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发展道路的分析与启示

合集下载

陕西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

陕西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

陕西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陕西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的,依法注册,经济协作,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合作的经济组织。

本文将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陕西省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多数成立于农村,涉及农业生产、生活服务、粮油销售、果蔬养殖等多个领域。

如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包括种植、养殖等;生活服务合作社主要从事农村的日常用品销售、物业管理等;粮油销售合作社主要从事粮油的收购、销售等。

农村合作社按照业务范围和规模可分为小型合作社、中型合作社和大型合作社。

在组织形式上,农村合作社可分为股份合作社、联合社和专业合作社等。

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农户为主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自愿组织,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

在陕西省,农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为农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

近年来,陕西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粮食、副食品、蔬菜等方面的加工业务不断壮大,加工设施得到了完善,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农村专业合作社在产品销售方面积极拓展市场。

利用合作社的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优势,农民的产品销售得到了保障,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渠道。

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逐渐增强,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持。

农村专业合作社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开展科技培训、农业科研等工作,不断提升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综合实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出,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村专业合作社还积极响应“精准扶贫”政策,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组织精准帮扶对象进行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等工作,为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系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系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系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一种新形式,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合作社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益提升困难等。

同时,农村人口流失、土地资源流转问题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因此,农村经济发展亟待寻找新的路径。

二、农民合作社的定义与特点农民合作社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

其特点包括自主经营、自愿参与、共同承担风险、互利共赢等。

在农民合作社中,农民可以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三、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民合作社可以集中农村资源,进行农业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例如,农民合作社可以统一规划种植方向,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和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能和效益。

2.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民合作社,农民可以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

同时,农民合作社可以帮助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增加产品的竞争力,进而提升农民收入。

3. 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农业多元化发展农民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业。

同时,农民合作社还可以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4.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农民合作社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创业的平台,为农民提供技术、财务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合作社的帮助,农民可以发展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5. 加强农民自我组织能力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社的参与决策,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国家对农民进行扶持和支持的一种形式,旨在提升农民的生产力和经济收入,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它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经济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与地区、政策、经济环境和农民素质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下面将分析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首先,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受地区因素的影响。

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例如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一些重要农业产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大。

相比之下,地处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地域环境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水平的不均衡。

其次,政策的支持与推动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设立和发展提供了许多扶持政策,例如财政补贴、优惠税收和金融支持等。

这些政策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和推动了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影响深远。

再次,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供应农产品的主要渠道之一具有巨大潜力。

同时,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促使农民通过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和素质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民对合作社的信任和参与程度决定了合作社是否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农民的素质水平和教育程度会影响他们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认知和参与意愿。

此外,农民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是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否能够有效运作的关键。

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组织能力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状况受到地区、政策、经济环境和农民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分析与启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农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与启示,探讨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启示。

一、区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区域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以中国的例子为参照,南狮镇的山上种植茶叶、山下养殖禽畜,山、水、田、林合理利用,形成了一个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通过生态种植和养殖,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启示:保护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区域生态农业模式的推行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

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农村合作社是通过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经营和资源整合的模式。

以日本的水果合作社为例,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小农户能够共享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渠道,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

启示:农村合作社可以帮助小农户实现规模经营和资源整合,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效益。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模式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以色列的农业科技创新为例,通过先进的灌溉技术和温室种植技术,以色列在干旱地区实现了高效的农业生产。

此外,通过无土栽培和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启示: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应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并将先进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四、农产品品牌营销的模式农产品品牌营销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以法国的农产品品牌为例,通过区域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

启示:农产品品牌营销可以打造农产品的独特形象和附加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五、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休闲农业是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以韩国的休闲农业为例,通过农家乐、采摘园、农场观光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到农村度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旅游的发展。

农业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农业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

农业合作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析农业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既具有社会效益,又具有经济效益。

在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农业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分析农业合作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农业合作社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农业合作社对于社会发展、公共事务和农民福利的影响和贡献。

