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葡糖浆的危害
葡萄糖浆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图片高清

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增加新鲜水果 和蔬菜的摄入量,以控制血糖稳 定
选择低糖和高纤维的食品
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 莓、柠檬等
避免高糖食品:如糖果、蛋 糕、巧克力等
增加高纤维食品:如全麦面 包、燕麦片、蔬菜等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 摄入优质蛋白质和脂肪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控制葡萄糖浆摄 入量:适量饮用, 避免过量摄入
学院
葡萄糖浆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葡萄糖浆的危害
02
03
预防葡萄糖浆危害的方法
04
针对葡萄糖浆危害的特殊人群预防
05
措施
06
葡萄糖浆的来源和成因 针对葡萄糖浆危害的膳食建议
总结和建议
01
葡萄糖浆的危害
引起血糖升高
葡萄糖浆是一种高糖食品,摄 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大量摄入葡萄糖浆可能导 致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定期体检: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医生会根据 个人情况给出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建议。
合理用药:中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与葡萄糖浆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有需 要,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06
总结和建议
了解葡萄糖浆的危害和来源,提高健康意识
葡萄糖浆的危害:高血糖、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 葡萄糖浆的来源:加工食品、饮料、甜品等 提高健康意识:认识食品标签,减少糖分摄入量,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 结论:了解葡萄糖浆的危害和来源,提高健康意识,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葡萄糖浆的危害: 高血糖、肥胖、 龋齿等。
预防措施:适量 控制摄入量,增 加体育锻炼。
果葡糖浆食品安全分析

证据6:果葡糖浆用于水果(梨)罐头的风险分析报告证据4.2果葡糖浆:生产厂家:合肥锦糖业有限公司果葡糖浆生产工艺流程:大米收购→去杂→大米仓→浸泡罐→粗破→胚芽分离→针磨→纤维分离→蛋白分离→淀粉洗涤→液化→糖化→板框过滤→离子交换→预浓缩→异构化→离子交换→成浓缩→成品化学危害过敏原分析:浸泡罐有加0.25%左右亚硫酸水以确保脱胚,液化液过滤性好。
造成成品二氧化硫残留。
果葡糖浆中二氧化硫指标GBT 20882-2007 果葡糖浆中卫生指标、GB2760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0.2g/kg,,厂家提供的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安徽)的检验报告二氧化硫残留量:未检出。
梨配汤中总重量600KG,加30—70KG的果葡糖浆,按添加最大量计算。
配汤中二氧化硫残留量≤0.2x70/600g/kg(=0.02333 g/kg),,配汤工艺控制汤温90--100℃。
二氧化硫残留量还会高温挥发而减少。
罐头汤按国标一般占固形物的45%,罐头经杀菌后汤与固形物平衡渗透。
罐头中二氧化硫残留量≤0.02333 g/kgx0.45(=0.01). 即理论上计算罐头中二氧化硫残留量≤0.01g/kg(10PPm) .梨罐头委托荷泽商检的检测报告二氧化硫残留量:7.93mg/kg。
氧化硫残留量>10mg/kg就是过敏原。
得出结论:汤中总重量600KG,加30—70KG的果葡糖浆,不会导证据6、证据4.2致成品二氧化硫残留量达到10mg/kg,果葡糖浆在梨罐头的辅料不是过敏原。
化学危害转基因分析:合肥锦糖业有限公司生产果葡糖浆的原料是大米。
大米来源于当地肥东县种植的水稻。
水稻种子国豪国香8号,新强8号由肥东县农业局种子公司提供出售的。
并有东县农业局种子公司出具的水稻种子国豪国香8号,新强8号非转基因证明。
结论:果葡糖浆不含转基因成分。
微生物污染分析:致病菌通过签订协议,向供方提出产品规范要求得到控制。
化学危害农残分析:农残通过供方调查,供方提供检验结果(每年1次)得到控制综合以上几点,果葡糖浆在梨罐头配汤中添加最大量不超过11.7%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吃甜食影响智力吗

吃甜食不一定会导致糖尿病。比如说吃的是多糖类碳水化合物(比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多吃些是不会引起糖尿病的。甚至有学者认为这些食物能提高人群的耐糖量,反而可帮助预防糖尿病。
但如果经常吃的“糖”是指糖果、白糖、红糖、冰糖等,偶尔吃它们虽然并不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还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顺产,但是顺产是有条件的,如果客观因素不允许还是要配合医生该剖的剖。如果宝宝出生时重度窒息缺氧,即使抢救得力,部分宝宝存活后可能会因为脑缺氧缺血损伤脑细胞,缺氧缺血性脑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智力发育导致脑瘫等。
3. 新生儿低血糖:
几乎所有的母亲产后两到三天泌乳不足,剖宫产乳汁来得更慢。宝宝出生后,神经组织在一般情况下几乎完全利用糖作为代谢能源,若不及时喂养,反复发生低血糖或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会发生持续性脑功能障碍,早产宝宝更常见。那些希望纯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如果产后没有母乳,就不要再人为的饿着宝宝了。
致肥胖
糖类食品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消耗供能,另一部分作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除了满足以上两部分需要以外,剩余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
人体和动物实验也显示,含有大量果糖的果葡糖浆可引起脂肪过量沉淀。除此以外,糖还能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饥饿感的消失,促进我们进食。
研究人员首先训练了能够钻出迷宫的实验鼠,然后将它们分为两组,一组每天喂食高果糖溶液来取代日常饮用水,另一组则同时喂食高果糖溶液和欧米茄脂肪酸。
欧米茄脂肪酸被认为能保护神经突触免遭损伤。6周过后,第一组实验鼠忘记了钻出迷宫的路径,另一组实验鼠的记忆能力未受明显影响,仍旧能很快钻出迷宫。
果葡糖浆简介

