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论孟子的人生精神
试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
试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之核心论文摘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极为深刻。
其性善论思想体系内在地涵括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性本善;其二,从修养论的角度提出“存其本心”、“求其放心”的向善之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孟子及其言论的分析,挖掘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体系的内涵以及它的内在逻辑结构,从而能使我们对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论文关键词孟子人性性善论一、孟子时代关于人性的论辩孟子所处的时代,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不同的思想家们各执己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下三种人性观:即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不善,荀子言性恶,孟子言性善。
(一)告子:人性无善无不善告子指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在他看来,人性,亦即人的自然生理本能或欲望,“饮食、男女皆性也”。
所以,在他那里,人之本性实质上无异于动物之性,因而人性也就不具备任何的道德属性,当然也就没有善与不善的区别。
(二)荀子:人性恶对于人的本性的善恶,荀子主张“人性恶”,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在这里,他所谓的“性”是指人自然禀赋的性情,“伪”即人为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人天然所禀赋的性情是恶的,至于后天的善言善行,是由于后天个人的努力、环境的熏陶、教育的感化而造就的。
(三)孟子:人性善关于什么是人性,孟子作出了异于前人的解释,他批驳了告子“生之谓性”的主张,认为人性异于兽之性,人性亦即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
孟子认为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只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并不是人的本质特性,仅凭这些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只有人所具有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君臣父子等人际关系,及以心思维的能力,才可谓物类之分,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亦即人的本性。
基于此,他指出人生而具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心”,这些道德情感与道德自觉并非外力强加的,而是人先天所禀赋的,从而赋予人性以“善”的道德属性,并进一步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主张,这是他构建性善论体系的基础。
独善其身,惟吾德馨——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
那么,如何才算是立命或如何立命呢?对此,儒家最经典的论述是孟子,他说:“尽其 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可见,儒家或儒者的安身立命之道,就是独善其身,修身养性, 终身不二,“道德本身便成为儒者安身立命之处。”1‘礼记·儒行》:“立义以为土地。”<孟 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即仁与义的道德可以看作是人的安宅和土地,是人得以 生养的根本。“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周易·系辞下》)“非有圣人之道,特以巧敏拜请畏 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矣。”(‘韩诗外传》卷六)安身立命,当以道德为本为要,可见, 儒家不仅把道德看作是治平天下的根本,而且也把它看作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关键词:儒者安身立命道德
自汉武帝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儒学思想曾经成为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方的 官方意识形态,“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体现出人们对儒学的治国安邦作用的认识和重视。 二十世纪以来,儒学失去了其官方统治思想基础的地位,但人们在对儒学的认识中似乎还是 多注意它的治国安邦、治平天下的功能,实际上儒家学说还有另一方面的内含和功能,这就 是它可以以其思想向其学者和信众提供一种在世修养和思想寄托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就是说 通过学儒就是不信佛、不入道也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大道、终极信仰和心安理得的心身平衡 之术,从而安身立命,宠辱不惊,心安理得,心平气和。这也许就是儒学为什么被看作是一 种准宗教的内在原因,这不仅是从形式上说儒家也包含一些祭祀的外在形式,而是说,儒学 本身也能向人们提供一种解决安身立命之道和情志勉慰之方,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宗教 的某些精神功能。这种安身立命之道,既不是像佛教那样看破红尘,寄托来世,也不像道教 那样期求成道成仙,而是依靠学儒者自觉加强学习、领悟、修养,从而获独善其身,以德安 身立命。这正如孔予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对于今天的学儒者、修 儒者,儒学中包含的这种安身立命、修身养性的内含和功能也许更加重要。这是儒学所能贡 献给当代中国人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宝贵财富,也是我们重新重视儒学的内在原因。本文愿就 这一问题做些讨论。
《孟子》的心得体会7篇
《孟子》的心得体会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孟子》的心得体会7篇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写一篇体会,来记录我们的收获,心得体会是个人智慧的来源,是内在力量的释放,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孟子》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论语孟子孔子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论语孟子孔子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论语孟子孔子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看完论语,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论语读后感吗?论语虽然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一部书,但它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论语孟子关于孔子读后感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论语孟子孔子读后感800字(篇1)我读论语的时间不长,也没有通篇详细的读,但是却在字里行间已经被孔子深深的感动,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请想一想:纵观世界历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这样两千多年还被后人这样敬仰和传诵?孔子一生甚至都没有一部自己的著作,仅凭着学生们记录他言行的这部论语就能让我们如此受用终生。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
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
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
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论语孟子孔子读后感800字(篇2)——《论语》心得皎皎明月,虫鸣叠叠,秋风入窗,夜长无眠。
一个人,一盏灯,一杯淡茗,一丝愁绪。
当翻开《论语》,所有一切都已化为沉淀,畅游书海,仿佛诵读之声环绕耳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一) 天地人之道孔夫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精神特征
能哉? 只要人们认 ຫໍສະໝຸດ 去做 , ” 都可以成为尧舜一 样 的圣 贤 , 而 揭开 了圣 人 的 神秘 面 纱 , 从 即作 为理
想 人格 典范 的圣 人 同样 是 现实社会 中的一 员 , 现实 的人 与 之并 没有不 可逾 越 的鸿 沟 , 这就 为普通 人成
v1 9 o 0 2 N. . 2
21 4 00
.
