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_商誉的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_商誉的影响因素分析
课题_商誉的影响因素分析

会计要素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会计确认与计量均离不开会计要素。就财务会计学本身而言,会计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是会计方法建立的基础,其直接关系会计目标的实现。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因此,各国会计准则机构都十分重视会计要素问题的研究。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将会计要素分为六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把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业主派得、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综合收益十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规定为五个: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虽然这些分类所代表的意思略有不同,但由于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基本相同,有些只是其他各项经过数学计算过后的结果,所以总的来说,它们的含义还是趋于一致的。然而随着20世

纪企业合并高潮的迭起、合并商誉频繁在企业合并中出现,人们开始对是否应该把商誉单独纳入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展开了激烈讨论。

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观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账户论。

1.好感价值论。该观点认为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这些好感可能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地理位置、良好的信誉、管理有方等。好感价值论亦即无形资源论。

2.超额收益论。该观点认为商誉是预计超额收益的资本化。商誉的价值通过企业整体所创造超额利益中表现出来。显然,这种观点将商誉作为了一种资产。

3.总计账户论。这种观点认为商誉是企业的一个总计账户,是计量企业未入账资产的结果,是持续经营价值观和未入账资产观的产物。

在2005年7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规定:商誉是不可单独辨认和确认的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在数量上等于合并日被合并方的整体公允价值与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上述提到的商誉其实质指的是合并商誉(也称为外购商誉),然而商誉分为合并商誉和自创商誉,但是现行会计惯例,包括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的有关规定,对两种来源不同的商誉会计处理截然不同:对外购商誉,企业确认其价值;对自创商誉,现行制度和准则都不予确认。这种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商誉产生于交易过程,而不是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表面看来,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即自创商誉是产生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而外购商誉是企业在进行产权交易的过程中突然形成的。实际上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只是人为划分的两种形

式,两者的本质一致,都是企业的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对被购并企业而言,自创商誉表现为企业未实现的价值,而外购商誉表现为已实现的价值。对于购买方企业而言,外购商誉属于购买方之后,就变成购买方企业整体超额盈利能力的组成部分,即转化为企业的自创商誉。由此可见,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外购商誉是自创商誉的市场化表现形式,外购商誉实质上仍然是自创商誉。

我国在2006年前,旧准则将商誉放入无形资产之中,属于不可辨认无形资产;而新准则出台之后商誉便不包括在无形资产中了。本人以为,商誉与资产是不同的,而且商誉在当今企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应该把资产和商誉分别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核算。其部分原因如下:

1. 商誉与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资产是企业的基础资源,是企业得以正常经营的必要条件,在企业价值增值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商誉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综合资源效应,是企业能力的价值体现,是衍生经济资源,在企业价值增值过程中起着助推作用。

2. 商誉和资产具有不同的特性。任何一项资产都可单独进行交易的特性,而商誉不可辨认,且不可单独进行交易。

3. 商誉与资产的计价基础不同。资产的成本资料容易获取,其日常增减变动可按历史成本进行计量,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然而,商誉的成本资料难以获取,因为企业所有的活动都与商誉的形成有关,商誉只能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4. 商誉与资产在是否可用于偿还债务方面存在差异。任何一项资产都可以用来偿还债务,而商誉不能与企业整体相分离,只能在企业合并时才能得到货币体现,所以不能用以偿还债务。

5. 将商誉确认为资产会掩盖不同企业之间经营效率的差异。许多会计学家及学者都认为不应当将商誉确认为资产。如佩顿(1922)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如果商誉全部在报表中被确认为资产,某一特定行业内所有企业的超常报酬都将被抹平。最成功的企业也只能赚取正常竞争性报酬。很显然,这是对真实情况的严重掩盖。沃克尔(1938)在《自创商誉》一文中也提出:收益率通常是衡量现代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将商誉确认为资产将导致没有企业能够展示出相对于其他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这无疑是主观的。投资者希望知道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究竟是怎样的,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其盈利能力是高还是低。

另一方面,不仅有正商誉,还有负商誉。一般认为,负商誉是指企业购并时购并企业支付的价款小于被购并企业减去负债后单个资产公允价值之和的金额。对于负商誉是否存在,会计学界还存在争议。根据亨德里克森的观点,“如果被购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购并企业的收购价格,那么被购并企业的所有者就会将企业的净资产单项出售,而不会再像存在商誉那样将企业整体出售或一揽子出售”。因此,在逻辑上就不可能存在负商誉。但是在实际的企业合并业务中,确实存在投资成本低于被购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因为负商誉的形成, 不论是由于被购并方经营不善, 还是由于在收购

