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意思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意思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意思摘要:一、背景介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历史背景- 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二、词作背景- 水调歌头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作者毛泽东与井冈山的历史渊源三、词作内容分析-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词句解读- 词作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四、作品影响及意义-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对于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正文: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一首描绘中国革命历史、歌颂革命精神的著名词作。

它以井冈山为背景,展现了作者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深情回顾与坚定信念。

一、背景介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创作于1965 年,正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这首词的历史背景,首先要追溯到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井冈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革命摇篮。

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重要的革命斗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领导人。

二、词作背景水调歌头,原为唐宋时期的一种词牌名,以其曲调悠扬、意境优美而著称。

而毛泽东的这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则是在原有词牌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革命精神。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三、词作内容分析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作者通过描绘井冈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赞美和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词中写道:“千里来龙脉,此处真井冈。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等句,展现了井冈山的雄伟壮丽。

同时,作者以“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等句,回顾了当年的革命斗争,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四、作品影响及意义《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首词作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深情回顾,还传承和弘扬了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

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词作,它以井冈山为背景,展现了作者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深情回顾与坚定信念。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表现手法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表现手法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表现手法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1.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过了黄洋界”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

2.象征手法:“凌云志”象征着诗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黄洋界”象征着险阻和困难,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勇敢和决心。

3.浪漫主义: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豪迈、豁达的性格特点,使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4.对比手法:作品在叙述、描写和抒情方面,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既有借景抒情、象征、浪漫主义、对比等手法,又充分展现出诗人的豪迈、自信、豁达的个性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介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介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介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25日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而写的一首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

这首词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忆旧颂新地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慷慨激昂,表达了作者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词中描绘了作者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后所看到的旧貌变新颜的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色,回顾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历史,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和欢欣之情,赞美了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所具有的藐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和凌云壮志。

此外,词中还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表达了作者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同时,词中还通过描写黄洋界、井冈山等场景,展现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总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强烈感情的优秀诗词作品,表达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

书法作品释文

书法作品释文

书法作品释⽂书法作品释⽂及其赏析⼀、⽑泽东⽔调歌头【重上井冈⼭】〖原词〗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

千⾥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路⼊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寰。

三⼗⼋年过去,弹指⼀挥间。

可上九天揽⽉,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难事,只要肯登攀。

【鉴赏】上⽚起句“久有凌云志”,劈空⽽下,声势不凡。

“凌云”既是形容⼭势之⾼,也昭⽰了词⼈志向的远⼤,这“凌云志”,就是当年初上井冈⼭,开创⾰命根据地之“志”,也是今天重上井冈⼭,开拓新征程之志。

⼀个“久”字,连接今昔,指向未来,同时还突出了诗⼈的⼼理蓄势和期望价值。

“重上”⼆字,显然是以井冈⼭的过去和现在作为审美背景的,看到井冈⼭的今天,不由想起它的昨天。

“千⾥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前句深挚地表达了对井冈⼭和⽼区⼈民的情意,“千⾥”写⾏程之远,“故地”写梦魂所系,“寻”写感情之殷。

后句点出解放后的井冈⼭,变得如此壮美。

这⾥的“变”字,连接了过去,突出了现在,回应了“久有”和“重上”。

在描述“新颜”时,词⼈摄取了⼏个典型的镜头:莺歌燕舞、潺潺流⽔、⾼⼊云端的公路。

这⾥,视觉映象和听觉映象融为⼀体。

“⾼路⼊云端”,既赞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也补充井冈⼭之⾼峻。

从艺术上看,⼜形成了国画⼭⽔的意境。

很明显,这些景物着上了词⼈浓重的情感⾊彩。

此时,词⼈的情绪格外轻松愉快,⼀⽅⾯是故地重游,另⼀⽅⾯也因为那⼏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成就,故词⼈对未来充满信⼼。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进⼀步体现了词⼈的豪壮情怀。

黄洋界是井冈⼭五⼤哨⼝之⼀,最为险要。

词⼈登上黄洋界,想起当年黄洋界保卫战,对未来信⼼更⾜。

据当时随⽑泽东重上井冈⼭的同志回忆:“他⽼⼈家不顾乘车的疲劳,风尘仆仆,登上黄洋界。

黄洋界上阳光明媚,显得格外壮丽。

⽑主席他⽼⼈家站在最⾼处,极⽬远眺,久久不离。

”这段回忆可印证词中所表现的⽑泽东的⼼境:当年⾎与⽕的战⽃难关都闯过来了,狭窄和将来还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超越呢?“不须看”表现了对困难的蔑视,也表现了对前途的⾃信与乐观。