优点
甜度高 风味好 稳定性好 调节血糖
果葡糖浆的甜度高于蔗糖,可以减少食品中蔗糖的使用量,降 低食品的热量。
果葡糖浆具有天然水果的甜味,能够提升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果葡糖浆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美拉德反 应和焦糖化反应,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和保存。
与蔗糖相比,果葡糖浆对血糖的波动较小,适合糖尿病患者食 用。
糖果
果葡糖浆的甜度、粘度和口感特性使 其成为糖果生产的理想原料,如巧克 力、软糖等。
饮料行业
01
碳酸饮料
果葡糖浆的甜度和低热量特点适 用于生产低糖或无糖的碳酸饮料 。
茶饮料
02
03
咖啡饮料
果葡糖浆的口感和色泽稳定性使 其成为茶饮料生产的理想原料, 能够保持茶饮料的口感和色泽。
果葡糖浆可以用于咖啡饮料的调 味和增甜,提供更好的口感体验 。
果葡糖浆简介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什么是果葡糖浆 • 果葡糖浆的应用 • 果葡糖浆的营养价值 • 果葡糖浆的优点与缺点 • 果葡糖浆的市场与发展趋势 • 如何选择与使用果葡糖浆
01
什么是果葡糖浆
定义与特性
定义
果葡糖浆是一种由葡萄糖和果糖 组成的甜味剂,其甜度高于蔗糖 。
特性
果葡糖浆具有甜度高、口感清爽 、稳定性好等特点,常用于食品 和饮料的加工。
能量补充
果葡糖浆可以作为快速补充能量的食 品,尤其对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来 说,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体力。
碳水化合物
主要成分
果葡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约占其总质量的90%以 上。
血糖调节
由于果葡糖浆中的葡萄糖和果糖比例适中,进入体内后能够 较为平缓地升高血糖,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剧烈 波动。
2017年欧盟婴儿奶粉用果葡糖浆标准

一、概述2017年,欧盟制定了关于婴儿奶粉使用果葡糖浆的标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果葡糖浆是一种常用的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在婴儿奶粉中使用果葡糖浆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就2017年欧盟婴儿奶粉用果葡糖浆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二、果葡糖浆的定义1.果葡糖浆是一种由果糖和葡萄糖混合制成的糖浆,通常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甜味剂和防腐剂使用。
2.欧盟对果葡糖浆的使用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三、果葡糖浆在婴儿奶粉中的使用1.果葡糖浆在婴儿奶粉中被用作甜味剂和调味剂。
2.部分婴儿奶粉生产商将果葡糖浆加入产品中,以改善口感和增加甜味。
四、欧盟关于婴儿奶粉用果葡糖浆标准的制定1.欧盟对食品安全十分重视,为了保障婴儿奶粉的安全性和质量,制定了对果葡糖浆使用的严格标准。
2.标准中规定了果葡糖浆的品质要求、添加量限制和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以确保婴儿奶粉的安全和质量。
五、果葡糖浆对婴儿健康的影响1.部分专家认为,果葡糖浆可能对婴儿的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肠胃不适和过敏反应。
2.然而,也有研究表明,果葡糖浆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对健康没有明显不良影响。
六、果葡糖浆在婴儿奶粉中的替代方案1.为了避免果葡糖浆可能存在的风险,一些婴儿奶粉生产商开始寻找替代品,如天然果糖、蔗糖等。
2.替代方案的采用可能会增加产品成本,但能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
七、结论果葡糖浆作为婴儿奶粉中的添加剂,其使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欧盟对婴儿奶粉用果葡糖浆的标准的制定,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婴儿奶粉的安全性和质量。
然而,对果葡糖浆对婴儿健康的影响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监测数据来证实。
在未来的发展中,婴儿奶粉生产商需要不断优化配方和提高技术水平,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八、果葡糖浆对婴儿健康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婴儿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世卫组织报告称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世卫组织报告称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卫组织报告称阿斯巴甜可能致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当地时间14日发布相关评估结果,将阿斯巴甜(一种人造甜味剂)列为可能致癌物,但补充说,如果每天摄入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0毫克,摄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世卫组织营养与食品主管弗朗切斯科·布兰卡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对阿斯巴甜研究的两项评估结果,并表示,“我们不是建议公司撤回产品,也不是建议消费者完全停止使用。
只是建议适度摄入。
”近期以来,“阿斯巴甜致癌”争议引起广泛关注。
14日,世卫组织官网上发布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
据世卫组织介绍,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中,包括减肥饮品、口香糖、冰淇淋、乳制品(如酸奶、早餐麦片)、牙膏以及药物(如止咳药水)等中。
IARC引用了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一类,JECFA则重申,每日可接受的摄入量为40mg/kg体重。
JECFA表示,一个人每天的摄入量在这个限度内是安全的。
并举例称,如果一个人没有从其他食物****摄入,那么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超过9-14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饮料,才能超过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有六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
”布兰卡表示,对阿斯巴甜的评估表明,虽然安全性不是常用剂量的主要问题,但已经描述了其潜在影响,需要通过更多更好的研究进行调查。
消息称,IARC 和JECFA两个机构进行了独立但互补的审查,以评估与使用阿斯巴甜相关的潜在致癌危害和其他健康风险。
阿斯巴甜是什么东西阿斯巴甜作为一种重要的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药剂加工和食品加工中,其安全性非常重要。
但阿斯巴甜在使用中存在致癌、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脑瘤等安全隐患问题。
葡萄糖浆的危害

