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简介
《大作家的语文课:侦探与小偷》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分析
1
内容简介
2
圆圆和方方
3
奇怪的病号
4
借尾巴
5
侦探与小偷
羽毛球的遭遇 O的争论
小不点儿本领大
长着“高鼻子”的新 锅子
01
傻鸭子
02
换嘴巴
04
长翅膀的姑 娘和怪物
06
第二次龟5
牙齿和角
读书笔记
这是《大作家的语文课:侦探与小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大作家的语文课:侦探与小偷》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感谢观看
作者介绍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中国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 报告文学作家,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他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主要作品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床头上的标签》等。2020年5月15日,叶永烈去世,享年80岁。
大作家的语文课:侦探与小偷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作者介绍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小偷
寓言
羽毛球
科学知识
叶永烈
刮胡子
小猫
侦探
小偷
侦探 姑娘
遭遇
大作家
侦探
嘴巴
翅膀
争论
小偷
鸭子
内容摘要
这本《侦探与小偷》是中国著名作家叶永烈的科学寓言精选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科学寓言又称知识 寓言,与一般寓言的不同就在于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侦探与小偷》收录《借尾巴》《奇怪的病号》《圆圆和 方方》《侦探与小偷》《小猫刮胡子》等名篇。一个个短小好玩的故事蕴含了浅显易懂的道理和贴近生活的科学 知识。
真理诞生在100个问号之后
这句话用“只要……就……”的句式说明“科学并 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就是 “见微知著”,能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看到本质, 并“不断探索”。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 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 只能给那些有准备 的人, 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 而不舍精神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叶永烈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男,笔名 萧通、久远、叶杨、叶艇。汉族人,出生 于浙江温州,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 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曾任 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 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 外文联名誉主席。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化学系。叶永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 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 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床头上 的标签》、《炸药之父——诺贝尔》被选 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1959年,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1960年(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1960年秋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 1976年春,叶永烈发表了动乱后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 高潮; 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 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83年之后,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 1984年后成为专业作家,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多,人称“旧闻记者”。 1984年,出版《小灵通再游未来》,之后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长篇纪实文学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星条旗下的中国人》《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 科普小说丛 《十万个为什么》(合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国福尔摩斯》《科学掠影》。 纪实文学集 《叶永烈文集》(50卷)《叶永烈自选集》(7卷)《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追寻 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 中短篇小说集《爱的选择》, 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 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 寓言集《侦探与小偷》, 相声集《圆溜溜的圆》等。
真假总统叶永烈读后感
真假总统叶永烈读后感《真假总统叶永烈》是一部由韩国作家金英爱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政治和人性的故事。
小说以叶永烈这个虚构的总统为主角,通过他的一生经历,展现了政治斗争、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实。
这部小说引人深思,让人在阅读之后不禁产生了许多感慨和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叶永烈是一个富有魅力和野心的政治家。
他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决断力,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野心和冷酷。
他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可以不惜牺牲一切。
这种政治家的形象让人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家们,他们为了权力和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对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叶永烈的形象让人深刻地反思了政治斗争中的黑暗和残酷。
