用核型学方法,如比较基因组杂交或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植物材料的基因组组成和倍性。
5. 多倍体植株的筛选与培养:鉴定出多倍体细胞后,将其分离培养,筛选并培养出稳定的多倍体植株。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对照组的设置,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要充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后续研究。
此外,还应考虑实验的重复性和统计学分析,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五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五.作业
1.分别绘出2n=16和2n=32洋葱中期分裂相细胞。
2.阐述秋水仙素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 制。
四.步骤方法
4.保存液中取根尖,纯水漂洗2次,1mol/L盐酸60℃水解根
尖10分钟,再纯水漂洗2次
5.将两种根尖分别置于干净载玻片上,
均切下分生区,加一滴染液,用镊 子捣碎根尖染色3-5分钟
四.步骤方法
6.加盖玻片,进行压片
7.显微观察
四.步骤方法
1.剥去洋葱干茎片,整理干净根盘,泡水3-4天 2.不定根长出约2cm,部分洋葱转入0.05%秋水仙素溶液 处理2天 3.分别取经过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膨大的根尖和不处理 的根尖进行固定4-6h,95%酒精冲洗及70%酒精保存 4.保存液中取根尖,纯水漂洗2次,1mol/L盐酸60℃水解 根尖10分钟,再纯水漂洗2次 5.将两种根尖分别置于干净载玻片上,均切下分生区, 加一滴染液,用镊子捣碎根尖染色3-5分钟 6.加盖玻片,进行压片 7.显微观察
人工诱导多倍体也是培育植物新品种的主要 途径之一。
4nx2n 3仙
郁金香
小麦
三.供试材料 洋葱鳞茎
四.步骤方法
1.剥去洋葱干茎片,整理干净根盘,泡水3-4天 2.不定根长出约2cm,部分洋葱转入0.05%秋水仙素溶液处
理2 天
3.分别取经过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膨大的根尖和不处理的 根尖进行固定4-6h,95%酒精冲洗及70%酒精保存
实验五
一.目的要求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和鉴定
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的原理;学习使用秋 水仙素诱发多倍体植物的方法;掌握鉴别植物多倍 体的实验操作。
二.预备知识 具有3个或以上基本染色体组的植物称为多
倍体植物。多倍体有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药剂处 理的方法进行操作。
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多倍体的诱发与...

实验六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多倍体:三倍和三倍以上的整倍体19世纪末世纪末,,狄.弗里斯普通月见草特别大的变异型(巨型月见草巨型月见草))2n=142n=28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导致遗传性状的变化。
巨大型特征烟草的叶片气孔整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染色体组整倍数的个体。
非整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增加一条或几条和减少一条或几条。
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秋水仙碱诱发多倍体的原理与方法原理与方法;;观察同源多倍体植物观察同源多倍体植物((器官器官))形态特征与细胞学特点态特征与细胞学特点。
二、实验原理人工诱发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秋水仙碱处理,秋水仙碱的作用是阻止纺锤丝的形成与活动阻止纺锤丝的形成与活动。
当秋水仙碱水溶液渗入分生组织正在分裂的细胞时仙碱水溶液渗入分生组织正在分裂的细胞时,,纺锤丝就不能形成或被破坏就不能形成或被破坏,,有丝分裂就停留在中期状态有丝分裂就停留在中期状态。
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姊妹染色单体虽然彼此分开了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姊妹染色单体虽然彼此分开了,,却不能向两极移动不能向两极移动,,不能形成两个子核不能形成两个子核,,于是该分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就加倍了胞的染色体数目就加倍了。
当染色体已经加倍了的细胞不再接受秋水仙碱处理时胞不再接受秋水仙碱处理时,,它就又恢复正常的有丝分裂分裂,,结果形成多倍体组织结果形成多倍体组织。
秋水仙碱诱发多倍体的原理多倍体的鉴定形态育性细胞学观察三、试材与用品试材::经加倍处理的黑麦根尖•试材显微镜、、载玻片载玻片、、盖用品::恒温水浴锅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用品、胶头玻璃棒、碱性品红染胶头玻璃棒、镊子、、镊子玻片玻片、、1M盐酸。
盐酸。
醋酸、、45%醋酸液、0.2%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四、步骤与方法实验步骤种子发芽黑麦根尖染色体加倍处理十字压片制染色体临时片观察1.1.种子发芽种子发芽将吸水纸铺在培养皿中选取均匀选取均匀、、饱满饱满、、有发芽力的黑麦种子倒入培养皿中 实验方法倒入清水浸泡浸种14~18小时室温催芽36hr左右,根长至种子发芽种子发芽,0.5~1cM2.黑麦根尖染色体加倍处理把吸水纸盖在已经发芽的黑麦种子上倒入0.2%的秋水仙碱加倍处理约26小时根尖分生区以下明显增粗洗净根尖把洗净的根尖装入广口瓶倒入固定液固定1~24小时固定液固定液::卡诺氏Ⅰ,冰乙酸冰乙酸((1份):):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无水乙醇((3份)逐级转入70%乙醇中保存备用3.制片制片::十字压片法制临时片解离水洗软化取分生区(膨大部位以上膨大部位以上))十字压片染色加盖玻片压片、敲片镜检绘图1M 1M盐酸盐酸60ºC 水浴1515~~2020分钟分钟60ºC 温水清洗清洗33~5次4545%%醋酸2~3枚碱性品红3~5分钟2n=4x=28 2n=2x=142n=4x=281.1.绘制正常细胞和加倍细胞中期分裂相各一个绘制正常细胞和加倍细胞中期分裂相各一个2.2.写出实验收获和体会写出实验收获和体会作业。