葡萄糖浆的危害
葡萄糖是我们身体里最不可缺少的一种血糖,这种糖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的重要,当我们身体内缺少能量的时候就可以输葡萄糖来补充能量,在患者生命的时候也有很多药需要葡萄糖来稀释,葡萄糖是通过葡萄糖浆稀释而来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尽量少接触,那么葡萄糖浆都有哪些危害呢?
高果糖糖浆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使人罹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机率增加。
指出高果糖浆的化学结构会刺激食欲,可能使肝脏将更多的威胁心脏安全的甘油三酯输出到血液中。
果葡糖浆在代谢中直接被肝脏吸收转化为脂肪,造成饮料易致人发胖。
同时,代谢中产生的尿酸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美国研究表明近年来痛风病人剧增与果葡糖浆有关。
而且它能麻痹神经,使人一直产生饥饿感,致使喝饮料过量。
果葡糖浆简介:
果葡糖浆是由植物淀粉水解和异构化制成的淀粉糖晶,是一种重要的甜味剂。
生产果葡糖浆不受地区和季节限制,设备比较简单,投资费用较低。
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故称为“果葡糖浆”。
无色黏稠状液体,常温下流动性好,无臭。
果葡糖浆主要由葡糖糖和果糖组成。
按果糖含量,果葡糖浆分为三类:第一代果葡糖浆(F42型)含果糖42%;
第二代果葡糖浆(F55型)含果糖55%;第三代果葡糖浆(F90型)
含果糖90%。
果葡糖浆的甜度与果糖含量成正相关,第三代果葡糖浆在食品中使用少量即可达到一定的甜度。
[精华]果糖、葡萄糖浆、高转化糖浆差别
![[精华]果糖、葡萄糖浆、高转化糖浆差别](https://img.taocdn.com/s3/m/592c799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f.png)
果葡糖浆无色无嗅,常温下流动性好,使用方便,在饮料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蔗糖,而且,较其更具有醇厚的风味,应用于饮料中可以保持果汁饮料的原果香味。
果葡糖浆的优点,主要来自于其成分组成中的果糖,并随果糖含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果糖服用后,在人体小肠内吸收速度缓慢,而在肝脏中代谢快,代谢中对胰岛素依赖小,故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有利。
在医药上,吡喃果糖可以加快乙醇的代谢作用,可用于治疗乙醇中毒。
静脉注射500ml质量分数为40%的果糖溶液可达效果。
美国果糖液也有取代葡萄糖大输液的迹象。
果葡糖浆还能抑制体内蛋白质消耗,利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作营养补给。
如果糖代谢过程不需胰岛素辅助,故糖尿病者,摄取果糖仍可进行正常的能量代谢。
在体内代谢转化的肝糖生成量是葡萄糖的3倍,具有保肝的功效。
在体内与细胞的健结合能力强,能起到稳定地逐步释放能量的作用,故对能量消耗大的运动员,服用果糖饮料,可增加体能耐力,有利于运动员保持体力和迅速消除疲劳等。
果糖在自然界存在于果实之中,也是蜂蜜的主要成分。
果葡糖浆是高甜度的淀粉糖,除作为糖源可替代蔗糖用于食品加工外,果葡糖浆还具有蔗糖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1)在口感上,越冷越甜。
果葡糖浆不仅甜味纯正,而且果糖在味蕾上甜味比其他糖品消失快,因此,用高果糖浆配制的汽水、饮料,入口后给人一种爽神的清凉感。
美国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及七喜等饮料已改用高果糖浆作为糖源。
(2)在风味上具有不掩盖性。
以高果糖浆作糖源,对果汁或果肉型饮料的风味具有不掩盖性的特点,可保持果肉色泽鲜艳和果品固有的香味。
所以,这一新糖源已成为饮料工业的理想甜味剂。
(3)渗透性强,能较快地穿透细胞组织,有利于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生长,对加工果脯、果酱等食品十分有利,不仅能保留果品的风味本色,鲜艳而透亮度好,还可防止表面干涸翻砂。
(4)吸湿保潮性能好。
用蔗糖作为糖源制作的糕点,数天后干涸变形,而利用果葡糖浆作糖源加工的糕点,质地松软,久贮不干,保鲜性能优良,可明显提高产品档次和延长货架保存期。
高中化学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我们几乎天天在吃…

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我们几乎天天在吃…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摄入糖分过多的危害,但有一种我们日常经常吃的东西,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然而我们不知不觉,很多人几乎天天会吃到!它就是——果葡糖浆!果葡糖浆自 1970 年诞生以来,它让美国人的:肥胖率——从13%达到了现在的40%,增长了3倍。
痛风发病率——从1970年的3%增长到了1996年的9%,增长了3倍。
糖尿病发病率——从1958年不到1%增长到了2015年的7.4%,增长了7.5倍。
2014年《营养学》杂志(Journal of Nutrition)刊登一项最新研究《美国研究称果葡糖浆比食用糖更有害健康》指出,经常用在汽水与加工食品中的果葡糖浆,恐比一般的食用糖更有害健康。
犹他大学生物学系研究员波兹(Wayne Potts)表示,约在 1970 年代中期,掀起一股舍弃普通糖分、改用果葡糖浆的浪潮,这个改变刚好与糖尿病及肥胖症在美国开始盛行的时间发展吻合。
那什么是“果葡糖浆”?很多人乍一听到“果葡糖浆“ 这个名字,会将它与健康、天然划上等号。
然而,这都是假象,你被它骗了!事实上,果葡糖浆中既没有果,也没有葡,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之所以取名为果葡糖浆,是因为它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如果按所含果糖比例划分,我们可以将常见的果葡糖浆分成 3 类:含有 42% 果糖的 42 号果葡糖浆,含有 55% 果糖的 55 号果葡糖浆,含有 90% 果糖的 90 号果葡糖浆。
42号果葡糖浆适合用来做蛋糕、饼干,而55号果糖则比较适合做冷饮、饮品。
90号果葡糖浆因为果糖含量过高,甜度太大,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常见。
自1970年诞生以来,果葡糖浆立刻以成本低、甜度高、易发酵、好上色、保质期长等特点,被广大食品厂商争相使用。
就这样,在多方因素作用下,果葡糖浆在全世界风靡起来。
此后,蛋糕、饼干、果汁、番茄酱、罐装食品,不管之前加不加糖,现在很多产品都加入了不同含量的果葡糖浆。
研究称加工食品中果葡糖浆成分对健康危害更严重