其次,小说中的叶永烈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他在政治上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政治家,但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却是一个温柔和体贴的丈夫和父亲。
他的矛盾性格让人感到矛盾和困惑,也让人深刻地反思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矛盾性格和内心世界,这种复杂的人性也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最后,小说中的叶永烈也展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他在政治斗争中不断地受到挫折和打击,最终也走上了失败的道路。
这种失败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也让人深刻地反思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无奈。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种残酷和无奈也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
总的来说,《真假总统叶永烈》是一部充满思想深度和情感共鸣的小说。
通过叶永烈这个政治家的一生经历,作者金英爱展现了政治斗争、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实,引人深思。
这部小说让人在阅读之后不仅仅是感慨万千,更是让人对政治、人性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一部充满思想深度和情感共鸣的小说无疑是一种珍贵的文学作品。
小灵通漫游未来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世界
许多
未来
科学
小灵通
好奇心
通过
漫游
未来
读者 探索
充满
小灵通
共同
激发
漫游
生动
书中
机器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摘要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叶永烈先生的科幻佳作,自1978年首版以来,已经陪伴了数代小读者,激 发了无数少年的科学梦想。在这部作品中,小灵通无意间乘坐着神奇的未来之船,来到了公元 2000年,与未来世界的孩子们共同生活、探索、冒险,见证了一个充满惊奇与奇迹的未来世界。
我想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籍。它不仅带给我们 惊奇的冒险和丰富的想象力,更引导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未来的方向。希望我们每 个人都能像小灵通一样,充满好奇和勇气地走向未来,去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 好未来。
目录分析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中国作家叶永烈先生的杰作,它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 通过小灵通的视角,描绘了未来世界的奇妙景象。该书的目录清晰地展现了小说 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为读者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指南。
《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是理解该小说的一把钥匙。它不仅揭 示了小说的主题和意义,而且展现了叶永烈先生的文学风格和才华。通过阅读这 本书的目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整体结构和情节发展,为深入阅读整本 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这是《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从整体上看,《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目录结构非常严谨,各个章节之间逻辑 清晰,层层递进。叶永烈先生通过巧妙的构思,将小灵通的未来之旅分为多个阶 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场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未来 的奇妙和无限的可能性。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编版
新⼈教版六年级语⽂下册《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精编版《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是⼈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篇精读课⽂,体裁为议论⽂。
课⽂⽤三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发现真理这⼀科学规律。
议论⽂阅读是⼀种理解性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学⽣的思维,对⽂中的事例、表述作出⾃⼰的理解和判断,有别于散⽂、记叙⽂等感受性阅读。
【知识与能⼒⽬标】1、会读写5个⽣字,会认“洗澡、机械、玫瑰、领域、敏锐、反复”等词语,并理解词语;2、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
体会⽂本语⾔及标点符号⽣动,准确的特⾊。
【过程与⽅法⽬标】1、组织学⽣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读⾃悟,体会⽂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培养学⽣总结归纳的能⼒;2、结合⽣活实际,培养学⽣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不舍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教育学⽣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活中发现真理”的科学规律,增强⾃⼰发现真理的信⼼和勇⽓。
【教学重点】理解“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教学难点】学习课⽂⽤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法,了解议论⽂的形式。
1、多媒体课件;2、与课⽂相关的资料。
第⼀课时⼀、创设情景,激情导⼊:1、(出⽰图⽚)这是谁?他有什么重要发现?(⽜顿、发现了苹果落地)万有引⼒理论正是从思考这⼀问题开始,他找到了这些的答案——万有引⼒理论。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的成就吗?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不舍的精神。
3、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者,差不多都是从细⼩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说过这样⼀句话: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
4、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叶永烈⼀起⾛进⽂本。
叶永烈的写作故事
龙源期刊网
