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高级教程》第13章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电子政务本课件-123页PPT精品文档
• 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 说是电子政府 的别称。
• 2、电子政府的特征
• (1)电子政府是将政府的职能网络化。 即:在网上实现政府的种种功能。政府功 能在网上实现的过程,其表现形式不是政 府官员在网上活动,而是数据和公文在网 上运行。通过这些政府公文的网上运行, 从而实现政府功能在网络化。
三、电子政务与电子技术的关系
• 1、电子技术是电子政务改造传统政务 的生产力
• 2、电子政务是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子信 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产物
• 3、电子政务是一个持续运用技术手段 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和政府管理手段的 长期实践。
第三节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
一、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的历程与基本特征
• (一)发展历程
消除不定性的东西”。 • 第五,信息普遍存在,而且永不枯竭。 • 第六,信息可被感知、传递、处理和共享。信息
的主要来源:因特网、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卫 星信息源。
• 2、信息时代对经济全球化的 影响
信息时代极大地促进了 经济全球化
三、电子政务兴起的国际国内环境
• 1、经济和社会 网络化发展
• 2、国际形势的 • 发展 • 3、国内形势的
• 2.电子采购及指标:在电子商务的安全环境 下,推动政府部门以电子化方式与供应商联线进 行采购、交易及支付处理作业。
• 3.电子福利支付:运用电子资料交换、磁卡、 智能卡等技术处理政府各种社会福利作业,直接 将政府的各种社会福利支付、交付受益人。
• 4.电子邮递:建立政府整体性的电子文件邮 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之间 及政府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
• 第三,计算机 网络。
电子政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电子政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返回词条本教材将对电子政务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及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进程,认清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规律。
目录第一篇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基础第一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第三章电子政务的理论预设第四章电子政务的政治基础第五章电子政务的经济基础第二篇电子政务的应用与实践第六章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第七章电子政务与政府组织第一节网络时代的组织结构第二节网络时代的权力结构第三节政府组织运行的发展趋势第八章电子政务与政府决策第一节网络技术对行政决策的积极作用第二节网络技术对行政决策的不利影响第三节网络时代行政决策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电子政务与政府人员第一节网络技术对行政人员的影响第二节政府信息化的人才需求第三节网络时代的公务员建设第十章电子政务与政府公文第一节网络时代的行政公文第二节网络时代的公文处理第三节网络时代的电子档案第三篇电子政务的体系与结构第十一章电子政务的结构体系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第二节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原则第三节电子政务系统结构第十二章电子政务的标准制定第一节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化趋势第二节电子政务标准的内容第三节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建议第十三章电子政务的信息处理第一节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必要性第二节政府信息化的内容与功能第三节实施政府信息化的思路第四节实施政府信息化的建议第十四章电子政务的方案设计第一节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方案第二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第十五章电子政务的环境建设第一节电子政务建设的软环境问题第二节电子政务软环境建设的重点第三节理性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程第四篇电子政务的建设与管理第十六章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第一节网络技术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二节网络时代的政府管理改革第三节网络时代政府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十七章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第一节电子政务的安全隐患第二节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第三节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第十八章电子政务的法制建设第一节电子政务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节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的特点、原则和内容第三节电子政务法制建设应注意的问题第十九章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一节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二节部分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第三节国外电子政务的作用和启示第二十章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第二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三节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与思考第四节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指南参考资料作者简介刘文富,博士,上海电视大学教授。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版)-PPT 第13章_电子政务
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活动。
2021/8/9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7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概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模式类型与应用 • 第三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 第四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电子政务
2021/8/9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8
2电子政务模式类型与应用
G2G 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G2B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主讲人:XX 邮 箱:
本章内容
• 第一节 电子政务的概念 •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模式类型与应用 • 第三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 第四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电子政务
2021/8/9
第十四章 电子政务
2
电子政务的背景
政府是全社会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处理者和用户,承担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决定着社 会管理服务的效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政府行政业务,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增强各 级政府的决策水平,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精简、廉洁、高效、有竞争 力的政府。目前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本章小结
2021/8/9
