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及降凝作用的研究

合集下载

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赵小艳;房成;吴超波
【期刊名称】《应用化工》
【年(卷),期】2024(53)1
【摘要】概述了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的合成方法及反应机理,重点介绍了传统磺酸类、离子交换型树脂、固体酸、碱金属类、金属负载型、离子液体等催化剂合成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的研究进展,并梳理了每种催化剂在应用过程中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在材料、纺织、涂料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由于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的酯化产量不高,应用领域也比较有限,未来应继续开发合成甲基丙烯酸长碳链酯的绿色、环保催化剂体系,扩大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研究。

【总页数】6页(P156-160)
【作者】赵小艳;房成;吴超波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30.4;TQ225.2
【相关文献】
1.长链脂肪酸淀粉酯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2.含有全氟聚醚链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3.甲基丙烯酸甲酯和长链烷基酯的嵌段共聚
4.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5.甲基丙烯酸长链酯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

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

原油降凝剂种类概述摘要:在我国原油处理中,常使用降凝剂,原油降凝剂的作用是降低原油粘度,使原油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减少阻力,增产增效。

本文总结回顾了原油降凝剂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各类原油降凝剂及其特点。

关键词:降凝剂发展历程特点我国原油大部分属于高含蜡原油,蜡含量高达l5%~37%,个别原油蜡含量高达40%以上,且大部分集中在润滑油馏分内。

此外,原油还含有胶质和沥青质等多种组分,给石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很多困难。

如原油中含的水分就必须脱除,否则不仅影响后加工,也会增大运输负荷。

由于原油的这种复杂组成,使得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原油开始析出微小的晶粒,随着温度不断下降,蜡晶逐渐增多,最终形成结晶而失去流动性。

由此可见,降低原油凝固点和改善其流动性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为改善含蜡原油的流动性,采用了热处理、添加减阻剂、稀释、水悬浮等多种输送方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能耗大、设备投资和管理费用高,且停输后再启动困难等问题。

从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管道运行的安全性角度,向原油中添加合成化学降凝剂,是实现原油常温乃至低温输送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化学添加剂是通过降低原油凝固点、降低其粘度或减少其流动阻力来改进原油流动性的。

目前,最受瞩目的方法是加入降凝剂降低原油的凝点,增加其流动性。

原油降凝剂是原油流动改性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低温流动改进剂。

它们是一类能够降低石油及油品凝固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的物质。

近年来,用原油降凝剂来改善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化学改性技术越来越受重视。

1 原油降凝剂的种类含蜡原油失去流动性的原因是由于在低温下析出蜡晶,这些蜡晶大多呈板状或针状,并且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网目构造,把低凝点的油分、胶质、沥青质、污泥、水等吸附并包在里面,形成蜡膏状物质,而使原油失去流动性。

降凝剂的作用是影响蜡晶形态和网目构造的发育过程,改变原油中蜡晶的尺寸和形状,阻止蜡晶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

但是,降凝剂不能抑制蜡晶的析出,只能改变蜡晶的形态,使蜡晶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能力变弱,从而改善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润滑油降凝剂的研究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润滑油降凝剂的研究

( 1 )
1 . 2 . 2 聚合反 应 将 3种 单 体 ( 甲基 丙 烯 酸 高 碳 醇酯 、 马来 酸二 异辛 酯 、 苯 乙烯 ) 、 引 发剂 B P O 和溶
收 稿 目期 : 2 0 1 4 - 1 2 - 0 8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2 0 1 5 — 0 2 — 0 9 。 作 者 简 介 :李 黔 蜀 , 硕 士, 讲 师, 主 要 从 事 化 工 工 艺 方 面 的研 究
关 键 词 :甲基 丙 烯 酸 酯 马 来 酸 二 异 辛 酯 降 凝 剂 聚 合
润滑 油在低 温 环境 下 使 用 时要 求 具 有 良好 的
低温 流动 性 , 使 用 降凝 剂 是 提 高 润 滑 油 低 温 流 动
性 的经济 、 简便 且 非 常 有 效 的途 径 。降 凝 剂 一 般
( B P O) 、 对苯二 酚、 对 甲苯 磺 酸 、 苯 乙烯、 甲苯 , 均
为分 析纯 , 天津 市 福晨 化 学 试 剂 厂生 产 ; 1 5 0 S N 基 础油 , 凝 点 一1 4℃ , 取 自延安 炼油 厂 。
为油 溶性 高 分 子 聚 合 物 , 其 侧链 烷 基 能 与油 品 中
用 机理 , 向聚 甲基 丙 烯 酸 酯 分 子 结 构 中 引入 马来
酸 二 异辛 酯 和 苯 乙 烯 两 种 新 单 体 进 行 改 性 , 合 成 了 甲基 丙 烯 酸 高碳 醇 酯一 马 来 酸 二 异 辛 酯一 苯 乙 烯 三元共聚物降凝剂 , 研 究 了侧 链 碳 数 、 单体 配比、 反 应 温度 、 反应 时 间 和 引发 剂 用 量 等 因 素 对 降 凝 剂降凝效 果 的影 响 , 并 通 过 正 交 实 验 优 化 合 成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降凝剂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降凝剂研究进展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降凝剂研究进展陈晓洛;丁丽芹;张瑜玲;刘雪梅【摘要】目前我国开采的石油及其相应的油品中蜡含量高,蜡在低温条件下会结晶析出,严重影响了石油及其油品的良好使用.在众多的降凝剂中,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降凝剂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本文对降凝剂作用机理进行了介绍.此外,着重按照丙烯酸酯类聚合物降凝剂的聚合状况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丙烯酸酯的不同均聚物、二元共聚物以及三元共聚物、乃至其和不同物质混合时的降凝效果.%Nowdays, Chinese crude oil and its corresponding petroleum products have high paraffin content; the paraffin can crystallize at the low temperature,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better use of crude oil and petroleum products at low temperatures. Acrylic ester polymer pour point depressant has been well known due to it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pour point depressants was described.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of acrylic ester polymer pour point depressant was introduced. At last, the pour point depression effect of different homopolymer,bipolymer and terpolymer of acrylic ester as well as its mixture with other material was discussed.【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11【总页数】5页(P2306-2309,2323)【关键词】降凝剂;机理;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作者】陈晓洛;丁丽芹;张瑜玲;刘雪梅【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5;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我国油田产出的原油多为高含蜡原油。

