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声乐公开课教案
音乐声乐演唱公开课教案高中
音乐声乐演唱公开课教案高中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唱歌来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
音乐声乐演唱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音乐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堂高中音乐声乐演唱公开课,帮助学生提升歌唱技巧和演唱表现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包括腹式呼吸、共鸣等;- 学习唱准和唱工的基本要求,提高音高准确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学习演唱技巧,包括音域的掌握、发音的准确性等;- 学习如何表现曲调中的情感,提高歌唱的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结合,通过理论带动实践;- 组织学生参与示范演唱和互动演唱,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任务一:热身练习1. 学生站立,放松身体,调整呼吸。
2.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呼吸练习,引导学生用腹式呼吸,感受共鸣。
3. 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发声练习,包括口型练习、发音练习等。
任务二:唱准和唱工练习1. 讲解唱准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聆听范例音乐,并进行模仿演唱。
2. 引导学生进行音高训练,包括升降音阶、音程练习等。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感知和节奏感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准确的音乐表达能力。
任务三:演唱技巧训练1. 讲解演唱技巧,包括音域的掌握、音准的保持、发音的准确性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共鸣练习,帮助提升歌唱的音质和表现力。
3. 针对不同曲调的演唱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情感表达、节奏处理等。
任务四:曲目演唱1. 分别安排学生进行个别练习和小组训练,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演唱技巧。
2.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演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音乐播放设备、音乐范例、教学乐谱、音乐教学视频等。
音乐声乐演唱公开课教案初中
音乐声乐演唱公开课教案初中【音乐声乐演唱公开课教案初中】一、教案背景: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唱歌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方式。
对于初中生而言,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还能培养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因此,本节公开课旨在帮助初中生提升他们的声乐演唱技巧,培养音乐兴趣,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声乐演唱的基本技巧和要求;2.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声音放置技巧;3. 提高音准、音色和音量控制能力;4. 培养表演意识和舞台表现力;5. 锻炼团队协作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声乐热身活动,包括舌体、嘴唇和颌骨的放松动作,以及各种咬字练习和声音发声练习。
2. 呼吸训练(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呼吸方法,并进行示范。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呼吸训练,注意腹式呼吸的使用,并感受颈部和腹部的共鸣。
-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步练习,互相观察和指导。
3. 声音放置与发声技巧(15分钟)- 教师讲解声音放置的概念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喉咙和嘴唇的合作关系。
教师进行实际演示,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 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配合练习,相互纠正声音放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 音准与音色控制(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准练习,如音阶上升、下降和音程练习。
学生们通过练习来提高自身的音准感。
- 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音色的表现方式,并进行示范。
学生们进行模仿和练习,探索自己的声音特点。
5. 舞台表演与情感表达(20分钟)- 教师介绍舞台表演的基本要求,如眼神交流、姿势和肢体语言的使用。
学生们进行表演练习,加深自己的舞台意识。
- 学生们尝试演唱一首熟悉的歌曲,并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感染力的传达。
6. 团队合作与小组演唱(15分钟)- 学生们分成小组,选择一首合适的合唱曲目进行排练。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们形成合理的合作和分工模式。
《声乐课程教案》
《声乐课程教案》教案章节:一、声乐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声乐的种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
2. 掌握声乐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
3. 学会识谱、唱名和节奏。
教学内容:1. 声乐的基本概念:声乐的定义、声乐的特点。
2. 声乐的种类:抒情歌曲、叙事歌曲、戏剧歌曲等。
3. 声乐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等。
4. 声乐的基本技巧:呼吸、发声、咬字等。
5. 识谱、唱名和节奏:五线谱、简谱、音符、节拍等。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声乐的基本概念、种类、演唱形式和基本技巧。
2. 示范法:示范演唱、演奏,让学生感受和模仿。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呼吸、发声、咬字的练习,以及识谱、唱名和节奏的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声乐基本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演唱:检查学生对声乐演唱形式的掌握程度。
3. 识谱、唱名和节奏练习:检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章节:二、声乐演唱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声音更加稳定和持久。
2. 学会运用发声技巧,使声音更加美妙和富有表现力。
3. 掌握咬字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提高演唱的可懂度。
教学内容:1. 呼吸方法:胸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等。
2. 发声技巧:共鸣、振动、发声点等。
3. 咬字技巧:清晰度、准确性、语调等。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咬字技巧的理论知识。
2. 示范法: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和模仿。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呼吸、发声、咬字的练习,以及演唱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呼吸方法、发声技巧和咬字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演唱:检查学生对声乐演唱技巧的应用能力。
教案章节:三、声乐曲目学习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一首简单的声乐曲目。
2. 理解曲目的背景、风格和情感表达。
3. 掌握曲目的技巧要求和表演要点。
教学内容:1. 选曲: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声乐曲目。
2. 曲目分析:分析曲目的背景、风格、情感表达等。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乐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丰富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声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声乐演唱的基本要素:音高、音色、音量、音准、节奏2. 发声器官介绍喉部结构及其功能呼吸系统的运用共鸣腔的作用3. 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喉部放松:避免紧张和用力过猛共鸣腔运用:头腔、胸腔和腹腔共鸣咬字清晰:发音准确、吐字清楚4. 声乐练习曲目选取适合初学者的简单歌曲,注重音准和节奏逐步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力5. 声乐舞台表演技巧舞台礼仪和表现力情感表达和故事叙述舞台互动和协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础知识、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声和演唱,纠正错误发音和姿势。
