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合集下载

儒家君子理想对现代人格修养的意义

儒家君子理想对现代人格修养的意义

儒家君子理想对现代人格修养的意义儒家人格思想不仅有益于培养现代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而且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

君子内涵的演变君子范畴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和被使用,其最初涵义是泛指西周时期的与劳动者阶层(小人)相对而言的贵族统治者阶层,是贵族男子的通称。

西周未年开始,整个社会发生变动。

贵族君子也开始趋于衰落。

大部分贵族被变动的浪潮从高岸抛到深谷,君子称号的原有内涵开始丧失。

君子内涵标准的丧失,并不意味着君子范畴本身遭到毁弃,而恰恰是使君子内涵从单纯依赖身份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思想史的进程表明,新旧思想体系的转折过渡有两种方式,一种以全新的概念表达全新的思想内容;二是利用现成的概念来表达新思想内容,使旧概念与新内容相结合而重新获得发展。

君子范畴的内涵演变采取的是后一种进程方式。

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变革产生出新的社会内容。

这种新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是个人逐渐挣脱宗族体系的束缚而获得不同程度的独立与解放。

这极大地刺激和推动了士阶层的兴起。

其二是突出人的作用与能力的人文精神的勃兴。

第三个方面是人们开始探索与追求人的新品格的新的人生观,新的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并逐渐流行。

以上新时代精神内容的三个方面是同时性的,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作用的的时代统一体。

先秦儒家就是在此基础上顺应时代的要求从理论上完成了新价值观的建树,创立了新的君子人格。

君子人格与君子品行西周以来的君子与小人是凝固的等级阶层的区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身份。

这种泾渭分明的身份界限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那里不断变得模糊和淡化,并逐渐开始以道德品性的高下来区分君子与小人,看一个人能否成为君子,主要是看他是否具备君子的道德品格。

君子人格——个人层面先秦儒家将个体依靠自己的有为进取精神视为成就君子人格的唯一途径,个体自强不息的有为精神是君子必备的最基本品格。

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的论断,可说是第一次把是否依靠自己作为一个界标来区分君子与其他类型的人。

儒家文化对当今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当今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我国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教化、仁爱亲和、忠孝立身,这些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深深根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儒家文化对当今我国人人格的影响。

一、礼乐教化对人格的影响在儒家文化中,礼乐被视为教化人们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手段。

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有教无类”、“君子务本”等关于教育和修养的论述。

据史书记载,儒家经典《三礼》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并且规定了各种礼仪的形式与内容。

这种强调礼乐教化的传统,使得我国人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上形成了讲究礼仪、尊重长辈、勤谨求实的品德风范。

我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讲究礼仪、注重修养,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儒家文化对人格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仁爱亲和对人格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孝道,提倡待人宽厚、亲和友善。

《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等关于待人接物和人际交往的论述,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文化中仁爱亲和的核心理念。

在当今我国社会,人们普遍重视和谐相处、友善待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仁爱亲和密不可分。

可以说儒家文化对我国人的人格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我国人整体上显现出亲切、宽容、友善的特点。

三、忠孝立身对人格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忠孝之道,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伦关系的根本,是立身之本。

儒家经典中有“孝为美德之本”、“忠恕为君子之道”等有关忠孝的论述。

在我国社会中,孝道一直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敬父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忠诚、诚实、正直等品质也在儒家文化中得到强调,这些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国人的人格特征。

可以看出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忠孝立身思想对塑造我国人的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我国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乐教化、仁爱亲和、忠孝立身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深深根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引言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精神,它提倡的理念和思想塑造了中国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儒家文化精神的内涵儒家文化精神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和精髓,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 仁义道德儒家文化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仁者爱人,具有宽厚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义者尊重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注重正义和公平。

