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它能够精确地揭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物质的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物质的转化过程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反应物是如何转化为生成物的,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2. 表达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用简洁清晰的方式表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帮助我们了解反应中物质的定量变化。

3. 指导实验和生产在实验和生产中,通过设立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反应产率,保证实验或生产的效果。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1. 保持质量守恒在方程式左右两边的原子总数要保持一致,即质量守恒原理。

2.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时,需平衡电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时,需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电荷,保持电荷守恒原理。

3. 遵循化学元素的化合价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准确地了解各元素的化合价,以确保化学方程式的正确性。

4. 表达物质的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准确地表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比如气体、液体、固体等。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精确表达方式,它对我们理解物质的转化过程、质量关系和指导实验和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习化学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学习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化学反应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以上是对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的综合介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它能够精确地揭示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物质的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还在于指导我们进行实验和生产。

化学方程式通过简洁清晰地表达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帮助我们了解反应中物质的定量变化,从而指导我们在实验和生产中准确地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反应产率,保证实验或生产的效果。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符号式表示,其中“+”代表反应物的相互作用,“→”代表反应起始和结束,“←”或“↔”代表反应的可逆性质。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需要遵循以下几点: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都应该出现在方程式中。

化学式需要正确地标示出元素和它们的数量,以及它们在反应中的位置。

例如: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氢氯酸:H2 + Cl2 → 2HCl在该方程式中,“H2”和“Cl2”代表了反应物,而“2HCl”代表了生成物。

2. 反应物和生成物应该按照它们在反应中参与的数量一一对应。

例如:燃烧甲烷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H4 + 2O2 → CO2 + 2H2O在该方程式中,“CH4”中有一个碳和四个氢,“O2”中有两个氧,“CO2”中有一个碳和两个氧,“H2O”中有两个氢和一个氧。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碳、氢、氧的数量分别为1:4:4和1:4:2,符合守恒定律。

3. 反应物和生成物应该用适当的系数表示它们的相对数量。

例如:将铁和氧气加热可以生成三氧化二铁:4Fe + 3O2 → 2Fe2O3在该方程式中,“4Fe”和“3O2”代表了反应物,“2Fe2O3”代表了生成物。

系数“4”和“3”分别代表了铁和氧气的摩尔比例,而“2”代表了化学反应生成的三氧化二铁的摩尔数。

4. 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元素数量或种类,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本质。

例如:将红磷和氯气反应可以生成五氯化二磷:P4 + 10Cl2 → 4PCl5在该方程式中,“P4”和“10Cl2”代表了反应物,“4PCl5”代表了生成物。

这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的磷元素的受氧化数增加了,而氯元素的受氧化数减少了。

书写方程式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情况:1. 在方程式中出现的离子需要正确地带上电荷。

例如:氢氧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H+ + OH- → H2O在该方程式中,“H+”代表氢离子,“OH-”代表氢氧离子,“H2O”代表水分子。

2. 可逆反应需要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两个方向。

【化学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技巧

【化学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技巧

【化学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技巧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接下来分享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技巧。

(1)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2)化学方程式代表了各反应物、生成物物质的量关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对于气体反应物、生成物,还可以直接通过化学计量数得出体积比。

(3)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

总起来说,这就是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的一般写法是:
(1)单质的化学式
除H2、O2、N2、F2、Cl2、Br2和I2七种单质为双原子分子,O3为三原子分子,P4为四原子分子外,其余单质(稀有气体、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固态单质等)都是以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书写时一般规律是先读后写,后读先写;排好顺序,写好角号。

一般将显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

其书写步骤是:定位、标价、交叉约简和检验四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说起来化学方程式,那可是我在学校里头最头疼的事儿之一,但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硬骨头。

那时候,咱班上有那么几个化学天才,一写起方程式来,跟玩儿似的,刷刷刷,黑板上就爬满了各种符号和箭头,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心里头那个羡慕啊,简直没法说。

我呢,就属于那种,一看方程式,脑袋就大,心里头还嘀咕:这玩意儿到底咋来的?咋就非得这么写呢?记得有一次,化学老师,那是个挺严厉的老头儿,戴着副眼镜,镜片厚得跟酒瓶底似的,他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粉笔,一边写一边念叨:“同学们,记住了,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语言,不会写,就如同哑巴说话,人家听不懂。