4. 视听教学法:观看优秀声乐表演,分析声乐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5.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声乐练习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发声和演唱技巧: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发声方法,演唱曲目准确、流畅。
3. 舞台表现力: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够表达歌曲情感,具备一定的舞台魅力。
4. 进步幅度:学生在一个阶段内的声乐水平和舞台表现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2. 教材:声乐教材、歌曲谱例、相关书籍和音像资料。
3. 声乐乐器:钢琴、吉他等乐器,用于伴奏和练习。
4. 舞台道具:简单舞台布置和表演道具,增强舞台效果。
5. 评价工具:评分表、反馈意见表等。
六、教学进程第一周:1.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2. 发声器官介绍第二周:1. 正确的发声方法(1)2. 声乐练习曲目(1)第三周:1. 正确的发声方法(2)2. 声乐练习曲目(2)第四周:1. 声乐舞台表演技巧(1)2. 小组讨论和交流第五周:1. 正确的发声方法(3)2. 声乐练习曲目(3)第六周:1. 声乐舞台表演技巧(2)2. 学生声乐表演展示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嗓音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艺考生的声乐教案范文模板(3篇)
第1篇教学对象:艺考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茉莉花》的基本演唱技巧;2. 提高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4. 增强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歌曲的演唱技巧;2. 气息控制;3. 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1. 气息控制与声音的协调;2. 歌曲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歌曲伴奏带;2. 教学课件;3.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歌曲《茉莉花》的音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演唱时需要注意哪些技巧?二、歌曲分析1.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2.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3. 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共鸣等。
三、气息控制训练1. 教授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2. 进行气息控制练习,如长音、跳跃音等;3. 让学生尝试演唱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的控制。
四、歌曲演唱技巧解析1. 歌曲的咬字吐字;2. 歌曲的共鸣位置;3. 歌曲的情感表达;4. 歌曲的节奏处理。
五、学生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3. 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歌曲《茉莉花》的演唱技巧;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七、课后作业1. 练习歌曲《茉莉花》的演唱;2. 分析其他歌曲的演唱技巧,尝试演唱;3. 收集关于气息控制、音乐表现力的资料,进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茉莉花》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巧,提高了气息控制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力。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为他们的艺术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声乐基础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声乐发声方法,提高声乐演唱技巧。
关于声乐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声乐课教案范文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声乐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声乐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声乐技巧的运用。
2. 音乐情感的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2. 教学设备:钢琴、音响设备、乐谱。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声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声乐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包括声乐的定义、分类、演唱技巧等。
3. 发声练习(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包括呼吸、共鸣、咬字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4. 学习声乐曲目(10分钟)教师挑选适合学生的声乐曲目,指导学生学习演唱技巧,包括音准、节奏、音色等。
5. 分组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中的错误。
6. 课堂展示(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给予点评。
三、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课堂所学声乐知识和技巧。
2. 练习演唱课后曲目,加强声乐技巧的运用。
3. 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展示等方面,对学生的声乐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声乐演唱技巧深化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与表达。
3. 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1. 声乐演唱技巧的深化学习。
2. 音乐情感的表达与传达。
教学难点:1. 声乐演唱技巧的综合运用。
2. 音乐情感的深刻体验。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中职声乐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中职声乐教案引言:中职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其声乐表演技巧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本教案将根据中职声乐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一种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在声乐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声乐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和呼吸控制能力,提高他们的声音品质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音准感和音乐节奏感,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演唱各种曲调。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声乐的基本概念、发声原理及发声器官的构造。
2. 声乐基本技巧: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姿势和发声技巧的训练。
3. 歌曲演唱:学习不同风格的歌曲,包括民谣、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通过演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4. 合唱训练:学习合唱的基本技巧,进行合唱团体的排练和演出。
