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誉会计

合集下载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收购、兼并等业务过程中,由于支付的溢价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具有实质性的存在,而是一种思维、文化、技能等知识属性的积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是企业品牌、声誉和市场份额等不可见的因素所体现的价值。

企业商誉通常是由于要进行收购、兼并、保险合并等商业活动,而支付的溢价部分超过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所产生的。

商誉是不能单独计量的,因而只有在相应资产的发生额中间识别。

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商誉确定商誉的确定需要比较复杂的程序和方法来计算。

确定商誉的第一步是计算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然后再从支付给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减去被收购公司实际净资产公允价值。

商誉的确定需要根据被收购公司的前期经营状况、品牌效应和市场占有率等因素进行初步估算,再与实际收购价格进行核实。

二、商誉的摊销商誉的摊销是在确定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以及收购价格之后进行的。

商誉摊销的期间为商誉确认之日起的最长有效期。

商誉的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20年。

在摊销商誉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摊销金额和摊销期限把其分摊到每年的损益表中,以实现对商誉的消耗。

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正确识别商誉的存在,并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处理。

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长,那么将商誉摊销到较长的时间,能够降低企业每一年的损益,但这也会导致企业净利润数的大幅下降。

同时,如果企业的商誉使用寿命短,那么商誉的全部价值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计入企业损益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三、减值测试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出现商誉减值的情况。

因此,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的存在将不会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一般采取减值损失模型或增强现金流模型等。

这些模型中,最典型的是减值损失模型,其需要将商誉的当前价值与其残值作比较,确定其是否出现减值的情况,来调整企业账目和资产的价值。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Goodwill)是指一家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给对方相比其资产净值更高的价格,这么高的价格就是所谓的商誉。

商誉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美誉度和品牌价值等实力外在体现。

在会计上,商誉是指企业在合并和收购活动中通过无形资产计量技术所确认的付出超出合并中所涉及资产和负债的净额。

商誉因此体现了企业背后的软实力和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

商誉的会计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商誉的计量、商誉的减值和商誉的披露。

商誉的计量是基于采用购并会计方法的企业开展收购时,在其收购对价中所确认的商誉。

这个对价大于被收购租赁的对价是这个差额。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商誉=收购价格-净资产。

此时,收购价格展示出的含义并不是被收购方公司的市场价值,而是被收购方公司在合并后与剩余利益相比受益部分的差异。

商誉的减值指在内部有诸如商誉不再具有其价值或者无法更好地用于相关业务等情况后,将商誉减值。

如果出现买方公司未能根据其初步估算合理地确认价值,或者因业务给予的期在是不可掌握,可能让该公司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减值存在困难。

减值并不会影响买方公司披露净收益,但会影响合并之后的资产负债表。

商誉的披露是指被收购的企业所披露的其在被收购时产生的商誉。

这样做的原因是,商誉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资金市场的投资者和其他用户来说,能够获得准确透明的商誉信息非常重要,以帮助其评估企业运营情况和付出的对价是否合理。

披露商誉的方式通常是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进行,有时候也会通过公告来发布。

此外,在美国,SEC要求上市公司至少每年对所有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综上所述,商誉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合理评估商誉的价值、及时减值、透明披露商誉信息,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公司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所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额外金额,通常是因为被收购公司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或其他非物质资产的价值。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不像实物资产那样拥有形体,但对于公司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价值。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时,通常会遵循国际会计准则(IFRS)或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

在收购其他公司时,如果支付的价格高于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价值,超出部分就会被确认为商誉。

商誉的金额通常是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所有资产和负债进行评估,然后减去其净资产价值来确定的。

商誉一般是在收购完成后确认的,这意味着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商誉金额是根据收购后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一旦确认了商誉,公司就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商誉的价值出现下跌,公司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准备,这将会影响公司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反映商誉的实际价值。

如果商誉的价值出现下跌,公司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以避免因商誉价值高估而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不真实。

商誉的减值测试一般会涉及到估值方法和假设条件的确定,以及相关资产组的现金流量预测等。

商誉的减值测试通常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商誉所属的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其次是将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与商誉进行比较,确定商誉的减值金额。

减值金额会被记录为商誉减值准备,从而影响公司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

需要注意的是,商誉的减值测试可能会带来较大的主观性,因为它涉及到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和估算。

公司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需要十分谨慎,确保合理和真实地反映商誉的价值。

公司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对商誉的减值准备进行充分的披露,向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清晰地传达商誉价值的变动情况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还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因为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价值的确定对公司管理层和审计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关于商誉会计问题的探讨

