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庆年中考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2)
2021年重庆年中考二次函数综合专题练习
2021年重庆年中考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练习(11月中旬期中集合)1(一外2021级初三上期中测试)如果,直线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B 、C 两点,点A 为x 轴上一点,抛物线2y x bx c =++恰好经过A 、B 、C 三点,对称轴分别与抛物线交于点D ,与x 轴交于点E ,连接AC 、E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抛物线上异于点D 的一动点,若PBCAECSS=求此时点P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P 在BC 下方,Q 是直线PO 上一点,M 是射线PC 上一点,请问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P 、Q 、M 、N 构成以PN 为对角线的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2(南开2021级初三上期中测试)抛物线21+4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A (2,0),B (-6,0).(1)求抛物线以及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1,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的一动点,谷点P 作PQ//y 轴交直线BC 于点Q ,点T 在直线QB 上,连接PT ,若△PQT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PQT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过点A 作AF//y 轴交直线BC 于点F ,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D 、CD 、OF,△OAF 沿射线AB 防线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 (t>0),当点F 与点D 重合时立即停止运动,设运动过程中△OAF 与四边形OCDB 重叠部分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育才2020级初三上期中考试)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点P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当点P 运动到某一位置时,43ABPABC SS =,求此时点P 的左边.(3)若将△AOC 沿射线CB 方向平移,平移后的三角形记为111A O C △,连接1A A 交抛物线于M 点,是否存在点1C ,使得1AM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1C 点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一中共同体2021级初三上期中测试)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223=-++与x轴交y x x=+恰好经过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D,抛物线顶点为E,C、D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y kx bA、C两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设点P是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求当△PAC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此时点P的坐标;(3)若点M在此抛物线上,点N在对称轴上,则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以AC为边的平行四边形?若能,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要求的点M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5(巴蜀2021级初三上期中测试)如图,点A 在抛物线26y x x =-+上,且横坐标为1,点B 与点A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点E 的坐标为(2,2). (1)求线段AB 的长;(2)点P 为线段AB 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P 作AB 的垂线交AB 于点H ,点F 为y 轴上一点,当△PBE 的面积最大时,求PH HF +的最小值;(3)在(2)中,2PH HF ++取得最小值时,将△CFH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CF H △,过点'F 作'CF 的垂直与直线AB 交于点Q ,点R 为y 轴上一动点,M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动点,是否存在使以点D 、Q 、R 、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R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八中2021级初三上期中测试)如图1,抛物线)0(32≠++=a bx ax y 与x 轴交于点A (-3,0)和B(1,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P 是抛物线上位于直线AC 上方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D ∥y 轴交AC 于点D ,过点P 作PE ⊥AC 于点E ,过点E 作EF ⊥y 轴于点F ,求出PD +EF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M ,点N 为,N ,H 为顶点的四边7(南开2021级初三上阶段测试二)如图,抛物线21322y x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C 三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C ,BD ,(1)求点D 的坐标及直线BC 的解析式;(2)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E 为BD 上一动点,当PBC 面积为2716时,求点P 的坐标,并求出此时2PE BE +的最小值; (3)在(2)的条件下,延长PE 交x 轴于点F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PF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十八中2021级初三上周测五)如图1,抛物线21333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连接AC 、BC. (1)求线段AC 的长;(2)如图2,E 为抛物线的顶点,F 为A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M 、N 为直线AC 上的两动点(M 在N 的左侧),且MN=4,作FP ⊥AC 于点P ,FQ//y 轴交AC 于点Q ,当△FPQ 的面积最大时,连接EF 、EN 、FM,求四边形ENMF 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3,将△BCO 沿x '''B C O △,再将'''B C O △绕点'O 顺时针旋转α度,得到'''''B C O △(其中0180α<<),旋转过程中直线''''B C 与直线AC 交于点G ,与x 轴交于点H ,当△AGH 时等腰三角形时,求α的度数.9(八中2021级九上周测六)如图1,抛物线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1,0),B(3,0),与y轴交于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且纵坐标为2.(1)求点D的坐标及直线BC的解析式;(2)如图2,连接BD,P点为BD上方抛物线一点,过点P作PH⊥BD于H,过P点作y轴平行线交BC于E,有最大值时的P点坐标及最大值为多少?PE(3)在抛物线对称上有一点M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N ,使以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求出N 点坐标.10(八中2021级九上定时训练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0)y ax bx c a =++≠与x 轴交于点A (-1,0),B (6,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且位于直线BC 上方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PQ//y 轴交BC 于点Q ,求5PQ CQ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2,将原抛物线向右下方平移得到抛物线'y ,使得'y 的顶点在直线BC 上且过点F (2,-1),'y 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E ,点G 我射线BC 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点G ,使得180DBE BEG ∠+∠=,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一中2021级初三上国庆作业一)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4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连接BC,P是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PH⊥BC于点H,当PH长度最大时,在△APB 内部有一点M,连接AM、BM、PM,求AM+BM+PM的最小值.(2)若点D是OC的中点,将抛物线y=﹣x2+x﹣4沿射线AD方向平移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y′,C′是抛物线y′上与C对应的点,抛物线y'的对称轴上有一动点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S,使得C′、N、B、S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S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巴蜀2021级初三上第一次月考)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6332612++-=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
2024重庆中考复习第25题-二次函数综合题
2024重庆中考复习第25题-二次函数综合题2024年重庆中考复习第25题为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
由于题目没有具体给出,我将为您提供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并给出一个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题目:已知函数f(x) = ax^2 + bx + c,其中a、b、c均为实数,且a ≠ 0。
已知f(1) = 0,f(3) = 0,f(4) = 6、求函数f(x)的表达式。
解答: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组:1)f(1)=0:a(1)^2+b(1)+c=0a+b+c=0--(1)2)f(3)=0:a(3)^2+b(3)+c=09a+3b+c=0--(2)3)f(4)=6:a(4)^2+b(4)+c=616a+4b+c=6--(3)现在我们有一个包含三个未知数(a,b,c)的方程组。
我们可以通过解这个方程组来求出函数f(x)的表达式。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方程(1)和方程(2)的消元法得到一个新的方程。
(2)-(1)得:9a+3b+c-(a+b+c)=08a+2b=04a+b=0--(4)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方程(4)和方程(3)的消元法得到另一个新的方程。
(4)×4得:16a+4b=0将这个方程代入到方程(3)中,得到:16a+4b+c=6将16a+4b=0代入到上式,得到:c=6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a、b和c的值。
将这些值代入到函数f(x) =ax^2 + bx + c中,即可得到函数f(x)的表达式。
将a=-1、b=4和c=6代入到函数f(x)中,得到:f(x)=-x^2+4x+6所以,函数f(x)的表达式为f(x)=-x^2+4x+6以上就是针对2024年重庆中考复习第25题的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的解答。
希望能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2021重庆年中考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2)
2021重庆年中考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2)1(巴蜀2021级初三上第一次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22y x x c =--+(c 为常数)与一次函数y x b =-+(b 为常数)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坐标为(-3,0)求B 点坐标;点P 为直线AB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A,PB ,当1258PABS=时,求点P 的坐标;将抛物线22y x x c =--+(c 为常数)沿射线AB 平移1y 与原抛物线22y x x c =--+相交于点E ,点F 为抛物线1y 的顶点,点M 为y 轴上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N ,使得以点E,F,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重庆一外2021级九上第一次月考)已知,如图直线1l 与直线2l 分别于x 轴交于点A,BA 已知OB=2OA ,1l ,2l 交于第一象限的点C (,且△ABC 是等边三角形;求直线1l 与直线2l 的解析式;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动点,过点D 作DE//AC 交BC 于E ,连接DC ,当△CD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 的坐标;取在(2)中△CDE 的面积最大时的点D ,在直线1l 与直线2l 上取点M 、N ,以点D 、M 、N 为顶点构成的△DMN 能否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重庆育才2021级九上第二次定时训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与直线AB 相交于A,B 两点,其中A (-3,-4)B(0,-1) 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点P 为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连接PA ,PB ,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1111(0)y a x b x c a =++≠,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C ,点D 为直线AB 上的一点,在y 轴左侧原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 ,使以点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重庆南开2021级九上阶段测试二)如图,抛物线21322y x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B 、C 三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C 、BD ; 求点D 的坐标及直线BC 的解析式;点P 是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E 为BD 上一动点,当△PBC 面积2716时,求点P 的坐标,并求出此时PE BE +的最小值; 在(2)的条件下,延长PE 交x 轴于点F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PF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重庆中考数学25题二次函数专项训练: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
第二讲 平行四边形的存在性例1、(2022•重庆A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 bx x y ++=221与直线AB 交于点A (0,4-),B (4,0).(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是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AB 于点C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D ,求PC+PD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在(2)中PC+PD 取得最大值的条件下,将该抛物线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5个单位,点E 为点P 的对应点,平移后的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F ,M 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点.在平移后的抛物线上确定一点N ,使得以点E ,F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 的坐标,并写出求解点N 的坐标的其中一种情况的过程.练习1、(2022•重庆B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 bx x y ++-=243与x 轴交于点A (4,0),与y 轴交于点B (0,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为直线AB 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Q⊥x 轴于点Q ,交AB 于点M ,求PM+56AM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点P′与点P 关于抛物线c bx x y ++-=243的对称轴对称.将抛物线c bx x y ++-=243向右平移,使新抛物线的对称轴l 经过点A .点C 在新抛物线上,点D 在l 上,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点A 、P′、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点D 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D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练习2、如图1,抛物线)0(2≠++=a c bx ax y 与x 轴交于A (4-,0),B (1,0)两点,交y 轴于点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点P 为直线AC 上方且抛物线对称轴左侧的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 ,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C 于点H ,求PD+PH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把抛物线)0(2≠++=a c bx ax y 向右平移2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65个单位得新抛物线,在新抛物线对称轴上找一点M ,在新抛物线上找一点N ,直接写出所有使得以点A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点M 的坐标,并把求其中一个点M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练习3、(选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0(32≠++=a bx ax y 与x 轴的交点为A(1-,0),B(3,0),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连接AC ,BC ,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 作PT ⊥x 轴交BC 于点T ,过点P 作PR//AC 与BC 交于点R .求△PRT 的周长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沿CA 方向平移,使得新抛物线'y 刚好经过点A ,设M 为新抛物线上一点,N 为原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当点B ,C ,M ,N 组成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直接写出点N 的纵坐标.自我巩固1、(2021•重庆B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0(42≠-+=a bx ax y 与x 轴交于点A (1-,0),B (4,0),与y 轴交于点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l 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点D 与点C 关于直线l 对称,点P 为直线AD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A ,PD ,求⊥PAD 面积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0(42≠-+=a bx ax y 沿射线AD 平移24个单位,得到新的抛物线1y ,点E 为点P 的对应点,点F 为1y 的对称轴上任意一点,在1y 上确定一点G ,使得以点D ,E ,F ,G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G 的坐标,并任选其中一个点的坐标,写出求解过程.。
2021年重庆中考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八中试题集) (无答案)
2021年重庆年中考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八中试题集)1(八中2020级初三下定时训练九)如图,直线y=﹣x+4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2+bx+c 经过B、C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E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B,C两点重合),当S△BEC=S△BOC时,求点E的坐标;(3)若点F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S△BFC为什么取值范围时,对应的点F有且只有两个?2(八中2020级初三下定时训练五))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直线AB交于A、B两点,A(1,﹣)、B(﹣2,0),其中点A是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交y轴于点D.(1)求⾯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1,点P是第四象限抛物线上⾯动点,若∠PBA=∠BAD,抛物线交x轴于点C.求△BPC的⾯积;(3)如图2,点Q是抛物线第三象限上⾯点(不与点B、D重合),连接BQ,以BQ为边作正⾯形BEFQ,当顶点E或F恰好落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时,直接写出对应的Q点的坐标.3(八中2020级初三下定时训练八)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x+2交于C、D两点,其中点C在y 轴上,点D的坐标为(3,).点P是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交CD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4(八中2021级初三上第一次月考模拟)己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2,0)、B(3,0),与y轴交于点C(0,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P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点,当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时,求出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记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若抛物线y'与原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Q.点E是新抛物线y'对称轴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当△PQ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E的坐标.5(八中2020级初三上定时练习十四)已知:抛物线y =ax 2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线段OB 、OC 的长(OB<OC )是方程x 2-10x +16=0的两个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2-=x .(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E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E 作EF ∥AC 交BC 于点F ,连接CE ,设AE 的长为m ,△CEF 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值;(3)若点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P 是平面坐标系上一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以P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如果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点N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重庆中考25题二次函数题专练