电子政务的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 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 网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开展为社会提供各种 公共服务的一种治理方式。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 保证电子政务建设成功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必 须遵循信息系统的建设原理,明确建设重点与 方法,确定建设原则,按照正确的建设过程来 实施,要制定好战略规划,明确电子政务系统 的应用需求。
1 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2 社会保障服务系统
3 电子公共事业
《电子政务》PPT课件
7.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2. 政府对企业电子政务
– 政府电子化采购与招标 – 电子税务系统 – 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 信息咨询服务 – 中小型企业电子服务 – 电子外贸管理
7.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3. 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
– 教育培训服务 – 电子就业服务 – 电子医疗服务 –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 公民信息服务 – 交通管理服务 – 电子证件服务 – 公民电子税务7.4.3 电子政务的发方向7.2 电子政务的内容
7.2.1 电子政务应用的基本形式
1. 办公网络化 2. 宏观调控电子化 3. 服务电子化 4. 资料电子化 5. 政府与公众沟通电子化
7.2.2 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
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 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 电子公文系统 –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 电子办公系统 – 电子培训系统 – 垂直网络化管理系统 – 横向网络化协调管理系统 – 业绩评价系统 – 城市网络化管理系统
• 电子政府,也称为电子化政府或电子网络政府。它是 相对与传统的政府机构而言的,是指在现有的政府机 构开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 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所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 管理组织。
• 电子政务的实施必须依靠电子政府来完成,而构建电 子政府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更好地实施电子政务。
7.4.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 1993年,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开始 实施“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 程和金卡工程。
• 1999年,正式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 2001年,我国提出“电子政务”建设,已有接近 50%的政府机构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 现在……
• /10/0222/04/603O34H 30001124J.html社科院:中国半数地方政府 网站不合格(2010-02-22 04:32:4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资源管理51页PPT文档
我的 办公桌面
公文管理 会议管理
信息刊物 值班管理 电子公告
我的公务邮箱
我的 专用系统
办公用品 固定资产 车辆管理 ......
(二)设 计 原 则
该系统以“大系统、大应用”为设计理念, 以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和可扩展性为建设标准,充分利用了CA加 密认证、电子公文和电子公章全真显示及打 印等技术手段,依据国家与杭州市相关电子 公文交换标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成办 公平台。
系统框架图
网络拓扑图
(三)系统特点等标准 。” Nhomakorabea 3、体制问题 第一, 部门集权化。 第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有障碍 第三,项目管理体制问题 第四,基本是政府与厂商的二人转,缺乏
第三方介入机制
4、人才问题
有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但缺乏组织 与沟通人员
5、安全问题 有信息安全保障技术 缺乏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二、政务信息管理内容及问题
(一)管理四大问题: 采集、整序、存储、开发利用四大环节,其中涉
及技术、系统设计、管理、标准、人员、资金等 诸多要求。但作为政务信息系统,需要对于基于 以下理解: 顶层设计 全程管理 综合开发与利用 长期安全有效保存
(二)目前影响管理的因素 1、认识问题 第一,关于政务信息的外延划分 第二,对于公开信息与保密信息 第三,公益性与商业性的信息划分不清
系,能够快速为用户提供业务系统定制开 发、应用集成和数据导出。
系统特点
安全性 本系统提供CA验证、电子印章、目录
中心等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安 全性。
系统特点
多平台支持 本系统支持C/S和B/S两种模式; 同时还支持PDA、PDA手机等移动设备,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管理教材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管理教材1. 简介电子政务(E-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在线服务、信息共享、公众参与等政务活动的方式。
政务信息管理(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指政府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和利用的过程。
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管理是现代化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政府效率、加强信息安全、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将全面介绍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 电子政务的概念与特点2.1 概念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来提供政府服务、开展政务活动的方式。
它以信息化手段来改进政府管理过程、提供更高效的公共服务,并提供公众参与政务决策的渠道。
2.2 特点电子政务具有以下特点: - 网络化: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务活动的在线化和数字化。
- 共享性:政府部门之间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 便捷性:公众可通过网络进行政务服务申请、查询等操作。
- 透明度:公众可以获得政府信息,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 参与性:公众可以参与政务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3. 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环节政务信息管理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保护和信息利用四个基本环节。
3.1 信息采集政府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决策需求等。
采集的信息需要经过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利用。
信息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工作。
通过信息处理,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洞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3.3 信息保护政务信息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包括个人隐私、国家机密等。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信息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方面。
政府通过对信息的利用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提供公共服务质量。
0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子政务基础1、信息技术(IT)从广义上讲,它泛指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各种技术。