研究称加工食品中果葡糖浆成分对健康危害更严重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15(0)2
【摘要】据"中央社"1月6日报道,最新医学研究指出,经常用在汽水与加工食品中的果葡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亦称高果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对于健康的危害比一般的食用糖分更为严重。
果葡糖浆经常用在各类饮料当中,也会用在面包、零食、汤料等加工食品里。
美国犹他大学研究人员的医学研究指出,老鼠实验结果显示,食用果葡糖浆的母鼠,死亡率比食用一般糖分的母鼠高出1.9倍,生育幼鼠的数量也减少26.4%。
【总页数】1页(P12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科学家称核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被严重夸大
2.美国研究称果葡糖浆比食用糖更有害健康
3.过度加工食品危害健康
4.环保部官员质疑水电大坝称其比火电污染更严重
5.农药对儿童健康危害比吸烟更严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葡糖浆是什么及危害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我们 摄入糖分过多的危害,但有一种 我们日常经常吃的东西,比“糖” 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杀手!
它就是——果葡糖浆!
什么是“果葡糖浆 ”?
果葡糖浆中既没有果, 也没有葡,它是一种通过酶解法 从玉米淀粉中获得的甜味剂,之 所以取名为果葡糖浆,是因为它 既有葡萄糖,也有果糖。
1.肥胖
如果我们摄入的果糖,是 来自果葡糖浆,那就完全是另外 一回事了!
这是因为新鲜水果中的果 糖,被膳食纤维包裹着,吸收速 度更慢,而果葡糖浆中的液态果 糖,在进入人体后,可以以 最快 的速度被人体吸收。
2.脂肪肝
当我们吃下葡萄糖后, 这些葡萄糖会被身体的各个器官, 或者细胞拿去使用,为身体提供 能量。多余的葡萄糖,会以糖原 的形式,储存在肝脏或者肌肉中。
果葡糖浆的危害
果葡糖浆对人体最大 的危害,是让我们吃下超量果糖。 这些超量的果糖,会给我们的身 体,尤其是「肝脏」带来巨大的 代谢负担。
相比葡萄糖,果糖易被 肝脏摄取,因为葡萄糖在体内代 谢途径更为复杂,过量摄入果糖 会促进脂肪的大量合成,增加患 肥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 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过量摄入果葡糖浆,也会引起肥 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OVER
70 年代果葡糖浆诞 生之后,痛风发病率从不足 3%,增涨到了 9%。
如何避免摄入过多“果葡糖 浆”?
1.看配料表 买东西时看配料表——非
常关键的生活技能,大家在买东 西时一定要学会看配料表!
大家在买饮料、酸奶、或 是甜品时,可以看一下配料表, 一般配料表中都会注明是否含有 “果葡糖浆”。
2.买奶茶时要少糖
果葡糖浆的分类
按所含果糖比例 划分, 我们可以将常见的果葡糖浆分成 3 类: 含有 42% 果糖的 42 号果葡糖 浆, 含有 55% 果糖的 55 号果葡糖 浆, 含有 90% 果糖的 90 号果葡糖
果葡糖浆是食品添加剂吗

果葡糖浆是食品添加剂吗
对于特殊的群体来说,是不建议吃太多含有添加剂的食物,比物说孕妇以及婴幼儿是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含有添加剂的食物。
也许很多人在某些食物成分当中发现了果葡糖浆。
其实,果葡糖浆,它并不是一种添加剂,因为果葡糖浆,它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这是两种可以吃的食物,它虽然增加了食物的甜味,但是并不属于添加剂。
因为这两种物质会被身体消化,吸收,分解也会被身体代谢和转化成其他的营养。
所以说,它并不在添加剂的范畴,所谓添加剂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而果葡糖浆,它是身体所需要的物质,所以它肯定是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在对果葡糖浆是食品添加剂吗,这个问题了解清楚之后,大家就可以放心的购买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
只不过每一次吃的量不要太多就行,尤其是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不要吃太多,否则不利于口腔的健康。
果葡糖浆比糖还甜蜜,但会带来6大伤害,喝水时加点它可抵消!