实验五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

实验五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和技术,观察多倍体的特点及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
(2)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异的鉴定方法二、实验原理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可分为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以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2n)为基础增减了个别染色体就是非整倍体变异,如单体2n-1、缺体2n-2(1)、三体2n+1、双三体2n+1+1、四体2n+2(1)等。
以染色体组或组内染色体基数(x)为基础成倍地增减,这是整倍体变异,如一倍体x、二倍体2x、三倍体3x四倍体4x等。
三倍体以上的生物体统称多倍体。
多倍体又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指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其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
异源多倍体是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通过染色体加倍而形成。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是多倍体,是变异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多倍体可自然发生,也可人工诱导。
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高温、低温和射线等处理)和化学方法(如秋水仙碱、植物激素等处理)。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秋水仙碱处理。
秋水仙碱处理的有效质量浓度为0.1~4g/L,常用2g/L秋水仙碱溶液浸泡、涂抹或点滴等方式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
不同植物材料的最适处理质量浓度和时间不同,需通过试验来确定。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主要有细胞学鉴定和形态学鉴定。
细胞学鉴定是观测根尖、茎尖分生组织或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一种直接的鉴定方法;形态学鉴定是观测叶片气孔保卫细胞的大小及其叶绿体数目,花、果实、种子的形态,花粉粒的大小和姓等性状的变异,是一种间接的鉴定方法。
通常多倍体植物的气孔、花器、花粉种子,果实等明显变大,气孔数目减少而密度变稀,同源多倍体可形成部分畸形的不育花粉粒,育性有一定的降低。
三、实验材料洋葱(2n= 16)、小麦( 2n= 42)、玉米(2n=40)、水稻(2n=24)、蚕豆(2n=12)等植物的种子均可作为实验材料。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细胞学鉴定实验时间:4月6日摘要一个物种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的恒定性是这个种的重要特征。
我们把二倍体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
当生物体内细胞染色体组数达到3组或3组以上者,称为多倍体。
多倍体在植物进化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利用大蒜作为试验材料,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使生长出多倍体根尖。
然后通过制作大蒜根尖压片,观察染色体的数目,以鉴定大蒜根尖细胞是否为多陪细胞。
(本实验报告主要从多倍体的鉴定方面展开,而多倍体培育方面,将在下次报告中给出。
)1.引言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
遗传学中,将二倍体生物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总和称为染色体组,也叫基因组,用n表示。
以下是几种常见模式生物的染色体组数目:玉米,2n=20;拟南芥,2n=10;果蝇,2n=8;小鼠,2n=40;水稻,2n=24。
又如,小麦染色体组可表示为2n=6x=42。
其中x表示每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基数,它是物种演化过程中的染色体倍数性的关系。
多倍体是指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而多倍体可以分为:同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且染色体组来源于同一物种(AAA,AAAA))、异源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染色体组且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通常由不相同的种杂交的杂种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而来(AABB,AABBDD))。
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是多倍体,大约有30%~35%的被子植物,其中70%的禾本科植物属于多倍体,它们在植物进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植物发生变异的重要途径之一。
多倍体植物,一般被认为是适应恶劣自然环境的结果,如我国西南部地区,温度变化激烈,紫外线辐射强,许多植物产生了多倍体类型。
在自然界中,大多是因为温度骤变,导致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形成了多倍体。
植物多倍体有许多特性,其中一些特性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帮助。
多倍体诱导

C—有丝分裂
加倍染色体
三、实验准备
1、材料:大蒜根尖 2、仪器药品:显微镜、小镊子、刀片、载玻片、 盖玻片、水浴锅、卡诺氏固定液、解离液、龙 胆紫染液
四、实验步骤