叶永烈的写作故事
作者:杨文玲
来源:《作文周刊·初一·人教·同步辅导版》2011年第20期
作文不及格的孩子成了作家
叶永烈是上海作协一级作家、教授,他的科普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新时期以来他又写出一系列重大题材的纪实作品,已出版作品300多部。
就是这样一位著述颇丰的作家,在刚上小学时并不显得出色,相反,他是一个作文不及格的孩子。
叶永烈风趣地说:“有人说很多作家曾是神童,我不是。
我是从一个语文不及格、作文也不及格的孩子成长为作家的。
”
结缘科普写作
11岁的叶永烈因发表作品而颇受重视,在学校连升三级,戴起“三道杠”,当了少先队大队宣传委员,主编小报、黑板报,他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直到考上北京大学化学系,叶永烈依然喜欢写作、投稿。
他的诗写了1000多首,散文、小说也写了许多篇,可是能在报刊上发表的却很少。
一次偶然的机会,叶永烈看到北京有一家报社叫《科学小报》,就试着写了篇科普类文章,结果很快被采用了。
从此他不断地给这家报社投稿,写一篇登一篇。
叶永烈说:“这是发挥了我的优势。
因为我是一个化学系的学生,我写诗不如别人,可是用文学的笔调来写化学、写科学那是别人没法跟我比的,搞科学的人文笔好的不多。
我呢,两者兼而有之,所以写科普文章成了我的特长。
”
与科普写作结缘的叶永烈一发而不可收。
《国宝__大熊猫》作者简介
叶永烈简介叶永烈,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
生于1940年8月30日。
浙江温州人。
男。
汉族。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毕业后到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
1979年9月25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然后加入上海作家协会。
1980年调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常委,兼任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并从事专业创作。
1987年调往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至今。
现职称为一级作家、教授。
自1951年起发表诗作,1960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著作,现已出版一百五十多部著作。
早年的代表作为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担任主要作者》和197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
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三百万字、七卷本《叶永烈自选集》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千七百万字、五十卷本《叶永烈文集》。
其中有:反映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四人帮"全传》--《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真实写照。
《反右派始末》深刻揭示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第一部记述历史性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长篇纪实文学,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1996年度二十部重点长篇文学作品之一。
《陈云之路》是关于陈云的第一部长篇文学传记。
还有《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等。
此外,有中短篇小说集《爱的选择》,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寓言集《侦探与小偷》、相声集《圆溜溜的圆》、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以及百万字的第列惊险科幻小说《中国福尔摩斯》。
作品曾获奖一百余次。
科学家故事100个
作者简介叶永烈,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等,1940年8月30日生,浙江温州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11岁起发表诗作。
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
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
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
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700多万字。
电影《红绿灯下》(任导演)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
《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
根据叶永烈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华表奖”(即政府奖)。
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
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此外,还有《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国》、《一九九七逼近香港》、《商品房大战》、《何智丽风波》等。
目录从“班门弄斧”说起…鲁班(1)古代的“士”…亚里士多德(4)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7)“等一下杀我的头”…阿基米德(9)龙嘴里吐出了铜球…张衡(11)妙手神医…华佗(14)月球上有他的名字…祖冲之(17)“活鲁班”…喻皓(19)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沈括(21)他不知道发现了美洲…哥伦布(24)临死的挑战…哥白尼(27)真金不怕火…塞尔维特(30)科学不承认偶像…维萨里(32)写了二十七年的巨著…李时珍(34)从小热爱星星…第谷?布拉赫(37)烈火烧不了真理…布鲁诺(39)“徐家汇”的来历…徐光启(41)300年沉冤昭雪…伽利略(43)“小解剖家”…哈维(46)奇人奇书…徐霞客(48)看门人游历“小人国”…列文虎克(51) “我站在巨人肩上”…牛顿(53)预言的胜利…哈雷(55)钟和地球…李希尔(57)至死自称“印刷丁”…富兰克林(60) 为科学献身…罗蒙诺索夫(62)“怪人”不怪…开文迪许(64)当真理碰到鼻尖上………普里斯特利(66)“蒸汽大王”…瓦特(69)药房里的化学家…舍勒(72)善于思索的人…拉瓦锡(74) 从“朝三暮四”到专心致志…拉马克(76) 牛痘的来历…琴纳(78)轮船之父…富尔敦(80)袜子的启示…道尔顿(82)敢于“改错”的人…王清任(85) 怪物吓不了他…居维叶(87) 墓碑上的正十七边形…高斯(89) 当上“科学明星”前后…戴维(91) 关于“女神”的信…柏济力阿斯(94) “大学生”念小学…斯蒂芬逊(97) 从徒工到科学家…法拉第(100) 画家发明电报…莫尔斯(103) “橡皮人”的悲剧…古特义(107) 两次化学论战…维勒(109) 迟到的聘书…阿贝尔(112) 从失误中吸取教训…李比希(114) 盲人的创造…布莱叶(116) 把虫子放进嘴巴的人…达尔文(119) “小人物”创立新理论…伽罗华(121) 海王星的发现…勒威耶、亚当斯(123) 后花园里的科学实验…孟德尔(126) “必须努力工作”…巴斯德(129) 珍贵的友谊…华莱士(132) “昆虫迷”…法布尔(135) “一个好汉三个帮”…赫胥黎(137) 马车上的梦…凯库勒(140) “炸不死的人”…诺贝尔(142) 