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
军事理论-百团大战

作战背景
日本出于战略要求从1938年秋开始政 治诱降,希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议和; 而在另一方面,汪精卫于1940年3月 在南京成立另一个“国民政府”,以 “和平反共建国”为号召,意图拉拢 支持反共的沦陷地区人民。同时国共 摩擦不断,双方互不信任。在这种情 况下,中国共产党不清楚国民政府与 日方谈判的进展,对于形势过于严重 估计,担心国民政府有可能和日方妥 协。加上认为日军有可能西进,于是 八路军高层决定发动一场较大规模破 袭战打击日军,坚定全国坚决抗日的 决心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又称晋南游击战, 是指在1940年8月至12月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国共产党 八路军(十八集团军)包括 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 与当地民兵共约40万人发动 以破袭战为主的对日战役, 也是共军除了平型关战役外 唯一参与较具规模的游击战。 战争初期战报统计(第一阶段 )共达一百零五个团,因此定 名为百团大战(原正太战 役)。
第三阶段(1940年10月6日—12月5日)
日本军队开始将各地的机动兵力集结于华北地区,对抗日根据地 进行报复性“扫荡”,借以迫使八路军退出华北交通要道,先后 对太行山地区、太岳地区、晋察冀边区、晋西北等地进行扫荡。 八路军则分兵展开运动战和游击战、麻雀战(骚扰游击战术)进 行反击。到1940年12月5日,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因日军展开 大扫荡而宣告结束。第二源自段(1940年9月20日—10月上旬)
在第二阶段时期,除暂留约10个团兵力继续阻挠道路和桥梁的修筑,主力 则把战斗对象转移到铁路交通线两侧的日本守军与被抗日根据地包围的日 军据点,目的是巩固并扩大战果,其中以榆辽战役、涞灵战役最为激烈。 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日军也投入使用了 战争公约所禁止的毒气与生物兵器展开反扑,战争也进入相持阶段。
阳泉百团大战简介内容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战役首先从正太路发起,尔后迅速扩展到除山东以外的整个华北地区和主要交通线。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我军中心任务是开展交通破击战,重点摧毁正太铁路。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我军中心任务是扩大第一阶段战果,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我根据地内之日军据点。
第三阶段(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位于正太铁路线上的阳泉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主战场,出击部队有30个团。
在阳泉火车站以东,当时进行了著名的狮脑山战斗。
如今在阳泉狮脑山主峰上,耸立着雄伟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碑高40米,碑体正面镌刻着彭真题词:“百团大战纪念碑”。
在百团大战纪念碑侧,矗立着一座高3.2米、长227米的英烈墙,上面镌刻着4860位在百团大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姓名。
百团大战纪念馆内一组浮雕映入眼帘:狮脑山战斗、正太铁路破袭战、康家会战斗、东团堡战斗……“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
”这些战斗场景正是当年革命先辈英勇无畏、冲锋向前的真实写照。
百团大战感人小故事

百团大战感人小故事
摘要:
1.百团大战简介
2.百团大战中的感人小故事
3.故事背后的启示
正文: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红军在彭德怀等将领的指挥下,对日军展开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场战役中,红军英勇奋战,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小故事。
在百团大战中,有一位名叫郝小儿的红小兵,年仅12岁。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智慧。
当日军逼近时,他巧妙地将敌人引到陷阱里,一举消灭了敌人。
然而,不幸的是,他在战斗中受伤被捕。
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郝小儿坚定地说:“我不知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向敌人出卖战友和红军的秘密。
郝小儿英勇不屈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百团大战中的一个小英雄。
另一个感人故事发生在红军战士张志坚身上。
在战斗中,他的腿部受伤,无法继续前行。
为了不被敌人俘虏,他毅然用枪口对准自己的腹部,毅然扣动了扳机。
幸运的是,子弹卡在了枪管里,没有击发。
张志坚忍着剧痛,将枪扔掉,爬向后方。
当战友们发现他时,他已经昏倒在血泊中。
经过紧急救治,张志坚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个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为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
百团大战中的这些感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勇敢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
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仍然要弘扬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珍爱和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总之,百团大战不仅是一场英勇的战斗,更是一段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的历史。
百团大战策划案