孟 子大 丈 夫 理想人 格 的 内涵 及其 精 神 特征
邹 振 卿
( 西北 师范大 学 , 甘肃
摘
兰州
707 ) 300
要 : 为先秦 儒 家的杰 出代表 , 子继承 并发 展 了孔 子 圣人 理 想人 格 思 想 , 出 了大丈 夫 作 孟 提
圣人 的精 神境 界 , 人 皆可 以为 尧 舜 ”5, 圣 人 即“ _ “ J 之于民, 亦类 也 。 这无 疑 是 说 , 舜 等 圣人 的理 ” 尧 想人 格并 不 是 高 不 可 攀 的 , 夫 徐 行 者 , “ 岂人 所 不
作 为儒学 的开创者 , 子首 次提 出 了理想人 格 孔 理 论 , 设 定 了圣人 、 并 君子 、 贤人 、 士 仁 人 、 人 、 志 成 善人、 有恒 者等 不 同层 次 的理 想 人格 典 范 , 中最 其
二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精神特征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确而系统地提出理想人格的哲学家建构了中国古代完整的理想人格理论体系他的大丈夫理想人格与其说是孟子所建构的理想人格模式毋宁说是孟子建构其理想人格体系的基本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贯穿于孟子理想人格理论的各个层次
传统文化中的思孟思想与人生哲学
传统文化中的思孟思想与人生哲学一、思孟学派1.思孟学派的起源与发展2.思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思孟3.思孟学派的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二、孟子的思想1.性善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2.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义利观:义利之分,重义轻利4.浩然之气: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5.孟子的人生哲学:立功、立言、立德三、思孟学派的其他思想1.思孟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2.思孟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立而不倚3.思孟的“诚”的观念:真实无妄,诚实不欺四、思孟思想在人生哲学中的应用1.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仁、义、礼、智、信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追求卓越3.修养心性,追求精神境界:浩然之气,中庸之道4.处理人际关系:以诚待人,以礼待人五、思孟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2.注重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3.倡导和谐教育: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孟学派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其思想体系丰富多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思孟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思孟思想的优秀传统,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习题及方法:1.习题:思孟学派的起源与发展中,哪位是思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答案:孟子、思孟。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思孟学派代表人物的了解。
通过回忆课本或相关资料中关于思孟学派起源的部分,可以得出答案。
2.习题:在孟子的思想中,哪项观点表明了他对人性的看法?答案:性善论。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孟子性善论的了解。
回想孟子的观点,即人性本善,可以得出答案。
3.习题: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他的哪种观念?答案:仁政。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孟子仁政观念的了解。
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docx2
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冯友兰曾言:“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针锋相对。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
”那准确的说,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查阅了二十篇近十年的相关文章,我发现学术界关于二者的人性论关系的看法,早已摆脱完全极端或片面的认为两者完全对立的分析,而是趋向于在两者外表的不同中寻找其内在的统一。
研究比较孟子、荀子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但通读其论文,大家有着近乎统一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在理论形态上互相对立,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
一、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渊源中国哲学史上, 孔子最早论述了人性的问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是指人的本性,“习”是指习俗, 孔子只指出了人人有相近的本性, 并未明确性善性恶, 但实质上也包含了性善性恶两种可能。
正是“性相近”与“习相远”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论之争。
孟子认为人性善, 荀子认为人性恶。
孔门后学往往将“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理解为人性有善恶, 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皆言性有善恶”(《论衡·本性》) 。
“性相近”方面发展为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性是人所以为人的原因,认为“生之为性”必将混淆犬之性, 牛之性与人之性的区别。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 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 白雪之白, 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孟子·告子上》) 。
“习相远”方面发展为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的性是指人天然的自然属性,“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荀子·礼论》) , 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界定是有差异的, 孟子的反对“生之为性”, 而荀子将“本始材朴”作为“人性”。
但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将“人性”当作是一种先验的东西,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读孟子的心得体会篇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
娶妻本应先告诉父母,舜帝没告诉父母而娶尧帝的二女为妻,就是因为担心绝了后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来,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就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
“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
说:“舜,人也;我,亦人也。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
”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