果葡糖浆比糖还甜蜜,但会带来6大伤害,喝水时加点它可抵消!说到食品中不利于健康的添加成分,很多人可能会说是白糖,是反式脂肪酸,是过量的食盐。
但是有一种成分,很多人可能没有在意,其实对于身体的伤害也不小。
这个成分,就是果葡糖浆。
现在很多的食品,都用果葡糖浆来代替白糖,不少人还以为很健康。
其实,果葡糖浆对于身体也会带来伤害!果葡糖浆会带来6大伤害1.引发痛风在2011年,美国波士顿大学附属医院的一位博士,对46000 名志愿者,进行长达12年的比对试验。
最终他发现:每周喝5-6 次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痛风几率比正常人高出 29%,而每天喝 2 次以上含有果葡糖浆饮料的人,痛风几率竟高达85%!即痛风发作和果葡糖浆的摄入量,存在正比关系。
在70 年代果葡糖浆诞生之后,痛风发病率从不足3%,增涨到了9%。
2.引发高血压有动物研究表明果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刺激尿酸,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系统和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从而提高身体对钠的吸收,引起高血压。
有研究表明,在20年间,美国高血压人群的增加量已达到美国整体人口的30%,其主要原因是作为甜味剂的果葡糖浆添加于碳酸饮料中或是食物中进而人体摄入果糖的热量而引起了血压升高、尿酸升高等症状。
3.引发糖尿病很多人认为添加白糖,具有较高的引发糖尿病的风险。
其实添加果葡糖浆,也会引发糖尿病。
2012年,牛津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比了42个国家后发现:果葡糖浆消费越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高。
4.引发脂肪肝研究发现,持续吃掉大量含有果葡糖浆的食物后,肝脏周边的脂肪越堆越多,渐渐就形成了脂肪肝。
根据美国国家图书馆中收录的一项持续70年的研究显示:那些每天至少喝1杯含果葡糖浆饮料的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那些不喝饮料的人高出55%。
5.造成肥胖美国的一篇相关研究显示:自果葡糖浆发明以来,美国人的果糖摄入量与日俱增,从 1972 年每人每年不到 0.45 公斤,很快就增长到了 1992 年的每人每年 28.35 公斤。
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果葡糖浆是用优质碎米为原料,经α-淀粉酶液化、葡萄糖酶糖化,再经脱色、过滤、离交精制后,经固定化异构酶异构化,而制成的含果糖42%以上的淀粉糖品。
果葡糖浆的性能果葡糖浆无色无嗅,常温下流动性好,使用方便,在饮料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蔗糖,而且,较其更具有醇厚的风味,应用于饮料中可以保持果汁饮料的原果香味。
果葡糖浆的优点,主要来自于其成分组成中的果糖,并随果糖含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果糖服用后,在人体小肠内吸收速度缓慢,而在肝脏中代谢快,代谢中对胰岛素依赖小,故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有利。
在医药上,吡喃果糖可以加快乙醇的代谢作用,可用于治疗乙醇中毒。
静脉注射500ml质量分数为40%的果糖溶液可达效果。
美国果糖液也有取代葡萄糖大输液的迹象。
果葡糖浆还能抑制体内蛋白质消耗,利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作营养补给。
如果糖代谢过程不需胰岛素辅助,故糖尿病者,摄取果糖仍可进行正常的能量代谢。
在体内代谢转化的肝糖生成量是葡萄糖的3倍,具有保肝的功效。
在体内与细胞的健结合能力强,能起到稳定地逐步释放能量的作用,故对能量消耗大的运动员,服用果糖饮料,可增加体能耐力,有利于运动员保持体力和迅速消除疲劳等。
果糖在自然界存在于果实之中,也是蜂蜜的主要成分。
果葡糖浆是高甜度的淀粉糖,除作为糖源可替代蔗糖用于食品加工外,果葡糖浆还具有蔗糖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1)在口感上,越冷越甜。
果葡糖浆不仅甜味纯正,而且果糖在味蕾上甜味比其他糖品消失快,因此,用高果糖浆配制的汽水、饮料,入口后给人一种爽神的清凉感。
美国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及七喜等饮料已改用高果糖浆作为糖源。
(2)在风味上具有不掩盖性。
以高果糖浆作糖源,对果汁或果肉型饮料的风味具有不掩盖性的特点,可保持果肉色泽鲜艳和果品固有的香味。
所以,这一新糖源已成为饮料工业的理想甜味剂。
(3)渗透性强,能较快地穿透细胞组织,有利于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生长,对加工果脯、果酱等食品十分有利,不仅能保留果品的风味本色,鲜艳而透亮度好,还可防止表面干涸翻砂。
葡萄糖浆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有哪些方法

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坚持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避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和血脂 戒烟限酒,少喝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保持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
寻求支持: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感受和压力 培养兴趣爱好:阅读、运动、音乐等,放松身心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葡萄糖浆中的糖分可导致血糖升 高,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长期大量摄入葡萄糖浆可能导致 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性 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增加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葡萄糖浆中的果糖可促进脂肪合 成,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 三酯水平,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
减少糖分摄入:尽量避免高糖食 品和饮料,如糖果、甜点、碳酸 饮料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膳食纤维的作用:增加饱腹感,减少葡萄糖浆摄入量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水果、蔬菜、全谷类等 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建议:每日摄入25-38克 膳食纤维的来源:天然食物、补充剂等
注意食品标签上的成分含量
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成分表 避免购买含有大量葡萄糖浆的食品 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降低血糖反应
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
减少高糖食品的 摄入
选择低糖或无糖 的替代品
增加膳食纤维的 摄入
保持适当的运动 和锻炼
增加体育锻炼和运动量
提高身体代谢,减少葡萄糖浆的摄入 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促进身体健康,保持健康体重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
吃甜食的危害