儒家文化鼓励人们追求道德品质的完善,并通过仁义道德的实践来构建和维护社会和谐。

2. 尊孔崇经儒家文化尊重和崇拜古代圣贤先哲,特别是孔子。

儒家倡导学习和传承经典,认为通过研读经典可以获得真实的知识和智慧。

尊孔崇经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也代表了一种对历史文化积淀的回归和继承。

3. 和谐共享儒家文化倡导和谐共享的价值观。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追求和谐意味着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强调共享,认为个体的幸福应该与他人的幸福紧密相连,通过共享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4. 文化积淀儒家文化倡导崇尚文化传统和持续的文化积淀。

文化积淀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儒家文化通过强调文化传承和文化积淀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儒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儒家文化精神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个人道德修养儒家文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通过仁义道德的实践和遵守,个人可以获得道德的完善和提升。

儒家文化精神塑造了一种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个人形象,具有坚定的道德信仰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2. 社会责任感儒家文化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理想人格应该具备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积极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儒家文化通过强调仁义道德和和谐共享的价值观,培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得个人更加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浅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意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下个人修养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儒家文化强调的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道德伦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当下个人修养的一些浅谈。

首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培养个体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忽视了道德和良心的约束。

儒家文化强调的是将个人利益放在社会公共利益之上,通过道德的约束和自我自律来实现个人修养。

在当今社会中,道德问题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只有通过儒家文化的引导,才能够培养起个人对于道德的敏感和责任感,使得个体能够在道德的准则下去行动,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

其次,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塑造个人性格和人格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儒家文化注重修身养性,培养个人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

儒家强调的仁爱、忠诚、孝顺、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是培养个人优秀品格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容易迷失自我,追求短暂的快乐,而忽视了个人性格的培养。

通过儒家文化的熏陶,个人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提高自己的修养。

再次,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对于个人修养起着积极的影响。

儒家文化提倡的仁爱和和谐的思想,要求个人以诚信和宽容去对待他人,以谦和和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往。

在当今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矛盾和纠纷层出不穷,人们常常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和隔阂。

而儒家文化提倡的仁爱和和谐的思想,能够帮助个人培养善于沟通和谦和待人的能力,使得个体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个人修养。

最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文化强调的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声音愈发高涨。

而儒家文化强调的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能够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考虑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更高尚的目标为动力,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和谐。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对儒家文化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以前课本里的论语。

来到大学,我学习的是动物科学,相对于传统文化,日常接触的生物生理方面的知识更多。

原本选择这门课,不过是想顺利修完通识课的学分,但在课堂中,我发现儒家文化和我自己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别,也让我在不断反思自己,收获了一些平时不会触及的东西。

通过十多节的课的学习,我觉得无论是谁最应该拥有的都是一个健康正确的人格。

因为就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可以不兼济天下,但至少要做到独善其身。

当代许多大学生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缺陷,由此可见人格建立的重要性。

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圣人,提倡建立君子人格,但是成为真正的君子并不容易。

孔子从很多方面解释了如何成为君子。

在为政方面,孔子说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

我认为这句话不仅仅讲述的是为政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显现。

我们常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是每一个赞美你的人都是你的朋友,同样,不是每一个指出你缺点的人都是在嘲笑你。

所以不要因为别人的赞美失去对自己的认识,任人唯亲。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出发。

任何一个人总会有优点,或者说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瑕疵就忽视了别人的长处,所以一个人只要说得是对的,我们都应该欣然采纳,这也是对别人尊严的尊重。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但做到却很难,我想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不歧视任何一个人,在心里告诉自己人人是平等的。

孔子经常将君子于小人比较,例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则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人生的发展和成长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借鉴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和人格塑造,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来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儒家强调个人修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身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这一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大学阶段,学生们正在接受各种学科的教育,同时也面对各种社会角色的转变,如学生、子女、友人等。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可以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的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家庭、热爱祖国,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儒家提倡的仁爱、尊重和善行等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成熟的时期,他们需要明确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热心公益、关爱他人的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大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注重的是思想修养和品德修养。