”说完,他还特意瞅了我一眼,那眼神,我到现在都记得,像是在说:“你小子,可得给我好好学!”为了不被老师那双锐利的眼睛盯上,我开始下功夫了。

每天下了晚自习,宿舍熄灯了,我就躲被窝里,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一页一页地翻化学书,一边看一边在纸上划拉。

那些元素符号、化合价、反应条件,一个个跟小蝌蚪似的,在我眼前游来游去,渐渐地,我倒也摸出点门道来。

最有趣的是,我发现化学方程式其实挺有规律的,就像是编故事,只不过这故事的主角是原子和分子。

比如,氢气在氯气里燃烧,那方程式“H2 + Cl2 → 2HCl”,简直就是在说:“看,两个氢小子碰上一个氯姑娘,火花一闪,就成了两个氯化氢的小家庭。

”这么一想,原本枯燥无味的方程式,竟然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后来,我还跟班上的化学高手小李成了朋友。

他这人,别看平时话不多,一讲起化学来,那是滔滔不绝,眼睛里都放着光。

有一次,我请教他一个复杂的方程式,他看了一眼,嘴角一咧,说:“这还不简单?你就想象成一场大战,这边是碳酸根,那边是钙离子,它们一碰头,‘嘭’的一声,就成了碳酸钙沉淀,跟下饺子似的。

”他这么一说,我立马就懂了,心里头那个痛快,别提了。

应用上,化学方程式更是威力无穷。

记得那次学校组织化学实验大赛,我和小李组队参加,我们的项目是制备氧气。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法则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法则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法则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数学表达式,它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平衡法则。

平衡法则要求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原子守恒。

一、化学方程式的写法:1.反应物:反应物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左侧,用“+”号分隔。

2.生成物:生成物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右侧,用“+”号分隔。

3.反应条件:反应条件位于化学方程式的上方或下方,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4.化学式: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符号表示元素,下标表示原子数目。

5.状态符号:状态符号表示物质的状态,如(s)表示固体,(l)表示液体,(g)表示气体,(aq)表示溶液。

二、平衡法则:1.原子守恒: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原子守恒。

2.电荷守恒: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电荷守恒。

3.质量守恒: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数目必须相等,以保持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

三、化学方程式的平衡:1.平衡状态:当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时,方程式达到平衡状态。

2.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表示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

3.平衡移动:当平衡状态下反应物浓度增加或生成物浓度减少时,平衡会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写出未平衡的化学方程式:将反应物和生成物按照反应顺序写出来。

3.平衡原子数目: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前缀,使得原子数目相等。

4.检查电荷守恒: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电荷数目相等。

5.确定平衡状态: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时,方程式达到平衡状态。

6.写出平衡常数:根据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值,写出平衡常数(K)。

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1.预测反应产物: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预测反应生成的产物。

九年级化学上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件

04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练习与巩固
CHAPTER
练习题的选择与解析
练习题应涵盖各类化学反应, 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 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练习题应逐渐增加难度,从简 单的单质反应到复杂的化合物 反应。
练习题应配有详细的解析,帮 助学生理解反应原理和方程式 的正确书写方法。
学生练习如何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谢谢
THANKS
学生应在课堂上进行 练习,及时纠正书写 错误。
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互相交流学 习心得,共同进步。
教师应对学生的练习 进行点评,指出常见 错误和需要注意的地 方。
易错点的总结与纠正
总结学生在练习中常见的错误, 如配平错误、反应条件标注不准
确等。
对易错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 生理解错误产生的原因。
化学式应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化学式前面分别写上适当的系数,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号连接 。
气体生成物在化学方程式右边用 “↑”表示,沉淀生成物用“↓”表示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01
02
03
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各原子 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 配平化学方程式。
奇数配偶法
先使反应式一边出现奇数 配偶,然后配平其他原子 。
详细描述
复分解反应的书写需要将反应物放在等号的左边,然后在等号的右边写出交换后的产物。例如,氢氧 化钠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aq) + HCl(aq) → NaCl(aq) + H2O(l)。
03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CHAPTER
反应条件的标注
反应条件是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环 境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在书写化 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反应条件,以便 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意义。

学生能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学生能应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练习,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意义。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3.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练习,自主探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