农业合作社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合作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平台,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了农民因经济困难而外出打工或寻求其他生计的可能性。

同时,合作社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动力,从而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2. 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农业合作社通过集中农民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合作社可以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机械化和规模化。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组织形式的代表,为农民提供了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

合作社可以整合农民资源,开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益。

二、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指农业合作社在经济运作过程中产生的直接经济收益。

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业合作社可以通过集中农田、引进现代化农业设施和技术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合作社可以进行规模化种植和养殖,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农业物资和生产资料,实现规模化购买和集中供应,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分析

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分析

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合作社在中国乡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已经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一、农民合作社的背景农民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其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中国乡村地区,农民合作社成立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农民对于传统的个体经营方式已经形成了疲劳和困惑,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二、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农作物种类,农民合作社可以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包括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这些合作社可以在农业生产、农业加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农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中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合作社通过集中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提供优质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支持,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 降低生产成本:农民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和资源整合,可以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采购集中和生产规模化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

3. 加强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合作社可以统一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开展产销对接、建立农产品品牌等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 提供就业机会:农民合作社在农村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5.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可以带动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农民合作社的案例分析以江苏省宿迁市某农民合作社为例,该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通过整合农田和农业生产要素,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管理,实现了农产品的高效产出和销售。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农业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一种新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它在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与乡村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效益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一、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常包括合作社的组建、经营管理以及资源整合三个方面。

首先,合作社的组建需要有明确的组织者和策划者,他们负责吸引并组织农民入社,共同出资建立合作社。

其次,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要注重公平、公正,确保每个农民都能够享受到合作社带来的利益。

最后,合作社需要充分整合农村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还可以根据经营的不同领域划分为不同类型,如生产型合作社、加工型合作社、销售型合作社等。

生产型合作社注重生产农产品,通过规模种植、技术支持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工型合作社将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或深加工,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销售型合作社则负责将农产品推向市场,解决农民的销售问题。

二、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效益分析1. 降低生产成本:农村农业合作社可以通过规模化经营,合理分工和资源整合,减少生产成本。

合作社可以共同采购农资和设备,降低采购成本;通过统一管理和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农村农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培训和科学管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3. 扩大销售渠道:农村农业合作社能够整合资源,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合作社的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扩大销售市场。

4. 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农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资源整合和市场销售的方式,提高农民的产出和收入。

农民可以共同分享农产品的增值收益,获得更高的利润。

5. 促进农业与乡村经济一体化发展:农村农业合作社可以整合农村的资源,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与经营管理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与经营管理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与经营管理近年来,农民合作社在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本文将从组织机制、资金运作、人才培养、市场营销等方面分析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经营管理。

一、发展背景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是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农村经营方式的局限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二、组织机制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经营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机制。

可以成立农民合作社协会,为各个农民合作社提供指导和支持,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

三、资金运作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需要进行规范的资金运作。

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设备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同时要加强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四、人才培养农民合作社的成功与否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可以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合作社,并建立人才储备机制。

五、市场营销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与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市场营销。

可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开展农产品推广和销售。

六、合作社内部管理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与经营管理中,内部管理至关重要。

可以成立监事会对合作社内部的经营情况进行监督,做到阳光透明。

同时,要建立规范的决策流程,确保合作社的运营顺畅。

七、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与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

八、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民合作社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农产品展销会、品牌宣传等方式,推广和宣传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和优势,打造自有品牌。

九、政策支持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与经营管理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民合作社提供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政策支持,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

提高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

提高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措施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合作社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些农村合作社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这不利于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提高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提高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措施。

一、健全合作社组织结构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其组织结构的健全对于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在健全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合作社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管理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要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首先需要健全合作社的组织结构。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各级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制度等措施,从而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主,因此农业技术对于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社可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针对提高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需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技术培训机构,定期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模式,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加强农业科学研究,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