山高人为峰完整诗句

山高人为峰完整诗句

山高人为峰完整诗句山高人为峰完整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上联:会当凌绝顶,下联:山高人为峰。

山高人为峰的下一句是什么呢?“山高人为峰”出自毛泽东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主席在1965年4月20日至5月2日重游井冈山所写。

全词如下: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全词赏析:可以说这句话就是对自己品格的最好诠释。

第一句中,”会当凌绝顶”意为一定要爬到山的最高峰,即爬上山的顶峰,一览众山小。

这句话的意思也非常简单明了,就是你若想看到更多的美景,那你便一定要站得比别人更高。

在困难面前,不畏惧艰辛,勇往直前,突破重重困难,方能成功。

这句话使人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品质。

同时也是词人以及其他一些志士仁人的真实写照。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适合用于所有人,哪怕是平凡的普通人。

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既然有高低之分,那就必然会存在竞争。

而且是极为残酷的竞争。

因此每个人都会努力使自己向上,尽量地让自己变得更好,使自己做得更优秀,这样才不会被别人拉开差距。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竞争的压力便会逐渐变大,甚至于在将来,可能会形成永久性的压迫感,从而使得自己被这种竞争压力所迫害,最后精神崩溃,导致抑郁症或者其它精神类疾病。

那么这句“山高人为峰”便是给了我们战胜这种竞争压力的动力与信心。

总而言之,这句话教会了我们应该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并培养起自己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我觉得它比毛主席的另外一句诗“更上一层楼”更富有哲理和启迪。

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高山再怎么巍峨,也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就算山再高,也挡不住我们征服高山的决心。

因为我们知道,那座高山只不过是“一览众山小”的垫脚石罢了。

正如这句话中的“山高人为峰”所表达的那样,我们一定要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会看待问题。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说明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说明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品说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诗歌,以婉转动人的歌调、雄浑磅礴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当年红军重返井冈山的壮丽场景。

这首诗作于1930年11月,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堪称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精品之作。

诗歌开头婉丽动听,水调悠扬。

通过描写远山隐约、溪水潺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思乡之情。

随着诗人情感的升华,诗篇逐渐展现出铁军英勇无畏的气概。

大胆开创的精神、砥砺奋发的决心,仿佛以激荡人心的旋律奏响,音乐和文字在脑海中交织成一幅激昂壮丽的画面。

诗歌的后半部分,以宏伟辽阔的景象描绘,展现了红军回到井冈山后所展示的精神风貌。

通过来自乡亲们的欢呼和敬重,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群众所热爱和崇拜的情感。

而最后两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意蕴深远。

它既是对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描述,也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乐观预测。

毛泽东同志逢山开路,遇水凿桥的精神意味着他的个性品质和治国理政的胆略。

同时,也折射出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局面,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化险为夷,战胜困难。

这首诗歌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它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仰,不畏艰险的勇气,才能够战胜困难,创造伟大的事业。

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奋斗精神,始终保持初心和信念,在艰难险阻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诗歌也传递了爱国情怀和群众观点,提醒我们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群众中自觉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毛泽东同志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一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指导价值的诗歌佳作,它以诗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当年红军重返井冈山的壮丽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深情流转之间,诉说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眷恋,表达了坚定信念、奋勇向前的决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国家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调歌头·重上井冈⼭》《⽔调歌头·重上井冈⼭》 《⽔调歌头·重上井冈⼭》以登井冈⼭为题材,表达了作者要继续⾰命的英雄⽓概。

下⾯是⽂章相关信息,供⼤家参考! ⽔调歌头·重上井冈⼭ 《⽔调歌头·重上井冈⼭》是⽑泽东写于1965年的⼀⾸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67年1⽉号。

作者采⽤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法,以登井冈⼭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的'理想和伟⼤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炉,慷慨激昂,表达了作者要继续⾰命的英雄⽓概。

作品原⽂ ⽔调歌头·重上井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

千⾥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路⼊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寰。

