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2016-2017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1《自然资源与人类》3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2. 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局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学重点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难点①自然资源的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材分析一、认识自然资源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
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
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
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阴性。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第一部分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学重点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难点①自然资源的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材分析一、认识自然资源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
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
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
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X k B 1 . c o m二、土地资源与人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2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我国汶川5.12地震图片从学生最熟悉的案例入手,使之获得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讲授新课(板书)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展示图片:2019年南方雪灾,山西煤矿尾矿溃坝事件,荒无人烟地区的泥石流。
学生判断是否属于自然灾害,结合阅读教材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以下问题:1、什么是自然灾害?(区别于自然事件和人为灾)2、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分类。
3、以5.12地震为例讨论说通过讨论自然灾害的特点,对自然灾害的形成让学生理性科学的认识明自然灾害的特点展示统计图表: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学生软为直观地看出各种自然灾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最直接的危害——人员的死亡,且伤亡人数很多,但自然灾害的危害不仅于此。
学生活动展示5.12地震带来的不同方面的危害的相关图片。
学生根据图片和自己平时所了解到的相关灾情阐述讨论本次地震带来的各种危害。
老师总结:直接危害:经济损失和人为伤亡自然灾害的危害间接危害:生态环境人们的心理等自然灾害会阻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1、用学生很熟悉的图片让他们对自然灾害的危害获得感性认识。
2、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阐述他们已有的信息,培养他们平时搜集信息的意识。
展示2019年中国自然灾害统计表学生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
在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的危害程度虽然很大,但并不很频繁,在我国最常见的是洪涝和干旱。
以我国的洪涝灾害作为一个案列,分析它的成因、发生机制和规律。
展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学生阅读教材P108(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主要的洪涝灾害思考:1、洪灾和洪灾有何区别?2、我国洪涝灾害的特征帮助学生用简图区别洪1、让学生将抽象枯燥的概念简图化2、学会通过统计图表横向纵向比较获得地理现象的规律特点灾和洪灾学生通过阅读“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情”总结出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影响范围广,时间频繁,损失大,且逐年在增大。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学案 鲁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一、导与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概念,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并能加以区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分析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上的特征。
3、情感目标:树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
二、导与学过程(一)情景设置阅读课本P153图4-1-1的5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认识自然资源1、什么是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资源具有哪两个本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讨论导入问题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属于自然资源。
原因是前两者___________,后者___________。
自然资源可分为哪两大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请将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进行分类,并说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生探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同学们思考:a、我国南北方在地形、气候、矿产方面有何差异? b、西北干旱区和西北湿润区在气候、物种有何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P59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我国东部自然带分布有无规律?沿北纬40°自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植被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P81页探究世界上有色金属、煤的石油以及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各受什么条件影响制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P82分析:导致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间的联系性表现最突出的是___________。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1(鲁教版必修1).doc
(2)依据性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并能够加以区分。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性特征;从人类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以土地资源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4)通过剖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把相关事物列表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重点难点】1、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2、资源间的关联性3、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讲授过程】情景创设让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一、认识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经济属性。
2、自然资源的分类'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1)依据与人类的关系V C、水资源d、生物资源e、气候资源「a、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b、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能够不断生长和繁殖或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可以认为是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有些自然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承转: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性特征。
高中地理 第4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1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
(重难点)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
(重难点)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类型特征举例可再生资源能够不断地生长和繁殖或可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相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更新的矿产资源四大共性特征:分布的不平衡性、资源间的联系性、数量的有限性、利用的发展性。
[特别提醒](1)判断一种物质或能量是否为自然资源,关键看是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二是用于生产和生活。
(2)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一定是自然资源。
但有些能源,如非矿产性能源(汽油、电等)就不是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2.不同时期对人类的影响人类文明生产特征土地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土地的影响采猎文明阶段人类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极小农业文明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阶段 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 工业文明阶段大规模机器生产土地用途多样化,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也发生了本质变化,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必要性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2.措施(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