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

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第34卷第4期2020.12Vol. 34 No. 4Dec. 2020文章编号:2095 -2198(2020)04 -0295 -06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徐 妍,龙小柱,靳璐璐,于海洋(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摘要:利用甲基丙烯酸(MA )和混合醇["(C l6醇):n ( C l8醇)=8:2]、苯乙烯(ST )、醋酸乙烯酯(FA )合成三元共聚物润滑油降凝剂.以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酯化和聚合反应制得.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配比,得到最优制备条件:n (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n (ST ): n (FA ) =5:2:2,催化剂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1.2 % ,甲苯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40 %,引发剂用量为4种单体质量和的0.9 %.采用红外表征进行官能团结构的分析,结 果表明:其合成的目标产物与设计的分子结构相吻合.该降凝剂使长城润滑油厂生产的400SN 润 滑油基础油凝点降低5 t ,对润滑油其他性质没有影响.关键词:降凝剂;润滑油;凝点doi :10. 3969/j. issn. 2095 -2198.2020. 04. 002中图分类号:O643文献标识码:A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润滑 油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1].如果润滑油的凝点过高,就会给储存、运输和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2-5].目前,国内润滑油基础油降凝剂的主要品种为聚丙酸酯降凝剂(T803).该降凝剂主要适用于石蜡基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对环烷基油的降凝效果较差.该润滑油降凝剂因价格较 贵,难以广泛应用.因此,开发低成本、适用于不 同种润滑油的降凝剂新品种是亟待解决的问 题[6-10].本文合成了一种用于400SN 润滑油基础油 的降凝剂一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此降凝剂为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侧链烷基能与油品中的蜡分子结合共晶,极性酯基和主链则会吸附于晶体表面,阻碍蜡晶的快速生长以及起分散晶体的作用,从而改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合成的降凝剂在润滑油的制备上可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故该降凝剂的研究与开发十分必要.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器甲基丙烯酸、C 「6 -C 「8混合醇、苯乙烯、醋酸 乙烯酯、甲苯、对甲苯磺酸、过氧化苯甲酰(BPO)均为分析纯试剂;400SN 润滑油基础油,工业品,沈阳长城润滑油有限公司.Themo Nicolet 470型红外吸收光谱仪,美国尼高力公司;SYD -510型石油产品凝点试验器,上海昌吉地质仪器有限公司;DDW - A 多功能低温测定仪,沈阳施博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1. 2实验方法及原理1. 2. 1酯化反应将C 16 -5混合醇、甲苯加入三口烧瓶中,收稿日期: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通讯联系人2018 -06 -09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L2013169)徐妍(1995—),女,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石油添加剂的研究.龙小柱(1965—),男,湖南株洲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石油添加剂、功能材料、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296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20年在分水器中加入携水剂.等到三口烧瓶中的混合醇溶于液体后,加入甲基丙烯酸和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直到分水器里的水达到理论出水量,这时酯化反应结束,得到酯化产物.甲基丙烯酸和C,6-C,8混合醇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IH2C^C——COOH+R—OHCH,H2C C——COOR+H2o.催化剂~A"(1)1.2.2聚合反应将制备的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置于三口烧瓶中,加入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BPO,反应一定时间后得到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聚合物.酯化反应得到的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与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中的不饱和双键聚合,这3个单体发生双键断裂形成新键,聚合生成三元聚合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Och3o—C—H3c=ch2+c=ch2+c=ch2 H COOR H BPO 85°C"c6H5ch3o—c—ch7-CH—CH2—C—CH2—CH—CH2------COOR(2)1.3凝点的测定向400SN润滑油基础油中加入5%(质量分数)的降凝剂,参照GB/T510—1983进行测试,在SYD-510型石油产品凝点试验器上测定其凝点•2结果与讨论2.1酯化反应2.1.1酸醇比的影响酸醇比为甲基丙烯酸和混合醇摩尔比.根据实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实验条件为携水剂甲苯加入剂量为酸醇质量和的40%,反应时间为3h,聚合温度为80卞,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5:2:2时,设置单因素酸醇摩尔比为1:0.6、1:0.8、1:1、1:1.2、1:1.4,酸醇摩尔比对降凝剂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当酸与醇的摩尔比减小时,降凝效果随之增加,但在达到一定值后,降凝效果会下降.这说明酸与醇的摩尔比已达到最优,已经能够使酯化反应基本完成.根据实验结果,在酸醇摩尔比为1:1时,产品的降凝效果最好.1:0.61:0.81:11:1.21:1.4酸醇摩尔比图1酸醇摩尔比对降凝效果的影响Fig.1Effect of acid alcohol mole ratio onpour point depression2.1.2催化剂用量的影响在酸醇摩尔比为1:1、携水剂甲苯添加剂量为酸醇质量和的40%、反应时间为3h的条件下,测试催化剂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0.8%、1.0%、1.2%、1.4%、1.6%时对降凝效果的影响(见图2).4.5r:VdSVO53.2.O2.O5d3.0.8 1.0 1.2 1.4 1.6[m(催化剂)加(酸醇)]/%图2催化剂用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Fig.2Effect of catalyst dosage on pour point depression 由图2可以看出:催化剂用量对润滑油的凝点有较大的影响.当催化剂用量小,基础油降凝第4期徐妍,等: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297效果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加入量达到酸醇质量和的1.2%时,降凝效果达到最佳;当加入量超过此值时,随着加入量的增加降凝效果逐渐减小.这是由于当催化剂用量达到酸醇质量和的1.2%时,酯化反应基本完成.因此,催化剂用量的最终选择为酸醇质量和的1.2%.2.1.3携水剂用量的影响携水剂是一种不能参与反应的溶剂,可与水形成共沸物,将酯化反应所生成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带出.如果携水剂用量过小,不能将反应体系中产生的所有水分带出来,会影响反应的正常过程.如果携水剂的用量过大,会导致流速很快,反应温度不易升高,对反应体系本身的浓度和反应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携水剂的用量对反应很重要.在酸醇摩尔比为1:1、催化剂量为酸醇质量和的1.2%、反应时间为3h时,测试携水剂甲苯的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质量百分含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甲苯量的增加,降凝效果先升高后降低.这说明携水剂用量逐渐增加,可以更有效地将酯化反应中产生的水移出反应体系,会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能使反应更加充分;但是随着携水剂用量的增加,对反应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使反应物的浓度变小,同时由于回流速度加快,温度上升变慢,因此,会使第一步酯化反应的生成物变少,从而影响降凝效果.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携水剂甲苯的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40%时,降凝效果最佳.图3甲苯用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Fig.3Effect of toluene dosage on pour point depression 通过以上单因素实验,可以得到酸醇摩尔比1: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1.2%、携水剂甲苯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40%时,产物的降凝效果最好.2.1.4正交实验以上对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携水剂用量这些单因素进行试验,可以得到酯化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了更具体地研究以上条件下合成的降凝剂对润滑油凝点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酸醇摩尔比为A因素、催化剂用量为B因素、携水剂用量为C因素,正交实验因素水平及实验结果见表1、表2.由表1、表2可以看出:对正交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上述因素影响降凝效果由大到小为A>B>C;最佳实验条件为a2b3c2.影响因素大小分别为:酸醇摩尔比、甲苯用量、催化剂用量.而这3种单因素的最优条件分别是酸醇摩尔比1:1,甲苯为酸醇质量和的40%,催化剂为酸醇质量和的1.2%.因此,以此最优单因素作为第二步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表1酯化反应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Table1Level tabl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factors for esterification reaction注:催化剂用量、甲苯用量均为酸醇质量和的质量百分含量.项目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甲苯用量/%A B C11:0.8 1.03821:1 1.24031:1.2 1.442表2酯化反应正交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Table2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s and dataanalysis of esterification reaction实验号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甲苯用量/%△SP/TA B C11:0.8 1.038 3.021:0.8 1.240 3.931:0.8 1.442 3.941:1 1.238 3.651:1 1.440 4.061:1 1.042 3.471:1.2 1.438 2.081:1.2 1.040 3.091:1.2 1.242 2.8匕10.98.69.4—k211.01110.4—k37.810.19.9—极差 3.2 2.4 1.0—注:催化剂用量、甲苯用量均为酸醇质量和的质量百分含量.298沈 阳 化 工 大 学 学 报2020 年2.2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设置了聚合单体摩尔比:n (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n (苯乙烯):n (醋酸乙烯酯)]、聚合时间、聚合温度、BPO 用量这4个单因素.2.2.1聚合单体摩尔比的影响固定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为聚合单体质量和的0.3 %,聚合温度80 t ,聚合时间3 h, 设置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分别为 5:2:1、5:2:1.5、5:2:2、5:2:2.5、5:2:3,考察其对凝点的降低效果,实验结果见图 4.由图4可知:当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摩尔比为5:2:2时,降凝效果最佳.如果继续加大醋酸乙烯酯比例,降凝效果降低.故适宜的聚合单体摩尔比为5:2:2..2.0.8.6.4.2.0.8.64.2d 4.3.3.3.3.3.2.2.2.2.E d s v图4聚合单体摩尔比对降凝效果的影响Fig. 4 Effect of polymerization monomer mole ratioon pour point depression2.2.2聚合时间的影响固定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5:2:2,引发剂用量为4种单体 质量和的0.3 %,聚合温度为80 t,设置聚合时间分别2 h 、2. 5 h 、3 h 、3. 5 h 、4 h,考察其对凝点的降低效果,实验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降凝效果随着聚合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聚合时间在3 h 时,降凝效果最佳.因为聚合时间在2.5 ~3 h 时,三元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蜡晶 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产物与蜡晶更容易吸附和共晶,其降凝效果也就最理想.随着聚合时间的继续增加,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会增大,产物与蜡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差距变大,降凝 效果变差,而且反应时间的增加会带来能耗的增加.通过以上分析,得到最佳聚合反应时间为3 h.4.24.03.83.63.43.23.02.82.6图5聚合时间对降凝效果的影响Fig. 