终身努力的人…门捷列夫(145) 第三位小数的胜利…瑞利(148) x…伦琴(151)没有电话的一天…贝尔(153) “发明大王”的秘诀…爱迪生(155) 科学的苦工…巴甫洛夫(158) 在机遇面前…贝克勒尔(160) 一本书的作用…拉姆赛(162) 给自己写信的人…欧立希(164) 对“想当然”的惩罚…艾克曼(166) 青龙桥车站旁的铜像…詹天佑(168) 电影和缝纫机…卢米埃尔兄弟(170) 飞机兄弟…莱特兄弟(172) 镭的母亲…居里夫妇(175) 桃李满天下…卢瑟福(178) 戴草帽的博士…爱因斯坦(180)偶然,也不偶然…弗莱明(184)中国的莱特…冯如(186)珍爱石头的人…李四光(188)逝世前的科学记录…竺可桢(190)揭开胰岛素的秘密…班亭(193)“贡献毕生心力”…茅以升(196)永存的墓碑…朱洗(199)“敌侨”的贡献…费米(202)两颗爱国的心…傅鹰、张锦(204)“童鱼”…童第周(207)“学不偏废”…苏步青(210)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213)学外语像交朋友…高士其(216)归来…钱学森(218)吃豹子胆的人…蔡希陶(220)“十个指头按一个跳蚤”…李贵真(223) “预应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225) 物理女杰…吴健雄(227)奇怪的叶子…吴征镒(229)“我还应继续努力”…杨振宁(231)坚强的早产儿…彭加木(234)“李精于学”…李政道(237)断手再植的奇迹…陈中伟(240)“数学怪人”…陈景润(243)丁和“J”…丁肇中(245)“棒球化学家”…李远哲(248)重要的是贡献…崔琦(250)从“红领巾”到数学家…杨乐、张广厚(252)第一位华人宇航员…王赣骏(255)结束语 (257)导语本书是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继《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销量近两亿之后第三本销量过千万册的科普励志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人物写作“以点概貌”之法的经典读物。
叶永烈
叶永烈,男,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
汉族,1940年8月30日生,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浙江温州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叶永烈[1]作家、教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他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1岁起开始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便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2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
《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
《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
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走近华国锋》、《陈云之路》、《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美国自由行》、《星条旗下的生活》、《米字旗下的国度》、《俄罗斯自由行》、《欧洲自由行》、《从迪拜塔到金字塔》、《澳大利亚自由行》、《真实的朝鲜》、《今天的越南》、《樱花下的日本》、《神秘的印度》、《梦里南洋知多少》、《这就是韩国》、《我的台湾之旅》、《第三只眼识台湾》、《叩开台湾名人之门》、《多娇海南》等。
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编写。
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的关心,并对叶永烈作了两次批示:“调查一下,如属实,应同上海商量如何改善叶永烈同志的工作条件。
叶永烈其人其文
叶永烈男,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浙江温州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现职是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
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个人作品长篇纪实文学《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之路》、《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
科普小说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合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国福尔摩斯》、《科学掠影》。
纪实文学集《叶永烈文集》(50卷)、《叶永烈自选集》(7卷)、《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陈伯达传》、《反右派始末》、《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行走美国》、《行走俄罗斯》、《行走中国》。
中短篇小说集《爱的选择》,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寓言集《侦探与小偷》,相声集《圆溜溜的圆》等。
写作特点写作习惯在长期的写作中,叶永烈养成了思路通畅,一气呵成的习惯。
其绝大部分作品都是一次性写成,很少有写了一半重新再来的。
九字方针写作坚持“九字方针”——“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自称写传记作品三十余年,“从不东拼西凑”。
传主原则叶永烈选择传主,有三原则:一是知名度高而透明度差;二是能够折射一段中国当代重要的历史;三是没人写过(或者即使有人写过,写得浅或者写得不好)。
还有一个条件是能够采访传主本人,如果传主去世或者传主无法采访,但是能够采访深知传主的人。
他不写那种根据资料拼拼凑凑的作品,更不写“复述”式的作品。
写作,已经成为叶永烈生命的一部分。
在他看来,作品是“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5]。
创作转型叶永烈从科普文学转型到纪实文学,有历史故事。
叶永烈写科幻小说写出了"麻烦"。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
内容摘要