(2)兼顾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3)环境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鲁教版必修一教案
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教学目标:1.掌握洪灾的成因、危害和防灾措施。
2.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的依赖和消耗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洪灾的成因和危害。
2.防灾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3.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身边或者新闻中所看到的关于洪灾的事情,如何让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损失留下深刻印象。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音乐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激发其对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重视。
2. 活动介绍,引入课题(5分钟)介绍本次课的主题:自然资源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3. 课堂讲解,探究洪灾的成因和危害(25分钟)首先,讲解洪灾的成因,如气象因素、地质因素、人类活动等。
理解洪灾发生的原因,从而更好地进行防范。
其次,介绍洪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如损失财产、影响民生、造成人员伤亡等等,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洪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 问题讨论,探究防灾措施及其实施效果(2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洪灾防治措施,如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等。
每个小组提出3-5种措施,并陈述其实施效果以及可行性。
让学生在实际讨论中了解防灾措施的不同方案和可行性。
5. 知识总结,归纳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10分钟)通过教师引导,归纳讨论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的依赖和消耗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和防治措施,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以避免与自然环境的冲突。
四、教学评估:1.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小测验等多方面的表现及答案是否正确。
2.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总结,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把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一第五单元 第1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鲁教版
最新考纲 1.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解读 1.以能源供应紧张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分布、生产与消费不平衡及跨区域调配问题。
2.以区域图示为背景,以某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切入点,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3.以近年全球气候变化为背景,结合图表材料,考查全球或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特点、影响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第1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可以直接从__________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__________与________,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分类⎩⎪⎨⎪⎧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 、 和气候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如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1)分布的______性⎩⎪⎨⎪⎧可再生资源受 条件影响明显矿产资源分布主要受 制约(2)资源间的联系性:__________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3)________的有限性。
(4)利用的发展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________和利用________将进一步拓展。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
(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于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水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总之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______________。
2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背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________和环境的________。
高中地理《4.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鲁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主备人答疑电话审核人审批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总课时数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并能够加以区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原理,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性特征,并从人类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培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性特征基础梳理一.认识自然资源1.概念: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____________获得,并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从性质或生产情况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如各种矿产资源)和____________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3.共性特征(1)分布的不平衡性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存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
(2)资源间的联系性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________,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3)数量的有限性在一定________和________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
(4)利用的发展性随着________________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____________和利用________________将进一步拓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也不断______________。
二.土地资源与人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______________,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______________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三.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背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1)________________:对资源的开发不能超过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兴华中学高中地理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鲁教版必修1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与共性特征。
②掌握不同人类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列表法,学会分析和归纳不同人类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人类发展阶段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教法与学法】:列表比较法【教学环节】:【课堂探究活动1】认识自然资源1.根据自然资源的概念,分析课本P79图4—1—1中,原始森林、山上的岩石属于自然资源;棉花、清洁汽油、闪电不属于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2.将自然资源的各个共性特征与其相对应的利用原则用直线连起来。
①分布的不平衡性 A.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②资源间的联系性 B.加强科技攻关挖掘潜力,提高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③数量上的有限性 C.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搞好资源调配④利用的发展性 D.全面评估,注意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课堂探究活动2】以土地资源为例,分析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阅读课本P82,完成下列表格)标志:狩猎动物、采集果实;种植和养殖;蒸汽机的使用土地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数量影响不大,质量影响大;质量和数量成为重要因素;质量和数量成为制约因素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小;开始主动地改变和改造自然环境;非农业用地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土地退化【课堂训练】参考答案1.D.2.C.3.B.4.A.5.C.6.A.7.D.8.A.9.C.10. (1)品种多、储量大(2)钢铁、金属冶炼水源(3)土地荒漠化。
2022-2021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一一师一优课必修一教学设计:4.1《自然资源与人类》2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目标(1)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同学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行再生资源的含义,并能够加以区分。
