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浙大董海樱老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 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胜利后取得解放战争的 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 了巨大影响。
36
五、共产党敌后战场
(一)人民战争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全面展示《论持久战》
日军战略:速决战、阵地战
国民党军战略: 共产党军战略:持久战、游击战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延安整风运动与三大优良作风
37
六、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25
(二)历史的必然选择
1.选择的过程: (1)社会主义风起云涌(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泛劳动主 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2)实践失败 (3)理性思考 (4)十月革命样板 马克思主义成为历史的唯一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
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论
义、联合各弱小民族与平等待我之民族
14
第三章 中国的出路在哪? —近代中国先进人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15
一、睁眼看世界
(一)龚自珍:封建中国最后一位社会批判家 (二)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的建构者
龚自珍(1792-1841)
林则徐(1785-1850) 16
三、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及其困境
四、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 七、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19年五四运动
六 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八、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战与新中国的建立
现 代 史
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41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
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这是中 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42
四、新中国统一政权建立的意义
12
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 2、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 失败的原因: 社会制度腐败;
经济技术落后
13
三、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郑观应: 《盛世危言》富强救国 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
孙中山:驱逐鞑虏 、五族共和、亚细亚主
7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英国通过四个阶段打开中国大门 外交手段、经济手段、鸦片手段、武力手段
2、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传统社会经济基础受到冲击和破坏;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 阶级结构的嬗变和新阶级的出现;
3、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历史任务
(二)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 位和作用
38
第七章 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战 与新中国的建立
39
一、1944-1946年间的国共政争
(一)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政治格局 (二)抗日战争后民众的心态 (三)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意义:
1、宣传了党的和平民主的方针政策;
2、展示了共产党联系群众和实际的工作作风; 3、展示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领袖风采; 4、赢得了国统区民众,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3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两个“通”、三个“结合”
两个“通”:古今通、中外通 三个“结合”: 1、多学科结合
2、理论与历史相结合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4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数安排
导论 一、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与近代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
近 代 史
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长征:是指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 根据突围转移,最后到达陕北。1935 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 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第一次把红 军的这一战略转移誉称为“长征”。
34
第六章 日本侵华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9)
35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二、中国局部抗战(1931-1937)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民族性比第一次广泛 2、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4、国际环境比第一次好 四、国民党正面战场
基本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历史任务:争取国家、民族完全独立;实现国强民富
8
三、几点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弱国无外交 3.发展是硬道理 案例分析:香港问题的形成和最后解决。
9
第二章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10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1、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
(两次失败、两次转折)
(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探索
1.毛泽东的两篇著名著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2.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主要思想: (1)中国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民问题 (2)中国农民的特性有二:一是进步性、创造性, 二是落后性、封建性。 (3)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就是:相信、依靠、发 动、教育和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 (雕塑)
23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
1.陈独秀:站在时代前列冲锋陷阵的勇猛斗士 (1)19世纪末,一个封建主义的叛逆者 (2)20世纪初,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 (3)新形势下,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4)转折之际,一个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5)新时代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2.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又一旗手 3.蔡元培:新文化运动不可或缺的桥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讲人:董海樱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1
导
论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性质
历史课、政治理论课
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 三个选择: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 十年(1840-1919); 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天翻 地覆的三十年(1919—1949);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走 向辉煌的五十余年(1949—2007)。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4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从历史合力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1.资本主义道路探索失败的历史指向 2.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演进的内在导向 古代中国大同理想在近代的新表现:洪秀全 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康有为的大同科学社会 主义、孙中山的民生科学社会主义 3.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危机与中国启蒙运动的新取 向 4.四股历史强力同时趋进与十月革命的样板:马克 思主义成为唯一的选择!
18
问题提出
中国和日本,在外部环境基本相 同的条件先,几乎在同一时期都在进 行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改革运 动,但是为什么结果截然不同,中国 失败了,日本成功了,原因何在?