1.取材:清水中培养直新根长出 2.多倍体诱导: 移至0.2-0.4%浓度的秋水 仙素溶液中培养直至根尖1-2cm 3.固定: 卡诺氏固定液12-24小时→70%的酒 精中保存 4.解离: 水洗→盐酸60℃ 8min解离→水洗 5.染色、压片: 切取分生区→吸水→染色液 一滴,5分钟→压片 6.镜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诱导植物多倍体的方法和技 术。 2、观察多倍体的特点及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 学表现。 3、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作 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
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效果最好的药剂之一。在适宜 浓度的秋水仙素的作用下,它既可以有效地阻止纺锤 体的形成,又不至于对细胞发生较大的毒害。 作用机理:当细胞进行分裂时,一方面能使染色体的 着丝点延迟分裂,于是已复制的染色体两条单条分离, 而着丝点仍点连在一起,形成“X”形染色体图像(称 为C—有丝分裂,即秋水仙效应有丝分裂);另一方 面是引起分裂中期的纺锤丝断裂,或抑制纺锤体的形 成,结果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重组成 一个双倍性细胞核。这时,细胞加大而不分裂,或者 分裂成一个无细胞核的子细胞和一个有双倍性细胞核 的子细胞。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种染色体数目加倍 了的细胞再分裂增长时,就构成了双倍性的细胞和组 织。
五、作业
简要描述正常二倍体和多倍体植物的异同。 绘制二者中期细胞图片
植物多倍体诱发和鉴定

实验材料、器具与试剂
(一)实验材料
洋葱根尖 ,大蒜(Aillum sativum)根尖
(二)实验器具 显微镜、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温度计、镊子、刀片、载玻片、
盖玻片、烧杯、 1.5ml离心管、滴瓶、玻片、大培养皿、吸水纸、 铅笔、移液枪。 (三)药品试剂
卡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3份,冰醋酸1份)、改良苯酚品红染色 液、1N HCl、45%醋酸。
• 2.你观察到的被鉴定物种的 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处理后 得到了哪些染色体数目变异 类型的细胞?
实验方法
(五)染色、压片 将解离后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后, 放入45%醋酸中软化5min左右,制片时,取一根 尖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刀片切取1mm左右的 生长区,其余部分弃掉,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染色15分钟左右。用刀片在材料的上方轻压几下, 使生长区的细胞分散开来,再将多余的染料用吸水 纸吸走,加盖玻片。用铅笔上的橡皮头敲击根尖部 位,重复几次,力一次比一次大,以盖玻片不破裂 为准。
植物多倍体诱发和鉴定
实验目的
•1.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 原理
•2.学习用秋水仙碱诱发多 倍体植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秋水仙碱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剂,它的主要作 用是抑制纺锤丝微管的形成,因而抑制了染色体 移向两极的运动,使细胞停滞在中期状态而不能 分裂成二个新的子细胞,而秋水仙碱对染色体结 构并无明显的影响,对细胞也不产生严重毒害, 细胞解除秋水仙碱环境后仍可正常生长分裂,因 而出现细胞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情况,亦即构成 了多倍体细胞。如果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根尖, 则在根尖分生区内可检测到大量染色体加倍的细 胞
实验方法
(一)材料准备 选取大蒜瓣去皮,用透明
胶带固定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使根部 与清水接触,在 20~25℃光照条件下培养2 天左右。待根尖长到0.5~1cm时,将清水换 成含0.1%秋水仙素的水溶液中,置阴暗处培 养1~2天,至根尖膨大为止。
[整理版]蚕豆的多倍体诱导和判定
![[整理版]蚕豆的多倍体诱导和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d5da52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d.png)
蚕豆的多倍体诱导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初步认识化学诱发植物多倍体的过程,学习利用染色鉴定多倍性细胞的方法、原理以及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⑴、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阻碍纺锤体的形成,使复制的染色体不分离而形成多倍体。
⑵、把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植物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而确定是否形成多倍体。
三、实验材料、药品及用具:
蚕豆、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培养皿、吸水纸、0.1%和0.025%的秋水仙素溶液、培养箱
四、实验步骤:
⑴、在铺有滤纸的器皿上浸渍种子并注入0.1%的秋水仙素溶液加盖
催芽。
⑵、取出种子用自来水洗2~3次。
⑶、将萌发的种子移到盛有0.025%的秋水仙素溶液润湿的吸水纸的培养皿里。
⑷、放入20℃的培养箱中培养发芽。
⑸、48小时后取出幼苗并用自来水缓缓冲洗。
⑹、把处理后的幼苗栽种到试验田里。
⑺、同期播种未经处理的蚕豆种子作为对照。
⑻、定期地除草,浇水等,对其进行良好管理。
⑼、到一定时期后分别取处理过和未处理过的蚕豆根尖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来鉴定是否发生染色体加倍。
植物的多倍体诱导及其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鉴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以及方法,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及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2.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以及诱导染色体加倍后的细胞学表现,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