5. 创作和表演: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和表演,提供舞台演出的机会。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课堂讲解、示范演唱、听力训练和实践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爱好,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和教材,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际的演唱训练和舞台表演,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4. 个别辅导:对于技巧较弱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提高能力。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 演唱评估:对学生的演唱技巧、音准感和表现力进行评估,定期进行金、银、铜奖评选。
3. 创作评估: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估,鼓励他们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中职学生的声乐教材,包括教科书、练习册和参考资料。
2. 音乐设备:配备合适的音响设备和乐器,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演唱条件。
声乐公开课教案
声乐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声乐公开课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提供学生展示自己声乐才能的机会。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声带的构造和功能,呼吸控制,发声技巧等。
2. 声乐演唱技巧:发音准确性,音域的拓展,音乐表达的技巧等。
3. 曲目选择:根据学生的音域和风格偏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曲目。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声乐的定义和重要性,解释声乐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2. 播放一段优秀的声乐演唱录音,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和热情。
知识讲解:1. 解释声带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呼吸对声乐表演的重要性。
2. 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如腹式呼吸和声音共鸣的运用。
技巧训练:1. 练习发音准确性:通过练习发出清晰准确的音调,特别是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2. 拓展音域:通过逐渐增加音高和音低的练习,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音域。
3. 音乐表达技巧:教授如何运用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来演绎曲目,如音量、节奏和情感的变化等。
曲目演唱:1. 学生根据自己的音域和风格偏好,选择一首适合自己的曲目进行演唱。
2. 学生进行曲目演唱,并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演唱技巧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声乐基础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进步和成果。
3. 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声乐的建议和资源。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音准确性、音域拓展和音乐表达能力等。
2. 提供学生书面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声乐比赛或演出,提供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
2. 推荐学生参加声乐培训班或私人声乐教师的指导,以进一步提高声乐技巧。
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2. 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声乐教材和曲目。
3. 声乐技巧和练习的参考资料。
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进行调整和修改。
声乐公开课教案
声乐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声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音高、节奏、音准等。
2. 学生能够感受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
3. 学生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并且能够通过调整咬字、发声等技巧来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幻灯片或黑板,展示和讲解声乐的基础知识。
2. 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歌曲,用于学生的实践演唱。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2. 介绍声乐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介绍声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音高、节奏、音准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3. 实践演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一首简单的歌曲,重点训练学生的咬字、发声等技巧,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表演技巧的重要性。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行选择一首适合小组演唱的歌曲,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练习和调整,最后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演。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 个别指导:教师通过听课、点评等方式,给学生个别指导和建议,指导他们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
6.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坚持练习和探索声乐的乐趣。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合适的作业,如练习指定的歌曲,或是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更多关于声乐的知识等。
教学扩展:1.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声乐比赛或演出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2. 可以邀请专业声乐老师来进行专题讲座或指导,让学生接触更高水平的声乐教学。
3. 可以设置音乐鉴赏活动,让学生听取不同风格的歌曲,并进行评论和评价。
《声乐课程教案》word版
《声乐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声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和表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包括呼吸、共鸣、发声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歌唱中。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呼吸、共鸣、发声等。
2. 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包括气息控制、音色变化、咬字等。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理论知识讲解:呼吸、共鸣、发声等。
2. 歌曲学习:选取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歌曲分析和演唱练习。
3. 歌唱技巧训练:气息控制、音色变化、咬字等。
4. 舞台表演训练:包括舞台礼仪、表情管理、动作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本理论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唱技巧和舞台表演。
3. 练习法: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练习和舞台表演训练。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舞台表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练习的积极性。
2. 歌曲演唱:学生的歌曲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3. 舞台表演:学生的舞台礼仪、表情管理和动作设计。
4. 小组合作: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舞台表演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声乐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声乐教材,如《声乐教程》、《儿童声乐教程》等。
2. 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耳机等,以便进行歌曲播放和录音。