5 Effect of polymerization time on pourpoint depression2.2.3聚合温度的影响固定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的摩尔比为5:2:2,引发剂用量为4种单体质量和的0.3 %,聚合时间3 h 时,设置聚合温度分别为 70 t 、75 t 、80 t 、85 t 、90 t ,考察其对凝点的降低效果,实验结果见图6.图6聚合温度对降凝效果的影响Fig. 6 Effect of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onpour point depression由图6可以看出:降凝效果随着聚合温度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在85 t 时,降凝效果达到最 高.在85 ~90 t 间,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进行比较充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接近石蜡蜡晶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该温度范围下的共聚物更容易与蜡晶吸附和共晶,降凝效果最为理想.如果聚合反应所需温度较高,则需要消耗大量热能,不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理想的聚合温度为85 t.2.2.4引发剂用量的影响固定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第4期徐妍,等: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299烯酯的摩尔比为5:2:2,聚合温度85卞,聚合时间3h,设置引发剂BPO用量为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质量和的0.3%、0.6%、0.9%、1.2%、1.5%,考察其对凝点的降低效果,实验结果见图7.由图7可以发现:随着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用量的增加,降凝效果先增加后减小,BPO用量为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总质量的0.9%时,降凝效果最好.可以得出,引发剂BPO的最佳用量是聚合单体质量和的0.9%.图7BPO用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Fig.7Effect of BPO dosage on pour point depression根据以上4个结论,确定该聚合反应的适宜条件为: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单体摩尔比为5:2:2,引发剂BPO用量为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质量和的0.9%,聚合温度为85°C,聚合时间为3h.2.2.5正交实验以上对聚合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及聚合时间这些单因素进行了考察,可以得到聚合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了更具体地研究以上条件下合成的降凝剂对润滑油凝点的影响,设置聚合单体配比为D因素、引发剂用量为E 因素、聚合温度为F因素、聚合时间为G因素,进行正交实验,正交实验因素水平及实验结果见表3、表4.对正交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上述因素影响降凝效果由大到小为:D>F>E>G.最佳实验条件为D2E,F2G3,即聚合单体摩尔比为5:2:2、引发剂BPO用量为聚合单体质量和的0.9%、聚合温度为85C、聚合时间为3h时,降凝效果最好.表3聚合反应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Table3Level tabl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alfactors for polymerization reaction单体摩尔比BPO用量/%聚合温度/C聚合时间/h 项目D E F G15:2:1.50.680 2.525:2:20.985335:2:2.5 1.290 3.5注:引发剂BPO用量为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质量和的质量百分含量.表4聚合反应正交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Table4Orthogonal experiment results and data analysis of polymerization reaction实验号单体摩尔比BPO用量/%聚合温度/C聚合时间/h△SP/CD E F G15:2:1.50.680 2.5 3.625:2:1.50.9853 4.035:2:1.5 1.290 3.5 3.345:2:20.685 3.5 4.355:2:20.990 2.5 4.265:2:2 1.2803 3.875:2:2.50.6903 3.985:2:2.50.980 3.5 4.095:2:2.5 1.285 2.5 3.8{10.911.811.511.6—k212.312.212.011.7—K311.711.811.411.6—极差 1.40.40.60.1—注:引发剂BPO用量为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质量和的质量百分含量.2.3产物的红外表征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通过压片法进行IR表征.其红外光谱见图&甲基伸缩振动和亚甲基伸缩振动的波数都小于3000cm-|,这证明 了反应物中为饱和碳氢键;在1723cm-1处有峰产生,表明反应物中含有羰基特征峰,产物中含有羰基,说明发生了酯化反应;在1164cm-1处的强C—O—C键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证明了产物为酯类;在2924cm-1和2853cm-1处出现的强吸收峰归属于一CH2一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相应于1320cm-1和1296cm-1处出现了C—H面的弯曲振动,证明产品中含有一CH—,而一CH3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峰位与—CH2—相同,与反应目标产物的官能团结构相符合;在1638cm-1和300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20年1466cm附近出现的峰证明了苯基的存在,说明产物中含有苯基这一极性基团;在1164cm-|处的峰证明有醚键的存在,说明酸与醇发生了化学反应;在937cm-1有一CH=CH—变形振动,说明发生了聚合反应.综上,单体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成功聚合为目标产物.—62m寸18697006000.9626寸.99寸I66814000300020001000a/cm-1图8红外表征谱图Fig.8IR characterization spectrum3结论(1)利用两步法制备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第一步酯化反应条件为:甲基丙烯酸与混合醇的单体摩尔比1:1,携水剂甲苯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40%,催化剂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1-2%;第二步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单体摩尔比为n(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n(苯乙烯):n(醋酸乙烯酯)=5:2:2,引发剂BPO用量为聚合单体质量和的0.9%,在85°C下聚合反应3h.得到的聚合物能达到最好降凝效果.(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得产物的官能团结构与所设计的目标产物基本吻合,可以确定该物质即为目标产物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3)两步法制备的甲基丙烯酸醇酯-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的三元共聚物降凝剂对400SN长城润滑油有着明显的降凝效果,凝点降低可达5C.参考文献:[1]希莫,贺建勋.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研究[J].当代化工,2010,39(2):123-125.[2]奥迪安•G.聚合反应原理[M].龙军,徐慧芳,陈向群,等译.4版.北京:机械工业岀版社,2013:7. [3]贺建勋,邹煜,杜宏德,等.新型润滑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应用[J].石油化工,2008,37(7):708-713. [4]马素俊,马天态,杨景辉,等.国外降凝剂的研究现状和合成趋势[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3,14(6):38-43.[5]向晶,唐善法,田磊,等.复配型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43(10):22-25.[6]CASTRO L V,VAZQUEZ F.Copolymer as FlowImprovers for Mexican Crude Oils[J].Energy&Fuels,2008,22(6):4006-4011.[7]黄文轩.第15讲:降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品种及应用[J].石油商技,2018,36(1):82-95.[8]李黔蜀,贺建勋.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润滑油降凝剂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46(6):84-88.[9]党彩宏.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合成与复配[D].西安:西北大学,2012:34-39.[10]刘长城,姜旭峰,宗营.润滑油的分类及选用[J].广东化工,2017,44(1):55-56.(下转第351页)第4期钱坤,等:g-C3N4/CeVO*/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351Preparation of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g-C3N4/CeVO4/Ag NanocompositesQIAN Kun,QIU Yong-kun,GAO Yu,DING Fu,SUN Ya-guang,XU Zhen-he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110142,China)Abstract:g-C3N4/CeVOq/Ag ternary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photo-deposition.X-ray diffraction(XRD),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d ul­traviolet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UV-Vis)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s.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methyl orange(MO)was evaluated.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g-C3N4/20%CeVO4/4%Ag had the bes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ctivity for MO,and it degraded92%MO in60minutes,which was9.1times and30.5times than that of pure g-C3N4and pure CeVO4,respectively.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process of g-C3N4/20%CeVO4/4%Ag con­formed to the first-order kinetic equation,and g-C3N4/20%CeVOq/4%Ag has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reusable performance.The enhancement of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but also due to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f Ag nanoparticles. Key words:photocatalysis;graphite phase carbon nitride;CeVO^Ag;degradation(上接第300页)Study on Synthesis and Pour Point Depressing Performance of Methyl Acrylic Acid Mixed Alcohol Ester-Styrene-Vinyl Acetate TerpolymerXU Yan,LONG Xiao-zhu,JIN Lu-lu,YU Hai-yang(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110142,China)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a terpolymer lubricant pour point depressant was synthesized from maleic methacrylate(MA)and mixed alcohols(molar ratio alcohol:C,8alcohol=8:2),styrene(ST)and vinyl acetate(FA).Toluene was used as solvent,p-toluene sulfonic acid as catalyst,benzoyl peroxide as initia­tor,and prepared through esterific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reaction.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value.The optimum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n(meth­acrylate mixed alcohol ester):n(ST):n(FA)=5:2:2.The amount of catalyst was1.2%of the sum of acid and alcohol.The amount of toluene was40%of the sum of acid and alcohol,and the amount of ini­tiator was0.9%of the sum of four monomers.The structure of functional group was analyzed by IR characteriz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nthesized target product was in agreement with the designed molecular structure.The pour point of400SN lube base oil produced by the Great Wall lubricant plant was reduced by5°C,which had no effect on other properties of lubricating oil.Key words:pour point depressant;lubrication oil;solidification point。