多倍体是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在植物育种上,利用多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利用一些化学因素诱导植物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是诱导多倍体形成最有效和常用的药品之一,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
因此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作用下,它既可以有效的阻止纺锤体的形成,又不至于对细胞发生较大的毒害,因此,细胞经一定时期后仍可恢复正常,继续分裂,只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多倍性细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育成为多倍体植物。
将秋水仙素处理的植物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而确定是否形成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器具及试剂1、实验材料:发芽的蚕豆,蚕豆幼苗2、实验器具:显微镜、解剖针、小试管、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试管、培养皿、烧杯。
3、实验试剂:秋水仙素: 0.1%浓度。
卡诺固定液:3份95%酒精与1份冰醋酸配制而成。
1mol/l盐酸,45%醋酸,改良苯酚品红,70%酒精。
四、实验步骤1、取材:将种子消毒,并于无菌水中浸泡24小时后,将蚕豆种子(2n=16)培养在培养皿内的湿滤纸上,室温或28℃发芽,待胚根长达1~2cm时,取出萌发的种子,用自来水洗2~3次,备用。
2、预处理:将胚根长到1~2cm的蚕豆种子移到盛有0.1%秋水仙素的润湿的的吸水纸的培养皿内,室温下处理48h,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与在水中进行培养的蚕豆种子(一般植物生长周期为17~18h)做对照。
诱导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植物多倍体诱导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化学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的一般方法。
3. 了解多倍体诱导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4. 学习利用细胞学方法观察鉴定多倍体的特点。
5. 掌握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的细胞做出准确判断。
三、实验原理生物体的细胞核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目,这是物种的基本特征之一。
多倍体是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在植物育种上,利用多倍体可以改良作物的经济性状,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倍体克服远缘杂交过程中的障碍。
秋水仙素是一种诱导植物多倍体形成最有效和常用的药品之一。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可以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丝断裂或纺锤体形成受抑制,有丝分裂后期,复制的染色体无法移向两级,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形成多倍体。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种子或幼苗(如小麦、水稻、玉米等)2. 秋水仙素3. 0.1%的H2O2消毒液4. 无菌水5. 移液枪、吸管等仪器:1. 培养皿2. 烧杯3. 移液器4. 显微镜5. 细胞计数板五、实验步骤1. 将植物种子或幼苗进行表面消毒,消毒液为0.1%的H2O2,消毒时间约为30秒。
2. 将消毒后的植物种子或幼苗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无菌水,保持湿润。
3. 将秋水仙素加入无菌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4. 将配好的秋水仙素溶液倒入培养皿中,使植物种子或幼苗浸泡在溶液中。
5.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6. 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植物种子或幼苗,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7. 将冲洗干净的植物种子或幼苗放入新的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无菌水,继续培养。
8. 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植物种子或幼苗的生长状况,并记录数据。
9.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体分析。
10. 根据染色体分析结果,判断植物种子或幼苗是否为多倍体。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经过实验,大部分植物种子或幼苗在秋水仙素处理后,生长状况良好,表现为叶片颜色加深、植株高度增加等。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实验报告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报告:植物多倍体的诱发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多倍体的诱发方法。
实验十三植物多倍体诱发与鉴定

3.细胞学观察
• 用根尖压片法制成染色体玻片标本,在 显微镜下认真观察和染色体计数,与对 照进行对比。
•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 (染色体加倍)
•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 (正常二倍体细胞)
六、作业及思考题
• 1.与对照植物相比,处理后的多倍体植物有哪些不 同特征?