(2)引导同学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性特征,从人类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
培育同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力量。
(3)以土地资源为例,挂念同学理解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资源观。
2.解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意义。
这一要求旨在挂念同学加深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已知图表所给数据,分析某种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二、预习导学(一) 学问梳理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和气候资源。
3、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
(二)自然资源特征1、自然资源的特征有:1、分布的;2、资源间的;3、数量的;4、利用的。
2、依据人类社会文明的特征,可以把人类为么进展的过程,划分为阶段,阶段和阶段3、公众的乐观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三、问题引领,学问探究(主干问题)1、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2、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哪些?3、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四、目标检测1.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自然气B.稻谷C.土地D.液化气2.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是建立在( )A.资源的再生性的基础上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进展的基础上C.物质运动的循环的基础上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的基础上3.陆地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 )A.数量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利用潜力是无限的C.没有分布规律D.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间没有共同联系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B.矿产资源是可再生资源C.矿产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D.矿产资源的分布是均匀的五、分层配餐一.基础题(A组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 B.水泥 C.钢材 D.蔗糖2. 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B.水C.鱼D.金矿3.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A.水力资源B.森林资源C.煤炭资源D.铁矿资源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进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5、下图中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时期标志人类活动人地关系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人类经常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迁移土地数量对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农业文明时期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食物增加,人口数量增长快,土地肥沃地区成为世界的发源地,土的贫瘠区,人地冲突突出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工业文明阶段蒸汽机的使用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大规模的机器及其新技术的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壮大,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
地理必修ⅰ鲁教版4.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
地理必修ⅰ鲁教版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教课设计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教材剖析:㈠、认识自然资源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看法-分类-共性特色,要点突出共性特色。
教材中资源特色的第【一】二两点分别论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区性和整体性。
对于地区差别性,教材从可重生资源和不行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地划分异,致使某些可重生资源的散布拥有明显的地划分异规律。
不行重生资源只管受多种要素的限制,但其散布也拥有必定规律性。
不同地区资源的散布各不同样,而在必定地区的各样资源间是互相影响和限制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定会影响到其余资源发生变化。
教材以热带雨林和沙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
经过对这两个资源特色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就地取材、整体的综合的看法。
资源特色的第【三】四点叙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在必定地区,一准时间内,资源的数目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门路进一步扩展。
经过剖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停的,珍惜和爱惜自然资源的看法。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计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一样阶段,不一样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教材从多个方面对照三个历史期间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说明在不一样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计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看法对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自然资源的可连续利用对自然资源的过分开发和不合理,致使某些资源的欠缺和环境恶化。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连续利用渐渐成为人类可连续发展的重要议程。
教材要点在怎样实现自然资源的可连续利用。
经过该节学习,使学生拥有节俭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连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俭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课目的:1.指引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色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一样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目、质量对人类生计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看法对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经过认识自然资源数目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对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依照可连续发展原那么【三】教课要点:①自然资源的看法、分类和特色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四】教课难点:①自然资源的特色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五、教课方法:主体剖析法六、学生剖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能够建立不过网络形成好的系统。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4.1《自然资源与人类》课件 (共37张PPT)
新知1
认识自然资源 水泥 羊毛衫
天然宝石
煤油 东北虎 农村沼气
皮革
阳 光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认识自然资源
资源类型
土地资源
属性
可再生
组成
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等。
水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达成学习目标 1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土地资源与人类
在采列文明阶段, 人类主要通过适应自然 环境来求得生存,尽管 人类已经学会使用了火 和石制工具,但总体上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与影响较小。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2
然气——核能 煤炭——直接燃烧——煤化工
石油——直接燃烧——加工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认识自然资源
4、利用具有发展性
理解: 表现、原因、意义
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和途径不断 扩大,利用率不断提高
科技不断发展 不要轻易开发用途和开发途径不清楚的资源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可再生
可再生 可再生
饮用和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 等。 食用、工业原料、药物、饲料等
太阳辐射、热量、降水、气温、风等 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建筑材料等。
矿产资源 不可再生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1
认识自然资源
有限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地理必修1《自然资源与人类》教案高中地理教案:第四单元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教材分析:㈠、认识自然资源该节内容分三个层次,由概念-分类-共性特征,重点突出共性特征。
教材中资源特征的第一、二两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
关于地域差异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水热条件的区域分异,导致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
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其分布也具有一定规律性。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定地域的各种资源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变化。