作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读者传递这些知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 还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本书的结语部分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结。作者强调了科学家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他们在推动 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还鼓励少年儿童要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积极探索未知领域, 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是一本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科普读物。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引言部分,作者叶永烈向读者介绍了这本书的目的和内容。他指出,科学家 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成就和贡献值得被人们铭记和传承。 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希望激发少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这本书的目录按照科学家的姓氏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从A到Z,共100个科学家。 每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这些主题包括 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发明创造、探索发现、学术成就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是一本适合少儿阅读 的科普读物。通过100个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向读者介绍了科学的发展历程、 科学家的成就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的贡献。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让读者了解 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 的书。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也展示了科学家的精神风貌。这本书让 我对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对科学家们的敬佩之情更深。我向所 有热爱阅读和科学的读者推荐这本书,我相信大家会从中得到启示和乐趣。
叶永烈:“出入中南海的作家”与他的时代
世相48“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5月15日上午,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
他曾留下这样的“遗言”。
数十年里,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装满一卡车。
他生前将这些都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
几代少年的科学启蒙之作《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被称为“小灵通之父”、创作了多部“中南海”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叶永烈的一生,贴上了诸多标签,也打上了时代赋予的印记,有时还“出没风波里”。
作品成恋爱敲门砖,一不留神成“小灵通之父”叶永烈走上文坛,最早是以科普和科幻作家的身份,《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两本“出圈爆款”,深刻地影响了他和他的时代。
1960年5月的一天,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读本科的叶永烈,收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曹燕芳的信,信中罗列了一些化学问题,请他用通俗有趣的语言来回答。
此前,曹燕芳对叶永烈“小清新”的文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编撰《十万个为什么》时,第一时间想到了他。
叶永烈按照曹燕芳给的问题单,挨个写了一遍:“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地球上的氧气会用完吗?”写完后,他还自己加了几个问题。
样稿发出去后,叶永烈收到了更多的问题。
其中不少是先找科学家撰写后被毙稿的……最后,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最早出的5本中,2/3都是他完成的。
很快,这一套“70、80后的维基解密”在全国引起轰动。
叶永烈谈恋爱时,送给恋人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他想跳槽联系“下家”,对方领导一了解,立即说“久闻大名”。
书籍还影响到高层。
1962年,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发给参加全国团干部代表大会的代表每人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要求“每个人要从中学点知识”。
改革开放至今,《十万个为什么》出到了第六版,叶永烈也从20岁写到73岁。
随着时间推移,他参与的图书推广也从在报上发消息,变成了上央视《开讲了》……除了科普,叶永烈还有个身份——科幻作家,他塑造的最知名人物就是“小灵通”。
叶永烈『焦点访谈』式作家
F eas13文化交流采访对象叶永烈著名纪实文学作家教授简称叶特约主持金辉简称金游泳池改作藏书室去上海的那天上午远在湖南郴州的朋友问我这次要采访的是谁我说采访叶永烈朋友蓦地惊叫起来问他是你们温州人我可是读着他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长大的呀如今我的父亲也在读他的红色三部曲系列顿时我为家乡温州出了一位叶永烈而感到脸上有光分享着他的荣誉叶永烈1940年生于温州市区一户殷实家庭高中就读于温州二中1963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他11岁在浙南日报温州日报前身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已超过一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将近一亿这两个亿是他丰富的精神财富他所撰写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追寻彭加木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以及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叶永烈于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之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10月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相识叶先生多年早就听他说起他从体育馆附近搬到徐家汇的新房顶楼上拥有一个游泳池后来改为藏书室这次我第一次到他家要看看他改建的藏书室他领我们登上屋顶只见藏书室为玻璃屋顶抬头可望蓝天白云在玻璃外轻轻地飘过不过进入藏书室也要像步入游泳池一样得从台阶走下池内的书橱如同图书馆般排列着一米多高的书橱上还摆着几盆花草叶先生告诉我这藏书室的面积有32平方米藏书几万册每个书橱的书两层摆放还是放不下此外他的书箱也特别多光是存放采访录音资料的铁箱就叠得好高好高叶永烈的工作室在二楼十来平方米地方被电脑占了相当的位置不过他的著作陈列室不小摆着好几个书橱在他的著作陈列室中叶永烈还指着其中的一个书橱笑着对我说这些是伪书是以我的名字冒名出版的其中不少是写名人的有45种之多您是怎么收集来的他回答说这是我每晚饭后散步时在家门口的地摊上买的我说这可是李逵收购李鬼啊看来您在这方面打假的任务还很重一席话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接着我们的采访便在他的客厅里进行叶永烈近影A rec ent photo of Y e Yongl ie 在大连作讲座Y e gives a le ct ure in Dal ian.2006年第五期S p e c i a l s S p e c i a l s 专访2006年第五期文化交流14S p e c i a l s S p e c i a l s 