三⼗⼋年过去,弹指⼀挥间。

可上九天揽⽉,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译⽂ 作品注释 (1)⽔调歌头:词牌名,⼜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上下阕,九⼗五字,平韵。

(2)重上井冈⼭:1965年五⽉下旬,作者重上井冈⼭游览视察。

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

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地区⽔利、公路建设和⼈民⽣活,会见了⽼红军、烈⼠家属、机关⼲部和群众。

(3)黄洋界:井冈⼭五⼤哨⼝之⼀,另四个是⼋⾯⼭、双马⽯、朱沙冲、桐⽊岭。

(4)⼈寰:⼈世间。

(5)三⼗⼋年过去,弹指⼀挥间:从⼀1927年10⽉⽑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下指、挥⼀下⼿的短时间。

(6)九天揽⽉:九天,天的极⾼处。

《孙⼦·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揽⽉,摘取⽉亮。

唐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

”览同揽。

(7)捉鳖(biē):喻擒拿敌⼈。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到拿来。

” ⽩话译⽂ 我从⼩就⼼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及译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及译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诗作。

全文如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译文(赏析):
全诗描绘了作者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后所看到的旧貌变新颜的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色,回顾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历史,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和欢欣之情,赞美了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所具有的藐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

词作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善于用典、化用前人诗句和运用俗语、谚语入诗。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文赏析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文赏析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

二十二日,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

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

二十五日写了这首词。

二十九日下山。

⑵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⑶人寰:人世间。

⑷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⑸九天揽月:九天,天的极高处。

《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揽月,摘取月亮。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同揽。

⑹捉鳖:喻擒拿敌人。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译文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

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

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还有汩汩畅行的流水,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风和雷在运动,旌旗在招展,这就是人间。

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

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

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古诗简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它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既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又不乏明快活泼、生动细致的景物描写,慷慨激昂,与词人一贯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一脉相承。

重上井冈山

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一九六五年年五月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huán)。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创作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

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上阕起句“久有凌云志”,劈空而下,声势不凡。

“凌云”既是形容山势之高,也昭示了词人志向的远大,这“凌云志”,就是当年初上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之“志”,也是今天重上井冈山,开拓新征程之志。

一个“久”字,连接今昔,指向未来。

“重上”二字,显然是以井冈山的过去和现在作为审美背景的。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前句真挚地表达了对井冈山和老区人民的情意,“千里”写行程之远,“故地”写梦魂所系,“寻”写感情之殷。

后句点出解放后的井冈山,变得如此壮美。

这里的“变”字,连接了过去,突出了现在,回应了“久有”和“重上”。

在描述“新颜”时,词人摄取了几个典型的镜头:莺歌燕舞、潺潺流水、高入云端的公路。

这里,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

“高路入云端”,既赞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也说明井冈山之高峻。

此时,词人的情绪格外轻松愉快,对未来充满信心。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进一步体现了词人的豪壮情怀。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最为险要。

词人登上黄洋界,想起当年黄洋界保卫战,对未来信心更足。

“不须看”表现了对困难的蔑视,也表现了对前途的自信与乐观。

下阕即转入作者对现实的感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词人由过去的战斗生涯,自然地想到了眼前的世界形势。

连续三个三字句,奏出了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强音,揭示了革命可以改变一切的客观真理。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感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感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诗词感悟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作者】毛泽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

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毛主席的诗词总是大气豪迈的,使我们许多不知历史的人,读不懂诗词背后的政治意味与主席的忧虑和心声。

其实这首词的国际国内历史时代背景是复杂的。

国际上中苏交恶更进一步,赫鲁晓夫下台后,上台的勃列日涅夫仍然坚持苏共20 大、22 大所规定的政策。

1965 年 3 月,苏共发起召开了" 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协商会晤" 会议,即莫斯科三月会议。

纠集了几十个国家的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围攻,并趁中国" 大跃进" 失误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自然灾害,采取撕合同、撤专家、逼还债等手段向我们施压,中苏已呈全面对抗之态,且已无回转可能。