关于商誉会计问题的探讨

关于商誉会计问题的探讨,不少于1000字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通过合并或收购其他企业所获得的企业营运能力、声誉或其他非物质资产的价值。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商誉是指以超出所收购企业净资产的价值购入的产权或股权,也就是通过收购而获得的差价。

商誉在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方式是:当企业通过收购获得商誉时,应当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商誉列为无形资产,并将其计入合并后的净资产中。

在后续的财务报表中,企业需要对商誉进行定期评估,如果发现商誉减值,则需要将商誉按照减值的程度进行计提。

在商誉会计问题的探讨中,最关键的就是商誉减值问题。

商誉减值是会计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企业盈利情况和市值的重要因素。

商誉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确定商誉的价值,以及如何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的情况。

商誉的价值一般是通过评估方法来确定的,企业可以采用市场比较法、收益折现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商誉评估。

然而,不同的评估方法会对商誉价值的估算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对商誉进行评估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商誉减值是指商誉的持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

在商誉减值预警机制的实施下,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商誉减值的情况,以便进行相应的计提。

在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中,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商誉减值的程度,并将其计入财务报表中。

根据IFRS的规定,商誉减值应当计入损益表,从而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总之,商誉会计问题的探讨涉及到众多的具体细节,需要在市场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采取科学的商誉评估方法和合理的商誉减值预警机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财务透明度,从而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提升市值。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是在未来可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

商誉是企业并购活动中一个重要的会计概念,但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对于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进行思考,并探讨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以及商誉的价值和减值。

一、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属于无形资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商誉需要在并购交易后确认并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商誉的确认主要发生在企业收购其他公司时,当支付的价格高于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超出部分就是商誉。

商誉的确认可以反映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所支付的溢价部分,也可以说明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所获得的无形价值。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在资产负债表中,商誉被计入无形资产项目,而在利润表中,商誉会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

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能够提高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经济实力,也能够说明企业在并购活动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

商誉的确认也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吸引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

二、商誉的价值及减值商誉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确认虽然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但商誉的价值也是需要被关注和评估的。

商誉有可能存在减值的风险,一旦商誉价值发生减值,就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将商誉价值调整至减值后的价值。

商誉的减值主要受到市场环境、行业竞争、企业内部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商誉的价值及减值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备受争议。

商誉的价值及减值测试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商誉的价值需要进行评估,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和市场法。

成本法是指以商誉确认时的收购成本为基础,逐年摊销商誉;而市场法则是以市场价格评估商誉价值,市场法更能够反映商誉的真实价值。

商誉的减值测试也是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是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和净现值来进行。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因为收购其他企业而产生的超过净资产的差额,是企业信誉价值的一种体现。

商誉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如收购其他公司的发展潜力、市场份额、品牌价值等。

商誉在会计处理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

商誉的确认。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规定,商誉只有在收购交易发生后才能确认。

在收购交易中,商誉是以购买价格减去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差额确认的。

净资产包括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如果购买价格大于净资产的价值,超过部分就是商誉。

而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CAS)则要求在商誉的确认时,应将商誉与其他的企业合并项目一同确认。

商誉的评估。

商誉的评估是指确定商誉的金额,并将其纳入企业财务报表。

通常情况下,商誉的评估是通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测算来确定的。

具体而言,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以市场价格计算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在商誉的评估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市场竞争状况、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

商誉的摊销。

根据IFRS的规定,商誉不再按照固定摊销期限进行摊销,而是需要进行年度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有发生减值的迹象。

如果商誉发生减值,需要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商誉减值的计提不可逆,即一旦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不得再逆转。

商誉的披露。

商誉是企业的信誉价值,因此在财务报表中应进行充分的披露。

财务报表中应披露商誉的金额、评估方法和评估依据等信息,以提供给用户对商誉的了解和判断的依据。

还应披露商誉减值的情况,并对可能对商誉造成减值的风险因素进行说明。

商誉在会计处理中需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评估、摊销和披露。

准确地处理商誉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表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为完整和真实的财务信息。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商誉会计问题,首先介绍了商誉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商誉的减值测试以及商誉会计问题的挑战。

随后讨论了商誉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在对企业商誉会计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了解商誉在企业会计中的重要性,掌握商誉会计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商誉信息披露将有助于提升企业透明度,建立信任和信誉。

未来,企业需要继续改进商誉会计管理,加强信息披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竞争。

【关键词】企业商誉、会计问题、商誉定义、商誉特点、会计处理方法、减值测试、信息披露、挑战、总结、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价款。