共聚物ME-TA-MA的合成及对盘锦原油的降凝降粘作用

共聚物ME-TA-MA的合成及对盘锦原油的降凝降粘作用
科 研 开 发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化 I N 工 科 C H 技 E , M 2 0 I C 1 3 A , L 2 1 I ( N 3 D ) U : 3 S 9 r  ̄ R 4 Y 3
共聚 物 ME — T A — MA的合 成 及 对 盘锦 原 油 的 降 凝 降 粘 作 用
1 . 4 甲基 丙 烯 酸 十 四 酯. 马来酸 酐共聚物 M E — T A 。 M A的合成
+十 四醇 ) 一2 % o 时, 降凝 幅度 达 到最 大 。这 是 因
马来 酸酐 、 过 氧化苯 甲酰 : AR, 以上 均为市 售 。
石油 产 品 凝 点 试 验 器 : S YI ) _ 5 1 0型 , 上 海 昌
晶体 , 继 而 连 成 网状 结 构 , 把 油 包 在其 中 , 使 原 油 失去 流 动性 , 给原 油 的开采 和运 输带 来很 大 困难 , 因而 降低 其凝 固点 和 粘 度 , 改 善 其 流 动 性 能也 就
龙 小柱 , 张 爽, 王 肖 肖, 唐 磊, 王 闯
( 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 院, 辽宁 沈阳 1 1 0 1 4 2 )