1. 如图,抛物线4212-+=x x y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C ,顶点为H ,其对称轴交x 轴于点N 。
直线l 经过B 、D 两点,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M ,其中点D 的横坐标为5-. (1)连接AM ,求∆ABM 的周长;(2)若P 是抛物线位于直线BD 的下方且在其对称轴左侧上的一点,当四边形DPHM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3)连接AC ,若F 为y轴上一点,当∠MBN =点的坐标.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7922x x --+与直线12y x b =+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x 轴上,点P 是直线AB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PA 、PB 。
(1)求直线的解析式及A 、B 两点的坐标;(2)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C ,当线段PC 最大时,求此时点C 的坐标及PC 的最大值:(3)当∠PAB=90°时,求此时点P 的坐标。
3.如图,抛物线22y ax b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的坐标为()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1.5x =,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过M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P ,交过点A 的直线y x n =-+于点C 。
(1)求直线A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M 位于线段AB 的什么位置时,PC 最长,并求出此时P 点的坐标;(3)若在(2)的条件下,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23ABQ APB S S ∆∆=,求点Q 的坐标。
4.如图,二次函数32-+=bx ax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B 、C 两点(点B 在点C 的左侧),一次函数n mx y +=的图象经过点B 和二次函数图象上另一点A . 点A 的坐标(4 ,3),21t a n =∠ABC . (1)求二次函数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2)若抛物线上的点P 在第四象限内,求ABP ∆面积S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若点M 在直线AB 上,且与点A 的距离是到x 轴距离的25倍,求点M 的坐标.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 x2+bx-3(a≠0)与x轴交于点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从A点出发,在线段AB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B点出发,在线段B 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当△P BQ存在时,求运动多少秒使△PB Q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3)当△PBQ的面积最大时,在BC下方的抛物线上存在点K,使S△C B K :S△P B Q=5:2,求K点坐标.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连接B C.(1)求A,B,C三点的坐标;(2)若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PM∥y轴,且PM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当△BC M的面积最大时,求△BPN的周长;(3)在(2)的条件下,当△BCM的面积最大时,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一点Q,使得△C NQ为直角三角形,求点Q的坐标.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D重合).(1)求∠OBC的度数;(2)连接CD、BD、DP,延长DP交x轴正半轴于点E,且S△O C E =S四边形OC D B,求此时P点的坐标;(3)过点P作PF⊥x轴交BC于点F,求线段PF长度的最大值.8.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于点C(0,4),与x轴交于点A 和点B,其中点A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与抛物线交于点D,与直线BC交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F是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四边形ABFC 的面积为17,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平行于DE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BC相交于点P,与抛物线相交于点Q,若以D、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的坐标.9.如图,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已知经过点A,B的直线的表达式为y=x+3.(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其顶点C的坐标;(2)如图①,点P(m,0)是线段AO上的一个动点,其中-3<m<0,作直线DP ⊥x轴,交直线AB于D,交抛物线于E,作EF∥x轴,交直线AB于点F,四边形D EFG 为矩形.设矩形DE FG的周长为L,写出L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m为何值时周长L最大;(3)如图②,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点A,B,Q构成的三角形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1年中考一轮复习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必做题型25道(难度较大)(无答案)
2021年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必做题型25道(难度较大)(无答案)1.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空地,底边长BC=100米,高AH=80米,某单位要沿着底边BC修一座底面是矩形DEFG的大楼,D、G分别在AB、AC边上,E、F在边BC上,当矩形DEFG的面积最大时,这个矩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最大面积为多少?2.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m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B的坐标为(3,0).(1)求m的值及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l上的一个动点,当PA+PC的值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3. 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B(1,0),与y轴交于点C,直线y=x-2经过点A、C.抛物线的顶点为D,对称轴为直线l.(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顶点D的坐标与对称轴l;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6,6),(6,0),抛物线y=-(x-m)2+n的顶点P在折线OA—AB上运动.(1)当点P在线段OA上运动时,抛物线y=-(x-m)2+n与y轴交点坐标为(0,c).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n.(2)当抛物线y=-(x-m)2+n经过点B时,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y A 45︒O B 2x5. 如图,以扇形OAB 的顶点O 为原点,半径O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 的坐标为(2,0),若抛物线212y x k =+与扇形OAB 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6. 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A(-3,0),B(0,3),且其对称轴为直线x=-1.(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 是抛物线上点A 与点B 之间的动点(不包括点A,点B),求△PAB 的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7. 体育公园的圆形喷水池的中央竖直安装了一个柱形喷水装置OA,A处为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上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路径落下(如图1).如果曲线APB表示的是落点B离点O最远的一条水流(如图2),水流喷出的高度y(米)与水平距离x(米)之间的解析式是y=-x2+4x+(x>0),求圆形水池的半径至少为多少米时,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至于落在池外.8. 如图,抛物线经过A(-2,0),B,C(0,2)三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直线AC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点D的坐标.9. 已知某款熊猫纪念品成本为30元/件,当售价为45元/件时,每天销售250件,售价每上涨1元,销量下降10件.(1)求每天的销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若每天该熊猫纪念品的销量不低于240件的情况下,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获取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小张决定从这款纪念品每天的销售利润中捐出150元给希望工程,为了保证捐款后这款纪念品每天剩余的利润不低于3 600元,试确定该熊猫纪念品销售单价的范围.10. 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B(1,0),与y轴交于点C,直线y=12x-2经过点A、C.抛物线的顶点为D,对称轴为直线l.(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对称轴l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BCF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F 的坐标及△BCF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 已知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对称轴为直线x=-1.(1)b=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当a=-1时,若关于x的方程ax2+bx+c=0在-4<x<1的范围内有解,求c的取值范围;(3)若抛物线过点(-1,-1),当0≤x≤1时,抛物线上的点到x轴距离的最大值为4,求a的值.12. 已知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且|m|<|n|.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m,0),B(0,n),如图所示.(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抛物线的顶点为D,试求出点C,D的坐标,并判断△BCD的形状;(3)点P是直线B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B和点C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点Q在直线BC上,距离点P为个单位长度.设点P的横坐标为t,△PM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13. 如图 12-1,抛物线y=ax2+bx+3 交x 轴于点A(-1,0)和点B(3,0).(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 12-2,该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顶点为F,点D(2,3)在该抛物线上.求四边形ACFD 的面积;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的顶点为P,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0,-1),C的坐标为(4,3),直角顶点B在第四象限.(1)如图,若该抛物线过A,B两点,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平移(1)中的抛物线,使顶点P在直线AC上滑动,且与AC交于另一点Q.若点M在直线AC下方,且为平移前(1)中的抛物线上的点.当以PQ为直角边,M,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15. 已知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3=0的两个实数根,且|m|<|n|.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m,0),B(0,n),如图所示.(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抛物线的顶点为D,试求出点C,D的坐标,并判断△BCD的形状;(3)点P是直线BC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B和点C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点Q在直线BC上,距离点P为个单位长度.设点P的横坐标为t,△PM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16.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直线AB相交于A(-3,0),B(0,3)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对称轴为直线l,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E.(1)求直线AB的解析式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标,若不(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S△ACG存在,请说明理由;17. 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直线y=-x+1相交于A,B两点(如图),A点在y轴上,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3,0).(1)填空:b= ,c= .(2)点N是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点N在AB上方),过点N作NP⊥x轴,垂足为点P,交AB于点M,求MN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点N在何位置时,BM与NC相互垂直平分?并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N的坐标.18. 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与直线AB相交于A(-3,0),B(0,3)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对称轴为直线l,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E.(1)求直线AB的解析式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C,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异于点C),使得S△ABM =S△ABC?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 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bx+c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0,6),B(6,0),C(-2,0),点P是线段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AB的面积有最大值?(3)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D,再过点P作PE∥x轴交抛物线于点E,连接DE,请问是否存在点P使△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 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2mx+m2+2m+2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1)当m=-2时,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2)过点P(0,m-1)作直线l⊥y轴,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A在直线l与x轴之间(不包含点A在直线l上),求m的范围;(3)在(2)的条件下,设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直线l相交于点B,求△ABO的面积最大时m的值.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3)设点P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AD为边,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以AD为对角线,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2. 如图,抛物线215322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与点C 关于x 轴对称,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 的坐标为(,0)m ,过点 P 作x 轴的垂线l 交抛物线于点Q .(1)求直线BD 的解析式;(2)当点P 在线段OB 上运动时,直线l 交BD 于点M ,求DQB △面积S 和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DQB △面积的最大值;(3)当DQB △面积最大时,在x 轴上找一点E ,使55QE EB +的值最小,求E 的坐标和最小值.2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与抛物线y=-x2+bx+c交于A、B两点,其中A(m,0)、B(4,n),该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另一点D.(1)求m、n的值及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若点P为线段AD上的一动点(不与A、D重合),分别以AP、DP为斜边,在直线AD的同侧作等腰直角△APM和等腰直角△DPN,连接MN,试确定△MPN 面积最大时P点的坐标;(3)如图3,连接BD、CD,在线段CD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A、D、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D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 如图,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的坐标为(-1,0),与y轴交于点C(0,2),直线CD:y=-x+2与x轴交于点D.动点M在抛物线上运动,过点M作MP⊥x轴,垂足为点P,交直线CD于点N.(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点P在线段OD上时,△CDM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E是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点F是x轴上一动点,点M在运动过程中,若以C,E,F,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写出点F的坐标.25.如图1,抛物线y=-35[(x-2)2+n]与x轴交于点A(m-2,0)和B(2m+3,0)(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 (1)求m,n的值.(2)如图2,点N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且位于直线BC上方,连接CN,BN.求△NBC 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3,点M,P分别为线段BC和线段OB上的动点,连接PM,PC,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PCM为等腰三角形,△PMB为直角三角形同时成立?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1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模拟训练题集(二)