3.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伴奏和音准调整。
4. 镜子:用于学生观察自己的口型、表情和动作。
5. 视频播放设备:用于观看声乐表演和教学视频。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保持教室整洁、宽敞,有利于学生活动。
2. 座位安排:学生座位间隔适当,便于观察和交流。
3. 温度调节:保持教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影响学生舒适度和注意力。
4. 音响设备调试:确保音响设备音质清晰,无杂音。
八、教学进度安排声乐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声乐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约2课时。
《声乐》示范教案
《声乐》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
2.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声乐技巧,如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和音色调整。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声乐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声乐基本知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
2.呼吸控制:正确的呼吸姿势和呼吸练习。
3.发声技巧:发声部位、发声力量和发声练习。
4.音色调整:音色的概念、音色调整和音色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和音色调整。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呼吸、发声和音色调整技巧,实现自然、流畅的声音表现。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声乐教材。
2.钢琴或电子琴。
3.录音机或电脑播放器,用于播放示范曲目。
4.投影仪和教学PPT(可选)。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声乐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对声乐有初步的认识。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呼吸、发声和音色调整技巧,让学生直观感受正确的声音表现。
3.练习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呼吸、发声和音色调整的练习。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体会和问题,相互学习和进步。
六、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首优美的声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声乐学习的氛围。
2.讲授新课:讲解声乐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以及呼吸控制、发声技巧和音色调整等内容。
3.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呼吸、发声和音色调整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体会和问题,分享学习经验,相互激励。
5.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鼓励学生坚持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学生的现场表现和练习成果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
2.教师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练习成果,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建议,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声乐精品课堂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声乐精品课堂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提高歌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1. 发声训练2. 歌曲作品分析3. 歌唱技巧讲解与实践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提高歌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气息控制、共鸣调整、歌曲表现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音响设备、示范用琴。
2. 学生准备:准备好自己的演唱作品,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二)发声训练1. 教师讲解发声原理,强调气息控制的重要性。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气息控制练习,如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
3. 教师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学生模仿练习。
(三)歌曲作品分析1. 教师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讲解歌曲的背景、风格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四)歌唱技巧讲解与实践1. 教师讲解气息控制、共鸣调整、歌曲表现力等方面的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歌唱技巧练习,如音准、节奏、咬字等。
3. 教师示范正确的歌唱方法,学生模仿练习。
(五)歌曲演唱与实践1. 学生分组演唱自己准备的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
2. 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学生对发声原理和歌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练习。
3. 在课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高中生声乐公开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高中声乐公开课授课年级:高中授课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模仿、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追求艺术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正确的呼吸方法与发声技巧。
2. 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声乐技巧的运用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2. 学生在公开课上的自信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首经典的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及演唱者。
2. 提问:这首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你是如何理解歌曲的情感的?二、新课教学1. 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示范并讲解腹式呼吸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呼吸的感觉。
- 气息的控制: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气息的控制能力。
2. 讲解发声技巧:- 喉部放松:示范并讲解喉部放松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通畅。
- 共鸣腔体的运用:讲解共鸣腔体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共鸣的效果。
3. 歌曲教学:- 选择一首适合学生水平的歌曲,进行教学。
- 分步骤教学:从音准、节奏到情感表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歌曲。
三、实践环节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首歌曲进行合唱或独唱表演。
2. 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摩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技巧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声乐水平。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1. 歌曲音频、视频资料。
2. 钢琴、音响设备。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声乐课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声乐课程教案导语:声乐是一门魅力无穷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展示个体的音乐天赋和技巧。