商誉具有虚拟、无形、不易量化等特点,给企业会计处理带来一定挑战。

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购买商誉资产负债表的入账方式和商誉直接处理的两种方法。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通过评估商誉是否价值下降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商誉会计问题的挑战包括评估商誉是否需要减值、商誉持续性的问题以及商誉的合理性问题。

商誉的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在年度报告或其他披露文件中披露商誉相关信息,以提供给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考。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需要企业深入研究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以确保商誉不会对企业财务报表造成负面影响。

未来发展展望是企业需不断完善商誉会计处理方法,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并探讨商誉评估方法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2. 正文2.1 商誉的定义和特点商誉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或者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通常代表了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声誉、客户关系以及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

商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商誉是由企业支付的超过净资产价值的部分,因此商誉的金额通常较大。

商誉是无形资产,不具有具体的形态,也不具有明确的期限。

浅析商誉会计【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浅析商誉会计【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浅析商誉会计【会计实务经验之谈】一、商誉的内涵学术界对商誉争议一直较大,代写论文最具权威的当属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对商誉性质作的三种解释,称作商誉的“三元理论”。

一是商誉是对企业好感的价值。

这观点认为商誉来源于有利的商业联系,良好的职工关系和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有利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独占的特权和好的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

当企业整体买价超过其各单项资产价值的总和,即认为超额支付的部分为这些无形属性的代价。

二是商誉是企业超额盈利的现值。

这里所说的“超额盈利”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

因为短期超额赫利只能被认为是偶然利得,不能因此确认企业有商誉。

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是:人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企业有商誉,是因为这个企业能够较为长久地获得比其他同行更高的利润。

三是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人账资产概念的产物。

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账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

超过了它们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从会计账户处理角度来看,未人账资产概念认为商誉是计量了未人账资产的结果,包括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制度、忠实的客户和有利的地点等。

可见虽然用不同的字眼来表示商誉,但本质是一样的,即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是一项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也是基于这一本质定义的:指企业由于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顾客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效益高。

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的价值。

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企业的获得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

二、商誉会计争论1、商誉的人账问题商誉通常按照其:来源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

对于商誉人账争论主要包括商誉是否应该人账、人账价值的确定、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人账等问题。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摘要】企业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超出合理价值支付的部分,是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在会计处理上,商誉被列为无形资产,并在一定期限内摊销。

企业商誉的价值变动需要进行减值测试,确保其价值符合市场实际。

企业在面对商誉会计问题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通过探讨企业商誉会计问题,可以得出启示,指导企业正确处理商誉会计,提升财务透明度和经营效益。

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商誉会计问题仍将是一个重要议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保障投资者利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商誉,会计问题,定义,特点,处理方法,价值变动,减值测试,应对策略,启示,展望。

1. 引言1.1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的背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往往通过并购其他企业来实现快速增长。

企业商誉在并购过程中的确认、计量和处理,往往成为企业会计师和管理者面临的难题。

商誉的减值测试和会计确认也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对企业商誉会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规范企业的会计处理,提升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也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

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的背景之下,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商誉的定义和特点、会计处理方法、价值变动及会计确认、减值测试以及应对策略,以期整体提升企业商誉管理水平和会计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企业商誉会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当前企业商誉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企业商誉的核心概念和特点,探讨企业商誉的会计确认和减值测试的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商誉会计问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研究,旨在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商誉会计管理策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商誉会计问题,提升商誉管理水平和企业价值,并且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论文

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论文

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论文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

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析商誉的会计思考全文如下:一、商誉的概述(一)商誉的含义。

商誉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

具体地说,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商誉按其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两种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外购商誉则是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形成的购并企业支付的价款高于被购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是能使企业中的诸多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最优质的组合的客观存在。

商誉的经济含义是: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的差额的资本化价格。

商誉是由顾客形成的良好声誉、企业管理卓著、经营效率较好、生产技术的垄断以及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等一些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

我们通过对商誉的理解,不单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区分商誉与其他资产,还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商誉。

(二)商誉的特点。

通过课本上的学习我们将商誉的特点总结为:复杂性、经济性1、复杂性。

所谓商誉的复杂性,是指商誉的形成是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资源优势、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高科技专业人才的拥有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以及竞争中的优势。

有专家说,商誉是一种知识产权,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在市场竞争中积累出来的创造性成果,不单单表现在社会各界对于企业的评价上,更是企业发展中的无形中坚力量。