2021年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模拟训练题集(二)1.如图①,直线l:y=mx+n(m<0,n>0)与x、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过点A、B、D的抛物线P叫做l的关联抛物线,而l叫做P的关联直线.(1)若l:y=﹣2x+2,则P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若P:y=﹣x2﹣3x+4,则l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2)求P的对称轴(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②,若l:y=﹣2x+4,P的对称轴与CD相交于点E,点F在l上,点Q在P的对称轴上.当以点C,E,Q,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CE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2.已知菱形OABC的边长为5,且tan∠AOC=,点E是线段BC的中点,过点A、E的抛物线y=ax2+bx+c与边AB交于点D.(1)求点A和点E的坐标;(2)连结DE,将△BDE沿着DE翻折.①当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线段AC上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抛物线y=ax2﹣11ax+24a交x轴于C,D两点,交y轴于点B(0,),过抛物线的顶点A作x轴的垂线AE,垂足为点E,作直线BE.(1)求直线BE的解析式;(2)点H为第一象限内直线AE上的一点,连接CH,取CH的中点K,作射线DK交抛物线于点P,设线段EH 的长为m,点P的横坐标为n,求n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在线段BE上有一点Q,连接QH,QC,线段QH交线段PD于点F,若∠HFD=2∠FDO,∠HQC=90°+∠FDO,求n的值.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4经过点A(﹣8,0),对称轴是直线x=﹣3,点B是抛物线与y轴交点,点M、N同时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分别沿x轴的负半轴、y的负半轴方向匀速运动,(当点N到达点B时,点M、N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C,连接CN、MN,并作△CMN关于直线MC的对称图形,得到△CMD.设点N运动的时间为t秒,△CMD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0<t<2时,①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直接写出当t=时,四边形CDMN为正方形;(3)当点D落在边AB上时,过点C作直线EF交抛物线于点E,交x轴于点F,连接EB,当S△CBE:S△ACF=1:3时,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为.5.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与y轴交于点C,点A的坐标为(﹣3,0),点B的坐标为(1,0).(1)如图1,分别求b、c的值;(2)如图2,点D为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连接DO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E,OD=3•OE,求点E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点P为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PH⊥x轴于点H,连接EP、EH,点Q为第二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且点Q与点P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连接PQ,设∠AHE+∠EPH=2α,PH=PQ •tanα,点M为线段PQ上一点,点N为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一点,分别连接MH、NH,满足∠MHN=60°,MH=NH,过点N作PE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F,求直线FN的解析式.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3交x轴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顶点是D,对称轴交x轴于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是抛物线在第四象限内的一点,过点P作PQ∥y轴,交直线AC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是m.①求线段PQ的长度n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②连接AP,CP,求当△ACP面积为时点P的坐标;(3)若点N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则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线段BN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抛物线y=ax2﹣5ax+4a(a是常数,且a>0)过点C,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边.连接AC,以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点D与点O在直线AC两侧.(1)求点A,B的坐标;(2)当CD∥x轴时,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连接BD,当BD最短时,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8.如图,抛物线y=ax2+2x+c(a<0)与x轴交于点A和点B(点A在原点的左侧,点B在原点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OB=OC=3.(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连接BC,点D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点,连接OD,CD,OD交BC于点F,当S△COF:S△CDF=3:2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2,点E的坐标为(0,),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OBP=2∠OBE?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O,O为坐标原点,A(0,3),B(6,3),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B,点P为抛物线上AB上方的一个点,连结P A,作PQ⊥AB垂足为H,交OB于点Q.(1)求b,c的值;(2)当∠APQ=∠B时,求点P的坐标;(3)当△APH面积是四边形AOQH面积的2倍时,求点P的坐标.10.综合与探究如图,抛物线y=﹣x2﹣x+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直线l 经过B、C两点,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连接CM,将线段MC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MD,连接CD、BD.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t>0),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A的坐标与直线l的表达式;(2)①请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并求点D落在直线l上时t的值;②求点M运动的过程中线段CD长度的最小值.11.如图,△O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P=90°,点A在第四象限,点P坐标为(8,0),抛物线y=ax2+bx+c 经过原点O和A、P两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点,连接AB,过点B作AB的垂线交抛物线于C、D两点,且BC=AB,求点B坐标;(3)在(2)的条件下,点M是线段BC上一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N,求△CBN面积的最大值.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a≠0)经过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不点B,C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D,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的长.②连接PB,PC,求△PBC的面积最大时点P的坐标.(3)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BC交于点E,点M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点,N为y轴上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和点N,使得以点C、E、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如图,抛物线y=(x﹣1)2+n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点D与C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2)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当△ABP的面积是8,求出点P的坐标;(3)过直线AD下方的抛物线上一点M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D交于点N,已知M点的横坐标是m,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MN的长及△ADM的面积S,并求当MN的长最大时S的值.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2(a≠0)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若点D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设点D的横坐标为m(0<m<3),连接CD、BD、BC、AC,当△BCD的面积等于△AOC面积的2倍时,求m的值;(3)若点N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请在图②中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抛物线y=﹣x2+bx+c(b,c是常数)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C.(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①如图2,若点P在直线AB上方,连接OP交AB于点D,求的最大值;②如图3,若点P在x轴的上方,连接PC,以PC为边作正方形CPEF,随着点P的运动,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随之改变.当顶点E或F恰好落在y轴上,直接写出对应的点P的坐标.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CB=90°,OC=2BO,AC=6,点B的坐标为(1,0),抛物线y=﹣x2+bx+c 经过A、B两点.(1)求点A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点P是直线AB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作PD垂直x轴于点D,交线段AB于点E,使PE=DE.①求点P的坐标;②在直线PD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综合与探究如图1,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N是抛物线上异于点C的动点,若△NAB的面积与△CAB的面积相等,求出点N的坐标;(3)如图2,当P为OB的中点时,过点P作PD⊥x轴,交抛物线于点D.连接BD,将△PBD沿x轴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0<m≤2),将平移过程中△PBD与△OBC重叠部分的面积记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18.如图1,抛物线y=﹣x2+mx+n交x轴于点A(﹣2,0)和点B,交y轴于点C(0,2).(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M在抛物线上,且S△AOM=2S△BOC,求点M的坐标;(3)如图2,设点N是线段AC上的一动点,作DN⊥x轴,交抛物线于点D,求线段DN长度的最大值.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6经过点A(﹣3,0)和点B(2,0),直线y=h(h为常数,且0<h<6)与BC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与AC交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E,求h为何值时,△AEF的面积最大.(3)已知一定点M(﹣2,0),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y=h,使△BD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h的值和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如图,抛物线y=ax2+3ax+c(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点B 的坐标为(1,0)、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是线段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E在x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A、C、E、P为顶点且以AC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如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如图,对称轴为直线x=﹣1的抛物线y=a(x﹣h)2﹣4(a≠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其中点A的坐标为(﹣3,0)(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在抛物线上,且S△POC=4S△BOC,求点P的坐标;(3)设点Q是线段AC上的动点,作QD⊥x轴交抛物线于点D,求线段QD长度的最大值.22.定义:对于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若b2=ac,则称该抛物线为黄金抛物线.例如:y =x2﹣x+1是黄金抛物线(1)请再写出一个与上例不同的黄金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黄金抛物线y=x2﹣x+1沿对称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①直接写出平移后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②新抛物线如图所示,与x轴交于A、B(A在B的左侧),与y轴交于C,点P是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连结PO、PC,并把△POC沿CO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那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OP′C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③当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动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BP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和四边形OBPC的最大面积.23.已知抛物线y=ax2+bx+3经过A(﹣3,0),B(﹣1,0)两点(如图1),顶点为M.(1)a、b的值;(2)设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Q(如图1),直线y=﹣2x+9与直线OM交于点D.现将抛物线平移,保持顶点在直线OD上.当抛物线的顶点平移到D点时,Q点移至N点,求抛物线上的两点M、Q间所夹的曲线扫过的区域的面积;(3)设直线y=﹣2x+9与y轴交于点C,与直线OM交于点D(如图2).现将抛物线平移,保持顶点在直线OD上.若平移的抛物线与射线CD(含端点C)没有公共点时,试探求其顶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4.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a(x+1)(x﹣3)交x轴、y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且tan∠CAO =3.(1)如图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连接BC,点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PQ⊥BC于点Q,P点的横坐标为t,PQ的长为d,求d与t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若d=,(t>1),M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点,点A作y轴的平行线直线l,连接MC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E,连接BE、AM、BP,BE=AM,点F在线段BP上,∠F AB=∠EMA,求F点坐标.25.如图1,已知直线y=a与抛物线y=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交y轴于点C.(1)若AB=4,求a的值;(2)若抛物线上存在点D(不与A、B重合),使CD=AB,求a的取值范围;(3)如图2,直线y=kx+2与抛物线交于点E、F,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延长PE、PF分别交直线y=﹣2于M、N两点,MN交y轴于Q点,求QM•QN的值.26.抛物线y=﹣x交x轴于点A,点B(6,n)为抛物线上一点.(1)求m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2)如图,点C(﹣n,0)在x轴上,且∠BAC=2∠ACB,求m的值;(3)在(2)的条件下,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作PD∥AB交x轴于点D,DE⊥BC交OP于点E,,求点P坐标.27.如图1,直线y=﹣x+2与x轴交于A,与y轴交于B,点C(1,m)是直线AB上一点,抛物线y=ax2+bx+c 过O、A、C三点,P为直线AB上一动点.(1)求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当P点在线段AB上时,如果在x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总存在两个点D,使△OPD的面积与△OP A 的面积相等,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如图2,Q为对称轴右侧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连接QB交抛物线于D,连接AD交y轴于E,连AQ 交y轴于F,求OE•OF的值.28.如图,抛物线y=a(x﹣)(x+3)交x轴于点A、B,交y轴于点C,tan∠CAO=.(1)求a值;(2)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为t,连接P A,PC,设△P AC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点Q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点Q在点P的上方),过点P作PE⊥AB,垂足为E,点D在线段AQ上,点F在线段AO上连接ED、DF,DE交AP于点G,若∠QDF+∠QDE=180°,∠DF A+∠AED=90°,PG=PE,PG:EF=3:2,求点P的坐标.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6分别交x轴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点D,对称轴交x轴于点H.(1)如图1,点P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取线段HC的中点E,将线段HE沿直线HC平移,线段HE平移后对应的线段是H′E′,连接PH′、E′B,当△PHC的面积最大时,求PH′+H′E′+E′B的最小值;(2)如图2,作射线BD,将∠ABD沿x轴平移至∠A′B′D′,使点B′与点O重合,然后将∠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至边B′D′经过点D,再让∠A′B′D′的顶点B′沿y轴上下滑动,但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边B′D′经过点D,且∠A′B′D′=∠ABD,另一边B′A′所在直线与直线AD交于点F.是否存在点F,使得△DF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OB′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点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1)如图1,若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D∥x轴交直线BC于点D,作PE⊥BC 于点E,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N为x轴上一动点,连接PM,MN.当DE最长时,求PM+MN+AN 的最小值;(2)如图2,将△AOC绕点O逆时针旋转30°得△A'OC',将△A'OC'沿直线A′O平移得到△A″O'C″,直线C″O'与x轴交于点F,连接F A″,将△F A″O′沿边A″O'翻折得△F'A″O',连接CA″,CF′,当△CA″F′是等腰三角形时,求此时点A″的坐标.3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6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点P为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不与B、C重合)的一动点,连接PC、PB,当△PBC面积最大时,在y 轴找点D,使得PD﹣OD的值最小时,求这个最小值.(2)如图2,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K,与线段BC交于点M,在对称轴上取一点R,使得KR=12(点R 在第一象限),连接BR.已知点N为线段BR上一动点,连接MN,将△BMN沿MN翻折到△B'MN.当△B'MN 与△BMR重叠部分(如图中的△MNQ)为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此时点B'的坐标.32.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y=ax2+b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1,0)抛物线与y轴正半轴交于点C,△ABC面积为6.(1)如图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作PG⊥AC,垂足为点G,设点P的横坐标为t,线段PG的长为d,求d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过点B作CP的平行线交y轴上一点F,连接AF,在BF的延长线上取点E,连接PE,若PE=AF,∠AFE+∠BEP=180°,求点P的坐标.33.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点A(﹣2,0),点B(1,0),交y轴于点C(0,2)(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AC,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N,过点N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C于点F,设点N的横坐标为n,线段NF的长为l,求l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3)若点M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以B、C、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4.抛物线C1:y=ax2﹣x+2(a>0)与x轴交于A、B(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1)如图1,若A(2,0),连AC、BC.①直接写出C1的解析式及△ABC的面积;②将△AOC绕某一点逆时针旋转90°至△A′O′C′(其中A、O、C的对应点分别为A′、O′、C′).若旋转后的△A′O′C′恰有一边的两个端点落在抛物线C1的图象上,求点A′的坐标;(2)如图2,平移抛物线C1使平移后的新抛物线C2顶点在原点,P(,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P作直线交C2的图象于A、B,过A的直线y=x+b交C2于点C,过P作x轴的垂线交BC于点M,设点M的纵坐标为n,试判断an是否为定值?若是,求这个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35.如图1,抛物线y=ax2+bx经过原点O和点A(12,0),在B在抛物线上,已知OB⊥BA,且∠A=30°.(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点P为OB延长线上一点,若连接AP交抛物线于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t,点M的横坐标为m,试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m,不要求写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过点O作OW⊥AP于W,并交线段AB于点G,过点W的直线交OP延长线于点N,交x轴于点K,若∠WKA=2∠OAP,且NK=11,求点M的横坐标及WG的长.36.如图1,已知抛物线y=﹣x+3与x轴交于A和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2)M为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M作x轴的垂线交BC于H,过M作MQ⊥BC于Q,求出△MHQ 周长最大值并求出此时M的坐标;当△MHQ的周长最大时在对称轴上找一点R,使|AR﹣MR|最大,求出此时R 的坐标.(3)T为线段BC上一动点,将△OCT沿边OT翻折得到△OC′T,是否存在点T使△OC′T与△OBC的重叠部分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BT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7.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C2=OA•OB.(1)证明:tan∠BAC•tan∠ABC=1;(2)若点C的坐标为(0,2),tan∠OCB=2:①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②若点D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且位于直线BC上方,当四边形ABD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3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和点B(﹣2,0),与交y轴于点C(0,4).f (x0)表示当自变量为x0时的函数值,对于任意实数m,均有f(m﹣1)=f(3﹣m).(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过点Q作QE∥AC,交BC于点E,连接CQ.当△CQE的面积最大时,求点Q 的坐标;(3)若平行于x轴的动直线l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与直线AC交于点F,点D的坐标为(2,0).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ODF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9.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1,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D为y轴上一点,点D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点D在x轴上方,且△OBD的面积等于△OBC的面积时,求点D的坐标;(3)当点D'刚好落在第四象限的抛物线上时,求出点D的坐标;(4)点P在抛物线上(不与点B、C重合),连接PD、PD′、DD′,是否存在点P,使△PDD′是以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0.