中高估了资产的价值, 还是由于存在诸如财产抵押和未决诉讼等未入账的不利因素,其结果都会导致购并方未来资产贬值和经济利益的减少, 都会使购并方替被购并方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本人认为负商誉应该是作为一种负债负商誉是一种负债。负商誉的存在是因为被购并方存在一些账面上未能反映的不利因素隐性负债或其他不良资产,这些不利因素将由购并企业在未来以经济资源的付出来承担,从而导致企业未来资产贬值和经济利益减少,因而负商誉就体现为一种未来的负债。

因此,商誉并不能简简单单的看成是一种资产或负债,也不能轻易的把它当成一种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合并时必然出现的商誉,会计人必须对其进行确认和核算,其结果也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样既可保持现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不变,又可在此基础上增加有关商誉的内容,使得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更加完善。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对商誉若干问题的会计摸索 三明电业局多种产业部陆立丰 [内容提要]商誉及商誉会计自19世纪末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最具争议的论题之一。商誉问题通过长期的探讨,其定义及外购商誉应确认入账的做法早已为会计理论界所同意。但对外购商誉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自创商誉是否应确认入账、以及负商誉是否存在等问题,仍旧存在广泛争议。近年来,随着企业兼并浪潮的涌现,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在对商誉性质、定义分析、明白得的基础上,从外购商誉、自创商誉、以及负商誉三个方面,对商誉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这些问题的个人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关键词:商誉确认计量 正文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知识经济的进展,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类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众多的事例证明,拥有和制造良好的商誉对企业的生存和进展是极具益处的。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之因此在久经岁月之后仍能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专门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其久负盛誉。可口可乐,在专门多人的心中,看起来已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代表着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中国的海尔,在几经风雨之后,终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声名显要。海尔集团的飞速进展,不仅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了榜样,同时也为该集团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种良好的商誉对企业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现在正处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时期。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进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传统做法上应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对商誉定义的明白得动身,对外购商誉、自创商誉和负商誉三个方面对商誉进行会计摸索,并提出对商誉的理论认识和实

关于商誉相关问题的探讨

关于商誉相关问题的探讨 摘要 商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价值,通常指企业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或由于信誉好而获得客户的信任,或由于组织得当,生产经营效益高,或由于技术先进,把握了生产诀窍等原因而形成的无形价值。这种无形价值具体表现在该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了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即具有超过正常投资酬率的信誉和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商誉作为一项无形资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商誉的会计处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有关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进行了一些较合理的修改,但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所以本文主要就商誉的概念、来源、发展、构成要素及其确认、摊销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商誉;概述;确认;摊销

Abstract Goodwill is an intangible value of companies, usually refers their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superior, or because of good reputation gained the trust of customers, or as well organized, effectiv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r due to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know-how to grasp reason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intangible value. This intangible value of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s profitability over the general level of corporate profits, which have more than the normal rate of investment in the credibility and ability to pay. With the continu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ed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goodwill as an intangible resources, a cause for great concern. Accounting for goodwill aroused attention. In 2006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goodwill for a larger reform, carried out some reasonable modifications, 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issues need further discussion. Are recognized on the goodwill, amortization and impairment and other issues are discussed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goodwill accounting. This study mainly on the goodwill accounting purposes the nature of meaning and goodwill, and recognition elements, amortization, and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Key words: goodwill; character; elements; confirmation; amortization

浅谈商誉的减值模型和摊销模型

浅谈商誉的减值模型和摊销模型 近年来,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商誉总值节节攀高,然而伴随而来的是我国资本市场中商誉减值“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接连大跌,引起了监管层、上市公司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商誉;商誉减值;商誉摊销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无论是资本市场中商誉减值的“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还是上市公司利用商誉减值的手法进行“洗大澡”的财务舞弊事件,使得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股票接连大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运作,引起了各界广泛的关注。证监会于2018年末发布了《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 号——商誉减值》,从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商誉减值事项的审计和与商誉减值事项相关的评估此三方面对常见问题和监管关注事项进行说明,同时,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了商誉使用摊销计提的会计处理方法会更好的议题,使“商誉”这一类特殊资产更是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2.商誉概念 2.1商誉本质 “商誉的本质”一直以来皆是学术界的争论话题和关注焦点,目前比较受学术界认可的商誉本质理论来源于1965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Hendriksen的“三元理论”,即为好感价值理论,超额收益价值理论和总计价账户理论。(1)好感价值理论主要是认为商誉的产生来源于企业之间的商业交往,员工与雇主或者企业与顾客之间相互交往所产生的好感。学术界认为这一理论是合理的,因为顾客和员工,或是合作伙伴都会因为企业外在的形象或信誉而产生印象分数,印象分数若高,则顾客和员工就会对企业产生依赖,从而给企业带来超额的收益和价值,比然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好感价值理论忽略了经济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货币,这种由感觉所带来的价值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且难以核算,所以好感价值理论不能代表商誉的本质。 (2)超额收益价值理论认为,商誉的本质便是所有给企业带来过量收益的能力或资本。学术界认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商誉满足作为资产的基本条件,是一种企业拥有的、潜在的、无形的资源,但学术界的反对理论认为这种观点难以合理的使用参数估计商誉价值,无法使用会计计量的手段来衡量商誉价值。(3)总计价账户理论,也是目前会计界使用最广泛的商誉计量理论,他认为商誉的本质是企业总体价值和账面公允价值之间的差值,学术界认为其理论间接阐明了商誉的实质,并且这种方法可以用会计计量手段进行核算,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这一理论可以说是非常科学的,但反对这一理论的说法则认为,将商誉这一资产变成了一个“账户”混肴了商誉的本质,并且因为账面价值包含许多未入账资产或负债,衡量时会产生极大的误差。 2.2商誉确认 对于商誉的确认主要分两大类,第一类为企业进行并购重组业务所产生的