要: 根据盘锦原 油的性 质 , 成 功研 制 了以 甲基 丙烯酸 、 十 四 醇、 马来酸 酐为原料 的共聚物 ME -
T A— MA降凝降粘剂。单 因素实验确定 了合适的工艺条件 。酯化 : ( 十 四醇): ( 甲基 丙烯酸) 一1 . 2 5: 1 ,
中干燥至质量恒定 , 得到中间产物 甲基丙烯酸十
四酯[ 5 一 。
硕士研究生导师 者笪介: 龙小柱( 1 9 6 5 -) , 男, 湖南株洲人, 沈阳化工大学

醋酸乙烯酯_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用于纸张增强的研究

醋酸乙烯酯_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用于纸张增强的研究

合成及用于纸张增强的研究李华胡健吴姣平詹怀宇(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40)摘要: 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醋酸乙烯树脂,并通过加入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对其进行改性。

利用所得的乳液对纸张进行浸渍处理。

通过测试乳胶膜及纸张的性能,初步探讨合成乳液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改性近年来国内外对树脂增强剂朝无环境污染的、节能的水乳系剂型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开发与应用。

水乳型的组分以水系聚醋酸乙烯为主,还有聚苯乙烯丙烯酸乳液。

聚醋酸乙烯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用途广泛,易生产,性能好,无毒安全等一系1 . 3 . 1 . 2 聚合过程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乳化剂( 6g 聚乙烯醇溶于78g 蒸馏水,放臵过夜,及0 . 2g 乳化剂O P- 10) 及20g 乙酸乙烯酯。

称0 . 2g 过硫酸铵,用5 m L 水溶解于小烧杯中,将此溶液的一半倒入反应瓶,通氮气,开动搅拌,加热水浴,控制反应瓶内温度60 - 65 ℃之间。

然后用滴液漏斗加入40g 乙酸乙烯酯,滴加速度视物料回流状态而定,一般以3 h左右为宜。

加完后把余下的过硫酸铵溶液加入四口烧瓶中,再重复滴加20g 乙酸乙烯酯( 2h) ,投料完毕后保持搅拌30 min , 然后继续加热回流,缓慢升温,以不产生大量泡沫为准,最后升温至无回流。

冷却至50 ℃, 加入0 .25g 碳酸氢钠溶于5 mL 水溶液,搅拌冷却1 h ,出料。

1 . 3 .2 P VAc 乳液改性1 . 3 .2 . 1 原料配比醋酸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7 ∶3 ,其它不变。

1 . 3 .2 . 2 乳液共聚反应在进行乳液聚合前要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预处理,用5 %NaO H 溶液和饱和Na C l 溶液洗涤直至单体澄清并显中性为止。

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速度较醋酸乙烯酯快,因此, 本文采用分别滴加法。

活性聚合法合成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开题报告

活性聚合法合成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开题报告

活性聚合法合成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醋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A)是常见的单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MA是一种疏水性单体,VAc是一种亲水性单体,因此二者可以形成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分相性能和使用特性,被广泛用于纺织品、油墨、胶水、涂料等领域中。

活性聚合技术是一种在低温下进行的反应,具有特定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

该技术具有精确控制聚合分子结构的能力,可制备高分子材料的特定形态和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领域中。

在此基础上,利用活性聚合的方法制备VAc-MA嵌段共聚物可控性好、反应速度快等优势,具有非常广泛的研究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活性聚合技术合成VAc-MA嵌段共聚物,探究改变反应条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嵌段共聚物的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合成嵌段共聚物利用活性聚合法,采用氧化还原催化体系(如红氯酸盐/3-甲基-2-丁烯基-2,2,6,6-四甲基苯酚)合成VAc-MA嵌段共聚物。

改变单体摩尔比例、催化剂浓度、温度等反应条件,探究其对产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 表征产物结构和性能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表征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测定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指标。

同时,对产物的热稳定性、溶胀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成功合成VAc-MA嵌段共聚物,并通过多种手段表征其结构和性能。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优化产物的结构和性能。

此外,进一步探讨嵌段共聚物在纺织品、油墨、涂料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该类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

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
酯) _。 等 2 ]
蒸 馏 蒸 出 二 甲 苯 , 洗 , 洗 “ , 燥 , 到 甲 基 碱 水 。] 干 得
丙烯酸 混合酯 。

c —c 0 +R H ! H 一c 0 H o

CH3
c 一 一R H 一c —0

CH3

笔 者合 成 了一 种 用 于 润 滑 油 基 础 油 1 0 N 5S 的新 型降凝 剂—— 甲基 丙 烯 酸 混合 酯一 酸 乙烯 醋 酯聚合 物 , 通过 正交实验 优化 了合成条件 , 确定 了 该 降凝剂 的最佳 添加量 , 考察 了其使用 性能 。 并
由酯化 反应 的单 因素 实验得 到酯化 反应 中各
收 稿 日期 :0 O一0 —3 ; 改 稿 收到 日期 :O 0—0 —0 。 21 3 0修 2l 9 9
在 2 0mL三 口瓶 中 加 入 混 合 醇 、 基 丙 烯 5 甲
作 者 简介 : 莉升 ( 9 5一 , , 读 硕 士 生 , 要 从 事 油 品 赵 18 ) 女 在 主
得 到淡黄 色半透 明黏稠 液体 。

甲 基 丙 烯 酸 、 甲 苯 磺 酸 、 酸 乙 烯 酯 、 氧 对 醋 过 化 苯 甲 酰 ( P 、 甲苯 、 水 乙 醇 、 酸 钠 , 析 B O) 二 无 碳 分
CH2 C— COOR + CH3 C— O— CH— CH2 一 一 一
l I
中 图分 类 号 : 6 4 8 TE 2 .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随着 汽车工 业 的发展 , 们对 润 滑 油质 量 的 人 要 求越来越 高[ 。 目前 国内的润 滑油降凝 剂种类 】 ] 主要 有 T6 2 甲基 丙 烯 酸 酯 ) T8 3 聚 口烯 0 ( 、 0( 烃 )T 0 ( 、 8 1 烷基萘类 ) T8 8 聚 醋酸 乙烯一 马酸 、 1( 富

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低温性能研究

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低温性能研究

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低温性能研究
赵光辉;金书含;高萌;杨春基;曾群英
【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
【年(卷),期】2022(39)1
【摘要】以十四醇、十六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苯乙烯-油酸丁酯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以正交实验法确定的最佳聚合条件是:n(甲基丙烯酸混合酯)∶n(油酸丁酯)∶n(苯乙烯)=8∶1∶1、引发剂加量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