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8k交x轴于点B,交y轴于点C,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y =ax2+bx+4交x轴负半轴于点A,AB=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作PH⊥BC于点H,设PH的长为d,点P的横坐标为t,求d与t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点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为M,连接OM,若OM∥BC,作PD⊥x轴于点D,连接CD,F在线段BC上(对称轴右侧),连接PF,∠CDP=∠CBD+∠FPD,求点F的坐标.41.已知抛物线y=ax2﹣3amx﹣4am2(a>0,m>0)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左边),与y轴交于C点,顶点为P,OC=2AO.(1)求a与m满足的关系式;(2)直线AD∥BC,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D,△ADP的面积为,求a的值;(3)在(2)的条件下,过(1,﹣1)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分别过M、N且与抛物线仅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交于点G,求OG长的最小值.4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b)(x﹣3)(b<0)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与点C,OB=OC,tan∠CAB=3.(1)求a,b的值;(2)点P为抛物线y=a(x﹣b)(x﹣3)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一点,PM⊥BC于点D,交抛物线于另一点M,设点P的横坐标为t,线段PD的长度为d,求d与t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点E为线段OD的中点,过点E的直线HG交PM于点G,交x轴于点H,点G在y 轴的左侧,连接CG,若∠ODB=∠GHO+45°,tan∠GCO=时,求点H的坐标.43.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2x+c(a≠0),与y轴交于点A(0,6),与x轴交于点B(6,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坐标;(2)设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在此抛物线上有且只有三个P点使得△P AB的面积是定值S,求这三个点的坐标及定值S.(3)若点F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P是(2)中位于直线AB上方的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P、Q、B、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请说明理由.44.已知抛物线y=a(x﹣3)2+(a≠0)过点C(0,4),顶点为M,与x轴交于A,B两点.如图所示以AB 为直径作圆,记作⊙D.(1)试判断点C与⊙D的位置关系;(2)直线CM与⊙D相切吗?请说明理由;(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E,能使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45.如图,抛物线y=ax2﹣2ax+c的图象经过点C(0,﹣2),顶点D的坐标为(1,﹣),与x轴交于A、B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AC,E为直线AC上一点,当△AOC∽△AEB时,求点E的坐标和的值.(3)点F(0,y)是y轴上一动点,当y为何值时,FC+BF的值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46.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4,0),C(0,2)三点,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Q,交直线BD于点M.(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点P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QM为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连接AC,将△AOC绕平面内某点H顺时针旋转90°,得到△A1O1C1,点A、O、C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1、O1、C1、若△A1O1C1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抛物线上,那么我们就称这样的点H为“和谐点”请直接写出“和谐点”H的坐标.47.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D为该抛物线的顶点.(1)如图1,点P是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y轴,交直线AC于点E.当线段PE长取得最大值时,在直线AC上找一点Q,使得△PQD周长最小,求出这个最小周长;(2)把抛物线沿直线AC平移,抛物线上两点A、D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是A′、D′,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以点A′、D′、M、B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6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如图1,点P为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H∥y轴,交直线BC于点H,过点P作PQ⊥BC于点Q,当PQ﹣PH最大时,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D,点M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N为y轴上一动点,连接PM、MN,求PM+MN+ND的最小值;(2)如图2,连接AC,将△OAC绕着点O顺时针旋转,记旋转过程中的△OAC为△OA'C',点A的对应点为点A',点C的对应点为点C'.当点A'刚好落在线段AC上时,将△OA'C'沿着直线BC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OC'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E,与x轴交于点F,设点R是平面内任意一点,是否存在点R,使得以B、E、F、R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R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9.已知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经过点,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二次函数y=ax2+bx (a>0)的图象经过点A和点P,顶点为M,对称轴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N.(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A点,B点的坐标;(2)求顶点M的坐标;(3)在y轴上求一点Q,使得△PNM和△PBQ相似.50.如图,抛物线y=x2+mx+m(m>0)的顶点为A,交y轴于点C.(1)求出点A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2)若直线y=﹣x+n经过点A,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B,证明:AB的长是定值;(3)连接AC,延长AC交x轴于点D,作直线AD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E、F两点.若∠ECF=90°,求m的值.。
2021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二次函数 专题2.2函数动点图象问题
函数图象解题思路起点:动点从何处出发,何时出发,何速度运动,运动方向是什么,形成的是何图形?起点有没有意义?点运动的路程(边长)中间点:分阶段运动,中间的位置是什么?终点:何时何地结束运动,停止时是否有先后?特殊点:运动过程中特殊的位置。
类型一、实际问题【经典例题1】已知A ,B 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人沿同一条公路从A 地出发到B 地,乙骑自行车,甲骑摩托车,图中DE ,OC 分别表示甲、乙离开A 地的路程s (单位:千米)与时间t (单位: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设在这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距y (单位:千米),则y 关于t 的函数图象是( )A.B. C. D.【解析】 由题意和图象可得,乙到达B 地时甲距A 地120km ,开始时两人的距离为0; 甲的速度是:120÷(3−1)=60km/h ,乙的速度是:80÷3=380km/h ,即乙出发1小时后两人距离为380km ;设乙出发后被甲追上的时间为x h ,则60(x −1)=380x ,得x =1.8,即乙出发后被甲追上的时间为1.8h.所以符合题意的函数图象只有选项B.故选:B.练习1-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长跑训练,甲和乙所跑的路程S (单位:米)与所用时间t (单位: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线段OA 和折线OBC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跑步过程中,两人相遇一次C.起跑后160秒时,甲、乙两人相距最远D.乙在跑前300米时,速度最慢练习1-2小明在书上看到了一个实验:如图,一个盛了水的圆柱形容器内,有一个顶端拴了一根细绳的实心铁球,将铁球从水面下沿竖直方向慢慢地匀速向上拉动.小明将此实验进行了改进,他把实心铁球换成了材质相同的别的物体,记录实验时间t 以及容器内水面的高度h ,并画出表示h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如下图所示.小明选择的物体可能是( )A.B.C.D.练习1-3如图,在一个盛水的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以下,有一个用细线吊着的下端开了一个很小的孔的充满水的薄壁小球,当慢慢地匀速将小球从水下向水面上拉动时,圆柱形容器内水面的高度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类型二:几何动态①动点图形面积【经典例题2】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4cm,△B=30°,点P从点B 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AC方向运动到点C停止,若△B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则下列最能反映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解析】作AH ⊥BC 于H ,∵AB=AC=4cm ,∴BH=CH ,∵∠B=30°,∴AH=12AB=2,BH=3AH=23,∴BC=2BH=43,∵点P 运动的速度为3m/s ,Q 点运动的速度为1cm/s ,∴点P 从B 点运动到C 需4s ,Q 点运动到C 需8s ,当0△x △4时,作QD ⊥BC 于D ,如图1,BQ=x ,BP=3x ,在Rt △BDQ 中,DQ=21BQ=21x , ∴y=21⋅21x ⋅3x =43x 2,当4<x △8时,作QD ⊥BC 于D ,如图2,CQ=8−x ,BP=43在Rt △BDQ 中,DQ=21CQ=21(8−x ),∴y=21⋅21(8−x )⋅43=−3+83, 综上所述,⎪⎩⎪⎨⎧≤<+-≤≤=)84(383)40(432x x x x y ,,,.故选D.练习2-1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CD△AB ,CB△AB 且CD=BC=21AB ,若直线l △AB ,直线l 截这个梯形所得的位于此直线左方的图形面积为y ,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x ,则y 与x 关系的大致图象为( )A.B. C. D.练习2-2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8,BC=4,动点P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 沿线段AB 向B 点运动,同时动点Q 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从点B 出发沿B −C −D 的方向运动,当点Q 到达点D 时P 、Q 同时停止运动,若记△PQA 的面积为y ,运动时间为x ,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表示y 与x 之间函数关系图象的是( )练习2-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A. B. C. D.练习2-4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若AB=4,E是AD边上一点(点E与点A、D不重合),BE的中垂线交AB于M,交DC于N,设AE=x,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与x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练习2-5如图,正方形ABCD中,AB=4cm,点E、F同时从C点出发,以1cm/s 的速度分别沿CB﹣BA、CD﹣DA运动,到点A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AEF的面积为S(cm2),则S(cm2)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练习2-6如图,在△ABCD中,AB=6,BC=10,AB△AC,点P从点B出发沿着B→A→C的路径运动,同时点Q从点A出发沿着A→C→D的路径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P到达点C时,点Q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y=PQ2,下列图象中大致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A.B.C.D.练习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A(2,0),B(0,2),点M在线段AB 上,记MO+MP最小值的平方为s,当点P沿x轴正向从点O运动到点A时(设点P的横坐标为x),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 D.练习2-8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练习2-9数学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AB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使△BAC=90°,点C在第一象限,设点B的横坐标为x,设……为y,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题中用“……”表示的缺失的条件应补为( )A. 点C的横坐标B. 点C的纵坐标C. △ABC的周长D. △ABC的面积练习2-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以点A(2,3)为顶点作一直角∠PAQ,使其两边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P,Q.连接PQ,过点A作AH⊥PQ 于点H.设点P的横坐标为x,AH的长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②动点图形边长【经典例题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动点P由点A出发,沿AB→BC→CD向点D运动.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AOP的面积为y,y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AD边的长为( )A. 3B. 4C. 5D. 6【解析】当P 点在AB 上运动时,△AOP 面积逐渐增大,当P 点到达B 点时,△AOP 面积最大为3. ∴21AB •21=3,即AB •BC=12. 当P 点在BC 上运动时,△AOP 面积逐渐减小,当P 点到达C 点时,△AOP 面积为0,此时结合图象可知P 点运动路径长为7,∴AB+BC=7.则BC=7-AB ,代入AB •BC=12,得AB 2-7AB+12=0,解得AB=4或3, 因为AB<AD ,即AB<BC ,所以AB=3,BC=4.故选:B .练习3-1如图1,动点P 从菱形ABCD 的顶点A 出发,沿以1cm/s 的速度运动到点D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x (s ),△PAB 的面积为y(cm 2),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a 的值为( ) A.25 B.5 C. 2 D.52练习3-2如如图△,菱形ABCD中,∠B=60°,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自点A出发沿线段AB运动到点B,同时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自点B--运动到点D.图△是点P、Q运动时,△BPQ的面积S随时出发沿折线B C D间t变化关系图象,则a的值是()A.2B.2.5C.3D.练习3-3如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CD,△B=90°,AC=AD.动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A﹣D﹣C方向以1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CP的面积S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D等于()A.10B.C.8D.练习3-4如如图1,点P 从ABC △的顶点B 出发,沿B C A →→匀速运动到点A ,图2是点P 运动时,线段BP 的长度y 随时间x 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练习3-5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动点E 从A 出发,沿AB →BC 方向运动,当点E 到达点C 时停止运动,过点E 做FE ⊥AE ,交CD 于F 点,设点E 运动路程为x ,FC=y ,如图2所表示的是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当点E 在BC 上运动时,FC 的最大长度是52,则矩形ABCD 的面积是() A.523 B. 5 C. 6 D. 425【经典例题4——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以(3,0)为圆心作△P,△P与x轴交于A. B,与y轴交于点C(0,2),Q为△P上不同于A. B的任意一点,连接QA、QB,过P点分别作PE△QA于E,PF△QB于F. 设点Q的横坐标为x,PE2+PF2=y.当Q 点在△P上顺时针从点A运动到点B的过程中,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部分图象是( )【解析】△P(3,0),C(0,2),△PC2=13.△AC是直径,△△Q=90°.又PE△QA于E,PF△QB于F,△四边形PEQF是矩形。
2021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专题:二次函数实际应用(二)
2021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函数专题:二次函数实际应用(二)1.为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底如期脱贫,习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近年来扶贫工作小组对果农进行精准扶贫,帮助果农因地制宜种植一种有机生态水果并拓宽了市场,有机生态水果产量呈逐年上升,去年这种水果的产量是亩产约1000千克.(1)预计明年这种水果产量要达到亩产1440千克,求这种水果亩产量去年到明年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多少?(2)某水果店从果农处直接以每千克30元批发,专营这种水果.调查发现,若每千克的平均销售价为40元,则每天可售出200千克,若每千克的平均销售价每降低1元,每天可多卖出50千克,设水果店一天的利润为w元,当每千克的平均销售价为多少元时.该水果店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一种工艺品的进价为100元,标价135元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根据销售统计,一件工艺品每降价1元出售,则每天可多售出4件.(1)当每件售价130元时,获得的利润为多少元?(2)每天获得利润为W元,求每天获得的利润W与降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使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每件需降价多少元?最大利润为多少元?3.某商品的成本为20元,市场调查发现:当售价为180元时,每周可售出50件,每涨价10元每周少售出1件.现要求每周至少售出35件,且售价不低于180元.(1)设售价为x元(x为10的整数倍),每周利润为y元,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2)当售价为多少时,(销售这种商品)每周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若希望每周利润不得低于10400元,则售价x的范围为.4.在篮球比赛中,东东投出的球在点A处反弹,反弹后球运动的路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抛物线顶点为点B.(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球运动到点C时被东东抢到,CD⊥x轴于点D,CD=2.6m.求OD的长.5.小明投资销售一种进价为每件20元的护眼台灯.销售过程中发现,每月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关系可近似的看作一次函数:y=﹣10x+500,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价,而每件的利润不高于成本价的60%.(1)设小明每月获得利润为w(元),求每月获得利润w(元)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每月的最大利润是多少?6.如图,某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OA为12m,宽OB为4m,隧道顶端D到路面的距离为10m,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辆货运汽车载一长方体集装箱,集装箱最高处与地面距离为6m,宽为4m,隧道内设双向行车道,问这辆货车能否安全通过?7.某品牌钢笔进价为每支20元,经销商小周在销售中发现,每月销售量y(支)与销售单价x(元)之间满足一次函数y=﹣10x+500的关系,在销售中销售单价不低于进价,而每支钢笔的利润不高于进价的60%,设小周每月获得利润为w(元).(1)当销售单价定为每支多少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每月的最大利润是多少?(2)如果小周想要每月获得的利润不低于2000元,那么小周每月的成本最少需要多少元?(成本=进价×销售量).8.某超市销售一种牛奶,进价为每箱36元,规定售价不低于进价.现在的售价为每箱60元,每月可销售100箱.市场调查发现:若这种牛奶的售价每降价1元,则每月的销量将增加10箱,设每箱牛奶降价x元(x为正整数),每月的销量为y箱.(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超市如何定价,才能使每月销售牛奶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9.李师傅承包了一片池塘养鱼,他用总长为120m的围网围成如图所示的6个矩形区域,其中除矩形AEFJ外,其它5个矩形的面积都相等.若AE=xm,矩形ABCD的面积为ym2.(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10.陆臻同学善于总结改进学习方法,他发现每解题1分钟学习收益量为2;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效果会更好,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x(单位:分钟)与学习收益量y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OA是抛物线的一部分,A为抛物线的顶点).某一天他共有30分钟进行学习,且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不能超过用于解题的时间.(1)求陆臻回顾反思的学习收益量y与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陆臻如何分配解题和回顾反思的时间,才能使这30分钟的学习收益总量最大?(学习收益总量=解题的学习收益量+回顾反思的学习收益量)参考答案1.解:(1)设这种水果去年到明年每亩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1000(1+x)2=1440,解得:x1=0.2=20%,x2=﹣2.2(舍去).答: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20%.(2)设每千克的平均销售价为m元,由题意得:w=(m﹣30)[200+50×(40﹣m)]=﹣50(m﹣37)2+2450,∵﹣50<0,∴当m=37时,w取得最大值为2450.答:当每千克平均销售价为37元时,一天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2450元.2.解:(1)当每件售价130元时,135﹣130=5(元),即降价5元,由题意得:(130﹣100)(100+4×5)=30×(100+20)=30×120=3600(元),∴当每件售价130元时,获得的利润为3600元.(2)由题意得:W=(135﹣x﹣100)(100+4x)=﹣4x2+40x+3500=﹣4(x﹣5)2+3600,∴当x=5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600元.∴每天获得的利润W与降价x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W=﹣4x2+40x+3500,要使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每件需降价5元,最大利润为3600元.3.