吃甜食的危害吃甜食的危害1、造成龋齿我们口腔中生存着很多细菌,如果经常大量摄入糖类食品,这些细菌就会把口腔中残留的糖类分解发酵。
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酸性物质,对我们的牙齿造成侵蚀。
很多儿童的龋齿就是因为爱吃甜食造成的。
所以在吃完甜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避免发生龋齿。
2、导致肥胖糖类食品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吸收后,一部分消耗供能,另一部分作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
除了满足以上两部分需要以外,剩余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
人体和动物实验也显示,含有大量果糖的果葡糖浆可引起脂肪过量沉淀。
除此以外,糖还能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饥饿感的消失,促进我们进食。
所以长期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品,很容易引起肥胖。
假如我们每天多吃5块糖,相当于要额外摄入将近100千卡热量,体重每周即可增长100克。
3、诱发高血压美国对含糖饮料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天喝一罐甜饮料,患糖尿病的几率比不喝甜饮料的几率高20%,每天喝两罐,则高50%。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和甜饮料的大量消费、糖的摄入逐年递增有密切关系。
营养学家调查发现,吃糖可能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但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引起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导致糖尿病。
4、导致骨质疏松糖类食品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和缺钙等营养问题。
当机体长期处于高糖状态时,会发生尿糖现象。
导致骨质疏松在糖分随尿排出的同时,水溶性的维生素b1以及血液中的钙离子也会过多排出体外。
研究表明:ii型糖尿病患者的维生素b1尿排出量居然是正常人的16倍之多。
而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能量时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就会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从而易导致摔倒引发骨折。
而血液中钙离子的流失会引起骨骼中的钙不断地溶解到血液中,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5、易得肾结石我们都知道,喝白开水可以防止肾结石,但如果在白开水中放入较多的糖,喝糖水,则会促进肾结石的发生。
食品添加剂真的那么可怕吗

改善食品感官性状适当使用甜味剂、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膨松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比如甜蜜素用在糕点中,可以增加糕点的甜味;又如亚硝酸钠用在肉制品生产中,除了具备防腐功能外,更大的作用是作为护色剂,使肉制品的色泽更鲜艳亮丽,让人有食欲感。
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增加食品种类和供应方便性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适量添加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能保证食品色、香、味等。
如某类食品中加入合适的食用香精,能增加香味。
由此产生的众多的食品,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还带来了食品供应的便捷性。
方便食品加工、贮藏及运输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凝固剂和稳定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其他作用除以上作用外的特殊需要,如特殊食品生产等。
例如,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食品加工中,因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假、掺杂、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关于食品添加剂常见的“认识误区”食品添加剂都有“毒”,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能吃提到食品添加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有毒有害,所有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不能吃。
其实,食品添加剂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中。
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含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
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的品种,在规定范围内,按规定用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果葡糖浆介绍

果葡糖浆介绍果葡糖浆、果葡糖浆果葡糖浆无色无嗅,常温下流动性好,使用方便,在饮料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蔗糖,而且,较其更具有醇厚的风味,应用于饮料中可以保持果汁的原果香味。
果葡糖浆的优点,主要来自于其成分组成中果糖,并随果糖含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果糖服用后,在人体小肠内吸收速度缓慢,而在肝脏中代谢快,代谢中对胰岛素依赖小,故不会引起血糖升高,这对糖尿病患者有利。
在医药上,呲喃果糖可以加快乙醇的代谢作用,可用于治疗乙醇中毒。
静脉注射500ml质量分数为40%的果糖溶液可达效果。
美国果糖液也有取代葡萄糖液的迹象。
果葡糖浆还能抑制体内蛋白质消耗,利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营养补给。
二、果葡糖浆的主要特性(一)甜味:甜味包括甜度和风味二个方面,前者是指甜味强度的高低,后者是指甜味的可口性,作为甜味剂,甜度应是最根本的性质,各种糖类甜度比较如表所示:表1各种糖类的甜度(20℃以下,与蔗糖10%溶液比较)糖的种类甜度果葡糖浆(含55%果糖)果葡糖浆(含42%果糖)白砂糖葡萄糖麦芽糖山梨醇低聚异麦芽糖浆IMO-500(含异麦芽糖50%) 11095-100 10070406552低聚异麦芽糖粉IMO 含900异麦芽糖89%-90% 高麦芽糖糖浆(含75%麦芽糖) 4235甜味剂的甜味评价是让受专门训练的人员通过感觉器官的感觉评价而确定的,通常用蔗糖作对比,我们规定蔗糖的甜度为100,那么果糖的甜为150,果葡糖浆42糖的甜度为95-100,而结晶葡萄糖、麦芽糖和液体葡萄糖(DE 值42)的甜度分别是75、60、50,在进行甜度比较时,我们把各种糖类配成15%浓度的糖溶液,所以说果葡糖浆的甜度与蔗糖相同,是指这种情况下的干基甜度比。
一般人们喜爱的甜度为10%-25%之间的糖液浓度。
果葡糖浆的最大优点在于含有相当数量(42%-90%)的果糖,因而在甜味特性上与其他甜味剂共同使用,具有优越的协同增效作用,可改善食品与饮料的口感,减少苦味和怪味。
这“1物”每年导致50万人丧命,已被世卫组织拉黑,很多人天天吃