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后来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
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
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
这就很值得我们回味了。
很多同志说,为了父母去结婚。
如果为了父母去欺骗一位异性而结婚,当然也就是“陷亲不义”了,无后问题没解决,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篇2最近几周,我完成了《孟子》这本书。
其书共分为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句上,公孙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下,万章章句下,万章章句下,告子章句上,告子章句下,尽心章句上,尽心章句下。
其实,我对那些古文是一窍不通。
儒学史话:性善与性恶之争
儒学史话:性善与性恶之争"人性善"是战国时期孟子人性论的一句名言,见于《孟子·告子》。
孟子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生来心就是善良的。
孟子又称"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人生来就有"不忍人之心",即哀怜、同情之心。
所以每个人都有"仁"、"义"的道德品质。
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生来本性善,后天接触社会,产生物欲,放纵悖乱,而有恶性。
主张用教育来扩充先天固有的"善",而"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如果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则"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性善论为孟子伦理学说、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与孟子相反,战国时期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生来本性恶,有"好利"、"争夺"、"嫉恶"、"残贼"之心,还有"耳目声色之欲",所以人必好声色,意淫乱,至于后天表现出善,则是由于教育的结果,和孟子的性善的针锋相对。
荀子认为古代圣人因人之性恶,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立君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苟子以为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涂之人可以为禹"(涂即途),而"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强调"君子"与"小人"可以互相转化,普通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不息,就可变成"圣人"。
荀子的性恶论为其教育学说、法制思想的理论基础。
其言论集中于《荀子·性恶》篇中。
孔孟的仁政思想
孔孟的仁政思想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
孔子之时,仁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论述。
孔子在许多具体场合都谈论过仁,学者们的研究也证明“仁”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按照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法,仁的基本含义应该落实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上面,具体地说,应该承认人的存在,尊重人的人格,具有明确的人化意识和行为。
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
这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以“仁爱”原则来治国安邦。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具有仁爱之心,上下、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孔子思想自然是基于对那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他的仁爱思想也是如此。
孔子所思考的是社会如何安定,是怎样使政治清明,因而在政治的层面上,孔子的仁爱思想便十分自然地推衍出了仁政德治的思想,从而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理论体系,以仁来统摄诸德,强调仁在智、仁、勇等重要德行之中的中心地位,把恭敬、慈惠、诚信、宽厚、敏捷等德行作为实现仁德的标志。
孔子以后的几位思想家孟子、墨子和荀子都对仁学有重要发展。
尤其是孟子将孔子的仁爱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影响后世极大。
孟子把“恻隐之心”看成“仁之端”。
孟子看到了人生具有的良知、良能,看到了人所共有的怜悯、同情之心,进而把仁看成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因而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有道德的人就是保存了先天的仁德的人,具备了仁德,才能以仁爱之心处世待人。
在将仁爱思想建立成为人性论的依据之后,孟子又将仁爱精神推而及于政治,从而产生了他的仁政学说。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便是孟子的仁政论。
在他看来,仁与不仁应当作为施政的根本。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摘要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
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
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
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
《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2、性善论的思想渊源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
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
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
”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言行和思想。
读完《孟子》后,我深受启发。
孟子强调了仁爱和道德的重要性。
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这四种心是仁、义、礼、智的萌芽,只要人们能够保持和发展这些萌芽,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这让我明白了,道德是每个人内心固有的,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发扬自己的善良本性。
孟子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君主应该以民为本,关心人民的疾苦。
这让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繁荣稳定取决于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精神。
他认为,在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道德,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使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中,我们要有坚守正义和道德的勇气。
《孟子》给我带来了很多关于人性、道德和政治的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要做一个有道德、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人。