19
三、体制的改良: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二)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场对制度进行改革的运动,是一次爱国 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
40
二、国共内战
(一)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1、政治危机日益严重 2、经济危机日益严重 3、第三条战线的形成 4、军事上的失败 三大决战 (二)进城与转折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2)主要任务的变化 (3)提出一系列施政纲领 (4)向全党警告,防止腐败 2、新中国的建立与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发生
11
讨论思考题: 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一些错误观点: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先进文明” “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中国只有像香港那样300年殖民地才能发展” “租界是中国大漠中的一块绿洲” “没有租界,哪有中国共产党?”等。 分析: 1.从道德评价标准看,带来的是灾难。 2.从历史评价标准看,带来的是落后。 3.“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4.中国先进人士不屈的追求的结果。
32
(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与中国革命第二次失败
1.王明的道路:从背四书五经到背马恩全集 2.左倾冒险主义指导下的第五次反“围剿”的 失败 3.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实质、危害和教训 实质:教条主义 危害:革命又一次失败——白区革命力量 损失100%;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90%。
33
(四)第二次历史转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
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
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 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20
四、清末新政
(一)清末新政—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庚子之变的复杂影响;最保守的集团被迫选择改革
(二)清末新政:一场涉及范围广泛的变革
清末立宪与皇族内阁依旧是两样旧东西
1、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 此站立起来了 2、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 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从此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集中 力量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从此开始到来了 4、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新民 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二、技术学习的实践:洋务活动
(一)洋务新政的兴办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三)中日交锋与洋务运动的失败
17
甲午之战,中国的败因
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
见,准备不足; 2、外部原因:一味依靠外国调停,结果没有 成效; 3、战略原因:放弃和丧失制海权; 4、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直接原因:军队素质低下、武器质量差。
实现途径: 阶级斗争
理想模式
26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民主 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到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7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国民革命的开展 (三)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敌人力量的强大 2、主观原因: 共产国际的“瞎指挥”(体制原因) 3、陈独秀自身的原因
31
(二)第一次历史转折:大革命失败与土地 革命战争的兴起
1.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两次会议:八七会议、中共六大 三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四篇文章: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启示:
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重视国情研究国情,理论联 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28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9
一、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统治
(一)宁汉合流实现党内统一 (二)蒋冯阎桂四派联合“北伐” (三)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统治
1、国民党各派系间的矛盾斗争与武力冲突。 2、训政模式的国民党独裁统治。 3、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 4、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
30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发展
(三)清末新政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演化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培养了更多的掘墓人—留学生与新军
21
五、体制的革命: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一个革命领袖的成长 (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南北妥协与北洋集团专政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 不通。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全 新的道路。
22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十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一章 中国近代历史的 开端与近代社会
6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古老中国的辉煌文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在公元 3 世纪到 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科技的发展。生产和商业的发展:秦、汉、唐、宋、 元、明、清 2、清朝中期的衰落 衰落原因: 文化自我中心主义 闭关锁国 封建专制主义 3、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 资本主义崛起中的原始资本积累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 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胜利后取得解放战争的 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 了巨大影响。
36
五、共产党敌后战场
(一)人民战争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全面展示《论持久战》
日军战略:速决战、阵地战
国民党军战略: 共产党军战略:持久战、游击战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延安整风运动与三大优良作风
37
六、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25
(二)历史的必然选择
1.选择的过程: (1)社会主义风起云涌(新村主义/工读互助主义/泛劳动主 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 (2)实践失败 (3)理性思考 (4)十月革命样板 马克思主义成为历史的唯一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
两大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论
义、联合各弱小民族与平等待我之民族
14
第三章 中国的出路在哪? —近代中国先进人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15
一、睁眼看世界
(一)龚自珍:封建中国最后一位社会批判家 (二)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三)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的建构者
龚自珍(1792-1841)
林则徐(1785-1850) 16
三、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及其困境
四、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 七、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19年五四运动
六 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八、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战与新中国的建立
现 代 史
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十、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41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
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这是中 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42
四、新中国统一政权建立的意义
12
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爱国官兵的英勇抗争 2、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 失败的原因: 社会制度腐败;
经济技术落后
13
三、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郑观应: 《盛世危言》富强救国 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维新
孙中山:驱逐鞑虏 、五族共和、亚细亚主
7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英国通过四个阶段打开中国大门 外交手段、经济手段、鸦片手段、武力手段
2、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传统社会经济基础受到冲击和破坏;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 阶级结构的嬗变和新阶级的出现;
3、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历史任务
(二)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 位和作用
38
第七章 两个中国命运的决战 与新中国的建立
39
一、1944-1946年间的国共政争
(一)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政治格局 (二)抗日战争后民众的心态 (三)重庆谈判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意义:
1、宣传了党的和平民主的方针政策;
2、展示了共产党联系群众和实际的工作作风; 3、展示了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领袖风采; 4、赢得了国统区民众,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3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两个“通”、三个“结合”
两个“通”:古今通、中外通 三个“结合”: 1、多学科结合
2、理论与历史相结合
3、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4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数安排
导论 一、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与近代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
近 代 史
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长征:是指红一方面军从中央革命 根据突围转移,最后到达陕北。1935 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 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第一次把红 军的这一战略转移誉称为“长征”。
34
第六章 日本侵华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9)
35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二、中国局部抗战(1931-1937)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民族性比第一次广泛 2、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4、国际环境比第一次好 四、国民党正面战场
基本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历史任务:争取国家、民族完全独立;实现国强民富
8
三、几点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弱国无外交 3.发展是硬道理 案例分析:香港问题的形成和最后解决。
9
第二章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10
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1、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
(两次失败、两次转折)
(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探索
1.毛泽东的两篇著名著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2.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主要思想: (1)中国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民问题 (2)中国农民的特性有二:一是进步性、创造性, 二是落后性、封建性。 (3)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就是:相信、依靠、发 动、教育和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 (雕塑)
23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新文化运动
1.陈独秀:站在时代前列冲锋陷阵的勇猛斗士 (1)19世纪末,一个封建主义的叛逆者 (2)20世纪初,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 (3)新形势下,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4)转折之际,一个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5)新时代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2.胡适:新文化运动的又一旗手 3.蔡元培:新文化运动不可或缺的桥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讲人:董海樱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1
导
论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性质
历史课、政治理论课
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 三个选择: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八 十年(1840-1919); 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天翻 地覆的三十年(1919—1949);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走 向辉煌的五十余年(1949—2007)。
(二)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4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从历史合力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
1.资本主义道路探索失败的历史指向 2.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演进的内在导向 古代中国大同理想在近代的新表现:洪秀全 的农民空想社会主义、康有为的大同科学社会 主义、孙中山的民生科学社会主义 3.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危机与中国启蒙运动的新取 向 4.四股历史强力同时趋进与十月革命的样板:马克 思主义成为唯一的选择!