儒家思想注重的是“知行合一”,即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同时儒家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修己致远的修养理念。

这对于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具备坚定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处世态度。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懂得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性,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养成守正不移、笃行不懈的良好品格,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培养出才德兼备、立身扬名的人才。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规范,提倡中庸之道和仁爱之心。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栋梁之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内涵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包括了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修身:儒家注重修身养性,提倡修养个人品德,追求道德高尚、言行一致。

君子修身,品行端正,精益求精,注重自我修养,追求圣人之道,力求做到“不义而富且贵,斯以为盗”,不仅在外表上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更要在内心深处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通过修身养性,使人心态平和,胸怀宽广,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2. 齐家:儒家齐家观念强调家庭和睦、家族和睦。

君子立身以家,齐家才能治国。

齐家既包括照顾家庭,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忠孝节义,使自家人更加和睦融洽,成为社会的楷模。

3. 治国:君子修身齐家之后,才能治国。

治国要有德政、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

君子作为政治家,要以仁爱之心,推行仁政,使国家百姓安康,社会和谐。

4. 平天下: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即推崇仁爱之心,使得天下百姓生活安定、和谐。

君子要有包容之心,满腔热忱,为社会造福,使天下万民皆受益。

平天下,就是要做到顾全大局,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利益,更要为他人着想,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注重心灵的升华。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修养,可以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操守。

2.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儒家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人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

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

2.《五经》——儒家的五部著作《周易》、 《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中的《乐经》后来因秦始皇“焚 书坑儒” 失传,只剩下了《五经》。 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设立五经博 士,奠定了儒家经典的尊贵地位。 汉唐是《五经》的时代。《五经》是我 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 和《大学》四部著作的总称。 《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 孔子、孟子、子思、曾参。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把《礼记》 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和《论语》 《孟子》合为四书。 宋后是《四书》时代。《四 书》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 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滕文公下天命可以从民心看出来人的善性来源于天人应该由知心而知性由知性而知天时刻兢兢业业逐渐养成一种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产生一种精神力量通过扩充道德修养把天命外在的必然性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精神
儒家文化与个人修养
孔子
(前551年9 月28日~ 前479年4 月11日)
魅力传统 绚烂人文
四川安岳大般若洞三教合一窟
儒家对鬼神存而不 论,包含内在矛盾:有神 论和无神论,亦即信仰 主义和理性主义。
一年一度的天坛祭祀盛典
三、儒家伦理思想与个人修养 儒学是伦理型的人文主义学说,伦 理思想在其整个学说里占据中心地位。 主要道德规范: 仁——爱人; 义——正当行为; 礼——礼法、礼义;礼仪; 智——聪明才智;
信——诚实守信用; 忠——尽心为他人、君王效力; 孝——生时敬养,病则致忧,死时 哀丧,继嗣祭祖; 悌——敬顺兄长、年长辈高者; 恕——体谅与宽容; 中庸——不偏正道; 诚——真实无妄,信守不欺。
宁 夏中卫 高庙, 儒释道 三教合 一的寺 庙。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人格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显出的行为,二是指个人的真实自我。

人们往往以人格的高低来综合评价人的道德品质。

这种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即个人处世的态度是否公平, 对自己的态度是否正直诚实, 待人的态度是否忠实信义等。

而儒家文化对人格的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从功能角度的定义:它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还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

《周易•序卦传》。

从内涵角度的定义:是以“仁”为核心,以“中”为方法,以“和”为目的而进行道德规范的文化。

从外延角度的定义:区别于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各派而以仁为核心的独立学派。

正因为这样儒家文化对人格修养的作用显得无可替代,有以下的作用:(一)思想道德教育儒家思想重在“仁与礼”。

论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

论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

论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根本之一、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做人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儒家文化中,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关乎自己的个人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修养自己的心灵和品德,一个人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同时也能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其次,儒家文化注重人的自我完善。