百团大战策划案百团大战是指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全国规模的武装抵抗行动。
该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和组织各地抗日力量,形成抗战的合力,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顽强抗衡。
在百团大战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指导了各地的游击队、游击纵队和军队,鼓励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和进攻。
这些抵抗力量采用游击战的方式,以袭击战和歼灭战为主,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以有效削弱日军的实力。
百团大战的策划案是在日本侵略占领中国领土的背景下制定的。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抗日力量,才能够有效地抵抗日军的侵略。
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和行动计划,以鼓励各地的游击队、游击纵队和军队参与到抗日战斗中。
策划案的关键是动员和组织各地的抗日力量。
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与各地的游击队和军队合作,提供武器、弹药和物资支持,并提供作战指导和战术培训。
他们还鼓励抗日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和进攻,以达到歼灭日军的目的。
百团大战的策划案也包括了对敌抗战的宣传和动员。
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宣传海报、演讲和广播等,向民众宣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鼓励他们参与抗日战斗。
这种宣传和动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感,增强了他们参与抗日战斗的意愿。
百团大战的策划案还包括了对敌抗战的物资保障和后勤支持。
中国共产党利用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基地和根据地,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衣物和药品等物资支持。
他们还组织了医疗队和护理人员,为受伤的士兵提供医疗援助和照顾。
百团大战的策划案得到了全国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
除了中国共产党所组织和指导的抗日力量外,还有其他政党、军队和民众组织加入到抗日战斗中。
这种合作和团结的精神为百团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百团大战的策划案通过动员和组织各地的抗日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和进攻,以削弱日军的实力。
这一行动的实施得到了全国各界的支持和参与,最终起到了重要的抗日作用。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历经艰辛的伟大抗争。
其中,百团大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一战,不仅在战争年代具有特殊意义,更是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战役的起因、计划与实施以及战术和战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战役起因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二七抗战胜利、中国八路军发挥主力的时期,旨在打破敌人的进攻态势,为全国抗战局势提供转机。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地区占据优势,占领地数量众多,而中国军队苦于兵员和装备的匮乏。
为了振奋士气,提高战斗力,中国军队选择了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发起大规模攻势。
二、战役计划与实施百团大战的计划是由中国军方精心策划的,旨在集中力量,通过发动全面进攻来打击日军。
在战役开始前,中国军方展开大规模集训,加强士兵的军事训练和战术技能。
同时,为了确保战役的成功,中国军方还积极收集敌情,研究敌军的作战特点和战术。
战役实施时,中国军队联合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共组成了近百个抗日游击队和地方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对敌人实施全面攻击。
中国军队利用地理优势,灵活运用战术,采取游击战、运动战等多种战术手段,不断对日军进行打击。
三、战术与战果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展示了其坚韧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战术能力,给日军以重创,同时也取得了重要的战果。
中国军队的游击战术,使日军处于被动地位,无法有效对抗。
中国军队还运用炮击、地雷和埋伏等战术手段,有效限制了日军的行动,并不断削弱其实力。
百团大战的战果不仅体现在战斗中的胜利,更体现在对日军士气的打击和中国军队壮大的战斗氛围。
通过这场战役,中国军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注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也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坚持抗战到底的典范。
总结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
战役的起因、计划与实施以及战术和战果等方面的论述表明,百团大战不仅证明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和坚韧,也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百团大战的重大意义

百团大战的重大意义
百团大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决定在1940年8月进行的一次全国性的抗日斗争行动。
这场战斗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百团大战有效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和地位。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和地方武装展示了出色的战斗能力和组织纪律,成功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后方交通线和基地,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民众中的声誉大增,也为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取得更大话语权奠定了基础。
其次,百团大战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这场战争动员了全国各地的抗日武装力量,团结了国共两党以及各个阶层的人民,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
在战斗中,各地武装部队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坚定的抗日决心。
这为中国人民后来的抗战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动力。
第三,百团大战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战略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场战斗使得日军不得不分散兵力,加强对中国各地的控制和压迫,从而降低了日军对华北地区的威胁。
这对于后来的中国军队和人民抗击日军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在战略上取得
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其意义在于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和地位,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战略格局。
这场战斗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百团大战真相是什么