• 2.你观察到的被鉴定物种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处 理后得到了哪些染色体数目变异类型的细胞?
• 2.药品试剂:秋水仙碱、改良品红染色液、 无水酒精、冰醋酸、1N盐酸。
五、实验步骤
1.多倍体的诱发
• 可处理萌动种子,幼苗或植株生长点, 浓度以0.01~0.4%为宜;在以实验室观 察为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处理根尖。
2.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
• 整个植株、或组织、 器官、细胞都可以看 到增大,其中气孔, 保卫细胞表现尤为明 显。
三、实验材料
• 洋葱(Allium cepa,2n=16)、蚕豆(Vicia faba,2n=12)、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2n=22) 等作物的种子、根尖、花蕾或幼苗 。
四、实验用具药品
• 1.用具:显微镜、烧杯、培养皿、载玻片、 盖玻片、剪刀、镊子、刀片、解剖针、 纱布、吸水纸等。
实验十三 植物多倍体 诱发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 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学习用秋 水仙碱诱发多倍体植物的方法,学习识 别多倍体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细胞学特 点。
二、实验原理
• 秋水仙碱是细胞有丝分裂的抑制剂,它的主要 作用是抑制纺锤丝微管的形成,因而抑制了染 色体移向两极的运动,使细胞停滞在中期状态 而不能分裂成二个新的子细胞,而秋水仙碱对 染色体结构并无明显的影响,对细胞也不产生 严重毒害,细胞解除秋水仙碱环境后仍可正常 生长分裂,因而出现细胞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 情况,亦即构成了多倍体细胞。如果用秋水仙 素处理植物的根尖,则在根尖分生区内可检测 到大量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若处理植物幼苗的 芽,则可以得到染色体加倍的植株。
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

姓名系年级学号日期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多倍体诱发及细胞学鉴定摘要: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一个染色体组内每个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
本次实验意在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技术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并且能够利用染色体分析的方法对多倍体细胞做出准确鉴定。
秋水仙素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走向两极而被阻止在分裂中期,这样细胞不能继续分裂,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核。
本次实验通过秋水仙素的诱导,我们从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成功观察到了四倍体,甚至八倍体的细胞核。
引言多倍体的形成有2种方式,一种是本身由于某种未知原因,染色体复制之后细胞不随之分裂,结果细胞中染色体成倍增加,形成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另一种是由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
通过实验,可以人为地培育出同源多倍体植株。
除了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物种之外,又可采用高温、低温X射线照射、嫁接和切断等物理方法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在诱发多倍体方法中,以应用化学药剂最为有效。
如秋水仙素、萘嵌戊烷,异生长素和富民农等,都可诱发多倍体,其中以秋水仙素效果最好,使用最为广泛。
细胞核内染色体组加倍以后,常带来一些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如巨大性,抗逆性增强等。
一般多倍体细胞的体积,气孔保卫细胞都比二倍体大,叶子、果实、花和种子的大小也随加倍而递增。
从内部代谢来看,由于基因剂量加大,一些生理生化过程也随之加强,某些代谢物的产量比二倍体增多。
多倍体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育种,用人工方法诱导的多倍体,可以得到一般二倍体所没有的优良经济性状,如粒大、穗长、抗病性强等。
由于多倍体植物带有巨大性,不育性、代谢物增多和抗逆性加强等特点,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经济价值。
植物多倍体诱发和鉴定实验报告

植物多倍体诱发和鉴定实验报告一,试验目的1.通过试验掌握植物多倍体化学诱导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用秋水仙素进行植物多倍体诱导的常用方法和多倍体诱导对植物育种的重要性。