解:(1)由题意得:y=(x﹣20)(50﹣)=﹣x2+70x﹣1360,∵要求每周至少售出35件,∴50﹣≥35,解得:x≤330,又∵售价不低于180元,∴180≤x≤330.∴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x2+70x﹣1360(180≤x≤330,且x为10的整数倍);(2)∵y=﹣x2+70x﹣1360=﹣(x﹣350)2+10890,∵二次项系数为负,当x≤35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180≤x≤330,∴当x=330时,y=10850,最大值∴当售价为330元时,(销售这种商品)每周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0850元;(3)∵每周利润不得低于10400元,∴﹣(x﹣350)2+10890≥10400,∴(x﹣350)2≤4900,解得:280≤x≤420,又∵180≤x≤330,∴280≤x≤330.故答案为:280≤x≤330,且x为10的整数倍.4.解:(1)设y=a(x﹣0.4)2+3.32(a≠0),把x=0,y=3代入上式得,3=a(0﹣0.4)2+3.32,解得a=﹣2,∴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2(x﹣0.4)2+3.32.(2)把y=2.6代入y=﹣2(x﹣0.4)2+3.32,化简得(x﹣0.4)2=0.36,解得x1=﹣0.2(舍去),x2=1,∴OD=1m.5.解:(1)由题意得:w=(x﹣20)•y=(x﹣20)(﹣10x+500)=﹣10x2+700x﹣10000.∵每件的利润不高于成本价的60%.∴20≤x≤20(1+60%),∴20≤x≤32,∴w=﹣10x2+700x﹣10000(20≤x≤32).(2)∵w=﹣10x2+700x﹣10000(20≤x≤32),∴对称轴为直线x=﹣=35,又∵a=﹣10<0,∴抛物线开口向下,∴当20≤x≤32时,w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32时,w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0×322+700×32﹣10000=2160(元).∴当销售单价定为32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每月的最大利润是2160元.6.解:(1)根据题意,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6,1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6)2+10,将点B(0,4)代入,得:36a+10=4,解得:a=﹣,故该抛物线解析式为y=﹣(x﹣6)2+10;(2)根据题意,当x=6+4=10时,y=﹣×16+10=>6,∴这辆货车能安全通过.7.解:(1)由题意得:w=(x﹣20)y=(x﹣20)(﹣10x+500)=﹣10x2+700x﹣10000=﹣10(x﹣35)2+2250,∵a=﹣10<0,20≤x≤20(1+60%),∴当20≤x≤32时,w随x的增大而增大,=﹣10(32﹣35)2+2250=2160.∴当x=32时,w最大答:当销售单价定为每支32元时,每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每月的最大利润是2160元.(2)设小周每月的成本需要p(元),根据题意得:p=20(﹣10x+500)=﹣200x+10000,∵w=﹣10x2+700x﹣10000≥2000,∴30≤x≤40,又∵20≤x≤32,﹣200<0,∴当30≤x≤32时,w≥2000,p随x的增大而减小,=﹣200×32+10000=3600.∴当x=32时,p的值最小,p最小值答:想要每月获得的利润不低于2000元,小周每月的成本最少需要3600元.8.解:(1)根据题意,得:y=100+10x,由60﹣x≥36得x≤24,∴1≤x≤24,且x为整数;(2)设所获利润为W,则W=(60﹣x﹣36)(10x+100)=﹣10x2+140x+2400=﹣10(x﹣7)2+2890,∵a<0∴函数开口向下,有最大值,∴当x=7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890,答:超市定价为53元时,才能使每月销售牛奶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2890元.9.解:(1)∵除矩形AEFJ外,其它5个矩形的面积都相等,且AE=xm,∴IC=3ID=3xm,3AE+3AD+5IC=120,∴3x+3AD+5×3x=120,∴AD=(40﹣6x)m,∴y=4x(40﹣6x)=﹣24x2+160x,∵AD>0,40﹣6x>0,∴0<x<,∴y=﹣24x2+160x(0<x<);(2)y=﹣24x2+160x=﹣24+,∵﹣24<0,∴x=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10.解:(1)当0≤x≤5时,设y=a(x﹣5)2+25,把(0,0)代入,得:0=25a+25,解得:a=﹣1,∴y=﹣(x﹣5)2+25=﹣x2+10x;当5<x≤15时,y=25.综上,y=;(2)设陆臻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为x(0≤x≤15)分钟,学习收益总量为Z,则他用于解题的时间为(30﹣x)分钟.当0≤x≤5时,Z=﹣x2+10x+2(30﹣x)=﹣x2+8x+60=﹣(x﹣4)2+76.=76.∴当x=4时,Z最大当5<x≤15时,Z=25+2(30﹣x)=﹣2x+85.∵Z随x的增大而减小,∴Z<﹣2×5+85=75.综上所述,当x=4时,Z=76,此时30﹣x=26.最大∴陆臻用于回顾反思的时间为4分钟,用于解题的时间为26分钟时,才能使这30分钟的学习收益总量最大.。
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二次函数综合运用
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1、(2013·重庆B卷25题)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A(3,3).(1)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把直线OA向下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6,m),求m的值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第(2)问中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求过A、B、D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4)在第(3)问的条件下,二次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E,使四边形OECD的面积S1与四边形OABD的面积S满足:S1=23S?若存在,求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分析:(1)由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交x轴于A、B两点,其中A点的坐标为(-3,0),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即可求得B点(1,0);(2)①a=1时,先由对称轴为直线x=-1,求出b的值,再将B(1,0)代入,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得到C点坐标,然后设P点坐标为(x,x2+2x-3),根据S△POC=4S△BOC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得到点P的坐标(4,21)或(-4,5);②先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再设Q点坐标为(x,-x-3),则D点坐标为(x,x2+2x-3),然后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QD=23924x⎛⎫-++⎪⎝⎭.2、(2011•丹东)己知:二次函数26y ax bx=++(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点B的横坐标是一元二次方程x2-4x-12=0的两个根.(1)请直接写出点A、点B的坐标.(2)请求出该二次函数表达式及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如图1,在二次函数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P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2,连接AC、BC,点Q是线段0B上一个动点(点Q不与点0、B重合).过点Q作QD∥AC交BC于点D,设Q点坐标(m,0),当△CDQ面积S最大时,求m的值.2、分析:(1)A(-2,0),B(6,0);(2)()2211262822y x x x=-++=--+,顶点坐标(2,8);(3)作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C′,连接AC′y=x+2,交抛物线对称轴于P点(2,4);(4)由DQ∥AC得△BDQ∽△BCA,利用相似比表示△BDQ的面积,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表示△ACQ的面积,根据S△CDQ=S△ABC-S△BDQ-S△ACQ=()()()22 332463626 88m m m---+=--+.3、(2013•珠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y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且长分别为m、4m(m>0),D为边AB的中点,一抛物线l经过点A、D及点M(-1,-1-m).(1)求抛物线l的解析式(用含m的式子表示);(2)把△OAD沿直线OD折叠后点A落在点A′处,连接OA′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E,若抛物线l与线段CE相交,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出抛物线l顶点P到达最高位置时的坐标.3、(1)设抛物线l的解析式为y=ax2+bx+c,将A、D、M三点的坐标代入,y=-x2+2mx+m;(2)设AD与x轴交于点M,过点A′作A′N⊥x轴于点N.根据轴对称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M=OM=x,则A′M=2m-x,OA′=m,在Rt△OA′M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x,得出A′点坐标43,55m m ⎛⎫-⎪⎝⎭,运用待定系数法得到直线OA′的解析式34y x=-,确定E点坐标(4m,-3m),根据抛物线l与线段CE相交,(4m,-8m2+m)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出解集即可1182m≤≤;(3)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2)中求出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即可求解p13,24⎛⎫⎪⎝⎭.4、(2013•舟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221144y x m m m=--+的顶点为A,与y 轴的交点为B,连结AB,AC⊥AB,交y轴于点C,延长CA到点D,使AD=AC,连结BD.作AE∥x轴,DE ∥y轴.(1)当m=2时,求点B的坐标;(2)求DE的长?(3)①设点D的坐标为(x,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②过点D作AB的平行线,与第(3)①题确定的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为P,当m为何值时,以,A,B,D,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1)点B的坐标为(0,2);(2)延长EA,交y轴于点F,证出△AFC≌△AED,进而证出△ABF∽△DAE,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E=4;(3)①根据点A和点B的坐标,得到x=2m,2144y m m=-++,将2xm=代入2144y m m=-++,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114162y x x=-++;②作PQ⊥DE于点Q,则△DPQ≌△BAF,然后分(如图1)和(图2)两种情况解答.m的值为8或-8.5、(2013•张家界)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过点C(0,1),顶点为Q(2,3),点D在x 轴正半轴上,且OD=OC.(1)求直线CD的解析式;(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将直线CD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45°所得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另一点E,求证:△CEQ∽△CDO;(4)在(3)的条件下,若点P是线段QE上的动点,点F是线段OD上的动点,问:在P点和F点移动过程中,△PCF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1)y=-x+1;(2)21212y x x=-++;(3)关键是证明△CEQ与△CDO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4)如答图②所示,作点C关于直线QE的对称点C′,作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C′C″,交OD于点F,交QE于点P,则△PCF即为符合题意的周长最小的三角形,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PCF的周长等于线段C′C″的长度.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证明此时△PCF的周长最小.如答图③所示,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C′C″的长度,即△PCF周长的最小值2136、(2013•增城市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B的坐标为(3,0),直线y=-x+3恰好经过B,C两点(1)写出点C的坐标;(2)求出抛物线y=x2+bx+c的解析式,并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和点A的坐标;(3)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抛物线顶点为D且∠APD=∠ACB,求点P的坐标.6、(1)由直线y=-x+3可求出C点坐标C(0,3);(2)由B,C两点坐标便可求出抛物线方程y=x2-4x+3,从而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x=2和A(1,0)(3)作出辅助线OE,由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证明△AEC∽△AFP,根据两边成比例,便可求出PF=2,从而求出P点坐标点P的坐标为(2,2)或(2,-2).7、(2013•新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B两点,过点A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C,其中A点的坐标是(1,0),C点坐标是(4,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1)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D,使△BCD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E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直线AC的下方,试求△ACE的最大面积及E点的坐标.7、(1)y=x2-4x+3;(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y=x-1,然后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直线AC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D(2,1);(3)根据直线AC的解析式y=x+m,设出过点E与AC平行的直线,然后与抛物线解析式联立消掉y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0时,△ACE的面积最大,然后求出此时与AC平行的直线y=x134-,然后求出点E的坐标,并求出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F的坐标,再求出AF,再根据直线l与x轴的夹角为45°求出两直线间的距离,再求出AC间的距离,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面积278,F坐标53,24⎛⎫-⎪⎝⎭.8、(2013•安顺)如图,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在其对称轴的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C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M是抛物线上一点,以B,C,D,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试求出点M的坐标.8、分析:(1)由于A(-1,0)、B(3,0)、C(0,3)三点均在坐标轴上,故设一般式解答和设交点式(两点式)解答均可.y=-x2+2x+3(2)分以CD为底和以CD为腰两种情况讨论.运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建立起P点横坐标和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解.()3555;2,322⎛+⎝⎭(3)根据抛物线上点的坐标特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相关边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直角梯形中的直角,便可解答(2,3).9、(12分)如图, 已知抛物线c bx x y ++=221与y 轴相交于C ,与x 轴相交于A 、B ,点A 的坐标为(2,0),点C 的坐标为(0,-1).(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E 是线段AC 上一动点,过点E 作DE ⊥x 轴于点D ,连结DC ,当△DC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3)在直线BC 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ACP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二次函数c bx x y ++=221的图像经过点A (2,0)C(0,-1) ∴⎩⎨⎧-==++122c c b解得: b =-21c =-1-------------------2分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21212--=x x y --------3分(2)设点D 的坐标为(m ,0) (0<m <2)∴ OD =m ∴AD =2-m 由△AD E ∽△AOC 得,OCDEAO AD = --------------4分 ∴122DEm =- ∴DE =22m ------------------------------------5分∴△CDE 的面积=21×22m-×m=242m m +-=41)1(412+--m 当m =1时,△CDE 的面积最大∴点D 的坐标为(1,0)--------------------------8分备用图题图26(3)存在 由(1)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21212--=x x y 设y=0则1212102--=x x 解得:x 1=2 x 2=-1 ∴点B 的坐标为(-1,0) C (0,-1)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10b b k 解得:k =-1 b =-1∴直线BC 的解析式为: y =-x -1在Rt △AOC 中,∠AOC=900OA=2 OC=1 由勾股定理得:AC=5 ∵点B(-1,0) 点C (0,-1) ∴OB=OC ∠BCO=450①当以点C 为顶点且PC=AC=5时, 设P(k , -k -1)过点P 作PH ⊥y 轴于H ∴∠HCP=∠BCO=450CH=PH=∣k ∣ 在Rt △PCH 中k 2+k 2=()25 解得k 1=210, k 2=-210 ∴P 1(210,-1210-) P 2(-210,1210-)---10分 ②以A 为顶点,即AC=AP=5 设P(k , -k -1)过点P 作PG ⊥x 轴于GAG=∣2-k ∣ GP=∣-k -1∣ 在Rt △APG 中 AG 2+PG 2=AP 2 (2-k )2+(-k -1)2=5 解得:k 1=1,k 2=0(舍)∴P 3(1, -2) ----------------------------------11分 ③以P 为顶点,PC=AP 设P(k , -k -1) 过点P 作PQ ⊥y 轴于点Q PL ⊥x 轴于点L ∴L(k ,0)∴△QP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Q=CQ=k 由勾股定理知 CP=PA=2k∴AL=∣k -2∣, PL=|-k -1|在Rt △PLA 中(2k)2=(k -2)2+(k +1)2 解得:k =25∴P 4(25,-27) ------------------------12分 10、(本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交x 轴于A (1,0)、B (3,0)两点,交y 轴于点C ,其顶点为D .(1)求b 、c 的值并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2)连接BC ,过点O 作直线OE ⊥BC 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E .求证:四边形ODBE 是等腰梯形;(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BQ 的面积等于四边形ODBE 的面积的31?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求出:4-=b ,3=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2(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42+-=x x y ,易得C 点坐标为(0,3),D 点坐标为(2,-1)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DE 交x 轴于点F ,易得F 点坐标为(2,0),连接OD ,DB ,BE ∵∆O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B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 点坐标为(2,2), ∴∠BOE= ∠OBD= 45 ∴OE ∥BD∴四边形ODBE 是梯形 ………………5分 在ODF Rt ∆和EBF Rt ∆中, OD=5122222=+=+DFOF ,BE=5122222=+=+FB EF∴OD= BE∴四边形ODBE 是等腰梯形 ………………7分(3) 存在, ………………8分由题意得:29332121=⨯⨯=⋅=DE OB S ODBE 四边形 ………………9分 设点Q 坐标为(x ,y ), 由题意得:y y OB S OBQ 2321=⋅=三角形=23293131=⨯=ODBE S 四边形∴1±=y当y=1时,即1342=+-x x ,∴ 221+=x , 222-=x ,∴Q 点坐标为(2+2,1)或(2-2,1) ………………11分 当y=-1时,即1342-=+-x x , ∴x=2, ∴Q 点坐标为(2,-1)综上所述,抛物线上存在三点Q 1(2+2,1),Q 2 (2-2,1) ,Q 3(2,-1) 使得OBQ S 三角形=ODBE S 四边形31. ………………12分11、(11分)如图,已知抛物线(1)233(0)y a x a =-+≠经过点(2)A -,0,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 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射线OM 于点C ,B 在x 轴正半轴上,连结B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问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3)若OC OB =,动点P 和动点Q 分别从点O 和点B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 和BO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 的长.EFQ 1 Q 3Q 2MCDP解:(1)抛物线2(1)0)y a x a =-+≠经过点(20)A -,,09a a ∴=+= ························· 1分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 3分 (2)D为抛物线的顶点(1D ∴过D 作DN OB ⊥于N,则DN =3660AN AD DAO =∴==∴∠=,° ·············· 4分OM AD ∥①当AD OP =时,四边形DAOP 是平行四边形 66(s)OP t ∴=∴= ············· 5分 ②当DP OM ⊥时,四边形DAOP 是直角梯形过O 作OH AD ⊥于H ,2AO =,则1AH =(如果没求出60DAO ∠=°可由Rt Rt OHA DNA △∽△求1AH =)55(s)OP DH t ∴===·························· 6分 ③当PD OA =时,四边形DAOP 是等腰梯形 26244(s)OP AD AH t ∴=-=-=∴=综上所述:当6t =、5、4时,对应四边形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7分 (3)由(2)及已知,60COB OC OB OCB ∠==°,,△是等边三角形 则6262(03)OB OC AD OP t BQ t OQ t t =====∴=-<<,,,过P 作PE OQ ⊥于E,则PE =···················· 8分116(62)222BCPQ S t t ∴=⨯⨯⨯-⨯=2322t ⎫-+⎪⎝⎭··························· 9分 当32t =时,BCPQ S·················· 10分∴此时3339332444OQ OP OE QE PE ==∴=-==,=,2PQ ∴===·············· 11分 12.(本小题满分13分)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2)A B C -,,,,,三点.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得DCA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 的坐标. 