三、拓宽合作社经营范围为了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拓宽经营范围是一项重要措施。

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基础上,可以在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内增加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农村电商等业务。

通过这些拓展的业务,不仅可以提高合作社的收入,而且可以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经济的活力。

拓宽经营范围还可以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拓宽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提高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四、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农村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农村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

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合作社才能保持经济的良好经营状态,提高经济效益。

村级合作抱团发展情况汇报

村级合作抱团发展情况汇报

村级合作抱团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们村级合作抱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发展方向,特向上级汇报如下:一、合作抱团形势分析。

当前,我村合作抱团发展形势较好。

在政策的扶持下,村民们积极响应,纷纷加入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抱团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村级合作抱团发展已成为我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合作抱团发展的成绩。

1.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通过合作社抱团发展,我村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明显提高,农产品销售收入不断增加。

2.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合作社抱团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3. 农业技术不断提升。

合作社抱团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培训和科学指导,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三、合作抱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合作社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部分合作社管理混乱,组织建设不健全,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够均衡。

2. 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

部分合作社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存在困难,销售渠道不畅,导致部分农产品滞销。

3. 农业科技推广不到位。

部分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工作不够细致,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有限,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

四、合作抱团发展的发展方向。

1. 完善合作社组织建设。

加强合作社的组织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组织效益,推动合作社健康发展。

2.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加强与市场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五、合作抱团发展的工作措施。

1. 加强政策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国家政策,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合作抱团发展。

2. 健全组织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合作社管理制度,规范合作社运行,提高组织效益。

3. 拓展销售渠道。

积极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与商家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村合作社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农村合作社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定义特点农村合作社的定义与特点发展自20世纪初以来,农村合作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起源农村合作社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是农民为了抵御市场风险、提高自身收益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经济组织。

中国现状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农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农村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农村合作社的作用与意义意义作用农村合作社经济的规模与结构农村合作社经济规模近年来,我国农村合作社数量不断增加,覆盖面不断扩大,已形成一定规模。

农村合作社经济结构农村合作社经济涉及的产业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以农业为主的合作社逐渐向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拓展。

渔业其他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农村合作社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导致一些有潜力的项目无法得到实施,限制了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管理和人才短缺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管理和人才短缺的问题。

一些农村合作社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农村合作社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强化品牌建设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和需求。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优化农业结构色的农业,如绿色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加强水利建设提升农村能源设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 2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03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01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02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规范化土地增值收益分配030201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01加大财政投入02税收优惠03政府采购倾斜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竞争力技术研发支持鼓励和支持农村合作社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

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成、经济共同体性质的合作组织,是一种农民自主、政府引导、市场服务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

它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入,还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1.1 农业专业合作社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超过10万个,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

合作社的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

1.2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它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和资金支持,还能够进行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种业务。

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1.3 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还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化经营和规模化种植,农民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增加。

合作社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金融支持和产品销售等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

2.1 组织机制不够健全目前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机制还不够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存在着决策不民主、利益错综复杂等问题。

这不利于合作社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加强规范化建设。

2.2 经营状况不稳定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经营中面临着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挑战,经营状况不稳定。

尤其是一些新兴的合作社,因为资金和技术不足,也面临着创业初期的艰难阶段。

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也逐渐在我国农村地区兴起。

然而,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本文将从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出发,比较其特点和我国农业合作社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1. 欧美国家的发展模式在欧美国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非常成熟,拥有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机制。

其主要特点包括:(1)民主管理:农业合作社通常采取民主管理模式,决策权和利益共享由成员共同决定,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2)多元化经营:农业合作社不仅限于传统农业生产,还包括加工、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环节,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3)规模化经营:欧美国家的农业合作社通常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 日韩国家的发展模式日韩国家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也具有一定特色:(1)技术创新:日韩国家的农业合作社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品牌建设:农业合作社在日韩国家非常重视品牌建设,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推广营销,打造了一些知名的地方农产品品牌,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口碑。