浅谈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浅谈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在新的课改下,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渊博的知识 2、语言 3、德行 4、掌握现代的教学技术 【关键词】: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语言;德行;现代教学技术一、渊博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知识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而且教师在传统知识时要有判断、有批判,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广览群书,积百家知识于一身,才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过程中的行为出现的问题加以解释,才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我作为学生时,很注意教师的知识素养。由于当时我是资智比较好的学生,所以我会有心地去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有的教师对我问题看似不屑一顾,但从他的眼神中得出的结论是: 这个问题他不会。 所以就认为这个教师的水平低,在上他的课时无形中就会有一种抵触情绪,这样在我的文化层面上就出现了裂痕。相反,也有很多教师对我的问题给予仔细的解释,同时鼓励我学习上的标新立异,但不能偏离正轨,对这样的教师我有很深的敬意,所以在上他的课的时候,无形中就会加大自己的注意力,对我的知识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作为教师已经九年了,在这九年中,深受学生的喜欢,我觉得这与我的知识结构有关。我读的书虽然不是很多,但很注意知识的积累,并能融入一定自己的层面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我这儿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同时,对学生本身的人格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我曾经教过这样的一名学生,他从我上他的第一节课时就昏昏欲睡。出于对他的关心,我想我应该适时地帮他一把,但我想我不能伤他的自尊,于是我在一节课的课间对他说:你能问我一个问题吗?我的这个问题很可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但他没有浪费这次机会,反问我: 人睡觉能学习吗? 他的这个问题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想我的回答是很恰到好处的: 睡觉可以有一定的发明和创造,但必须在有足够的知识和思考的能动力,比如凯库勒,就是在经过深思之后得不到的结构的时候,就是在睡梦中梦到了苯的结构,从而得到了苯的结构型,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前导,即你睡一年或许只能做一些诞的梦,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痴呆。我的这个学生听后,没有任何语言,但从那起,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上课再也没有睡觉,成绩相当不错,最后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后来我想,如果没有读那么多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书,我就不会象上面那样回答我的学生的问题,那么,我想这个学生的结果不会有现在的样子,那我也是一个失败的教师。 另外,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对于课堂知识的把握也会有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无形之中把学生引入了更高的知识境界,学生也会更加地加入到学习中来。曾经有学生这样说: 老师,您的知识让我们佩

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

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 为确保论文写作质量,督促学生在校期间收集足够资料以保证后期顺利开展论文写作,体现开题报告的真正意义,进一步规范论文指导工作,经请示教务处并结合资料收集和开题报告撰写、师生交流的实际情况,现对论文开题和有关工作提出如下要求和指导意见: 1、开题报告中的选题理由和意义、研究计划(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即论文内容框架、研究目的、拟解决的难题、参考文献)必须真正体现学生对论题的把握、思考和资料占有情况。 2、在资料收集方面,必须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期间图书资料借阅和cnki期刊网下载的便利条件。借阅的图书由于受借期限制,应于离校前复印需要参考的内容。下载的期刊文章应保存于u盘,并建议学生打印出纸质文稿以方便写作时参考。 3、开题报告中的论文研究内容视为论文提纲初稿,可要求至一级标题,学生离校前(至迟不得超过2月上旬)应另交包含二级标题或更详细脉络的正式提纲。教师同意论文提纲后,允许学生在后期写作中微调,但主题内容不得偏离已确定的选题。 4、开题报告中不写论文写作各阶段的时间要求(时间要求由教师在论文任务书中下达)。