从信息活动角度来认识,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送、接受、交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以实现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和分配等功能。
2、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1)感测与识别技术。
这类技术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主要是用来扩展人感知信息的能力。
如计算机语音与图像识别。
(2)信息传递技术。
这是指实现信息传递和分发等功能的各类技术,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快速、可靠、安全和准确的传递。
(3)信息处理和再生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再生等处理,使信息产品更能适应特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它的实际价值。
(4)信息控制和显示技术。
这类技术主要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正确的显示等目的,是信息处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3、通信过程的实现需要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信息的发送者(信源)、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媒介(信道)、信息的接收者(信宿)。
4、按业务的种类分,通信网络可分成电话网、数据通信网、图像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和电报网。
5、按传输媒介的种类分,通信网络可分为电缆通信网、光卫星通信网、光纤通信网/缆通信网、低轨道卫星移动网。
6、按服务区域分可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移动电信网、国际电信网。
7、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分,通信网络可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通信网。
8、人们使用的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设备可分老三件:收音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新三件:移动电话、个人电话、互联网。
9、政府(Government):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10、政务(Government Affairs):是指政治方面的事务,泛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
11、广义的政务:指各类行政管理事务,包括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等系统所从事的行政管理活动,如党务、税务、检务、军务、社区事务等。
电子政务本课件
• 美国电子政务的成果
• 第一、政府网站建设相当完善。目前,美国的政府网站 建设已经相当完善和成熟。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州一级政 府机构已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县市都建有自己的站点。政 府网站内容丰富,动态性强,以人口调查站点为例,用户 可以通过直观地图的形式,查看到州一级甚至县—级人口 极其详尽的统计数据。
• 第二,从规模大小、功能强弱上分为五类: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 机。
• 第三,从CPU个数分单CPU计算机和并行 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究小组成员
• 计算机的特点 • 第一,运算速度快 • 第二,精度高
• 第三,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 能力
• 第四,计算机内部操作运算 均是自动控制进行
• (2 ) 构建基础框架,明确建设目标:
• 第一、电子福利支付系统:建立全国性的电子福 利支付系统,提供方便公众的电子服务;
• 第二、信息利用服务系统:整合信息,分析不同 需求,满足企业、公众查找信息的需要;
• 第三、执法、公共安全网络:为执法活动提供信 息支持,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 第四、电子报税系统实现政府各相关部门联合办 公,实现纳税申请和交税处理。
• 或者说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 政府。
• 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 说是电子政府 的别称。
• 2、电子政府的特征
• (1)电子政府是将政府的职能网络化。 即:在网上实现政府的种种功能。政府功 能在网上实现的过程,其表现形式不是政 府官员在网上活动,而是数据和公文在网 上运行。通过这些政府公文的网上运行, 从而实现政府功能在网络化。
电子政务教程--赵国俊
第一章办公自动化(OA)是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数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包括非数值型信息的办公事务上的综合技术。
办公信息系统(OIS)是指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空间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专项和综合业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水平为目的的综合型人机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的实现必须依托高效的OA平台,OA是电子政务的基础,电子政务是OA的延续。
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全方位行驶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
电子政务的内涵:1.主体是政府机关 2.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3.重点是”政务“不是”电子“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1.建设高效的政府(推行电子政务内在动力)2.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推进电子政务向前发展的社会因素)3.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有一站式、一网式、一表式办公)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有:G2G、G2C、G2BG2G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应用于四种不同工作关系的政府机关:1.隶属关系2.业务指导关系 3.平行关系 4.不相隶属关系G2G旨在互通、共享信息,加强协调机制,实现网上交互式协同办公,提高办事效率和政务透明度。
G2B旨在打通各政府部门的界限,实现业务相关部门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迅速快捷的为企业提高各种信息服务,精简工作流程,简化审批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的生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G2C旨在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机会,直接受益于电子政务,缩短政府与公众的距离,成为政府实施民主政治的窗口。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目标是以顾客为导向。
美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比较成熟,信息技术在政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政务公开 2.网上服务 3.政府部门政务管理电子化。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迅速的原因:1有良好的信息基础2.重视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资3.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解决方案4.为实现电子政务,一些组织相继成立5.政府机构重视电子政务的实施,并通过制定统一规划、标准和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务的发展在电子政务实施方面,美国实行分阶段实施的策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
4988国开(电大)2021年7月《电子政务概论 》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4988国家开放大学2 0 2 1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电子政务概论试题(开卷)注意事项2021年7月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L()的政府形式是电子政务的主导方式。