2、学会用细胞学方法来观察和识别多倍体特征及诱导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学表现并通过染色体分析对多倍体细胞作出精确判断。
二,实验原理生物体内细胞核内均存在着比较稳定的染色体数量,这也是最基本的物种特征。
多倍体指细胞内有三个或更多染色体组存在的生物体。
在植物育种中,用多倍体可使作物经济性状得到改善,但也能用多倍体来克服远缘杂交时遇到的阻碍。
用某些化学因素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发生,其中秋水仙素对诱导多倍体的发生作用最大,也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能抑制纺锤丝发生,从而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期纺锤丝被打断或者纺锤体的发生受到抑制,而在有丝分裂过程后期复制染色体不能移动到2个水平上,在细胞中染色体发生倍增而发生多倍体。
所以当秋水仙素浓度合适时,既能有效地阻断纺锤体生成,也不会对细胞产生很大毒害,所以细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仍然能恢复正常而持续分裂,只需染色体数量倍增为多倍性细胞就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成多倍体植物。
用秋水仙素加工植物根尖制作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来判断染色体形成与否。
三,实验的材料,用具和试剂1.试材:萌发蚕豆及蚕豆幼苗2.实验器具,显微镜,解剖针,小试管,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试管,培养皿,烧杯等。
3.实验试剂为秋水仙素,浓度为1度。
卡诺固定液:由三种95%酒精和一种冰醋酸混合制成。
1mol·l-1盐酸、1mol·L-1醋酸、改良苯酚品红、1mol-1酒精。
四,试验步骤1.取材:种子经消毒后在无菌水中浸泡24 h,取蚕豆种子(2n=16)置于培养皿中湿滤纸中,常温或28℃条件下催芽,胚根长1~2cm,取催芽种子用自来水冲洗2~3遍待用。
2.预处理:取胚根长1~2cm蚕豆种子,移入装有蚕豆种子秋水仙素湿润吸水纸培养皿中,常温处理48h后,观察根部膨大情况后取出固定不动,并以水中培养蚕豆种子(通常植物生长周期17~18h)作对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多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学鉴定
摘要多倍体诱发在植物乃至在动物中都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此次实验通过对大蒜根尖细胞进行多倍体诱发,初步了解并掌握了仍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和技术,并对诱导组织进行了染色和压迫观察,进行了细胞学鉴定,掌握了判断多倍体细胞的方法和技术。
1.引言
多倍体这个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并不多见,但在自然界中多倍体的分布却十分广泛,人们平时的饮食生活中,也有多倍体的身影。
现已知自然界大约有30%~35%的被子植物,70%的禾本科植物属于多倍体,它们在植物进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变异发生的主要途径。
而我们平时吃的山药是四倍体,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大豆是异源四倍体,香葱也是四倍体。
自然形成的多倍体大多是植物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适应,而自从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素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素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
花卉方面:矮牵牛、金鱼草、鸡冠花等多倍体植物多表现为叶片肥厚、花色艳丽、花期长、花瓣多等特点,观赏价值得到了提高;药材方面,板蓝根四倍体有效成分含量比普通二倍体对照高出约40%;林木方面,四倍体桑树及刺槐在生长量及抗逆性方面都较之二倍体对照有了较大提高;经济作物方面,多倍体水稻的稻粒比普通水稻更加饱满、肥大。
另外,在倍性育种的过程中,育种家们还发现,植物多倍体除了适应性强、有机合成速率增加、果实大等优点外,还可克服远源杂交的不结实性和诱变率高的优点,由此可见,在人工诱导植物多倍体的基础上,如能结合其它育种手段,以培育出高质量的植物新品种,大有潜力可挖。
现在,动物多倍体诱变也逐渐发展起来,最显著的应用便是鲍的诱变。
人们发现,鲍的多倍体个体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个体大等优点,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极具推广价值。
而利用水压法、温度法等方法,也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批量生产。
总之,随着人们对多倍体诱导技术及其它相关育种技术研究的深入,在不久的将来,
定能形成越来越多的人工多倍体种群,使多倍体诱导成为最有效的育种手段之一。
2.实验材料及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试验材料
大蒜根尖。
2.1.2实验器具
显微镜一台,双筒体视显微镜一台;
解剖针两根,眼科镊,载玻片,盖玻片(20mm×20mm),滤纸条,解剖刀片。