专访哪里出现热点就奔哪里金在温州时就听说您最近去朝鲜了是吗您像我们当记者的一样什么地方有热点就到哪里去记得您在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时就去纽约然后写出了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这次去朝鲜打算写什么呀叶作家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点与你们记者是一样的但作家还得要深刻地认识深刻地思考记得2001年我在上海听到911恐怖袭击事件消息后即与妻子同飞纽约那天机场安全检查极为严格我们只带几件换洗的衣服去可乘几百人的飞机上仅有我们十来个旅客我们就在世贸大厦废墟附近的旅馆住下旅馆里连窗户也不能开因为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焦味受伤的美国一书就是因为我抢先进入采访抢先写成的我这次去朝鲜是冲着朝鲜发射导弹而去的在此之前我还曾去过越南我打算写一本两个邻国的见闻越南与朝鲜目前已经写出几万字金您是名副其实的焦点访谈式作家5月份我在香港凤凰卫视上看到过您参加关于寻找彭加木的专题节目在此之前新华社也发了在罗布泊发现疑似彭加木遗骸的干尸的消息这是沉寂了二十几年后再度出现的彭加木热您曾写过彭加木的书这本书在今年的新疆书展上十分热销是这样吗叶是的26年前上海科学家彭加木率队进入新疆罗布泊进行探险考察意外失踪轰动一时当年应出版社邀请我参与实地搜寻并经过大量采访调查写成了讲述彭加木一生的长篇纪实作品彭加木传奇作品在许多报刊上连载但因种种原因当时未能出版面对再度的彭加木热我重新打开尘封闲置26年的彭加木传奇在原稿基础上进行全面修改并增添了受当时社会环境限制不能写的内容增补字数达10多万字取名追寻彭加木稿子拉出后我电告作家出版社他们说五分钟后答复果真不到五分钟作家出版社就答应出版此书从定稿到出书仅20来天速度之快真是惊人6月16日新疆全国书市开幕翌日正是彭加木失踪26年的纪念日我的追寻彭加木成了热点因此开幕前夜只得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金您的写作出手真快如同神来之笔听说到目前为止您已经为读者提供了2000万字的作品这可是个天文数字啊据我所知一个学者一生中能写出几百万的文字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而您是他们的几倍小灵通之父的故事金您拥有大量的读者就在昨天来上海之前我的朋友就说起他是读着您的小灵通漫游未来过来的听说当年的小灵通与当今市场上的小灵通电话还有关系呢是吗叶是的事情要从美国的公司U TSt ar.c om 说起1995年日本开始推行PH S 系统手机这种手机能够在日本全国漫游但是价格相当高如果把PH S 系统引入中国昂贵的价格显然不适于中国市场但在U T 斯达康公司工作的中国留美学生把PH S 系统加以改造变成只在一个城市里使用的移动电话成本当即大大下降这种只在一个城市里使用的移动电话叫做无线市话1996年10月U T 斯达康开始在浙江余杭进行小范围推广不过不论是PHS 还是PA S 普通用户都不懂其性能就连无线市话也显得十分拗口于是U T 斯达康想给这个新生儿取一个通俗生动叫得响的名字最初取名空中之星也有叫无线社区本地电话和PH S 手持无线市话显然这些名字都太嗦了又有人提议叫掌中宝但是还不能体现这种新手机的特色后来终于有人从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得到启示建议叫又小又灵又通的这种手机叫做小灵通此名立即获得一致赞同于是U T 斯达康就用小灵通注册商标但有人提醒此事应该征得小灵通漫游未来作者叶永烈的同意我接到U T 斯达康的电话就说了声O K 当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声O K 后来竟演变出一亿小灵通用户金笔下的一个科幻人物变成一个产品的品牌这是在创造生产力啊这样说来您是小灵通之父了您能向我透露UT 斯达康公司给您的报酬吗我想茶几上的这只小灵通总归不用钱买吧叶不你错了我得到的是一个巨大的鸡蛋0这只小灵通手机是我自己在上海花了720元买的哈哈有人替我抱不平为我算了一笔账:现在全国有52家通信企业在生产小灵通如果我从每一部小灵通手机中提取一元人民币作为授权费那就是一亿元如果从每一部小灵通手机在乌鲁木齐红山山顶Ye visi ts a tourist att ra ction in Urumchi.。
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作者:科普中国来源:《新晨》2020年第10期“两个亿”李英:叶老师,听说您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时候才20岁,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参与创作的呢?叶永烈:写《十万个为什么》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机会也是非常巧。
1959年我19岁,写了一本书《碳的一家》,是一个科学小品集。
当时我看少年儿童出版社出过类似的书,我就把书稿给寄过去了,当时我不认识任何人。
大概半年多,这本书就顺利出版了。
编辑曹燕芳,是四川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在当时的编辑中算高学历了。
少年儿童出版社数理化方面的书都是她在编。
当时她在编《十万个为什么》,第一册是物理分册,她当时找了一批写科普小品的作家,顺利地完成了。
化学分册她是找了上海师范学校的7位化学老师写,写了整整一年,当时已经写好了,但是像教科书一样。
编辑部很不满意。
正好我投稿,而我又是学化学的,我一投稿,她觉得不错,就给我寄来了5个为什么,让我试写,试写之后非常满意,就把化学分册170多个统统寄过来了。
我就统统写了一遍。
最后176个题目,用了我163个。
后来的其他分冊也找我,我来者不拒,又写了一大批。
《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900多个问题,我一个人写了300多个,是第一版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
第一版最初并不被看好,物理分册才印了5000册。
但是由于其本身的魅力,这套书很快就非常轰动,第一版一共印了550万册。
当时很多报纸纷纷开始选载,遍地开花。
1962年解放日报头版头条,称《十万个为什么》大受欢迎,从此火起来了,周总理在自己车上也放了一套。
正是由于写了《十万个为什么》,我的约稿从此应接不暇,我从此就更有信心进行科普创作了。
李英:请问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特点是什么?发行情况怎么样?叶永烈:第六版的最大特点是院士挂帅,邀请了好多院士参加。
彩色插图好多都是从国外专业图库中买过来的,质量是最好的。
《十万个为什么》的第六版目前发行情况不错,精装本是先推出来的,980元一套,可能是贵了一点。
叶永烈:“典型的温州人”
叶永烈:“典型的温州人”文/综合家乡是他的文学起源地温州是他的“根”之所在“在科幻和现实中,我的温州老乡叶永烈先生用笔带我们往后看,领我们往前走。
”“叶老是温州人的骄傲。
人虽已去,文留人间,一路走好。
”“问遍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去了。
”当叶永烈去世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几代人的记忆喷涌而出,伴随着这个熟悉的名字,家乡人更是唏嘘不已。
叶永烈1940年出生在温州鹿城区铁井栏,祖籍乐清七里港。
在他的自述里,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但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每天开门前带领员工读《古文观止》”。
11岁时,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发表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上,这首《短歌》的小诗,70个字。
叶永烈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讲义气的温州人,无论温州名声或褒或贬,无论自己身在何方,他都不会忘记温州,更不会忘记当年《浙南日报》给他的激励。
他多次介绍:“在五年级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我多变的兴趣从此固定下来,早在40多年前就带我们漫游未来的叶永烈先生,5月15日却在上海永远离开了我们。