5、开题工作一律由指导小组统一进行。指导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主要检查以下内容: ①学生在选题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难题方面,对论文主题的把握程度和思考情况。②资料占有情况,指导小组要检查学生复印纸质图书资料和下载期刊网文章(注意:caj或pdf格式文章,而非网页文章)情况。对于纸质图书资料,著作类应至少复印封面交指导教师留存备查,期刊类应复印所参考文章的全文,并另复印参考文章的首页交指导教师留存备查;对于下载的期刊网文章,应用u盘将下载的全部文章拷贝给指导教师留存备查。 ③检查是否仍存在重题情况。 6、达不到开题要求的,指导小组应责令学生修改开题报告、补足资料,于学生离校前另行开题。 7、开题报告形成过程中,选题可做学科内调整。开题报告获得通过,选题即不得再行改动,否则即会出现论文与开题报告不一致。特殊情况下,如确需改动选题,必须按上述要求,重新整理材料,并由指导小组组织第二次开题。 8、开题报告通过后,指导教师应尽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该任务书按要求一律由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根据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结合教师对论题的思考,填写论文内容在论文要求一栏中,主要就论文的写作方法(例如,是侧重理论分析推演还是实证研究,还是二者结合)、应重点论述的问题、防止出现的问题、各阶段时间安排等方面提出要求。 9、学生离校后采用电子信箱与教师交流的,学生发送及教师修改后的的提纲、文稿,应采用粘贴附件的方式。教师向学生发送电子邮件应在发送设置中选择保存已发送邮件,以备检查。学生返校后,所交文稿应一律为纸质文稿,教师修改

企业文化-关于商誉问题的探讨

★★★文档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讲,其结果表现为巨额商誉资产(仅考虑购买法下的处理)的确认以及以后会计期间巨额摊销费用的发生,这导致许多企业在并购以后要报告巨额亏损。举例来讲:时代华纳的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的80%是为商誉而支付的。即使选择了长达40年的摊销期限,时代华纳每年所要注销的商誉价值仍要高达2.75亿美元,这导致其在并购以后的第一年报告了2.17亿美元的净损失。于是商誉资产到底要不要确认,如果确认的话要不要摊销,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商誉是否应该被确认 首先,援引7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钮C)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设计储备确认会计(这个公告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披露已经证实的未来可采储备的价值,为了作出披露,这类公司必须对尚未钻探仍处于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作出估计,而这种估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时的解释说明: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影响。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因此,商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其次,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5年之后仍然相关。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的确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用。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最后,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二、商誉资产如何被确认 (一)商誉的入帐时间问题。本文认为当前只有发生并购业务时才确认商誉的价值的会计处理欠缺合理性。原因是:首先,我们都知道并不是并购活动、而是企业持续地开发创造知识产权的努力形成了商誉的价值,因此从商誉价值形成的角度来看,并购活动是一个无关事项,不应该成为确定入帐时间的标志。其次,仅仅确认并购企业的价值同时也导致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我们知道财务数据只有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时才具有决策价值,但是仅仅部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包含了商誉,这一方面导致投资者利用商誉信息时更加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导致并购企业和非并购企业的财务比率因为计算口径不一致而存在显著差异。 既然在发生并购业务时才确认商誉的价值欠缺合理性,那么商誉的入帐时间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首先,按以往的惯例,应以准则或者规定出台的时间为起点,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在过渡期内选择披露商誉价值的时间。其次,从过渡期结束之日开始算起,统一规定一个时期(比如1年或者3年)要求所有企业披露重估以后的商誉价值。最后,允许企业在满足法定资产重估条件(比如合并、分立等非持续经营状态)时调整商誉的价值。这样,商誉资产的确认一方面保持了与其他资产确认原则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兼顾了商誉资产价值容易波动的特殊

商誉会计理论浅谈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商誉的性质、构成因素和特性 1 (一)商誉的性质 1 (二)商誉的构成因素 2 (三)商誉的特性 2 二、商誉的会计处理 3 (一)自创商誉的会计处理 3 (二)购买商誉的会计处理 4 1.购买商誉的确认 4 2.购买商誉的计量 5 3.购买商誉的摊销6二、负商誉7 (一)对负商誉的存在问题的思考7 (二)对负商誉性质的思考9 (三)对负商誉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10 参考资料11

商誉会计理论浅谈 内容摘要: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性质、确认和计量以及负商誉等问题,已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对于商誉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应该有更深入的探讨,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商誉、负商誉 一、商誉的性质、构成因素和特性 (一)商誉的性质 关于商誉的性质,主要有两种观点: 1、超额收益能力观点 该观点认为,商誉是指企业获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的一种能力。在企业联合中,购受企业支付的买价高于所取得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因为预计所取得的净资产能获取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利润,即有商誉存在。美国学者指出:“如果一家企业有优越的盈利能力,即从企业购受者的观点计算,在现有有形资源的基础上有能力获取正常的或代表性报酬率以上的盈利,而且,这种优越的营利能力不是由诸如专利或专营权等专有的权利所确立,可以认为该企业拥有商誉或一般无形价值。 2、总计价帐户观点 中南财经大学的阎德玉教授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只是特殊的计价帐户,它表明该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各项资产个别价值的总和即‘整体大于组成部分的总和’。”究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企业拥有许多未入帐的资产,如优秀的管理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制度,忠实的客户和有利的地点等等。而商誉就代表了企业上述各种未入帐的无形资源。 实际上,上述两种观点并无冲突,超额收益能力观点说明了商誉的基本性质,总计价帐户观点则是对超额收益能力观点的补充和充实。商誉是企业的一种超额收益能力,但它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求其原因,是因为企业有一些未入帐的无形资源。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商誉作为总计价