2、经济性。

商誉的经济性是指与财产权相联系的权利,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客观积极正而的评价就像是在海上行驶的帆船遇见了一阵东风,不单单为企业的商誉提升了说服力,更是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锦上添花;反之,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可能严重到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因此我国出台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恶意低毁竞争对手商誉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属于业内的不正当竞争,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之一,它代表了企业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价值。

商誉的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如何处理商誉这一无形资产,涉及到商誉的确认、计量、减值测试以及摊销等问题。

本文将就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商誉的确认商誉的确认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根据购买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所形成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当在一次购买中计量为被购公司的公允价值与收购成本之间的差额。

而在可观察到的市场活动中,这种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被称为商誉。

商誉的确认主要依据购买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商誉的确认并不是所有的商业合并都会形成商誉,只有当被购并不包含净资产时才会形成商誉。

商誉的形成还需要符合实体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要求。

二、商誉的计量商誉确认后,需要进行计量。

商誉的计量是指企业对商誉所进行的价值确认,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当以购买公司的成本减去被购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计量。

这种计量方式能够确保商誉的真实价值得以确认,同时也能够使企业及时了解商誉的价值。

商誉的计量需要注意的是,商誉并不是每年都需要调整其价值,只有当商誉出现减值迹象时,或者是商誉需要按照政策要求进行定期减值测试时才需要调整其价值。

因此在进行商誉的计量时需要慎重考虑,确保商誉的价值能够准确地得以确认。

三、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对商誉的真实价值进行确认,当商誉出现减值迹象时,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保商誉的价值能够得到有效的确认。

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企业对商誉进行调整其价值,以及确认商誉可能存在的减值损失。

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其中商誉的减值测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商誉所属的单元进行减值测试,将商誉按照所属单元进行确认其价值;二是根据商誉所属的现金流量产生单元进行减值测试,将商誉按照所属的现金流量产生单元进行确认其价值。

浅析商誉会计

浅析商誉会计

浅析商誉会计一、引言在现在这个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是商誉的竞争。

商誉是在企业合并中产生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然而商誉会计问题争议较多,至今仍是会计理论界的难题。

本文从商誉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商誉会计理论,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商誉的性质、构成因素和特性商誉的性质大概分为三种(一)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

由于这些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且又无法入账记录其金额,因此商誉实际上是指企业上述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

故好感价值论亦称无形资源论。

(二)超额盈利论认为商誉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超额盈利观”源于人们对资产特性的认识。

从理论上说,它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资产所下定义的三个基本特征:1、“由企业控制的”资源;2、“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带来的结果;3、这种资源“预期将为企业创造未来经济利益”。

很显然,“超额盈利观”下的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能使企业具有未来的服务潜力或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三)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在总计价账户下。

商誉被视为企业总体价值与单项可辨认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价值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贴现值的差额,即剩余价值。

因此总计价账户论亦称为剩余价值论。

多年来,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人员对商誉的构成因素作了各种研究。

有学者将构成商誉的因素归纳为以下15项:1、杰出的管理队伍。

2、优秀的销售组织。

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

4、有效的广告。

5、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

6、良好的劳资关系。

7、优秀的资信级别。

8、领先的员工培训计划。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也称为溢价。

商誉的存在是因为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和商誉产生的。

商誉的会计处理一直备受争议,很多公司和投资者对商誉的核算和摊销方式存在不同的看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商誉的核算方式是一个争议点。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在收购交易中,应按照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值计量金额和商誉计量金额的差额,确认商誉。

而商誉的计量是根据通过对被收购公司的合理估值来确定,通常是根据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计算的。

这就导致了商誉的金额可能与实际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引发了商誉的准确性和公允性争议。

商誉的摊销方式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不进行摊销,而是进行减值测试。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定期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认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处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这种处理方式对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可能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为商誉减值的识别和计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商誉的会计处理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造成一定的影响。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对商誉的正确处理能够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和实力,但如果商誉的计量和摊销不合理,就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造成误导。

商誉的存在也会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如资产负债表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利润表的净利润等,这就需要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商誉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如何合理处理商誉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企业需要在收购交易中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商誉的金额,可以通过进行相关的评估和估值工作,尽量避免商誉的过高或者过低计量。

企业需要加强商誉的减值测试和识别,及时发现商誉减值问题,避免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对商誉的核算和摊销进行更加清晰的规定和指导,确保商誉的会计处理符合真实性、公允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Goodwill)是指购买企业时,超过净资产的部分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涉及到企业的价值及未来盈利能力,而非具体的财务数据。