享年80岁的他是温州的娇子。
从11岁发表的那首小诗算起,60多年里,叶永烈写出了《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180多部著作,计3000余万字。
这位从温州走出的作家,其实很难被精准定义,当人们冠于他某种前缀时,他又会以华丽的转身,对大众既往的认知来一次猛烈的撞击:先是科幻,再是纪实,最后又走向纯文学。
那么,到底是什么缔造了他的多元?曾为我们解答“十万个为什么”的叶永烈,以自己的一生,给出了这“第十万零一问”的答案。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曾出版过叶永烈的《九山湖畔的作家梦》。
在市区九山湖畔,“温州小娃”叶永烈出生、入学、在父亲的引导下进行了文学的开蒙。
可以说,无论家庭熏习,还是外部环境,都将他塑造为一个扎扎实实的温州人。
可以说,叶永烈在40多年前画出了彼时孩童面对未来的畅想,也固化了一代人心目中叶永烈的形象。
当他在“往前看”的科幻小说写作上止步,而投身于“往后看”的纪实文学时,同样是启用了新的思维方式,并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叙事方式。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美课件
多音字学习
jiě 解除 分解
解 jiè 押解 解差
xiè 解县 姓解
辨析
①表示“押送财务或犯人” 时,读jiè,如,解款、押解。
②表示“明白,懂 得”“姓”“解县” 时,读xiè。
③一般读jiě,如,解读、 解决、解释。
词语解释 司空见惯: 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 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就是——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研读课文
在这一段话中,“?”和“!”有什么含义呢?它们各 指什么呢?
“?”的含义是: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的含义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 了真理。
研读课文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齐读课题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
➢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作者介绍
生平简介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1963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生平简介
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 要作者之一。其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 奖。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 了伟大的成就吗?
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
激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 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 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 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 真理。
水的漩涡
蚯蚓的分布
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 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 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 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工会的书籍
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工会的书籍
1、《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2019年4月版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作者叶永烈先生于2020年5月刚刚去世,他生前曾写过许多红色书籍,这本《红色的起点》是中国共产党的传记,内容翔实,史料丰富,作者在上海、北京、长沙等地历经十余年考证,以创新的“T”字型叙事结构,娓娓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辛与辉煌。
2、《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作者:刘统
·内容简介:本书获第五届出版政府奖,2020年度中国好书。
书中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解密红色火种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讲述了党的创业之艰难与革命新航程的来之不易及其伟大成就。
·书中有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如从浏阳七溪村走到排埠村;从福建上杭苏家坡的山洞再到古田村。
并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文结合。
语言通俗易懂,是学习党史的好资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作者简介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是叶永烈。
叶永烈,男,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
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中心思想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议论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分段与段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部分(2-5自然段):运用三个事例,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
第三部分(6-7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一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人们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能发现真理。
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课文知识点1、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话引用名言,点明中心,充当理论依据。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好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这里的“!”是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这句话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敏感地”说明波义耳善于从细微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叶永烈收集材料