评价结果表明,加剂量500μg/g时,对大庆石化0#柴油的凝点降低15℃,冷滤点降低6℃。

【总页数】4页(P1-4)
【作者】赵光辉;金书含;高萌;杨春基;曾群英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化工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4.8
【相关文献】
1.马来酸酐-丙烯酸十八醇酯-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2.α-甲基丙烯酸高级酯-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降滤效果
3.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高碳胺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降滤机理
4.高蜡原油降凝剂乙烯基咪唑-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三元交联共聚物的合成与降凝性能研究
5.三元共聚物柴油降凝剂的合成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醋酸乙烯酯的合成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醋酸乙烯酯的合成

点( S P ) 和冷滤点 ( C F P P ) , 维持柴油 的低温流动性能 不仅 可以增产柴油 , 节省煤油 , 还 能提 高炼油厂生
产灵活性与经济效益。 因此, 国内外都十分重视新型 高效廉价的柴油降凝剂的研究和开发…。 在有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参与的柴油降凝剂 中, 降滤效果最好 的是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 一醋酸乙烯 酯和 甲基丙烯酸十六酯 一醋酸 乙烯酯 一马来 酸酐 类 的 聚合 物[ ] 。甲基 丙烯 酸 十六酯 一醋 酸 乙烯 酯 一 马 来 酸酐 类 聚合 物 在 适 宜 的反 应条 件 下 , 因其 酯基 含量较高 , 具有较 多的极性基 团 , 可使柴油 中的蜡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s 1 . 0 % b y p r o p o r t i o n b y o r t h o g o n l a e x p e i r me n t .
Ke y wo r d s : me t h a c r y l i c a c i d 1 6 e s t e r ; v i n y l a c e t a t e ; s y n t h e s i s
Ab s t r a c t : U s e me t h a c r y l i c a c i d 1 6 e s t e r a n d v i n y l a c e t a t e a s r a w ma t e i r a l , t o l u e n e a s s o l v e n t , b e n z o y l p e r o x -

i d e a s c a t a l y s t , a n d c o n t r o l t h e r e a c t i o n t e mp e r a t u r e b e t w e e n 8 0- 8 5  ̄ C t o s y n t h e s i z e t h e me t h a c r y l i c a c i d 1 6 e s t e r v i n y l a c e t a t e p o l y me r b y s o l u t i o n p o l y me i r z a t i o n . Ma k e s u r e t h a t t h e b e s t r e a c t i o n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t h e e x p e i r me n t i s w h e n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me t h a c r y l i c a c i d 1 6 e s t e r a n d v i n y l a c e t a t e i s 2 : 1 , t h e r e a c t i o n t i me i s 5 h , a n d t h e c a t a l y s t

丙烯酸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的制备及其感光胶应用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的制备及其感光胶应用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的制备及其感光胶应用性能研究陈亮;陈任;卢杰宏;赵文爱;袁腾【期刊名称】《涂料工业》【年(卷),期】2024(54)2【摘要】作为感光胶成膜物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其对感光胶的性能影响很大。

为改善感光胶的性能,本项工作从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的合成出发,用丙烯酸单体、交联单体对PVAc乳液进行共聚改性,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一系列的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及感光胶。

测试分析了乳液的粒径和感光胶的动态热机械性能(DMA)、水接触角、吸水率、耐印性等。

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异冰片酯(IBOA)的感光胶耐印性最好,使用单体丙烯酸乙酯(E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感光胶固化膜吸水率最低,单体丙烯酸丁酯(BA)的加入会让感光胶固化膜的交联密度更大。

在满足感光胶显影要求的同时,由丙烯酸酯单体改性的样品都能提高感光胶的耐水性能,除了单体丙烯酸异辛酯(IS)之外的其他单体对感光胶的耐印性都有改善。

【总页数】8页(P37-44)【作者】陈亮;陈任;卢杰宏;赵文爱;袁腾【作者单位】生物基材料与能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莞长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7.83【相关文献】1.叔碳酸乙烯酯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制备研究2.纳米TiO_2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在高寒沙地固沙中的应用性能Ⅰ纳米TiO_2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乳液的制备和表征3.纳米TiO_2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在高寒沙地固沙中的应用性能Ⅱ乳液的固沙性能研究4.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共聚改性的研究(Ⅱ)──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乳液5.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共聚改性的研究(Ⅰ)──醋酸乙烯酯与五种单体的乳液共聚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

高凝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复配性能研究
度 8 , 浴 温 度 4 ℃ 。 0C 水 0 1 4合 成 实 验 .
合 魏 岗岛蜡原 油 的复配 型降凝 剂 。
( )合成丙烯 酸 高碳 醇 酯 。在装 有 温度 计 、 1 搅
l 验 部分
1 1实 验材 料 .
拌 器 、 水 器 和 回 流 冷 凝 管 的 . 口瓶 中 加 入 o 1 分 = 三 . o l to 混 合醇 , 对苯二 酚 0 3 , . 0g 甲苯 4 加 热 至 0 mI , 6 0 C使 其 全 部 融化 后 , 依 次 加入 0 1 l 再 . 2 mo 丙烯 酸和 0 3 . 6g对 甲苯 磺酸 , 10 在 1 C~1 0 2 C加 热 同
关 键 词 高 蜡 原 油 原 油 组 成 高 碳 醇 降 凝 剂 防 蜡
D(I 0 3 6 /.s n 1 0 — 3 2 . 0 2 0 . 1 ) :l . 9 9 iis . 0 7 4 6 2 1 . 1 0 5
我 国原油 大部 分 含 蜡量 较 高 , 开 采 和输 送 过 在 程 中都 面临不 同程 度 的困难 。虽然通 过 热处理 等方 法 口 以有效改 变这 一 现 状 , 是其 高 能 耗 及所 需 设 f 但 备 费用 高等方 面也 是 不 能 忽视 的 问题 , 阶段 原 油 现 I 添加 化学 降凝 剂是实 现原 油常温 输送 的最简 便 和 } 1 最 有效 的方法
聚合物 的 降凝效 果 , 出 AVS考 察 其合 成 条件 并 且 与 常 用 降 凝 剂 E 选 VA 进 行 复 配 。 实验 结 果 表 明: 丙烯酸 酯 、 酸 乙烯 酯 、 乙烯 最佳 配 比 为 1:1:0 5 引发 剂 用 量 为 1 2 , 体 质 量 浓 度 醋 苯 ., . 单 3 , O/ 反应 时 间为 7h时 , 元 共 聚物 AVS与 E 9 6 三 VA 的 复 配 物 C R 可 以使 魏 岗原 油 凝 固点 降 低 P 1 防蜡 率达 到 4 . 2 。 0C, 0 6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27716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8C N 102627716 A*CN102627716A*(21)申请号 201210087471.1(22)申请日 2012.03.29C08F 120/18(2006.01)C08F 220/18(2006.01)C10M 145/14(2006.01)C10N 30/02(2006.01)(71)申请人沈阳长城润滑油制造有限公司地址110121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杭州西路4号(72)发明人张贵林 于洋(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代理人王勇(54)发明名称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的制备方法是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带水剂,其缺点一是酯化过程中因时间长,反应釜内的压力高,极易发生爆炸;二是带水剂多是易燃易爆的产品,特别是酯化过程中常用的甲苯,不仅易燃易爆,而且具有毒性;三是由于带水剂微溶于水,在污水排放中会有一定量的带水剂被排放到自然界中,造成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要点是:取缔带水剂,用真空减压的办法进行酯化,即在酯化过程中,用负压将酯化过程中生成的水及时从反应釜中吸出,促进酯化反应的转化。