因此,对于企业的商誉的评估与计算,也显得比较复杂。

在会计处理上,商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一、商誉的计算和确认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可能会为其付出一定的代价。

可是,这些支付的代价,有可能会超过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值。

这个多余的价值,也就是商誉的部分。

商誉的计算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形象、销售渠道及客户群、技术研发能力、优秀的管理层,以及其他企业资源等。

为了确认商誉的存在,企业需要进行商誉的测试。

进行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在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中,商誉的存在是必要的。

商誉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其计算和确认与其他无形资产相似。

下面将简单介绍商誉的会计处理:1、计入资产负债表:商誉按照其实际支付的代价计入资产负债表,在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中,办公设备、房产等长期资产的计量,需要根据其实际价值进行计量。

而商誉则是按照企业实际支付的代价计量的,这样就为企业创造了未来的盈利。

2、无摊销处理:商誉的不良摊销处理是不被允许的,商誉的价值应该在企业中长期拥有的过程中,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而增值。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从未来的现金流量中收回其流失的商誉价值。

3、商誉减值测试:在计提商誉的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这个测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证实了商誉的价值是否可以持续。

测试的目的就是判断在未来几年里,是否还能根据商誉所加强的产品、品牌等属性实现收益。

如果企业预计未来几年内无法根据此收益,则需要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商誉的减记处理商誉的减记或者销账处理,是当商誉的价值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采取的措施之一。

商誉减记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1、未能按时实现预期收益: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如果预计未来的收益不能和商誉所加强的内容相符,企业需要采取减记处理,以免商誉成为企业的负担。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在企业并购或者资产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差额部分,是由于收购公司的资产净值超过其所需要支付的价格所形成的资产。

商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品牌、声誉、客户关系等方面的一种无形资产。

商誉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呈现方式,也影响到企业的财务业绩和经营状况的准确度。

下面将从商誉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浅析。

商誉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是指收购公司所支付的价格与其合并后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构成了商誉。

商誉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因为被收购公司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市场份额、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或者价值较高的资产。

商誉的形成也可能是由于收购的价格高于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所形成的。

商誉的会计处理。

在财务会计中,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商誉的确认、清理和计提减值准备等方面。

首先是商誉的确认,商誉应当在收购完成后认定和确认,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计量其公允价值。

商誉确认后,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定期评估,并在必要时进行减值测试。

其次是商誉的清理,商誉应当在收购后的财务报表中进行清理和呈现,并在必要时向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披露。

最后是商誉的计提减值准备,商誉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当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需要计提减值准备进行调整。

这些会计处理,可以确保商誉在财务报表中的合理呈现和对商誉价值的准确反映,对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准确性起到重要作用。

进一步来说,商誉的会计处理也涉及到商誉的摊销和减值损失的确认。

商誉在一定期限内需摊销,在商誉确认后,企业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摊销。

通过摊销,可以将商誉的成本分摊到未来的经济效益中,实现商誉价值的逐步体现。

当商誉价值受到重大影响而发生减少时,需要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

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商誉(Goodwill)是指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或资产后,超过其正
当价值的部分。

商誉可以被视为一种“无形资产”,因为它是由企
业的声誉、品牌、客户关系、员工技能等不易测量因素形成的。

然而,商誉在会计处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以下是一些主要问题:
1. 商誉的价值难以确定:商誉是基于一些难以测量的资产和负
债项,包括公司声誉、员工技能、客户关系等形成的,因此难以确
定其价值。

2. 商誉计量方法的差异:不同的会计准则和公司可能会采用不
同的商誉计量方法,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对商誉的估值存在偏差。

3. 商誉的减值:商誉存在减值风险,当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时,商誉可能需要减值,减值带来的成本也可能对企业的财务表现产生
不利影响。

4. 商誉的影响:商誉虽然不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但它会影
响企业的股东权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影响企业的投资价值和
股价等。

因此,商誉的会计处理是一个备受争议和研究的问题,需要企
业和会计师注意评估和评估其价值。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溢价部分,是对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客户关系、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一种评估和认可。

商誉的存在使得企业价值得以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未来的收益和增长空间。

商誉的会计处理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商誉会计的相关规定和实践。

商誉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商誉的确认和商誉的减值测试。

商誉的确认通常发生在企业进行并购交易后,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价值与收购价格之间的差额即为商誉。

根据会计准则,商誉应当以收购价格减去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认。

一旦商誉确认,企业就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如果商誉发生减值,企业则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将商誉价值减少至其实际价值。