18
问题提出
中国和日本,在外部环境基本相 同的条件先,几乎在同一时期都在进 行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改革运 动,但是为什么结果截然不同,中国 失败了,日本成功了,原因何在?
19
三、体制的改良:戊戌维新运动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二)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场对制度进行改革的运动,是一次爱国 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
40
二、国共内战
(一)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 1、政治危机日益严重 2、经济危机日益严重 3、第三条战线的形成 4、军事上的失败 三大决战 (二)进城与转折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2)主要任务的变化 (3)提出一系列施政纲领 (4)向全党警告,防止腐败 2、新中国的建立与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发生
11
讨论思考题: 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一些错误观点: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先进文明” “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中国只有像香港那样300年殖民地才能发展” “租界是中国大漠中的一块绿洲” “没有租界,哪有中国共产党?”等。 分析: 1.从道德评价标准看,带来的是灾难。 2.从历史评价标准看,带来的是落后。 3.“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4.中国先进人士不屈的追求的结果。
32
(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与中国革命第二次失败
1.王明的道路:从背四书五经到背马恩全集 2.左倾冒险主义指导下的第五次反“围剿”的 失败 3.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实质、危害和教训 实质:教条主义 危害:革命又一次失败——白区革命力量 损失100%;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90%。
33
(四)第二次历史转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
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
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 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20
四、清末新政
(一)清末新政—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庚子之变的复杂影响;最保守的集团被迫选择改革
(二)清末新政:一场涉及范围广泛的变革
清末立宪与皇族内阁依旧是两样旧东西
1、帝国主义侵略奴役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人民从 此站立起来了 2、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 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从此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集中 力量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从此开始到来了 4、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实现新民 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二、技术学习的实践:洋务活动
(一)洋务新政的兴办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三)中日交锋与洋务运动的失败
17
甲午之战,中国的败因
1、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
见,准备不足; 2、外部原因:一味依靠外国调停,结果没有 成效; 3、战略原因:放弃和丧失制海权; 4、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5、直接原因:军队素质低下、武器质量差。
实现途径: 阶级斗争
理想模式
26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民主 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到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27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 (二)国民革命的开展 (三)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敌人力量的强大 2、主观原因: 共产国际的“瞎指挥”(体制原因) 3、陈独秀自身的原因
31
(二)第一次历史转折:大革命失败与土地 革命战争的兴起
1.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两次会议:八七会议、中共六大 三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四篇文章:
2.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的启示:
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重视国情研究国情,理论联 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28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9
一、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统治
(一)宁汉合流实现党内统一 (二)蒋冯阎桂四派联合“北伐” (三)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统治
1、国民党各派系间的矛盾斗争与武力冲突。 2、训政模式的国民党独裁统治。 3、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早期现代化建设。 4、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
30
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发展
(三)清末新政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演化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培养了更多的掘墓人—留学生与新军
21
五、体制的革命: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一个革命领袖的成长 (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南北妥协与北洋集团专政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 不通。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全 新的道路。
22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新局面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十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一章 中国近代历史的 开端与近代社会
6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古老中国的辉煌文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在公元 3 世纪到 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科技的发展。生产和商业的发展:秦、汉、唐、宋、 元、明、清 2、清朝中期的衰落 衰落原因: 文化自我中心主义 闭关锁国 封建专制主义 3、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 资本主义崛起中的原始资本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