为了提升学生的声乐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本教案将介绍一个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块化课程设计的声乐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包括发声、音准、呼吸和发音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音乐表演和艺术表达,传达情感和故事。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声乐的基本概念,包括发声原理、喉咙的构造、共鸣等。
2. 歌曲学习:选择适合学生的经典声乐曲目,并学习其中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
3. 声乐技巧训练:包括发声、音准、呼吸和发音等技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声乐实力。
4. 演唱训练:学习如何在舞台上自信地表演,并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故事。
5. 合唱演练: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声乐协调能力。
6.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艺术家的声乐表演,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自己的声乐演示,示范正确的发声和演唱技巧。
2. 视听教学法:通过使用音频和视频材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学习声乐技巧。
3. 分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观摩和评价彼此的演唱。
4. 实践演练法:通过反复的实践演练,培养学生在舞台上自信地表演和演唱。
四、教学流程1. 声乐基础知识讲解(1课时)a. 声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b. 发声原理和喉咙的构造。
c. 共鸣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歌曲学习(4课时)a. 选定适合学生水平的声乐曲目。
b.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c. 分析歌曲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d. 练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达。
3. 声乐技巧训练(6课时)a. 发声技巧训练:腹式呼吸、共鸣和发声的正确方法。
b. 音准训练:通过唱调、和弦和音阶的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c. 呼吸控制训练:练习正确的呼吸方式和控制技巧。
d. 发音训练:针对不同音乐曲风和发音方式,进行相应的发音训练。
声乐授课教案声乐教法教案通用
声乐授课教案声乐教法教案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歌唱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声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介绍声乐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
2. 发声技巧:讲解呼吸方法、发声器官的运用、共鸣技巧等。
3. 歌曲演唱:教授不同风格的歌曲,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
4. 表演技巧:指导学生进行舞台表演,提高舞台表现力。
5. 团队协作:组织合唱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础知识、发声技巧和表演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模仿学习。
3. 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和歌曲演唱练习。
4.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提高舞台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声乐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发声技巧教学:讲解呼吸方法、发声器官的运用、共鸣技巧等,并进行示范。
3. 发声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发声练习,纠正发声错误,提高发声能力。
4. 歌曲演唱教学:挑选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歌曲分析和演唱教学。
5. 歌曲演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提高演唱能力。
6. 表演技巧教学:讲解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7. 表演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练习,提高舞台表现力。
8. 合唱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9. 总结与反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进步。
2.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发声能力、演唱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团队协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家长评价:收集家长对学生学习声乐的意见和建议。
大学声乐公开课教案优质课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族声乐的基本特点和演唱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声乐的审美能力,提高演唱技巧。
3. 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民族声乐的演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包括呼吸、发声、咬字、情感表达等。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民族声乐演唱技巧解析、经典曲目欣赏等。
2. 教学用具:音响设备、麦克风、钢琴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播放一段民族声乐经典曲目,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声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对民族声乐有哪些了解?你们认为民族声乐的特点是什么?(二)理论讲解1. 民族声乐的基本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地方特色、演唱风格多样。
2. 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a. 呼吸:采用腹式呼吸,保持气息稳定。
b. 发声:运用头腔共鸣,使声音清亮、圆润。
c. 咬字:清晰、准确,富有情感。
d. 情感表达:通过声音、肢体语言等,传达歌曲的情感。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民族声乐曲目进行演唱。
2. 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四)总结与反思1. 老师总结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次公开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选取一首民族声乐曲目,进行自主学习,并尝试演唱。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族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包括演唱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通过本次公开课,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提高演唱水平,为今后的声乐学习奠定基础。
声乐课程实践教案(共20篇)
声乐课程实践教案(共20篇)教案1:声乐呼吸技巧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声乐呼吸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声乐呼吸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呼吸技巧进行歌唱。
教学内容:1. 声乐呼吸的重要性2. 正确的声乐呼吸技巧3. 呼吸技巧的实践应用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声乐呼吸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正确的声乐呼吸技巧,包括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3. 演示:示范正确的声乐呼吸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
4. 练:让学生进行声乐呼吸的练,包括深呼吸和控制呼吸。
5. 应用:让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技巧进行歌唱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中的呼吸技巧是否正确。
2. 评估学生在歌唱中运用呼吸技巧的能力。