在商誉的确认过程中,主要涉及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评估和商誉的确认时间。

被收购公司的净资产评估需要遵循合理的公允价值原则,确保被收购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商誉的确认时间通常发生在收购交易完成之后。

如果商誉的确认时间在收购交易完成之前,那么即使交易最终未完成,商誉也将被确认。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商誉的减值风险,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商誉的减值测试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一定的减值指标来评估商誉是否存在减值。

常见的减值指标包括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竞争环境和宏观经济等因素。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企业可以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风险,并据此进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

需要指出的是,商誉减值准备在后续会计期间是可以恢复的,但是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限制。

商誉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商誉的确认会提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净资产值,从而增加企业的净资产和净值。

这将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比率得到改善,从而提升企业的信用和声誉。

商誉的减值测试和商誉减值准备的计提也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表和利润情况。

一旦商誉发生减值,企业将面临减值损失的计提,从而降低企业的净利润和盈利能力。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在并购其他企业时获得的超额支付金额,是企业界常用的术语。

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另一家企业时支付的超过合理价值的差额部分,这部分差额被视为是收购者为被收购方的声誉以及未计入其财务报表的隐性资产所支付的价格。

商誉是一种非钢铁、非无形资产,也不像房地产、设备和股票一样有明确的市场价值,因此,商誉本质上是一种不确定的资产。

一般情况下,商誉会出现在企业进行股权收购、合并或资产收购等活动中,而商誉的准确价值往往难以确定。

因此,商誉的会计处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问题。

商誉的会计处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商誉的确认和商誉的减值。

首先,商誉的确认。

商誉的确认指的是在企业通过收购、合并或资产收购等方式获得其他企业后,将商誉如何确认到企业资产负债表中。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按照公允价值方式计量,并将其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具体来说,商誉被确定为对已收购的企业超过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超额支付。

公允价值是指在买卖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具有正当理由的买家和卖家之间的市场交易价格。

其次,商誉的减值。

商誉的减值是指商誉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需要进行减值的情况。

减值测试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进行,并应从2010年开始适用。

如果商誉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则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每年必须进行减值测试,以确定它是否存在可减值的迹象。

如果存在迹象,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测试以确定其减值金额。

综上所述,商誉是企业进行收购、合并或资产收购时获得的超额支付金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也是一种非常不确定的资产。

因此,商誉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在商誉的确认和商誉的减值两个方面需要不断关注和实践,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

浅析商誉的会计处理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部分。

商誉通常是由于被收购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客户关系、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而形成的。

商誉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些特殊性,下面我将从会计认证、初始确认和后续处理等几个方面对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

商誉的会计认证是指确定商誉是否符合确认条件和如何确认的过程。

商誉的确认条件包括商誉具备可辨认性、控制产生商誉的交易或事项已完成以及对商誉的可靠计量。

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商誉才能被确认。

在确定商誉的可靠计量时,需将商誉按照成本减值法进行计量。

成本减值法是指将商誉与相关资产组合进行比较,如果商誉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实现净现值,则需对商誉进行减值计提。

商誉的初始确认是指在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时,将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部分确认为商誉。

商誉的初始确认需要进行全面的商誉评估,包括商誉的可发生净现金流量、商誉的成本及商誉的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评估。

商誉的使用寿命通常是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的预期持有期限来确定的。

在确定商誉的使用寿命时,需考虑到被收购企业的业务特点、市场环境及行业变化等因素。

商誉的后续处理是指在商誉确认后的会计处理。

商誉需要进行定期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减值测试可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可实现净现值进行。

如果商誉发生减值,需计提减值准备,以减少商誉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账面价值。

商誉的后续处理还包括商誉的摊销和处置等。

商誉的会计处理可分为会计认证、初始确认和后续处理等几个方面。

商誉的会计认证需要满足一定的确认条件和可靠计量。

商誉的初始确认需要进行全面的商誉评估,初始确认后需进行定期减值测试。

商誉的后续处理还包括商誉的摊销和处置等。

商誉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具有重要影响,要合理处理商誉的会计处理,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

财务管理论文:浅议商誉会计

财务管理论文:浅议商誉会计

财务管理论文:浅议商誉会计商誉会计主要研究和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

在商誉会计理论问题中,讨论最为激烈持续时间最为长久的是商誉确认的问题。

由于确认是计量、记录、告的前提与基础,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很多问题是由确认问题引起的。