本发明的优点是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1/1页1.一种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聚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是:(1)将C 8-C 18 的直链脂肪醇与甲基丙烯酸按照1:1.05-1.2摩尔比进行混合,在阻聚剂存在的条件下,经过酸催化、减压真空脱水条件,在95-100℃酯化4-6小时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粗品;(2)将步骤(1)制得的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粗品,用碱液中和至PH=7,分离有机层,后用水洗,饱和食盐水洗,减压真空脱水,再经过真空减压蒸馏后得到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3)将步骤(2)制得的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在引发剂存在下,在N 2保护下,于80-140℃反应4 -8小时,加入稀释油后得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剂,其中,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占50-70%,余下为稀释油;所说的引发剂的量是,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引发剂=100:0.1-1.0。

丙烯酸酯和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降凝助滤效果

丙烯酸酯和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降凝助滤效果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Result of Nor-solidifying Pointand Nor-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of the Bipolymer of the Acrylic Alkyl Ester and Vinyl
Acetate
作者: 薛兆民[1];张爱阳[2]
作者机构: [1]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山东菏泽274015;[2]临沂师范学院综合档案室,山东临沂276005
出版物刊名: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25-27页
主题词: 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合成;表征;降凝助滤效果;降凝剂;凝点;冷滤点;柴

摘要:主要介绍了丙烯酸酯和醋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简称AV)类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和降凝
助滤效果.AV柴油降凝剂,是以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为原料,以甲苯为溶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恒温聚合制得.该剂对胜利油田胜华炼油厂0#柴油的纯降凝度可达19℃,冷滤点降低可这9℃,对东明、濮阳、汤阴、大庆等地的柴油也有很好的降凝和降冷滤点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 见 图 2 。
CH a


C O = O CH 。 O

H、一c一 O C ~ Hc 一. c一一占 _ C O+ H L0c C B . H 2 一 R 3 0C H ・ ——C C ( C + 一C 、 _ n一 — P C _H o C ・ (_





孽 世

酯化时间/ h 图 6 酯 化 时 间 对 降 凝 效 果 的 影 响
( 引发 剂 ) /
由 图 6可知 , 酯化 时 间在 2 ~5h时共 聚 物 降
圈 8 引 发 剂 的 用 量 对 降凝 效 果 的 影 响
凝效果基本不变 , 从经济效益讲 2 反应时间 ~3 h
原油是一种含有石蜡 、 胶质 和沥青质等多种 组分的复杂烃类混合物 , 在温度 降低 时蜡晶会析
出, 随着 温 度不 断 下 降 , 晶逐 渐 增 多 , 终 形 成 蜡 最
三维 网状结 晶而 失去 流动性 。我 国所 产原 油多 为
苯 甲酰 ( P 为 引发 剂 , 酯 化产 物 和 醋 酸 乙烯 B 0) 将 酯进 行 聚合反 应 得 到 目标 产 物 ; 过 实验 研 究 了 通
2 1 酯 化条 件对 聚合 物 降凝效 果 的影 响 .
由图 3 可见 ,( ( ) . 1 酸): 醇 一1 2: 时降凝 效果 最佳 , 酸 ): ( 低 于或 高于 12: ( 醇) . 1时都
会影 响 降凝效 果 。
2 12 催化 剂量 ..
( ): ( ) 1:1时 , ( 剂 ) 5 酸 醇 一 叫 溶 一 0 ( 以酸醇 和催化 剂总 质量 计 )酯 化 时问 为 2h时 , ,
点测定结果表明 , 产品加入到原 油中, 将 凝点最大可下降 7℃。 关键词 : 甲基 丙烯 酸酯; 混合高碳醇 ; 醋酸 乙烯 酯; 聚合物 ; 油; 原 降凝剂
中 图 分 类 号 : 2 . TE6 4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0 1 ( 0 10 —0 60 10 —5 12 1 )50 l—4
1 实验 部分
1 1 实验试 剂及 仪器 .
本无 法使 用 。为 了 降低 含 蜡 油 料 的凝 点 , 善 其 改 低温 流动性 , 采用 热处理 、 加减 阻剂 、 可 添 稀释 、 水
醋 酸 乙 烯 酯 、 基 丙 烯 酸 、 氧 化 苯 甲 酰 甲 过 ( P 、 1 】 、 l 、 l 、 2 、 2醇 : 析 B O)C 2 4 C C 8 C 2 C 4 分 ~醇 6 醇 醇 醇
悬浮等多种输送方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能耗
大 、 备投 资 和管理 费用 高 , 设 且停 输后 再启 动 困难
等 问题 。 目前倍 受关 注 的方法 是采 用化 学添加 剂
纯 , 阳长城 润 滑 油制 造 有 限公 司 ; 甲苯磺 酸 : 沈 对 化 学纯 , 阳 国药集 团化学试 剂有 限公 司。 沈 I R用 NE XUS4 0型 红 外 吸 收 光 谱 仪 : r 7 KB
的影 响见 图 5 。

