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拼音,识字学词。

2.交流资料,引导课文,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3.介绍方法,识记生字,抓住关键,指导书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元宵节的快乐,激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地读、背儿歌。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请学生谈谈前一天晚上参加灯展活动的收获。

长见识,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适当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这一天,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赏月、吃汤圆。还有元宵灯会,猜灯谜等传统游艺活动。

元宵节还叫“灯节、上元节”。

读课文,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课文的,里面不认识的字是怎么学会的。

二、学习生字。

1.交流学习方法。认识新偏旁:方框儿。与“团、圆”二字相结合,说明其表示“围起来”的意思。

2.把自己认得不熟的字挑出来,记一记,再请同桌帮忙考一考,熟练识记。

3.小组长当小老师,考考本组同学,抢答,抗税认得熟练。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快速认读,然后练习组词。

5.多音字分辨。读一读这些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1)正月十五是元宵节。2)他正在吃早饭。

三、总结识字成就,激励学生读好儿歌,背诵儿歌。

师:大家这么快就认了这么多字,还能组那么多词,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比

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得特别好听,有感情。

1.自己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读的时候心情怎样?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情景)(教给学生边读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读得绘声绘色)

2.同桌互相听对方朗读,评价,说说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学习用心倾听别人的朗诵、正确评价别人。)

3.试着背诵儿歌,同样要有感情。分小组、男女生背诵。

四、质疑:学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些国家的人过元宵节吗?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回家在日历上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词语接龙游戏。

如:团——团圆——圆球——皮球------

二、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节日及其含义。

三、认读生字,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复习。

四、指导学生写生字。

五、作业:收集灯谜、对联,小组合作,办一份手抄报。

1.课堂练习

(1)完成拼音田字格

(2)形近字辨析组词

(团)()(宵)()

(圆)()(消)()

2.作业安排

田字格生字会写、会组词。

3.自我问答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有什么收获?

答: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中的乐趣,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

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

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板书设计:

月儿圆

元宵节(正月十五)吃汤圆

庆团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