2.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酸、碱、盐等化学试剂。

2.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软件等。

3. 教学资料:教材、教案、练习题、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火柴燃烧、酸碱中和等,引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与示范: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表示意义和书写原则,示范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与拓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练习批改:对学生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进行批改,评价其书写规范性和正确性。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观察法
S+O2
C+O2
点燃 点燃
SO2
CO2
2P2O5
2、最小公倍数法
点燃
4P+5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奇数配偶法
化学教材中出现过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磷在氧气中燃烧: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5、镁在空气中燃烧: 6、铁在氧气中燃烧: 7、铜在氧气中加热: 8、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9、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10、加热碱式碳酸铜(铜绿): 11、加热碳酸氢铵: 12、加热碳酸: 13、水通电分解 14、加热高锰酸钾: 15、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16、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17、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18、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19、碳不完全燃烧:
3、注 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的条件(如点燃、加热、 通电、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气体、 沉淀等) 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应该 在生成物的右侧标上“ ”符号,表示有气体 生成。 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产生的时候,应 该在沉淀的化学式右边写上“ ”符号,表示 生成物是沉淀,不溶于水。
4、等 把短线改成等号。
书写化学反应式的注意事项:
1、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 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3、凡是说到方程式都是指经过配平的化学方程 式,并注明反应的条件和产物的状态。 4、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只 能为整数,不能是分数,且应取最简整数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例如:2 H2O = 2 H2 + O2

第20课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预学精品课程(沪教版)(解析版)

第20课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九年级化学上册基础预学精品课程(沪教版)(解析版)

【暑假零起点】2022-2023学年九年化学上册预学精品课程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20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学习目标】1.能书写并正确读出化学方程式,能初步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从宏观、微观、质变和量变等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物质变化的微观模型会根据实验的现象及证据,逐步学会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

【重点】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难点】从化学方程式获取信息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1.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是配平,但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

2.书写步骤(1)最小公倍数法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的元素(或机会最少的)且原子个数不相等的原子,或者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相对较多、变化较大的原子为突破口(或第一配平对象),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②化学式中含该元素的原子去除最小公倍数所得的商就是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如:P+O2——P2O5,式子左边氧原子的个数为2,右边氧原子的个数为5,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为10。

因此,在O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配上2,得到P+5O2——2P2O5式子右边磷的原子数为4,左边为1,因此在P的前面配上4。

(2)奇数配偶法将奇数的原子个数配成偶数。

例: H2O2 — H2O + O2第一步、把化学式中下标是奇数的先配成偶数,如H2O中O为1是奇数,所以在H2O前先配2:H2O2 — 2H2O + O2;第二步、再配平H原子个数,右边有4个H,所以H2O2前要配2:2H2O2 — 2H2O + O2;第三步、最后配单质,左边O有4个,右边2H2O有2个O,所以O2前配1即可:2H2O2 = 2H2O + 1O2;(3)定“1”法—适用有机物燃烧将有机物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定为1。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
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概念的讲解、原理的阐述和实例的分析,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原理和书写规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原理和书写规则,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技能。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视频:教师播放化学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反应现象,辅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在线工具: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在线化学方程式编辑器,方便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练习。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PPT、视频和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教学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化学方程式平衡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系数使化学方程式平衡。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知识清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知识清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知识清单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能反映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和粒子个数比。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化学反应是客观存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反映真实的反应情况,不能随意臆造不存在的反应或物质。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因此,化学方程式要配平,使方程式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2、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短线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加热(△)、点燃、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要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上“↑”;如果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要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上“↓”。

4、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包括化学式是否正确、配平是否正确、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标注是否正确。

四、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 + O₂点燃 CO₂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₂O₂二氧化锰2H₂O + O₂↑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₄= FeSO₄+ Cu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₂O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1、表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的简洁而准确的描述,能够清晰地展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册2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交流讨论】
下面这个化学方程式提供给我们什么信息?
2H2 + O2 点燃 2H2O
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
一、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反应条件
点燃
2H2 + O2
2H2O
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宏 观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意义
实例(S+O2
SO2)
反应物是硫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
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微观 意义
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 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
S + O2 1 ∶1
SO2 ∶1
质量 意义
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S+ 32∶
O2 32∶
即1 ∶ 1
D
未知数a。
第二步:分析质量变化情况。
反应前/g 6
18
111
4
(1)质量增加:生成物
(2)质量减少:反应物
反应后/g a
20
0
89
(3)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
第三步:写出反应式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C ,生成物是 A、B、D 。
(2)表中“a”的值为 30 。
(3)该反应属于 分解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SO2 64 ∶2
练习
说出方程式:
的含义:
12 32
44
①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②反应中C、O2、CO2的微粒个数比为 1:1:1 ③反应中C、O2、CO2的质量比为 12:32:44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ppt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ppt
◇ 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
3 Fe + 2O2 点燃 1 Fe3O4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2 KMnO4 △ K2MnO4 + MnO2+ O2
以 “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氧气” 为例
左反右生一横线 配平以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 箭号标气或沉淀
KClO3 KCl+ O2
2KClO3 2KCl+ 3O2
并由此推出其它化学计量数,
2 KClO3
MnO2