二、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与我国的现状对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组织结构不够健全: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合作社种类繁多,但在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上往往不够健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2. 产业链条不够完整:我国农业合作社多集中在传统种植、养殖领域,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大多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3. 缺乏品牌影响力:我国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较弱,农业合作社的产品营销渠道受限,难以获得更好的市场溢价。

三、启示和借鉴意义1. 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借鉴国外农业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模式,我国农业合作社应该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完善组织结构,规范经营行为,增强竞争力。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分析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分析

农村工作中的农民合作社发展分析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合作社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并探讨其对农村工作的影响。

1.农民合作社的定义和形式农民合作社是指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经济组织,以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农民合作社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合作社等。

2.农民合作社的优势农民合作社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农民合作社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产出和效益。

其次,农民合作社可以集中采购农资、销售农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

再次,农民合作社可以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扶持政策支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

此外,农民合作社还可以加强农民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挑战农民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民合作社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和培训。

其次,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和经营面临限制,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增加多样化经营。

再次,农民合作社在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需要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此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还需要解决农民信任和风险分摊等问题。

4.政府支持农民合作社的政策为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为农民合作社提供贷款和补贴。

其次,政府加强农技推广和培训,提升农民合作社的技术水平。

再次,政府优化农产品市场监管,加强农产品流通和营销服务。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合作社运营,提供更多合作机会和资源支持。

5.农民合作社在农村工作中的经济影响农民合作社在农村工作中对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产品的供给量和质量。

其次,农民合作社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升级。

再次,农民合作社还可以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和农民就地就业,降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贫困率。

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在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一系列的效益,也为农村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其对农村发展的意义。

一、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1.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农业合作社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指导,提供先进的种植、养殖等技术,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统一销售,实现了农产品的高效供应和市场定价,使农民收益明显增加。

2. 降低生产成本农业合作社通过规模效应和资源共享,降低了生产成本。

合作社集中采购农资、农机具等,并提供农业保险等服务,使农民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生产要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利润空间。

3. 扩大市场份额农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建设,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组织农民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电商平台等,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产品的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

4.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等措施,农业合作社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

农民通过合作社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获得了更多的收益,改善了生活质量。

5.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合作社规模化经营、产业链的延伸等,带动了农村就业增加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同时,合作社通过发放贷款、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二、农业合作社的社会效益1.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合作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缓解了农村人口的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

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生产和管理,增强了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农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2. 传承和发扬农业文化农业合作社在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合作社组织农技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传承和发扬了农业文化,激发了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思路一、背景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农民收入增长仍然面临一定困难。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思路。

二、强化组织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组织建设。

合作社应根据农村特点,建立良好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

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意识,提高农民的自主经营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大资金投入。

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得资金,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价值,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四、优化资源配置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需要优化资源配置。

合作社应根据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产能优势,合理规划农田面积和作物种植结构,推动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可以尝试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联合其他企业,发展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物流等产业链。

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率和利润水平。

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农村合作社直销等方式进行农产品销售,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七、注重农民培训与教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因此,合作社应加强农民培训与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可以组织专家培训讲座、实地考察和技术指导,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支持。

八、加强合作社服务功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需要加强服务功能。

合作社可以提供农业技术咨询、贷款代办、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力。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合作社成为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发展模式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产业合作社和区域合作社等。

1. 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具备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民组成,共同从事某个特定领域的农业生产合作。

比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花卉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这种发展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资源的集中优势、规模效应和技术专业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产业合作社产业合作社是指按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程的不同环节,将农户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合作社。

例如,粮食种植、加工和销售合作社、畜牧养殖、屠宰和销售合作社等。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 区域合作社区域合作社是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农业生产环节相关的农户组成的合作社。

该模式下,农户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集体采购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w。

体验出一种协作共赢的局面。

二、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效益分析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经济效益首先,农村农业合作社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力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合作社对接农产品销售市场,通过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农村农业合作社还能够吸引资本投入,推动农村现代农业的发展。