浅谈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

浅谈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的影响 有一次在朋友聚会上,大家不约而同的谈到自己的老师,我发现他们谈论的焦点大都集中在几位老师身上,其余老师对他们来说好像无任何印象,作为班主任,在学生毕业多年后,能够让学生记忆犹新,并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影响,老师鲜明的个性显得尤其重要,老师的哪些个性对学生影响最为深刻呢? 一班主任坚强的信念,能够经久不息的感染学生心灵 1、曾经遇到有一位班主任李老师,被老师们亲切的称为“救火”队长,在学校,哪个班级不好管,学校就将他安排到这样的班级,一般不过一、两个月,班级秩序必然迅速扭转。 2、有一年遇到一个教学质量极为低劣的班级,每次考试学生综合成绩不仅位居学校倒数第一,而且离全校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还差一大截,我老师担任班主任后,并不是想象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从抓努力学习的学生入手,一个班级学生无论多么的厌学,总有部分爱学习的学生,每天在课余时间,我老师都到教室一对一的辅导这些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这些学生成绩迅速上升,他们成绩的上升又会带动部分学生。最后整个班级学生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攀升,不到一学期就将一个厌学成风的班集体扭转成好学的班集体。 3、作为班主任,无论教什么样的班集体,自己都要做到以身作则,相信学生能够改变、一定会进步,并将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念用行动转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进步,所持有的坚强信念,而不是光嘴上说说而已,通过老师无声的行动帮助他们取得明显的进步,他们就会更加信任老师。 二老师的随和,让学生感受到人格的尊重 1、在每次学生评教中,我总是高票当选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主要是我待学生特别随和,有一次我要一名学生将作业交上来,这名学生说:“老师,您知道我不爱学习,就不要逼我学习好不好?”“可以,我不逼你学习,我引导你爱学习,不交作业是因为你不会做,我教你不就行了吗?”这名学生没有办法在我的引导下,在办公室将作业做完后交上来为止。我从来不发脾气,也很尊重学生,但从来没有出现管不住学生的现象,学生不仅和我关系处理得很融洽,而且关系也很亲近,用一位学生的话说:“和班主任相处,我们感觉到自己处处受到尊重。” 2、老师管住学生不靠老师脾气多大,也不靠老师多么会整学生,其实老师的随和一样赢得学生的尊重,面对打架学生,摸一摸打学生的头:“你这一次打架真凶,不仅将他打伤,医药费也去了上千元,你父母和你还要赔礼道歉,你图的啥呀!”轻轻的几句话远远胜过一大堆道理。“不要为倒掉的牛奶而哭泣。”学生在每违纪前多引导,违纪后他自己已经后悔了,何必老师再去将他挖苦讽刺一番呢? 三老师的敏感能让学生防患于未然 1、一天下晚自习后,看到一群学生汇集在楼梯,看样子好像个个都义愤填膺的讨论着什么?我感觉到他们中间一定有问题,我将中的一名同学叫到办公室,他说:“老师,我也没犯错误,为什么要我到办公室?”“你是老师的学生,犯了错误才会进办公室吗?老师想和你谈谈你这几天的学习感受!我感觉到你这几天

开题报告导师意见

开题报告导师意见 篇一: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参考1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指导老师审核意见”一栏的格式要求参考意见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要能反映以下几点: 1.学生开题报告中对选题来源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情况; 2.学生开题报告中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方向是否明确; 3.学生开题报告中研究的方法及措施是否可行; 4.学生开题报告中研究工作的步骤、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特别要注意学生开题报告中的时间安排与本人下发的任务书规定的时间安排要相呼应; 5.是否同意开题; 注:以上审核意见及签名均要求指导老师手写,不能电脑打印!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范例1: 该生对于所开课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市场调研,参考了许多文献,最后确定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课题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延续,符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同意该课题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范例2: 该生通过与课题组成员和老师充分讨论,参考了许多文献,确定了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的课题。本课题初步确定的电路原理图合理,设计思路基本明确,通过设计和研究可以提高开发电子产品的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同意该课题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篇二: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试验准备工作充分:能收集比较详实的中外参考文献,进行试验设计和准备工作,试验材料准备充分,试验计划安排合理,并已开始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希望继续收集资料,完善试验方案,早日开展试验研究和论文撰写。 同意开题! 篇三: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导师意见 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年级 学号 专业 研究方向 研究生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关于企业合并商誉及负商誉的探讨