儒家思想提倡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养,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心性和德行,一个人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儒家追求的境界是君子,即道德高尚、仁爱宽厚的人格。

儒家文化不仅要求人们注重个人的修养和自我提升,更要求人们以圣人为榜样,追求伟大的道德境界。

再次,儒家文化强调孝顺的重要性。

孝顺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儒家思想认为,孝顺是对父母的尊重与关爱,是一种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

通过孝顺父母,一个人能够培养出关爱他人的品质,提高个人的做人修养。

同时,儒家文化中还强调以孝治天下,通过孝道的传承与实践,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最后,儒家文化强调礼仪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认为,礼仪是人们相互行为的规范,通过学习和遵循礼仪,一个人可以培养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和做人方式。

儒家儿童教育非常重视礼仪的培养,通过家庭、学校等社会机构的教育,推进了规范的形成与传承。

儒家文化中的道德规范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他人,尊重社会秩序,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道德品质。

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之间的关系深入人心,对于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和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一个快节奏、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忽略了对于道德和修养的追求。

中国古代人格修养

中国古代人格修养

中国古代人格修养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格修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人格修养的概念和方法:
1.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强调个人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

仁、义、礼、智、信被认为是基本的道德准则。

2. 道家的“无为而治”: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减少欲望和追求内心的平静来达到心灵的修养。

3. 佛家的“慈悲为怀”:佛家教导人们通过慈悲心、善良和无私的行为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个人应该先修养自己,然后管理好家庭,最终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5. 自省:通过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

6. 学习经典:阅读和研究古代经典著作,如《论语》、《道德经》、《周易》等,从中汲取智慧和道德教诲。

7. 礼仪教育:注重礼仪规范的培养,包括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尊师重道等,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

8. 艺术修养:通过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来培养个人的情感和审美能力,提升人格修养。

这些概念和方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被广泛提倡,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每个人的人格修养之路都是独特的,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进行探索和实践。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核心理念为“仁、义、礼、智、信”,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为重要,它能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独特的人生指导和价值观念,塑造大学生人生的价值观与修养。

一、了解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是基于传统文化中对“仁”的理解而形成的。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最为重要的道德观念,它包含了对他人的关爱、责任和尊重。

君子人格修养要求个体以“仁”为核心,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卓越。

首先是“仁”。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要求个体心怀仁爱,在与他人相处时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待他人要以真诚、宽容和礼貌,尊重他人的存在和价值。

其次是“义”。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对于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要求个体要明辨是非,有正义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不为私利和个人欲望所左右,而是以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先。

再者是“礼”。

礼是儒家文化中的一项重要传统,它涵盖了个人行为举止、社交礼节、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

君子必须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有礼貌待人,尤其是在与长辈和上级领导相处时更要懂得尊重。

另外是“智”。

儒家思想倡导学识和智慧,要求个体要有博学之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储备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最后是“信”。

信是儒家君子人格的基石,要求个体言行一致,讲信修身,言而有信,做到言行一致。

二、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交汇中,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大学生的人生道德修养有着巨大的引导和影响。

大学生正值性格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人格修养。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个体的人生价值和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人生价值和修养更是至关重要。

如何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价值,大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价值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体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精神,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品质和修养,如仁爱、诚信、礼貌、谦虚等。

这些品质和修养的传承对于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和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仁爱之心至关重要。

儒家强调仁者爱人,仁的核心是爱和善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爱的缺失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关爱身边的人,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它是做人的根本。

而儒家思想中的诚信更是注重于以诚待人,言行一致。

在大学生涯中,诚信是学习、交友、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树立诚信之心,才能受人尊重,建立自己的社会信誉。

礼貌和谦虚也是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

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它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谦虚则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卑和而有光,推己及人,恭谦有礼。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礼貌和谦虚品质,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以上所述,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塑造大学生人生的品格和修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些品质和修养不仅对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有利,更能够为社会增添正能量,提升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准。