A.虚拟型B.实务型C.工作型D.事务型2.电子会议与旅行服务系统属于()。
Ao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B.统一服务系统Co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D.信息统计系统3o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根据()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模式和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模式。
A.服务主体B.服务方式C.服务对象D.服务目的4.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化手段可以把政府掌握的静态信息通过反馈系统转化为动态信息,并主动地提供给公众。
这体现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在()方面的特征。
A.关系模式B.办公模式C.管理类型D服务方式o5.()电子政务在各地各级政府中广泛而深入的开展,这一年,被命名为“电子政务年”。
A. 2001 年B. 2002 年C. 2003 年D. 2004 年6.我国第()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方式转向比特方式。
A∙一B.二C.三D.四7.()可以说是电子政务网络应用的核心和基础。
A.政务内网B.政务外网C.政府网站D.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8.按()划分,可以把政府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分为政府对公民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和政府对组织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
A.服务对象B.职能C.具体行政行为D.服务方式9.劳动就业服务属于政府电子化的公共服务项目中的哪一大类?()A.政治服务B.经济服务C.文化服务D.社会服务10.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是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第()个环节。
电子政务pdf版.ppt
所谓网络化,即把各种电讯设备、线路同计算机相连接,使信息传输同 信息处理相结合,构成通信网络。 3.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即运用计算机控制通信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促使信息传输 实行自动管理; 4、多样化 所谓多样化,即通信业务除传统的电话、电报、传真以外,还增加用户 电报、电子邮政、可视图文及数据业务、移动电话、无线电寻呼以及可 视电话、电话会议系统等各种业务
• (4)控制技术。控制技术的功能是根据指令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 动状态和方式实施干预,是效应器官功能的扩展和延长,作用是根 据输入指令(决策信息)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 效。
2
• 3、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 迄今,人类历史已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简称信 息革命)。
• 第一次信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约发生在距今35000~ 50000年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传播信息的工具。 使用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 使用大脑存储信息,使用语言交流和传播信息。
——贝尔《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
三、信息社会的理论构想
1、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
1973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贝尔在 书中将社会发展氛围相互联系的三个不同阶段:前工业社会、 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前工业社会:以农业、矿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 工业社会: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也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 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 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收集、传递、 过滤和使用相关联。
4
2、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
美国 1980《第三次浪潮》: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巨 大的社会变革。即第三次浪潮。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政府管理与信息资源第一节政府管理的新潮流一、政府管理社会环境的变化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问题的本身。
二、政府职能的变化:效率、公平、稳定第二节政府管理改革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政府信息资源是最重要的一类信息资源浪费:政府每天制造的大量的无人问津的信息。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变革是政府管理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资源占社会信息资源比例为80%左右无序、分散•政府变革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影响的表现第一次抉择:确立信息化发展战略第二次抉择: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为信息化的核心任务第三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政府职能的实现一、政府信息资源的结构资源、信息资源和政府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都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为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狭义的是指限于信息本身的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者说是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广义的是以信息本身为核心的,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要素的总称。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却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政府信息资源的结构:信息、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政府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
•基础性目标: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政府信息资源•根本性目标:有效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终极性目标:推动政府的正常运转(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与信息内容及其有关人员、设备、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相关的政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活动。
以信息内容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为核心第四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视角一、内容角度霍顿信息生命周期七阶段:需求定义、收集、传递、处理、存储、传播、利用。
