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选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群体和社会组织(初级群 体与次级群体)
基本群体的特征
规模较小 非正式控制 面对面的互动 群体成员难以替代 聚合力和持久性强
基本群体的重要作用
• 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单位 • 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 是社会的稳定力量
三、家庭
1.
家庭的起源与历史演变:
血亲杂交 血缘家庭 普那路亚家庭 对偶家庭 一夫一妻家庭制
六、文化的运行规律
1. 文化的积累与传递
2. 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3.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七、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思 考 题
1. 文化的社会功能及运行规律。
2.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wenku.baidu.com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
人的自然属性:1.人有生理的需求
2.人有体力与智力 3.人有遗传和变异
社 会 学
主讲 : 路 杨 教授
第一章
绪 论
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结构
二、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社会的运行及其规律性 整体性 综合性 现实性 实证性
三、学科特点
四、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a. 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 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b.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社会 问题,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c.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 d.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社会参与,指导 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社会方式。
人的社会属性:1.人能制造、使用劳动工具
2.结成一定社会关系 3.人有文化、精神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有区别的 2.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二、 社会化的意义
含义:个人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来
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
1.狭义社会化与广义社会化 2.人为什么要社会化?
社会化的基本特征
正功能
四、社会问题 一〉界定:
?影响社会成员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
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 ?界定的条件
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2.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3.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
4.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5.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二〉、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2. 自致角色与先赋角色划分的社会意义。
第五章 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概念
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集体。 第一、群体成员必须由某种纽带联系起来
第二、群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目标和持续的相互交往
第三、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现代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理论
现代化的有关理论
韦伯新教伦理说 现代化的国家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现代化的途径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思 考 题
1. 社会渐变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 2. 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3. 社会现代化的内容。
第九章
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的涵义和特征
涵义: 特征 公认性 强制性 相对稳定性 系统性 经济制度 婚姻家庭制度 政治法律制度 教育制度 宗教制度
二、文化的特性
1.
象征性 复合性 多样性
2.
3.
4.
共享性
三、文化的构成
第一种. 三个层次
(根据文化包括的内容的性质)
1. 物质层 2. 制度层 3. 心理层
第二种. 三层结构
(复杂程度和范围大小) 1. 文化特质 2. 文化丛 3. 文化模式
第三种. 三种类型
(在文化系统中所处地位和作用) • 主流文化 • 亚文化 • 反文化
思 考 题
1. 制度的构成要素和特点是什么?
2. 研究制度的生命周期有什么意义?
第十章
社会控制与社会问题
一.社会控制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
构成条件
功能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体 系
习俗 道德 宗教 纪律 法律与政权 社会舆论 由手段、过程和度构成
体系
三.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消极作用 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破坏人们遵守规范的自觉性 降低社会凝聚力 促进社会发展 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2.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功能: 经济、满足性需要、人口再生产、感情交流 教育、赡养与抚养
3.
家庭发展的趋势
四、邻里
1.
特殊性
地缘性、情感性、非正式性
2.
功能
相互支持、社会化、交流、社会控制
3.
邻里关系淡化的趋势
现代邻里结构的变化
住宅方式的变化 社会流动和迁徙频繁
积极作用
二.有关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三.社会分层的作用
消极作用
四.阶层划分的基本方法
主观法 客观法
五.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 第一阶段 1949-1956年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 第二阶段 1957-1978年
工人、农民、干部
• 第三阶段 1978-至今
1.经济制度论
2.社会冲突论 3.综合要素论。
四〉社会问题的特征 社会问题的普遍性特征
1.绝对性
2.客观性 3.复杂性
社会问题的特殊性
1.文化的差异性 2.时代性 3. 群差性
思 考 题
1. 比较习俗、道德、法律三种社会控制手段。
2、越轨行为的正功能是什么?