【论文摘要】合并会计是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而合并商誉及其会计处理问题又是其中的难点和热点随着我国企业并购案的不断增加.对合并商誉的规范处理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对有关合并商誉确认和计量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负商誉处理进行了探讨。一、商誉的含义商誉通常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得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所形成的价值。商誉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不可辨认性,商誉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是与企业整体价值、相关资产组紧密相连的;二是超额收益性,由于商誉的不可辨认性,使商誉在计量上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区于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无形资产。企业整体资产所取得的盈利能力大于按照单项资产取得盈利能力的简单之和,因此商誉在本质上是超额收益的现值。由于商誉的存在,可以使企业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获得比同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二、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一般会计理论将商誉分为两部分: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自创商誉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企业自身创立和积累起来的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资源。合并商誉是企业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合并企业所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价值的部分。1.合并商誉的初始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部分,应当确认为商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应当相互抵消,同时抵消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在购买日,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差额,应当在商誉项目列示。我国目前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是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的是购买法。权益结合法下的商誉,是作为一项权益的抵消项目,即将合并过程中合并企业支付的超过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目前的操作会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净资产回报率,从而降低企业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而在购买法下.企业把商誉确认为一项独立的资产,并且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必须进行减值测试。这样可以使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更加可靠。2.合并商誉的后续计量。新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减值测试法,而没有考虑对商誉的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并且至少应在年度终了时进行测试;一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由于商誉不可辨认的特征,其本身难以产生独立的现金流,所以,商誉须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相结合进行减值测试。其中,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人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同时,这些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应当是能够从企业合并的协同效应中受益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但不应当大于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所确定的报告分部。这种会计处理方法有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商誉进行的减值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商誉的实际情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现存商誉价值和企业资产价值的真实信息: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可以防止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控。但是由于对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确认的执行难度较大,可能产生对商誉进行重新分配并在新的基础上进行减值测试,会增大工作量,而且结果也未必准确。同时,怎样合理的将商誉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详细具体的指导,加上我国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商誉减值的准确性更难计算。[!--empirenews.page--] 三、对负商誉处理的探讨购买法的企业合并中也会出现合并负商誉。会计界普遍把负商誉定义为:与商誉相对,是收购企业投资成本低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差额的部分。我国现行会计规范关于商誉的规定中,没有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但其金额的计算与国际上的做法还是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O号——

企业文化关于商誉问题的探讨

★★★文档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而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讲,其结果表现为巨额商誉资产(仅考虑购买法下的处理)的确认以及以后会计期间巨额摊销费用的发生,这导致许多企业在并购以后要报告巨额亏损。举例来讲:时代华纳的并购案中,140亿美元中的80%是为商誉而支付的。即使选择了长达40年的摊销期限,时代华纳每年所要注销的 商誉价值仍要高达2.75亿美元,这导致其在并购以后的第一年报告了2.17亿美元的净损失。于是商誉资产到底要不要确认,如果确认 的话要不要摊销,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一、商誉是否应该被确认 首先,援引7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钮C)和财务会计准则委 员会(FASB)在设计储备确认会计(这个公告要求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披露已经证实的未来可采储备的价值,为了作出披露,这类公司必须对尚未钻探仍处于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数量作出估计,而这种估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时的解释说明: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影响。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因此,商

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其次,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我们的判断。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年之后仍然相关。5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 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的确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用。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最后,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问题。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二、商誉资产如何被确认 (一)商誉的入帐时间问题。本文认为当前只有发生并购业务时才确认商誉的价值的会计处理欠缺合理性。原因是:首先,我们都知道并不是并购活动、而是企业持续地开发创造知识产权的努力形成了商誉的价值,因此从商誉价值形成的角度来看,并购活动是一个无关事项,不应该成为确定入帐时间的标志。其次,仅仅确认并购企业的价值同时也导致并购企业与非并购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我们知道财务数据只有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时才具有决策价值,但是仅仅部分企