教材以热带雨林和荒漠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资源特点的第三、四点讲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是在限的,但随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进一步扩展。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
教材从多个方面对比三个历史时期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恶化。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程。
教材重点在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该节学习,使学生具有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特征2.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使学生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通过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奶限性和利用的发展性,使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懂得利用自然资源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教学重点:①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四、教学难点:①自然资源的特征②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五、教学方法:主体分析法六、学生分析: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构建只是网络形成好的体系。
七、课前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等,给学生发学案。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让学生看图4-1-1的五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与哪些自然资源有关。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自然资源的概念。
㈠、认识自然资源阅读课本P153图4-1-1的5幅图片中所反映的内容,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1、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学生思考】自然资源有那些基本属性?【见学案】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经济属性。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2、自然资源的分类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⑴依据与人类的关系 c、水资源d、生物资源e、气候资源a、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⑵依据性质b、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能够不断生长和繁殖或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可以认为是可再生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有些自然资源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承转: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性特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3、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a、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⑴分布的不平衡性 b、可再生资源具有地域分异规律c、不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分布一般具有地质规律⑵资源间的联系性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性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自然资源的这一属性要求人类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运用实例予以说明。
⑶数量的有限性无论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都是有限的。
前者以石油为例,后者以土地资源为例。
自然资源的这一属性要求人类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⑷利用的发展性科技的进步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性的前提。
表现一、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表现二、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功能和用途越来越强;表现三、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方式越来越广泛。
承转: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下面我们以土地资源为例,共同探讨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长和发展的意义。
㈡、土地资源与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金属何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呢?㈢、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思考】阅读P85-86,探究导致某些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1、可持续发展【拓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有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这样的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
(2)内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方面。
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
a 、公平性原则(3)原则 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拓展思考1】人类大量的捕杀野生动物违背什么原则?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拓展思考2】人类过渡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某些资源匮乏违背什么原则?持续性原则【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⑴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⑵人类要将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
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⑷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结合P86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人为原因:三过一不合理一不当(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和交通建设不当)自然原因:自然风力条件下沙丘的迁移入侵。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例1:下列地理概念,反映包含关系的是( )A.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B.土地——平原——耕地C.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资源D.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林地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包含所有的自然地物、耕地、林地都属于土地资源、平原、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属于地形。
答案:C例2:下图中A 、B 、C 、D 四图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解析:A 表示能源完全属于矿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又都属于自然资源,这是错误的。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称为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核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沼气……都属于能源。
能源不完全属于矿产资源。
B图能源完全不属于自然资源更是错误的。
D图将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开,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也是错误的,因为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
只有C图正确表达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矿产资源属于自然资源,能源中的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也属于矿产资源,一次能源都属于自然资源,二次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不属于自然资源。
答案:C巩固练习3.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A.水力资源B.森林资源C.煤炭资源D.铁矿资源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课堂小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资源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节内容的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做学案练习题,预习下一节内容九、板书设计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一、自然资源1.自然属性2.经济属性3.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4.按性质分类:⑴不可再生资源⑵可再生资源5.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⑴分布的不平衡性⑵资源间的联系性⑶数量的有限性⑷利用的发展性二、土地资源与人类1.采猎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是决定因素2.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和数量成为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素三、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十、教学反思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会判断一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理解记忆自然资源的共性特点和开发利用要求,结合典型的题目说明。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