同时,书中所蕴含的智慧也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孟子的思想及影响
恻隐之心说
《孟子.公孙丑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
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隐之心,非所以内
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
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
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第一、“尽心”
这些修养功夫是由一系列命题构成 的,如:
第一、“尽心”,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
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上》);
第二、“存心养性”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 命也”
(《孟子.尽心上》)
第三、“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 上》);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 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修养功夫
人可以通过“求其故”的途径而知天 命,“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 丑上》),对人的力量充满了信心。
孟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 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为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 子提出了一整套修身养性的功夫,这其中 既包含了他的认识论,也包含了他的道德 哲学。
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 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 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 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 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 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 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 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 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 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 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精神
2020.06 LANZHOUXUEKAN 作者简介:吕泳庆,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文碧方,博士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儒学缄默维度”(项目编号:17FZX015)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7FZX013)。
① 张文利:《孔孟与宋代理学家人格理想之比较》,《文史哲》2003年第2期:第38-41页。
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儒家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的统一精神吕泳庆 文碧方摘 要 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在本有的善端流露的基础上,不断扩充之而进行道德实践,成就理想人格。
同时由“不忍人之心”而激发心志运用到政治层面,则可以产生“不忍人之政”以改造现实社会,实现王道,这就将道德理想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了,王道本身也是道德理想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性善;道德;王道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20)06-0034-07 “内圣外王”一词虽然出自《庄子·天下》,但用来形容儒家的价值追求却最为贴切。
孟子理想就是内圣外王的统一,其建构了一个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思想体系,以人性本善为起点,把对万民的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统一起来,从而可以按照价值理想来改造现实社会。
一、人性本善是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的基础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种性善论也在后世逐渐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并成为儒家仁人志士实施道德教化和王道政治的人性论基础。
①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即每个人都具有同情和怜悯他人的本能,同时每个人天生都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43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这四个善端,四端之心是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任何外力都无法泯灭。
正因为人性之中有着善良的潜质,道德教化才有了其用武之地,才能是合理的、合乎人性的,而非反人性的。
君主有着善良的本性,才可能去践行“民为邦本”的王道政治。
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的比较
孟⼦和荀⼦的⼈性论的⽐较孟⼦和荀⼦的⼈性论的⽐较中国思想史上,⼈性问题⼀直是思想家们研究的⼀个重要课题。
孟⼦和荀⼦都是继孔⼦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儒学⼤师,但两⼈的⼈性论却有很⼤差异。
这⼀点⼀直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因此,本⽂也打算将孟⼦和荀⼦的⼈性论做⼀⽐较,并希望能从这两位⼤师的学说中发现具有启发性的⼈性思想。
⼀、孟⼦和荀⼦的⼈性论在儒家思想史上最早提出⼈性问题的是孔⼦,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但他并未明⾔⼈性善恶。
到孟⼦时,各家各派的⼈性理论纷纷扬扬,有告⼦的“性⽆善⽆不善论”,世⼦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论”,⽆名⽒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
与这些理论不同,孟⼦的⼈性论为性善论。
孟⼦不赞同告⼦“⽣之谓性”的命题,反对以⼈的⾃然属性来定义“⼈性”,因为⾃然属性为⼈兽所共有,不⾜以表现⼈类所独有的特征,他主张以⼈独有的仁义礼智等善性为“性”。
他说:“⼈之有道也,饱⾷、暖⾐、逸居⽽⽆教,则近于禽兽。
”(《孟⼦﹒滕⽂公上》)“⽆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孟⼦﹒公孙丑上》)他发挥了⼦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命题和道德的五⾏说,提出:“恻隐之⼼,⼈皆有之;羞恶之⼼,⼈皆有之;恭敬之⼼,⼈皆有之;是⾮之⼼,⼈皆有之。
恻隐之⼼,仁也;羞恶之⼼,义也;恭敬之⼼,礼也;是⾮之⼼,智也。
仁、义、礼、智,⾮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告⼦上》)当然,他不认为⼈先天就具有完备的仁、义、礼、智等善性,⽽是说⼈⽣来就具有仁义礼智等善性的萌芽。
他说:“恻隐之⼼,仁之端也;羞恶之⼼,义之端也;是⾮之⼼,知之端也。
”(《孟⼦﹒公孙丑上》)对⼈⽣来就具有的这四种善端,还必须尽⾃⼰后天的主观努⼒去培养它、扩充它。
孟⼦还把⼼、性、天贯通在⼀起,使其⼈性论具有神秘主义⾊彩。