1 ・ 8
第 1 9鉴


馨 斑
孽 逝
( 酸 乙烯 酯 ) 醋 / w( 甲苯 ) V /o
图 7 w( 酸 乙烯 酯 】 聚 合 物 降 凝效 果 的影 响 醋 对 图 5 溶剂 量 对 降 凝 效 果 的 影 响
由 图 5可 见 , 当 ( 甲苯 ) 6 ~ 5 时 降 一4 1
凝效 果较 佳 。
2 14 酯 化 时间 ..
由图 7 见 ,O醋 酸 乙烯 酯 ) 0 时 降 凝 可 '( g 一3
效果 最佳 。
2 2 2 引发 剂 的用量 ..
当 叫( 酸 乙烯 酯 ) 3 , 合 温 度 为 7 醋 = 0 聚 5
当 ( ): ( ) 酸 醇 一1: , 催 化 剂 ) 1 , 1叫( 一 ( 甲苯 ) 5 时 , 化 反 应 时 间 对 共 聚 物 降 凝 一 0 酯
收 稿 日期 :0 10 —2 2 1-61 作者简 介: 明明 ( 9 5 男 , 尤 18 一) 山东 临沂 人 , 阳化工 大 沈 学化学工程硕士研究生 , 从事石油产品添加剂的研究 。 *基金项 目:辽宁省教育厅 高等学 校科学 研究基 金项 目
( 0 9 9 ) 2 0 A5 1 。
催化剂对 甲苯磺酸的加入量对共聚物降凝效果 的 影 响见 图 4 。


粤 进

共聚 物 降凝效 果 的影 响 。
2 1 1 门 酸 ): 醇 ) .. ( n(
当 w( 化剂 ) 、 溶 剂 )=5 及 反应 催 一1 w( = 0/ = 9 6 时 间为 2h时 , ( ): ( ) 降凝 效 果 的影 响 ”酸 醇 对
科 研 开发
S N &E N Y EC1D6Y C C TH l 化科 ,lIUR I E C OGIH2 ,5S1 E O C MA(1 9 N技0I )T 工 I : 19 ~ N
甲基 丙 烯 酸 高碳 醇 酯一 酸 乙烯 酯 共 聚 物 醋 的 合 成 及 降 凝 作 用 的研 究 *
压 片法 , 国 Th r ioe ; D A 多 功 能 低 美 emo N c ltD W-
降低 原油 的凝 点 , 变原 油 的流动性 , 特点 是节 改 其 能 高效 和 降低 成 本 , 甲基 丙 烯 酸酯 l 自聚 或 以 】 ] 共 聚为 主 的化 学 降凝 剂 是 当今 国 内外 研 究 的重 点 。 国内外 常 用 的 降凝 剂 主要 有 3大类 : 即烷 基 萘类 、 聚酯 类 [ 及 聚烯 烃类 [ = { ] 。
醇、 十四醇及一定 质量分数 的催化 剂, 中 ” 二 其
( 2 1) : ( Cl 4 C1) ~ 6 ( 8 :n C 2 :”( 2) 9 Cl) ( 2) C4 一
: . 7 7: 4 1 以 叫( 7 9: . 5: . , 甲苯 ) 5 为溶 齐 一 O 0 兼 携水剂 。在 反应 开 始 时 , 进行 预热 , 反应 物 先 使 充分 的混合及溶 解 , 待溶液 澄清时 , 续升 高温度 , 继
效果 的影 响见 图 6 。
℃, 聚合 时 间为 3h时 , 发 剂 B ( 引 P)的用 量 对 降
凝 效果 的影 响见 图 8 。从 图 8可 知 在 叫( P 一 B O)
0 7 时凝 点 降 幅达 到最 大 值 , .5 即最佳 的引 发剂
用 量为 w( P 一0 7 。 B O) . 5
其合适的工艺条件_ ; 7 采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 ]
征; 并考察 了其 降凝 效果 。
高蜡 原油 , 特别 是随 着石油 资 源的 日益殆尽 , 产 新 原油 的含蜡 量越来 越 高 , 类原 油特 点是凝 点 高 , 这
低温 流动性 差 , 如果 不加 以处理 , 在低 温环 境下 基
1 。 f
CH3 COOR
图 2 甲基 丙 烯 酸 高 碳 醇 酯 一 酸 乙 烯 酯共 聚 物 的合 成 路 线 醋
2 实验 结 果 与讨 论
酯化 反应 、 聚合 反 应 中 , 应 物 用 量 、 化 剂 反 催 量、 溶剂 量及 反应 时 间对反 应起 到 了关 键作 用 , 从 而影 响共 聚物 对 原油 的降 凝效 果 。通过 单 因素实 验得 出 了最佳 反应 条件 。
尤 明明 龙 小柱 李 妍 马 方义 周 扬。 , , , ,
(. 1 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 辽宁 沈 阳 1 0 4 ;. 1 1 2 2 辽河油 田 曙光工程技术处 , 宁 盘锦 14 0 ) 辽 2 19

要 : 者 对 原 油 降 凝 剂 进 行 了研 究 , 甲基 丙 烯 酸 和 高 碳 醇 为 原 料 , 过 酯 化 反 应 制 得 甲基 丙 作 以 通
直至溶液沸腾, 待出水量接近理论值时结束反应 ,
得到 甲基丙 烯酸高碳醇酯 。反应方程式 见图 1 。
第 5期
尤 明明, 甲基丙烯 酸高碳醇酯一 等. 醋酸 乙烯酯共聚物 的合成及降凝作用 的研究
对 甲苯 磺 酸
・1 ・ 7
CH2 C ~COO H + R一 0 H 一
13 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 .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成 将 适量 醋 酸乙烯 酯和 甲基丙 烯酸 高碳醇 酯加 入 到三 口烧 瓶 中 , 加热 到反 应温 度 , 两次加 入 引 分
温 测定 器 : 阳施 博达 仪器仪 表 有 限公 司。 沈
12 甲基 丙烯 酸高 碳醇酯 的 合成 .
在 三 口烧瓶 中按 一定物 质 的量 比依次 加入 甲
基 丙烯 酸 、 十二 至十 四醇 、 十六 醇 、 十八 醇 、 二十 二
作者采用先酯后聚法, 第一步以甲苯作溶剂 , 用 甲基丙烯酸与混合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酯化反 应得到单体 甲基丙烯 酸混合酯 ; 第二步 以过氧化
最佳 。
2 2 3 聚合 时 间 ..
当 叫( 酸 乙烯 酯 ) 0 , 醋 一3 引发 剂 叫( P B O)

2 2 聚合 条件 对聚 合物 降凝效 果 的影 响 .
1o , . 聚合 温度 为 7 5℃时 , 聚合 时 间对共 聚物
在 固定 酯化 反 应 工艺 条 件 的基 础 上 , 辽 河 以 原油 为测试 对象 , 以李亮[ 宋程 鹏[ 的实验 为 参 , ] 考, 设定 反 应条 件基准 : 引发 剂 砌( P 一10 , B 0) . 聚合 温度 为 7 5℃ , 聚合 时 间为 3h 硼( 酸 乙 烯 , 醋 酯 ) 0/。考 察 引发 剂 用 量 、 一3 6 9 聚合 温 度 、 合 时 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