二、大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人生修养至关重要。

人生的修养不仅包括了学业上的习得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更是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儒家道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儒家道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规矩和准则;是对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文明教养。
6、义 ● 符合社会道义的公正、合理的行为 ; ● 达到目的手段的正当途径; ●评判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原则。 ● 孔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由此推及,周围的人也会融合为一家人,天下人都可
以视为同胞手足: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管鲍之交、刎颈之交
3、忠 忠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对事
对人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对他人对事的品德:尽心他人;忠于职守,对自己 的份内事尽职尽责。 ●对社会责任感:人是社会的人。纯粹独立的个人是 不存在的。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社会交往的情况下独自 一人生活。因之,每个人都要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 负责,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 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轼:儒家的执着,道家的洒脱,佛家的圆融
苏轼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对儒释道 三种思想都有吸收,且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三 者相通。他将三者相互融通,注入自己的生命 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形态,为后人欣羡和瞻 仰。
儒家·执着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文化基因,“圣贤书”培养了
他们的思想根基。苏轼信奉儒家仁民爱物、经世济民的政治理 想,自言青年时“好贾谊、陆贽(西汉名儒)书”。年少时, 其母程氏为他读《后汉书·范滂传》,小东坡听后,就有志于学 习东汉名士范滂勇敢、刚正不阿的精神。
高考作文思想积累——儒家思想与人格修养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和谐 1、科学、经济已进入现代化阶段:
●国家富强;(GDP全球第二;“一带一 路”……)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论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摘要正人的修养问题,是如何做人的问题。

即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襟怀、有涵养,让人敬爱、受人尊重、使人敬佩的人的问题。

而儒家思想中的做人修养原则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从"仁"谈修养:"独善其身、尊善天下""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品格修养正是体现、完善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

面对纷杂的利益世界,面对各种诱惑和矛盾,面对利益和功名的取舍抉择,一个人能否表现出心平气和、神闲气定、坐怀不乱、荣辱不惊的气度和心态,能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丝丝入扣、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一切事情,这就是修养问题。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儒家的"四书"中,诠释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即仁、义、礼、信、智。

仁是做人的基础;义是做人的气节;礼是做人的文表;信是做人的支柱;智是做人的主导。

儒家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

无论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还是行为方式或者生活方式,在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之下,形成了我们特有的做人做事的特点。

正所谓“立人为成事之本”,作为当代大学生,儒家思想教导了我们许多,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令人受益匪浅。

早在二千多年前,儒家就十分关注人的问题。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关注人的问题的落脚点在于人应成其为人,也即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儒家思想的很多理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在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智慧和启迪。

一、儒家思想文化与人性、人格的塑造人类自身的品性,这是儒家关注人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作为客体。

人具有哪些本质特性与怎样去塑造人性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1)儒家对人性的一般认识儒家哲学认为,所谓性,是指自然赋予的,是人和物生来就具备的特性。

《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

孟子把人性的基本内涵归结为仁、义、礼、智四个方面。

论儒家的修身之道与人格养成

论儒家的修身之道与人格养成

论儒家的修身之道与人格养成摘要:儒家文化强调读书人要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个人的道德修养则是必要的前提基础。

因而注重人格修养,强调修养身心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为我们提供的系统的道德修养标准和实施方法,对现代人的品德修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修身人格养成修身即修养身心。

修身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首先应立足于个人的人格修养,而不能只局限于外在的约束和限制。

修身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修身是人生第一要务。

一、修身与人格养成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点是成人教育,视人格的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

孔子把君子人格划分为三个层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

最理想的人格是能安天下的圣王,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其次是能修己以安人的士大夫,典范人物如伊尹、皋陶、子产等;最低的层次则是能完善自己,做一个心存仁义、恭敬有礼、智勇诚信、光明磊落,坚守节操的贤人。