2 KCl +3O↑2
3、奇配偶法:
当某元素原子出现次数最多,且在
左右两边一奇一偶时,常在奇数个
原子对应的化学式前配一个2再说,
再由此推出其它化学计量数,
点燃
2 C2H2 + 5 O2
4 C O2 + 2 H2O
注意:
1、配平时不得随意更改化学式 右下角的角码
2KClO3
MnO2

2
KCl+
3
O2
2
KClO3
MnO2

2KCl+ 3 O2
P+ O2 P2O5
4 P+ 5O2 2P2O5 4P+5O2 点燃 2P2O5
Fe + O2 Fe3O4 3 Fe +2 O2 Fe3O4 3Fe+2O2 点燃 Fe3O4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 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并用短线或箭头相连
◇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 注 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如何正确书写与化学方程式

如何正确书写与化学方程式

如何正确书写与化学方程式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复习提问:
1.在一个H2O分子中,由哪些原子构成在 水中,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2、你能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吗
二氧化碳、 氧气、 氢气、
水、
碳、
磷。
3、你能从原子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质量守衡 定律吗
HH
O O
HH OO H
现在天平平衡了
HH HH
O
O
HO H HO H
可见:只要在该化学方程式中的氢气分子和水分子
前面加上系数2就能使方程式中两边的原子个数
相等。
点燃
2H2 + O2
2H2O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 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较多,且相差较大
的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配平的方法有:观察法; 最小公倍数法和奇变偶法。配平后立即将短线改成 等号。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C + O2
C O2
一个碳原子 两个氧原子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可见:该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又如: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
H2 + O2 点燃 H2O
两个氢原子 两个氧原子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可见:该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思考:该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呢
氧原子的个数不一样, 天平无法平衡
配平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KCl + 3O2
2KClO3
2KCl + 3O2
2KClO3
2KCl + 3O2
3、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如何正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质的意义: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2)量的意义: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3)粒子的意义:表示了反应物和生(4)反应条件:表明了该化学反应进以4P +5O 22P 2O 5为例:(1)表示反应物是磷和氧气;(2)表示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3)表示反应条件是点燃;(4)表示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

即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5)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即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4P + 5O 2 2P 2O 54×31 5×32 2×142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木炭和氧气的反应为例:C+ O 2 (1)按质的方面读:碳和氧气在点燃(2)按量的方面读:每12份质量的碳(3)按粒子的方面读:每1个碳原子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与步骤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设(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2)配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叫做化学方程式。

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应的物质种类以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物和生成物的粒子数的关系,即粒子的个数比。

反应进行的条件。

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CO 2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步骤凭空设想或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和化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二磷。

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分子。

式和化学反应。

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配”、“注”“等”.
“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或↓”→“配平”→“──改为══”.
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反应,如果在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注“↑”;在溶液中进行的无固体参加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例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H2O+Fe——Fe3O4+H2
显然,Fe3O4里的三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原子,而Fe3O4里的四个氧原
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3.
4H2O+3Fe——Fe3O4+H2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的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H2O+3Fe==高温== Fe3O4+4H2
也就是,
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有氢以氢作标准,无氢以氧为准绳;
调整只能改系数,原子各等就配平.
氢氧全无找一价,变单成双求配平;
配平系数现分数,全式乘2必平整.。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解读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解读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解读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其中涉及到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等信息。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解读对于化学研究与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以及解读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表示:一般情况下,使用化学元素的化学符号来表示物质。

例如,H表示氢气,O表示氧气,H2O表示水分子。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使用箭头“→”表示反应过程,箭头的左侧为反应物,箭头的右侧为生成物。