因此,商誉的确认是极其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财务管理论文范文:浅议商誉会计。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议商誉会计全文如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誉的价值及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尤其是经济全球一体化,新知识经济到来,加剧了全球并购浪潮,因此,商誉成为企业并购和会计处理中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但由于商誉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使得商誉至今仍是会计界的难题。

一、商誉本质几个世纪以来,不少学者和学术团体从法学、经济学、会计学角度对商誉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试图探索商誉的本质。

但目前对商誉的认识仍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有“好感价值论”、“无形资源论”、“超额收益论”、“协同效应论”、“总计价账户论”等,由于对商誉本质的争议,直接导致了对商誉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困惑。

1.好感价值论这种观点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和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认知感。

杨汝梅先生认为,一个企业是否能成功,不仅取决于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还取决于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好感以及投资者、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好感。

2.无形资源观这种观点认为,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因素众多,无法一一列举,因此,将商誉归属于某一因素有所偏颇,应当将商誉确认为企业尚未入账的无形资产。

罗飞先生认为,商誉是企业拥有的、能使企业获取按目前账上资产计算的超额收益的各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

3.协同效应观该观点认为,商誉本质上是企业各项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

M i I 1e:先生认为,企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协同效应应该是企业整体资产大于单项组成价值合计的根本原因,也是商誉的本质。

邓小洋先生认为,商誉实质是由企业各个构成要素有机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商誉概述1.1商誉的概念及分类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在“Commercial Goodwill”一文中对商誉做了最早的记述。

初期商誉指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

在1901年英国的税收专员案中,法院将商誉定义为“形成习惯吸引入的力量”、“企业的良好名声、声誉和往来关系带来的优势。

”19世纪末,英国一学者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

这个概念在当时很具代表性,即认为商誉是指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20世纪,商誉进一步演变为导致超额利润的一切因素。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商誉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在对商誉的一般定义为:商誉通常是指一个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掌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是企业能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潜在经济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水平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

商誉按其形成来源不同,分为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己创立和逐渐积累起来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资源。

合并商誉也称外购商誉,是企业在合并过程中形成的,由并购企业支付的价款,与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如果合并商誉确认时的差额为正即形成正商誉;如果合并商誉确认时的差额为负即形成负商誉。

1.2商誉性质的认识会计界对商誉的认识是从其性质入手的,中外学者关于商誉性质较有影响力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①1.对企业具有好感的价值:认为商誉产生于融洽的商业关系、企业同雇员的良好关系、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因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独佔特权和管理有方等,并认为反映商誉的总的价值是不能通过加总來取得的,它是所有对企业好感价值的综合体。

2.超额盈利的现值:认为商誉是企业未来超额盈利能力的反映,从计量角度而言,商誉可假定为预期未来收益超过正常收益部分的贴现值。

3.一个总计价帐户:倾向于将商誉作为一个总计价帐户,而不将其视为一项资产,认为商誉是企业的总价值与总资产公允价值间的差额,代表有形资产和某些无形资产的未分配成本。

我們可以发现各种观点都有几个共同之处:(1)都认为商誉是企业现有和潜在资产、资源带来的;(2)难于将商誉合理分配至企业现存的各项可辨认资产或各种资源中,或者说无法确切区分量化商誉的产生动因,因此只能采取“一篮子确认”的方法,将其全部归入一个项目——商誉中。

(归纳法)第二章商誉会计理论2.1商誉的确认在商誉会计理论问题中,讨论最为激烈持续时间最为长久的是商誉确认的问题。

由于确认是计量、记录、报告的前提与基础,有关商誉会计处理的很多问题是由确认问题引起的。

因此,商誉的确认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是自创商誉的确认。

虽然大多数人承认自创商誉的存在,但各国会计准则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IAS22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均明确规定只有在合并时商誉才作为一项资产入账。

这就限定了商誉只有在一个企业购买或合并另一企业时才予以确认。

英国的标准会计惯例公告《商誉会计》指出:合并商誉与自创商誉的特性没有差别,然而由于特定时间上发生的市场交易这个事实,尽管对企业的计价是主观的,合并商誉的价值可以被确定,而自创商誉是不可能的。

这不仅反映了英国会计界对商誉的看法,而且也反映了会计界对商誉会计处理的一般态度:对合并商誉进行确认和计量;而自创商誉由于各种原因,不进行确认和计量。

其次是合并商誉的确认。

合并商誉产生于企业合并,国外一些成功的企业合并表明,合并商誉占收购价格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应正确地确认合并商誉,否则将有悖于被并购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合并商誉的确认,依据不同的合并方式将产生不同的确认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中又具体区分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并对涉及商誉会计问题作出说明: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