他说:“尽其⼼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儒家思想之孟子荀子朱熹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 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 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 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 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 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 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 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则知之益明”。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 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 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 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 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 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 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 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 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 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 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 “化”。他认为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 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
•
教育至关重要
•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
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
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 “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更有效果:
• • •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 ( 2)“性恶”——人的自然属性不加节制会导 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 致恶。 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 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 • 并不是说这些自然的人性是恶的,而是说,假 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 如顺其自然,让这些自然人性不加干涉的发展 了。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 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 下去,才会导致“恶”的结果,即争夺、残贼、 而最终趋向于暴乱。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1.人本精神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
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更是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
儒学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
儒学的人文精神,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更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进一步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
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
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
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
“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
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与礼,第一次明确肯定了“人”的本质与价值,探讨了人之本质与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儒学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色。
孟子以后的“性善论”进一步将社会伦理赋予人的本性,则不仅从人的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而且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去恶的理性自觉和自由选择,赋予了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权及其内在根据。
2.忧患意识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命和人民生命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和承担实践责任,使忧患意识得以提升。
“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
”这种积极担当忧患的责任意识,后乐的精神,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谋而合。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忧患精神,提出了忧患的概念,认为人的生命生存、事业成败、国家存亡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相关。
怎么培养儒家的浩然之气
怎么培养儒家的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主要靠诉诸自己的内心来做到。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平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总能够从良心出发来要求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
如果我们做的事情,会让自己内心深处感到不安,就会“气馁”,当然不可能再有正气。
从行文中可以看出,孟子非常重视做人做事要扪心自问和自我反省。
扪心自问时心中坦然,自我反省时毫无愧疚,才可能一身正气。
孟子还在其他地方使用了“自反”、“反身”等说法,“自反”、“反身”都是自我反省。
他引用曾子的话说,真正的勇敢并不仅仅指不怕死,而是在自我反省时心中没有愧疚和不安;“自反”时心中不安,即使是再弱小的对手也能让你心惊胆战;“自反”时心中踏实,即使有千千万万敌人,你也敢勇往直前。
孟子强调,培养浩然之气并不是指按照外在的社会规范来要求自己。
他坚决反对根据外在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来培养人格,认为那样等于是揠苗助长。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而不是“义袭而取之”。
所谓“集义所生”,就是平时一直按道义要求自己,有了日久天长的积累才能有浩然之气。
所谓“义袭而取之”,是指把“义”当作一个外在的无条件要求,强迫人服从。
揠苗助长的故事,就是由他从这里讲出来的。