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方程式中的物质还可以添加状态标识,用以表示物质的状态。

常见的状态标识如下:(g) - 气体(l) - 液体(s) - 固体(aq) - 水溶液3. 反应条件的表示:在方程式中有时需要表示反应发生的特定条件,如温度、压力或催化剂。

常见的反应条件表示方式如下:Δ - 表示加热P - 表示高压具体的催化剂可以在箭头上方的箭头头部写明。

4. 系数的添加: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前面可以添加系数,用以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系数必须用最小整数表示,以保持摩尔比例的准确性。

5. 质量守恒法则:化学方程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因此,在平衡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必须平衡。

二、化学方程式的解读方法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例:通过方程式中的系数可以推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例如,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明氢气和氧气按照1:1的摩尔比例反应生成水。

2. 能量变化:方程式中可以包含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信息。

例如,方程式NH3 + HCl → NH4Cl释放出的能量通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示,可写成NH3 + HCl → NH4Cl + 热量。

3. 反应类型的判别:通过观察方程式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可以判断反应的类型。

常见的反应类型有:-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物质,例如:2Na + Cl2 → 2NaCl。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节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学习过程:二、化学方程式用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编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原子的_______和_______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①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P+O2—P2O5②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理,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配平后短线改等号;配平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分数法等4P+5O2=2P2O5③注:a、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光照、通电、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b、若无气体参加反应,生成的气体的化学式后要注“↑”c、若无固体参加反应,生成的固体的化学式后要注“↓”点燃4P+5O2=2P2O5④查:检查等号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否相等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磺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镁带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铜在空气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铜绿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碳酸氢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碳酸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8、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9、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已知2KNO 3+3C+S△ K 2S+X↑+3CO2↑,据此推出X的化学式______练习:已知H2SO4+Na2S2O3==Na2SO4+S↓+X↑+H2O,则X的化学式________例:配平化学方程式:⑴ Fe + Cl2 点燃FeCl3 ⑵ Al + H2SO4 ==== Al2(SO4)3 + H2 ⑶ CO2 + KOH === K2CO3 + H2O练习:配平化学方程式C2H5OH + O2 点燃CO2 + H2OH催化剂 2 + N 2高温高压NH3CO + NO催化剂N2 + CO2C6H12O6 + O2 点燃CO2 + H2OCO2 + H2O ===== C6H12O6 + O21第三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初步掌握配平的技巧。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一、简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方法,它能够清晰地揭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是科学家和学生研究和理解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包括平衡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标注。

二、平衡方程式的书写平衡方程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在化学方程式中保持一致。

以下是平衡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左边写上反应物,用"+"号隔开;右边写上生成物,同样用"+"号隔开。

2.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确定它们的化学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包括元素符号和下标。

3. 平衡原子的数目:根据化学式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平衡方程式中各元素的数目。

可以通过在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来平衡化学方程式。

4. 检查方程式是否平衡:在写好方程式后,检查方程式中各元素的数目是否平衡。

如果不平衡,可以适当调整系数来平衡方程式。

示例:燃烧甲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程式为:CH4 + O2 -> CO2 + H2O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标注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对于理解和研究反应过程非常重要。

以下是标注化学反应条件的方法:1. 使用符号表示反应温度:在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添加符号表示反应温度,一般使用大写字母代表。

2. 使用符号表示反应压力:在方程式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添加符号表示反应压力,一般使用上标。

3. 使用符号表示催化剂:在方程式的箭头上方添加符号表示催化剂的存在,一般使用催化剂的化学式写在箭头上方。

示例: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生成水的方程式为:2H2 + O2 -> 2H2O(催化剂)四、其他注意事项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还需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 方程式两边物质的种类和数目必须保持一致,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数目要相等。

如果不平衡,应通过调整系数使之平衡。

2. 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和化学符号应准确无误,不得出现拼写错误或符号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 P +? 2 ? 5O
2 P2O5 ?
注意:什么时候需要标明“↑”、“↓”号?
化学方程式配平歌
左写反应物,
产物放右边; 写完分子式, 再把系数添; 配平连等号, 最后加条件, 生成物状态, 箭头来表现; 沉淀箭(↓)朝下,气体箭(↑)向天。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四要四不”