叶永烈收集材料文/王化清的是各种各样的资料文字。
杰克·伦敦每天都生活在这样一个小纸条的世界里: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上的小纸条;早晨醒来,他读着墙壁上的小纸条;刮脸时,他看到贴在镜子上的小纸条……在房内,他可以随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
需要时,这些小纸条可随手拈来,为他所用。
杰克·伦敦的小纸条告诉我们,要写好作文,就要广泛聚材。
广泛,就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均应搜集、占有。
搜集材料,要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质不分正反,类不分点面。
这样,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正有反,有点有面,材料仓库里就应有尽有。
写作用到时,就能点面相援,正反相成,文章写得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广泛,看起来是一个数量要求,其实,它也是质量的保证。
材料多了,才便于鉴别、比较;材料多了,才可能筛选、剪裁;材料多了,才容易生发、联想;材料多了,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高尔基“倾听生活的声音”给我们的启示一位作家在高尔基家里做客。
一天早晨,狂风呼啸,高尔基站在一棵参天的白杨树下,一边抬头凝视观望,一边自言自语。
这位作家问高尔基:“你在树下说些什么?” 高尔基回答:“我说——多大的力量啊!”这就是高尔基的发现。
尽管高尔基后来并未写出“白杨树之歌”,但作为作家,他时刻“倾听生活的声音”,是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欠缺,是先天的不足,是写作的不幸。
积累材料,要观察体验,从生活中获取“活材料”。
观察,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
鲁迅曾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
”体验,就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到生活中去亲自亲历。
有了感受,才能发现事物和生活的新内涵、新精神,写出的作品才会给读者以启示和教益。
读过《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同学,一定会被作者那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笔所陶醉。
这部科幻小说的作者是叶永烈。
叶永烈是位多产作家。
他既写过科幻小说,也写过人物传记、电影剧本。
为什么他这样才思敏捷,写作素材源源不断呢?这不仅取决于他辛勤耕耘,还与他认真收集材料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永烈简介
篇一: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概念:(广义)18岁以下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门为他们创造而且适应他们发展需要,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学科(包括幼儿文学3,4—6,7童年文学6,7—11,12少年文学11,12—17,18)。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核心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
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
2,本位派:注重的是儿童心理,儿童情趣与儿童需
要。
3,教育派:上海鲁冰,教育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
学,不要过分强调教育而放弃儿童本我,茅盾“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语言干巴巴。
”
4,多元派:曹文轩
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
儿童读物包括哪些内容:
(一)儿童启蒙图书《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道德
伦理;科学知识,科学普及读物;儿童卡通图画读物;百科知识读物《中国通史,少年彩绘版》;少年儿童文学读物。
童话起源
(一)周作人“舶来体”,日本小说家《骨董集》山东
京传。
(二)本土产生,洪讯涛
朱自强(儿童评论家)1909年由孙毓修编译,商务《童话丛书》为标志,这是中国刊物出现童话一词。
............《搜神记》--《叶限姑娘》
周作人《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
童话定义: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夸张,拟人,非写实的,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儿童愿望)的作品。
1988年当代作家,《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鸟》,迟子建《清水洗尘》《清新土豆》《额尔古纳河右岸》。
1,童话的本质特征:幻想人物:常人化,拟人化,超人化情节:荒诞环境:虚拟童话语言:幽默2,隐喻,游戏精神,纸质
(一)儿童审美心理
怀特(美)《夏洛的网》《屋顶上的小飞人》《玛丽-波平斯阿姨》与《音乐之声》。
(二)成人理性隐喻
东,西方儿童发展史
西方童话发展:古典童话—口述—艺术
(一)古印度《五卷书》最早童话书(梵文),这是一.....
部诗文并用,有故事有教训,以大故事穿小故事的方式编排的文学作
品,成书于3~4世纪,作者不详,全书除序言以外共分为五卷,故事中饱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朴素的辩证法,其中最突出的是弱者战胜强者的思想。
(二)世界神话之王,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地理环......
海,向外殖民。
关于人的起源,智慧女神和普罗米修斯等的故事。
(三)宗教系列神话犹太神话:《旧约》电影《原罪》,约瑟,摩西与约述亚,大力士参孙。
基督教神话:《新约》。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
夜谭》,(《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渔翁故事》,《神灯》)。
口述童话:德《格林童话》又名《儿童和家庭故事》.................(《何勒太太》《渔夫及妻子》《会唱歌骨头》《青蛙王子》安徒生《拇指姑娘》)。
叶芝yeats:《爱尔兰童话与民间故事集》(《亚瑟王传
说》,《飞利小人》)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五张金卷》,《亚瑟~神奇花园》。
法《茶里曼王传说》自由意志的象征—意大利童话:《菲奥雷凡特和美女艾索琳娜》别开生面的美国印第安人童话:朗费罗《海华沙之歌》非洲童话:《地球上的第一批人》地球起源—地球之魂法-贝洛《鹅妈妈的故事》《林中睡美人》动画片《古城荆棘王》。
德-豪夫《童话年鉴》《冷酷的心》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艺术童话之王”,丹麦奥..........
德赛,16本故事集,164篇童话。
是人生的百科全书,作品中充满人性思考,例:人的地位高于神《海的女儿》《拇指姑娘》。
是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生命运的思考《贝托-比托和比尔》。
还有《皇帝的新装》《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