典型人物如伯夷、叔齐,仲雍、柳下惠等。

孟子则用一句话概括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①无论穷达,都应把人格完善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而人格的完善仅靠外在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贵在自觉,贵在无形,自觉内化是品德培养的必经途径,所以注重自我修养的修身就被视为人格完善的主要途径。

《礼记·大学》中这样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在这八个条目之中,修身被视为根本。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目的所在。

这八个方面被后来历代知识分子所推崇,视为人格修养的顺序和准则。

修身修什么,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则是体现了儒家思想精髓的重要内容。

君子人格修养是指在品德、知识、行为、礼仪等方面具备高尚素质的人格,是儒家文化中追求完美人格的最高境界。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因此,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首先,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他们的修养和素质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应该以修身为先,强化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建立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

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注重齐家,积极建设幸福家庭,成为家庭和谐、美满的中坚力量;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是大学生成长的温床,更是社会的基石。

另外,大学生还应该关注社会变革,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知识,为建设美好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的是以交友为则。

大学生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环境中,与各种人相遇,与不同的社交圈融合。

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素质,结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品格高尚的朋友。

辅导员、老师以及学长学姐都是大学生可以结交的优秀人士,他们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指导、支持和协助。

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是大学生成功的关键。

而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的是以诚相待、以德服人,这些内在品质是获得他人信任和尊重的重要基础。

再次,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的是顺应天道、顺应人道。

儒家学说认为,人应该遵从自然法则,顺应天道。

同时,人际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大学生更应该注重人道,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高校内,大学生应该遵守各种协议、制度和公共规范,爱护公共场所、设施和物品。

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理解他人、支持他人是大学生展现君子人格的重要表现。

只有顺应天道、顺应人道,大学生才能在与人交往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尊重。

综上所述,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内涵、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内涵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君子之道、仁、义、礼、智等方面。

君子之道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在日常生活中始终秉持仁爱之心,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仁是儒家君子修养的核心,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融入到个人的行为举止之中。

义是儒家君子的行为准则,强调道德行为的坚守和对公正正义的追求。

礼则是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系的准则,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节和仪表,从小事做起,处处谨慎。

智则是儒家君子修养的一种内在品质,不仅要求学识渊博,更要有睿智的眼光和思考。

二、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主力军之一,面临着更加丰富和复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儒家君子人格修养融入到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当注重道德修养,注重自己的品行和行为,做到言行一致。

大学生应当以仁为本,关爱他人,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应当秉持义理,坚守道德准则,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大学生还要注重礼仪与仪表,做到待人有礼、言行得体,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大学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综合能力。

三、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涵盖了宽广而深刻的人生哲学,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着重强调道德品行和修身养性,培养大学生的正确道德操守和良好品行。

论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

论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

论儒家文化与做人修养摘要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仁”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品格修养正是体现、完善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

关键词:儒家修养道德1.儒家修身养性包含的内容1.1儒家文化内涵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

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1.2在修身的方法上,儒家首先强调正心诚意。

认为一个人,有了自我修养的诚意与要求,才具备人生修养的基础。

其次,“好学”,“好学近乎知”,“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学”是非常重要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很好的修身养性。

最后,“践行”,一个人要真正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和道德的人,要做到知行合一。

虽然说儒家这种主体的道德修养,最终是为了使个人服从社会的需要,但儒家这种注重人的自我观照,自我修养、自我实践的道德原则,没准会成为治疗现代人精神与道德迷失的一剂良药。

1.3道德的根本宗旨在于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身做人。

儒家道德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都有一套独特的伦理规范,体现?儒家贵和、尚德的人文理想。

在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儒家提倡要正确看待自我,通过修身养性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

儒家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理念

儒家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理念

儒家的人格修养理念儒家所倡导的人格修养理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人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

儒家认为,人格修养是一种内在的品质,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升:一、儒家的人格修养理念1. 仁爱之心儒家认为,仁爱之心是人格修养的核心。