2 H2S + 3 O2
点燃
2 SO2 + 2 H2O
练习

1、2 1、 Na + 2H2O --- 2 NaOH +
高温
H 2↑

2、4FeS2 + 11 O2 --- 2 Fe2O3 + 8 SO2
3、 CH4 + 2 O2 --点燃 点燃

CO2 +2 H2O

4、2C2H2 + 5 O2 --- 4CO2 + 2 H2O
(2)书写步骤
写 配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将短线改为等号 标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 并检查


磷在空气中燃烧的 生成物化学式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 O2
P2O5
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左 反应物化学式 (短线连接) 右 生成物化学式
点燃 MnO2
点燃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反应条件)
; 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生成物); 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5、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1)书写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
在的)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点燃 点燃



3、4 Al + 3 O2 ---2 Al2O3 4、2 Al + 3 H2SO4 --Al2(SO4)3 + 3 H2↑
Fe2(SO4)3 + 6 H2O
5、3 H2SO4 + 2 Fe(OH)3---
2、用观察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法1:观察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然 后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3 Fe + 2 O2

点燃
Fe3O4
方法2: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再配平。
Fe2O3 + 3 CO
高温
2 Fe + 3 CO2
练习

1、 C + CO2 --- 2 CO 2、2NaOH + CuSO4 --3、2KMnO4 --4、2HCl +

点燃

Na2SO4 + Cu(OH)2↓ + MnO2 +O2↑ CaCl2 + H2O+ CO2↑
1、
C2H5OH +
O2 ---
点燃
CO2 +
H2O
2、
HCl+
Fe(OH)3---
FeCl3+
H2O
3、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方法: 1.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最多且原子总 数两边出现一奇一偶的元素入手; 2.在原子个数是奇数的化学式前配成偶数(X2、 4……),即是将奇数变成偶数 ; 3.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
符 号
+
=
加热

气体 生成

沉淀 生成
意 和、与、 生成 义 跟
3、读法
通电 2H + 2H2O 2
O2
(1)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 质 宏观:(1)“质”的含义 表示什么 生成氢气和氧气 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 的 什么物质,以及反应是在 读 (2) 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 微观: 分子和1个氧分子”。 什么条件下进行的。 法 (2)“量”的含义 从宏观 (3) 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 量的 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 看,表示了各反应物、生 读法: 的氧气。 成物间的质量比。

K2MnO4

CaCO3 ---
2、用观察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法3:将最复杂的化学式前配“1”,
后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如分数的化成整数。 57 O 点燃 21 CO + 15 H O 1C21H30+ 2 2 2 2 2C21H30+ 57O2
点燃
42CO2 + 30H2O
练习


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法: 1.找出左右两边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最多的原子 入手; 2.用该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以该化学式中原 子的个数得到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3.然后再调整其他原子的个数。
4 P + 5O2
点燃
2 P2O5
练习

1、2 KClO3 --- 2 KCl +3 O2↑ 2、2 Mg + O2 ---2 MgO
量的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
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从三个方面读出下列 化学方程式
2Mg + O2 ==== 2MgO 2H2O2 ====== 2H2O + O2↑ 4P + 5O2 ====== 2P2O5

2H2O === 2H2 + O2
课堂练习
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 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 之处。 (1)3Fe+2O2 加热 Fe3O4 (2)Mg+O2 点燃 MgO2 (3)CH4+O2 点燃 CO2+H2O
全错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2、用观察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3、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如:C + O2 === CO2
12 :32 : 44
点燃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
4Fe + 3O2

2Fe2O3 2H2↑ + O2↑
2.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将反应物和生成物 “调位”。
2H2 + O2

2H2O 2H2O H2 + O 2 H 2O
3.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忘记配平。 4.要正确使用“↑”“↓”“Δ”等符号,不能忽 视反应条件。 Δ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氧气
点燃 点燃
四氧化三铁
3Fe+2O2
Fe3O4
水+二氧化碳
(2)甲烷+氧气
点燃 点燃
CH4+2O2
CO2+2H2O
高温
(3) 氧化铁 + 一氧化碳
铁 + 二氧化碳
Fe2O3+ 3CO
高温
2 Fe + 3CO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的式子
反应条件 反应生成 点燃
2、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和、与等 反应物
C + O2 ==== CO2
生成物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反应物 生成物 (1)表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种类 条件 及反应_______ (2) 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 质量比 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