解:(1)该抛物线过点(02)C -,,∴可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ax bx =+-.将(40)A ,,(10)B ,代入,得1642020a b a b .+-=⎧⎨+-=⎩,解得1252a b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5222y x x =-+-. ··············· (3分)(2)存在. ······························ (4分) 如图,设P 点的横坐标为m ,则P 点的纵坐标为215222m m -+-,当14m <<时,4AM m =-,215222PM m m =-+-.又90COA PMA ∠=∠=°,∴①当21AM AO PM OC ==时,APM ACO △∽△,即21542222m m m ⎛⎫-=-+- ⎪⎝⎭.解得1224m m ==,(舍去),(21)P ∴,. ················· (6分) ②当12AM OC PM OA ==时,APM CAO △∽△,即2152(4)222m m m -=-+-. 解得14m =,25m =(均不合题意,舍去)∴当14m <<时,(21)P ,. ······················ (7分)类似地可求出当4m >时,(52)P -,. ·················· (8分) 当1m <时,(314)P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为(21),或(52)-,或(314)--,. ········ (9分) (3)如图,设D 点的横坐标为(04)t t <<,则D 点的纵坐标为215222t t -+-. 过D 作y 轴的平行线交AC 于E . 由题意可求得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22y x =-. ············· (10分) E ∴点的坐标为122t t ⎛⎫- ⎪⎝⎭,.2215112222222DE t t t t t ⎛⎫∴=-+---=-+ ⎪⎝⎭. ············ (11分)22211244(2)422DAC S t t t t t ⎛⎫∴=⨯-+⨯=-+=--+ ⎪⎝⎭△.∴当2t =时,DAC △面积最大. (21)D ∴,.13.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D(0,397),且顶点C 的横坐标为4,该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AB的长为6.⑴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⑵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P ,使PA+PD 最小,求出点P 的坐标;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QAB 与△ABC 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⑴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h)2+k∵顶点C 的横坐标为4,且过点(0,397)∴y=a(x-4)2+k k a +=16397 ………………①又∵对称轴为直线x=4,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6 ∴A(1,0),B(7,0) ∴0=9a+k ………………② 由①②解得a=93,k=3-∴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93(x-4)2-3⑵∵点A 、B 关于直线x=4对称 ∴PA=PB∴PA+PD=PB+PD ≥DB∴当点P 在线段DB 上时PA+PD 取得最小值 ∴DB 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点P 设直线x=4与x 轴交于点M∵PM ∥OD ,∴∠BPM=∠BDO ,又∠PBM=∠DBO ∴△BPM ∽△BDO∴BO BM DO PM = ∴3373397=⨯=PM ∴点P 的坐标为(4,33)⑶由⑴知点C(4,3-),又∵AM=3,∴在Rt △AMC 中,cot ∠ACM=33,∴∠ACM=60o,∵AC=BC ,∴∠ACB=120o①当点Q 在x 轴上方时,过Q 作QN ⊥x 轴于N如果AB=BQ ,由△ABC ∽△ABQ 有 BQ=6,∠ABQ=120o,则∠QBN=60o∴QN=33,BN=3,ON=10, 此时点Q(10,33),如果AB=AQ ,由对称性知Q(-2,33) ②当点Q 在x 轴下方时,△QAB 就是△ACB , 此时点Q 的坐标是(4,3-),经检验,点(10,33)与(-2,33)都在抛物线上 综上所述,存在这样的点Q ,使△QAB ∽△ABC点Q 的坐标为(10,33)或(-2,33)或(4,3-).14、(12分) 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D 的坐标;(2)以B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3)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A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相似?若存在,请指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位置,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c bx ax y ++=2,由抛物线与y 轴交于点C (0,-3),可知3-=c .即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2-+=bx ax y . ………………………1分把A (-1,0)、B (3,0)代入, 得30,9330.a b a b --=⎧⎨+-=⎩解得2,1-==b 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 2-2x -3. ……………………………………………3分 ∴ 顶点D 的坐标为()4,1-. ……………………………………………………4分 说明:只要学生求对2,1-==b a ,不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 x 2-2x -3”不扣分. (2)以B 、C 、D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分理由如下:过点D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在Rt △BOC 中,OB=3,OC=3,∴ 182=BC . …………………………6分 在Rt △CDF 中,DF=1,CF=OF-OC=4-3=1,∴ 22=CD . …………………………7分 在Rt △BDE 中,DE=4,BE=OB-OE=3-1=2,∴ 202=BD . …………………………8分 ∴ 222BD CD BC =+, 故△BCD 为直角三角形. …………………………9分 (3)连接AC ,可知Rt △COA ∽ Rt △BCD ,得符合条件的点为O (0,0). ………10分过A 作AP 1⊥AC 交y 轴正半轴于P 1,可知Rt △CAP 1 ∽ Rt △COA ∽ Rt △BCD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31,0(1P . …………………………………………11分 过C 作CP 2⊥AC 交x 轴正半轴于P 2,可知Rt △P 2CA ∽ Rt △COA ∽ Rt △BCD , 求得符合条件的点为P 2(9,0). …………………………………………12分 ∴符合条件的点有三个:O (0,0),)31,0(1P ,P 2(9,0).15、如图,抛物线21y ax bx =++与x 轴交于两点A (-1,0),B (1,0),与y 轴交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B 作BD ∥CA 与抛物线交于点D ,求四边形ACBD 的面积;(3)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M ,过M 作MN ⊥x 轴于点N ,使以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 相似?若存在,则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解:(1)把A (1,0)- B (1,0)代入21y ax bx =++得:1010a b a b -+=⎧⎨++=⎩ 解得:1a b =-⎧⎨=⎩ 21y x ∴=-+………………………………………………………………………3分(2)令0x =,得1y = ∴()0,1C ……………………………………………4分∵OA=OB=OC=1 ∴∠BAC=∠ACO=∠BCO=∠ABC =45 ∵BD ∥CA , ∴∠AB D=∠BA C 45=︒过点D 作DE ⊥x 轴于E ,则∆B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令OE k = ()0k >,则1DE k =+ ∴(),1D k k --- ∵点D 在抛物线21y x ∴=-+上 ∴ ()211k k --=--+解得12k =,21k =-(不合题意,舍去) ()2,3D -- ∴DE=3(说明:先求出直线BD 的解析式,再用两个解析式联立求解得到点D 的坐标也可)∴四边形ACBD 的面积S =12AB •OC +12AB •DE 112123422=⨯⨯+⨯⨯=………………………………7分 (说明:也可直接求直角梯形ACBD 的面积为4)(3)存在这样的点M ……………………………………………………………………8分∵∠ABC=∠ABD=45 ∴∠DBC=90∵MN ⊥x 轴于点N , ∴∠ANM=∠DBC =90 在Rt △BOC 中,OB=OC=1 有2 在Rt △DBE 中,BE=DE=3 有BD=32设M 点的横坐标为m ,则M ()2,1m m -+ ①点M 在y 轴左侧时,则1m <- (ⅰ) 当∆A MN ∽∆CDB 时,有AN MNBC BD=∵21,1AN m MN m =--=-即 2232=解得:1m =-(舍去) 22m =- 则()2,3M --(ⅱ) 当∆AMN ∽∆DCB 时,有AN MNBD BC=2322=解得11m =-(舍去) 223m =(舍去)…………10分② 点M 在y 轴右侧时,则1m > (ⅰ) 当∆AMN ∽∆DCB 时,有AN MNBD BC= ∵21,1AN m MN m =+=-∴ 2322=解得11m =-(舍去) 243m =∴47,39M ⎛⎫-⎪⎝⎭(ⅱ) 当∆A MN ∽∆CDB 时,有AN MNBC BD= 即 2232=解得:11m =-(舍去) 24m = ∴()4,15M -∴M 点的坐标为()()472,3,,,4,1539⎛⎫---- ⎪⎝⎭…………………………12分1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点A (0,t ),点Q (t ,b )。
2020-2021重庆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二次函数的经典综合题
2020-2021重庆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二次函数的经典综合题一、二次函数1.如图所示,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为()2,4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6,0A -,与y 轴交于点C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求ABC V 的面积;()3能否在抛物线第三象限的图象上找到一点P ,使APC V 的面积最大?若能,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 2134y x x =+-;()212;()27334APC x S =-V 当时,有最大值,点P 的坐标是153,4P ⎛⎫--⎪⎝⎭. 【解析】【分析】 (1)设顶点式并代入已知点()6,0A -即可;(2)令y=0,求出A 、B 和C 点坐标,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3)假设存在这样的点,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E ,交AC 于点F ,线段PF 的长度即为两函数值之差,将APC V 的面积计算拆分为APF CPF S S +V V 即可.【详解】()1设此函数的解析式为2()y a x h k =++,∵函数图象顶点为()2,4M --,∴2(2)4y a x =+-,又∵函数图象经过点()6,0A -,∴20(62)4a =-+- 解得14a =, ∴此函数的解析式为21(2)44y x =+-,即2134y x x =+-;()2∵点C 是函数2134y x x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 ∴点C 的坐标是()0,3-,又当0y =时,有21304y x x =+-=, 解得16x =-,22x =,∴点B 的坐标是()2,0,则11831222ABC S AB OC =⋅=⨯⨯=V ; ()3假设存在这样的点,过点P 作PE x ⊥轴于点E ,交AC 于点F .设(),0E x ,则21,34P x x x ⎛⎫+- ⎪⎝⎭,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 kx b =+, ∵直线AC 过点()6,0A -,()0,3C -,∴603k b b -+=⎧⎨-=⎩, 解得123k b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32y x =--, ∴点F 的坐标为1,32F x x ⎛⎫-- ⎪⎝⎭, 则221113332442PF x x x x x ⎛⎫=---+-=-- ⎪⎝⎭, ∴1122APC APF CPF S S S PF AE PF OE =+=⋅+⋅V V V 2221113393276(3)22424244PF OA x x x x x ⎛⎫=⋅=--⨯=--=-++ ⎪⎝⎭, ∴当3x =-时,APC S V 有最大值274,此时点P的坐标是153,4P⎛⎫--⎪⎝⎭.【点睛】本题第3问中将所求三角形拆分为两个小三角形进行求解,从而将面积最大的问题转化为PF最大进行理解.2.如图,抛物线y=﹣x2﹣2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点A、B、C的坐标;(2)点M(m,0)为线段AB上一点(点M不与点A、B重合),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E,与抛物线交于点P,过点P作PQ∥AB交抛物线于点Q,过点Q作QN⊥x轴于点N,可得矩形PQNM.如图,点P在点Q左边,试用含m的式子表示矩形PQNM的周长;(3)当矩形PQNM的周长最大时,m的值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AEM的面积;(4)在(3)的条件下,当矩形PMNQ的周长最大时,连接DQ,过抛物线上一点F作y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交于点G(点G在点F的上方).若FG=22DQ,求点F的坐标.【答案】(1)A(﹣3,0),B(1,0);C(0,3) ;(2)矩形PMNQ的周长=﹣2m2﹣8m+2;(3) m=﹣2;S=12;(4)F(﹣4,﹣5)或(1,0).【解析】【分析】(1)利用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法,求出点A,B,C的坐标;(2)先确定出抛物线对称轴,用m表示出PM,MN即可;(3)由(2)得到的结论判断出矩形周长最大时,确定出m,进而求出直线AC解析式,即可;(4)在(3)的基础上,判断出N应与原点重合,Q点与C点重合,求出DQ=DC=2,再建立方程(n+3)﹣(﹣n2﹣2n+3)=4即可.【详解】(1)由抛物线y=﹣x2﹣2x+3可知,C(0,3).令y=0,则0=﹣x2﹣2x+3,解得,x=﹣3或x=l,∴A(﹣3,0),B(1,0).(2)由抛物线y=﹣x2﹣2x+3可知,对称轴为x=﹣1.∵M(m,0),∴PM=﹣m2﹣2m+3,MN=(﹣m﹣1)×2=﹣2m﹣2,∴矩形PMNQ的周长=2(PM+MN)=(﹣m2﹣2m+3﹣2m﹣2)×2=﹣2m2﹣8m+2.(3)∵﹣2m2﹣8m+2=﹣2(m+2)2+10,∴矩形的周长最大时,m=﹣2.∵A(﹣3,0),C(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y=kx+b,∴303k bb-+=⎧⎨=⎩解得k=l,b=3,∴解析式y=x+3,令x=﹣2,则y=1,∴E(﹣2,1),∴EM=1,AM=1,∴S=12AM×EM=12.(4)∵M(﹣2,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l,∴N应与原点重合,Q点与C点重合,∴DQ=DC,把x=﹣1代入y=﹣x2﹣2x+3,解得y=4,∴D(﹣1,4),∴DQ=DC∵FG=,∴FG=4.设F(n,﹣n2﹣2n+3),则G(n,n+3),∵点G在点F的上方且FG=4,∴(n+3)﹣(﹣n2﹣2n+3)=4.解得n=﹣4或n=1,∴F(﹣4,﹣5)或(1,0).【点睛】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求法,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函数极值的确定,解本题的关键是用m表示出矩形PMNQ的周长.3.童装店销售某款童装,每件售价为60元,每星期可卖100件,为了促销该店决定降价销售,经市场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10件,已知该款童装每件成本30元,设降价后该款童装每件售价x元,每星期的销售量为y件.(1)降价后,当某一星期的销售量是未降价前一星期销售量的3倍时,求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多少元?(2)当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20元;(2)每件售价定为50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4000元.【解析】【分析】(1)根据售量与售价x (元/件)之间的关系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设每星期利润为W 元,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60﹣x )×10+100=3×100,解得:x =40,60﹣40=20元,答:这一星期中每件童装降价20元;(2)设利润为w ,根据题意得,w =(x ﹣30)[(60﹣x )×10+100]=﹣10x 2+1000x ﹣21000=﹣10(x ﹣50)2+4000,答:每件售价定为50元时,一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利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已知,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4x +3=0的两个实数根,且|m |<|n |,抛物线y =x 2+bx +c 的图象经过点A (m ,0),B (0,n ),如图所示.(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1)中的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为D ,求出点C ,D 的坐标,并判断△BCD 的形状;(3)点P 是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B 和点C 重合),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 ,点Q 在直线BC 上,距离点P 为2个单位长度,设点P 的横坐标为t ,△PM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223y x x =--;(2)C (3,0),D (1,﹣4),△BCD 是直角三角形;(3)2213(03)2213(03)22t t t S t t t t ⎧-+⎪⎪=⎨⎪-⎪⎩<<<或> 【解析】试题分析:(1)先解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2)先解方程求出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再判断出△BOC 和△BE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结论;(3)先求出QF=1,再分两种情况,当点P 在点M 上方和下方,分别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解(1)∵2+430x x +=,∴11x =-,23x =-,∵m ,n 是一元二次方程2+430x x +=的两个实数根,且|m|<|n|,∴m=﹣1,n=﹣3,∵抛物线223y x x =--的图象经过点A (m ,0),B (0,n ),∴10{3b c c -+==-,∴2{3b c =-=-,∴抛物线解析式为223y x x =--;(2)令y=0,则2230x x --=,∴11x =-,23x =,∴C (3,0),∵223y x x =--=2(1)4x --,∴顶点坐标D (1,﹣4),过点D 作DE ⊥y 轴,∵OB=OC=3,∴BE=DE=1,∴△BOC 和△BE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BC=∠DBE=45°,∴∠CBD=90°,∴△BCD 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B (0,﹣3),C (3,0),∴直线BC 解析式为y=x ﹣3,∵点P 的横坐标为t ,PM ⊥x 轴,∴点M 的横坐标为t ,∵点P 在直线BC 上,点M 在抛物线上,∴P (t ,t ﹣3),M (t ,223t t --),过点Q 作QF ⊥PM ,∴△PQ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QF=1.①当点P 在点M 上方时,即0<t <3时,PM=t ﹣3﹣(223t t --)=23t t -+,∴S=12PM×QF=21(3)2t t -+=21322t t -+,②如图3,当点P 在点M 下方时,即t <0或t >3时,PM=223t t --﹣(t ﹣3)=23t t -,∴S=12PM×QF=12(23t t -)=21322t t -. 综上所述,S=2213 (03)22{13 (03)22t t t t t t t 或-+<<-.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类讨论.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AC的解析式;(2)请在y轴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3)试探究:在拋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A,P,C为顶点,AC为直角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2)点M的坐标为(0,3);(3)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73,209)或(103,﹣139),【解析】分析:(1)设交点式y=a(x+1)(x-3),展开得到-2a=2,然后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再确定C(0,3),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C的解析式;(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确定D的坐标为(1,4),作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DB′交y轴于M,如图1,则B′(-3,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此时MB+MD的值最小,则此时△BDM的周长最小,然后求出直线DB′的解析式即可得到点M的坐标;(3)过点C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如图2,利用两直线垂直一次项系数互为负倒数设直线PC的解析式为y=-13x+b,把C点坐标代入求出b得到直线PC的解析式为y=-13x+3,再解方程组223133y x xy x⎧-++⎪⎨-+⎪⎩==得此时P点坐标;当过点A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时,利用同样的方法可求出此时P点坐标.详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即y=ax2﹣2ax﹣3a,∴﹣2a=2,解得a=﹣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当x=0时,y=﹣x2+2x+3=3,则C(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px+q,把A(﹣1,0),C(0,3)代入得3p qq-+=⎧⎨=⎩,解得33pq=⎧⎨=⎩,∴直线AC的解析式为y=3x+3;(2)∵y=﹣x2+2x+3=﹣(x﹣1)2+4,∴顶点D的坐标为(1,4),作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B′,连接DB′交y轴于M,如图1,则B′(﹣3,0),∵MB=MB′,∴MB+MD=MB′+MD=DB′,此时MB+MD的值最小,而BD的值不变,∴此时△BDM的周长最小,易得直线DB′的解析式为y=x+3,当x=0时,y=x+3=3,∴点M的坐标为(0,3);(3)存在.过点C作AC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如图2,∵直线AC 的解析式为y=3x+3,∴直线PC 的解析式可设为y=﹣13x+b , 把C (0,3)代入得b=3,∴直线PC 的解析式为y=﹣13x+3, 解方程组223133y x x y x ⎧-++⎪⎨-+⎪⎩==,解得03x y =⎧⎨=⎩或73209x y ⎧=⎪⎪⎨⎪=⎪⎩,则此时P 点坐标为(73,209); 过点A 作AC 的垂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P ,直线PC 的解析式可设为y=﹣x+b , 把A (﹣1,0)代入得13+b=0,解得b=﹣13, ∴直线PC 的解析式为y=﹣13x ﹣13, 解方程组2231133y x x y x ⎧-++⎪⎨--⎪⎩==,解得10x y =-⎧⎨=⎩或103139x y ⎧=⎪⎪⎨⎪=-⎪⎩,则此时P 点坐标为(103,﹣139).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73,209)或(103,﹣139).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两直线垂直时一次项系数的关系,通过解方程组求把两函数的交点坐标;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短路径问题;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6.已知抛物线26y x x c =-++.(1)若该抛物线与x 轴有公共点,求c 的取值范围;(Ⅱ)设该抛物线与直线21y x =+交于M ,N 两点,若25MN =C 的值;(Ⅲ)点P ,点Q 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不同两点,,PA QB 都垂直于x 轴,垂足分别为A ,B ,若OPA OQB ∆≅∆,求c 的取值范围.【答案】(I )9c -…;(Ⅱ)2c =-;(Ⅲ)c 的取值范围是2174c -<< 【解析】【分析】(1) 抛物线与x 轴有公共点,则判别式为非负数,列不等式求解即可;(2)求出二次函数与直线的交点,并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N 的长度,列方程即可求解;(3)由OPA OQB ∆≅∆可知,P ,Q 两点的坐标特点,设坐标得到设点P 的坐标为(, )m n ,则点Q 的坐标为(,)n m ,代入二次函数,得到n,m 的关系,则只需保证该方程有正根即可求解.【详解】解:(I )∵抛物线26y x x c =-++与x 轴有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260x x c -++=有实根。