二、技术角度三、经济角度四、人文角度第二章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特点第一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业背景与萌发条件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信息革命:信息论、计算机诞生第二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进程及各阶段特点第三章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与建设第一节政府信息资源规划一、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意义二、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内容三、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原则四、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技术三、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原则领导原则协调原则控制原则第三节政府信息采集一、政府信息的基本类型内容:决策信息预测信息统计信息行为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信息销售信息市场信息商品信息计划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准确性:确定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概率信息模糊信息定义:指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课件13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府信息资源与政府竞争力
• 政府信息资源目录:通过规范的政务元数据与政务分类表和政务主题 词表,运用XML以及资源描述框架,将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嵌套组织, 可以方便地根据应用需要按行业、部门、地域、应用主题和其他使用 目的变换出政府信息资源的各种目录。
• 借助目录系统,可以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识别、导航和定位,以支持 公众方便快捷地检索、获取和使用政府的公开信息资源。
和维护。 • 二级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由各单位自行采集、更新、管理和维护,
数据中心提供技术指导,数据定期上传至中心库备份。 • 三级数据库(公益数据库):由各单位提供,数据中心负责加工、整
理、更新、管理和维护。 • 例子: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4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 GILS核心栏目共有28个,依栏位的性质可区分成:必选/可选、可重 复/不可重复及受控/未受控三种类型。按其描述对象,可将GILS核心 栏位分为信息的拥有者和建设者、信息的内容、信息的表示方式以及 管理信息四类 。
8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10
• 信息能力是政府所必需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政府能力建设最重要 的一个方面。
• 政府的信息能力由信息采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以及 信息交流能力4个方面构成。
• 政府信息资源则是专门指政府可以开发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分为 社会公开类,依法专用类,部门共享类 。
2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5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府数据基础设施
• 二、政府数据交换网络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课件-3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政府再造与新公共管理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在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至少有过四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模 式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E.费利耶 (1)效率驱动模式:将私人部门管理(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引入 公共部门管理的尝试,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要以提高效率为 核心。 (2)小型化与分权模式:组织的分散化和分权,对灵活性的追求,脱 离高度标准化的组织体制,日益加强的战略和预算责任的非中心化, 日益增加的合同承包,小的战略核心与大的操作边缘的分离等。 (3)追求卓越模式:强调价值、文化、习俗和符号等在形成人们的实 际行为中的重要性 (4)公共服务取向模式: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 人部门的“最佳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
5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电子政务与政府改革
二、电子政务与政府创新 我国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大阻力来自政府的传统体制、传统观念和 部门利益。 政府创新主要是通过政府观念的更新,结构及流程的设计,实现其管 理和服务的职能。 “电子政务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合” ——吴敬琏
9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电子政务高级教程》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电子政务与阳光型政府
二、电子政府采购
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实体单位,必然要求采购物资以满足政府部门正常 运转的物资供应(如办公设备等),并对物资采购进行信息化管理。 网上政府采购的优势: (1)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2)便于政府进行小额采购。 (3)有助于建立一支精干的采购队伍。 (4)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评估体系。 (5)扩大了政府采购的选择面。 (6)政府供应链的建设提升了政府采购的公共认可度。 例子:深圳网上政府采购系统
电子政务中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
电子政务中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
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电子政务中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关的内容和技术。
一、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的意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政府机构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工作方式。
通过信息总任应用的开发与实施,可以实现政务资源的共享、办事流程的优化、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进而提升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
同时,信息总任应用的开发与实施还可以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合作,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二、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的技术要求在信息总任应用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数据安全性:政府机构处理的信息涉及到国家和个人的隐私权益,因此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2. 可扩展性:政务信息系统需要能够应对不同规模的需求,因此信息总任应用的开发与实施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和分布式的架构,实现系统的灵活扩展和升级。
3. 用户友好性:政务信息系统的用户群体广泛,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和普通民众等。
因此,信息总任应用的开发与实施要注重用户体验,界面设计要简洁明了,操作流程要简单易懂,提供良好的用户服务和支持。
4. 数据共享与互通:政务信息系统需要实现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
因此,信息总任应用的开发与实施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接口,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互通共享,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
三、信息总任应用开发与实施的关键技术在信息总任应用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需要解决,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政务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巨大,如何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是一个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