2. 社会效益农村农业合作社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农村社会经济组织,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立和发展。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在农民中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农业管理经验,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3. 生态效益农村农业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提倡农业生产的生态友好性。

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

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

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分析一、背景介绍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

二、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1.多元化发展模式农民合作社应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灵活选择经营项目,可以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实现农产品的全程生产和销售。

2.规模化经营模式农民合作社可以通过合作社成员共同出资、联合购买设备、统一种植、统一销售等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3.互助合作模式农民合作社鼓励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互助,共同解决生产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可以建立技术培训基地,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农民合作社的运行机制1.会员制管理农民合作社实行会员制,成员通过缴纳会员费,享受共同分享利益和共同管理的权力。

合作社设立会员大会和理事会,通过选举方式确定管理层,保障合作社民主决策和运作。

2.市场化运作农民合作社应依靠市场需求进行产品销售,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

可以通过与超市、饭店等商业企业合作,确保产品销售的渠道和价格竞争力。

3.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例如,对农民合作社提供税收减免、贷款优惠、土地支持等政策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农民合作社的优势1.提高农民收入农民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使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形成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链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和市场运作能够吸引更多资源和资金进入农村,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农民合作社的互助合作模式,使农民之间能够进行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总结

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总结

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总结
近年来,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我国农村地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面我将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首先,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合作社可以统一采购农资,统一组织生产,统一销售产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其次,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服务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生产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金融支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最后,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组织管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通过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的集体利益问题,促进农民的团结和协作,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

总的来说,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支持和指导,推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随着农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组织形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发展模式和效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和对农业经济的贡献。

一、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成立和运营两个阶段。

首先是成立阶段,需要进行如下几个步骤:1. 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农村农民需要认识到合作社的优势,意识到通过合作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组织筹备小组:由有一定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农民组成筹备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准备合作社的设立。

3. 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根据当地农业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经营模式,如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

4. 注册成立合作社: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完成合作社的注册和备案手续。

进入运营阶段后,农村农业合作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资金运作:合作社依靠成员投资和政府财政支持等方式获取资金,用于购买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促进农业生产。

2. 生产组织:合作社应该有明确的生产计划和组织安排,充分发挥成员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市场营销:合作社要与各级市场、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机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二、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效益分析农村农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业组织形式,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创新。

2. 促进农产品经营:合作社通过与市场、超市等建立合作关系,能够更好地销售农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合作社还可以提供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等相关服务,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营机会和收入来源。

3.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使农民从传统的分散经营转向合作经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合作社发展道路的分析与启示
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也是世界
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目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和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模式的分析,总结农业现代化中的合作社发展规律,在更宽广的视野上进行比较,得出推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道路集体经济合作社启示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的重要工作,也是世界各国农业发
展的共同目标。

分析研究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和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模式,总结发
展规律,在更宽广的视野上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我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合
作社的方法路径,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发展合作社经济的重要性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社会时期,以满足人们的温饱
需求为核心,主要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增长,不断扩大耕种面积和劳动力投入,丰
富农业生产经验,增加农业产品供给。

第二阶段,工业社会时期,以满足人们的
健康需求为核心,主要追求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在解决了生存的基础上,如何吃
得有营养,副食品、肉蛋奶多一些,大规模、机械化、标准化成为农业生产的选
择和方向。

第三阶段,后工业社会,以满足高品质生活为核心,主要追求有机、
生态、休闲农业,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
国正处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时期,高端、优质、有机、休闲农业的市场
广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世界农业发展的三种模式。

一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
地多人少的发达国家,选择了发展大规模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发展道路。

二是以
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地少人多的国家,选择了发展小规模家庭农场
的精细农业道路。