另一方面,美国在越南的战争行为不断升级,不仅轰炸越南北方,而且把战火扩大到老挝和柬埔寨,在中国南疆插上了一把刀子。

印度尼赫鲁政府也不甘心1962 年中印边界之争兵败,亦蠢蠢欲动。

与此同时,苏联和美国企图联手主宰世界最大限度地孤立新中国。

新中国在国际上怎样打开新局面,还处在摸索之中。

国内则由于1958 年开始的 3 年" 大跃进" 失败,直至1962 年" 七千人" 大会后,毛泽东与一些中央领导人发生分歧;毛主席忧心内外局势,才会重上井冈山,重温当年秋收起义后,找到上井冈山的转折之路。

国内发展路径和如何打开国际局面需要再一次“上井冈山”这样的转折之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释:(1)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

(2)重上井冈山:1965年五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

先后到黄洋界和坪。

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

(3)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4)人:人世间。

(5)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这次重来,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年,作者却觉得只是弹一下指、挥一下手的`短时间。

(6)九天揽月:九天,天的极高处。

《孙子·形》:“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揽月,摘取月亮。

唐《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览同揽。

(7)捉鳖(biē):喻擒拿敌人。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译: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

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

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还有畅行的流水,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风和雷在运动,旌旗在招展,这就是人间。

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

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

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意思翻译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意思翻译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意思翻译摘要:1.引言:介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背景和作者2.主题一: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3.主题二:诗歌中的象征意义4.主题三:诗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5.结论:总结全文,表达对诗歌的赞美正文:《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词。

这首诗词以井冈山为背景,描绘了作者重游井冈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革命斗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首诗词的意境、象征意义以及历史和现实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首诗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将井冈山的景色展现得栩栩如生。

例如,“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形象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场景。

同时,诗词中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如“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革命岁月的感慨。

其次,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在这首诗词中,井冈山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

它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起点,也象征着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此外,诗词中的“炮声”和“敌军”等元素,象征着革命斗争的残酷和艰巨。

再次,从历史意义上来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一种回顾和总结。

它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革命斗争,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从现实意义上来看,这首诗词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一首具有深刻意境、象征意义和历史现实意义的诗词。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解析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解析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解析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出处这词啊,出自毛主席之手。

毛主席那可是伟大的领袖,他的诗词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首词呢,是毛主席1975年5月重上井冈山的时候写的。

1、注释“久有凌云志”,这“凌云志”就是很高远的志向。

就像咱平常说的,一个人有很大的抱负。

“重上井冈山”,就是再次登上井冈山。

井冈山可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它是革命的摇篮啊。

“千里来寻故地”,大老远地来找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旧貌变新颜”,以前的样子变得崭新了。

“到处莺歌燕舞”,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鸟儿欢快地唱歌,燕子飞舞着。

“更有潺潺流水”,还有那流淌着的溪水。

“高路入云端”,那路很高,都通到云里去了。

2、翻译长久以来就怀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冈山。

从千里之外来寻找这片旧地,哪里还能看到旧时的模样,到处都是全新的景象。

到处都是黄莺啼叫,燕子飞舞,还有那潺潺的流水声,宽阔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什么危险的地方了。

三十八年过去了,就像弹一弹手指那么快。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间就能够实现。

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下定决心去做。

二、赏析1、意境营造毛主席这词啊,一开篇就很有气势。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简单几个字,就把那种豪迈的感觉带出来了。

他再次登上井冈山,看到的景象从“旧貌变新颜”开始,把新旧对比,让我们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这几句描写得特别生动,就像一幅画似的在咱眼前展开。

有鸟叫,有流水,还有那高高的路,多美的画面。

2、情感表达这里面有着毛主席对井冈山的深厚情感。

他回忆起过去在这里战斗的岁月,再看看现在的新变化,心中肯定是充满了感慨。

而且从“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能感觉到他对时光飞逝的一种感叹。

最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一句,那是一种激励,一种对人们要有决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的激励。

3、时代意义从时代的角度看呢,这词反映了当时新中国建设的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一首充满豪迈情怀。在抄写时,应遵循一定的格式。首先,标题《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应居中书写,字体可稍大于正文。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分为上下两阕,每阕各四句,每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上阕从“久有凌云志”开始,描述了作者重上井冈山的情景,展现了井冈山旧貌换新颜的壮丽景象;下阕则回顾了三十八年的沧桑巨变,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在抄写时,每句之间可适当空格或换行,以清晰展现诗句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也需规范,如逗号、句号等应放在适当位置。通过遵循这些格式规范,可以更好地展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诗意与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