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它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尊重和同情。

儒家强调要以仁为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仁爱之心的培养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来实现。

2. 知礼守法儒家强调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知礼就是要了解和遵守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守法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之事。

儒家认为,只有遵守礼仪和法律,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3. 好学不倦儒家认为,学习是一种不断进步的过程。

好学不倦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达到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道德的学习和实践。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达到人格的全面发展和完善。

4. 诚实守信儒家认为,诚实守信是人格修养的重要品质。

诚实就是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守信就是要遵守承诺、讲信用。

儒家强调要以诚实为美德,以守信为义务,以达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5. 慎言慎行儒家强调言行举止的重要性。

慎言就是要说话有分寸、不妄言,慎行就是要做事有节制、不妄为。

儒家认为,言行举止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有慎言慎行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6. 自省自律儒家强调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自省就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自律就是要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不让自己沉溺于不良习惯和行为。

自省自律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管理,只有通过这种管理才能达到人格的成熟和完善。

二、儒家人格修养理念的意义1. 促进个人成长儒家的人格修养理念可以帮助个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对儒家文化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以前课本里的论语。

来到大学,我学习的是动物科学,相对于传统文化,日常接触的生物生理方面的知识更多。

原本选择这门课,不过是想顺利修完通识课的学分,但在课堂中,我发现儒家文化和我自己的印象有很大的差别,也让我在不断反思自己,收获了一些平时不会触及的东西。

通过十多节的课的学习,我觉得无论是谁最应该拥有的都是一个健康正确的人格。

因为就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可以不兼济天下,但至少要做到独善其身。

当代许多大学生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缺陷,由此可见人格建立的重要性。

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圣人,提倡建立君子人格,但是成为真正的君子并不容易。

孔子从很多方面解释了如何成为君子。

在为政方面,孔子说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在选拔人才时要考察他的品德和实际才能,不能仅凭听他的言谈就提拔他,在听取意见时,不管他的人品、地位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意见都要采纳。

我认为这句话不仅仅讲述的是为政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显现。

我们常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是每一个赞美你的人都是你的朋友,同样,不是每一个指出你缺点的人都是在嘲笑你。

所以不要因为别人的赞美失去对自己的认识,任人唯亲。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出发。

任何一个人总会有优点,或者说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瑕疵就忽视了别人的长处,所以一个人只要说
得是对的,我们都应该欣然采纳,这也是对别人尊严的尊重。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但做到却很难,我想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就是不歧视任何一个人,在心里告诉自己人人是平等的。

孔子经常将君子于小人比较,例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君子,胸怀大志,拥有坚定的信念,面对成功能泰然自若,而不是骄傲自满。

这让我想到鲁迅的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真正的君子坦然面对每一种人生,无论失败还是成功,那么他将永远不会被打倒。

而小人则恰恰相反,一个人处处张扬,表现出骄傲而不可一世的样子,甚至处处攻击别人,他缺少的是一份心的宁静。

在大学里,随处可见低调两个字,但是真正做到的却没有多少人。

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希望有一天我能做到宠辱不惊,也许有“城府”也是一件好事。

在为人处世方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是完全行为一致才能和谐,情感的想通才是重点。

在原则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随声附和,在讨论过后总会就正确的观点达成一致。

这样能树立自己独立的个性与人格,体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带给别
人不一样的感官。

关于君子人格,儒家文化里面还有很多经典的言论,我并没有一一拜读。

有人说学习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无知。

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对是错,但是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我发现自己对传统儒家文化了解的太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有的人念了弟子规就以为学懂了儒家文化,其实那只是冰山一角,而我现在也仅仅是出于入门阶段。

国学为我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门,它不同于所谓的毛概和马原,它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自己,观察社会,或许我现在的想法还不成熟,但是我相信我的性格会因为学习而逐渐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