3、社会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第十一章
社 区
基本特征
量才用人、法理权威 规章成交、按章办事 公文往来、言行有据
思 考 题
1. 组织目标和组织手段对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2. 科层制社会组织的特点。
第七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
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有用性 法律不平等和事实不平等 社会分层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 M· 韦伯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 自然环境通过对生产、经济的影响,进 而影响人们的心理、生活方式、社会文 化习惯
人类社会影响并改变着自然
人口数量会影响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相对 平衡
人类的生产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 社会制度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有重 要影响
2、人口与社会
人口的概念 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第八章
社会变迁
一.概念和形式
二.社会变迁的动力
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 人口变动 社会文化 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a.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b. 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c. 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社会发展
四.社会现代化
1.社会病态论(即社会病理学)(Social Pathology) 2.社会解组论(Social Disorganization) 3.价值冲突论(Value Conflict) 4.行为偏差论( Deviant Behavior) 5.标签论,亦称标示论 (Labeling Theory)
其他角度
一.社区概述
社区的概念 社区的构成要素 社区的分类与层次 社区研究的意义
二.社区的基本类型
农村社区 城市社区 社区发展与社区服务
三.城市化
城市化的概念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
思 考 题
1、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 3、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四、关于文化特性形成的理论
1. 功能主义的解释方法 2. 人种学的解释方法 3. 生态学的解释方法 4. 意识形态的解释方法 5.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论的观点
五、文化的社会功能
1. 2. 3. 4. 文化为人类提供了适应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文化影响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转形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文化影响人类自身的素质
1.社会强制性
2.个人能动性
3.终身持续性
三、 社会化的条件及内容
社会化的条件
1. 生理条件
2. 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 3. 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4. 人类拥有文化
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 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增强生存能力
2. 培养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 3. 学习社会规范,确定社会角色
四.社会化的过程 预期社会化 : 1.儿童期 继续社会化 1.成年中期
六.当前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
当前阶层分化演变的主要特征 社会阶层分化的积极效应 社会阶层分化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
七.社会流动
分层与流动的关系
社会流动的基本类型
影响和制约社会流动的社会因素
社会流动的重要意义
思 考 题
什么叫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两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情况。
数量 质量 体质 智能 文化程度 劳动技能
人口构成
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地域构成
人口变动 人口因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思 考 题
1. 什么是社会结构?
2. 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 关系。
第三章
社会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英国学者 爱德华· 泰勒 定义: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道 德、法规、习俗以及所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人 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符合整体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 文化现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文明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才出现的,文 明是较高阶段的文化 •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2.青少年期 2.老年期
再社会化:
少儿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五、社会化的途径
一方面:社会教化 .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 另一方面:个体内化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 .主观认同;自我奖赏
六.社会角色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期待: 角色紧张:
思 考 题
1. 个人社会化过程每一阶段的特点。
第六章 社会组织
一、概念及类型
概念: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 来的社会结构单位 构成要素
• • • • • 一定数量的成员 特定的活动目标 明确的规章制度 正式的组织机构 一定的物质设施
类型
• 政治组织 • 经济组织 • 文化组织 • 宗教组织 • 群众组织
二、社会组织的功能
家庭成员高节奏、非群体化的生活
五、工作群体
在一定工作任务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基层单位
教研室(大学)、班组(企业)
特殊性:
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基本群体 受正式规范约束 面对面的经常的交往
社会功能:
促进组织目标达成 情感交流 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思 考 题
1. 家庭演变的几种形态及功能。
2. 社会基本群体的特征。
第十二章
社会生活方式
一.社会生活方式的概念
• 广义、狭义 • 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 研究方法及指标
二.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 劳动生活方式 • 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 精神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方式
思 考 题
1.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如何理解它?
2. 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一、社会的涵义
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生产 活动的方式为基础的、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2.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3. 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
三、社会的特征
1.
2.
3. 4.
人类社会以人群为主体 人类社会的联系尽管复杂,但却是有规律可 循的 人类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人类社会具有精神联系
四、社会结构
五、社会构成要素
1、自然环境与社会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 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 •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活动的内容及人们社 会职业 • 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使人类的社会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把分散的个体能量结合成整体力量
提高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效率
增加了人类社会的整合程度
三、社会组织的手段
• 组织权威 • 组织资源 • 组织规范
四、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
• 非正式结构的特点及功能 • 非正式结构与正式结构之间的关系
五、科层制
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因事设职、专职专人
二.制度的构成和分类
概念系统 规范系统 组织系统 设备系统 分类
构成
三.社会制度的功能
行为导向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 显功能 功能的分析 潜功能
制度化的含义
四.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制度化的基本作用
合理性 可期望性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制度的统一 制度改革 制度的配套 组织与制度的协调
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唤。 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 6.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社会热点与社会问题的区别
1.社会热点问题的特征 2.社会问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区别
三〉、 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社会越轨和社会失范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