教案2:声乐咬字清晰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声乐咬字清晰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声乐咬字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咬字技巧进行歌唱。
教学内容:1. 声乐咬字清晰的重要性2. 正确的声乐咬字技巧3. 咬字技巧的实践应用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声乐咬字清晰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正确的声乐咬字技巧,包括发音准确和口型正确。
3. 演示:示范正确的声乐咬字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
4. 练:让学生进行声乐咬字的练,包括发音练和口型练。
5. 应用:让学生运用正确的咬字技巧进行歌唱练。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中的咬字技巧是否正确。
2. 评估学生在歌唱中运用咬字技巧的能力。
教案3:声乐音准训练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声乐音准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声乐音准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音准技巧进行歌唱。
教学内容:1. 声乐音准的重要性2. 正确的声乐音准技巧3. 音准技巧的实践应用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声乐音准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正确的声乐音准技巧,包括音高感知和音准控制。
3. 演示:示范正确的声乐音准技巧,并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
大学声乐公开课教案
课程名称:声乐授课对象:大学声乐专业学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提高歌唱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提高课堂互动性。
教学内容:1. 发声原理及技巧2. 歌曲作品分析及演唱教学重点:1. 发声原理及技巧的掌握2. 歌曲作品的分析及演唱教学难点:1. 发声技巧的运用2. 歌曲作品的理解及演唱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
二、发声原理及技巧1. 老师讲解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功能,让学生了解歌唱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发声练习,包括呼吸、共鸣、咬字等。
三、歌曲作品分析1. 老师挑选一首适合学生水平的歌曲,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
2. 学生聆听歌曲,分析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歌词等。
四、演唱练习1.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2. 学生跟随老师范唱,注意发声技巧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发声原理及技巧。
2. 学生分享歌曲作品分析心得。
二、发声技巧巩固1. 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发声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2. 老师针对学生的发音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三、歌曲作品演唱1.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2. 老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合作能力。
2. 老师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表演,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进步和不足。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发声原理及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歌曲作品的分析及演唱能力。
3. 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声乐公开课教案
声乐公开课教案《大海啊,故乡》授课人:滕焱年级:11音乐班(1、2、3)唱歌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违背了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在课改的新形式下,应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营造“美”的体验,享受“美”的愉悦。
让音乐课堂成为“美”的体验场。
一、课题:“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创新能力”二、课时:2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第一册第三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
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
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五、学情分析:11级的学生们还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不强。
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感受作者表达的海的音乐形象,体验人们对故乡的美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公开课教案《大海啊,故乡》
授课人:滕焱
年级:11音乐班(1、2、3)
唱歌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教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违背了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在课改的新形式下,应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营造“美”的体验,享受“美”的愉悦。
让音乐课堂成为“美”的体验场。
一、课题:“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二、课时:2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第一册第三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
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
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四、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
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五、学情分析:
11级的学生们还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还不强。
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六、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感受作者表达的海的音乐形象,体验人们对故乡的美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故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充满激情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音乐创新能力。
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进行处理,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掀起各环节的小高潮,以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
使学生能够
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准确的情感演唱全曲。
八、教具准备:
有关大海的音频资料、钢琴。
九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5 4 3 2 | 1- - - ||
Hm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
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c、哼唱时感到
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
d、不论音
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及带a母音的训练
56 56 | 54 32 |1-||
U A
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二、歌曲学习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
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
你听是什么声音?