浅析商誉的本质

2010年 第11期 浅析商誉的本质 文/田野 摘 要:对于商誉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现行会计准则对于商誉的表述为“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那么它是否就是现实中我们所说的商誉呢?本文拟从这个问题出发,探析外购商誉的本质,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得理解和使用。 关键词:商誉;外购商誉;企业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0)11-0355-02 业、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力不足等种种原因现实中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仅仅依靠排污费来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已经很难行得通,我们急需新的理论和政策来拯救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近期,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课题组经过调研,形成了“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报告得出的结论是2012年前后是我国推出碳税比较合适的时间,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征收碳税提上日程,而且在不远的将来极有可能就开始实施。至于碳税征收后的用途,将主要用于转移支付,利用碳税来补贴高科技的节能环保行业和企业。 三、碳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及展望 征收碳税一方面会提高能源价格,使企业成本增加,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别对外贸出口企业影响巨大;另一方面会促使企业加快更新设备,对实力雄厚的企业是一次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 碳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我们以时间为第一维度,空间为第二维度:短时间内,碳税的征收会提升能源价格,加重企业成本,此时对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有足够财力和资本或者能够融资,利用这个时机来更换新设备,增加企业的产能而同时又可以减少碳税的支出,不失为一石二鸟的理性决策;但如果企业资本实力有限有不能融资度过难关,很可能就会被淘汰或者被其他企业吞并。这种结果虽然可能不为企业所有者所接受,但是这也是国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付出的代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十分有益的。长时间内,实力雄厚的企业和实力一般但是熬过成本增加而存活的企业都已经适应了碳税带来的影响,此时国家已经淘汰了落后产能的企业,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外部负效应。而根据学者高鹏飞、陈文颖(2002)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征收碳税会导致短时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1];商凯(2009)建立的模型结果也表明:征收碳税将使经济增长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短期内征收碳税对经济和CO2的排放量的影响都相当大,而长期内的影响则小得多[3]。 一方面,碳税税率的确定和碳税的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从保障民生的角度出发,对于个人生活使用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暂不征税。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征收碳税是我国节能减排、转变高污染高能耗粗放式发展,促使企业自主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的一种重要税收手段,对能源节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碳税在减缓环境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还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4]。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围家,碳排放问题十分严峻,在制定减排政策时应当将碳税作为降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工具。这将不仅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转变粗放式发展,摆脱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实现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大国的形象。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参考文献: [1]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 [2]周剑,何建坤.北欧国家碳税政策的研究及启示[J].环境保护,2008(11B). [3]商凯.促进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碳税政策研究,2009. [4]张景华.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2). 一、商誉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定义商誉,因为商誉是无形的,所以人们无法观测到它的表面现象、把握它的经济实质。所以笔者认为,准确完整地抽象出商誉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乔治卡图尔特和纽曼 奥尔松在《商誉会计》中,把商誉用具体的形象语言描述为:(1)管理队伍的杰出表现;(2)销售组织的积极配合;(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4)广告的有效推广;(5)工艺技术或配方垄断性;(6)优秀的资信级别等。 由此可以看出商誉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商誉不能离开企业而独立存在;第二,商誉价值的计量具有很大难度;第三,商誉的价值会随内部或外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很大的波动。 对商誉的性质,国内理论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美国会计学家E S Hendrickson的观点。他在《会计理论》中介绍了三个观点:(一)是好感价值观。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及顾客对企业产生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是因为企业所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资源、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这种观点仅仅列举了商誉的一些特征而难以解决商誉的计量问题。按照现行惯例,自创商誉不纳入会计核算,而外购商誉(合并商誉)则纳入会计核算。所以笼统地认为商誉是一种未入账的无形资源是不够妥当的。(二)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商誉被视为企业总体价值与 学术探讨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1776459.html,2010.11 355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分析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高尔基曾说过,人的本质是个大殉道者。童话中有个小女孩,由于穿上了红舞鞋,就只能拼命地旋转下去,穷其一生,欲罢不能。老师一旦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其情其感也如红舞鞋一样,让老师永不满足,永无止息,直至奉献一生的精神与心血。老师所从事的事业,实在是一项人的事业,也是一项充满了 情感的事业。老师又是学生的榜样,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老师 的情感态度对学生起到很强的感染作用。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到塑造学生品格、启迪学生心智的作用,从这意义上讲老 师就是传播知识文明的殉道者。 老师的真诚教育情感,往往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它往往以顿悟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又一村”,促使学生明白只有在生活和实践中才可以体会到学习 的价值,在学习中享受生活,享受快乐吧,让学生顺其自然快乐 学习,让学生读书明理智慧积德,教育本身才更有意义,学生的 学习也才更有兴趣。这种教育的瞬间灵感离不开老师“语不惊人 死不休”的强烈的教学欲望和“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苦思索。 老师的情感不仅能激发老师的教学欲望,而且能使老师长时间地保持对教育和教学的专注思考,为学生学习的顿悟产生铺垫条 件。通过老师的真诚教育情感在学生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去影响、感召、塑造学生,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高尚的精神种子, 使他们成为健全人格的人。因此,老师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