这“1物”每年导致50万人丧命,已被世卫组织拉黑,很多人天天吃蔡女士,今年31岁,是一个“十足”的女强人,在一家4s店工作,平时工作十分繁忙,压力很大。
蔡女士平时为了缓解压力,经常会吃一些甜食,奶茶、蛋糕之类的,感觉吃完心里会舒服一点,几乎养成了每天点奶茶外卖,或是下班后买个小蛋糕吃的习惯。
虽说蔡女士看起来不算特别胖,但却在一年前就查出患有高血脂症,医生当时就告诉她要少吃甜食,可是蔡女士感觉不吃甜食,自己的压力无处释放,怎么也戒不掉。
最近一段时间,蔡女士经常感到头晕,并且还经常困倦,但她没当回事,感觉应该是太累了,一天下班,蔡女士买了个小蛋糕,刚坐进车里,感觉呼吸困难,紧接着昏迷不醒,压到方向盘,喇叭一直响,于是路人拨打了120。
但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没能挽回蔡女士的性命,死于心梗。
医生叹息:每年因吃此物丧命的人数达到50万,早已被世卫组织拉入黑名单,劝你少吃!蔡女士患上心梗,和她平时的饮食有着很大的联系,可以说就是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所导致的心梗。
蔡女士本身就患有高血脂,平时还喜欢如此喜欢吃高糖食物,奶茶、蛋糕几乎是每天必备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甜食中都会加入一些“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属于一种食品添加剂,产自美国,甜味高于白糖,并非价格比白糖价格低很多,受到不少甜品店老板的青睐,但是这种物质对血管健康极为不利,若长期摄入,会导致血液浓稠,血流速度减慢,很容易增加脑梗、心梗的发病率。
建议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平时少吃甜食。
除了果葡糖浆外,这3种食物多吃也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劝少吃食物1:动物内脏鸡肝、猪肝、鸡心等食物经过卤制后,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常常被端上餐桌。
虽说这些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较多,但同样含有的脂类物质以及胆固醇也比较多,摄入后,容易导致血脂升高,血液浓度上升,增加血管堵塞几率。
食物2:酒喝酒,也是诱发脑梗以及心梗的一大因素。
因为人在喝酒后,一般都会较为兴奋,血流速度会有所增快,并且此时血压也会有所上升,在血流冲击下以及高压的压力下,血管内的斑块容易脱落,造成脑梗或是心梗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果葡糖浆:不健康的“健康食品”
果糖是单糖,是一种最简单的、无法进一步分解的糖分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用极低成本合成甜度高、易储藏的高果糖浆。
这些糖浆被广泛地加入食品中。
最近研究表明,大量食用人造果糖,会对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果糖甜度高,室下约是葡萄糖的2倍,蔗糖的1.7倍。
和葡萄糖(也是单糖)不同,果糖不会造成血糖的大幅升高。
另外,由于果糖不宜被口腔内的微生物分解,所以食用果糖后患龋齿之可能性低于蔗糖等传统常用甜味剂。
基于这些原因,国内相关商家称果糖为“健康糖”,并广而告之,以推销其产品。
那么,这种说法正确么?大量摄入果糖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呢?
旧瓶装新酒
在蔗糖未被大量生产并使用之时,果糖的主要食品来源是水果和蜂蜜。
而日常摄入蔗糖中,约50%亦为果糖。
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果糖是天然果糖。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果糖浆的广泛使用,人造果糖大行其道,旧瓶多装新酒,传统模式为之一变。
高果糖浆又名果葡糖浆,是一种果糖和葡萄糖混合物。
其中果糖为人工合成,是用特殊化学品(酶)将葡萄糖异构而成。
高果糖浆常见有42%和55%果糖两种配方,但近年亦有纯度更高之产品(如90%果糖)。
高果糖浆的常用原料是玉米,在我国亦有用陈米者,取其价廉。
高果糖浆在20世纪50年代被研制成功。
60年代末,日本科学家对其工艺进行了改良,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和传统的甜味剂(如蔗糖)相比,高果糖浆甜度高,稳定性好,宜储存运输。
最重要的是,高果糖浆成本比蔗糖低。
以一罐355ml(12盎司)含糖饮料为例,使用高果糖浆替代蔗糖,可以节省约1美分。
商家于是趋之若鹜,用它来取代传统的甜味剂,广泛地添加于饮料、食品中。
肥胖与糖尿病
2004年4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JCN)上刊出了Bray等人的一篇论文。
他们发现美国近二十余年肥胖增长趋势和高果糖浆在饮料和食品中的使用程度密切吻合。
迄今,美国成人中有三分之二者超重,三分之一者肥胖。
据此,Bray等人提出一个假说:高果糖浆是造成美国肥胖流行的罪魁祸首。
但是,这个研究仅对两个宏观流行趋势进行比较,这种表面的关联并不一定意味是因果联系。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摄入过剩。
而含糖饮料则富含热量。
一易拉罐355毫升的饮料一般可提供150千卡的热量,接近于3两熟米。
果糖尚可降低机体对瘦素的敏感性。
瘦素是一种可调控食欲的激素,能促使摄食减少、能量消耗增加,从而降低体重。
因为果糖对瘦素的抑制作用,有研究者提出假说,认为果糖摄入多者,更有可能饮食过量。
笔者和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的同事利用美国国家营养调查数据,研究了喝含糖饮料与肥胖的关系。
我们发现,即使每天热量摄入、锻炼强度相同,喝含糖饮料多者,还是更易于肥胖,这包括全身性肥胖和向心性肥胖(即腰围过粗)。
这提示可能存在其他机理。
2009年,来自美国加州的Stanhope等人在《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 stigation)上发表了一项有意思的研究。
他们召集了一些成年超重(包括肥胖)者,并将这些人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每天喝3杯含果糖饮料,一组喝相同量的葡萄糖饮料。
10周后,Stanhope等人对这些受试者之心血管疾病相关健康指标进行了检测。
他们发现,与葡萄糖相比,果糖更容易造成人体脏器内脂肪的沉积、降低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升高。
后者意味着未来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高果糖摄入还会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一些胆固醇。
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因为摄入果糖不会造成血糖的大幅度升高,所以果糖对于糖尿病是安
全的。
但是基于以上的研究进展,大量食用果糖,对糖尿病的防治,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2010年11月发表在《糖尿病治疗》(Diabetes Care)上的一篇文章支持了这个观点。