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2
2021级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21.如图,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对称轴为x=1的抛物线经过B、C 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顶点为D、点P是该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E⊥x 轴于点E,分别交线段BD、BC于点F、G,设点P的横坐标为t(1<t<3).(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及顶点D的坐标;(2)求证:①FG=GE;②∠BDC=∠CAO;(3)当△FCG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1经过A(﹣1,0),B(1,1)两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阅读理解: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k1x+b1(k1,b1为常数,且k1≠0),直线l2:y=k2x+b2(k2,b2为常数,且k2≠0),若l1⊥l2,则k1•k2=﹣1.解决问题:①若直线y=2x﹣1与直线y=mx+2互相垂直,则m的值是____;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M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在直线AB的上方(不与A,B重合),求点M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像交坐标轴于A(-1,0),B(4,0),C(0,-4)三点,点P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是否存在点C使△POC是以O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动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BC面积最大,求出此时P点坐标和△PBC的最大面积.4.如图,四边形ABCO为矩形,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且点B的坐标为(2,1),将此矩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矩形DEFO,抛物线y=-x2+bx+c过B、E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将矩形DEFO向右平移,当点E的对应点E’在抛物线上时,求线段DF扫过的面积.(3)若将矩形ABCO向上平移d个单位长度后,能使此抛物线的顶点在此矩形的边上,求d 的值.5.抛物线y=ax2+bx+3(a≠0)经过点A(﹣1,0),B(32,0),且与y轴相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ACB的度数;(3)设点D是所求抛物线第一象限上一点,且在对称轴的右侧,点E在线段AC上,且DE⊥AC,当△DCE与△AOC相似时,求点D的坐标.6.如图,直线y=−34x+3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ax2+34x+c经过B、C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点E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动点,当△BEC面积最大时,请求出点E的坐标和△BEC面积的最大值?(3)3.在(2)的结论下,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BC于点M,连接AM,点Q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Q、A、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点A,B,C,已知点A(﹣1,0),点C(0,3).(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P为线段BC上一点,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D,当△BD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3)设E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经过点A(﹣4,0),B(﹣1,3),C(﹣3,3).(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此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l,该图象上的点P(m,n)在第三象限,其关于直线1 的对称点为M,点M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N,若四边形OAPN 的面积为20,求m,n 的值;(3)在对称轴直线l 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ADC 的周长最短,如果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已知抛物线y=a(x﹣1)2过点(3,4),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B、C均在抛物线上,其中点B(0,1),且∠BDC=90°,求点C的坐标:(3)如图,直线y=kx+1﹣k与抛物线交于P、Q两点,∠PDQ=90°,求△PDQ面积的最小值.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把抛物线y=x2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ℎ)2+k,所得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M;(1)写出h、k的值以及点A、B的坐标;(2)判断三角形BCM的形状,并计算其面积;(3)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在y轴上找点Q.使点A,B,P,Q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对应的点P的坐标.(不用写过程)(4)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AP,以AP为一边作正方形APFG,随着点P的运动,正方形的大小、位置也随之改变.当顶点F或G恰好落在y轴上时,请直接写出对应的点P的坐标.(不写过程)11.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当x =0和x =2时,y 的值相等,直线y =3x -7与这条抛物线交于两点,其中一点横坐标为4,另一点是这条抛物线的顶点M.(1)求顶点M 的坐标.(2)求这条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P 为线段BM 上一点(P 不与点B ,M 重合),作PQ ⊥x 轴于点Q ,连接PC ,设OQ =t ,四边形PQAC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4)在线段BM 上是否存在点N ,使△NM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2.已知顶点为A 的抛物线y =a(x −12)2−2 经经经B(−32经2)经经C(52经2).(1)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2)经经1经经经AB经x经经经经经M经经y经经经经经E经经经经经y经经经经经F经经经经AB经经经经P经经经OPM经经MAF经经经POE经经经经(3)经经2经经Q经经经A经B经C经经经经经经Q经QN经y经经经经E经EN经x经经经经QN经经经EN经经经经N 经经经QE经经经QEN经QE经经经经经QEN′经经经N′经经x经经经经经经经经Q经经经经.13.经经经经经y =−x −2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A经经B经经经A经y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C经经经经(3,1).(1)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2)经P经经经AB经经经经经经经PM//x经经经经经BC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M经N经经经P经PE⊥x经经经E经经PE经PM经经经经经经经经y经经经经经Q经经|PQ−CQ|经经经经经经|PQ−CQ|经经经经经经经Q经经经经(3)经经经经经经经经D经经△ABD经经经经经经经经D经经经经.x+3经y经经经经C经14. .经经经经经经y经经x2+bx+c经x经经经A经经1经0经经B经5经0经经经经经经y经经34经x经经经经D.经P经经经CD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P经PF经x经经经F经经经经CD经经E经经经P经经经经经m.(1)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2)经PE经经经经经m经经.(3)Q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2.经经经经经经PQCD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Q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经.15.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4,0)C(0,2)三点,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做x轴的垂线l交抛物线于点Q,交直线BD于点M.(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已知点F(0,1),当点P在x轴上运动时,试求m为何值时,四边形DMQF是平行四边2形?16. 如图1,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C,抛物线的顶点为D,直线l过C交x轴于E(4,0).(1)写出D的坐标和直线l的解析式;(2)P(x,y)是线段BD上的动点(不与B,D重合),PF⊥x轴于F,设四边形OFP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3)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过Q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M,交抛物线于N,连接CN,将△CMN沿CN翻转,M的对应点为M′.在图2中探究:是否存在点Q,使得M′恰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求出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1-2022学年重庆中考数学25题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题八 面积最值类
2021-2022学年重庆中考数学25题专题复习二次函数综合题8面积最值类1.如图,直线y=1x+4分别交x、y轴于B、C两点,经过B、C两点的抛物线交x轴于点2A,且A点坐标为(4,0).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的坐标;(2)如图1,若点P是BC上方抛物线上一点,求四边形ABPC面积S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对称轴交直线BC于点E,点Q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Q作QH//y轴交直线BC于点H,当以D、E、H、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3.如图①,已知抛物线y=ax2+bx−3(a≠0)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3,0),与y轴交于点C.4.(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N ,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CN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若点E为第三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结BE、CE,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5.已知抛物线y=a x2+3x+4的对称轴是直线x=3,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B在点2A右侧),与y轴交于点C.6.(1)求抛物线的解折式和A,B两点的坐标;(2)如上图,若点P是抛物线上B、C两点之间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BO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及四边形PBOC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2+bx+c与x轴交于A(-1,0)、B两点(A在B左),y轴交于7.已知:如图,抛物线y=34点C(0,-3).8.9.(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10.(2)若点D是线段B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求四边形ABDC面积的最大值;(3)若点E在x轴上,点P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以B、C、E、P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三个顶点分别是C(3,0),D(3,4),E(0,4).点A在DE上,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C,且对称轴x=1交x轴于点B.连接EC,AC.点P,Q为动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12.(1)填空:点A坐标为________;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2)在图1中,若点P在线段OC上从点O向点C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E上从点C向点E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PCQ与△OCE相似?(3)在图2中,若点P在对称轴上从点A开始向点B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过点P做PF⊥AB,交AC于点F,过点F作FG⊥AD于点G,交抛物线于点Q,连接AQ,CQ.当t为何值时,△AC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1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3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D为抛物线顶点.1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15.(2)如图1,过点C的直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E,若∠ACE=60°,求点E的坐标.16.(3)如图2,直线y=kx-2k+√3交抛物线于P,Q两点,求△DPQ面积的最小值.17.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不与B、C重合),PM∥y轴,且PM交抛物线于点M,交x轴于点N,当△BCM的面积最大时,求△BPN的周长;(3)在(2)的条件下,当△BCM的面积最大时,点D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动点,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以A、P、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1年重庆中考25题:二次函数专题练习(12月月考考试试题集)
2021年重庆年中考25题二次函数专题练习(12月月考考试试题集)1(八中2021级初三上定时训练12)如图,二次函数21(0)2y x bx c a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A 、B (A 在B 左侧),点A 的坐标为(-2,0),与y 轴正半轴交于点C ,点D 在抛物线上,CD//x 轴,且CD=6,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点P 为线段CD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OP 交CD 于点E ,点Q 是线段AB 上一点,求四边形PEQD 面积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②,抛物线上一点F 的横坐标为2,直线CF 交x 轴于点G ,点M 为y 轴右侧上一点,过点M 作直线CF 的垂线,垂足为Q ,若∠MCN=∠BGC ,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2(八中2021级初三定时训练11)如图1,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为直线x=2,已知经过点B 、C 两点的直线解析式为5y x =-+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E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E 作EF ⊥x 轴于F ,交BC 于点M ,作EG ⊥BC 于G ,求△EGM 周长的最大值,以及此时点E 的坐标;(3)如图2,连接BD ,将抛物线向右平移,使得新抛物线过原点,点P 为直线BD 上一点,在新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以点A 、C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八中2020级初三第三次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交x 轴于A (-4,0),B (1,0),交y 轴于C (0,3) (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2)如图1,点P 为直线A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PQ ⊥x 轴于点Q ,再过点Q 作QR//AC 交y 轴于点R ,求PQ+QR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E 在抛物线上,横坐标为-3,连接AE ,将线段AE 沿直线AC 平移,得到线段''A E ,连接'CE ,当△''A E C 为等腰三角形时,只写写出点'A 的坐标。
2021年重庆中考数学二次函数25题专题训练解析版
2021重庆中考数学二次函数25题专题训练1.如图,抛物线y=﹣x2+bx+c与直线y=x+2交于C、D两点,其中点C在y轴上,点D的坐标为(3,).点P是y轴右侧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E⊥x轴于点E,交CD于点F.(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P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若存在点P,使∠PCF=45°,请直接写出相应的点P的坐标.2.如图1,二次函数y=﹣x2+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C点,连结AC,过点C作CD⊥AC交AB于点D.(1)求点D的坐标;(2)如图2,已知点E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线段AO上取一点F,过点F作FH ⊥CD,交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于点H(点H在点E的右侧),当五边形FCEHB的面积最大时,求点H的横坐标;(3)如图3,在直线BC上取一点M(不与点B重合),在直线CD的右上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N,使得以C、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二次函数2y -与x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BD .(1)如图1,点P 为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线段BD 的下方(包括线段的端点),连接PA ,PC ,AC .求PAC ∆的最大面积;(2)如图2,直线1l 过点B 、D .过点A 作直线21//l l 交y 轴于点E ,连接点A 、E ,得到OAE ∆,将OAE ∆绕着原点O 顺时针旋转(0180)αα︒<<得到△11OA E ,旋转过程中直线1OE 与直线1l 交于点M ,直线11A E 与直线1l 交于点N .当△1E MN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1E 的坐标并写出相应的α值.4.已知二次函数3332332--=x x y 与x 轴交于B A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抛物线交于点D ,连接BD AD 、.(1)如图1,求ABD ∆的周长;(2)如图2,点P 是线段CB 下方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BC 于点M ,交BD 于点N ,BC PH ⊥,点Q 是以P 为圆心PN 为半径的圆周上的动点,点R 是直线AD 上的动点,当PHM ∆周长最大时,求RQ BR +的最小值;(3)将抛物关于y 轴对称,对称后的抛物线与x 轴分别交于11B A 、点(点1A 在点1B 的左侧),连接D A 1,将D B A 11∆绕点1A 顺时针旋转α(0180α<≤),记旋转后的图形为121D B A ∆,旋转过程中直线12D B 分别与直线D A 1和x 轴交于点E 、点F ,当EF A 1∆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F B 2的长度.5.已知抛物线y=﹣x2+x+9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如图1,点P为线段BC上方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当四边形PCAB面积最大时,连接OP并延长至点Q,使PQ=OP,在对称轴上有一动点E,将△ACE沿边CE翻折得到△A′CE,取BA′的中点N,求BQ+QN的最大值;(2)如图2,将△AOC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A1OC1的位置,点A,C的对应点分别为A1,C1,且点A1落在线段AC上,再将△A1OC1沿y轴平移得△A2O1C2,其中直线O1C2与x轴交于点K,点T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动点,连接KT,O1T,△O1KT能否成为以O1K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T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点E(4,n)在抛物1.解:(1)在直线解析式y=x+2中,令x=0,得y=2,∴C(0,2).∵点C(0,2)、D(3,)在抛物线y=﹣x2+bx+c上,∴,解得b=,c=2,∴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2)∵PF∥OC,且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F=OC=2,∴将直线y=x+2沿y轴向上、下平移2个单位之后得到的直线,与抛物线y轴右侧的交点,即为所求之交点.由答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这样的交点有3个.将直线y=x+2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y=x+4,联立,解得x1=1,x2=2,∴m1=1,m2=2;将直线y=x+2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y=x,联立,解得x3=,x4=(不合题意,舍去),∴m3=.∴当m为值为1,2或时,以O、C、P、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存在.理由:设点P的横坐标为m,则P(m,﹣m2+m+2),F(m,m+2).如答图2所示,过点C作CM⊥PE于点M,则CM=m,EM=2,∴FM=y F﹣EM=m,∴tan∠CFM=2.在Rt△CFM中,由勾股定理得:CF=m.过点P作PN⊥CD于点N,则PN=FN•tan∠PFN=FN•tan∠CFM=2FN.∵∠PCF=45°,∴PN=CN,而PN=2FN,∴FN=CF=m,PN=2FN=m,在Rt△PFN中,由勾股定理得:PF==m.∵PF=y P﹣y F=(﹣m2+m+2)﹣(m+2)=﹣m2+3m,∴﹣m2+3m=m,整理得:m2﹣m=0,解得m=0(舍去)或m=,∴P(,);同理求得,另一点为P(,).∴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或(,).2.解:(1)令x=0,则y=3,∴C(0,3),∴OC=3.令y=0,则﹣x2+x+3=0,解得:x1=﹣4,x2=6,∴A(﹣4,0),B(6,0),∴OA=4,OB=6.∵CD⊥AC,∴∠ACD=90°,∵CO⊥AD,∴OC2=OA•OD,∴OD=,∴D(,0).(2)∵y=﹣x2+x+3=﹣(x﹣1)2+,∴E(1,).如图2,连接OE、BE,作HG⊥x轴于点G,交BE于点P.由B、E两点坐标可求得直线BE的解析式为:y=﹣x+.设H(m,﹣m2+m+3),则P(m,﹣m+).∴HG=﹣m2+m+3,HP=y H﹣y P=﹣m2+m﹣.∴S△BHE=(x B﹣x E)•HP=(﹣m2+m﹣)=﹣m2+m﹣.