如果按照孟子的观点,今天学校里盛行的许多道德教育,是否也是在揠苗助长呢?我们发明了很多道德规范,制定了许多道德准则,要人们学习和遵守,可是效果又如何呢?多数情况下,我们提倡道德,乃是因为听说社会需要道德,听说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
这种观点从一开始就把道德当作满足外在社会需要的工具来对待,对于道德所具有的自在价值以及道德成长的规律缺乏足够认识,可以说是揠苗助长的典型例证。
在孟子看来,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风范,绝不可能被理解为外在规范和标准的产物,而只能来源于我们灵魂深处积蓄已久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在精神的升华中对人性之崇高、生命之伟大的切身感受。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在性命攸关的转折关头视死如归,在重大的人生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才表明我们有伟大的人生信念,有了浩然之气。
孟子一生
孟子与《孟子》【汉风先生2009年9月5日讲于彭城书院】上课前,有的朋友问我:“暑假前孙天胜教授在书院讲过一场《大丈夫孟子》,为什么你现在还要来讲孟子?”因为孟子是值得一讲再讲的。
暑假之中,我们书院在孟子故里邹城办了一个国学夏令营,我因此在孟府里生活了一段日子。
邹城原来叫邹县,只是近年才改为县级市的。
邹城的城市宣传语是“登峄山而小鲁,读孟子而知天下。
”“读孟子而知天下。
”这句话说得很中肯,没有夸大其词。
孟子对中国人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很多名言,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等等,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齐家治国的道德意识与力行标准。
中国人习惯于把孔孟合称,甚至把儒家思想称之为孔孟之道,可见孟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多大。
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孟子》一书曾经是中国知识分子烂熟于胸的金科玉律。
这样的一个人与这样的一本书当然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研究和学习。
我的关于《孟子》的系列讲座就从介绍孟子其人与《孟子》其书开始。
一、孟子的人生轨迹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也就是今山东邹城人。
关于他的生卒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约生于公元前385年,卒于公元前304年;另一种是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
民间多取后一种说法,所以民间一直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忌语。
七十三是孔子的寿数,而八十四真是孟子的寿数。
孟子在小时候,受到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这都得益于孟子的母亲孟母仉氏。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
她含辛茹苦,坚守志节,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孟母对孟子的教诲从零岁就开始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研究:论孟子的人生精神先秦大儒孟子以孔子学说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在孔子仁学或礼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学说,并为宣扬和践行这种思想学说而身体力行,奔走呼号。
透过《孟子》一书阐述的思想学说和孟子的实际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几种来源深厚、影响深远的人生精神:⑴自承先贤,身任天下;⑵民生为本,仁爱为怀;⑶尊德乐义,以义待利;⑷崇义尚道,舍生取义;⑸忧患以生,自强不息;⑹修心养性,自善其身。
孟子(约前372-289)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思想大师,他虽然没有直接受教于孔子——“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S226;离娄下》,以下所引《孟子》原文只注篇名),但他以孔子(前551-479年)学说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在孔子仁学或礼学的基础上发展了以“仁义”为核心的思想学说,并为宣扬和践行这种思想学说而身体力行,奔走呼号。
透过《孟子》一书阐述的思想学说和孟子的实际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几种来源深厚、影响深远的人生精神。
一、自承先贤,身任天下孟子和孔子一样,奉行的是厚古薄今、崇古尚贤的社会历史观,他认为:尧舜之后,圣人之道就衰败,于是社会动荡,民生悲苦,社会从原有的和谐、美好的有序社会堕落为现有的混乱、悲惨的无序社会。
而要挽救这种无序的社会,要恢复尧舜时的盛世之景,则只有实行“仁义”这一圣人之道。
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滕文公下》)他斥责杨朱和墨子的思想主张是充塞仁义的诬民之邪说,宣称要象大禹治水防洪平天下,周公兼狄驱兽安百姓,孔子著《春秋》明大义一样,出来端正人心,灭除邪说,反对各种偏激而错误的行为和言论,从而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等三位先贤的崇高事业。
孔子曾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论语&S226;子路》)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S226;阳货》)孟子象孔子一样,“自任以天下之重”(《万章下》),身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抱负。
他说:“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公孙丑下》)他甚至还以救世者的姿态慷慨地宣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孟子大约自四十三岁起就奔走于邹、齐、鲁、宋、梁、滕等国之间,“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腾文公下》),不断向诸侯王公宣扬自己的仁义学说,直至七十余岁止而返,所谓“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S226;孟子荀卿列传》)。
尽管孟子的思想主张与战国时代征战攻伐、崇尚强力的历史趋势不相吻合——“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S226;孟子荀卿列传》),但孟子这种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却是值得称道的。
这种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是儒家人文精神最根本的内容之一。
它蕴含着这样一种人生理念:人活着就应该象先前贤达人士一样,把为天下人谋福祉当作自己人生的崇高使命和不懈追求。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后人对这种身任天下之人生理念的绝好解释。
孟子这种自承先贤、身任天下的人生精神,也大致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德政合一之倾向和泛道德主义之倾向,并造就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主流性的人生价值取向——治国平天下,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具体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民生为本,仁爱为怀孟子的“仁义”学说基本上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这种伦理政治学说渗透进了孟子以民生为本,以仁爱为怀的一种不渝之人生精神。
孟子首先积极肯定了人民生活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后坚持政治统治、国家管理要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要以天下人民的生存生活为念,对百姓要体民心、察民情、以民为本、以民生为本,修行仁德,实现仁政。