日本、韩国通过农协提升农民、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以德、法、英等国为代表的资源禀赋状况介于前两类之间的国家,选择了发展适度规模
农场的精准农业道路,通过合作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在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合作社的普及和高度发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农业合作社下连
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上联农业龙头企业,外联政府的农业政策,对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3.在比较中把握农业发展规律。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表明,合作社可以组织
农民、对接政府和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起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要求合作社要走规模扩张、多元经营、新型合作的道路。


过对农业发展阶段和三种主要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多地方可借鉴日本为
代表的东亚模式和欧洲模式,发展精细化、精准化、精致化农业。

无论是欧美还
是日韩,合作社在推动农民组织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因此,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作用,是我国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是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农业政策、组织发动群众、实现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的不同路径
1.苏州农业发展的“股份合作经济模式”。

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市场
化加快发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不明、农民承包土地分散经营、农民组织化程度
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

苏州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恢复其“合作经济”的本质属性,农村集体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1年苏州开始以农村集体资产
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民承包土地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民生产经营方式的股份
合作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合作”,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
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走专业
合作社道路,促进富民强村。

苏州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农民走上了“户户有
资本、家家成股东”的新型共同富裕之路。

2.中国乡建院的“内置金融”模式。

认为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村社共同体制度
是中国立国之本,必须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改变农村组织低效、金融无效、产
权无效的现状。

将农村资源、资产、资金集约经营起来,产权交易起来,在村集
体共有产权下实现村民“多权分置,混合共享”的中国特色农村产权模式,使广
大村民真正拥有可靠的财产性收入。

当地党组织和政府是乡村改革的领导者,村
党支部和村社共同体是主导者,村民和社员是主力军。

提出“四权统一”,指农
村产权、财权、事权和治权的统一。

“三位一体”是指村社经济发展、社区建设
和社区治理的三种职能于一体。

“一个体系、两个平台”,一个体系,即一村四
社及联合社体系。

“四社”指合作社下设资金互助社、土地合作社、房宅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在镇一级建立综合性农民合作社的联合社。

“两个平台”,即农村
产权交易线上线下平台。

稳妥运行,持续用力,将农村打造成有实力、活力的集
体经济共同体。

3.毕节的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

贵州毕节在全市范围实现了党组织领办集
体合作社,有三种基本形式: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
县委统领的县乡村三级联办的合作经济实体。

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各县都有龙
头产业,比如,黔西县政府直属农投公司与贵州黄牛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为
合作社提供小牛犊,并提供酒糟饲料和配置精饲料,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各村合
作社承接养牛环节。

在这个产业链条中,县委统领的县乡村三级联办的合作经济
实体发挥了主导作用,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发挥了主体作用。

县乡村领办的合作
社在产业链条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有着各自的责任,扬长避短,协同发展,产生
了综合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各地的自然、人文、经济发展不同,集体经济
合作社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都离不开党建引领、组织起来、合作
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同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启示
1.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共同特征。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的规律表明,合作社
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共
同特征有:一是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把党组织嵌入合作社治理结构中,合作社
性党、理事长在党、决策权归党,保证合作社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是通过利益联结,把群众组织起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是把村里的资源、资产、资金整合起来,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股份化企业,实
现村里沉淀资源的活化运营,参与市场竞争,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四是作
为国家农业政策的承接主体,把乡村振兴的各项措施任务落实到位,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

2.把握好集体经济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重点和方向。

实现集体经济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要把握好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风险、重点和方向。

从不同地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初创阶段,学习调研、广泛发动、科学论证,单项目、低成本技术起步,勇于走出集体经济合作社的第一步。

二是成长阶段,整合协调党组织、入社群众、生产要素、扶持政策、外部资源等,经过磨合期,爬坡过坎,经营运转顺畅,坚持走出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的困难期。

三是升级阶段,随着规模扩大、竞争加剧、技术更新加快,要及时实现合作社模式升级,提升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延伸产业链,在纵向横向联合中不断创新发展,走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壮大期。

合作社发展要认清自己的发展阶段,明确局限和困境,主动作为,防范风险,从规律的高度推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作者:范厚广,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