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

“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并且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体验的这种特性,全面关联着语文课程、教材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鉴于此,在语文教学时,更应该让学生回到综合的生活中,回到丰富的实践中,回到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

一、联系生活,感受情感

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联系生活展开情境,把教材所写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才能领略文中表露的感情。把这种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朗读中,才能够真正把文章读懂。

1.回忆经历——感受

低年级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来源于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但是在课文的学习中,低年级学生往往不善于主动联系和体会这些经历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理解“索取”和“奉献”两个词义的时候就是巧妙地借助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两种动物——老鼠和蜜蜂,问学生哪种动物比较能够代表奉献,哪种动物比较能够代表索取……枯燥深奥的词义理解变得趣味盎然。

2.结合生活——联想

生活经历的回忆,能够帮助学生把已有的某些经验,转移到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上来,但是对于学生没有经历的事情,结合生活情境进行合理想象,也可以帮助学生体验课文情感。在《两只小狮子》的教学中,懒狮子说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时,傲气十足,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大多数学生可能没有懒狮子的这种生活经历,但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想象一下,自己向别人吹牛、夸口的时候的感觉,懒狮子语气中的得意,便能够很容易地体验到了。“结合生活联想”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它能给学生“导流”,促进学生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二、参与实践,体验情感

情感体验还强调在语文的实践性上,这就意味着要针对课文内容亲身参与动手操作,“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在比一比中体会

教育家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启发学生选择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比较,仔细品味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对于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极为有利。又如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理解“热忱”这个词语时,就出示了两个句子来进行对比。

A.王叔叔来我家,我给叔叔倒水,拿苹果,叔叔夸我真热情。

B.李老师热爱工作,对工作满腔热忱。

在课堂教学中这样反复推敲仔细琢磨,老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细细体味,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对于词义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同时促使情感体验的不断深入。

2.在画一画中感受

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对直观形象最感兴趣,因此,要了解课文的情感,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画一画”的情境,把“文”与“画”结合起来。

一教师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时,用板画诗意的方法,把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读过诗后,老师提议用画来表示诗意,大家讨论该画什么?有个学生说,要画篱笆,老师追问该画得松一点还是密一点,学生说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又有位学生提议还要画一条狭长的路,因为是“一径深”;还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讨论到画面上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能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的体验,教师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蝴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让学生尽情体验浓浓的诗情画意,让想象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宽松的,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学习的兴致。

3.在演一演中尝试

儿童是生活在游戏中的,让学生入境演一演,引导学生在演读课文的时候注意与人物、作者进行换位体验,设身处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移他人之情于自己的心中,引发自身的情感转化,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7》理解“虚心”“骄傲”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老师请学生扮演一只骄傲的公鸡,双手反背,高昂着头,神气活现的样子,边说:“你们瞧,

我长得多漂亮。你?大肚皮青蛙,丑八怪!”请学生评议这是只骄傲的公鸡吗?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从语言、行为等方面去理解)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表中的角色体验,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情感。

三、创设情境,传达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完善,感觉知觉以具体形象为主,根据低年级学生这一年龄特点,

在朗读指导时,为学生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文章的情感,会使学生产生与文中人物情感的共鸣。

1.课件演示,润“情”细无声。

课件的演示呈现是有形的,文字和语言是无形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有把这种有形和无形结合起来,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这一直观的手段。

“雪中送炭”这个词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可是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理解这个词语时借助了一段FLASH动画(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位路人身穿单衣,蜷缩在屋角。另一个人看见了说:“他真可怜我要给他雪中送炭。”然后从家里搬来了一大堆柴火帮助那个路人取暖),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在人寒冷的时候送人炭火是给予人家雪中送炭的帮助,然后老师引导,当人饥饿、痛苦时候,咱们应该送什么?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词语的含义。

2.环境感染,润“情”于有形。

低年级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最感兴趣,包括动画片以环境的渲染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朱利清老师在教学《识字6》运用词语这一环节就创设了一个环境。先是用音乐引出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西游记》中的角色,你想把哪张卡片送个谁?为什么?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经验,去体会,去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语文课中的情感体验正是让学生去做这样的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这种体验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体验学习是体现育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一种学习方式,大力实施体验式学习,一定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