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离娄上》)又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梁惠王下》)孟子认为,如果对黎民百姓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梁惠王下》),然而还不能一统天下和安定天下的,从来都没有。
本着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的精神,他甚至敢于说出那种在那个时代可谓大逆不道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梁惠王下》)孟子的伦理政治观固然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倾向,有幻想通过仁政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思维之幼稚性。
但孟子这种以民生为本,以仁爱为怀的人生精神,却无疑是一种进步的人生价值取向。
尽管孟子这种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的思想和精神上升到政治层面就成了中国专制社会的民本思想和民本精神,并且与官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相对应;但从非政治层面来说,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存生计为本,对人仁爱,如孔子说的那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S226;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S226;雍也》),那也是值得现代社会去大力提倡的。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尽心下》)孟子的仁爱为怀不仅是一种政治伦理的要求,更是一种生活德性的要求;它不仅体现在对民众的普遍之心理仁爱上,更体现在诉诸于具体行动的对具体人的具体仁爱上,甚至体现在对一切生命尤其是肉体生命的具体仁爱上。
他说:“无伤,是乃仁术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梁惠王上》)。
孟子又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知者无不知也……仁者无不爱也”(《尽心上》)他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可见,仁爱为怀不仅要推己及人,也要推人及物,是对人的普遍尊重,也是对生命现象的普遍尊重。
孟子这种善待人、善待生命、善待万物的人生精神,是值得现代人去深刻地反思的。
三、尊德乐义,以义待利孔子曾说:“福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S226;述而》)又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S226;泰伯》)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S226;里仁》)面对义利的矛盾冲突,面对道德要求和利益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孟子继承了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S226;述而》)的人生精神,主张“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万章上》)。
也就是说,孟子要求对人生始终贯彻这样一种严格的生活准则: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那怕是一丁点也不能给予别人;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那怕是一丁点也不能取于别人。
而对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利益,孟子认为自己去获取多少或给予别人多少,都不过分,比如孔子和尧舜这些圣贤人物就曾这样做:“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万章下》);“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
”(《滕文公下》)孟子认为,如果人们对待实际利益的给予和获取都能见利思义,并且内心培养有一种“尊德乐义”(《尽心上》)的道德情感,那么他就能做到“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不义之室而不居也”(《滕文公下》),甚至“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万章上》)。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离娄下》)孟子认为君子可能有一生的忧虑,却没有一时的祸患;而其所忧虑的,也只是能不能做到象“法于天下、传于后世”圣人舜那样尊德乐义,以义待利,为天下楷模,为万世师表。
孟子认为,尊德乐义的人“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离娄下》),而即使有一时的意外之祸患,这种境界下他也是不以之为痛苦的——“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离娄下》)。
孟子这种尊德乐义、以义待利的豁达、健康之人生精神,对医治现代社会所谓“物欲横流”的精神疾病不啻为一剂良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史记&S226;货殖列传》)人活着固然都有需求,都需要利益,而且古往今来人沦为物的奴役的现象也一直存在;但是,人一旦完全沦为了物的奴役,人就丧失了心灵的自主,从而也就必然丧失在社会中的真正自由,丧失在人生中的真正幸福。
因而,人应该修养有自己的德性和品行,尊德乐义,以义待利,只有在法律、道德等允许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的利益甚至追求更高的生命境界,人才能不迷失自我,不丧失自我,从而也不丧失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四、崇义尚道,舍生取义孟子影响后人最深远的人生精神,除了自承先贤、身任天下和民生为本、仁爱为怀之外,毫无疑问就是崇义尚道、舍生取义这一内容了。
在《孟子&S226;告子上》第十章里,孟子从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起,论述了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而舍生命以取道义的人生主张。
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继承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S226;卫灵公》)的崇高人生精神,主张把道义看作高于生命;主张为了崇高的道义,宁不苟且偷生;主张为了崇高的道义,宁不屈从避死。
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论语&S226;颜渊》)孟子说:“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梁之味也。
”(《告子上》)当人们有了崇高的道义追求,有了崇高的精神境界,人们就能自主自由地、合乎礼义地对待外界的种种利诱或威逼了,做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尽心上》)。
而面对义利的严重冲突,人能“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滕文公下》),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尽心上》),直至舍生取义、以身殉道,则这才算是真正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滕文公下》,《万章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尽心上》)大丈夫在“天下有道”时就要以此“有道”来完备自身,“天下无道”时就要为了“有道”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绝不为了人苟活而迁就“道”或牺牲“道”!孟子这种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崇高人生精神,孟子这种以身殉道的崇高献身精神,后来发展成为泱泱中华的一种昂扬之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