Mal ik等人在汇总了以前发表的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后发现,与不喝含糖饮料者相比,那些每天喝1-2易拉罐含糖饮料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26%。
加重肝脏负担
大量摄入果糖,还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脂肪肝等疾病。
2010年9月发表于《美国膳食协会会刊》(JADA)的一篇文章指出,果糖对肝脏的危害和酒精类似。
脂肪肝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病之一,影响了约10%-24%的成人。
而在肥胖人群中,患此疾者逾半。
果糖造成脂肪肝的机理较复杂。
简言之,虽然葡萄糖等糖类也能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但其转化速度和程度受控于一种肝脏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即所谓的“限速酶”)。
而果糖代谢则绕过此限速酶,直接进入下代谢。
故更容易生成甘油三酯,从而对肥胖和脂肪肝的危害更大。
另外,果糖在体内代谢时,一种叫三磷酸腺苷(ATP)的能量物质被大量消耗,从而激活肝脏的炎性反应通路,促使炎性物质生成,同时还会造成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失衡。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会导致肝脏疾病,大量摄入果糖对脂肪肝病人的康复亦不利。
升高血液尿酸
升高血液尿酸是大量摄入果糖的另外一个副作用。
尿酸对人体作用比较复杂,它本身是个抗氧化剂,对一些神经性疾病可能有保护作用。
但是,血液尿酸高是痛风的明确病因。
尚有研究表明,尿酸和肥胖、高血压等疾病有关。
笔者和同事在2007年8月的《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上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利用美国国家营养调查的资料,在控制了体重等影响因素之后,我们发现那些摄入含糖饮料或食品添加糖多者,血液尿酸亦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在另外一项刊于2008年《关节炎治疗和研究》(Arthritics Care & Research)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每天摄入果糖超过50克的人(相当于2-3罐饮料),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会比每天少于10克者增加2-4倍。
随后其他研究者也发现了果糖摄入越多,未来患痛风的可能性越高。
根据波士顿Choi等人在2010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会刊》(JAMA)的研究结果,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用果糖(尤其是人造果糖)替代其它碳水化合物(蔗糖和米面等),痛风的危险性也会显著增加。
危害不逊于蔗糖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人造果糖和天然果糖对健康的影响是否有差别?具体到食物:是否蔗糖与水果也和高果糖浆一样对人体有害。
对于蔗糖和高果糖浆之比较,目前相关研究不多,但营养界的主要观点是:高果糖浆对健康之危害不逊于蔗糖。
关于水果,绝大多数研究都支持多吃水果可以降低肥胖、高血脂、心血管病、糖尿病的风险度。
在笔者的研究中,日常摄入高果糖水果(如苹果、柑橘类水果等)并不会升高血液尿酸浓度。
在随后的一些相关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虽有些研究报道发现这些水果可能会升尿酸,但其程度也远低于高果糖浆。
迥异于饮料,水果中除了果糖外,还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有益成分,从而缓解果糖潜在的危害。
还需强调的是,与含糖饮料相比,水果中果糖含量并不大。
每100克水果通常只含果糖1-5克,而每罐饮料则有20-25克左右。
2008年11月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表明,如果每日果糖摄入小于50克,将不会对血脂和体重产生不良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人群中水果摄入量普遍偏低。
营养学家通常推荐每人每天摄入水果大于200克。
而根据最近的中国国家营养调查数据,国人日均水果摄入量只有72克。
如何增加全民水果摄入,进而促进健康,是营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
风景这边独好
基于健康的考虑,美国高果糖浆的销售这些年持续下降。
和2003年相比,2008年的销售减少了11%。
为挽颓势,美国玉米加工者协会自2008年起斥巨资大做广告,以期能改变高果糖浆的负面形象。
他们还建议将“高果糖浆”更名为“玉米糖”(Corn Sugar)。
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最近不少大的食品、饮料公司纷纷宣布改弦更张,在其产品中,部分或全面重新使用蔗糖。
滑稽的是,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高果糖浆在中国的发展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虽然我国目前使用高果糖浆还未泛滥如美国,但业已颇具规模,被添加到诸多饮料、蜂蜜乃至药品(如冲剂)中。
尤其是近年来,高果糖浆的生产和销售量直线上升。
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商家以牟利为目的,将高果糖浆包装为“健康、绿色食品”,并言之凿凿地宣称果糖将成为百姓健康饮食之组成部分。
类似的错误观点在某些学术杂志的相关文章中亦屡见不鲜,对高果糖浆在国内的使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更令人匪夷所思,某些学者还将扩大高果糖浆生产提升到了“赶超世界水平”的高度。
综上所述,大量食用人造果糖和其它糖类一样,会导致诸多慢性疾病,而且对部分常见病来说,危害可能更大。
纠正果糖是“健康糖”的错误观点,在当前中国有着重要意义。
特别是近年来,饮料摄入量在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中——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各项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痛风等,呈流行趋势。
我们应尽量避免重蹈美国等发达国家之覆辙。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却不能因噎废食,由此限制水果的摄入。
----作者: 高翔
(作者系哈佛医学院教师,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部营养、创伤、脑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