百团大战真相是什么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那么你知道百团大战的真相吗?一起来看看小编给大家精心准备的资料,欢迎阅读!不可不说的百团大战真相百团大战的起因之前八路军在山西,河北,山东和国军的摩擦就不写了,不是这一章的内容。
现在也是敏感时期,写不得!单纯就百团大战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打百团大战?当时和随后一共有三种解释!第一:八路军从建军以来,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
所谓平型关当时宣传为歼灭日3000人甚至1万人,实际歼灭日军只有800多人,而且基本都是辎重部队。
这种规模的战斗,国军打了无数。
远的不说,就老萨最近写的枣宜会战,张自忠率领38师一仗就歼灭日军1400多人,这批日军还主要是野战部队。
八路军自称的若干战斗,数据均有很大水分,有些战斗是否存在都只得怀疑,这点老萨会另外写文章说明。
但即使我们自称的战绩,基本也赶不上平型关的规模。
这并不稀奇,也是比较符合真实历史的。
这尚且其次,关键是八路军在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不断和国军火拼,前后吃掉了国军近10万大军。
当时的媒体还是很多的,八路军不可能一一控制,由此所谓游而不及,消极避战,专打国军也是形容八路军的标准词汇。
彭德怀也回忆到:一九四○年二月,敌伪顽在华北地区制造谣言来迷惑群众,主要是挑拨八路军与地方民众的关系。
如说:“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不打日军”。
有一部分人上了圈套,而对八路军产生了怀疑。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给敌伪以沉重打击。
彭德怀又说:我认为百团大战在军事上是打得好的,特别是在打了反磨擦战役之后(指袭击国军华北部队),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磨擦的。
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
在当时,只有抓住敌后的敌后空虚,给予突然猛袭,才能有力地调动敌人,给予打击,恢复大片抗日根据地。
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有计划的破袭,是不容易的。
百团大战

1.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作战背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日本侵华的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
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战役过程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
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
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
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注:3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多次,计毙伤日军二万多人,伪军五千多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万多人;破坏铁路九百多里、公路三千里;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 争 路 线
你知道吗?
• 百团大战中的主要指挥官是谁?(多选) A.蒋介石 B.朱德 C.周恩来 D.粟裕 E.彭德怀
朱德(1886——1976)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他一贯主张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实 行多种经营方式,主张勤俭建国、勤 俭持家。对于经济建设中“左”的错 误,提出纠正意见。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遭到 林彪、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但受 到毛泽东的保护。1976年7月6日在 北京逝世。
百团大战
•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 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 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 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 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 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 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战争原因:日军的囚笼和扫荡政策不断蚕 食抗日根据地,必须要打破日军的封锁包 围。 战争结果:3个半月中,我敌后军民共进行 大小战斗1800多次,计毙伤日军二万多人, 伪军五千多人;俘日军280多人、伪军1.8 万多人;破坏铁路九百多里、公路三千里; 破坏桥梁、车站258处;并缴获了大批武器 和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的历史意义
•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 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 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 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 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牢记历史 展望未来 谢谢观赏
了解抗战
你知道吗?
百团大战发生在什么时期?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时间:1937年7月7日 —1945年8月15日 参战方:中国VS日本 结果:日本无条件投降 著名战役: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百团大战
你知道吗?
百团大战中有多少团参加? A.105 B.103 C.100
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 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 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十 大元帅之一,他把毕生的精 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 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 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抗战老兵
王老今年虽已92岁高龄,但谈起打鬼子 的往事,仍然神采飞扬。通过他的讲述, 百团大战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一双新鞋脚上穿,战士抗日上前线, 参加百团大会战,活捉鬼子老片山。" "看着日本人践踏我们的土地,欺负我 们的亲人,心里十分愤慨!"年少的王 段玉萌生了参军的念头。 17岁的王段玉参加了百团大战。“我们 实在是受够了小日本和汉奸的气,听说 正规部队要打小鬼子,能拿武器的人都 拿上武器跟着部队跑。” 王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