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又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范的内容。

因此,在新准则中商誉不属无形资产,而是一种特殊的资产要素,且其只有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形成,如果为吸收合并,可确认为购买方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商誉;如果为控股合并,则确认为母公司所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

2.2商誉的计量目前对于自创商誉的确认还没有明确规定,其计量问题也无从规定。

所以商誉的计量其实就是合并商誉的计量问题。

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下文分别予以说明。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因而不形成商誉,亦无需进行商誉计量。

至于合并作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应调整权益项目,则属于会计处理而非商誉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是购买法,如果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如果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小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负商誉。

在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复核后,计人当期损益。

因此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计量公式是:±商誉价值=合并成本-(被并购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总额-被并购方可辨认负债公允价值总额)=合并成本-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3商誉的后续处理2.3.1 商誉的系统摊销问题《新准则》明确规定,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不再包含在内,因此商誉价值不用再系统摊销。

很明显,这种处理方法较之以往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

首先,商誉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不同于其它资产会随着耗用而逐渐消逝,它是一项与企业整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非递耗性资源,只有在企业不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随之消失。

其次,并购带有商誉的被并购企业,一般都会带来较多的效益,因此商誉价值未必一定处在递减之中,摊销商誉不符合会计处理的真实性原则。

再次,商誉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小到企业环境的改变、生产效率的增减、新产品的研发结果,大到经济前景的预期、国家政策的出台、国际时局的走势,都可能给商誉的价值带来波动,因此,商誉并不适合按时间进行摊销。

2.3.2 商誉减值处理问题对于确认的商誉,《新准则》规定,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企业都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

初始确认后的商誉,应当以其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美国2001年6月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第142号——商誉和无形资产》(SFAS)中的规定类似,不再要求对商誉进行摊销,而代之以定期减值损失处理。

其合理性体现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的减值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商誉的实际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现存商誉价值和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信息;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可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进行利润操控。

第三章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3.1新准则对外购商誉确认的规定不尽符合其含义3.1.1 商誉产生的条件从商誉的本质角度看,企业具有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才是企业商誉形成的基石。

企业有无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是商誉的定性标准;获取超额收益能力的大小是商誉的定量标准。

从商誉的形成过程来看,商誉的形成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单纯的产权交易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商誉。

外购商誉定义所指的预期协同效应②也并不是在产权交易之日就产生的,它必然要经过购买方与被购买方一段时间的磨合才会形成。

3.1.2 外购商誉追述于自创商誉外购商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被合并企业有一部分价值在平时未予确认,而且购买企业预期这部分未入账的价值将会带来超额利润,这部分未确认的价值实质上就是被购买企业的自创商誉。

因此,如果被购买企业的自创商誉在平时就确认入账,不考虑讨价还价的技巧及其它偶然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合并过程中就不会再有差价产生。

外购商誉实质上是被购买企业的自创商誉,只不过合并之前未予确认。

新准则规定外购商誉是③“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从购买企业的购并动机来进行分析,合并成本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并不能代表商誉的性质。

3.2新准则中商誉的计量方法不够准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由上文谈到的商誉的计量公式来看,商誉是个筐,任何不能具体辨认和可靠计量的都往里装。

因此商誉的内涵很模糊性,无法解释定性为何种性质的资产。

在企业合并出现交易价与帐面净资产的“差额”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个原因是,在企业会计帐表之外确实存在大量的可确指的无形资产。

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大烟草商菲利普﹒摩里斯公司以129亿美元兼并了克拉夫特食品公司。

此价格是该食品公司全部有形资产的四倍。

它包括“克拉夫特”牌奶酪、“布莱尔斯”牌冰激凌的商标权和“奇妙搅拌”的配方。

这个案例清楚说明克拉夫特食品公司兼并案高出帐面有形资产四倍的差额是商标权和配方,这些是可确指无形资产的价格,而不是“商誉”的价格。

又如,美国辉瑞公司以6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法玛西亚公司,这一收购使辉瑞公司成为年收入超过480亿美元的业界巨头。

这笔600亿美元的并购,高出企业帐面资产的差额是多少,未见披露。

但这个差额不是“商誉”的价值是无疑的了,美国辉瑞公司的真实意图是取得关节炎药物Celebrex的完全所有权。

第二个原因是,对被兼并企业远景的发展,对预期盈利的较高预测,而出现了高于帐面净资产的差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