十分深刻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情感能够培养老师的教学欲望 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认识或所操作的事物所持态度的体 验。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的关系,当客观事物符合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有了情感就能强化智力活动,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强烈的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内在 动力(培情原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可以一 分为二,有些归于智力,有些归于非智力因素,第三者是没有的。”所谓智力因素是指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观察力、 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所谓非智力因素指 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时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称,它由动机、信念、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心理要素组成。它 对智力因素的发挥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要素,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与人的社会性需要密切相关。情感形形色色,往往呈现出积极的和消极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等两极趋向。每种情感又可按其强度分为不同的等级。情感具有两极性、 情境性、效能性、迁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所产生的动力功能、 调节功能、信号功能和感染功能等,对人的智力活动起着激发、 选择和调节的作用,不仅会影响一个人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而且会影响人际交往间的交流、沟通及关系的发生、发展。值得注 意的是,情感对人们活动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它在一定条件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的意见意见.doc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的意见意见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1 该生通过与课题组成员和老师充分讨论,参考了许多文献,确定了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的课题。本课题初步确定的论文设计思路基本明确,通过分析Grice的合作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国际商务谈判的效率,以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基本合理,难道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同意该课题开题。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2 范例参考: 该生对于所开课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市场调研,参考了许多文献,最后确定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课题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延续,符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课题的设计。 同意该课题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3 xx同学拿到论文题目后能够认真查找相关文献,并到现场进行参

观学习,也经常与指导老师联系,相互沟通该怎么做这个题目,及时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该同学表现较为认真,态度端正。 该同学能够对所设计题目有正确的理解,独立完成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步进输送机的设计”的整体方案的工作,并完成了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格式符合标准,同意该同学按时开题。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4 该生对选题与老师进行了充分讨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要求,参考了许多文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选题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延续,符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论文的设计。 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开题报告指导老师意见5 该生对选题与老师进行了充分讨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要求,参考了许多文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选题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延续,符合学生专业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益。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基本合理,难度合适,学生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该论文的设计。

关于商誉及商誉会计的思考毕业论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 点"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商誉及商誉会计的思考

目录 目录 (1) 摘要与关键字 (2) 一、商誉的含义及其特征 (3) (一)商誉的产生及含义 (3) (二)商誉的特征 (4) 二、商誉的确认 (4) 三、商誉的计量 (5) (一)商誉的价值计量 (6) (二)商誉的摊销 (6) 四、我国商誉问题的研究 (7) (一)我国目前商商誉会计处理的现状 (7) (二)完善商誉会计准则的建议 (7)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9)

关于商誉及商誉会计的思考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商誉的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难题之一,但是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却是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商誉的产生、含义以及特点,从此方面对商誉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以在此从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接下来对国内外在商誉的摊销问题上不同的认识进行对比,然后根据目前国内的形式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最后,负商誉的问题也是这些年商誉会计中存在的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是否对其进行确认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但是我们仍然要有一些方法对其进行处理,所以对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誉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商誉摊销

自从十九世纪末商誉在会计账簿上出现以来,商誉问题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学者的关注,无论是名家巨擎还是学林新锐,都试图在这一问题上一展才智,论述之丰,观点之多,分歧之大,是其他会计问题所无法比拟的.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的显著作用使得企业中的知识和智慧所形成的无形资产与日俱增,并且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其中相当大的比例就是不可确定的无形资产——商誉,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中,商誉已逐步成为企业资产的主体. 本文对商誉的会计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比较,相应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并对我国的商誉研究及其规范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完善商誉会计的理论研究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一、商誉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商誉的产生及其含义 追本溯源,“商誉”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后期,英国会计学家Leake在“Goodwill:It’s Nature and How to Value It”一文中,引用了1571年出现在英格兰的那句话:“我把我采石场的全部利益和商誉……都给了约翰·斯蒂文。”普遍认为,这是商业上关于商誉的最早记录。1859年,英国法官卡多佐(Cardozo)将商誉定义为: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有关的一切,以及与企业有联系,并由它们能使企业受益的一切有利条件. 19世纪末,商誉问题引起学术界,尤其是会计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讨论。此时,商誉普遍被理解为能使企业获得更多收益的业主与顾客之间的友好关系。例如,1888年,英国一篇会计学术论文将商誉定义为:“……一个企业由于其顾客所持的好感并可能继续光顾和支持而得到的利益和好处。”这个概念在当时很有代表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S.Hendriksen)在其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中,从会计的角度对商誉的性质作了以下三种解释,称作商誉的“三元理论”:(1)对企业好感的价值;(2)超额收益价值;(3)总计价帐户论。 各国对商誉的定义各不相同。英国第22号标准会计惯例公告(SSAP22)《商誉会计》将商誉定义为:“商誉是企业的总体价值与企业可分离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之差”,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第17号意见书(APB Opinion No.17)将商誉定义为“被收买公司的成本超过其可辨认净资产价值的差额”,这两种观点都是从超额盈利观和剩余价值观的角度对商誉进行定义的。而澳大利亚第18号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