2.1.3实验试剂
改良苯酚品红,1mol/LHCl,蒸馏水,卡诺氏固定液,秋水仙素溶液,75%酒精。
2.2实验方法
2.2.1大蒜根尖细胞多倍体诱导
取材:取大蒜(选取可生根成熟未经农药处理的大蒜)发根至0.5~1cm(约24h),然后转入盛有0.15%秋水仙素水溶液的培养皿中继续培养约24h(一般植物生长周期17~18h),待观察到根部有膨大时取出固定。
与在水中培养的材料做对照。
固定:根尖于卡诺固定液中,常温固定约24h,移至75%乙醇中,4℃保存或备用。
2.2.2材料的获取及处理
酸解法解离根尖:固定后的材料用清水洗涤后,用1MHCl在60℃水浴中恒温处理
5~10min(一般不要超过8min)。
然后水洗3次。
染色:用小滤纸条吸去清水,切取根尖分生区组织,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0~15min。
2.2.3制片及观察
将染色后的材料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盖上两层吸水纸,用一个双面刀片,插到盖片与载片之间的一角,用左手食指压紧盖片,防止滑动,用右手持解剖针,用针柄轻敲盖片,使材料均匀分散开。
然后将刀片轻轻撤出,再用针柄重敲盖片,使细胞分散压平。
镜检时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找到好的视野后再转用高倍镜观察。
3.结果
3.1实验结果图示
图1 大蒜根尖染色体(2n=16)
图2 多倍体大蒜根尖染色体(4n=32)
3.2实验结果解释
大蒜是二倍体生物,其2n=16。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而一般植物生长周期约17~18h,所以,经过24h秋水仙素处理,理论上应形成四倍体的大蒜根尖细胞,即4n=32条染色体。
图1中的染色体数目为16条,说明此细胞是一个单倍体细胞,其中每一个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推断此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对于这个细胞,将来若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细胞并不分裂,则会发育呈多倍体细胞,若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细胞分裂,则会发育呈两个正常的二倍体细胞。
但此细胞中染色体有些过于分散,但根据其周围隐约的细胞轮廓,仍可确定所有染色体都是同一细胞中的,没有丢失,也没有被外来染色体污染。
图2中染色体数目为32条,且不含有姐妹染色体单体,推断此细胞有丝分裂已经结束,且在秋水仙素的作用下,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并未分裂,所以形成了四倍体的多倍体细胞。
虽不影响计数,但细胞中染色体仍有一些重叠,没有完全分散开。
4.讨论
4.1实验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大蒜根尖作材料,大蒜容易获得,价格便宜,但应选择市场上未经农药处理过,可生根的大蒜,且大蒜根部生长迅速,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快,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理想的材料。
本次实验大蒜根尖细胞的多倍体诱导较为成功,秋水仙素处理24h后,从外观上可明显看出根尖膨大入鼓槌状,初步判断其中大部分细胞已成为多倍体。
若以绿豆为材料,采用种子浸渍法,使绿豆发芽,并对芽用秋水仙素处理,则可能得到多倍体的组织。
制片后,整体上看,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染色体或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且视野内基本上为一层平展的细胞,视野内的细胞都在一个平面上,染色均匀,细胞质着色浅且染色体着色深,也可观察到包含4n=32条染色体的细胞,可以判断根尖已称为多倍体。
但分散良好、染色体不丢失且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的细胞个数不多。
可能原因有:
⒈秋水仙素处理时间长短掌握不好,有资料显示在上午9点到11点之间固定材料可获
得更好的效果;⒉压片时力度和时间不到位,导致大多数细胞中染色体交错聚集,无法计数;⒊解离时间过短,导致压片时染色体不易分离;⒋切取根尖时,切取范围太大,导致制片时其他组织的细胞进入,使分生区细胞比例下降,影响观察。
4.2 注意事项
1.在酸解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若解离不够,则压片不易分散。
若解离
太过,在下一步处理材料时由于材料过软而易丢失。
2.在准备实验材料时应考虑到材料的易得性、价格、准备周期等方面。
3. 切取根尖时要准确,若切取组织过大,制片后视野中细胞过多,且多层,影响观察;若过小,则丢失细胞,观察不到多倍体。
4. 在解离之前和之后,均要用清水洗涤根尖,否则前者影响解离,后者影响染色。
5. 在制成的染色体玻片标本中,染色清晰而且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总是少数,所以,在压片之后需要认真地进行镜检。
6.压片时应耐心、长时间的敲击盖玻片,已达到分散染色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杨大翔.遗传学实验.生命科学.科学出版社.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