∵FH⊥CD,AC⊥CD,∴AC∥FH,∴∠HFG=∠CAO,∵∠AOC=∠FGH=90°,∴△ACO∼△FHG,∴==,∴FG=HG=﹣m2+m+4,∴AF=AG﹣FG=m+4+m2﹣m﹣4=m2+m,∴S△AFC=AF•OC=(m2+m)=m2+m,∵S四边形ACEB=S△ACO+S△OCE+S△OEB=×4×3+×3×1+6×=,∴S五边形FCEHB=S四边形ACEB+S△BHE﹣S△AFC=+(﹣m2+m﹣)﹣(m2+m)=﹣m2+m+15=﹣(m﹣)2+,∴当m=时,S五边形FCEHB取得最大值.此时,H的横坐标为.(3)∵B(6,0),C(0,3),D(,0),∴CD=BD=,BC=3,∴∠DCB=∠DBC.①如图3﹣1,△CMN≌△DCB,MN交y轴于K,则CM=CN=DC=DB=,MN=BC=3,∠CMN=∠CNM=∠DBC=∠DCB,∴MN∥AB,∴MN⊥y轴,∴∠CKN=∠COB=90°,MK=NK=MN=,∴△CKN∼△COB,∴==,∴CK=,∴OK=OC+CK=,∴N(,).②如图3﹣2,△MCN≌△DBC,则CN=CB=3,∠MCN=∠DBC,∴CN∥AB,∴N(3,3).③如图3﹣3,△CMN≌△DBC,则∠CMN=∠DCB,CM=CN=DC=DB=,MN=BC=3,∴MN∥CD,作MR⊥y轴于R,则===,∴CR=,RM=,∴OR=3﹣,作MQ∥y轴,NQ⊥MQ于点Q,则∠NMQ=∠DCO,∠NQM=∠DOC=90°,∴△COD ∼△MQN , ∴==,∴MQ =MN =,NQ =MN =, ∴NQ ﹣RM =,OR +MQ =,∴N (﹣,).综上所述,满足要标的N 点坐标有:(,)、(3,3)、(﹣,).3. (1)222333333(23)(1)232222y x x x x x =--=--=--, ∴顶点D 的坐标为(1,23)-,令0y =,则23(23)02x x --=, 1x ∴=-或3x =,(1,0)A ∴-,(3,0)B ,令0x =,则332y =-, 33(0,)2C ∴-, AC ∴是定值,要ACP ∆的面积最大,则点P 到AC 的距离最大,即当点P 在点B 位置时,点P 到AC 的距离最大, ()33113133222ABC ACP S S AB OC ∆∆∴==⋅=+⋅=最大; (2)由(1)知,(3,0)B ,(1,23)D -,∴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33y x =-,12//l l ,且1l 过点A ,∴直线2l 的解析式为33y x =+,(0,3)E ∴, 3OE ∴=,在Rt AOE ∆中,1OA =, 3tan 3OA AEO OE ∴∠==,30AEO ∴∠=︒, 12//l l ,60DBO ∴∠=︒,由旋转知,1OE OE ==,1130A E O AEO ∠=∠=︒, 130ME N ∴∠=︒如图,△1E MN 为等腰三角形,∴①当1111E N M N =时,1111130E M N A E O ∴∠=∠=︒,603060BOM α∴=∠=︒-︒=︒,过点1E 作1E F x ⊥轴于F ,1112E F OE ∴==,132OF F ∴=,13(2E ∴,②当2222E M E N =时,2222221(18030)752E N M E M N ∠=∠=︒-︒=︒,2756015BOM ∴∠=︒-︒=︒,105α∴=︒,过点2E 作2E H x ⊥轴,在OH 上取一点Q ,使2OQ E Q =, 230E QH ∴∠=︒,设2E H a =,则22E Q a =,HQ =,22OQ E Q a ∴==,(2OH a =+,在2Rt OH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3a a ++=,a ∴(舍去负值),2E ∴.③当3333E M M N =时,33333330E N M M E N ∠=∠=, 333120E M N ∴∠=︒,360BOM ∴∠=︒,150α∴=︒, 360OBM ∠=︒,33330E N M ∠=︒, 390N GB ∴∠=︒,32OG ∴=,332E G =, 33(2E ∴,3)2-. 4. 解:(1)⎪⎪⎭⎫⎝⎛-∴334,1D当0=y 时,03332332=--x x 1,321-==∴x x ())0,1(,0,3-∴A B 4=∴AB2213AD BD ∴==42143ABD C AB AD BD ∆=++=+(2)PMN ∆ ∽BOC ∆PM HM PH PM C PMH 233+=++=∴∆ ∴当PM 最大时,PHM C ∆最大设⎪⎪⎭⎫ ⎝⎛---333233,),333,(2m m m P m m M ∴m m PM 3332+-= 23=∴m 时,⎪⎭⎫ ⎝⎛-⎪⎪⎭⎫ ⎝⎛-3,23,435,23N P43=∴PN B 点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7316,711(1--BRQ BR +∴最小=432899191-=-PN P B(3)283843433B F =±或或5. 解:(1)针对于抛物线y =﹣x 2+x +9,令x =0,则y =9, ∴C (0,9), 令y =0, ∴0=﹣x 2+x +9,∴x =﹣3,或x =9,∴A (﹣3,0),B (9,0), ∵S 四边形ABPC =S △ABC +S △BPC =×(9+3)×9+S △BPC =45+S △BPC ,要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只要△BPC 的面积最大, ∵B (9,0),C (0,9)∴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x +9,如图1,过点P 作PD '∥y 轴交BC 于D ', 设点P (m ,﹣ m 2+m +9)(0<m <9),∴D (m ,﹣ m +9), ∴PD '=﹣m 2+m +9﹣(﹣m +9)=﹣m 2+m =﹣(m ﹣)2+,∴S △BPC = [﹣(m ﹣)2+]×9=﹣(m ﹣)2+∴当m=时,△BPC的面积最大,即:四边形ABPC的面积最大,∴P(,),∵点Q在OP的延长线上,且PQ=OP,∴Q(9,),∵B(9,0)∴BQ⊥x轴,BQ=,如图2,延长BQ至F,使QF=BQ,连接A'F,∴BF=45,∴F(9,45),∵点N是A'B的中点,∴QN是△A'BF的中位线,∴A'F=2QN,∵BQ+QN=9+QN,最大,∴QN最大,即:A'F最大,由折叠知,点A'在以点C为圆心,AC=6为半径的圆上,∴FA'过点C时,A'F最大,∵C(0,9),F(9,45),∴直线CF的解析式为y=x+9,令y=0,∴x=﹣>3,∴点A'在x轴下方,如图3,过点C作CD⊥BF于D,在Rt△CDF中,CF==9,=CF+A'C=9+6,∴A'F最大=,∴QN最大∴(QN+QB)=+=;最大(2)在Rt△AOC中,OA=3,OC=9,∴tan∠OAC==,∴∠OAC=60°,由旋转知,OA=OA1,∴△AOA1是等边三角形,∠A1OA=60°=∠OA1C1,∴A1C1∥x轴,∴∠OC1A1=30°,C1(9,3)∴直线OC1的解析式为y=x,∵OC1∥O1C2,∴设直线O1C2的解析式为y=x+b,∴O1(0,b),K(﹣b,0),∴OO1=|b|,OK=|b|,∵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9,∴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①当∠O1KT=90°时,b<0,OO1=﹣b,OK=﹣b,如图4,易证,△O1OK≌△KHT(AAS),∴OO1=KT,OK=HT,∴|b|+|b|=3,∴b=.∴HT=OK=,∴T(3,);②当∠KO1T=90°时,当b>0时,如图5,OO1=b,OK=b,易证,△O1OK≌△O1HT(AAS),∴OO 1=HT ,OK =O 1H , ∴b =3,∴OH =O 1H ﹣OO 1=OK ﹣OO 1=9﹣3,∴T (3,9﹣3);当∠KO 1T =90°时,当b <0时,如图6, OO 1=﹣b ,OK =﹣b ,易证,△O 1OK ≌△O 1HT (AAS ), ∴OO 1=HT ,OK =O 1H , ∴b =﹣3,∴OH =O 1H +OO 1=OK +OO 1=9+3,∴T (3,﹣9﹣3); 即:(3,)或(3,9﹣3)或(3,﹣9﹣3).6.(1)∵3332332--=x x y , ∴()()3133-+=x x y . ∴A (-1,0),B (3,0). 当x =4时,335=y . ∴E (4,335), 设直线AE 的解析式为y=kx+b ,将点A 和点E 的坐标代入得:⎪⎩⎪⎨⎧=+=+-33540b k b k , 计算得出:33,33==b k , ∴直线AE 的解析式为3333+=x y (2)设直线CE 的解析式为3-=mx y ,将点E 的坐标代入得33534==m ,计算出332=m . ∴直线CE 的解析式为3332-=x y . 过点P 作PF ∥y 轴,交CE 与点F.设点P 的坐标为⎪⎪⎭⎫ ⎝⎛--333233,2x x x ,则点F ⎪⎪⎭⎫ ⎝⎛-3332,x x , 则FP=x x x x x 33433333233333222+-=⎪⎪⎭⎫ ⎝⎛---⎪⎪⎭⎫ ⎝⎛-, ∴△EPC 的面积=x x x x 3383324334332122+-=⨯⎪⎪⎭⎫ ⎝⎛+-⨯ ∴当x =2时,△EPC 的面积最大.∴P (2,3-).如图2所示:作点K 关于CD 和CP 的对称点G 、H,连接G 、H 交CD 和CP 与N 、M.∵K 是CB 的中点. ∴k (23,23-).∵点H 与点K 关于CP 对称,∴点H 的坐标为(23,23-).∵点G 与点K 关于CD 对称, ∴点G (0,0),∴KM+MH+NK=MH+MN+GN.当点O 、N 、M 、H 在条直线上时,KM+MH+NK 有最小值,最小值=GH.∴GH=32322322=⎪⎪⎭⎫ ⎝⎛+⎪⎭⎫ ⎝⎛. ∴KM+MH+NK 的最小值为3. (3)如图3所示:∵y′经过点D ,y′的顶点为点F , ∴点F (3,334-). ∵点G 为CE 的中点, ∴G (2,33). ∴FG=3212335122=⎪⎪⎭⎫ ⎝⎛+ ∴当PG=PQ 时,点Q (3,321234+-),Q′(3,321234--).当GF=GQ 时,点F 与点Q″关于33=y 对称, ∴点Q″(3,32). 当QG=QF 时,设点Q 1的的坐标为(3,a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知道:22331334⎪⎪⎭⎫ ⎝⎛-+=+a a ,计算得出:532-=a . ∴点Q 1的坐标为(3,532-). 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3,321234+-)或(3,321234--)或(3,32)或(3,532-).。
2021年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1
2021级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训练11.如图1,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C,抛物线的顶点为D,直线l过C交x轴于E(4,0).(1)写出D的坐标和直线l的解析式;(2)P(x,y)是线段BD上的动点(不与B,D重合),PF⊥x轴于F,设四边形OFP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3)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过Q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M,交抛物线于N,连接CN,将△CMN沿CN翻转,M的对应点为M′.在图2中探究:是否存在点Q,使得M′恰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求出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抛物线y =−x 2−2x +3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A 、B 、C 的坐标;(2)点M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M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M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AC 交于点E ,与抛物线交于点P ,过点P 作PQ ∥AB 交抛物线于点Q ,过点Q 作QN ⊥x 轴于点N.若点P 在点Q 左边,当矩形PQMN 的周长最大时,求△AEM 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当矩形PMNQ 的周长最大时,连接DQ.过抛物线上一点F 作y 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C 交于点G (点G 在点F 的上方).若FG=DQ ,求点F 的坐标.3.已知:如图,二次函数y =﹣12x 2+32x +2的图象交x 轴于A 点和B 点(A 点在B 点左则),交y 轴于E 点,作直线EB ,D 是直线EB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D 点作直线l 平行于直线EB.M 是直线EB 上的任意点,N 是直线l 上的任意点,连接MO ,NO 始终保持∠MON 为90°,以MO 和ON 为边,做矩形MONC.(1)在D 点移动过程中,求出当△DEB 的面积最大时点D 的坐标:在△DEB 的面积最大时,求矩形MONC 的面积的最小值;(2)在△DEB 的面积最大时,线段ON 交直线EB 于点G ,当点D ,N ,G ,B 四个点组成平行四边形时,求此时线段ON 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4.如图1,抛物线C1:y=ax2﹣2a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点A的坐标为(﹣1,0),点O为坐标原点,OC=3OA,抛物线C1的顶点为G.(1)求出抛物线C1的解析式,并写出点G的坐标;(2)如图2,将抛物线C1向下平移k(k>0)个单位,得到抛物线C2,设C2与x轴的交点为A′、B′,顶点为G′,当△A′B′G′是等边三角形时,求k的值:(3)在2.的条件下,如图3,设点M为x轴正半轴上一动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抛物线C1、C2于P、Q两点,试探究在直线y=﹣1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以P、Q、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Q全等,若存在,直接写出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1,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C,抛物线的顶点为D,直线l过C交x轴于E(4,0).(1)写出D的坐标和直线l的解析式;(2)P(x,y)是线段BD上的动点(不与B,D重合),PF⊥x轴于F,设四边形OFP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3)点Q在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过Q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l于M,交抛物线于N,连接CN,将△CMN沿CN翻转,M的对应点为M′.在图2中探究:是否存在点Q,使得M′恰好落在y轴上?若存在,请求出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33x 2+2√33x+√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D.(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如图2,点P 为直线BC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B 、PC.当△PBC 的面积最大时,在线段BC 上找一点E (不与B 、C 重合),使PE+12BE 的值最小,求点P 的坐标和PE+12BE 的最小值;(3)如图3,点G 是线段CB 的中点,将抛物线y=﹣√33x 2+2√33x+√3沿x 轴正方向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y′经过点D ,y′的顶点为F.在抛物线y′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使得△FGQ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抛物线y=ax 2+bx 过点B (1,﹣3),对称轴是直线x=2,且抛物线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y≤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在第二象限内的抛物线上有一点P ,当PA ⊥BA 时,求△PAB 的面积.8.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1,0),B(3,0)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0,﹣3).(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P是第四象限内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PH⊥x轴于点H,与BC交于点M,连接PC.①求线段PM的最大值;②当△PCM是以PM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9.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A(3,3)、B(4,0)和原点O,P为直线OA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1)求直线OA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D,并与直线OA交于点C,当△PCO为等腰三角形时,求D的坐标;(3)设P关于对称轴的点为Q,抛物线的顶点为M,探索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QM的面积为1,8如果存在,求出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2+bx+c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0,1),点B(﹣9,10.如图,已知抛物线y=1310),AC∥x轴,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P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l与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E、F,当四边形AECP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3)当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m的顶点为A,与y轴交于点11.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mx+m2+43B.当抛物线不经过坐标原点时,分别作点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C、D,连结AB、BC、CD、DA.(1)分别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点A、B的坐标.(2)判断点B能否落在y轴负半轴上,并说明理由.(3)连结AC,设l=AC+BD,求l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过点A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P,以AP为边作正方形APMN,MN在AP上方,如图②,当正方形APMN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图形为四边形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1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分别交x轴、y轴于点A(2,0)、B(0,4),点P 是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D.(1)若a+b=0.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当线段PD的长度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2)当点P的横坐标为1时,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使得以B,P,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ΔAOB相似?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2 bxc经过△ABC 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0,1),点B(9,10),13.如图,已知抛物线y13AC∥x 轴,点P 是直线AC 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P 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l 与直线AB、AC 分别交于点E、F.(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当四边形AECP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和四边形AECP 的最大面积;(3)如图2,当点P 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 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C,P,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4.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mx 2+3mx ﹣274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顶点D 和点B 关于过点A 的直线l :y=﹣√33x ﹣3√32对称.(1)求A 、B 两点的坐标及二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2,作直线AD ,过点B 作AD 的平行线交直线1于点E ,若点P 是直线AD 上的一动点,点Q 是直线AE 上的一动点.连接DQ 、QP 、PE ,试求DQ+QP+PE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将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3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3个单位,平移后的二次函数图象上存在一点M ,其横坐标为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MAF=45°?若存在,请求出点F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在x轴上,点D、E在y轴上,OA=OD=2,OC=OE=4,B为线段OA的中点,直线AD与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交于F、G两点,与其对称轴交于M,点P为线段FG上一个动点(与F、G不重合),PQ∥y轴与抛物线交于点Q.(1)求经过B、E、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判断△BDC的形状,并给出证明;当P在什么位置时,以P、O、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并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3)若抛物线的顶点为N,连接QN,探究四边形PMNQ的形状:①能否成为菱形;②能否成为等腰梯形?若能,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6.抛物线y=ax2+bx的顶点M(√3,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点A为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A′;已知C为A′B的中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作CD⊥x轴,PE⊥x轴,垂足分别为D,E.(1)求点A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0<x<2√3时,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C,D,P,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重庆年中考25题二次函数综合专题(2)
1(巴蜀2021级初三上第一次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抛物线2
2y x x c =--+(c 为常数)与一次函数 y x b =-+(b 为常数)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坐标为(-3,0)
求B 点坐标;
点P 为直线AB 上方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A,PB ,当1258PAB S =时,求点P 的坐标;
将抛物线22y x x c =--+(c 为常数)沿射线AB 平移1y 与原抛物线
22y x x c =--+相交于点E ,点F 为抛物线1y 的顶点,点M 为y 轴上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点N ,使得以点E,F,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重庆一外2021级九上第一次月考)已知,如图直线1l 与直线2l 分别于x 轴交于点A,BA 已知OB=2OA ,
1l ,2l 交于第一象限的点C (,且△ABC 是等边三角形;
求直线1l 与直线2l 的解析式;
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动点,过点D 作DE//AC 交BC 于E ,连接DC ,当△CD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D 的坐标;
取在(2)中△CDE 的面积最大时的点D ,在直线1l 与直线2l 上取点M 、N ,以点D 、M 、N 为顶点构成的△DMN 能否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若能,求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重庆育才2021级九上第二次定时训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2
y x bx c =++与直线AB 相交于A,B 两点,其中A (-3,-4)B(0,-1)
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点P 为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连接PA ,PB ,求△PAB 面积的最大值;
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21111(0)y a x b x c a =++≠,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相交于点C ,点D 为直线AB 上的一点,在y 轴左侧原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 ,使以点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