(弹奏《大海啊故乡》旋律)
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对歌曲的感悟)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思路:这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创设意境。
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
】
(二)歌曲简析
《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
创作于1983年。
音乐通俗易懂,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灸人口的抒情歌曲。
歌词从“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始,通篇质朴深情,如叙家常。
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听,平易亲切,节奏严谨。
虽然采用三拍子,但不拘泥于这种节拍通常的强弱韵律,而以切分、附点等手法使其变化无究。
歌曲为F大调,3/4拍子,小行板速度,结构为单三部曲式。
歌曲结构十分简洁,如果除去反复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
前两个乐句为第一段,富有叙事性,乐句朴素无华。
后两个乐句为第二段,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
第一段(前两个乐句),用较平稳的旋律起句:“”的节奏型不断地重复着:第2、4小节的大跳音程,像是平静的海面上不断涌起的浪花。
第二句的结尾,以稍加拉宽的节奏结束了这一段落:“”第二段(两个乐句),旋律向上五度以属音做第二段的句头,重复使用第一段的节奏。
更加深了对大海的爱恋之情。
第二段中出现的新节奏:“”与歌词紧密相连,仿佛是对祖国母亲深情的呼唤,使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熟悉旋律
1、填“lu 、la”词练
唱
2、歌词正音
生:有感情的配乐朗诵歌词
师:纠正咬字、发音
3、填词演唱
4、重复模仿:波澜起伏的情感线条
(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
⑤力度分配(最强、最弱)
注意歌曲中的渐强、减弱记号
⑥音色表达
(诉说口吻、爱的流露、强烈情感、怀念留恋)
5、教师示范、学生再唱
(三)学生练习
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
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丰富的想像发表独到的见解)
(四)艺术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设计思路:首先使学生对歌曲获得初步的印象,接着在复听及演唱的基础上进入分析歌曲的环节。
教师以必要的引导提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师生间思维的互动形成课堂“动态生成”——对于音乐的较新颖合理的诠释。
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掌握感受鉴赏音乐的方法,善于体验音乐要素的巧妙运用,从而提高音乐感受鉴赏能力及表现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音乐体验了人们对大海,故乡的美丽情怀,音乐是动人的,生活是美好的,让我们善待父母,热爱家乡,珍惜生活,做一个心怀感恩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父母。
回报故乡,回报祖国!
【设计思路:简短的课堂总结,升华教学主题。
师者,传道在先,其次才是授业解惑。
音乐课堂,“美”的体验场,让学生的美德之帆起航。
】
四、作业
请以大海或故乡为题,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如:诗歌朗诵、舞蹈、器乐包括钢琴音乐、讲故事或歌唱)在课前与同学交流表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延续学生热情。
课堂的结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